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化学品 综述
油田化学品

(一)压裂用化学品(压裂添加剂)
压裂:利用压力将工作液压入井下,将地层 压开,形成裂缝,并由支撑剂将裂缝支撑起 来,以减小流体流动的阻力,从而增产增注。
压裂过程所用工作液称压裂液
水基压裂液
油基压裂液
压裂防沙支撑剂
醇基压裂液(成本高)
压裂添加剂
稠化剂、交联剂、破胶剂、缓蚀剂、减阻剂、 降滤失剂、增黏剂等14类。
非选样性堵水剂对油和水都有
封堵作用,可用于封堵单一水层
和高含水层。主要分四类:树脂
油
型、冻胶型、凝胶型、沉淀型。
井
注 水 井
15
三、提高采收率用化学品(强化采油添加剂)
提高采收率用化学品:是指在提高采收率中所用的 化学品,其代号为EOR(英文为Enhanced Oil Recovery)。
16
6
压裂现场图片
压裂车
压裂抽取
7
压裂用化学品品种举例
1、稠化剂
作用:提高黏度-便于携砂、减少滤失。 天然高分子及其改性产物 合成高分子产物
2、压裂用交联剂
作用:在压裂过程中能将高聚物的线型结构交 联成体型结构,形成冻胶-便于悬砂、减少滤失。
3、压裂液用破胶剂
作用:破除冻胶交联结构,降低黏度-便于压裂 液从地层排出。
(又细分为: 压裂用、酸化用化学品 其他采油用化学品)
④提高采收率用化学品 ⑤油气集输用化学品 ⑥水处理用化学品
4
二、油气开采用化学品
油气开采用化学品分为压裂、酸化及采油用其它化 学品三个亚类。
压裂用化学品:是指在压裂过程中,为满足施工要求和提高压 裂效果所用的化学品,其代号为FR(英文为fracturing)。
油田用压裂增强剂_有机碱类_化学成分_概述及解释说明

油田用压裂增强剂有机碱类化学成分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本文旨在全面介绍和解释油田用压裂增强剂中有机碱类的化学成分。
随着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传统的压裂技术已经不能满足地下资源的获取需求。
因此,研究人员开始致力于开发更高效、更环保的增强剂,以提高油井的产出能力和生产效率。
1.2 文章结构文章主要包括引言、正文、结论三个部分。
在引言部分,我们将简要介绍本文的目的和结构;在正文部分,将详细呈现有机碱类化学成分在油田用压裂增强剂中的应用;最后,在结论部分将对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并针对研究工作的局限性提出后续工作建议。
1.3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有机碱类化学成分在油田用压裂增强剂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通过系统整理相关文献资料,归纳总结有机碱类化学成分对于改善井壁渗透性以及提高储层岩石孔隙中原油流动能力的作用机制。
对于压裂增强剂的设计和性能改进提供参考,同时促进行业间的技术交流与合作。
以上是文章"1. 引言"部分的内容。
2. 正文在油田勘探和开发过程中,压裂技术是一项关键的工艺,旨在增加原油或天然气从地下储层流动到井筒的速度。
而为了实现更高效的压裂作业,常常需要使用一种特殊的化学剂——油田用压裂增强剂。
本文将着重介绍其中一种常见类型:有机碱类增强剂。
有机碱类增强剂以其优异的性能在油田压裂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们主要通过提供氢离子或电子给予体系带来优化效果,从而改善压裂液在地下储层中的表现。
这些化学物质通常具有以下几种主要成分。
首先,醇胺类化合物是一类常见的有机碱类成分。
它们以其良好的溶解性、可调节pH值及与多种酸性物质反应形成盐等性质而被广泛使用。
醇胺类增强剂能够对储层岩石表面进行缓蚀作用,并有效改善液相与固相颗粒之间的黏附性。
其次,碱金属盐类也是油田用压裂增强剂中常见的一类成分。
这些化合物通常以钠、钾、锂等元素的盐形式存在,并能在压裂液中起到化学助剂的作用。
碱金属盐类增强剂通过调节液相中阴离子浓度,进而影响液相与固相之间的界面张力和黏附行为。
