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螳螂捕蝉》

合集下载

经典寓言故事读书心得10篇

经典寓言故事读书心得10篇

经典寓言故事读书心得10篇寓言故事是一则人生的哲理,只要你好好的体会理解它你就会明白它的含义。

那么你知道哪些古代的寓言故事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经典寓言故事读书心得,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经典寓言故事读书心得1我读的寓言故事是《汗马功劳》,读完这遍寓言后我感到看事情不但要从外表看,而且要往深处看。

就像故事里的刘邦一样,他说:“你们知道吗?打猎的时候,追捕猎物是猎狗,而发觉那些猎物的却是猎人啊!但是在战场上战斗将士的功劳就好比是猎狗的功劳,而萧何的功劳则像猎人的功劳一样啊!”看到这句话让我感觉到战场的成功功劳不肯定全是将士的功劳。

读完这遍寓言故事让我想到平常的学习,就像我的考试成果由低到高,由退步到进步时,看似是我仔细的功劳,其实不是我的功劳最多,而是在我考试复习前耐烦给我讲解习题的人——辛勤园丁的功劳是!经典寓言故事读书心得2我特别喜《伊索寓言》里的故事,每一个故事虽然很短,但很生动,很好玩。

最让我感受最深的要数《乌龟与兔》的故事。

一天为了证明自己跑得比对方快,乌龟和兔子确定来一场竞赛。

开头,当然是兔子天生的飞毛腿跑在前面,乌龟远远地落在后面。

中途兔子觉得乌龟确定赶不上自己了,便躺在路边大睡起来。

而缓慢的乌龟却毫不停留,坚持往前走,结果竟比兔子先到达终点。

读了这一个故事,我明白了虚心使人进步,傲慢使人落后。

可是生活中又有几个人能有乌龟的毅力。

却又许多人一不当心就变成了那个兔子,在学习上或是生活中比别人聪慧一点点或是比别人跑得快一点点时,就有傲慢自满的心情。

这个故事告知我们当强者傲慢自满时,那些勤奋的弱者也有机会胜出。

经典寓言故事读书心得3今日,我们学了《亡羊补牢》和《南辕北辙》这两个寓言故事。

《亡羊补牢》主要讲的是一个人在犯了错误时,能听从别人的劝说,准时改正,就为时不晚。

《南辕北辙》讲一个人走错了方向,在伴侣的一再劝告下,仍旧固执己见不思悔改。

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也经常会犯一些错误。

比方在去年的考词时,我把等待的“待”写成“侍”,但是,我只看了一眼,没把它从大脑的记忆中彻底订正,结果在期末考试中吃了亏,被扣了分。

寓言故事读书笔记10篇(共12页)

寓言故事读书笔记10篇(共12页)

寓言故事读书笔记10篇[范文仅供参考,自行编辑使用]寓言故事读书笔记10篇寓言故事读书笔记1《伊索寓言》是一部寓言故事。

它是由元前六世纪伊索写的。

里面的故事可以说是家喻户晓。

它让我懂得了如何做人,如何处世,怎样辨别是非。

其中《大力神和车夫》给我留下了深刻的映像。

一名车夫推着货车往前走。

突然,车轮陷入了很深的车辙中,再也无法前进了。

车夫一筹莫展,傻呆呆的站在那里,高声喊求大力神的来帮助他。

大力神来到后,对车夫说:“你自己不自力更生,尽力解决仅依靠我怎么行呢?”看到这里,我想:这个车夫真没用,这么简单的事还要依靠大力神。

其实,我有时也喜欢依赖别人。

又一次我的红领巾找不到了。

我翻遍了我的房间,可还是没找到。

我想:反正我的红领巾也旧了,还是再去买根新的吧!可自己又懒得去,就让爸爸给我去买,爸爸不但没给我买,竟还骂了我一顿。

但读了这个故事后,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一个人遇到困难,自力更生,是解决困难的最好的办法。

