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参照物的选择练习题精华版

合集下载

参照物(含答案)-竞赛-培优

参照物(含答案)-竞赛-培优

I 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1 小题,每小题分,共分)1.冬天冷风从正北方向吹来,一位学生骑自行车由西向东行驶,他会感到( )A .风从左前方吹来B .风从右前方吹来C.风从左后方吹来D.风从右后方吹来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专题:应用题.分析: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首先要选取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是怎样的,就看它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变化,由此来突破此题.解答:解:由生活经验可知,冬天冷风从正北方向吹来,风向吹向南方,以这位学生骑自行车为参照物,这位学生由西向东行驶,他会感到风从左前方吹来.故选A .点评: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的确定,关键取决于所选取的参照物.所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一定相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2.A、B 两辆车以相同速度v0 同方向作匀速直线运动,A 车在前,B 车在后.在两车上有甲、乙两人分别用皮球瞄准对方,同时以相对自身为2v0 的初速度水平射出,如不考虑皮球的竖直下落及空气阻力,则( ) A .甲先被击中B.乙先被击中C.两人同时被击中 D .皮球可以击中乙而不能击中甲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速度公式及其应用.专题:应用题.分析:选择两车作为参照系,这时两车相对静止,两人也相对静止,两人抛球速度相同,就像在地面上两人分别用皮球( 相同的速度)瞄准对方,故应同时击中.解答:解:两车速度相同、同向行驶,两车相对静止,若以车为参照物,两人相对静止.两人以相对自身为2v0 的初速度水平射出,两人同时被击中.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了解与掌握,分析得出两车相对静止、两人相对静止是本题的关键.3.坐在由西向东行驶的汽车中的乘客发现,车窗外的雨点飘落的方向是竖直的,则关于风的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定是由东向西的风B.一定是由西向东的风C.一定是由南向北的风D.一定是由北向南的风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专题:应用题.分析:雨点很容易随风向而改变,如果行驶的汽车中的人观察到雨点竖直落下,说明此时雨点相对车的位置是静止的,因此,说明雨点的运动速度和方向与汽车相同.解答:解:雨点竖直飘落,说明它相对于汽车来讲是静止的,而汽车是由西向东行驶的,所以,此时的风向应是由西向东的.选项B 符合题意.故选B .点评:只要两个物体的相对位置不改变,我们就说它们是相对静止的,明确了这一点,我们在判断的时候才更有针对性.4.在大楼电梯的箱顶上用绳悬挂一个物体,电梯静止时剪断悬绳,物体下落至电梯底板所需时间为t1,电梯在匀速下降过程中,剪断悬绳,物体下落至电梯底板所需时间为t2,则( )A.t1大于t2 B.t1 小于t2 C.t1 等于t2 D.无法判断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专题:应用题.分析:(1) 当电梯静止时,物体由于受到重力作用,从电梯顶下落到电梯底部,物体经过的路程是电梯的高度.(2)当物体和电梯以一定的速度匀速下降时,物体从顶棚上脱落,电梯以速度v 匀速下降,物体由于惯性也保持原来的速度v 匀速下落,物体还由于受到重力作用而下落,物体和电梯的相对速度和电梯静止时的速度是相同的,物体和电梯底的相对距离也是电梯的高度.解答:解:(1)物体在静止的电梯里,由于受到重力作用而下落,经过的路程是电梯的高度.(2)物体和电梯一起匀速下降时,由于物体受到重力作用而下落,物体和电梯的相对速度和电梯静止时的速度是相同的,经过的相对的高度也是电梯的高度.两种情况下,由于物体所受力的作用相同,经过距离也相同,所以下落时间也相同.故选C .点评:电梯静止时物体的运动速度,和电梯匀速下落时物体和电梯的相对速度是相同的,经过相同的距离,所以用时是相同的.5.某人骑车向正东方向行驶,看到插在车上的小旗向正南方向飘动,假设风速保持不变,骑车人沿正南方向行驶时,小旗的飘动方向可能的是( )A .正东方向B.正北方向C.东偏南方向D.东偏北方向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专题:应用题.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首先确认风向,向正东行驶,小旗向正南,说明风向为东南方向然后分析,因为是风向是东南方向,车向南行驶,所以小旗无论如何都会向东飘.解答:解:由“某人骑车向正东方向行驶,看到插在车上的小旗向正南方向飘动”,可说明风刮向东南方向;骑车人沿正南方向行驶时,若无风,那么车上的小旗应飘向北方,但在西北风的作用下,小旗应向偏东方向飘动,即可能是:东南方向、正东方向或东北方向;故选A 、C、D.点评:解决此类问题时首先抓住“人骑车向正东方向行驶,看到插在车上的小旗向正南方向飘动”,再根据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考查了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6.甲、乙两人分别坐在并列的两个升降机中,甲看到乙在上升,楼房也在上升,乙看到楼房在上升,甲在下降.若以地面为参照物,则( )A .甲在上升,乙在下降B.甲、乙都在下降,但乙比甲降得快C.甲、乙都在下降,但乙比甲降得慢D.以上三种分析都不对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分析: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必须事先选定一个标准的物体,这个事先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如果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这个标准位置发生了改变,则是运动的;如果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这个标准位置没有发生了改变,则是静止的.速度的大小与运动的方向和参照物有关,同向行驶时.以速度小的物体作参照物,另一物体速度大小等于两速度之差,方向不变;若以速度大的物体作参照物,另一物体的速度大小等于两速度之差,方向相反.解答:解:以地面为参照物,甲、乙都看到楼房在上升,说明他们都在下降;甲看到乙在上升,乙看到甲在下降,说明甲的速度比乙快.故选C .点评: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的确定,关键取决于所选取的参照物.所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定相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7.我们感觉地球同步通讯卫星在空中静止不动,是因为( )A .卫星绕地心运动一周的时间是12 小时B .卫星绕地心运动一周的时间是24 小时C.卫星绕地心运动一周的时间是48 小时D.不管选什么作参照物,卫星的速度都为零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参照物及其选择.专题:参照思想.分析:地球在绕太阳公转的同时还自转,而且自转一周的时间是约24 小时,地球同步通讯卫星相对地球在空中静止不动.说明卫星绕地球转动一周的时间与地球自转的时间是相同.解答:解:地球自转一周是时间是24 小时,地球同步通讯卫星相对地球在空中静止不动.卫星绕地球转动一周的时间与地球自转的时间是相同的.所以地球同步通讯卫星绕地心运动一周的时间是24 小时.故选B .