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师影响力的构成要素
优秀教师的师德师风力与影响力

优秀教师的师德师风力与影响力教师是社会的栋梁,他们肩负着培养一代又一代学生的重任。
在这个关键的角色中,优秀教师的师德师风力与影响力尤为重要。
师德师风代表了教师的道德品质与职业素养,而影响力则体现在他们为学生、同事和社会带来的积极影响之中。
本文将探讨优秀教师的师德师风力与影响力,并分析其重要性。
一、师德师风的定义与内涵1.1 师德师风的概念师德师风是指教师职业伦理与道德规范,以及教师的职业操守和行为品质。
教师带有教育性质,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因此,教师的师德师风对于他们的教育工作至关重要。
1.2 师德师风的内涵优秀教师的师德师风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他们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职业道德,坚守教育的原则,对学生要有爱心和耐心,对待学生公平公正。
其次,他们具备专业的知识与技能,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关注教育前沿并积极创新,注重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进。
此外,他们具备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信任和理解,引导学生正确发展,关心学生的思想与身心健康。
最后,他们注重自身修养和自我约束,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言行一致,以身作则,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
二、优秀教师的师德师风力2.1 学生的模仿效应优秀教师的良好师德师风对学生具有较强的示范与鼓舞作用。
学生在教师的榜样下会更加注重道德修养和职业素养的培养。
教师的高尚情操和职业道德会激发学生追求美好品质和行为的动力,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2.2 学生的信任与尊重优秀教师的师德师风能够赢得学生的信任与尊重。
教师言行举止体现了他们对学生的关爱与尊重,这种与学生的平等相处和关怀会使学生产生对教师的认同感和亲近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
2.3 教育环境的营造优秀教师的师德师风力能够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教师的师德师风对学校及其教育环境产生积极的影响,鼓励师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校形成和谐稳定的教育氛围。
三、优秀教师的师风力与影响力3.1 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优秀教师的师德师风力对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优秀教师的教育影响力拓展

优秀教师的教育影响力拓展教师是学生成长中的重要人物,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力对于学生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优秀的教学能力和良好的人格魅力。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如何拓展优秀教师的教育影响力。
一、专业素养的提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首先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素养。
教师要不断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了解学科前沿动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同时,教师还要具备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掌握教育规律,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
此外,教师还要注重实践经验的积累,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技巧。
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教师的专业素养会不断提高,从而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教育影响力。
二、教学能力的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是影响学生成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优秀的教师应该具备以下几种能力:1.良好的教学设计能力: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设计出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时间等方面的安排。
2.良好的课堂管理能力:教师要能够有效地组织和管理课堂,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良好的沟通能力:教师要善于与学生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需求和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同时,教师还要与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4.良好的教学评价能力:教师要能够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表现,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改进和提高。
为了提升教学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参加培训、观摩优秀教师的教学、进行教学反思等方式来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与学生和家长的交流,了解学生的需求和问题,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从而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教育影响力。
三、人格魅力的塑造优秀教师的人格魅力也是影响学生成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教师要具备良好的品德修养、人格魅力和道德行为示范作用。
首先,教师要具备良好的品德修养和职业操守,要始终坚持正确的教育观念和价值观,保持高尚的师德风范。
探析教师的影响力对教学效果的作用

探析教师的影响力对教学效果的作用在教学中,如何提高教学质量,达到好的教学效果,笔者认为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影响力。
所谓教师的影响力,主要是指教师在学生中的威望,既影响学生接受知识的心理和行为的能力。
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力包括两方面,即强制影响力和自然影响力。
第一,所谓强制影响力,主要由教师的工作性质,工作职责所赋予的能力。
第二,所谓自然影响力,是由教师的自身素质形成的,这主要表现为自身的品格、知识、才能、仪表、语言、行为等因素,教师通过这些良好全面的修养赢得学生的尊敬和信服,因此,这种影响力最大,最持久,也最巩固。
(1)品格因素是指教师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高尚的道德情操,忘我的奉献精神,严谨的治学态度。
一个老师在待人处世上必须做到“贵诚实,授信义”在讲授知识解答问题时,必须做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2)业务因素,即教师的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要求都要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较为渊博的知识。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
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
在形成学生的良好学风方面,教师学风的影响力是巨大无比的。
实践证明,要取得最佳教学效果,教师的自然影响力的业务因素起着决定的作用。
因此,作为一名教师,要勤奋学习。
不断扩大更新知识面,要在最现代的科学知识,教育观念教学方法等方面给自己不断加压充电。
以巩固,增强自己的影响力,提高教学效果,实现自我价值。
(3)形象因素,一般指的是教师的仪表、语言、行为、思想等几个方面。
教师,其形象应当是美的化身,因为其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他需要去表现美,创造美,把美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使其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①教师的仪表美,具有催人向上的动力。
教师的仪表,要求衣着朴实整洁,举止稳重端庄,态度和蔼可亲,风度从容典雅,教态高雅洒脱。
一位仪表端庄,精神饱满,举止稳重,态度和蔼,风度大方的教师是受学生尊重的,使学生产生敬慕之情并催人向上。
如果一名教师身穿衣领黑中发亮,脚蹬沾满泥巴的破皮鞋,蓬头垢面,睡眼朦胧,这有怎么树立起教师形象呢?教师的仪表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方式,具有特殊教育意义,广大教师虽然没有必要也不应当用种种清规戒律来扼杀自己的爱美之心,但是整洁、大方、端庄应是每位教师仪表美的标准。
师德师风教育工作者的人格力与影响力

