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发酵综述及其优点分析
双向固体发酵

LOGO
Thank You!
中药的一个新领域。
YOUR SITE HERE
参考文献
[1] 庄毅.药用真菌新型( 双向型) 固体发酵工程.中国食用菌,2009 [2] 庄毅,池玉梅,陈慎宝,丁如宁,闵知大.药用真菌新型固体发酵工程与槐芪菌质的 研制.中国药学杂志,2004 [3] 侯志帆,梁永红,何礼标,王满华,苏明声,罗闳丹,谢小梅,杨明.灵芝双向固体发酵 雷公藤后菌质化学成分变化初步研究.中草药,2012 [4] 郑林用,魏巍,许晓燕,余梦瑶,江南,何斌,罗霞.灵丹菌质发酵工艺的初探.时珍国 医国药,2011 [5] 许晓燕,郑林用,李艳,江南,余梦瑶,罗霞.灵丹茵质双向发酵工艺及药效品质研究. 中国食用菌,2010 [6] Russell R, Paterson M. Ganoderma—A therapeutic lungsl biofactory fJl. Phytoehemistry, 2006 [7] 刘学湘,陈建伟,苏洁.基于双向固体发酵技术的灵青菌质发酵动态变化研究.长 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 [8] 谷冲春,秦俊哲,陈合. 14个灵芝菌株的新型(双向型)固体发酵及菌质多糖含量 测定.时珍国医国药,2005 [9] 赵振坤,王淑玲,丁刘涛,谢恬,孙云廷,曾昭武,展晓日.中药药渣再利用研究进展.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2011
护肝,促进睡眠等方面均具有显著
疗效。
YOUR SITE HERE
丹参
又名赤参,紫丹参,红根等。为 双子叶植物唇形科,干燥根及根 茎。主产于安徽、河南、陕西等
地。功效:活血调经,祛瘀止痛
,凉血消痈,清心除烦,养血安 神。
YOUR SITE HERE
发酵控制
固态法与液态发酵法酿造白酒的比较研究

固态法与液态发酵法酿造白酒的比较研究白酒是中国传统的酒类饮品,酿造白酒有许多不同的方法。
其中,固态法和液态发酵法是两种常见的酿造白酒的方法。
本文将对这两种方法进行比较研究,探讨它们在白酒酿造中的优缺点和适用情况。
固态法是一种传统的酿造白酒的方法,主要用于产酒坊和家庭酿酒。
固态法的特点是使用固态酒曲进行发酵,通常以谷物为主要原料,如大米、小麦、玉米等。
在酿造过程中,先进行糖化,将淀粉转化为糖;然后进行发酵,将糖转化为酒精。
酿造完成后,还需要经过蒸馏、陈酿等过程,使得酒精含量和口感得到进一步提升。
固态法酿造白酒的优点之一是能够发挥原料的特色和风味。
由于固态法使用谷物作为原料,因此酿造的白酒具有丰富的口感和独特的风味。
不同种类的谷物会带来不同的风味特点,从而使得酿造的白酒具有多样性和个性化。
此外,固态法酿造的白酒在品质上也有一定的优势。
由于酿造过程中使用的是天然酒曲,发酵过程相对较长,因此白酒的品质相对稳定。
而且,传统的固态法酿造过程中,不添加人工合成的酶类和防腐剂等添加剂,使得白酒更加健康和纯正。
然而,固态法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固态法的酿造过程相对繁琐,需要多个步骤和较长的时间,制约了生产效率。
其次,由于固态发酵的糖化过程相对较慢,容易受到温度和湿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对操作要求较高。
此外,由于固态法的酿造过程没有完全消除酒糟等杂质,因此在后续的陈酿和过滤过程中,需要进行额外的处理,增加了生产成本。
与固态法相比,液态发酵法是一种较为现代化和工业化的白酒酿造方法。
这种方法主要用于规模较大的酒厂和工业生产。
液态发酵法的特点是使用液态酒曲和酵母菌进行发酵,通常以粮食、豆类等作为原料。
在酿造过程中,将原料加水糖化,再添加液态酒曲和酵母菌进行发酵。
最后经过蒸馏、过滤和陈酿等过程,制成白酒。
液态发酵法酿造白酒的优点之一是生产效率高。
液态发酵法的酿造过程相对简单,操作较为方便,大大节省了时间和成本。
此外,液态发酵法的酿造过程中使用的酵母菌能够使发酵过程更加稳定,产酒量更加可控,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固态发酵酿酒知识点总结