油田化学品的作用

油田化学品的作用为便于了解油田化学品的性能,以及用于不同领域的油田化学品的概念,现分别就不同类型的油田化学品的作用进行简要介绍。
1、通用化学剂通用化学剂一般是指同一种化学剂可适用于石油钻井、采油、集输和水处理等各个环节的施工过程中的化学品。
如聚合物类产品中的生物聚合物、羧甲基纤维素、羧甲基淀粉和聚丙烯酰胺等,用作钻井液处理剂可起到增粘(生物聚合物、羧甲基纤维素)、降滤失(按甲基纤维素、按甲基淀粉)和絮凝(聚丙烯酰胺)等;用作油井水泥外加剂,可降低水泥浆的滤失量(羧甲基纤维素、按甲基淀粉);在酸化压裂液中可作为稠化剂(生物聚合物、按甲基纤维素和聚丙烯酰胺);聚丙烯酰肤还可在水处理中作絮凝剂。
粘土稳定剂在钻井中主要用作抑制粘土分散、控制地层造浆;用于采油、注水作业中,主要用作粘土防膨。
表面活性剂的作用是在钻井液中加入表面活性剂以提高钻井液的热稳定性,改善润滑性,防粘卡等,也是用于配制钻井液润滑剂和解卡剂的主要原料。
在采油作业流体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可改善其综合性能。
表画活性剂也可用于油井清洗,多种表西活性剂复配可制得治蜡剂和防蜡剂。
表面活性剂还可用作原油破乳剂、驱油剂和杀菌剂等。
2、钻井用化学剂的作用钻井液处理剂的作用:钻井液处理剂的作用是用于配制钻井液,并在钻井过程中维护和改善钻井液性能。
钻井液是钻井中使用的作业流体,在钻井过程中,钻井液起着重要的作用,人们常常把钻井液比喻作“钻井的血液”,其功能是:悬浮和携带岩屑,清洗井底;润滑冷却钻头,提高钻头进尺,通过钻头水眼冲击地层,有利于破碎岩石;形成泥饼,增加井壁稳定性;建立能平衡地层压力的液柱压力,以防止发生卡、塌、漏、喷等复杂事故;使用涡轮钻具时,可作传递动力的液体。
可见,良好的钻井液性能是钻井作业顺利进行的可靠保证,而钻井液处理剂则是保证钻井液性能稳定的基础,没有优质的钻井液处理剂就不可能得到性能良好的钻井液体系。
油井水泥外加刘的作用:因并的日的是加固并壁,固定套管,保证继续安全钻井、封隔油气和水层,保证勘探期间分层试油及整个开采过程中合理的油气生产。
第六章_石油化学品

2)压裂用化学品:压裂过程中,为提高压裂效果,保证压 裂液良好性能所添加的化学品。 3)提高采油收率用化学品:配制化学驱油剂所用的化学品。 三、油气集输用化学品 1、定义:在油气集输的过程中为保证油气的质量,保证生 产过程安全可靠和降低能耗所用的化学品。 2、原油破乳剂 3、清蜡剂 4、防蜡剂
第二节 油田助剂
石油助剂:为改进石油产品使用性能和保存性能而采用的化 学助剂。
润滑油添加剂 燃料油添加剂 石油助剂 润滑脂添加剂 特殊油脂添加剂
第一节 油田化学品
一、钻井用化学品 1、钻井液:钻井液是钻探过程中,孔内使用的循环冲洗介 质,又称钻孔冲洗液。 2、作用: 3、种类:水基泥浆、油基泥浆和聚合物泥浆 4、钻井液处理剂: 1)降滤失剂(降失水剂):减少泥浆失水性。 a、种类:超细颗粒材料,水溶性高分子有机材料。 合成聚合物 水溶性天然产物 b、性能要求:
2、抗氧剂
1)作用:减少燃料由于自动氧化而产生的胶质量,延缓 燃料氧化。 2)类型:酚型抗氧剂,胺型抗氧剂 ,酚胺型抗氧剂。 3、金属钝化剂 1)作用:降低燃料的氧化速度 2)类型:胺类,有机盐类 4、防冻剂 1)作用:有效的增加燃料对水的溶解能力,在燃料中 与水形成低结晶点的溶液,起到防冻的目的。 2)类型:醇类及醇醚类化合物。
与其他的外加剂相容性好; 对水泥浆的抗压强度发展,凝结时间,硬化时间等影响小; 具有较强的抗盐能力,在盐水环境中不失效; 能适应较宽的温度及PH值范围; 不会损害环境,符合环保要求。 c、发展方向: 发展超细的颗粒材料; 对价廉的水溶性天然产物进行改性; 合成具有磺酸基团或刚性基团的水溶性聚合物; 对现有的降滤失剂合理复配或适度改性。
3、润滑油的作用: 1)润滑减磨: 2)冷却降温: 3)清洗清洁: 4)密封防漏: 5)防锈防蚀: 6)减震缓冲: 4、润滑油添加剂: 1)极压抗磨剂: 2)黏度指数改进剂: 3)清净分散剂: 4)抗腐剂: 5)纳米粒子: 5、合成润滑油:
油田化学品现状及发展趋势

油田化学品现状及发展趋势油田化学品,系指在油田钻井、采油、集输等过程使用的各类化工产品和天然化学物质。
