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运动的描述选择题专题训练含答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1--2运动的描述专项训练试题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1--2运动的描述专项训练试题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1--2运动的描述专项训练试题含答案解析一、单选题1、北京时间2021年6月17日,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成功将搭载有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三名航天员的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送入太空。

如图为火箭升空过程中,三名航天员固定在舱内的情景,关于此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地面为参照物,航天员是静止的B.以聂海胜为参照物,刘伯明是静止的C.以运载火箭为参照物,航天员是运动的D.以神舟飞船为参照物,航天员是运动的【答案】B【详解】A.火箭升空过程中离地面越来越远,因此以地面为参照物。

航天员是运动的,故A错误;B.聂海胜和刘伯明都在神舟飞船里固定的座椅上,他们彼此之间没有位置变化,因此以聂海胜为参照物,刘伯明是静止的,故B正确;C.火箭搭载神舟飞船上升过程中,它们是一体的,因此以运载火箭为参照物,神舟飞船里的航天员是静止的,故C错误;D.火箭升空过程中,航天员一直在神舟飞船里,因此以神舟飞船为参照物,航天员是静止的。

故D错误。

故选B。

2、如图所示,北京时间9月20日22时08分,天舟三号货运飞船成功对按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天和核心舱、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天舟三号货运飞船成为“一体”一起绕地球转动。

以()为参照物天舟三号货运飞船是静止的。

A.太阳B.地球C.北京控制中心D.天和核心舱【答案】D【详解】A.太阳与天舟三号货运飞船之间的位置是不断发生变化的,以太阳为参照物,天舟三号货运飞船是运动的,故A 不符合题意;B.天舟三号货运飞船在绕地飞行运动,天舟三号货运飞船与地球之间的位置是不断发生变化的,以地球为参照物,天舟三号货运飞船是运动的,故B不符合题意;C.北京控制中心与天舟三号货运飞船之间的位置是不断发生变化的,以北京控制中心为参照物,天舟三号货运飞船是运动的,故C不符合题意;D.天和核心舱与天舟三号货运飞船之间的位置不发生变化,以天和核心舱为参照物,天舟三号货运飞船是静止的,故D符合题意。