固态发酵酿酒知识点总结一、固态发酵酿酒的原理1.1 固态发酵酿酒的基本原理固态发酵酿酒是通过将含有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物质的固态基质,如米、麦、玉米等,与酵母、细菌等微生物发酵菌种混合,利用微生物对底物进行代谢作用,产生酒精、有机酸、酯等物质,完成酿酒过程的一种发酵方法。
1.2 固态发酵酿酒的关键因素固态发酵酿酒过程中的关键因素包括酵母菌种的选择、发酵剂和底物的配比、发酵条件(如温度、湿度、通气等)等。
这些因素直接影响着发酵的效率和酒类产品的质量。
二、固态发酵酿酒的应用2.1 固态发酵酿酒的种类固态发酵酿酒可以用于生产各种类型的酒类产品,如传统的米酒、酒曲、酱香型白酒等。
固态发酵酿酒还可应用于生产食醋、酱油等发酵制品。
2.2 固态发酵酿酒的特点与液态发酵相比,固态发酵酿酒具有工艺简单、原料利用率高、酒类产品品质优良等特点。
同时,固态发酵酿酒过程中不需添加大量的水,可以减少废水排放,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
三、固态发酵酿酒的发展趋势3.1 技术水平不断提升随着固态发酵酿酒技术的不断发展,相关的发酵菌种、发酵剂和设备也在不断更新改进,提高了发酵的效率和产品的质量。
3.2 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固态发酵酿酒不仅可以生产传统的酒类产品,还可以用于生产各种新型的发酵制品,如功能性酒类产品、有机酒类产品等,满足了市场对多样化酒类产品的需求。
3.3 可持续发展意识增强随着人们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的不断增强,固态发酵酿酒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固态发酵酿酒不仅可以减少水资源的使用,还可以减少废水排放,符合绿色环保的发展方向。
四、固态发酵酿酒的发展前景固态发酵酿酒作为一种新型的酿酒方法,其发展前景广阔。
随着人们对传统酒类产品和新型功能性酒类产品需求的不断增加,固态发酵酿酒将会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同时,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生产成本的降低,固态发酵酿酒的市场前景也将更加广阔。
综上所述,固态发酵酿酒作为一种新型的酿酒方法,具有诸多优点和发展潜力。
固液结合发酵法的原理

固液结合发酵法的原理
固液结合发酵法是一种常用的发酵方法,通常用于生产食品、饲料和发酵制品等。
它的原理基于以下几个方面:
1. 发酵微生物:在固液结合发酵中,微生物是关键的组成部分。
通常使用的微生物包括细菌、酵母菌和真菌等。
这些微生物能够利用基质中的碳源、氮源和其他必需营养物质,通过代谢过程将有机物转化为所需的产物。
2. 固体基质:固液结合发酵法中,发酵基质通常是由固体和液体组成的混合物。
固体基质可以是各种有机物,如麦麸、玉米渣、豆渣等。
液体基质则提供了水分和其他必需的营养物质。
3. 营养物质:发酵微生物需要适当的营养物质来生长和繁殖。
这些营养物质包括碳源、氮源、矿物质、维生素等。
固液结合发酵中,这些营养物质通常通过固体基质和液体基质提供。
4. 发酵条件:为了使发酵过程顺利进行,需要适宜的发酵条件。
这包括适当的温度、pH值、氧气供应和搅拌等。
不同的微生物对这些条件有不同的要求,因此需要根据具体的发酵过程进行调控。
在固液结合发酵过程中,微生物通过代谢作用将固体基质中的有机物转化为所需的产物。
这些产物可以是发酵食品、饲料添加剂、酒精等。
这种发酵方法具有简
单、经济、易于操作等优点,因此在食品和生物工艺行业得到广泛应用。
发酵的原理和特点是啥

