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玻璃材料
生物活性玻璃

生物活性玻璃一、引言生物活性玻璃(bioactive glass,BAG)是一种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的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其中,BAG-被用来修复和再生骨骼和牙齿组织,被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
二、生物活性玻璃的历史20世纪50年代,全欧洲的学者和医生都在寻找一种可以更好地修复骨骼缺陷的方法,而玻璃领域的科学家们则在研究如何用玻璃代替骨骼的缺陷。
这些研究最终导致了生物活性玻璃的发现。
1969年,英国剑桥大学的Larry Hench教授首先提出了生物活性玻璃的概念。
Hench通过在玻璃中添加天然的人体成分和改变玻璃化学构成来使玻璃具有生物活性,并被称为“胡萝卜玻璃”,因为它的配方中包含了苹果、胡萝卜和菠菜。
在BAG-45S5的构成和材料所使用的原理上,也是Hench教授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发明的。
20世纪70年代末期,Hench创造了第一种BAG, BAG-45S5,它包括SiO2、Na2O、CaO和P2O5。
BAG-45S5存储在A-W慢晶体基质的研究并且在存储后才释放出离子,该研究是BAG行业的里程碑。
三、生物活性玻璃的材料和制造方法生物活性玻璃是由玻璃形成材料和可释放出溶解离子的化学元素的混合物组成的。
BAG的组成可以通过改变其成分控制所释放的离子,包括Na+、Ca2+和SiO4^-4等。
BAG的制造方法大多基于锻造、键合、重燃及溶胶-凝胶等步骤,其中,溶胶-凝胶法是被广泛运用的一种。
四、生物活性玻璃的生物活性及应用BAG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是由于其表面的氢氧根离子与生物体的液体接触产生化学反应,释放出有益于骨细胞生长和修复的离子。
因此,BAG在医学领域被广泛应用于骨科修复和牙科修复。
(一)BAG在骨科修复中的应用1、 BAG可以加速骨细胞形成和骨重构,它的离子能够引发生长因子的生物化学反应,加速骨细胞的分化和增殖。
2、 BAG可以促进骨重构,并增强骨密度、硬度、强度和抗扭曲性等物理特性。
生物活性玻璃材料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生物活性玻璃材料的合成与性能研究引言生物活性玻璃是一种可以与人体骨组织相结合的特殊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为了实现更好的疗效和生物相容性,对生物活性玻璃材料的合成与性能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合成方法目前,合成生物活性玻璃材料的方法有多种,其中最常见的是烧结法和溶胶-凝胶法。
烧结法是将特定比例的无机物粉末制备成块状,然后高温加热使粉末熔融并冷却形成玻璃材料。
溶胶-凝胶法是将适量的金属盐或金属有机物在溶剂中制备成胶体溶液,然后通过加热和干燥过程形成玻璃材料。
性能研究生物活性玻璃材料具有一系列特殊的性能,如生物相容性、生物固定性和生物可解性。
生物活性玻璃材料能够与人体骨组织形成化学结合,促进骨再生。
此外,它还能够释放出有益的离子,如钙离子,促进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这些特殊性能使得生物活性玻璃材料在骨修复和组织工程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性能与合成的关系研究合成方法对生物活性玻璃材料的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溶胶-凝胶法合成的生物活性玻璃材料具有较高的孔隙度和比表面积,有利于药物的吸附和释放,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烧结法合成的生物活性玻璃材料则具有较高的力学强度,可用于骨缺损更为困难的情况下。