点评:地球和地球卫星在相同时间内,运动路程不同,但是转动的角度是相同的,这是高中的线速度和角速度的问题.8.甲乙两列火车在平直的双轨铁路上相向匀速行驶,错车时,甲车内的乘客开始从窗口观察乙车,感觉乙车运动得很快.错车结束后,感觉乙车运动的速度突然变慢了,这是因为( )A .甲车相对于地面的速度突然减小了B .乙车相对于地面的速度突然减小了C.甲乙两车相对于地面的速度都突然减小了D.甲车内的乘客观察乙车时选取的参照物发生了变化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专题:应用题.分析: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必须事先选定一个标准的物体,这个事先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如果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这个标准位置发生了改变,则是运动的;如果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这个标准位置没有发生了改变,则是静止的.当选择的参照物发生变化时,对于物体运动与否的最终结论往往会变化.解答:解:在错车时,甲车内的乘客是以自己为参照物的,所以会感觉乙车运动的很快,但是当两车错开后,甲车再观察乙车时选择的参照物变为了地面,所以会感觉到乙车的运动速度变慢了.故选D .点评:我们常说“运动和静止时相对的”这里的相对就是相对于参照物而言的.9.(2012?鄂州模拟)某同学在沿直线行驶的火车车厢内向窗外水平抛出一个物体,抛出方向与火车前进方向垂直.下图中线段AB 表示物体运动轨迹在水平面上的投影,若不计空气阻力,则其中正确的是( )考点:惯性现象.专题:运动和力.分析:(1) 保持物体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称为惯性,任何物体都有惯性;(2)在地面附近的一切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且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解答:解:若在沿直线行驶的火车车厢内向窗外水平抛出一个物体,抛出方向与火车前进方向垂直.若不计空气阻力的情况下,此时由于惯性,该物体还会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故该物体在水平方向上还会继续向前运动,同时由于重力的原因,该物体还会向下运动,所以该物体运动的轨迹在地面上的投影应是一条斜向前方的直线,故A 选项是正确的.故选A .点评:知道惯性是物体所具有的一种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并理解“在地面上的投影”的含义是解决该题的关键.10.车站上并排着停着待发的甲、乙两列火车,在甲火车上的人从窗口看到乙火车正向东运动,从车厢的另一侧窗口看到田野上的树木也向东运动,但比乙火车运动得要慢些.若以大地为参照物,则上述的现象表明( )A .甲、乙两列火车同时开始运动,甲火车向东运动,乙火车向西运动B.甲火车开始向西运动,乙火车末动C.甲、乙两火车同时开始运动,都在向西运动D.甲、乙两火车同时开始运动,甲火车向西运动,乙火车向东运动考点:机械运动.专题:应用题.分析:同一个物体,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其运动的状态不同;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变化.则由树木相对甲的运动情况得出甲车的运动情况,由乙车相对于甲车的运动情况,可得出乙车的运动.解答:解:因为甲火车上的人看到田野上的树木向东运动,则可以判断此时以地面为参照物,则甲列车是向西运动的.又因为甲车上的人看到乙列车的速度比树木的速度要快.假设乙车向西运动,由于甲车向西,则甲车上的人看到乙车的速度应该是比树木的速度要慢,故此假设也不成立.假设乙车不动,则甲车上的人看到乙车和树木的速度应该是一样的.所以假设不成立.由此可以判断乙车是向东运动.所以A、B、C 错误.故选D .点评: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的确定,关键取决于所选取的参照物.所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一定相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11.在南北方向的平直公路上有甲、乙两辆汽车,甲车上的人看到路边的树木向北运动,乙车上的人看到甲车向南运动,乙车的运动情况可能是( )A.向北运动B.静止不动C.向南运动 D .先向南运动,然后向北运动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专题:应用题.分析: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一定是相对参照物而言,选择不同的参照物,物体的运动情况会不一样.解答:解:(1)甲车上的人看到路边的树木向北运动,说明甲车向南运动;(2)乙车上的人看到甲车向南运动,此时有三种可能:一是乙车静止不动;二是向北运动;三是也向南运动,但速度比甲车慢.故选ABC .点评:解决此类问题时首先抓住以地面、树木或建筑物为参照物判断出其中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再根据它们之间的关系逐个分析,考查了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II 卷二、简答题(本题共10 小题,每小格分,共分) 12.在无风的状况下,一列以恒定速度在平直轨道上运动的火车,当司机鸣响汽笛时,静止在地面上的观察者,观察到汽笛声沿火车前进方向上的传播速度等于(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相)反方向上的传播速度:在有风的状况下,司机在行驶的火车上鸣响汽笛,静止在地面上的观察者,观察到汽笛声沿风前进方向上的传播速度大于(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相)反方向上的传播速度.考点: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专题:应用题;声现象.分析:空气的密度越大,其传声的效果会越好,所以在该题中只需判断出无风时,空气的密度是否发生了变化;有风时,那一段的空气密度变大了,那一段的空气密度变小了即可得出正确的答案.解答: 解:当在无风的情况下,空气的密度是相对均匀的,所以静止在地面上的观察者,观察到汽笛声沿 火车前进方向上的传播速度是相同的; 当有风时,风吹过的地方的空气密度较小,而顺着风向向前方的空气密度较大,故汽笛声沿风前进 方向上的传播速度大于相反方向上的传播速度. 故答案为:等于;大于.点评: 知道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且即使是同种介质,在质地不均匀的情况下,声音的传 播速度也是不同的.13.李明同学放学回家,正碰上刮风下雨,他以 18km/h 的速度由西向东快跑,此时他发现了奇怪的现象,雨滴成竖直下落状态,请你确定,这时刮的是 西 风,风速是 5 m/s . 考点: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物理量的单位及单位换算.分析: 本题考查了速度的单位换算关系 1m/s=3.6km/h 、相对静止的问题.解答: 解:下雨的方向相对于地面来说,雨是做平抛运动,平抛运动可分解为沿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 和沿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而此时的水平速度大小正好等于 18km/h=5m/s ,且方向也是由西向 东,所以,此时该同学看到的是雨是成竖直状态下落, 也就是雨相对于该同学是做自由落体运动了; 故答案为:西, 5.点评: 平抛运动可分解为沿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沿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 两个相对地面运动的 物体保持相对静止的条件是: v 1=v 2.14.