发酵的原理和特点是啥
发酵是一种生物化学过程,通过酵母菌或细菌等微生物将有机物质转化为其他有用产品的过程。
发酵的原理和特点如下:
原理:
1. 酵母菌或细菌等微生物通过代谢有机物质产生能量,这个过程称为发酵。
2. 发酵过程中,微生物会分解有机物质并产生酶,这些酶可以加速反应速率。
3. 酵母菌或细菌等微生物通过代谢所需的底物,然后产生所需的有机物质。
特点:
1. 发酵是一种无需氧气的代谢方式,因此可以在没有氧气的环境中进行。
2. 发酵过程中,微生物产生酶能够加速化学反应,提高反应速率。
3. 发酵的产物多样,可以得到酒精、酸、乳酸、酶等多种有用物质。
4. 发酵可以是自然发生,也可以是人工控制的过程,因此可以用于制作食品、饮料、药品等。
5. 发酵可以在常温下进行,不需要高温高压等特殊条件。
6. 发酵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较少,对环境的影响相对较小。
7. 发酵可以利用廉价的底物,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总而言之,发酵是一种高效、节能且可以得到多种有用物质的生物化学过程。
固体发酵工艺流程

固体发酵工艺流程固体发酵是一种在固体基质中进行的微生物发酵过程。
它通常用于制备食品、饲料、药品和化工产品等。
固体发酵工艺流程一般包括原料准备、发酵装置选择、发酵参数调控和发酵产物处理等环节。
1.原料准备:固体发酵的原料可以是各种有机基质,如玉米粉、大豆粉、木屑、稻草等。
在选择原料时,需要考虑基质的营养成分、容易消化的程度和成本等因素。
原料必须符合发酵微生物的需求,如碳源、氮源和适当的水分含量。
2.发酵装置选择:固体发酵可以采用不同类型的发酵装置,如静态培养罐、摇床和转鼓等。
选择适合的发酵装置要考虑发酵微生物的特性,发酵温度和气体交换等因素。
装置的设计应能提供充足的氧气和水分供应,并保持适当的温度和pH值。
3.发酵参数调控:调控发酵参数是固体发酵的关键。
这些参数包括温度、水分含量、pH 值、气体交换和搅拌速度等。
温度和水分含量是影响微生物生长和代谢的主要因素,它们的调控可以通过加热、降温、添加水等方式实现。
pH值的调控可以通过添加酸碱来实现。
气体交换可以通过提供合适的通气量和搅拌速度来促进氧气供应和二氧化碳排放。
4.发酵产物处理:固体发酵的产物可以是各种有机酸、酶、抗生素和其他化合物等。
处理产物的方式取决于产物的性质和用途。
一般来说,产物会经过分离、精制和干燥等步骤。
分离可以采用离心、过滤或浓缩等方法,精制可以通过结晶、萃取和洗涤等方法实现,干燥可以采用自然干燥、喷雾干燥或冷冻干燥等方法。
综上所述,固体发酵工艺流程包括原料准备、发酵装置选择、发酵参数调控和发酵产物处理等环节。
通过合理地控制这些环节,可以获得高产率、高纯度和高质量的发酵产物。
固体发酵在工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并减少环境污染。
固体发酵技术名词解释