今后,我我不能再像车夫那样依靠别人,做一个有出息的人!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

让我们去利用短暂的生命去好好的“品味”这部《伊索寓言》吧!寓言故事读书笔记2《中国古代寓言故事》里面包括人们喜欢用的成语,如:“揠苗助长”、“黔驴技穷”、“叶公好龙”、“一叶障目”、“螳螂捕蝉”等等。

其中,我最喜欢的是《滥竽充数》这个成语故事,它讲的是齐宣王特别喜欢听别人吹竽,所以他着急了很多吹竽的高手来给他演奏。

齐国首都临淄城外有一位复姓南郭的先生。

他的生活非常拮据,经过朋友介绍进得宫中为齐宣王吹竽以养家糊口。

尽管他不会吹竽,不过装模做样的也未被别人察觉。

后来齐宣王去世了,新国王喜欢听独奏,便下令乐队每天一人值班为国王演奏,其余队员放假休息。

他们都很高兴,只有南郭先生愁眉苦脸的,同伴们问他怎么了,他不好意思的说出了原因。

原来啊,南郭先生他不会吹竽。

这篇成语故事告诉我,不要耍小聪明,总有一天会被发现的。

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行家中间凑数是不行的,只会闹出笑话来。

2019年小学三年级课外阅读《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和《中国古代神话故事》课后测试题两份合集附答案

2019年小学三年级课外阅读《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和《中国古代神话故事》课后测试题两份合集附答案

2019 年小学三年级课外阅读《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和《中国古代神话故事》课后测试题两份合集附答案一、填空题。

1.《愚公移山》中愚公要移的两座山分别是太行和。

2.“我宁愿相信尺码,也不愿相信自己的脚”出自寓言故事。

3.《可笑的南歧人》中,南歧人因为喝了当地的水生了病。

4.《高山流水觅知音》叙述了俞伯牙和的故事。

5.《此地无银三百两》中“此地无银三百两”的下一句6.“曲调越高雅,唱法就越难,跟他唱的人自然就越少。

”出自寓言故事。

7.模仿美女西施皱眉的丑女叫。

8.喝酒时,看见杯中有一条蛇,就害起病来。

出自寓言故事9 以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的是。

10. 《庖丁解牛》中的庖丁是一名。

二、选择题。

(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南郭先生是下列哪个寓言故事中的主人公? ( )A. 季子投师B. 刻舟求剑C. 滥竽充数D. 纪昌学射箭2.“ 比喻模仿别人不得法,反而把自己原有的本领忘掉了”出自哪个寓言故事? ( )A. 东施效颦B. 邯郸学步C. 刻舟求剑D.螳螂捕蝉3.《棘刺母猴》中声称能在棘刺尖上雕母猴的人是哪国人?( )A. 郑国B. 燕国C. 赵国D. 卫国4. “节外生枝,故意卖弄,只会弄巧成拙,丧失原有的优势。

”出自哪个寓言故事?( )A. 画龙点睛B. 画蛇添足C. 叶公好龙D. 腾蛇与飞龙 5.“朝三暮四”中主人公是 谁?A. 猴子B. 狐狸C. 蛇D. 兔子 6. 《黔之驴》中,驴子最后被谁吃掉了? A. 狮子 B. 老虎 C. 狐狸 D. 大象 7. 《买椟还珠》 中“椟”是指什么? A. 珍珠 B. 箱子 C. 包 D. 盒子8. “比喻借别人的威风吓唬人。

”出自哪个寓言故事? A. 为虎作伥 B. 亡羊补牢 C. 狐假虎威 D. 骑虎难下 9. 《对牛弹琴》的主人公是 谁?A. 公明仪B. 张僧繇C. 孙叔敖D. 宋元君10. “比喻行动与目的正好相反。

