胰岛素剂量设定与调整

合集下载

胰岛素剂量设置基本方法课件

胰岛素剂量设置基本方法课件

VS
详细描述
饮食和运动是影响血糖水平的重要因素。 饮食中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和运动强度都 会影响血糖水平的波动。忽视这些因素可 能导致胰岛素剂量设置不准确,从而影响 血糖控制效果。因此,在设置胰岛素剂量 时,应充分考虑患者的饮食和运动习惯, 并在必要时进行调整。
误区三:不重视血糖监测和记录
总结词
血糖监测和记录是调整胰岛素剂量的重要依 据,不重视这些可能导致胰岛素剂量设置不 合理。
注意事项
使用胰岛素时应避免注射到皮 下脂肪层,避免在同一部位反
复注射。
02
胰岛素剂量设置的基本原则
剂量设置的目标
控制血糖水平
通过合理设置胰岛素剂量,将血糖水 平控制在正常范围内,避免高血糖和 低血糖的发生。
减少并发症风险
提高生活质量
通过合理的胰岛素剂量设置,使患者 能够更好地控制病情,减少因糖尿病 引起的身体不适合成
胰岛素能够促进蛋白质和脂肪的合成,抑制其分解,为身体提供能量。
03
促进神经细胞和视网膜发育
胰岛素对于神经细胞和视网膜的发育具有重要作用。
胰岛素的种类和特点
01
02
03
人胰岛素
由人体胰腺提取的胰岛素, 纯度高,但生产量有限。
重组人胰岛素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合成的 胰岛素,与人体自身分泌 的胰岛素相似。
年轻糖尿病患者通常具有较好的胰岛 功能,胰岛素剂量设置相对较低。
对于年轻的1型糖尿病患者,初始基 础胰岛素剂量通常为每天每公斤体重 0.5-1.0单位,餐时胰岛素剂量根据 餐后血糖水平调整。
在初始剂量设置时,应考虑患者的体 重、血糖水平、饮食和运动习惯等因 素,以制定个性化的剂量方案。
对于年轻的2型糖尿病患者,初始胰 岛素剂量设置应相对较低,并逐渐调 整至最佳剂量。

糖病患者的胰岛素治疗剂量调整和常见问题解答

糖病患者的胰岛素治疗剂量调整和常见问题解答

糖病患者的胰岛素治疗剂量调整和常见问题解答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治疗剂量调整和常见问题解答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患者需要进行胰岛素治疗以控制血糖水平。