初三物理运动试题及答案

初三物理运动试题及答案

初三物理运动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关于运动和静止的描述,正确的是:A.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B. 静止是绝对的,运动是相对的C. 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D. 运动和静止都是绝对的答案:A2.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所受的合力为零B. 物体所受的合力不为零C. 物体所受的合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D. 物体所受的合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答案:A3.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物体的运动状态将如何改变?A. 物体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B. 物体将改变运动状态C. 物体将加速运动D. 物体将减速运动答案:A4.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下落,不计空气阻力,其下落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是:A. 与时间成正比B. 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C. 与时间的平方根成正比D. 与时间的倒数成反比答案:B5. 以下哪种情况会导致物体的动能增加?A. 物体质量增加,速度不变B. 物体质量不变,速度增加C. 物体质量减少,速度减少D. 物体质量增加,速度减少答案:B6. 一个物体在斜面上匀速下滑,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所受的合力为零B. 物体所受的合力不为零C. 物体所受的合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D. 物体所受的合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答案:A7.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的关系是:A. 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B. 与作用力成反比,与物体质量成正比C. 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正比D. 与作用力成反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答案:A8.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一个恒定的拉力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将做匀速直线运动B. 物体将做匀加速直线运动C. 物体将做匀减速直线运动D. 物体的运动状态不会改变答案:B9.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能量可以在不同形式之间相互转换B. 能量可以在不同物体之间传递C. 能量的总量在任何物理过程中都是恒定的D. 所有以上说法都正确答案:D10. 一个物体从一定高度自由下落,其重力势能转化为:A. 动能B. 内能C. 电能D. 化学能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其______为零。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二节《运动的描述》同步训练(附答案和解析)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二节《运动的描述》同步训练(附答案和解析)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二节运动的描述同步训练一、单选题1.假期到了,同学们送小明乘列车回家.几个同学看着列车徐徐地向前开动了,小明坐在窗边,却看到同学们渐渐向后退去,原因是几个同学和小明所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 )A.地面、列车B.列车、地面C.列车、列车D.地面、地面2.2017年4月20日,中国首个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在海南文昌发射升空,升空后,“天舟一号”与空间站“天宫二号”成功实现了交会对接,如图为对接模拟图,对接后“天舟一号”相对以下哪个参照物是静止的( )A.地球B.“天舟一号”C.“天宫二号”D.太阳3.周末,小明乘坐“今世缘”号有轨电车去周恩来纪念馆参观,在有轨电车行驶过程中,小明觉得自己是静止的,他选取的参照物是( )A.轨道旁的行道树B.沿途的路灯杆C.有轨电车的车厢D.迎面来的轿车4.2017年4月22日,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首次完成自动交会对接,如图所示,“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对接完成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天舟一号”相对于“天宫二号”是运动的B.“天舟一号”和“天宫二号”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C.“天舟一号”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天宫二号”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D.“天舟一号”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天宫二号”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5.如图所示,菲菲和翔翔坐在车厢内,观察判断火车的运动情况.菲菲:以窗外的动车为参照物,火车的位置变化了,因此火车是运动的.翔翔:以窗外的站台为参照物,火车的位置没有变化,因此火车是静止的.以上判断( )A.菲菲正确B.翔翔正确C.两人都正确D.两人都不正确6.摄影师抓拍了一个有趣的场面(如图):一只乌鸦站在飞翔的老鹰背上休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乌鸦为参照物,大地是静止的B.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鸦是静止的C.以乌鸦为参照物,老鹰是运动的D.以乌鸦为参照物,老鹰是静止的7.甲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某时刻经过乙车旁时,甲车座位上的乘客从车窗看到乙车和地面上的树木都向东运动.由此可判断( )A.甲、乙两车一定向东运动B.甲、乙两车一定向西运动C.甲车一定向西运动,乙车可能向东运动D.甲车一定向东运动,乙车可能向西运动8.请根据图所示楼房顶上的旗帜和两船上旗帜的飘扬情况,判断出甲、乙两船的运动情况( )A.甲船可能向右运动,乙船可能静止B.甲船一定向右运动,乙船一定向左运动C.甲船一定向右运动,乙船可能向左运动D.甲船可能向右运动,乙船一定向左运动9.小船在河里顺流而下,船上坐着一个人,河岸上有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相对于人来说,树是静止的B.相对于树来说,船静止的C.相对于人来说,船是静止的D.相对于树来说,人是静止的二、填空题10.(1)“月亮在云里穿行”中,月亮是 ______ ,云是 ______ .(填“研究对象”或“参照物”)(2)飞行员在回忆飞机俯冲的情景时说:“大地迎面而来”,他是以 ______ 做参照物的.(3)傍晚,太阳从西方地平线徐徐落下是以 ______ 为参照物的.三、综合题11.图甲中的是小林同学在不同时刻对公路上的卡车和轿车所拍摄的两幅照片,由此照片你能否判断出卡车和轿车的运动状态?若将照片拍摄为下图中的乙,你得到的结论又将怎样?说明理由.奶.她们刚刚进站上了车,小丽侧脸望去,对面的客车上坐着赵老师,正准备下车跟老师打招呼时,她感觉自己乘坐的客车开动了,无奈她只好放弃了自己的想法.可不大一会,赵老师乘坐的客车离开了车站,而自己乘坐的客车却没有动.(1)小丽认为自己乘坐的客车开动了是以 ______ 为参照物.初中物理试卷第2页,共6页(2)小丽认为自己乘坐的客车没有开动是以 ______ 为参照物.(3)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二节运动的描述同步训练答案和解析【答案】1.A2.C3.C4.B5.B6.D7.C8.D9.C10.研究对象;参照物;飞机;地面11.解:由甲图可知,卡车和轿车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了变化,以卡车为参照物,轿车是运动的,以轿车为参照物,卡车是运动的,因此它们的运动情况有以下可能:①卡车向左运动,轿车不动;②轿车向右运动,卡车不动;③卡车向左运动,轿车向右运动.因此由甲照片无法判断卡车和轿车的运动状态;故答案为:①无法判断;②可以判断卡车和轿车的运动状态.卡车和轿车相对于路边的标志牌之间的位置都发生了变化,因此以标志牌为参照物,卡车和轿车都是运动的.12.对面客车的乘客;站台【解析】1. 解:这些同学以地面为参照物时,看到列车与地面之间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所以列车是运动的;若以火车、小明,或火车内其他乘客为参照物,几个同学与这些物体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这些同学是运动的,所以小明看到几个同学渐渐向后退去.故选A.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之前,必须选择参照物.如果物体和参照物之间发生了位置的改变,则称物体是运动的;如果物体和参照物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则称物体是静止的.本题考查学生对参照物的理解,需要根据参照物来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2. 解:AD、“天舟一号”相对于地球和太阳,均有位置的变化,故以它们为参照物,“天舟一号”是运动的,故AD错误;B、参照物不能选择被研究的物体本身,故C错误;C、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实现成功对接后,保持相对静止,以对方为参照物,两者都是静止的,所以选择“天宫二号”为参照物,“天舟一号”是静止的,故C正确.故选C.研究机械运动时,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与参照物相比,物体位置有变化,说明物体在运动;物体位置没有变化,说明物体处于静止状态.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的确定,关键取决于所选取的参照物;所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一定相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3. 解:A、小明相对于轨道旁的行道树,位置发生变化,是运动的.故A不符合题意;B、小明小明相对于沿途的路灯杆,位置不断变化,是运动的.故B不符合题意;C、小明相对于有轨电车的车厢,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是静止的.故C符合题意;D、小明相对于迎面来的轿车,位置不断变化,是运动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在研究机械运动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需要看它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变化.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决定于选择的参照物,参照物不同,运动状态也不一样.4. 解:A、“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成功对接后,它们之间没有位置变化,所以是相对静止的.故A错误;B、C、D、“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成功对接后,它们之间相对于地球有位置变化,所以是运动的,故B正确;CD错误.故选B.在研究物体运动时,要选择参照的标准,即参照物,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发生变化,则运动,不发生变化,则静止.此题考查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常见题目.5. 解:菲菲:以窗外的动车为参照物,火车的位置变化了,若动车不动,则火车是运动的;若动车运动,则火车可能是运动的也可能是静止的,故菲菲的判断错误;翔翔:以窗外的站台为参照物,火车的位置没有变化,因此火车是静止的,故翔翔的判断正确.故选B.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必须事先选定一个标准的物体,这个事先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如果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这个标准位置发生了改变,则是运动的;如果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这个标准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则是静止的.关于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的考查,一般由两种考查思路:①告诉研究对象及其运动状态,选取参照物;②已知研究对象与参照物,确定物体运动状态.6. 解:(1)乌鸦站在飞翔的老鹰背上休憩,乌鸦和老鹰是相对静止的,因此以乌鸦为参照物,老鹰是静止的;(2)老鹰托着乌鸦飞翔,因此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鸦是运动的,故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项ABC错误,选项D正确.故选D.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看这个物体与所选参照物之间是否有位置变化;初中物理试卷第4页,共6页若位置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运动的;若位置没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静止的.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的确定,关键取决于所选取的参照物.所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一定相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7. 解:甲车座位上的乘客从车窗看到地面上的树木向东运动,说明甲车是向西运动的,所以选项A、D不符合题意;若乙车向东运动或乙车向西运动且速度小于甲车的速度时,甲车座位上的乘客都会看到乙车向东运动,所以选项B不符合题意.故选C.物体的运动状态如何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参照物不同则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同.本题的突破口在于首先通过“甲车座位上的乘客从车窗看到地面上的树木向东运动”确定甲车是向西运动的,然后通过“乘客看到乙车向东运动”判断若乙车向西运动的话,则速度一定比甲车的运动速度小.8. 解:因为楼房上旗杆是固定在地面上的,那么根据旗帜的飘动方向判断,风是从右向左刮的.甲船旗帜向左,有三种可能:一是甲船不动,风把旗帜刮向左;二是甲船向右运动,风相对于旗帜向左,把旗帜刮向左;三是甲船向左运动但运动的速度小于风速,此时风仍能把旗帜刮向左.如果乙船静止不动,那么旗帜的方向应该和楼房上旗子方向相同,而现在的旗帜的方向明显和楼房上旗子方向相反,如果乙船向右运动,旗帜只会更加向左飘动.所以,乙船一定向左运动,而且运动的速度比风速快,这样才会出现图中旗帜向右飘动的情况.故选D.图中楼房上的旗杆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旗子向左飘,说明此时有向左吹的风.甲船上旗帜向左,有三种可能:一是甲船不动,风把旗帜刮向左;二是甲船向右运动,风相对于旗帜向左,把旗帜刮向左;三是甲船向左运动但运动的速度小于风速,此时风仍能把旗帜刮向左.对于乙船来讲情况相对简单,风向左刮,要使乙船的旗帜向右飘,只有使乙船向左运动.运动和静是相对的,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的确定,关键取决于所选取的参照物.所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一定相同.这是一道非常典型的题目,要仔细揣摩才能作答.9. 解:A、人坐在河中顺流而下的小船里,相对于人来说树的位置发生变化,所以以人为参照物,树是运动的,故A错误;B、人坐在河中顺流而下的小船里,人相对于河岸上的树来说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以树为参照物,船是运动的,故B错误;C、人坐在河中顺流而下的小船里,相对于人来说船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以人为参照物,船是静止的,故C正确.D、人坐在河中顺流而下的小船里,人相对于河岸上的树来说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以树为参照物,人是运动的,故D错误.故选C.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首先要确定所选的参照物,被研究的物体和参照物之间发生了位置是改变,被研究的物体是运动的,否则是静止的.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的确定,关键取决于所选取的参照物,所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一定相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10. 解:(1)“月亮在云里穿行”,说明月亮相对于云的位置发生改变,所以这是研究月亮的运动,因此“月亮在云里穿行”,这句话中,月亮是研究对象,云是参照物;(2)飞行员以飞机为参照物,则飞机与地面越来越近,才有“大地迎面而来”的感觉;(3)傍晚,太阳从西方地平线徐徐落下是以地面为参照物,太阳和地面的位置发生变化,逐渐靠近地面.故答案为:(1)研究对象;参照物;(2)飞机;(3)地面.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必须事先选定参照物.如果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发生了改变,则是运动的;如果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没有发生了改变,则是静止的.该题考查了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以及参照物的选取,属于基础知识,难度不大11.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首先确定一个参照物,选定参照物的物体可以是运动的,也可以是静止的,如果选定为参照物,就假定为不动的物体,被研究的物体和参照物之间如果发生位置的变化,被研究的物体是运动的.否则被研究的物体是静止的.掌握根据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尽量选择地面为参照物和地面上不动的物体为参照物,容易理解;熟练掌握凸透镜的成像特点是解决照相机有关问题的关键.12. 解:(1)小丽以对面客车的乘客为参照物,她与对面的客车的相对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是运动的,所以感觉自己坐的客车开动了;故答案为:对面客车的乘客.(2)小丽以站台为参照物,她与站台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是静止的,所以,小丽认为自己乘坐的客车没有开动.故答案为:站台.(3)这个现象说明了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或参照物选择不同,对物体运动的描述就往往不同)(其他说法合理即可).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必须事先选定一个标准的物体,这个事先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如果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这个标准位置发生了改变,则是运动的;如果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这个标准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则是静止的.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论.此类现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学习中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用所学物理知识对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作出解释,这样才能做到举一反三,活学活用.初中物理试卷第6页,共6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1-2《运动的描述》专项练习(含答案) (1054)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1-2《运动的描述》专项练习(含答案) (1054)