因此,选择合适的合成方法对于获得具有特定性能的生物活性玻璃材料至关重要。
应用前景生物活性玻璃材料的研究和应用已经涉及到多个领域。
在骨修复领域,生物活性玻璃材料可以用于治疗骨折、骨缺损以及关节置换术后的骨修复。
在牙科领域,生物活性玻璃材料可以用于治疗牙髓炎、牙周病等口腔疾病。
此外,在组织工程和药物传递领域,生物活性玻璃材料也被广泛应用于三维打印技术和药物缓释系统的研究。
结论生物活性玻璃材料的合成与性能研究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领域。
合成方法对于生物活性玻璃材料的性能具有重要影响,不同的合成方法可以制备出具有特定性能的生物活性玻璃材料。
生物活性玻璃材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骨修复、牙科、组织工程和药物传递等领域具有重要价值。
生物玻璃可行性报告

生物玻璃可行性报告背景介绍生物玻璃是一种具有特殊化学成分和结构的玻璃材料,可以与生物体相互作用而不引起明显的生物反应。
由于其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生物玻璃被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如骨修复、牙科治疗和药物输送等方面。
本报告旨在评估生物玻璃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可行性,探讨其优势和挑战。
生物玻璃在骨修复领域的应用生物玻璃在骨修复领域具有巨大潜力。
其化学成分与人体骨骼相似,有助于促进骨细胞生长和骨组织再生。
生物玻璃可以用作骨折愈合的支架材料,有助于加速骨折愈合过程。
此外,生物玻璃还可以用于人工骨头和关节的制造,为骨科手术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
生物玻璃在牙科治疗领域的应用在牙科领域,生物玻璃被广泛用于修复牙齿的材料。
由于其与牙齿组织相似的特性,生物玻璃可以有效地修复龋齿和牙齿表面缺损,同时释放出对牙齿有益的矿物质,有助于减少龋齿的发生。
此外,生物玻璃还可以用于牙科充填材料和牙齿表面涂层,提高牙齿的保护效果。
生物玻璃在药物输送领域的应用生物玻璃具有良好的药物载体性能,可以作为药物输送系统的载体。
通过调控生物玻璃的结构和成分,可以实现对药物释放速度和方式的精准控制,提高药物的疗效和降低副作用。
生物玻璃药物输送系统在癌症治疗、抗感染药物输送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生物玻璃的优势-生物相容性高:生物玻璃与人体组织具有良好的相容性,不易引起排斥反应。
-生物活性强:生物玻璃具有促进骨细胞生长和组织再生的能力,有助于加速愈合过程。
-可塑性好:生物玻璃可以根据需要设计成不同形状和结构,适用于不同的医疗需求。
生物玻璃的挑战-制备工艺复杂:生物玻璃的制备过程需要控制温度、压力和化学成分等多个参数,工艺复杂。
-成本较高:由于生物玻璃的制备和加工技术较为先进,成本相对较高,限制了其在大规模应用中的推广。
结论综合以上分析可知,生物玻璃作为一种具有生物活性和生物相容性的材料,在骨修复、牙科治疗和药物输送等医疗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生物活性玻璃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生物活性玻璃的制备方法及其基本原理;2. 掌握生物活性玻璃的性能测试方法;3. 研究生物活性玻璃在不同条件下的性能变化。
二、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硅砂、硼砂、氧化钙、氧化钠、氧化铝等;2. 实验仪器:高温炉、研磨机、电子天平、分析天平、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原子吸收光谱仪等。
三、实验方法1. 生物活性玻璃的制备(1)按一定比例称取硅砂、硼砂、氧化钙、氧化钠、氧化铝等原料;(2)将原料混合均匀,加入适量去离子水;(3)将混合物放入高温炉中,在1200℃下熔融;(4)将熔融物倒入模具中,自然冷却;(5)将冷却后的玻璃块研磨成粉末,过筛,得到生物活性玻璃。