油田化学品种类繁多、难以分类,按能源部以石油行业标准的形式发布和油田化学品代号标准,可分为6大类(其中包括5小类),共102个类型,此标准具体分类如下:1、通用化学品(同一种化学品能用于油田不同生产工艺过程)2、钻井用化学品(分为钻井液处理剂和水泥外加剂2小类)3、油气开采用化学品(分为酸化、压裂及采油用其它化学品3小类)4、提高采收率化学品5、油气集输用化学品6、水处理用化学品按照油田施工工艺可分为,钻井用化学品、采油用化学品、水处理用化学品、油、气集输用化学品4大类。
伴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油田化学品的用量也越来越大,国外发达国家正以10%增长率向立脚点发展。
到目前为止,油田化学品已有70多大类,共有3000多品种。
北美地区油田化学品消费最多,占世界总消费量的一半,其中美国的消费在北美地区又最大,美国用在油田上的化学品主要有100多种,其中主要品种有13种,占总消费量的90%。
我国油田化学品的开发研究及应用起步较晚,始于70年代初。
自从1972年成立第一个专门研究机构以后,我国油田化学工业得到不断的发展,到目前油田化学品已有50多大类,300多品种,约有130个生产厂,并且初步建成了几个生产油田化学品较为集中的基地,如新乡地区有7个工厂分别生产CMC、PAM、磺化沥青、稀释剂等50多品种。
山东滨洲化工厂生产破乳剂、抗乳降粘剂、缓蚀剂等20多品种,西安石油化工厂生产以破乳剂为主的20多品种。
尽管我国油田化学工业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是,还远远不能适应形势的要求,存在着许多问题,如产品质量不高、品种少、成本高,缺乏系列产品和配套产品,更缺乏高技术水平、高档次的产品。
另外,科研成果工业化过程长,应用检测、评价手段相对薄弱。
油田化学工业作为精细化工的一个领域,被列为今后十年我国化学工业的发展重点。
因此必须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并开发出一系列适合国内各油田使用的高新技术产品。
(二)油田化学基本知识

4、毒理学资料
急性中毒:主要表现吸入后有恶心、呕吐等症状。
刺激性:刺激性。
五、各类油田助剂性质概述 (五)、缓蚀剂
1、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中闪点易燃液体 侵入途径:吸入 食入 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蒸汽对眼及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高浓度时对中枢神经
系统有麻醉作用。短期内吸入较高浓度可出现眼及上呼吸道明显的刺激, 症状、眼结膜及咽充血、头晕、恶心、呕吐、胸闷、四肢无力。
响中枢神经系统并产生睡意,长期接触皮肤会有脱脂反应导致
皮肤刺激,有时还会引起皮炎。
五、各类油田助剂性质概述
(八)、粘土稳定剂
1.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碱性腐蚀品 侵入途径:吸入 食入 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蒸汽对眼及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短期内吸入较高 浓度可出现眼及上呼吸道明显的刺激症状、眼结膜及咽充血、 头晕、恶心、呕吐、胸闷。 环境危害:注意对水体的污染 燃爆危险:遇明火、高热有燃烧危险。
环境危害:本品对环境有害,主要体现在对水体及大气的污染,应
特别注意对水体的污染 燃爆危险:易燃,遇明火、高热有燃烧危险。
五、各类油田助剂性质概述
2、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黄色粘稠液体,有刺激气味 相对密度(水=1):≥0.800
溶解性:可溶于水。
主要用途:用于原油生产与集输系统设备防腐蚀防护方面。
五、各类油田助剂性质概述