动,若以地面为参照物,则:( )
A.甲、乙两车均静止;
B.甲向西驶,乙不动 ;
C.乙向西驶,甲不动;
D.甲、乙两车以同速向西行驶.
8.(2 分)“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歌词中描述月亮运动选择的参照物
是 ()
A.月亮 B.地球 C.云朵 D.星星
9.(2 分)诗句“不疑行船动,唯看远树来”中“远树来”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 )
止”或“运动”)。
28.(3 分)我国自主生产的“歼―10 战斗机”,它的性能已经接近或超越美“F―16C/D 飞
机”,可以说它是亚洲最具作战力的一种机型。如图所示是空中加油机正在对“歼―10 战
斗机”进行空中加油,在地面上的人看来,大型加油机是_____________的;在“歼―10
战斗机”的驾驶员看来,大型加油机则是___________的。
行驶,故不会出现题目中所说的情形.
A、B、D
评卷人 得分
三、填空题
20.乙 21.运动 静止 22.运动 静止 23.地面 响度 24. 地球,云彩,地球,运动 25.乙车静止, 乙车向西 26.船舱 27.静止
28.运动;静止 29.静止 > 30.(3 分)前(1 分);后(1 分);顺(1 分)
的,而在文学作品中常常用一些成语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下面的成语中与物理学描述
运动快慢的方法最相近的是............................................................................................. ( )
A.离弦之箭
17.A
18.B
评卷人 得分
二、多选题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1-2《运动的描述》专项练习(含答案) (1362)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1-2《运动的描述》专项练习(含答案) (1362)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运动的描述》测试卷学校:__________一、选择题1.(2分)蒸汽火车沿平直轨道行驶,风向自东向西,路边的观察者看到从火车烟囱中冒出的烟雾是竖直向上呈柱形的,由此可知,相对于空气,火车的运动方向是:()A.自东向西; B.自西向东; C.静止不动; D.无法确定2.(2分)随着三峡电站和水布垭电站的建成蓄水,恩施州境内的神农溪和清江观光旅游迅速升温。