(2008?枣庄 )如图,小玉乘汽车到姥姥家去度假,汽车在驶.小玉的感觉是:远处的村庄相对于电线杆在向 右 运 相对于电线杆在向 左 运动填 ( “左”或“右”;)电线杆周围的 像在绕电线杆做 顺 时针转动.考点: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分析: 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关键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 即参照物之间 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 如果发生改变, 则物体是运动的; 如果未发生变化, 则物体是静止的.解答: 解:由题意可知,当汽车与小树、电线杆和村庄在一条直线上时,汽车再向右行驶,则人从车里往 外看以电线杆为参照物时会看到村庄相对于电线杆向右运动, 同理, 可得出小树相对于电线杆向左 运动.所以,村庄和小树绕着电线杆做顺时针转动. 故答案为:右;左;顺.点评: 此题的难点在于所选的参照物相对于观察者来说是运动的, 但是只要抓住被研究物与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移变化,就能准确的进行判断.平直公路上行 动;近处的小树 景物看起来好考点:人类探究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专题:应用题.分析:月球自转的周期与它绕地球旋转的周期相同.解答:解:月球是地球的卫星,月球的自转的周期与月球公转的周期相同,所以月亮总是以同一面对着地球.故答案为:月球的自转的周期与月球公转的周期相同.点评:本题考查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同时知道月球的自转的周期与月球公转的周期相同.16.船在静水中航行1min 能前进150m,若此船在水流速度为1m/s 的河水中逆流航行150m 需要的时间是100 s.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专题:计算题.分析:利用速度公式求出船在静水中的速度,船在逆水中航行时相对于地面的速度为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减去水流速度,利用速度公式求需要时间.解答:解:船在静水中的速度:v1 = = =2.5m/s ,船在逆水中航行时,相对于地面的速度:v2=v1﹣v 水=2.5m/s﹣1m/s=1.5m/s,航行150m 需要的时间:t= = =100s.故答案为:100.点评: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的应用,求出船在逆水中航行时相对于地面的速度(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减去水流速度)是本题的关键.17.我国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乘“神舟六号”飞船离开地球,升上太空的过程中,如果以飞船为参照物,两位航天员是静止的,如果以我国首都北京为参照物,两位航天员是运动的.(选填“运动”或“静止”)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分析: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看物体相对参照物而言,两物体间的相对位置、距离、方向有无变化,若有变化,物体是运动的,反之,物体是静止的.解答:解:我国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乘“神舟六号”飞船离开地球,升上太空的过程中,两位航天员以飞船为参照物,他们和飞船之间的相对位置、距离、方向无变化,两位航天员是静止的;但依北京为参照物,他们和北京之间的距离在增大,两位航天员是运动的.故答案是:静止运动.点评:此题考查运动和静止的判断,首先选择参照物,参照物不同,物体的状态是不一样的.18.甲、乙两辆汽车同时由车站开出,向东行驶,乙车内的乘客看甲车,觉得乙车向后退;甲车内的乘客看乙车,也觉得乙车向后退.这是由于乙车内的乘客是以甲车为参照物的缘故,乙车的速度肯定小于.(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甲)车的速度.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专题:应用题;推理法.分析:根据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关键看它相对于所选的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发生了变化,位置变化则是运动的,相反则是静止的,结合题中的描述,依次判断乘客所选的参照物与看到的情形,做出相应的推理即可.解答:解:“甲、乙两辆汽车同时由车站开出,向东行驶”,这说明两车相对于车站都在运动,且方向相同,“乙车内的乘客看甲车,觉得乙车向后退”,“甲车内的乘客看乙车,也觉得乙车向后退”这同时说明两车方向相同、速度不同,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且乙车内的乘客是以甲车为参照物的.故答案为:甲车;小于.点评:选择不同的参照物会对运动状态有不同的判断结果,此题中虽然两车都在同向行驶,但因速度不同和选择的参照物不同,才造成了看到“乙车向后退”的判断结果.19.我们看到太阳东升西落,是以地球为参照物确定的,如果以太阳为参照物,则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专题:应用题.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注意抓住选择参照物这个中心,灵活处理和分析问题解答:解:太阳东升西落,显然是认为太阳是运动的,而观察者是相对静止的,所以以地球上的人当作观察者的话,太阳东升西落是以地球或者说是地球上的观察者为参照物;而当以太阳为参照物时,太阳相对静止,那么地球就是自西向东运动的.故答案为:地球,西,东.点评:若以甲为参照物,乙向后运动,则以乙为参照物,甲向前运动,运动的方向是相反的.20.我国宋代诗人陈与义所写的《襄邑道中》的绝句: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诗中描述“我”运动时选取的参照物是什么?答:岸(地面).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专题:应用题.分析:根据“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改变,物体是运动的,相对于参照物位置不变,物体是静止的”,判断“我”以什么为参照物.解答:解:由题意知“我”与云、船的位置保持不变,相对于岸的位置不断变化,则以岸(或地面)为参照物.故答案为:岸(地面).点评:此题通过古诗句考查同学们对参照物的选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和掌握,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论.21.某商场一自动扶梯有30 级台阶,某顾客沿开动(上行)的自动扶梯走上楼时,数得走了10 级,假设顾客和自动扶梯都是匀速运动,则顾客相对地的速度与自动扶梯相对地的速度之比为3︰2 .考点:速度的计算.专题:计算题;应用题.分析:设人的速度为v1,自动扶梯的速度为v 2,自动扶梯总级数为N,上楼时间为t,则人的速度乘以上楼时的时间加上自动扶梯的速度乘以上楼时的时间就等于自动扶梯总级数N;根据以上分析,列出方程解答.解答:解:设v1 为人的速度,v2 为电梯的速度,自动扶梯总级数为N ,上楼时,时间为t,则v1t+v2t=N,v1t=N 1,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人的速度要快于自动扶梯的速度,此题的难点在于解方程,因此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学科综合能力.@{实验探究题}(本题共@{题数}小题,每小格@{分数}分,共@{总分}分)@{分析计算题}(本题共@{题数}小题,共@{总分}分)@{作图题}(本题共@{题数}小题,共@{总分}分)。