溶解性:可溶于水。 主要用途:用于润湿降低地层空隙摩阻,提高地层注水量 。
五、各类油田助剂性质概述
3、稳定性和反应性
稳定性:稳定
禁配物:强氧化剂、强碱。
避免接触的条件:明火、高温。
聚合危害:不能发生。
分解产物:二氧化碳
五、各类油田助剂性质概述
(二)油田化学基本知识全解

五、各类油田助剂性质概述 3、稳定性和反应性
稳定性:空气中不稳定,低温环境下容易缩聚。
禁配物:与强酸、胺类、强氧化剂、碱性物质、二氧化氮和过
甲酸不能配伍。 避免接触的条件:高热。 聚合危害:不能发生。 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氯甲醛
五、各类油田助剂性质概述
4、毒、呕吐等症状。 刺激性:对呼吸道有急性刺激性。
避免接触的条件:明火、高温。 聚合危害:不能发生。 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五、各类油田助剂性质概述 4、毒理学资料
急性中毒:人体上呼吸道明显的刺激症状、眼结膜及咽充血、 头晕、恶心、呕吐、胸闷、四肢无力、意识模糊、步态蹒跚。
刺激性:过度接触蒸气会刺激眼睛和呼吸系统,浓度过高会影
响中枢神经系统并产生睡意,在极端的情况下会失去知觉。长期接 触浓度超过OELs 的蒸气会对身体产生不利影响。溅入眼睛将会引 致不适并可能造成伤害。长期接触皮肤会有脱脂反应导致皮肤刺激, 有时还会引起皮炎。
五、各类油田助剂性质概述
(七)、采油增注剂
1、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未列入危险性化学品。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长期接触会对皮肤产生皲裂。
环境危害:注意对水体的污染
燃爆危险:遇明火可发生燃烧。
五、各类油田助剂性质概述
2、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无色至浅黄色
相对密度(水=1):≥0.900
五、各类油田助剂性质概述 (二)、清蜡剂
1、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中闪点易燃液体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高浓度苯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可引起急性中毒
并强烈地作用于中枢神经很快引起痉挛;长期接触高浓度苯对造血系统 有损害,引起慢性中毒。对皮肤、粘膜有刺激、致敏作用。 环境危害:本品对环境有害,主要体现在对水体及大气的污染,应特别 注意对水体的污染。 燃爆危险: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 热有燃烧危险。
《油田化学药剂简介》课件

PART 03
油田化学药剂的应用
REPORTING
油田化学药剂在钻井中的应用
钻井液处理剂
用于调节钻井液的密度、粘度、切力等性能,确保钻井过程中的 安全和稳定。
钻井用表面活性剂
降低界面张力,提高钻屑和泥浆的分离效果,减少卡钻等事故的发 生。
钻井用缓蚀剂和防垢剂
防止钻具和套管的腐蚀,以及地层中盐垢的形成,延长使用寿命。
详细描述
新型油田化学药剂将采用更先进的合成技术,提高药剂的性能和稳定性,以满 足油田开发过程中的各种需求。同时,新型油田化学药剂将更加注重环保,减 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油田化学药剂的绿色化发展
总结词
绿色化是未来油田化学药剂发展的必然趋势,将更加注重环 保和可持续发展。
详细描述
油田化学药剂的绿色化发展将采用更加环保的原料和生产工 艺,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同时,绿色化发展也将注重 资源的循环利用,降低生产成本,实现可持续发展。
油水处理
酸化压裂
通过使用油田化学药剂,对采出液进行分 离、沉降、除油、脱水和防膨等处理,提 高采出液的处理效果和处理效率。
利用油田化学药剂进行酸化压裂,对储层 进行改造和疏通,提高储层的渗透性和油 气井的产能。