师德师风教育工作者的人格力与影响力教育工作者是社会中承载着重要使命的群体,他们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以身作则,具备良好的师德师风。
师德师风是教育工作者的核心素养,直接关系到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学生的成长。
本文将从人格力和影响力两个方面,探讨师德师风对教育工作者的重要性。
一、人格力人格力是指教育工作者个人内在的品质和修养,它是师德师风建设的基础。
具备良好人格力的教育工作者,能够以身作则,给学生树立正确的榜样,塑造积极健康的心灵。
首先,教育工作者应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
作为教育工作者,他们应秉持正义、公正、诚信的原则,不偏袒、不偏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例如,当学生面临困难和挫折时,教育工作者应给予他们及时的帮助和鼓励,帮助他们克服困难,不让他们感到孤立和沮丧。
其次,教育工作者应具备温暖的情感渗透力。
教育工作者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情感支持。
例如,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与学生的交流,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关心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再次,教育工作者应具备严谨的学术素养。
作为知识的传授者,教育工作者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学术素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严谨的教育理论,在教学中给学生以权威性和可信度的信息。
只有具备严谨的学术素养,教育工作者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帮助他们拓展知识领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影响力教育工作者的影响力是指他们在学生中所引起的影响和示范效应。
教育工作者以其高尚的师德师风,能够对学生的思想、行为、价值观等方面产生积极的影响,对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首先,教育工作者的言传身教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教育工作者不仅要口头上告诉学生应该如何做,更要通过自己的行为示范给学生一个生动的榜样。
例如,教育工作者自身要讲究语言规范、仪表端庄、待人接物有礼貌等,这些良好的行为习惯能够激发学生模仿的愿望,并产生积极的影响。
其次,教育工作者的才能和经验可以为学生提供宝贵的指导。
什么是影响力?

什么是影响力?影响力是一个广泛而又深奥的概念,在人际关系、社会生活、商业管理、政治权力等领域都有着重要作用。
影响力是指一个人或组织对他人、群体或环境产生影响的能力。
以下是影响力的几个方面。
一、影响力构成要素影响力的构成要素包括个人的素质、知识技能、资源和关系等。
首先,一个有影响力的人应该具备高素质,如诚信、责任心、自律等。
其次,他还应该拥有广博的知识和专业的技能。
再次,他还需要具备资源占有能力和拥有关系网的能力,为他的言行提供支持和保障。
二、影响力的渠道影响力的渠道包括语言能力、形象表达、行为举止等。
首先,一个有影响力的人应该有很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善于运用言语来感染和影响别人。
其次,他的形象应该传达正能量,有领袖魅力,能够引起他人的共鸣和认同。
再次,他的行为举止应该符合应有的礼仪规范,显得有分寸、有品位和有素质。
三、影响力的修炼影响力的修炼是一项长期的过程,需要付出大量的努力才能够达到。
首先,我们应该锻炼个人的内在素质,如精神层面和心理素质等。
其次,我们需要扩展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保持对行业、领域的敏感和关注度,为自己提供更多的机会和资源。
再次,我们需要大力发展自己的人际关系网,扩大自己的朋友圈子和社交能力,为自己争取更多的资源提供基础。
四、影响力的作用影响力在人际交往、职业发展、商业管理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首先,在人际交往方面,有影响力的人具有较高的社交魅力和商业价值,经常能够取得让他人信服和支持的效果。
其次,在职业发展方面,有影响力的人能够更容易地获取工作机会和资源,让自己的职业发展更加快速和顺畅。
最后,在商业管理方面,有影响力的企业能够更容易地影响市场和消费者,实现商业的高速发展。
影响力是一个复杂而又深奥的概念,但是只要我们努力锻炼自己,扩大自己的社交圈子和提高个人能力,就能够成为具有影响力的人,领导和推动自己的人生发展。
权威论文教师影响力与教师威信论文:教师影响力与教师威信的形成与作用