参照物专项练习(含答案)

参照物专项练习(含答案)

疏通的形貌【课时锻炼】之阳早格格创做一、单选题1.有一尾歌的歌词汇唱讲:“月明正在黑莲花般的云朵里脱止”,那里采用的参照物是A. 大天B. 云朵C. 人D. 月明2.一人骑自止车由北背北止驶,那时有辆汽车也由北背北从他身旁徐驶而过,若以那辆汽车为参照物,此人A. 背北疏通B. 背北疏通C. 停止D. 疏通目标无法决定3.诗句“谦眼风光多闪烁,瞅山恰似走去迎,小心瞅山,山不动,是船止.”其中“瞅山恰似走去迎”战“是船止” 所选的参照物依次是A. 船战山B. 山战船C. 山战火D. 火战山4.闭于板滞疏通,下列道法精确的是A. 气氛的震动不属于板滞疏通B. 疏通门路是曲的,疏通路途是稳定的疏通才是板滞疏通C. 一个物体位子改变便是疏通,位子不改变便是停止D. 推断一个物体是可疏通战何如疏通,离启了参照物便得去了意思5.一位怯敢的漂流者,坐橡皮船正在湍慢的河火中顺流而下,对付此,下列道法精确的是A. 以岸边的树为参照物,人是停止的B. 以船为参照物,河火是震动的C. 以河火为参照物,人是停止的D. 以河火为参照物,人是疏通的6.甲瞅路旁的树木背北疏通,乙瞅甲停止不动,若以树木为参照物,则A. 甲、乙皆背北疏通B. 甲、乙皆背北疏通C. 甲背北疏通,乙背北疏通D. 甲背北疏通,乙背北疏通7.正在笔曲轨讲上止驶的一列火车,搁正在车厢小桌上的茶杯,相对付下列哪个物体是疏通的A. 那列火车B. 坐正在车厢椅子上的搭客C. 闭着的车门D.从中间走过的列车员二、多选题8.下列二个物体可认为脆持相对付停止的是A. 天球战太阳B. 一列曲线止驶的列车中1 号车厢战5 号车厢C. 人止走时左足战左足D. 火箭收射离启大天时,火箭战其运载的卫星9.下列道法中,精确的是A. 一个物体或者物体的一部分,相对付于参照物的位子的改变喊疏通B. 黑云遮住了太阳,是以太阳为参照物的C. 钻研某个物体的疏通时,可共时采用几个物体搞参照物D. 某共教站着感触出风,当他快跑时,坐时感触有风迎里吹去,是以他搞参照物的三、挖空题10.所有宇宙皆是由________ 的物量组成的,千万于____ 的物体是不的,寻常咱们所道的疏通或者停止是__的,物理教中把______ 喊搞板滞疏通.11.形貌物体的疏通情况时,最先要采用______,采用分歧的______ 推断共一物体的疏通,得到的截止不尽相共,所以道,疏通战停止具备______ 性.12.甲、乙二个共教并排骑车,如果采用甲共教为参照物,乙共教是______ 的,如果采用楼房为参照物,甲、乙二共教皆是______ 的.13..坐正在疏通着的曲降飞机中的人,瞅到楼房顶部横曲进与疏通,此时那人是以______为参照物去形貌疏通的.若以大天为参照物,飞机搞的是____________的疏通(挖“进与”或者“背下”).14.“月明正在云里脱止”,那句话中,月明是______ ,云是______.(挖“钻研对付象”或者“参照物”)15.大众汽车正在公路上止驶,如果以路边的树木为参照物,车上的搭客是______ 的;如果以______ 为参照物,搭客是停止的.16.尔国收射的天球共步通讯卫星,它相对付于天球是______ 的,相对付于太阳是______ 的.17.咱们寻常道:“旭日东降”,是以______ 搞参照物的.飞止员正在回忆飞机俯冲的情景时,道:“大天迎里而去”,他是以______ 搞参照物的.18.笔曲的公路上, 甲、乙、丙三个共教骑自止车背东止驶,甲感觉顺风,乙感觉无风,丙感觉顺风,有此可判决当时刮的是______ 风.如果以乙为参照物,甲背______ 疏通,丙背______ 疏通.19.小明坐正在一辆止驶的轿车上,自西背东疏通,他相对付于大天上的修筑物是______ 的,相对付于乘坐的车是______ 的,相对付于跟他乘坐的汽车共样快缓,目标相共的另一辆汽车是______ 的,相对付于跟他乘坐的汽车共样快缓,目标差异的另一辆汽车是______ 的.四、推断题20.物体的停止是相对付的,而物体的疏通是千万于的.21.咱们寻常所道的疏通战停止皆是相对付的22.不选定参照物,便无法决定物体是可疏通.23.参照物的采用是任性的,但是惟有不动的物体才搞被选做参照物24.河里止驶的小船,不管采用什么物体搞参照物,它皆是疏通的.25..推断一个物体是疏通仍旧停止,采用的参照物分歧,推断的截止也分歧.五、问问题26.为什么道疏通战停止具备相对付性?请举例证明.参照问案1、B2、B3、A4、D5、C6、A7、D8、BD 9、ABD10、疏通;停止;相对付;物体位子的变更.11、参照物;参照物;相对付.12、停止;疏通 .13、飞机;背下.14、钻研对付象;参照物.15、疏通;汽车.16、停止;疏通.17、大天;飞机.18、西;西;东.19、背东疏通;停止;停止;疏通.20、√21、√22、√23、× 4、× 25、√26、果为形貌一个物体的疏通,最先要采用参照物,参照物的采用分歧,得出物体疏通战停止的论断也分歧,那便是疏通战停止的相对付性.比圆:坐止家驶汽车中的人,选汽车搞参照物,是停止的;选大天搞参照物,他便是疏通的.所以道疏通战停止是相对付的.。