2. 生物活性玻璃的性能测试(1)X射线衍射分析(XRD):分析生物活性玻璃的晶体结构;(2)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生物活性玻璃的微观形貌;(3)原子吸收光谱仪(AAS):测定生物活性玻璃中各元素的含量;(4)力学性能测试:测定生物活性玻璃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等;(5)生物活性测试:模拟人体生理环境,研究生物活性玻璃的溶出性能和细胞毒性。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XRD分析通过XRD分析,发现制备的生物活性玻璃具有典型的玻璃晶体结构,表明制备方法合理。
2. SEM分析SEM分析显示,生物活性玻璃的微观形貌呈现出均匀的颗粒状,说明玻璃粉末具有良好的分散性。
3. 元素含量测定AAS测定结果表明,生物活性玻璃中Si、B、Ca、Na等元素的含量与理论值基本一致,表明原料配比合理。
4. 力学性能测试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测试结果表明,生物活性玻璃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
5. 生物活性测试模拟人体生理环境下,生物活性玻璃具有良好的溶出性能,溶出物中Si、B、Ca等元素含量较高,表明生物活性玻璃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细胞毒性实验结果显示,生物活性玻璃对细胞无明显毒性。
五、结论1. 本研究成功制备了生物活性玻璃,并通过XRD、SEM、AAS等方法对其进行了性能分析;2. 生物活性玻璃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力学性能,为生物医学领域提供了新的材料选择;3. 本实验为生物活性玻璃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提供了参考,有助于进一步优化制备工艺和拓宽应用领域。
生物玻璃材料的研究及其应用

生物玻璃材料的研究及其应用生物玻璃材料是一种具有很高应用潜力的材料。
它们具有很高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并且可以通过控制其化学成分和微观结构来调节其力学性能和生物学性能。
因此,在医疗、药物传递、细胞培养和组织工程等应用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研究。
一、生物玻璃材料的特点生物玻璃材料是指以SiO2为基础的无机非金属玻璃材料,其主要组成成分包括二氧化硅、钙、磷等元素。
与普通玻璃不同的是,生物玻璃还具有一定的生物学特性,如生物相容性、生物活性、溶解性和矿化性等。
这些特性使得生物玻璃材料在医学和生物学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1. 生物相容性:生物玻璃材料与人体组织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以有效地避免免疫反应和排异现象,从而减少了术后感染和再手术的风险。
2. 生物活性:生物玻璃材料能够刺激人体细胞的生长和分化,促进骨细胞的再生,并在一定程度上调节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
3. 溶解性:生物玻璃材料在生物体内可以被分解、吸收和代谢,从而降低了其对人体的损害。
4. 矿化性:生物玻璃材料还具有矿化性质,能够与人体骨组织形成牢固的结合,使其在医学和生物学领域的应用更加广泛。
二、生物玻璃材料的应用由于生物玻璃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学特性,因此在医学和生物学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下面分别从医学领域和生物学领域来介绍其应用情况:1. 医学领域(1)骨科手术:生物玻璃材料可以用于各种骨科手术中,如骨折修复、骨外科手术、植入物的修复和替代等。
其生物活性和矿化性质使其能够与人体组织快速结合,促进骨细胞的再生和修复。