然而,胰岛素治疗需要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剂量调整。

本文将介绍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治疗剂量调整和常见问题解答。

一、胰岛素治疗剂量调整1. 治疗目标:首先,糖尿病患者应与医生合作,设定合理的血糖控制目标。

这通常基于个人情况,如年龄、病情严重程度等。

根据血糖监测结果,患者可以根据医生的建议自行调整胰岛素剂量。

2. 胰岛素种类:有不同类型的胰岛素可以供选择,包括快速作用胰岛素、长效胰岛素等。

患者需要了解每种胰岛素的特点,并且按照医生的建议正确使用。

3. 基础胰岛素剂量:基础胰岛素(长效胰岛素)的剂量通常在治疗初期由医生确定。

根据血糖监测结果,患者可以自行调整基础胰岛素的剂量,以达到较稳定的血糖控制。

4. 饭前胰岛素剂量:饭前胰岛素(快速作用胰岛素)的剂量应根据饮食和血糖监测结果来确定。

患者需要根据所摄入的碳水化合物的量和质,以及食物的GI值(血糖指数),按照医生的建议调整剂量。

5. 运动和胰岛素剂量调整:运动会导致血糖水平下降,因此患者在进行运动前应减少胰岛素剂量。

根据运动类型和强度,患者可以根据经验自行调整胰岛素剂量。

6. 生活变化和胰岛素剂量调整:某些特殊情况可能需要调整胰岛素剂量,如生病、情绪压力增加等。

患者需要注意这些变化,并及时调整剂量以保持血糖控制。

二、常见问题解答1. 胰岛素注射技巧:胰岛素通常通过皮下注射给药。

患者应选择适当的注射部位,并遵循正确的注射技巧,以减少疼痛和感染的风险。

2. 胰岛素存储:胰岛素需要储存在适当的温度下,一般是2℃至8℃。

避免暴露于高温或极低温环境中,同时注意胰岛素的过期日期。

3. 胰岛素剂量的误差:患者在使用注射器或胰岛素笔时,可能会出现剂量均匀和测量误差。

患者需要学会正确使用注射器,并随时检查注射器或胰岛素笔的准确性。

糖尿病中长效胰岛素使用的技巧

糖尿病中长效胰岛素使用的技巧

糖尿病中长效胰岛素使用的技巧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患者血糖调控出现问题,使得血糖水平持续升高。

为了帮助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胰岛素是一个重要的药物选择。

而在使用胰岛素过程中,长效胰岛素起到关键作用。

下面将介绍一些在糖尿病中使用长效胰岛素的技巧。

1. 合理的剂量选择: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剂量是根据身体状况、血糖控制情况以及饮食等因素来确定的。

对于长效胰岛素,初始剂量可以先从10-20单位开始,然后逐渐调整。

剂量的选择应当遵循医生的建议,并在适当的时间内进行评估调整。

2. 细心观察血糖变化:使用长效胰岛素后应密切关注血糖水平的变化。

特别是在首次使用或剂量调整时,要定期进行血糖监测,以确保胰岛素剂量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减少胰岛素过量或不足造成的血糖波动将有助于维持血糖在正常范围内。

3. 注射部位的选择与轮换:使用长效胰岛素时,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非常重要。

常用的注射部位包括腹部、臀部和大腿外侧。

轮换注射部位有助于减少注射部位的局部脂肪堆积和皮下纤维化的发生。

每次注射应离前一次注射的部位2-3厘米远,以避免在同一处造成皮下组织的损伤。

4. 注射角度与深度的正确掌握:用针头的前1/3进行注射,角度选择在45度至90度之间。

深度应当根据注射部位的脂肪层厚度和注射器的长度来确定。

对于瘦病人,由于皮下脂肪较少,注射器的深度可以减少;而对于肥胖病人,则需要增加注射器的深度,确保胰岛素能够注射到皮下组织层。

5. 与饮食和运动的结合:长效胰岛素的使用需要结合饮食和运动来达到最佳效果。

在注射胰岛素之前,应确认饮食正常,不要过度饥饿或饱食。

定期运动有助于提高胰岛素的利用效率,降低血糖水平。

合理的饮食和运动配合胰岛素治疗可以达到更好的血糖控制效果。

6. 注意胰岛素储存与使用:长效胰岛素是需要储存在冰箱中的,但注射时的胰岛素应保持常温。

临时使用的注射胰岛素应在常温下放置15分钟后再注射,避免冰冷的胰岛素引起局部疼痛。

胰岛素瓶在使用过程中应避免摇晃,以免影响胰岛素溶液的均匀性。

胰岛素剂量设置的基本方法

胰岛素剂量设置的基本方法
胰岛素剂量设置的基 本方法
首先拟定血糖控制目的
• 为每个病人拟定个人旳血糖控制目旳。
• 成年病人旳一般控制目旳: 餐前:80-140mg/dl (4.4-7.8mmol/l) 餐后2小时: <180mg/dl (<10mmol/l) 入睡前: 100-140mg/dl (5.6-7.8mmol/l) 夜间3点:>90mg/dl (>5mmol/l)
• 睡前测得高血糖,可50%~80%予以(预防 低血糖)
调整基础量旳原则
• 基础率旳调整应在血糖波动之前2—3小时(短效 胰岛素)或1小时(超短效胰岛素)
• 每次调整基础率应增长或降低0.1u/小时(尤其 对1型病人)
例如:患者(使用短效胰岛素)血糖在临晨1点开 始下降,这时应该在10点和11点开始设置一种较 低旳基础率,这个基础率按照每小时降低0.1U逐 渐到达目旳。
检测餐前量
• 用餐,注射大剂量 • 餐后2小时测血糖,升高应<50mg/dl(2.8mmol/L)。 • 餐后3小时再次检测,血糖应下降。假如血糖
<70mg/dl(4mmol/L),停止测试并治疗低血糖。 • 餐 后 4 小 时 , 血 糖 与 餐 前 比 应 在 3 0 mg/dl(1.7
mmol/L)旳波动范围内。 • 反复检测直到您以为得到了正确旳有关系数,然
mg/dl (4~14mmol/L),继续。 • 晚餐时测血糖,给相应旳餐前量后,进晚餐。 • 根据血糖成果调整基础率,反复测试日间基础率,直
到日间血糖旳波动不超出30 mg/dl(1.7mmol/L)。然后 再检测一天,以确认成果。
检测傍晚基础率
• 午餐前血糖值达标
• 11:00am午餐,给相应旳餐前量。 • 餐后2小时(1:00PM)测血糖。目旳值是不超出目旳血糖