”出自哪个寓言故事?A. 自相矛盾B. 杞人忧天C. 塞翁失马D. 南辕北辙 三、判断下列各题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苏教版05年小学六年级语文书目录

苏教版05年小学六年级语文书目录

苏教版05年小学六年级语文书目录六年级上册:目录1.我们爱你啊,中国2.郑成功3.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4.古诗两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示儿(陆游)习作1练习15.负荆请罪6.船长7.爱之链习作2练习28.小草和大树9.轮椅上的霍金10.生命的林子11.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我读书我快乐《鲁滨逊漂流记》习作3练习312.姥姥的剪纸13.牛郎织女14.安塞腰鼓习作4练习415.青海高原一株柳16.草原17.麋鹿习作5练习518.给家乡孩子的信19.钱学森20.詹天佑21.鞋匠的儿子习作6练习622.古诗两首冬夜读书示子聿观书有感23.学与问24.大自然的文字25.养成读报的好习惯△习作7练习7生字表六年级下册目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121.长江之歌2.三亚落日3.烟台的海4.记金华的双龙洞习作1练习15.卢沟桥烽火6.半截蜡烛7.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练习28.三打白骨精9.词两首如梦令渔歌子10.螳螂捕蝉11.读书要有选择我读书我快乐《西游记》习作3练习312.夜晚的实验13.海洋— 21世纪的希望14.学会合作习作4练习415.天游峰的扫路人16. 最大的麦穗17.山谷中的谜底习作518.广玉兰19.夹竹桃20.古诗两首石灰吟墨梅习作6练习621.莫泊桑拜师22.理想的风筝23.空子游春24.明天,我们毕业习作7练习7生字表。

二年级《中国古代寓言故事》阅读测试题及阅读答案

二年级《中国古代寓言故事》阅读测试题及阅读答案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阅读测试题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一、填空题。

1.《愚公移山》中愚公要移的两座山分别是太行和。

2.“我宁愿相信尺码,也不愿相信自己的脚”出自寓言故事。

3.《可笑的南歧人》中,南歧人因为喝了当地的水生了病。

4.《高山流水觅知音》叙述了俞伯牙和的故事。

5.《此地无银三百两》中“此地无银三百两”的下一句是。

6.“曲调越高雅,唱法就越难,跟他唱的人自然就越少。

”出自寓言故事。

7.模仿美女西施皱眉的丑女叫。

8.喝酒时,看见杯中有一条蛇,就害起病来。

出自寓言故事。

9.以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的是。

10.《庖丁解牛》中的庖丁是一名。

二、选择题。

(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 南郭先生是下列哪个寓言故事中的主人公?()A.季子投师B.刻舟求剑C.滥竽充数D.纪昌学射箭2.“比喻模仿别人不得法,反而把自己原有的本领忘掉了”出自哪个寓言故事?( )A.东施效颦B.邯郸学步C.刻舟求剑D.螳螂捕蝉3.《棘刺母猴》中声称能在棘刺尖上雕母猴的人是哪国人? ( )A.郑国B.燕国C.赵国D.卫国4.“节外生枝,故意卖弄,只会弄巧成拙,丧失原有的优势。

”出自哪个寓言故事?( )A.画龙点睛B.画蛇添足C.叶公好龙D.腾蛇与飞龙5.“朝三暮四”中主人公是谁? ( )A.猴子B.狐狸C.蛇D.兔子6.《黔之驴》中,驴子最后被谁吃掉了? ( )A.狮子B.老虎C.狐狸D.大象7.《买椟还珠》中“椟”是指什么? ( )A.珍珠B.箱子C.包D.盒子8.“比喻借别人的威风吓唬人。

”出自哪个寓言故事? ( )A.为虎作伥B.亡羊补牢C.狐假虎威D.骑虎难下9.《对牛弹琴》的主人公是谁? ( )A.公明仪B.张僧繇C.孙叔敖D.宋元君10.“比喻行动与目的正好相反。