(2)口腔医学:生物玻璃材料可以用于牙齿修复和种植,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能够与口腔组织快速结合,不会引起排异反应和感染。
(3)药物缓释:生物玻璃材料可以作为药物的载体,实现药物缓释和控制释放。
其溶解性能和生物相容性使其能够有效地提高药物治疗效果和降低副作用。
2. 生物学领域(1)细胞培养:生物玻璃材料可以作为细胞培养的载体,促进细胞生长和分化,提高细胞的活力和存活率。
生物活性玻璃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生物活性玻璃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I. 引言生物活性玻璃材料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潜力的材料,可用于骨修复、医疗器械、药物传递等领域。
本文旨在探讨生物活性玻璃的制备方法以及其性能研究。
II. 生物活性玻璃的制备方法A. 熔融法熔融法是制备生物活性玻璃的常见方法之一。
通过将合适的化学成分混合,并在高温下熔融,然后迅速冷却,可得到无定形的玻璃材料。
此方法可实现大规模生产,但由于工艺复杂,可能导致玻璃中的结晶和气泡形成。
B. 反应法反应法是制备生物活性玻璃的另一种常见方法。
一种典型的反应法是溶胶-凝胶法。
通过将溶胶中的金属离子与氢氧根离子或多元羟基有机分子进行反应,形成凝胶。
凝胶可通过干燥、烧结等工艺得到生物活性玻璃材料。
此方法可控制材料的孔隙结构,但制备周期长。
III. 生物活性玻璃的性能研究A. 生物活性生物活性是衡量材料的重要性能之一。
生物活性玻璃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即能在生物环境中与组织发生相互作用,促进骨组织再生。
该性能由玻璃中的离子交换和表面反应引起。
B. 生物相容性生物相容性是评价材料在体内应用时对机体无害性和可接受性的指标。
生物活性玻璃材料的低毒性和生物相容性使其成为理想的医疗材料。
研究表明,该材料对人体细胞具有良好的相容性。
C. 力学性能生物活性玻璃的力学性能对其在骨修复中的应用起着重要的作用。
优秀的力学性能可以保证材料在植入后的稳定性和持久性。
因此,研究人员对生物活性玻璃的强度、韧性、硬度等力学性能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D. 药物传递性能生物活性玻璃材料还具有良好的药物传递性能。
其孔隙结构和表面活性可用于控制药物缓释速率,实现局部治疗和药物输送。
许多研究表明,生物活性玻璃可有效提高药物传递效果。
IV. 结论生物活性玻璃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已取得了不俗的进展。
熔融法和反应法是常用的制备方法,各有优劣。
生物活性、生物相容性、力学性能和药物传递性能是评价该材料的重要指标。
未来应进一步深入研究和优化制备方法,以实现其在医学领域的广泛应用。
生物玻璃材料的制备和应用

生物玻璃材料的制备和应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需要用到一种特殊的材料——生物玻璃。
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生物活性、生物可降解性和骨替代材料的特性使得生物玻璃材料在医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我们将会深入探讨生物玻璃材料的制备和应用。
一. 生物玻璃材料的制备生物玻璃材料的制备方法主要有两种,分别是熔融法和溶胶-凝胶法。
熔融法是指将多种不同材料熔融后,通过快速冷却的方法,使其形成非晶体结构的玻璃。
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广泛应用在骨修复和骨替代领域。
但熔融法制备的生物玻璃存在着玻璃转化温度过高、多孔结构较难形成等问题,影响其应用性能。
溶胶-凝胶法是指将溶剂中的前驱体氧化物或氢氧化物加入到界面活性剂或聚合物中,形成凝胶,并在常温常压下干燥或烘干。
在制备过程中,可以通过控制原料、浸泡时间、干燥温度等条件,实现控制生物玻璃材料的孔径、孔隙率、生物降解速率和生物活性等参数的调节。