221参照物练习题

221参照物练习题

2-2-1 参照物练习题1. 在无风的天气里, 小凤在马路上跑步, 她感觉有风迎面吹来, 她选择的参照物是( )A.路面B.空气C.小风自己D.无法确定2. 下列所举各类"运动"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A、抛出的右块在空中运动....B、小船在水面上滑行运动C.花香分子在空中运动D.月亮绕地球的运动.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绝对的B.只能选静止不动的物体作为参照物C.宇宙中除机械运动外, 再也没有其他形式的运动D.选择的参照物不同, 物体可能是运动的也可能是静止的4. 毛主席诗词中有一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其中所指的参照物是( )A.太阳B.地球C.天上的云彩D.月亮5.李白在《望天门山》中写道:"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这两句诗中描写"青山"及"孤帆"运动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 )A.帆船、河岸 B、河岸、帆船C.青山、太阳D.青山、划船的人6. 《敦煌·曲子词》中有一句著名诗词:"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诗词中前后两次对山的运动的描述,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 )A.风和水B.船和地面C.山和船D.风和地面7. 哈尔滨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 今天的她更是美丽壮观。

位于哈市中心处的某大酒店建有——观光电梯, 乘客在竖直上下的过程中便可欣赏到城市间最美丽景色。

在这一过程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电梯内的某一乘客为参照物, 其他乘客是运动的B.以电梯为参照物, 所有乘客都是运动的C.以地面上的树为参照物, 乘客是运动的第 1 页D.以路面上行驶的汽车为参照物, 乘客是静止的8.在匀速运动的火车中, 某乘客说车厢小桌上的茶杯是静止的。

则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A.从乘客旁走过的乘务员 B、车厢中放茶杯的小桌C.铁路旁的树木D.铁路边的建筑物9.下列判断物体运动情况的说法中, 以地面为参照物的是( )A.太阳从东方升起B.客车里的乘客认为司机是静止的C.月亮躲进云里D.飞机里的飞行员看到大地在运动10. 关于参照物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任何情况下, 都应选地面为参照物B.我们看到月亮在云朵里穿行,是以月亮作为参照物的C.我们看到五星红旗徐徐升起, 是以旗杆作为参照物的D.杨利伟在飞船中, 感觉舱内物体均静止, 是以地球为参照物的11.一个.在江中划竹筏, 他以路旁的的树木为参照物, 人...的。

初二物理上参照物练习题

初二物理上参照物练习题

初二物理上参照物练习题物理学中的参照物是指我们用来观察、测量和分析物体运动的参照基准。

参照物的选择对于我们理解和描述物体的运动非常重要。

下面是几道初二物理上的参照物练习题,帮助大家加深对参照物的理解。

题目一:小明坐在公交车上,车子匀速行驶,他看到车外的树木静止不动。

请问小明所在的参照物是什么?解析:参照物是指我们对物体或者物体组合进行观察时所选择的基准。

在这个题目中,小明所在的参照物是公交车内部。

由于公交车和小明处于同一运动状态,所以小明看到车外的树木静止不动。

题目二:小红站在火车站台上,看到一列火车以10m/s的速度匀速行驶过去。

请问小红所在的参照物是什么?解析:小红所在的参照物是火车站台。

由于小红站在站台上不动,所以她看到的火车的速度是相对于火车站台而言的。

这个题目中的参照物是固定不动的站台。

题目三:小明骑自行车向前行驶,观察到一只刚从树枝上飞起的鸟以20m/s的速度向前飞行。

请问小明的参照物是什么?解析:小明所在的参照物是自行车。

由于小明骑自行车向前行驶,所以他观察到的鸟的速度是相对于自行车而言的。

因此,自行车是小明的参照物。

题目四:小明站在火车上,观察到火车前方行驶的一辆汽车以30m/s的速度靠近。

请问小明的参照物是什么?解析:小明所在的参照物是火车。

由于小明站在火车上,所以他观察到的汽车的速度是相对于火车而言的。

因此,火车是小明的参照物。

题目五:小红坐在航天飞机上,观察到天空中的云朵在快速移动。

请问小红的参照物是什么?解析:小红所在的参照物是航天飞机。

由于小红坐在飞机上,所以她观察到的云朵的移动速度是相对于飞机而言的。

因此,飞机是小红的参照物。

通过以上练习题,我们可以理解和应用参照物的概念。

选择合适的参照物,能够更好地描述和分析物体的运动状态,对于解决物理学中的各种问题非常重要。

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个概念,并能够灵活运用于实际问题中。

参照物考试题及答案

参照物考试题及答案

参照物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1. 参照物的选择对物体的运动状态描述有影响,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参照物必须是静止的B. 参照物必须是运动的C. 参照物可以是任意物体D. 参照物必须是同一物体答案:C2. 在物理学中,参照物是用来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基准,以下哪个物体不适合作为参照物?A. 地面B. 树木C. 太阳D. 正在行驶的汽车答案:D3. 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运动状态是静止的,那么相对于另一个参照物的运动状态可能是?A. 静止B. 运动C. 无法确定D. 以上都有可能答案:D4. 参照物的选择会影响物体速度的计算,以下哪个说法是正确的?A. 选择不同的参照物,物体的速度不变B. 选择不同的参照物,物体的速度可能不同C. 选择不同的参照物,物体的速度一定不同D. 选择不同的参照物,物体的速度没有影响答案:B5. 参照物的选取是否会影响物体加速度的计算?A. 会B. 不会C. 有时会影响D. 无法确定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5题)1. 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我们通常选择________作为参照物。