当乘坐游轮逆流而上的时候,我们说坐在游轮上的游客静止不动,所选的参照物是:()A.两岸的树 B.河岸上的摄影记者C.游轮 D.水中四处游动的鱼3.(2分)小明乘船去广州,睡至半夜醒了,他能判断自己乘的船是停着还是航行着的参照物是: ()A.他乘坐的船; B.海面上的其他船只; C.海浪; D.航标灯塔4.(2分)某车站上并排停着两列待发的列车甲和乙,当甲列车厢里的人从窗口看到乙列车向南移动,从车厢另一侧的窗口看到田野上的树木也向南移动,但比看乙列车移动的速度慢,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上述事实说明: ()A.甲乙两列车同时开始运动,甲列车向北运动,乙列车向南运动 ;B.甲列车开始向北运动,乙列车未动;C.甲乙列车同时开始运动,都向北行驶;D.甲乙列车同时开始运动,甲列车向南运动,乙列车向北运动 .5.(2分)坐在逆流而上的船中的乘客,我们说他静止是以下列什么物体为参照物的:()A.河岸上的树; B.河水; C.迎面驶来的船; D.船舱.6.(2分)在研究机械运动时,所选择的参照物应该是:()A.绝对静止的物体; B. 匀速运动的物体;C.变速运动的物体; D. 假定为静止的物体.7.(2分)一天某市的天气格外晴朗,风吹着白云在蓝天中飞行。

某人走进一座高高的商业大厦时,抬头一望,惊呼大厦在移动。

该大厦其实牢牢地耸立在一片空旷的场地上,造成此人错觉是因为他选择的参照物是:()A.地面; B.商业大厦; C.蓝天; D.飞行的白云.8.(2分)北京奥运会赛况将采用地球同步卫星直播,同步卫星虽绕地球转动,但是地球上的人却觉得它在地球上空静止不动,这是因为所选的参照物是()A.太阳B.月亮C.地球D.三者均可9.(2分)两只轮船沿河岸顺流而下,甲船在前,乙船在后,甲船的速度大于乙船的速度,甲船上的人感到乙船在后退,甲船上的人所选择的参照物为:()A.甲船; B.乙船; C.一定运动; D.都有可能.10.(2分)小华和小星俩人站在地面上,小伟乘坐在沿水平方向匀速飞行的飞机上,某时刻小伟自由释放了一个玩具,若不考虑空气阻力,其中小伟所观察到的现象是以:()A.地面为参照物; B.飞机为参照物; C.小华为参照物; D.小星为参照物.11.(2分)诗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中,描写轻舟运动时所选的参照物是()A.轻舟B.两岸的山C.河中的水D.轻舟上的人12.(2分)在新型飞机研制中,将飞机放在风洞中固定不动,让模拟气流迎面吹来,便可以模拟空中的飞行情况. 此时,机舱里的飞行员感觉飞机在飞行,则他所选的参照物是()A.飞机B.模拟气流C.地面D.他本人13.(2分)坐在行驶汽车中的小明,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他是静止的()A.路面B.路旁的电线杆C.小明身边的座椅D.迎面而来的汽车14.(2分)顺风骑车的人,感到风是 ................................................................................... ()A.顺风B.顶风C.无风D.都有可能15.(2分)坐在汽车里的乘客、司机和路旁的孩子们有如图所示的对话,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孩子们认为汽车前进得快,是以汽车为参照物的;B.不论选什么作为参照物,乘客都是不动的;C.司机说乘客没动,是以汽车为参照物的;D.图画中的人物都是以地面为参照物来判断运动与否的.16.(2分)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

初中物理运动的描述选择题专题训练含答案

初中物理运动的描述选择题专题训练含答案

初中物理运动的描述选择题专题训练含答案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共19题)1、下列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 .电磁运动B .大自然中江河的奔流C .浩瀚太空中天体的运动D .令人震惊的地壳运动2、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A . mB . m/sC . sD . km/h3、“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望天门山》),诗中描述的青山是运动的,诗人所选的参照物是()A .小船B .河岸C .青山D .岸边的树4、小明和家人在玄武湖划船游玩,若认为小明是静止的,所选参照物是()A .岸上的亭子B .水边的柳树C .飞过的白鹭D .小明划的船5、小明在作文中写道:“我坐在奔驰的火车里,静靠在椅背上,欣赏着窗外的景物,看到路旁的树木迅速向后退去… ”。

文中“奔驰”、“静靠”、“后退”所选用的参照物分别是()A .火车、地面、椅背B .椅背、火车、地面C .地面、椅背、火车D .都是地面6、下列各种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 .村边的小树经过多年以后长成了大树B .空中翩翩起舞的蝴蝶C .金鱼在水中游来游去D .公路上飞驰的汽车7、李刚乘坐火车回老家,班上几个同学来送他。

当火车徐徐开动时,李刚坐在车窗边看到的情景是:伫立在站台上的同学们渐渐远去,在这种情景中李刚不可能选择的参照物是()A .李刚同学所在的车厢B .李刚自己C .火车里的其他乘客D .站台8、下列词语中描述的不是机械运动的是()A .火箭升空B .秋叶下落C .五四运动D .汽车飞驰9、《刻舟求剑》寓言故事中,刻舟人最终没能寻到剑,原因是()A .剑相对于船是静止的B .剑相对于船是运动的C .船相对于河岸是静止的D .剑相对于河岸是运动的10、如图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5s 时,物体通过的路程为 2.5mB .整个 20s 时间内,物体的平均速度为 0.2m/sC .物体在 20s 内都做匀速直线运动D .物体在 0 ~ 5s 时间内的速度比 10 ~ 20s 内的速度小11、“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1-2《运动的描述》专项练习(含答案) (158)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1-2《运动的描述》专项练习(含答案) (158)