而且,由于制备过程中的化学键和化学反应较少,所以获得纯度高、结晶度低、缺陷少的生物玻璃材料。
二. 生物玻璃材料的应用目前,生物玻璃材料主要应用于骨修复、牙修复、近视屈光手术、皮肤创口愈合等领域。
1. 骨修复生物玻璃作为一种骨替代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不仅可以与人体自身组织融合,还可以促进骨细胞的生长,加速骨细胞再生,具有非常好的促进骨修复的效果。
在骨缺损和断裂的术后治疗中,生物玻璃被广泛使用。
2. 牙修复生物玻璃材料可以应用于牙齿的修复,不仅可以作为牙齿填充材料使用,还可以作为牙齿牙釉质替代材料,并且具有防龋、抗功能的特点,可有效防止继发性龋齿的出现。
3. 近视屈光手术目前市面上常见的激光近视屈光手术中,有一种手术就是采用生物玻璃材料作为角膜替代物,可以改善眼球的近视情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4. 皮肤创口愈合生物玻璃材料还可以用于皮肤创口愈合,能够促进创伤处的肉芽组织生长、炎症控制和愈合过程,可对烧伤、切割伤、病变切除等创面有着非常好的作用。
玻璃生物材料应用考核试卷

3.玻璃生物材料可以通过表面修饰来提高其生物活性。()
4.玻璃生物材料在药物输送中不能实现药物的持续释放。()
5.玻璃生物材料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不需要考虑其生物降解性。()
6.玻璃生物材料的机械强度一般较差,不适合作为承重材料。()
7.玻璃生物材料在牙科治疗中不能用作牙本质的替代材料。()
玻璃生物材料应用考核试卷
考生姓名:________________答题日期:____年__月__日得分:_________________判卷人:______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玻璃生物材料主要具备的特点是()
A.硅酸钙玻璃
B.硅酸镁玻璃
C.硅酸钠玻璃
D.硅酸铝玻璃
14.玻璃生物材料在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优点是()
A.高灵敏度
B.快速响应
C.良好的稳定性
D.所有以上选项
15.以下哪种方法可用于提高玻璃生物材料的机械强度()
A.增加孔隙率
B.引入纤维结构
C.减少孔隙率
D.增加密度
16.玻璃生物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主要包括()
A.耐腐蚀性
B.生物相容性
C.高弹性模量
D.可塑性
2.玻璃生物材料在医学中的用途有()
A.人工关节
B.骨水泥
C.生物传感器
D.外科手术器械
3.以下哪些因素影响玻璃生物材料的生物活性()
A.材料的化学成分
B.材料的微观结构
C.材料的表面处理
D.材料的物理形态
4.玻璃生物材料在药物输送中的优势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如:组成为MgO(15.5%)、Al2O3(12.6%)和 SiO2(71.9%)的玻璃,当部分氧原子被F(11.2%) 原子取代后,再掺杂5.2%氧化钠得到可切削玻璃; 加入少量CaO、P2O5不会影响其机械性质而形成生 物活性玻璃。
4.5 生物玻璃在医学中的应用:
生物玻璃主要用于人工骨、人工牙或骨缺损 部位的填充等,少数作为人工关节、断指连接材 料。也可作为钛合金牙种植体的表面涂层。治
第四节
生物玻璃材料
4.1 定义
• 生物玻璃是经特别设计的化学组成可诱发生物活 性的含氧化硅化合物。
玻 璃 生 物 管
• 一般把原料粉末按成分要求配比混合均匀,将粉 末在高温炉内熔化,再将融化好的玻璃浇注成型 (板、条、块等形状),然后在适当温度进行退 火处理(消除应力),即可得到玻璃。
玻璃器皿
玻璃管
玻璃珠
4.2 生物玻璃的发展
•1970, 美Florida 大学L. Hench 开发 45S5生物玻璃,成分:SiO2:45%,Na2O: 24.5%,CaO:24.5%,P2O5:6%. •1982,日本京都大学小久保研制A-W微晶 玻璃,成分:SiO2:34.2%,CaO:44.9%, P2O5:16.3% , MgO:4.6%,CaF2:0.5% .
全 球 生 物 玻 璃
4.4 生玻璃的分类