胰岛素剂量调整的基本方法

胰岛素剂量调整的基本方法

胰岛素剂量调整的基本方法胰岛素是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的重要药物,正确的胰岛素剂量调整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胰岛素剂量调整的基本方法,希望可以帮助到需要的朋友们。

首先,了解胰岛素的类型及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胰岛素有长效胰岛素、短效胰岛素和超长效胰岛素等。

长效胰岛素主要用于控制空腹血糖,而短效胰岛素则用于控制餐后血糖。

超长效胰岛素则可以提供全天候的血糖控制。

在调整胰岛素剂量时,需要根据自己的血糖情况和饮食习惯选择合适的胰岛素类型。

其次,根据血糖监测结果来调整胰岛素剂量。

通常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血糖监测仪来测量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的情况。

如果发现空腹血糖偏高,可以适当增加长效胰岛素的剂量;如果餐后血糖偏高,可以适当增加短效胰岛素的剂量。

需要注意的是,调整胰岛素剂量时要谨慎,避免出现血糖波动过大的情况。

另外,饮食和运动也是影响胰岛素剂量调整的重要因素。

合理的饮食结构和适量的运动可以帮助控制血糖,从而减少对胰岛素的依赖。

在进行胰岛素剂量调整时,需要根据自己的饮食和运动情况来合理地调整胰岛素的使用量。

最后,定期复诊和咨询医生也是非常重要的。

糖尿病患者在进行胰岛素剂量调整时,往往需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血糖情况来进行个性化的调整。

因此,定期复诊和咨询医生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掌握胰岛素剂量调整的方法,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健康风险。

总而言之,胰岛素剂量调整是糖尿病患者日常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了解胰岛素的类型及作用、根据血糖监测结果来调整胰岛素剂量、结合饮食和运动情况以及定期复诊和咨询医生,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控制血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希望以上内容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们,祝大家身体健康!。

基础胰岛素起始剂量和调整方法

基础胰岛素起始剂量和调整方法

基础胰岛素起始剂量和调整方法病历简介患者,男,53岁。

因发现血糖升高4年,控制不佳入院。

患者4年前体检发现血糖升高,确诊为2型糖尿病。

长期口服格列美脲2mg、1次/日,二甲双胍0.5g、3次/日,阿卡波糖50mg、3次/日治疗。

自行在家饮食运动控制,监测血糖空腹波动于9mmol/L左右,餐后2小时波动于13mmol/L左右,此次因血糖控制不满意入院调整治疗。

入院时查空腹静脉血糖9.4mmol/L,餐后血糖14.1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1C)0.84。

收入院进一步治疗。

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年,无糖尿病家族史。

查体身高175cm,体重79kg,BMI25.8kg/m2,血压130/70mmHg。

实验室检查:尿常规示尿糖(+),尿酮(-);胆固醇(TC)5.22mmol/L,甘油三酯(TG)2.19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0.70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2.87mmol/L;肝肾功能正常;心电图正常;尿微量白蛋白(-);踝动脉/肱动脉血压比值(ABI)及双下肢感觉阈值正常;眼底检查正常。

胰岛素C肽释放实验示胰岛素0、1、2、3小时分别为8.53、14.7、16.3、14.5μU/ml,C肽0、1、2小时、3小时分别为2.62、4.22、4.88、3.73ng/ml。