择的参照物是......................................................................................................................... ( )
A.甲车
B.乙车
C.站台
D.自己
12.(2 分)我国研制并自行发射的同步通信卫星,是无线电波传播的中转站,这类卫星虽然
A.丙相对于地面匀速下降
B.甲相对于地面匀速下降
C.甲相对于丙在匀速下降
D.乙相对于地面匀速上升
5.(2 分)中国第一航天人杨利伟在运动的飞船内相对哪一个参照物是静止的:( )
A.太阳;
B.地球;
C.月球;
D.工作舱.
6.(2 分)下列哪两个物体,可以认为是保持静止的:( )
A.地球和太阳;
B.一列沿平直轨边行驶的列车中一号车厢和 5 号车厢;
人教版初中物理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运动的描述》测试卷
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题号 一

三 总分
得分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
1.(2 分)坐在行驶汽车中的小明,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他是梯内的某一乘客为参照物,其他乘客是运动的
B.以电梯为参照物.所有乘客都是运动的
C.以地面上的树为参照物,乘客是运动的
D. 以路上行驶的汽车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
16.(2 分)诗句“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
“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照物.................................................................. ( )

运动的描述习题(含答案)

运动的描述习题(含答案)

运动的描述习题(含答案)运动的描述题(含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1小题,共22.0分)1.甲、乙两车并排停着,当甲车司机看乙车时,感觉自己的车正在缓慢倒退,但当他看到地面时,却发现自己的车并没有运动.对此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以地面为参照物,甲车是运动的B.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是静止的 C.以地面为参照物,乙车是静止的 D.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是运动的2.XXX坐在行驶的汽车上,他看到路旁的树向后运动.则XXX选择的参照物是()A.地面B.汽车C.房屋D.树木3.坐在行驶的汽车上的乘客,相对于下列哪个物体是静止的()A.汽车的座椅B.路边的房屋C.站在路边的人D.迎面驶来的汽车XXX.甲看到:路旁边树木向东运动.若以地面为参照物侧应该是()A.甲向西运动B.甲向东运动C.甲静止D.不克不及确定5.地球同步卫星在空中静止不动,这时选择的参照物是()XXX.卫星B.地球C.太阳D.月球6.2013年6月13日,“神舟十号”飞船与“天宫一号”实施自动交会对接.如图所示为即将对接时的模拟图.成功对接后,“神舟十号”内的航天员看到“天宫一号”纹丝不动,地球在缓缓滚动,则航天员选择的参照物是()A.太阳B.地球C.“神舟十号”D.“天宫一号”7.重庆市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今天的重庆更是XXX观.位于重庆市中心的某大酒店建有观光电梯,乘客在竖直上下的过程中便可欣赏到重庆城的美丽景色.在这一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地面上的树为参照物,乘客是运动的B.以电梯为参照物,所有乘客都是运动的 C.以电梯内的某一乘客为参照物,其他乘客是运动的 D.以路面上行驶的汽车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8.2016年10月19日,神舟十一与天宫二号胜利对接,如图所示,神舟十一与天宫二号成功对接后,相对下列哪个参照物天空二号是静止的()A.太阳B.月球C.神舟十一D.地球9.如图所示,由于风的原因,河岸上的旌旗如图飘荡.在河面上的两艘船上旗帜如图状态,则关于两条船的运动状态的判断,正确的是()A.乙船一定是向左运动的B.甲船一定是静止的C.甲船一定是向右运动的D.乙船一定是静止的XXX.一人坐在小船上沿河逆流而下,河岸上有树,如果以树为参照物,人和船是运动的,如果用人作参照物,则船和树分别是()A.船是运动的,树是静止的B.船是静止的,树是运动的C.船和树都是运动的D.船和树都是静止的初中物理试卷第1页,共8页11.如图所示,关于甲、乙小车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小车一定是静止的 B.乙小车一定向左运动C.乙小车可能是静止的D.甲小车不可能向左运动2、填空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18.0分)12.如图所示,在综艺节目“奔跑吧!兄弟”中,参赛嘉宾运动时会带着智能运动手环,以测量记录人的运动情况.以佩戴者手腕为参照物,智能运动手环是______的,以地面为参照物,运动手环是______的.(选填“运动”或“静止”)13.2012年6月24日“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手动交会对接成功,成为一体,以“天宫一号”为参照物,“神州九号”是______(填“运动”或“静止”)的;以太阳为参照物“神州九号”是______(填“运动”或“静止”)的.14.“五一”节期间,XXX随父母乘车到大连探望爷爷和奶奶.她们刚刚进站上了车,小丽侧脸望去,对面的客车上坐着XXX,正筹办下车跟教师打招呼时,她感觉自己乘坐的客车开动了,无法她只好摒弃了自己的想法.可不大一会,XXX乘坐的客车离开了车站,而自己乘坐的客车却没有动.(1)XXX认为自己乘坐的客车开动了是以______为参照物;(2)XXX认为自己乘坐的客车没有开动是以______为参照物;(3)这个现象说明了______.15.______叫做机械运动.16.甲、乙两辆车以根同的速率向北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以甲车做参照物,乙车是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地面是向______(选填“南”或“北”)运动的.17.五一假期,XXX与父母乘长途汽车外出旅游,XXX看见前面的小车与他的距离保持不变,后面的卡车离他越来越远.如果以长途汽车为参照物,小车是______的,卡车是______的(前两空选填“静止”或“运动”).XXX爸爸说XXX没有动,他所选的参照物是______;XXX说树没有动,他所选的参照物是______.18.“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中,“巍巍青山两岸走”的参照物是______.19.乘电梯上升的站着的乘客相对地面是______,相对电梯厢是______.如图在空中加油时,加油机与受油机是相对______(“运动”或“静止”).20.“神舟六号”飞船升空时,以固定在飞船外的摄像头为参照物,飞船是______;以地球为参照物,飞船是______.【答案】1.D2.B3.A4.A初中物理试卷第2页,共8页5.B6.C7.A8.C9.C10.B11.B12.静止;运动13.静止;运动14.对面的客车;站台;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15.物体位置的变化16.静止;南17.静止;运动的;长途汽车;地面18.竹排19.运动;静止;静止20.静止;运动【剖析】1.解:以地面为参照物时,发现自己的车并没动,所以以地面为参照物,甲车是静止的;甲乙两车并排停着,当甲车司机看乙车时,感觉自己的车正在缓慢倒退,故以乙车为参照物时,甲车是运动的,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位置是不是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革,则物体是静止的.此类征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研究中要注意实践接洽实践,用所学物理常识对生活中的物理征象作出解释,这样才干做到举一反三,活学活用.2.解:路旁的树是被研究的物体,路旁的树飞速向后退去,树是运动的,汽车(或乘客)和树木之间发生位置.所以树木向后退是以汽车(乘客)为参照物的,如果以地面、房屋和树木为参照物,路旁的树与它们没有位置变化,路旁的树是静止的.故选B.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不是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革,则物体是静止的.此题首要考查学生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和掌握,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分歧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能够分歧,但都是正确的结论.3.解:被研究的物体是乘客,乘客和汽车座椅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以汽车座椅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乘客和路边的房屋(站在路边的人、迎面驶来的汽车)之间发生了位置的改变,以路边的房屋(站在路边的人、迎面驶来的汽车)为参照物,乘客是运动的.故选A.首先确定被研究的物体,如果被研究的物体是静止的,被研究的物体和参照物之间一定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参照物的选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和掌握,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论.4.解:初中物理试卷第3页,共8页甲看到路边树木向东运动,是以他自己为参照物,说明他向西运动,故A正确.故选A.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切实其实定,关键取决于所选取的参照物,所选取的参照物分歧,获得的结论也不一定相同.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速度的大小与运动的方向和参照物的关系,要抓住“参照物”这个中心,认真分析,灵活处理.5.解:如果以地球为参照物,同步卫星与地球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地球上的人觉得它在空中是静止的;地球同步卫星相对于太阳、月亮的位置是变革的,因此以它们为参照物,地球同步卫星是运动的.同时它也不克不及以本身为参照物.故选B.