答案:地面2. 参照物的选择是________的,可以根据研究的需要来确定。

答案:任意3. 当参照物选择为运动的物体时,物体相对于该参照物的运动状态可能是________。

答案:静止或运动4. 参照物的选择不会影响物体的________。

答案:加速度5. 在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时,我们通常假定参照物是________的。

答案:静止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题)1. 为什么参照物的选择会影响物体的运动状态描述?答案:参照物的选择会影响物体的运动状态描述,因为物体的运动状态是相对的,不同的参照物会导致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变化不同,从而影响物体的运动状态描述。

2. 参照物的选择对物体速度和加速度的计算有何影响?答案:参照物的选择会影响物体速度的计算,因为速度是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变化的快慢,不同的参照物会导致物体速度的不同。

初三物理参照物练习题

初三物理参照物练习题

初三物理参照物练习题在初中物理学习中,参照物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理解和运用参照物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描述和分析物体的运动。

下面是一些初三物理的参照物练习题,通过这些题目的练习,可以帮助你巩固对参照物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题目一:小明站在火车站台上观察火车的运动。

对于小明来说,站台是不动的,火车是在运动的。

请问,对于火车上的旅客来说,参照物是什么?解析:对于火车上的旅客来说,火车是他们的参照物。

即使火车在运动,对于旅客来说,火车是相对静止的。

他们的参照物是与他们一起运动的火车。

题目二:小强站在公交车站台上等车。

他看到一辆公交车从东向西匀速行驶过来。

那么对于小强来说,公交车的运动方向是什么?参照物是什么?解析:对于小强来说,公交车的运动方向是从东向西。

参照物是公交车站台,因为站台相对静止,所以小强可以观察到公交车的运动。

题目三:小红站在一个漂流瓶上,她看到另一个漂流瓶以3 m/s的速度从她的右侧静止的石头旁边漂过去。

小红认为自己是在移动的,参照物是什么?解析:对于小红来说,她认为自己是在移动的。

参照物是静止的石头。

题目四:小刚坐在静止的小汽车里,看到一棵路边的树从左向右以2 m/s的速度经过。

对于小刚来说,树的运动方向是什么?参照物又是什么?解析:对于小刚来说,树的运动方向是从左向右。

参照物是小汽车,因为在小刚的视角中,小汽车是相对静止的。

题目五:小美站在高楼的平台上,看到一辆自行车以8 m/s的速度从楼下通过。

对于小美来说,自行车的运动方向是什么?参照物是什么?解析:对于小美来说,自行车的运动方向是从楼下通过,即从下向上。

参照物是地面,因为地面相对静止,所以小美可以观察到自行车的运动。

通过以上的练习题,我们可以看出参照物对于描述和分析物体的运动非常重要。

在解答这些题目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明确观察者的位置和视角,并选择适当的参照物。

只有通过准确选择参照物,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理解物体的运动也需要借助参照物的概念。