油田化学药剂的发展历程
起步阶段
创新阶段
20世纪50年代,油田化学药剂开始应 用于油田开发,主要是为了解决油田 开发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如油水 分离、防蜡防垢等。
REPORTING
聚合物类药剂
01
聚合物类药剂是油田化学药剂中的重要类别,主要 用于提高油田采收率。
02
聚合物类药剂主要通过增加地层液体的粘度,降低 地层流体的流动阻力,从而提高采收率。
0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油田化学品开发现状及展望摘要从钻井用化学剂、采油用化学剂、提高采收率化学剂、油气集输和水处理化学剂、油气田开采废弃物处理剂等方面对国内近期油田化学品开发与应用情况进行了介绍,指出了目前油田化学品研究应用和开发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对油田化学品未来研究与发展进行了展望,认为可生物降解的天然改性产物及类天然产物结构的聚合物开发,通过分子修饰改善原有聚合物或天然改性产品的性能是未来油田化学品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油田化学品、开发现状、展望1、前言近些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一路走高,在高油价下,原油的措施性开采使油田化学品的需求量得到了快速增长,2008年7月国际原油价格达到147.27美元/bbl,随后,受多重因素的影响,国际原油价格急剧走低,早先刺激原油的措施性开采将逐步放慢,这就使原本快速增长的油田化学品市场出现了新的变数,预计近五年全球市场总值将缓慢或出现负增长,而国内油田化学品仍将保持一定的增长,但速度不会突破3%。
随着西部和南方海相地层的开发,以及海外业务量的不断增加,钻井化学品的需要仍会大幅度增加,预计未来期间钻井化学品将保持4%以上的增长速度。
由于东部老油田稳产的需要,提高石油采收率的化学品需求仍将出现快速增长,可能达到5%以上。
开采用化学品相对前两方面要慢,但平均增幅预计也在2%以上,其他化学品增幅也相应增加。
2、开发与应用现状国内近十年来针对油田实际,重点围绕新聚合物(包括天然改性聚合物)和表面活剂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长足进步,同时也有针对性地进行了专用新单体表面活性剂所用原料的开发,并围绕新处理剂研制开展了一些基础性研究。
目前油田化学品已基本满足了石油勘探开发的需要,其总体水平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有些产品甚至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2.1钻井用化学剂钻井用化学品方面的研究比其他化学品更活跃。
据不完全统计,这方面的研究占油田化学品研究总量的近50%,这与钻井在石油勘探开发中所处的地位和所面临的新问题有关,特别是随着石油钻井向深井、超深井方向发展,对钻井化学品提出了更高要求,也为钻井化学品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空间。
2.1.1钻井液处理剂①AMPS多元共聚物抗温钻井液处理剂AMPS多元共聚物抗温钻井液处理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单体与丙烯酰胺、阳离子单体等进行共聚合成具有不同作用的聚合物产品上,研究以降滤失剂为主。
应用结果表明,该类聚合物具有较强的耐温抗盐、降滤失、防塌及抑制地层造浆能力,热稳定性及配伍性好,能协同其他处理剂提高钻井液的综合性能,大大减少了井下复杂情况,提高了钻井速度,降低了钻井液成本,展现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②无机-有机聚合物采用无机材料通过特殊处理后与有机单体进行共聚,既保证了产物具有良好的抗温抗盐能力,且成本也较低。