解决此题要知道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看这个物体与所选参照物之间是否有位置变化;若位置有变革,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运动的;若位置没有变革,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静止的.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进行分析解答.6.解:A、以太阳为参照物,“天宫一号”和地球都在在运动,故A错误;B、判断“天宫一号”和地球的运动,不克不及以物体本身为参照物,故B毛病;C、以“神舟十号”为参照物,“天宫一号”相对它的位置不变,“天宫一号”是静止的,地球相对于“神舟十号”位置不断发生变革,地球是运动的,故C正确;D、判断“天宫一号”和地球的运动,不克不及以物体本身为参照物,故D毛病.故选:C在研究物体的机械运动时要先选择一个物体,假定该物体不动,这个物体是参照物;如果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不变,则物体是静止的,如果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不断变化,则物体是运动的.此题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判断所选参照物,难度不大是一道根蒂根基题,熟练掌握根蒂根基常识即可正确解题.7.解:A、乘客随电梯向上运动时,离树越来越远,向下运动时,离树越来越近,乘客相对于树有位置的变化,故A正确;B、乘客在电梯中不走动,那么相对于电梯就无位置的变化,他是静止的,故B不正确;C、乘客在电梯中并不走动,乘客之间无位置的变化,相对于其他乘客,他是静止的,故C 不正确;D、乘客相对于行驶的汽车有位置的变化,是运动的,故D不正确.故选A.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时,要先选择一个参照物,分析被研究物体和参照物之间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如果变化,就运动了,如果没变化,就静止.动与静的描述是相对的,不要凭自己的感觉判断物体的动与静,要看被研究物体与参照物之间有无位置变化.8.解:天宫二号相对于地球、月球、太阳,均有位置的变化,故以它们为参照物,天宫二号是运动的,故ABD错误;“神舟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实现胜利对接后,保持相对静止,以对方为参照物,初中物理试卷第4页,共8页二者都是静止的,所以选择“神舟十一”为参照物,“天宫二号”是静止的,故C正确.故选C.研究机械运动时,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与参照物相比,物体位置有变化,说明物体在运动;物体位置没有变化,说明物体处于静止状态.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的确定,关键取决于所选取的参照物;所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一定相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9.解:因为河岸上旗杆是固定在地面上的,那么根据旌旗的飘动偏向判断,风是从左向右刮的.如果甲船静止不动,那么旌旗的偏向应该和国旗相同,而现在的旌旗的偏向明显和河岸上旗子偏向相反,如果甲船向左运动,旌旗只会愈加向右展.所以,甲船一定向右运动,而且运动的速率比风速快,这样才会呈现图中旌旗向左飘动的情形.故选C.图中河岸上的旗杆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国旗向右飘,申明此时有向右吹的风.乙船上旌旗向右,有三种可能:一是乙船不动,风把旌旗刮向右;二是乙船向左运动,风相对于旌旗向右,把旌旗刮向右;三是乙船向右运动但运动的速率小于风速,此时风仍能把旌旗刮向右.对于甲船来讲情形相对简单,风向右刮,要使甲船的旌旗向左飘,只有使甲船向右运动.运动和静是相对的,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切实其实定,关键取决于所选取的参照物.所选取的参照物分歧,获得的结论也不一定相同.这是一道十分典型的题目,要仔细揣测才干作答.10.解:一人坐在小船上沿河逆流而下,河岸上有树,如果以人作参照物,船和人之间的位置没发生变革,则船是静止的;而以人作参照物,树在岸上,树和人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革,所以树是运动的.故选B.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形时,首先要选取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形是怎样的,就看它与参照物的相对位置是不是变革.由此来打破此题.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的确定,关键取决于所选取的参照物.所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一定相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11.解:冒烟情况可以判断有东风.(1)由图可以看出甲车上的小旗向西刮,可以分析有以下三种情况:①当甲车静止时,小旗子受东风的影响,被刮向西方;②当甲车向东行驶时,由于车速和东风都会使小旗子刮向西方;③当甲车向西行驶时,当车速小于风速时,东风使小旗子向西刮.(2)由图能够看出乙车上的小旗向东刮,能够做以下阐发:小旗子和烟的飘动偏向分歧,乙车不是静止的,一定运动;假设乙车向东行驶,由于车速和东风都会使小旗子刮向西方,与图分歧等,假设毛病.假设乙车向西行驶,当车速小于风速时旗子向西刮,不符合题意;当车速大于风速时旗子向东刮,符合题意,假设正确.综上所述,甲车有三种可能:静止、向右行驶、向左行驶;乙车一定是向左行驶.故选B.(1)根据冒得烟能够判断有东风,再根据小车上的小旗子,判断小车的运动情形.(2)采用参照思想和假设办法.(1)根据房子做参照物,首先判断风向,再根据小旗子在风和车速的共同作用下,判初中物理试卷第5页,共8页断小车运动情形.(2)假设方法经常运用到解题中.12.解:以佩戴者手腕为参照物,智能运动手环相当于手腕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智能运动手环是静止的;以地面为参照物,智能运动手环相对于地面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运动手环是运动的.故答案为:静止;运动.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必须事先选定一个标准的物体,这个事先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如果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这个标准位置发生了改变,则是运动的;如果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这个标准位置没有发生了改变,则是静止的.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切实其实定,关键取决于所选取的参照物.所选取的参照物分歧,获得的结论也不一定相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13.解:“神舟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太空站对接时,“神舟九号”相对于“天宫一号”的位置保持不变,以“天宫一号”为参照物“神舟九号”是静止的;“神舟九号”相对于太阳的位置不断变化,以太阳为参照物,“神舟九号”是运动的.故答案为:静止;运动.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保持不变,物体是静止的;如果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位置不断变化,则物体是运动的;据此分析答题.本题考查了参照物的选择,难度不大,是一道基础题,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即可正确解题.14.解:(1)XXX以对面的乘客为参照物,她与对面向南行驶的火车之间的相对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是运动的,所以感觉自己坐的客车开动了;(2)XXX以站台为参照物,她与站台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是静止的,所以,XXX认为自己乘坐的客车没有开动.(3)这个征象申明了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参照物选择分歧,对物体运动的描述就往往分歧),(其他说法公道即可).故答案为:(1)对面的客车;(2)站台;(3)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必须事先选定一个标准的物体,这个事先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如果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这个标准位置发生了改变,则是运动的;如果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这个标准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则是静止的.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论.此类征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研究中要注意实践接洽实践,用所学物理常识对生活中的物理征象作出解释,这样才干做到举一反三,活学活用.15.解:我们把物体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一切物体都是运动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物理运动的描述选择题专题训练含答案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共19题)1、下列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 .电磁运动B .大自然中江河的奔流C .浩瀚太空中天体的运动D .令人震惊的地壳运动2、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A . mB . m/sC . sD . km/h3、“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望天门山》),诗中描述的青山是运动的,诗人所选的参照物是()A .小船B .河岸C .青山D .岸边的树4、小明和家人在玄武湖划船游玩,若认为小明是静止的,所选参照物是()A .岸上的亭子B .水边的柳树C .飞过的白鹭D .小明划的船5、小明在作文中写道:“我坐在奔驰的火车里,静靠在椅背上,欣赏着窗外的景物,看到路旁的树木迅速向后退去… ”。