参照物练习题

参照物练习题

知识与技能(共72分)(1~14题每题2分,15~20题每空1分,共42分)1.骑自行车的人看到路旁的树木向后退,他选的参照物是()A.地面 B.自行车 C.树木 D.房屋2.关于参照物,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参照物必须是静止的物体B.参照物必须是运动快慢不变的物体C.参照物可以是静止的物体,也可以是运动的物体D.同一物体,选不同的参照物,其运动情况是相同的3.关于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运动的时间越短,它的运动速度越大B.物体通过的路程越长,它的运动速度越大C.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D.通过相等的路程,所用时间越长速度越大4.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位法国飞行员在飞行时用手抓住了一颗德国子弹,这个飞行员能很容易地抓住子弹的原因是()A.飞行员飞行的速度不大B.子弹飞行的速度不大C.子弹相对于飞行员的速度不大D.以上都有可能5.一辆汽车正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则()A.通过路程越长,速度就越大B.通过路程越短,速度就越大C.运动的时间越短,速度就越大D.速度与通过路程的长短和运动时间无关6.甲、乙、丙三个人的运动速度分别是v甲=10.8km/h、v乙=0.2km/min、v丙=2.8m/s,这三个人运动速度数值之间的关系是()A.v甲>v乙>v丙 B.v乙>v甲>v丙C.v丙>v甲>v乙 D.v甲>v丙>v乙7.子弹从枪口射出后,还能在空中继续向前飞行,是因为()A.子弹受到火药燃气的推力B.子弹受到了惯性的作用C.子弹有惯性D.子弹的惯性大于受到的阻力8.设想一下,当你骑车在公路上行驶时,在不受任何力的作用(包括重力、阻力和其他物体的作用力)下,将会()A.保持匀速直线运动,一直飞出地球B.马上停下C.运动一段距离后慢慢停下D.以上均不符合你的想象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B.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没有力的作用C.马拉车时,马对车有力的作用,车对马没有力的作用D.发生力的相互作用时可以没有施力物体,只有受力物体10.图11-16所列情形中,二力平衡的有()11.水平飞行的飞机在目标的正上方空投一个木箱(如图11-17),则木箱落地时的位置()A.在目标处 B.在目标的前方C.在目标的后方 D.无法确定12.起重机的钢丝绳吊着重物,比较在重物静止时、重物在匀速上升时、重物匀速下降时钢丝绳对重物的拉力大小,则()A.重物匀速上升时,拉力最大B.重物静止时,拉力最大C.重物匀速下降时,拉力最大D.上述三种情况,拉力一样大13.分析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的汽车所受的力,属于平衡力的是()A.汽车受到的重力与它对地面的压力B.汽车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它的支持力C.汽车受到的重力与汽车受到的牵引力D.汽车受到的牵引力与它受到的阻力14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静止在桌面上的杯子,不受力的作用B.用力将气球压扁,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C.手推门,手距离门轴近时比距离门轴远时省力D.物体运动状态改变,一定受到力的作用15.小红坐在行驶的客车中,看见前面有一辆卡车同她的距离不变,看见后面有一辆小轿车离她的距离越来越远,而小轿车与路旁的交通标志牌间的距离不变.如果以交通标志牌为参照物,客车是________的,小轿车是________的.如果以卡车为参照物,客车是________的,小轿车是________的.16.甲物体的速度是乙物体速度的2倍,若甲、乙两物体运动相同的路程,甲、乙运动的时间之比为________;若甲、乙两物体运动相同的时间,则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为________.17如图11-18所示,用铁锤拔钉子,手握在铁锤柄的末端比握在柄的中部所需的力要小,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________有关.18.公安部门要求小型客车的驾驶员和前排乘客必须使用安全带(或安全气囊),这主要是为了防止高速行驶的汽车在________时,乘车者由于________而撞伤,使用安全带(或安全气囊)可以起到保护安全的作用.19.在行驶的火车车厢中,挂在行李架上的小包突然向前摆动,说明火车正在________行驶;若小包突然向右摆动,说明火车正在________.20.列车从静止变为运动,并且速度逐渐增大,是由于受到________的作用.关闭了发动机的汽车还能继续行驶是由于________,但汽车速度逐渐减小,最后会停下来,是由于受到________的作用.21.作图题(每图2分,共6分)(1)画出下面各图中力的示意图.(2)如图11-21所示的跳伞运动员正在匀速下降,如果他受到的重力为800N,请画出他受到的力的示意图.22.阅读简答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白日沦西河,素月出东岭.”这是陶渊明的两句诗,诗中用“沦”和“出”两个字对日、月的运动作了形象的描写.那么他所描写的这两个运动,分别以什么为参照物?(2)人走路时,被石头绊了一下会向前倒,这是为什么?下雨天,摔跟斗会向后倒,这又是为什么?(3)许多体育运动项目与物理知识有着密切的联系,请举出一个利用惯性的体育项目,并试着说一说是如何利用惯性的.(4)用乒乓球拍托起乒乓球,使其能静止,球受重力和支持力,二力平衡.突然撤去球拍,球的运动状态改变了.因为撤去球拍,就是撤去了球所受的支持力,所以是支持力改变了球的运动状态.这样分析对吗?为什么?23.计算题(每小题6分,共12分)(1)暑假就要到了,北京育才小学的王强同学准备乘火车到住在济南的奶奶家去.他希望路上尽量快一些,还想在车上多看看沿途的风光.这里有一张列车时刻表,请你帮他选择一个合适的车次,并计算一下这次列车从北京到济南的速度.(2)请根据如图11-22所示的情景编写一道计算题.过程与方法(共18分)24.(2分)对于牛顿第一定律的看法,下列各观点正确的是()A.验证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可以做出来,所以牛顿第一定律是正确的B.验证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做不出来,所以不能肯定牛顿第一定律是正确的C.验证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做不出来,但可以在实验事实的基础上,进一步科学推理得出牛顿第一定律D.验证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做不出来,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总有一天可以用实验来验证25.(4分)你能否用一把量程为30cm的刻度尺,测出一层教学楼的高度?与同学比一比,看谁想的办法更巧妙,然后动手测一测.(要注意安全!)26.(4分)要测量你跑步时的速度.(1)需要哪些器材?(2)写出实验步骤,说明要测量的物理量并设计出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27.(8分)小刚同学正在游乐场观察一位小朋友荡秋千,他注意到:小朋友在来回摆动时,每一次摆动的时间似乎相等.为了验证这个猜想是否正确,小刚同学用一个简单的实验模拟了小朋友荡秋千的过程,用秒表测量了每一次摆动所用的时间,发现确实相等.他感到非常好奇和惊喜,把这个实验过程和结论告诉了在同一物理学习小组的小明、小红.他们又查阅了有关的物理资料,了解到如图所示的装置叫单摆.单摆来回摆动一次,即A→B→C→B→A所用的时间,叫做单摆的周期.他们所发现的每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相等的规律,伽利略300多年前已经发现了,叫做“摆的等时性原理”,人们还利用这个原理制造了摆钟.小明又提出:一个单摆每次摆动所用的时间相等,是不是所有的单摆周期都相等呢?于是,他们又制作了各种各样的单摆.摆球质量有大的,有小的;摆线有长的,有短的……通过多次测量他们发现,不同单摆的周期常常不相等.那么单摆的周期跟什么因素有关呢?他们根据各种单摆摆动的情况猜测:单摆的周期可能跟摆球的质量、摆线的长度及开始时摆球的高度有关.为了验证这些猜想是否正确,他们设计并进行了下面的三组实验:仔细观察图中给出的信息,你知道他们每一组实验的目的是什么吗?通过每一组实验可以得出什么结论?第(1)组:研究目的________;结论________________.第(2)组:研究目的________;结论________________.第(3)组:研究目的________;结论________________.生活中常见利用摆的等时性制造的摆钟,摆的下端有一个可上下调动的螺母,调节它,可以调节钟表的快慢.如果钟表慢了,应怎样调节?请你说说其中的道理.科学探究(共10分)28.(5分)力作用在物体上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可以是运动快慢的改变,也可以是运动方向的改变,也可以是运动的快慢和方向同时改变.你能从日常生活中找到这样的例子吗?搜集一下,并分析使它们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力,自己设计一个表格,把你搜集和分析得到的信息记录下来.进一步分析它们运动状态改变的情况和受力的情况,你还能发现什么规律吗?29.(5分)在物理课上,同学们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小刚想:既然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是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那么,应该从两个力的三要素来考虑.于是,他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感觉作出猜想:二力平衡时,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而且会在一条直线上,他们的作用点应该在同一个物体上.现在,请你帮他设计实验,验证他关于力的大小的猜想.写出需要的实验器材,说明实验的做法及观察哪些现象、搜集记录哪些数据,最后说明如何验证小刚的猜想是否正确.。

参照物练习题

参照物练习题

参照物练习题参照物练习题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参照物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描述事物的位置、运动和变化。

参照物是我们观察和测量其他物体时所依据的基准。

在物理学中,参照物是研究运动和力学的基础。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通过一些练习题来加深对参照物的理解。