目前系列产品已经推广,特别是作为高钙盐钻井液的处理剂,使钻井液技术水平有了大的提高,目前已经在多个油田应用,该工作也为新型处理剂的开发开辟了新思路。
③环保钻井液材料这方面研究主要集中在以天然材料为主开发的无污染新型钻井液处理剂和聚甲基葡糖甙。
这些材料组成的钻井液,特别是聚甲基葡糖甙钻井液,可以生物降解,且具有较好的抑制能力,有利于保护油气层。
环保钻井液材料的开发也代表了新处理剂的发展方向。
2.1.2油井水泥外加剂油井水泥外加剂方面,以磺酸类聚合物研究较多,如AMPS、SS(苯乙烯磺酸盐)、VS(乙烯磺酸盐)、AS(丙烯磺酸盐)共聚物,同时还有羧酸类产物,如AA(丙烯酸)、MAA(甲基丙烯酸)、HEA(羟乙基丙烯酸)、IA(衣康酸)等的共聚物。
由于AMPS耐温耐盐能力强,聚合活性高,故其共聚物研究更受重视,目前国内已形成规模化生产。
以AMPS聚合物为主要成分的油井水泥降滤失剂已见到了良好的应用效果,但超缓凝现象的控制没有很好解决,在应用中需要配合相应的外加剂进行配伍实验后才可应用。
AMPS聚合物作为高温缓凝也进行了初步探索,同时围绕防气窜剂和分散剂也开展了相应的探索。
①高温缓凝剂高温缓凝剂方面的研究包括天然聚合物及其改性产品。
为解决深井及超深井固井难题,克服一般固井用缓凝剂材料(铁铬盐、酒石酸、CMHEC、木质素磺酸盐等)存在的过缓凝或过敏感、抗高温能力差等问题,以衣康酸和AMPS为原料研制开发了GH-9油井水泥抗高温缓凝剂。
该剂有很好的高温缓凝作用,与大多数的分散剂、降失水剂有良好的相容性,经现场应用证明,该剂能够满足高温固井需要,并适合在严寒条件下施工,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②降失水剂降失水剂主要是天然材料改性产物和合成聚合物类产品。
天然材料方面以多种改性材料的复配物为主,合成聚合物方面主要围绕AMPS和AM等单体的二元或多元共聚物研究。
③防气窜剂最有效的防气窜剂是胶乳类,主要是丁苯胶乳。
如哈里伯顿公司的La-rex2000丁苯胶乳。
为提高丁苯胶乳自身的耐温性能,可通过提高丁苯胶乳中苯乙烯的含量(达到80%~95%),并加入少量第三功能单体,使丁苯胶乳在不加入稳定剂的条件下,在193℃的水泥浆中仍保持性能稳定。
2.2采油用化学剂随着我国注水开发油田综合含水不断升高,调剖堵水难度越来越大,原有的调剖堵水剂用量逐渐增大或效果变差,在老油田特高含水开发阶段,适时的研究和开发新型调剖堵水剂是油田开发中的一项重要课题。
近年来在堵水剂方面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老油田稳产做出了积极贡献。
①剖堵水剂由淀粉与AM、AMPS接枝共聚得到AM/AMPS-淀粉预交联凝胶调剖剂ROS,其膨胀度在淡水中达250左右,在10×104mg/L盐水中达70左右,90℃环境中放置8周后性能良好,在原油中具有收缩性能,其柔顺性好,注入性强,调剖效果显著。
还针对高温低渗油田需要开发了改性落叶松栲胶堵剂,以及以丙烯酰胺为主要原料,辅以有机-无机交联剂和其他添加剂而得到的新型颗粒调剖堵水剂,这些研究使堵水剂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
②选择性堵水剂在一些情况下,选择性堵水剂要求更高,近期开发的有AM/DMDAAC两性聚合物等,用AA/AM/AMPS/ DBDMAC(二烯丁基二甲基氯化铵)四元共聚物,与酚醛树脂组成的选择性堵水剂适应性更强。
丙烯酰胺和AMPS单体为原料,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制备的体膨型可选择性堵水调剖剂选择性强,堵水效果好。
采用泡沫凝胶选择性堵水,堵水能力强,选择性较明显。
2.2.2压裂液添加剂压裂液添加剂中,聚合物产品主要作为增稠剂。
近年来天然胶应用更趋成熟,这方面主要集中在天然植物胶改性。
目前要求较高的地区主要采用胍尔胶和改性胍尔胶;田菁胶或改性田菁胶因为残渣不能进一步降低,应用受到限制;同时清洁压裂液添加剂也得到推广。
水溶性合成聚合物P(AM/AMPS)作为压裂液增稠剂,耐温、耐盐、抗剪切性能良好,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