文中“奔驰”、“静靠”、“后退”所选用的参照物分别是()A .火车、地面、椅背B .椅背、火车、地面C .地面、椅背、火车D .都是地面6、下列各种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 .村边的小树经过多年以后长成了大树B .空中翩翩起舞的蝴蝶C .金鱼在水中游来游去D .公路上飞驰的汽车7、李刚乘坐火车回老家,班上几个同学来送他。

当火车徐徐开动时,李刚坐在车窗边看到的情景是:伫立在站台上的同学们渐渐远去,在这种情景中李刚不可能选择的参照物是()A .李刚同学所在的车厢B .李刚自己C .火车里的其他乘客D .站台8、下列词语中描述的不是机械运动的是()A .火箭升空B .秋叶下落C .五四运动D .汽车飞驰9、《刻舟求剑》寓言故事中,刻舟人最终没能寻到剑,原因是()A .剑相对于船是静止的B .剑相对于船是运动的C .船相对于河岸是静止的D .剑相对于河岸是运动的10、如图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5s 时,物体通过的路程为 2.5mB .整个 20s 时间内,物体的平均速度为 0.2m/sC .物体在 20s 内都做匀速直线运动D .物体在 0 ~ 5s 时间内的速度比 10 ~ 20s 内的速度小11、“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李白这首脍炙人口的七言绝句,描绘了一幅闸述运动相对性的完美画卷,诗中的意境如图所示。

从物理学的角度看,我们说舟中人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是()A .白帝B .江陵C .两岸D .轻舟12、下列几种运动中,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 .春回大地,万物生长B .夏日的骄阳炙烤着大地C .运动场上的百米赛跑D .校园里朗朗的读书声声声入耳13、小明爸爸的车因红灯在路口等待,坐在车内的小明突然发觉自家的小车在后退,其实车子并没有动.小明有这种感觉是因为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 )A .旁边车道先行的公交车B .小明爸爸C .地面D .自家小车14、复兴号动车组列车,是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动车组列车,复兴号列车,标准时速为 350km/h ,该速度更接近于()A .50m/sB .175m/sC .100m/sD .350m/s15、如图所示记录了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时,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B .在 40s 内乙车的平均速度大于甲车的平均速度C .乙车做加速直线运动D .乙车在 10s~40s 内的平均速度大于甲车的平均速度16、下列有关运动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 .参照物的选取只能选地面B .参照物可以根据需要来选择C .如果选择的参照物不同,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情况结论一般也不同D .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17、如图记录了甲、乙两车同时在同一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 .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 .在每段相同的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都比乙车的大C .在20 〜30s 的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比乙车的大D .在0 〜40s 的时间内,甲、乙两车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18、如图所示,空中加油机正在给战斗机加油的情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斗机甲是静止的B .以地面为参照物,战斗机乙是运动的C .以战斗机甲为参照物,战斗机乙是运动的D .加油机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19、自行车是节能环保的交通工具。