诊疗经过患者确诊2型糖尿病4年,经饮食、运动治疗,并联合应用3种口服降糖药格列美脲、二甲双胍和阿卡波糖后,空腹血糖为9.4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4.1mmol/L,HbA1C0.84,仍未达到血糖控制目标,胰岛素C肽释放试验提示胰岛素、C肽高峰延迟,β细胞功能差,故应及早调整治疗方案。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2年,讨论稿)指出,2型糖尿病患者在生活方式和口服降糖药联合治疗的基础上,如果血糖仍然未达到控制目标,即可开始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的联合治疗;一般经过较大剂量多种口服降糖药联合治疗后HbA1C仍>0.7时,就应考虑启动胰岛素治疗。

胰岛素用量的计算与调整

胰岛素用量的计算与调整

如何调整胰岛素剂量?
• 3.基础胰岛素+餐时胰岛素剂量调整 • 优先调整基础胰岛素剂量,使空腹血糖( FPG)达标。 • 然后,再调整餐时胰岛素剂量。
如何调整胰岛素剂量?
• 4.根据进餐量调整餐时胰岛素剂量
THANKS!
胰岛素起始治疗方案
如何计算胰岛素初始剂量?
• 1.基础胰岛素+餐时胰岛素 • 全日总量:0.3~0.5IU/kg。 • 50%为基础胰岛素,50% 为餐时胰岛素, 三餐平均分配。
如何计算胰岛素初始剂量?
• 2.基础胰岛素+口服降糖药 • 基础胰岛素主要用于降低空腹血糖。 • 基础胰岛素剂量:0.1~0.3U/kg/d。 • 肥胖或HbA1c>8.0%患者,可按照 0.2~0.3U/ kg/d计算。
mmol/L,非空腹<10 mmol/L。 • 皮下注射1IU胰岛素,约可降低0.8mmol/L的
血糖。
如何调整胰岛素剂量?
• 1.基础胰岛素的剂量调整 • 以空腹血糖目标≤6. 1 mmol/L 为例:
如何调整胰岛素剂量?
• 2.餐时胰岛素的剂量调整
• 应根据下次餐前或睡前的血糖的水平进行调整。
• 皮下注射1 IU胰岛素,约可降低mol/L 的血糖(仅供参考)。
胰岛素起始治疗方案有几种?
• 第一种,基础胰岛素起始,适用于空腹血糖高 的患者,可保留原有口服降糖药物。
• 第二种,预混胰岛素起始,适用于空腹血糖高 ,而且餐后血糖高的患者。
• 第三种,基础胰岛素+餐时胰岛素起始,适用 于期望更严格的控制血糖的患者。
如何计算胰岛素初始剂量?
• 3.预混胰岛素 • 每日1次:0.2IU/ kg/d,晚餐前注射。 • 每日2次:0.2~0.4IU/ kg/d,按1:1分配 到早餐前和晚餐前。

胰岛素使用剂量与调节

胰岛素使用剂量与调节

胰岛素使用剂量与调节胰岛素是一种重要的药物,用于治疗糖尿病等糖尿病类型。

不同糖尿病患者根据自身病情和身体状态,需要使用不同的胰岛素剂量来达到良好的血糖控制。

本文将讨论胰岛素使用剂量与调节的相关内容。

1.胰岛素使用剂量的选择-客观因素:患者的体重、身高、年龄、病程等。

-主观因素:患者的协作性、生活方式和个人喜好等。

胰岛素的初始剂量根据患者的血糖控制目标和胰岛素敏感性来确定。

通常情况下,每天的胰岛素总剂量占每千克体重0.2-0.6个单位,其中60-70%为基础剂量(长效胰岛素),30-40%为膳食剂量(短效胰岛素)。

剂量也会根据患者的血糖监测结果进行调整。

2.胰岛素使用剂量的调整-个性化调整:根据每个患者的糖尿病类型、病情和身体状态等特点,制定个性化的胰岛素使用方案。

-血糖监测:通过定期检测血糖水平,了解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判断是否需要调整胰岛素剂量。