表面活性剂方面则主要包括用于清洁压裂液的黏弹性表面活性剂等,以黏弹性表面活性剂制备的压裂液对气藏岩心的伤害率低,已受到了油田化学工作者的重视。
2.2.3酸化缓蚀剂在酸化缓蚀剂方面,近期的研究有能有效阻止或降低金属腐蚀速率的一类化学剂,如咪唑啉季铵盐、咪唑啉聚氧乙烯醚、硫代磷酸酯咪唑啉衍生物、磷酸酯咪唑啉衍生物、炔氧甲基胺及其季铵盐复合物、CT2-1含硫油气管道缓蚀剂、CT2-2含硫油气管道缓蚀剂等,以及以酮醛胺缩合物为主剂的复配体系和以吡啶、喹啉复合季铵盐为主剂的复配体系。
同时炔醇类化合物和有机含氮化合物的复合物也逐渐受到重视。
2.2.4杀菌剂杀菌剂方面主要围绕烷基改性的季铵盐类杀菌剂、季膦盐类杀菌剂、双分子膜表面活性剂型杀菌剂、双重作用的杀菌剂和复配型油田专用杀菌剂等开展研究,主要产品有稳定性二氧化氯、二氯异氰尿酸钠等。
助排剂主要是表面活性剂的复配型产物,如聚氧乙烯醚、含氟酰胺化合物、多种表面活性剂复配的高效发泡助排剂,适用于高温油藏和深井酸化作业残酸返排需要的高温酸化助排剂以及可用于低压低渗透层油气井酸化压裂用高效助排剂。
2.3提高采收率化学剂2.3.1聚合物驱油剂在聚合物方面,驱油用聚合物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特别是针对高温和高盐条件下的驱油剂研究更受重视。
在新的驱油用聚合物中主要有含磺酸基的聚合物、疏水缔合聚合物和梳型聚合物等。
①磺酸基的聚合物含磺酸基聚合物驱油剂研究重点是抗温抗盐的聚合物驱油剂,尤以AMPS的聚合物备受关注。
当前已开展的研究有AMPS/AM二元共聚物、丙烯酰胺/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等。
这些聚合物均表现出较好的抗盐性能和增黏性能,关键是制备超高相对分子质量的产品,目前虽然已经具备工业生产能力,但国内适用于超高相对分子质量的聚合物生产的高纯度AMPS单体产量小,不能满足需要。
由于成本因素,目前条件下发展还受到一定限制,但作为抗温抗盐驱油剂已经应用,并见到较好的效果。
②疏水缔合聚合物用疏水单体与水溶性单体共聚可得到疏水缔合聚合物,如苯乙烯衍生物和丙烯酰胺等。
室内研究表明,疏水缔合聚合物作为驱油剂具有很好的增稠效果,但在实际应用中却暴露出许多问题,目前该方面应用研究基本停止,但室内研究仍然进行,将来的关键是提高其高温下的水解稳定性。
③梳型聚合物由于梳型聚合物分子具有位阻大、热稳定性高、抗盐性好等特点,在现场应用中体现出了明显的优势,在中、低温和低矿化度的地区具有良好的效果,今后应进一步提高其抗温抗盐能力,扩大其应用范围。
2.3.2表面活性剂天然羧酸(以植物油皂角为原料)已经进行现场应用,并见到了较好的效果,但产品的稳定性以及在高温高盐条件下的性能还不能满足要求。
用棉籽油角制成的混合天然羧酸盐、改性腐殖酸钠、偏硅酸钠及聚醚类表面活性剂组成的驱油用复合表面活性剂,以及以天然混合羧酸盐为主,复配以非离子和两性表面活性剂及助剂得到的表面活性剂驱油剂ZY5,均具有较好的推广前景。
在合成表面活性剂方面还围绕抗温抗盐开展了工作,目前效果还不理想。
3.3采油方面3.3.1堵水、调剖剂根据不同油藏的地质特点,有针对性地研究开发高效堵剂,其中选择性堵水是重点。
在选择性堵剂方面,提高耐温耐盐性能是主要研究方向,可以采用AMPS单体等共聚合成阴离子或两性离子聚合物产品。
同时也要加强对低温油藏的堵水调剖剂的开发和研究。
深部调剖技术在国内外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和应用领域中已受到普遍关注,因此适合深部调剖的耐温抗盐的堵水、调剖剂应更加引起重视。
3.3.2助排剂助排剂方面应开展适合高温、低渗、稠油油藏等特殊油藏的一剂多效助排剂,加强酸化助排剂的理论研究,开发一剂多用酸化助排剂。
围绕上述需要将来重点是研制高性能的表面活性剂,低界面张力的表面活性剂,并通过复配生产高效助排剂。
3.3.3压裂、酸化用稠化剂未来方向是开发原料易得、价格低廉、低残渣的天然植物胶或改性天然植物胶、纤维素类和淀粉等天然材料改性类压裂、酸化用的稠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