• 生物玻璃材料与生物陶瓷一样,按其与生物体组 织相互作用情况分为两类:
(1)非活性的近似惰性 (2)生物活性的
4.4.1 惰性生物玻璃
• 惰性生物玻璃在生物体中由于体液的用,只是表 面组成出现少量的脱碱作用或因硅氧网络稍有溶 解而产生变化,基体则未发生改变。
磷灰石
• 生物玻璃在世界广泛的应用, 给人类医疗健康带 来又一突破性进展, 将叏决科学研究对无机材料怎 样与有机体相联结的进一步了解, 以及更为广泛的 积累动物和人体的实验数据。
4.3 微晶玻璃
• 如将某些玻璃在适当的高温进行晶化处理,则玻 璃中可析出大量微小晶体(一般小于1nm),这样 的玻璃称为微晶玻璃、结晶化玻璃或玻璃陶瓷。
玻璃与骨组织形 成界面键合区
生物活性玻璃与骨组织间的反应
• 生物玻璃大多是与磷酸盐有关的玻璃和混合材 料,或是含磷的硅酸盐玻璃、高氟铝硅酸盐玻 璃。它们一般含有氧磷双键(P=O)、硅氟键 (Si—F)或铝氟键(Al—F)。
硅酸盐玻璃
高氟铝硅酸盐玻璃
• 活性生物玻璃及生物玻璃陶瓷,通常要求SiO2的 含量低于60%,同时含有Na2O以及CaO/P2O5。
4.4.2 活性玻璃
• 活性玻璃则由于体液作用,玻璃中碱性离子和硅 氧网络在浸蚀过程中逐渐破坏,离子溶解并进入 体液中循环。
总体上看,生物玻璃较降解性陶瓷降解速度 慢,组织反应活性差一些,但活性高于惰性生物 材料。
• 活性玻璃生物相容性好,植入体内后能在 界面上通过一系列离子交换和溶解—沉淀 反应,在其表面形成磷灰石晶体,残留下 的玻璃被巨嗜细胞侵蚀,玻璃表面被基质 类物质覆盖,玻璃附近的软骨芽细胞和造 骨细胞的增殖趋于活跃,不久就形成了骨 胶原纤维和磷灰石结晶,从而和软组织及 组织成骨键合,骨组织和软组织很容易在 其表面生长,其生物活性主要与化学组成 相关。
与生物陶瓷一样,生物玻璃具有一定大小的 孔径,维持一定的孔率是保持生物活性的关键因 素之一。 纯粹玻璃的成型有一个熔融过程,常用致孔 剂难以有效形成多孔结构、特别是难以形成开口 的孔隙;
可以仿照陶瓷的烧结过程,将一些微晶玻璃 原粉,通过磨细后加致孔剂静压成型,然后在高 温下烧结得到多孔结构体。
• 作为骨组织替代物或填充材料,一定的力学强度 是必须的。 • 生物玻璃的抗压强度以及其他主要物理性质(密 度、热膨胀系数等)均与人体骨相近,但韧性较 人体骨组织差,通过加入特殊组分可改善生物玻 璃的韧性,甚至得到可切削的生物玻璃。
疗用生物玻璃。
(1) 人工骨用生物玻璃,它具有良好的耐酸碱腐
蚀特性、生物相容性和耐磨性能;
(2)治疗用生物玻璃,可埋入肿瘤部位,通过在磁
场下发热的特性或其内部的同位素放出的射线杀
死癌细胞,也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3)治疗用生物玻璃,可埋入肿瘤部位, 通过在磁场下发热的特性或其内部的同 位素放出的射线杀死癌细胞,也有良好 的生物相容性;
• 我国生物玻璃的研究已达二十多年, 现已成为材料 学、生物化学以及分子生物学的交叉学科。 由于
生物玻璃具有人体硬戒软生命组织有机联结的特
点, 在骨科、牙科、中耳等方面, 对人体的伤害部
位可进行修护治疗以至康健, 其前景可观。
骨修复
牙修复
• 生物玻璃主要由si、N a 、Ca 以及P 的氧化物组 成。 被収现具有生物活性的玻璃已有一系列组成, 并且对这些系列玻瑞已积累了大量的模拟人体溶 液实验数据.常用的模拟人体溶液有两种: (1)是Tris 缓冲液; (2)是离子浓度与人体液体中含量相近的模拟人体 溶液。
(4)人工齿冠用生物玻璃陶瓷,具有制 作容易、审美性高、强度高、适应性好、 生物相容性好、类似天然齿等优点。
微晶玻璃凹埚
微 晶 玻 璃 复 合 材 料
4.3.1 微晶玻璃的特点
• 微晶玻璃中通常含有50%~90%把微小的晶粒连结起来。
4.3.2 微晶玻璃的性质
• 微晶玻璃较普通玻璃的机械强度(抗压强度、抗冲 击强度、抗弯强度、硬度、耐磨)有很大提高。
• 理论研究収现, 当生物玻璃浸在类人体溶液中时, 其表面将収生五步系列反应以及在表面建立起双 电层和负的Z et a 电势, 从而诱导含碳的经磷灰石 在生物玻璃表面的沉积和结晶, 而经磷灰石被公认 在与硬戒软体组织连接中起关键作用;除溶液实验 外, 生物玻璃在动物移植实验中实际地収现了与硬 戒软组织的有机联结, 基于这些研究成果, 已有生 物玻璃产品出现在市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