”出自哪个寓言故事? ( )A.自相矛盾B.杞人忧天C.塞翁失马D.南辕北辙三、判断下列各题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小学生中华经典诵读篇目

小学生中华经典诵读篇目
34、《西江月》(辛弃疾)
35、《石壕吏》(杜甫)
http://www.qhddj.c n/qhddytw/
on ews.asp?id=169
三字经.doc,二5百家姓.doc,
二I千字文.doc,"也弟子规.doc,
匸论语(节选).doc,孟子(节
选).doc,
I诗经(节选).doc孝经(节
选).doc,
I仝治家格言.doc/ 礼记(节
选).doc
【说明】形式:晨诵午读暮省。
侧重:低段重点在古代蒙学读物;中 段在古诗词;高段在古文。
主题:六个。明礼、勤学、励志、修
身、尚美、博采,其中尚美含崇尚美 德,博采指博采众长。
低段
明礼
《弟子规》总 叙 孝悌篇(入则孝 出则悌) 谨信篇(次谨信)朝起早,夜眠迟。
六、经典古诗35篇
1、《静夜思》(李白)
2、《游子吟》(孟郊)
3、《清明》(杜牧)
4、《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5、《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 维)
6《送友人》(李白)
7、《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8、《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 轼)
9、《春望》(杜甫)
10、《过零丁洋》(文天祥)
11、《泊秦淮》(杜牧)
一、启蒙经典(共3篇)
1、《老子》(《道德经》)
2、《三字经》
3、《弟子规》 一、四书五经
1、
《大学》
(第1章)
2、
《中庸》
(第4、20、22、22
章)
3、
《论语》
(10篇)
⑴《学而•学而时习之云章》(第1、4、6、14、15、16章)
⑵《为政•为政以德七章》(第1、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阅读测试题附答案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阅读测试题附答案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阅读测试附答案一、填空题.1.《愚公移山》中愚公要移的两座山分别是太行和---- .2.“我宁愿相信尺码,也不愿相信自己的脚”出自寓言故事---- .3.《可笑的南歧人》中,南歧人因为喝了当地的水生了-------病.4.《高山流水觅知音》叙述了俞伯牙和-----的故事.5.《此地无银三百两》中“此地无银三百两”的下一句是--------- .--6.“曲调越高雅,唱法就越难,跟他唱的人自然就越少.”出自寓言故事---------.7.模仿美女西施皱眉的丑女叫------.8. 喝酒时,看见杯中有一条蛇,就害起病来.出自寓言故事----------- .9以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的是-----------.10.《庖丁解牛》中的庖丁是一名.-------------------二、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 南郭先生是下列哪个寓言故事中的主人公? ()A.季子投师B.刻舟求剑C.滥竽充数D.纪昌学射箭2. “比喻模仿别人不得法,反而把自己原有的本领忘掉了”出自哪个寓言故事? ( )A.东施效颦B.邯郸学步C.刻舟求剑D.螳螂捕蝉3.《棘刺母猴》中声称能在棘刺尖上雕母猴的人是哪国人? ( )A.郑国B.燕国C.赵国D.卫国4.“节外生枝,故意卖弄,只会弄巧成拙,丧失原有的优势.”出自哪个寓言故事? ( )A.画龙点睛B.画蛇添足C.叶公好龙D.腾蛇与飞龙5.“朝三暮四”中主人公是谁? ( )A.猴子B.狐狸C.蛇D.兔子6.《黔之驴》中,驴子最后被谁吃掉了? ( )A.狮子B.老虎C.狐狸D.大象7.《买椟还珠》中“椟”是指什么? ( )A.珍珠B.箱子C.包D.盒子8.“比喻借别人的威风吓唬人.”出自哪个寓言故事? ( )A.为虎作伥B.亡羊补牢C.狐假虎威D.骑虎难下9.《对牛弹琴》的主人公是谁? ( )A.公明仪B.张僧繇C.孙叔敖D.宋元君10.“比喻行动与目的正好相反.”出自哪个寓言故事? ( )A.自相矛盾B.杞人忧天C.塞翁失马D.南辕北辙三、判断下列各题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1.鹬蚌相争的结果是老渔翁得到了好处. ()2.“比喻不必要的,没有根据的担忧”出自寓言故事《杞人忧天》.()3.《叶公好龙》中,当叶公见到真正的龙后非常高兴. ()4.《望梅止渴》叙述的是刘备打仗途中发生的故事. ()5.《染丝》是墨子出游,路过一个染行,看见有人在染丝. ()6.《万字》告诉我们:学无止境,若浅尝辄止,盲目自满,是学不到真本领的. ( )7.《晏子的车夫》中晏子的妻子说要跟他离婚. ()8.《螳螂捕蝉》中:“螳螂捕蝉”的下一句是“黄雀在后”. ()9.《夸父追日》中夸父死后,他的手杖化作了一大片梨林. ()10.《穆公失马》讲的是秦穆公在韩地打仗时发生的故事.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阅读测试题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 王屋2.郑人买履3.粗脖子病4.钟子期5.隔壁王二不曾偷6.曲高和寡7.东施8.杯弓蛇影9.井底之蛙10.厨师二、选择题.1. C2. B3. D4. B5. A6. B7. D 8. C 9. A10. D三、判断题.1. √2. √3. ×4. ×5. √6. √7. ×8. √9. ×10. √。