固体发酵技术名词解释固体发酵技术是指通过固体基质培养微生物的技术。
常用的固体基质有马铃薯块茎、玉米芯、甘蔗渣、甜菜渣、甘蔗渣与糖蜜混合物、木屑、稻草、高粱壳、豆饼粉和马蹄粉等,也可以采用一些简单的粗糖类如葡萄糖、果糖、麦芽糖、蔗糖等作为代替品。
下面我来给大家介绍几个固体发酵技术中常见的名词: 1、生长培养基:这种培养基适合用来培养霉菌等不能在无菌条件下繁殖的微生物。
一般先将培养基预热到40-50 ℃,然后再加入菌种和其它营养成分。
2、种子培养基:这种培养基比生长培养基还要深一些,内含营养成分更加丰富,因此不但能够直接培养细菌、放线菌、霉菌、酵母菌等,而且可以培养藻类和原生动物。
3、发酵培养基:这种培养基最适宜培养一些对培养基中所含的营养成分的利用率较高的微生物。
4、选择培养基:它的性质和用途与发酵培养基基本相同,只是在具体的制备过程中添加了限量的选择剂,如沙门氏菌抑制剂等。
5、鉴别培养基:它是供需要用于区别两种以上的微生物而制备的,常用于区别微生物中的拮抗或共生关系。
6、纯培养基:它是经过灭菌处理,不含任何非发酵性杂质,或者经过纯化,除去其中的蛋白质、核酸等物质。
由于它已经脱离发酵培养基,因此在使用时没有什么困难,特别是营养物质不太多,并不需要大量微生物就可以使用。
7、基础培养基:它是供给微生物合成细胞物质时使用的,常用于培养细菌和放线菌。
8、浓缩培养基:它适合于在短期内获得大量的发酵产品,由于其中含有的氮源、糖类和维生素等物质少,故又称半合成培养基。
9、贮藏培养基:它含有碳源和氮源,主要用于培养不耐贮藏的微生物,如果这种微生物不能合成它所必需的大部分营养物质,则会影响菌体的活力和稳定性。
10、麦康凯培养基:它包括淀粉、糖类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用来培养酵母菌和霉菌。
11、生根培养基:用于培养难以在固体基质上生长的微生物,常用蔗糖、琼脂和蛋白胨来配制。
12、选择培养基:它的性质和用途与发酵培养基基本相同,只是在具体的制备过程中添加了限量的选择剂,如沙门氏菌抑制剂等。
第三章 酶的发酵生产

五、温度的调节控制
1、温度对酶的发酵生产的影响
在发酵初期,细胞吸收营养物质合成自身物质和酶, 吸热反应,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被大量分解释放热 反应,但此时吸热反应大于放热反应,培养基需升 温;
当细胞繁殖迅速时,情况相反,需降温维持细胞生 产繁殖和产酶所需的最适的温度。
细胞(微生物)生产繁殖和产酶的最适温度随菌种 和酶的性质不同而异,并且生长繁殖和产酶的最适 温度往往不一致。 一般,细菌为37℃,霉菌和放线菌为28~30℃, 一些嗜温微生物需在40~50℃生长繁殖, 如:红曲霉的生长温度为35℃~37℃,而产糖化 酶的最适温度为37 ℃~40 ℃。
1、划线分离法
将样品制备适当的稀释液,用接种环蘸取样品 稀释液在培养基平板上分区划线分离,然后培养直 至单个菌落出现。
2、稀释分离法
五、菌株产酶性能鉴定
1、平板透明水解圈法
透明圈直径与产酶的关系: lg[E] / D=k· △[C] / lgt R/r·
其中:
[E] :产酶浓度; D:菌体量; R:水解圈; r:菌落直径;△:琼脂厚度;[C] :底物浓度; t:培养时间; k:常数。
(一)固体培养发酵(传统的方法)
一般适合于真菌发酵。
(二)液体深层发酵:
①适用性强,可用于各种细胞的悬浮培养和发酵。 ②易于人为控制。 ③机械化程度高,酶产品质量好,酶产率及回收 率较高。
(三)固定化细胞发酵(70年代后期)
1、优点:重复使用、易于分离、易于机械化、 抗逆性强、效率高。 2、缺点:产品质量不够稳定、易受传质和氧 的限制。
4、滞后合成型
只有当细胞生长进入平衡期后,酶才开始合成并大 量积累。许多水解酶类属于此类。 它们在细胞对数期 不合成,可能是受 到分解代谢产物的 阻遏作用,当阻遏 解除后,酶开始合 成,其对应的 mRNA稳定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