-渐进调整:不要一次性调整过大的剂量,应逐渐调整,以避免血糖过低或过高的风险。

-遵循医嘱:患者在调整胰岛素剂量时应遵循医生的建议,不要自行调整剂量。

胰岛素剂量的调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食前胰岛素剂量的调整:根据饮食的糖含量和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调整食前胰岛素的剂量和时间。

如果患者食物摄入量减少或增加,对应的胰岛素剂量也应进行调整。

-基础胰岛素剂量的调整:根据患者的血糖监测结果,调整基础胰岛素的剂量。

如果患者的空腹血糖偏高或偏低,可以逐渐调整基础胰岛素的剂量来达到理想的血糖控制。

-运动时胰岛素剂量的调整:运动会消耗体内的葡萄糖,并提高体内胰岛素的敏感性。

在进行运动时,患者需要适当减少胰岛素的剂量,以避免运动后的低血糖风险。

3.胰岛素使用剂量的个体差异不同患者之间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对胰岛素的剂量调整会有不同的响应。

有些患者可能对胰岛素敏感,需要较低的剂量来达到理想的血糖控制;而另一些患者可能对胰岛素不敏感,需要较高的剂量才能达到类似的效果。

因此,在调整胰岛素剂量时应根据每个患者的特征进行个体化评估和调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2个时段设定:
6am-8pm:基础量2/3
8pm-6am:基础量1/3
3个时段设定:10pm-3am;3am-8am;8am-10pm。
❖ 1型糖尿病:需分更多时段。
-
8
基础率回顾
缓慢持续的输注
0.5 0.6
基础率
1. 0:00 @ 0.6 u / hr.
2. 3 :00 @ 0.7 u / hr. 3. 8 :00 @ 0.5 u / hr.
0.5 0.5 0.5
0.6 0.6 0.7
➢ 持续输注 ➢ 从设置一个基础率开始调整/增加基础率 ➢目的:模仿一个正常功能的胰腺,维持血糖稳定
0.7 0.7
0.7 0.7
-
9
影响基础输注率设定的因素
❖ 开始胰岛素泵治疗前的治疗方式:药物的洗 脱期(口服降糖药、中长效胰岛素等);
❖ 活动强度 ❖ 精神与心理状态 ❖ 年龄 ❖ 肝肾功能 ❖ 体重
❖ 1型糖尿病患儿,王某,7岁,H 105cm,Wt38kg, 应用胰岛素泵,使用门冬胰岛素。每日基础率: 8U/d,餐前早3.5u、中3u、晚3.5U。监测血糖: 空腹:5.8mmol/L;早餐后:8.2mmol/L,早餐时间: 6am; 午餐前:6.4mmol/L;午餐后7.6mmol/L 午餐时间11: 30 晚餐前:4.1mmol/L,晚餐后6.0mmol/L,晚餐时间 7pm
-
3
❖ 多种因素影响胰岛素泵治疗中胰岛素的初 始剂量:
糖尿病类型、血糖水平和分布、内源性 胰岛素分泌水平、体重、胰岛素敏感性、 饮食结构等
-
4
未接受过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初始剂量计算
❖ 主要根据糖尿病类型、体重,并结合血糖水 平计算。
❖ 1型糖尿病:
1天胰岛素总量(U)=体重(kg)×(0.4-0.5)U/Kg
-
19
胰岛素敏感系数ISF
敏感系数
1500
(x) = 每日总量 ×18

定义:注射1单位胰岛素2-5小时
BG降低的数值为x(mmol/L)
注:影响因素:DKA、肾功能衰竭、使用糖皮质激素、体
重的显著变化、体力活动
-
20
Skyler JS et,Diabetes Care 1982
胰岛素敏感系数-1800/1500法则
❖ 2型糖尿病:
1天胰岛素总量(U)=体重(kg)×(0.5-0.8)U/Kg
-
5
已接受过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初始剂量计算
用泵前血糖控制状况 胰岛素初始剂量推荐
血糖控制良好,无低血 用泵前胰岛素总量×