文学_古代寓言故事读书笔记10篇

文学_古代寓言故事读书笔记10篇

古代寓言故事读书笔记10篇古代寓言故事读书笔记1今天,我读了一本名叫《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的书,这本里面讲的都是寓言故事。

有染丝、揠苗助长、井底之蛙、愚公移山等等。

让我读的最有启发的就是愚公移山了。

故事讲的是: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七百里,高万仞。

家住北山的愚公,快九十岁了,家前面是山,出门不方便。

于是便想和家人移掉这座山,开出一条路来。

但老伴怀疑说:“凭你这点力气,连个小土丘恐怕都不能移掉,又想对这太行、王屋两座山怎么样呢?”愚公并不争辩,带领儿孙三人开始挖山。

另据有个寡妇七岁儿子,蹦蹦跳跳也来帮忙。

这样,从冬到夏的挑运,才能到渤海往返一趟。

河曲有个老头叫智叟,觉得这事是在荒唐可笑,便劝阻愚公说:“你太不聪明了!你这样年老力衰,恐怕连山上的一棵小草也拔不掉,又能把这些土石怎么样呢?“愚公长叹一声,反道说:”你也太顽固了,还不如寡妇的七岁儿子呢!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儿子会生孙子,孙子又会生儿子,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

而山不会再增高,怎么会一不掉呢?智叟听了,无言以对。

那愚公依然每天挖山不止。

山神听到这件事,只怕愚公挖山不止,便去报告给天帝。

天帝被愚公的这种坚强的毅力而感动,便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八两座山背走。

从此,愚公的家门前再也没有高山阻塞了。

古代寓言故事读书笔记2“这人可真可笑!”我大笑起来。

这人?什么人?有这么可笑吗?你一定会问,我说的可是书里的一个人啊!是哪本书?就是—《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是告诉我们许多道理的一本有趣的书。

比如“拔苗助长”是告诉我们食物的发展都有自己的规律,违背了规律,就必然失败。

还比如“守株待兔”是告诉我们不要因为一次偶然,就等着下一次一百分之一的偶然了。

再比如“狐假虎威”讲的是不能借别人的威风来占领地位的。

还有,“大象和小花猫”告诉我们再强大的人也有自身的弱点,再卑微的人也有闪光之处。

“喜鹊和蚂蚁”说的.是你如果帮助了别人,别人也会帮助自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