练习题一:小明在公园里散步,他从公园的入口走到了一棵大树旁边。

他停下来休息了一会儿,然后又继续往前走了一段距离。

请问,公园的入口是小明的参照物吗?答案:是的,公园的入口是小明的参照物。

小明在公园里行走时,他将公园的入口作为自己的参照物,以确定他自己的位置和移动方向。

当他停下来休息时,他可以根据入口的位置来判断他离入口有多远,然后再决定是否继续往前走。

练习题二:小红正在公交车上阅读一本书。

公交车突然刹车,小红感到一阵晕眩。

请问,公交车是小红的参照物吗?答案:是的,公交车是小红的参照物。

当公交车突然刹车时,小红的身体会受到惯性的作用,她会感到一阵晕眩。

这是因为小红的身体相对于公交车发生了突然的减速,而她的大脑则还在继续前进。

公交车成为了小红参照物,帮助她感知自己的位置和运动状态。

练习题三:小李在运动场上进行跑步训练。

他每次跑步都围绕着操场跑几圈。

请问,操场是小李的参照物吗?答案:是的,操场是小李的参照物。

小李在操场上跑步时,他可以用操场作为参照物来判断自己的位置和运动方向。

他可以根据自己跑过的圈数来估计自己跑了多远,以及自己离起点还有多远。

操场的存在帮助他进行跑步训练,并且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运动状态。

练习题四:小华正在游泳池里游泳。

他游了一段距离后,他的朋友告诉他他的游泳姿势有些不正确。

请问,游泳池是小华的参照物吗?答案:是的,游泳池是小华的参照物。

当小华游泳时,他可以用游泳池作为参照物来判断自己的位置和游泳姿势是否正确。

他可以观察自己相对于游泳池的位置和移动方向,以及自己的身体姿势是否符合正确的游泳技术。

游泳池的存在帮助他调整自己的游泳姿势,提高游泳技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三物理参照物练习题
一、填空题
1.物理学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机械运动。

2.在研究物体做机械运动时,被选来作为标准的物体叫,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取决于。

这就是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
3.我国古书《套买曜》上记载有:“人在舟中闭牖(门窗)而坐,舟行而人不觉”这是运动的的生动描述,其中“舟行”是以为参照物,“人不觉”是以为参照物.
4.平时所说“月亮躲进云里”是以为参照物,说“乌云遮住了月亮”是以为参照物.我国发射的地球同步卫星相对是静止的.相对
于是运动的。

5、飞行员看到大地扑面而来,是以为参照物。

6.“旭日东升”是以为参照物的,“日落西山”是以为参照物的.
7.坐在甲车里的人,看见路边树木向北运动,他
是以为参照物.他看到并排的乙车
静止,若以树为参照物,乙车是的.
(填运动和静止)
8.加油机给战斗机加油,如图所示,以加油机
为参照物,战斗机是_____的(填“静止”或“运动”)
9、火车上的乘客看到站台渐渐远去,是以为参照物。

10、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前者选为参照物,后者选为参照物。

二、选择题
1.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都相对于()
A.参照物
B.太阳系
C.太阳
D.地球
2.坐在直升飞机上的驾驶员看见高楼楼顶在向上运动,若以地面为参照物,直升飞机()
A.向下运动
B.已向上运动
C.静止不动
D.水平运动
3.法国飞行员在天空中能顺手抓住一颗飞行子弹的条件是()
A.飞机和子弹运动的快慢相同,方向相同,两者相对静止
B.飞机和子弹运动的快慢不同,方向相同,两者相对静止
C.飞机和子弹运动的快慢不同,方向相反,两者相对静止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4、“月亮在云中走”,“鱼儿在水中游”它们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
A.云、鱼 B月亮、鱼 C,云、水 D.星星、水
5. 在电视连续剧《西游记》里,常常有孙悟空“腾云驾雾”的镜头,这通常是采用“背景拍摄法”:让“孙悟空”站在平台上,做着飞行的动作,在他的背后展现出蓝天和急速飘动的白云,同时加上烟雾的效果;摄影师把人物动作和飘动的白云及下面的烟雾等一起摄入镜头。

放映时,观众就感觉到孙悟空在腾云驾雾。

这里,观众所选的参照物是() A.孙悟空 B.平台 C.飘动的白云 D.烟雾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所谓参照物,就是指绝对不动的物体
B.研究物体的运动,选择太阳为参照物是最合适的,因为太阳是真正不动的物体
C.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来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其结果一定是不同的.
D.研究宇航员在飞船中的运动情况,选择飞船作参照物较方便
7.明代诗人曾写下这样一首诗:“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
其中“桥流水不流”之句应理解成其选择的参照物是()
A.水 B.桥 C.人 D.地面
8.人们生活在地球上,感觉不到地球在运动,这是因为()。

A.地球根本没有运动 B.我们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 C.地球运动很慢,我们感觉不到9.某人在公路上由北向南行走,一辆汽车由他身后向他前进的方向疾驶而过,那么这个人相对汽车的运动是()。

A.向南运动 B.向北运动 C.由北向南运动 D.无法判断
10.在站台前有甲、乙两列原来静止的火车,突然坐在乙车上的乘客发现站台和甲车都在以相同速度运动,那么,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A.甲车 B.乙车 C.站台 D.无法判断
11.下列现象中不是机械运动的是()。

A.划破夜空的流星 B.奔驰的骏马 C.植物开花结果 D.地球绕太阳公转
四、综合能力应用
观察图中的房子和小旗,关于甲、乙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有几种可能?并说明发生该现象的条件.
参考答案:一、1、一个物体相对于另
一个物体的位置改变。

2、参照物、参照物
的选择3、相对性、河岸、舟4、云、月亮、
地球、太阳、太阳、地轴5、地面、袋鼠妈
妈6、地球、山7、甲车、运动8、运动、
静止、静止、运动9、东、西10、静止
二、×√√√√×√×
三、1—5: ADAAC 6—10: CDABB 11—14: BCAD
四、第一题:1、地面;2、乙向北运动,丙向南运动 3、甲、丙两车都向南运动。

4、以比乙快的向北运动的物体为参照物。

第二题:乙车向左运动且速度大于风速.甲车的运动有三种可能:①静止;②向右运动;③向左运动,且车速小于风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