关于小华骑自行车上学的情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小华在骑行过程中,相对于路旁的树木是静止的B .停止蹬车后车会停下来,说明运动需要力来维持C .静止在水平路面上的自行车所受重力与地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 .静止在水平路面上的自行车所受重力与它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A【详解】A .电磁运动没有位置的变化,不属于机械运动,故 A 符合题意;B .大自然中江河的奔流,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江河的奔流属于机械运动,故 B 不符合题意;C .浩瀚太空中天体时刻发生变化,属于机械运动,故 C 不符合题意;D .地壳运动指地球内部时刻发生着变化,属于机械运动,故 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

2、 C【详解】A . m 是长度的基本单位,故 A 不符合题意;BD . m/s 和 km/h 是速度的常用单位,故 BD 不符合题意;C . s 是时间的基本单位,故 C 符合题意。

故选 C 。

3、 A【详解】根据选项可知,河岸、青山和岸边的树相对于青山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相对是静止的,而小船相对于青山的位置发生了改变,相对是运动的,因此参照物是小船,故 BCD 不符合题意,A 符合题意。

故选 A 。

4、 D【详解】小明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若认为小明是静止的,只能以小明划的船为参照物,相对于船小明位置不变,故 ABC 不符合题意, D 符合题意。

故选 D 。

5、 C【详解】火车相对于地面位置不断变化,若选地面为参照物,火车是运动的;“静靠”被研究的物体是小明,小明是静止的,一定选择和小明位置不变的物体为参照物,小明和椅背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所以以椅背为参照物,小明是静止的;“路旁的树木迅速向后退”是以行驶的火车为参照物,故 ABD 不符合题意, C 符合题意。

故选 C 。

6、 A【详解】A .村边多年以后长成了大树,属于植物的生长现象,不属于机械运动,故 A 符合题意;B .空中翩翩起舞的蝴蝶,蝴蝶的位置在发生变化,属于机械运动,故 B 不符合题意;C .金鱼在水中游来游去,金鱼的位置在发生变化,属于机械运动,故 C 不符合题意;D .公路上飞驰的汽车,汽车相对于地面位置发生变化,属于机械运动,故 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

7、 D【详解】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之前,必须选择参照物。

如果物体和参照物之间发生了位置的改变,则称物体是运动的;如果物体和参照物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则称物体是静止的。

ABC .若以李刚所在的车厢、李刚自己或火车内其他乘客为参照物,几个同学与这些物体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这些同学是运动的,所以看到几个同学渐渐向后退去,故 ABC 不符合题意;D .当以站台为参照物时,同学和站台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这些同学相对于站台是静止的,李刚不可能看到几个同学渐渐向后退去,所以不可能选择站台为参照物,故 D 符合题意。

故选 D 。

8、 C【详解】火箭升空、秋叶下落、汽车飞驰等,都是物体的位置发生了改变,属于机械运动,五四运动指的是 1919 年青年学生组织的爱国运动,不属于机械运动。

故选 C 。

9、 B【详解】AB .以船为参照物,剑和船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剑是运动的,故 A 不符合题意, B 符合题意;C .以河岸为参照物,船和河岸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船是运动的,故 C 不符合题意;D .以河岸为参照物,剑与河岸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剑是静止的,故 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

10、 AB【详解】A .由图象知, 5s 时物体通过的路程为 2.5m ,故 A 正确;B .整个 20s 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为 4m ,则物体的平均速度为v =0.2m/s故 B 正确;C .前 5s 内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5 ~ 10s 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不变,即物体处于静止状态, 10 20s 内物体也做匀速直线运动,故 C 错误;D .物体在 0 ~ 5s 内通过的路程为 2.5m ,则速度为=v110 ~ 20s 物体也是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 = =0.15m/sv2物体在 0 ~ 5s 时间内的速度比 10 ~ 20s 内的速度大,故 D 错误。

故选 AB 。

11、 D【详解】从物理学的角度看,我们说舟中人是静止的,即人与舟的相对位置没有改变,则是选择轻舟为参照物的,故 ABC 不符合题意; D 符合题意。

故选 D 。

12、 C【详解】A .春回大地,万物生长是植物的生长变化,但是位置没有改变,因此不属于机械运动,故 A 不符合题意;B .夏日的骄阳炙烤着大地是温度的变化,因此不属于机械运动,故 B 不符合题意;C .运动场上的百米赛跑,运动员的位置相对于地面发生了位置变化,因此属于机械运动,故 C 符合题意;D .校园里朗朗的读书声声声入耳,是声音的传播,因此不属于机械运动,故 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

13、 A【详解】坐在车内的小明突然发觉自家的小车在后退,说明汽车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发生了改变,以另一个物体为参照物,汽车是运动的.在选项中,自家小车相对于旁边车道先行的公交车位置发生了改变,所以是运动的.而相对于小明爸爸、地面、和自家小车,其位置都没有发生改变,所以是静止的.故选 A .14、 C【详解】复兴号列车的标准时速为v =350km/h=350× m/s≈97.22m/s比较可知,该速度更接近于 100m/s 。

故选 C 。

15、 B【详解】AC .由图示知道,甲车每个 10s 内的路程都为 300m ,所以,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车在每个 10s 内的路程分别是: 200m 、 250m 、 300m 、 450m 由此可知,在相等时间内,乙车的路程越来越大,所以,乙车的运动是加速直线运动,故 AC 正确,不符合题意;B .由图示知道,在 0 ~ 40s 内,甲车和乙车通过的路程均为 1200m ,平均速度相等,故B 错误,符合题意;D .在 10s~40s 内,甲车的平均速度乙车的平均速度故 D 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

16、 A【详解】AB .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应选择参照物,除自身不能选作参照物外,其他所有物体都可选作参照物,但要根据需要和方便而定,故 A 不正确,符合题意, B 正确,不符合题意;CD .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因此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选择不同的参照物,结论一般是不同的,故 CD 正确,不符合题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