(75%~85%)
经常发生低血糖
用泵前胰岛素总量× (70%)
高血糖、极少或无低血 用泵前胰岛素总量×
胰岛素泵剂量设定与调整
-
1
内容
❖ 初始剂量的设定
每日胰岛素总量计算 剂量分配
❖基础率 ❖餐前大剂量
❖ 剂量的调整
补充大剂量 基础率调整 餐前大剂量调整
-
2
初始剂量设定
❖ 生理性胰岛素的分泌: 每天胰岛素总量:48U 基础胰岛素:1U/hr×24=24U 餐时胰岛素:24U
❖ 生理状态下24hr胰岛素敏感性: 0am-3am:胰岛素敏感性最好 3am-8am:胰岛素敏感性减弱
每日胰岛素总量TDD
500 法则 (速效胰岛 450 法则 (常规胰岛
素)
素)
20
25
23
25
20
18
30
17
15
35
14
13
40
13
11
50
10
9
60
8
8
Adapted from Pocket Pancreas,Copyright c 1994,Diabetes Services,Inc.
-
16
运用举例
用泵前总量
×50%
×70%-100% 用泵总量
×50%
基础量 1/24
每小时基础率
餐前量
20% 15% 15%



-
12
举例:
❖ 孙先生,患T2DM,身高162,体重70kg,未使用 过胰岛素,血糖控制欠佳。
胰岛素总量,70×0.7≈50U
基础量:25U
基础输注率:25/24 ≈1u/hr(一段法)
-
10
餐前大剂量
❖ 常规餐前大剂量:一般占总量50%
❖ 分配:
方法A: 早餐前大剂量=一日总量×20%
中餐前大剂量=一日总量×15%
晚餐前大剂量=一日总量×15%
方法B:根据碳水化合物计算
由于个体的胰岛素敏感性不同,大约每12-15
克碳水化合物需要1单位胰岛素,体重大的人
需要量大。
-
11
胰岛素泵用量计算方法
-
17
❖ 患儿晚餐前及餐后2hr有饥饿感,准备在6pm 加餐50g饼干(CHO36g),9pm加餐苹果 100g(CHO20g)
❖ 补充大剂量计算?
-
18
❖ 患者血糖达标,每日胰岛素总量:18U ❖ 碳水化合物系数:500/18=28g/U ❖ 补充大剂量:
6pm加餐饼干:36/28=1.28U 10pm加餐苹果:20/28=0.7

(100%)
-
6
剂量分配-基础量
❖ 基础量:40%~60%(一般50%)
一般可设为50% 有些患者需调整:
❖消瘦、易发生低血糖者:基础量偏低 ❖妊娠期:从低剂量开始 ❖血糖控制差、经常加餐、吃零食、活动较少或明显胰
岛素抵抗者:增加基础量
-
7
剂量分配-基础输注率
❖ 2型糖尿病,可从单一基础率开始,将基础率总量 平均分配到24小时内,根据次日一天的血糖监测结 果判断是否要增加第二个基础率。临床一般分2至5 段。
-
14
碳水化合物系数ICR
❖ 计算公式=每天碳水化合物(克数)/ 全天胰岛素总量
❖ 含义:1u胰岛素所对应的碳水化合物的克数
❖ 由每个人的胰岛素敏感性决定
❖ 一般为10-15g/u,超重或肥胖可达5g/u,消瘦者为 20g/u
❖ 500/450法则:是目前沿用的碳水化合物系数计算方 法
-
15
碳水化合物系数- 500/450 法则
每日胰岛素总量TDD 1800 法则 (速效胰岛 1500 法则 (常规胰岛
素)
素)
20
90 mg/dl
75 mg/dl
25
72 mg/dl
60 mg/dl
30
60 mg/dl
50 mg/dl
35
51 mg/dl
43 mg/dl
40
45 mg/dl
38 mg/dl
50
36 mg/dl
或 6am-8pm:25×2/3÷14 ≈1.1u/hr
8pm-6am:25×1/3÷10 ≈0.8u/hr
餐前大剂量:25U
按早9U、中8U、晚8U分配
-
13
补充大剂量
❖ 定义:是指在临时加餐时所追加的一次性快 速输注的胰岛素量。
❖ 适用范围: 满足特殊时间段的营养需求,如1型糖尿病 生长发育期、妊娠期、手术后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