权威论文教师影响力与教师威信论文:教师影响力与教师威信的形成与作用摘要本文主要论述了教师权威与教师影响力、教师威信间的关系,教师威信的形成与作用。
教师崇高的威信,是影响学生的重要因素,一旦形成,在教学和教育中必将发挥巨大的作用。
关键词权威影响力威信formation and function of teachers' influence and teachers' authoritymai hongyuan(guangxi electric power professional technology college, nanning, guangxi 530007)abstractmainly elaborated the teacher authority and the teacher influence, the teacher prestige relations, the teacher prestige formation and the function. teacher's lofty prestige, affects student's important attribute, once forms, will certainly to play the huge role in the teaching and the education.key wordsauthority; influence; prestige1 教师权威是教师影响力的前提条件“教师权威”指的是教师在某一特定的学术领域掌握了非常丰富的知识,他在该学术领域的造诣极深,是该学术领域的专家,另外他还具有某种别人无法具备的认知能力、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教师权威”更多是一种知识的权威。
在传统教育和应试教育体制下,教师权威是绝对的。
在课堂上,教师的权威主要体现在教师扮演的是主宰者的强势角色,而学生只能扮演服从者的弱势角色。
影响教师权威的因素

新课改情境中教师权威的影响因素摘要:教育必须是一种权威性的活动,权威存在于教师这一方面,教师如要良好地履行教育者角色就必须具有相应的权威。
新课程实施后由于传统的知识观和教育观以及师生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教师权威已经不能适应新的情境,而现代教师权威还缺乏一个清晰的界定。
本文将重点分析影响现代教师权威的相关因素。
关键词:教师权威影响因素一、教师权威的界定《现代汉语词典》对权威作了两个层面的诠释:一是使人信服的力量和威望;二是在某种领域里最有威望、地位的人或者事物。
换句话说,权威是包含权力因素在内的使人信服的力量或威望。
所谓的教师权威,即教师运用自身的威望和影响对学生形成的支配性力量。
二、教师权威的源泉教师的权威来源于何处?比较严谨与细致地研究教师权威的学者,是克利夫顿与罗伯兹,他们在“教师权威:一种社会学观点”(1990)一文中,以韦伯的“权威三类型说”为基础,提出了教师权威的四层面说:法定的权威、传统的权威,这两者均源于教育制度;感召的权威、专业的权威这两者均源于教师的个人因素。
四者的互动构成了教师的实际权威。
三、当今教师权威的弱化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当前,教师权威处于不断弱化的情境,教师权威中的法定权威和传统权威已经不像以前那样深入人心并为人们所认同;教师的感召权威和专业权威也受到了严峻的挑战。
弱化教师权威的因素在本人看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人们对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误读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追求的是平等、公平、民主和创新的理念,导致了人们对课堂教学价值、教师职业素质、专业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
而传统教师权威在实践中与新课程改革所追求的理念是相悖的,而教师又不能取得有效的调整,这就使得广大人们对教师权威产生了质疑,“权威消失论”与“权威无用论”一时间很有市场。
但是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并不是使教师权威消失,而是对教师权威的重新解读;对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对知识价值的重新界定,因此人们需要深刻认识新课改的实质支持教师权威。
教师影响力最大化思考

教师影响力最大化思考教师是社会中非常重要的一种职业,他们对学生的教育和成长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要想最大化教师的影响力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素质和技巧,才能真正影响学生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
下面我将从师德、教学方法和个人素质三个方面谈谈教师如何最大化影响力。
首先,师德是教师的基本要求,也是教师影响力的基础。
教师要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职业道德素养,才能赢得学生的尊敬和信任。
教师要以身作则,言行一致,做学生的榜样,以良好的师德影响学生的品行和行为规范。
同时,教师还应该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情绪,不抱怨、不埋怨,以积极的态度迎接每一天的工作和挑战。
只有教师本身具备高尚的道德修养,才能有效地影响学生,塑造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其次,教学方法是影响力的重要一环。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教师可以通过生动的故事、实例和案例,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
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小组活动和项目实践,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实践能力。
此外,教师也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进步和个人发展,及时给予他们鼓励和肯定,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成就。
最后,教师的个人素质对影响力的发挥至关重要。
教师需要具备广博的知识储备和专业能力,以保证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教师还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跟上时代的发展和变化。
此外,教师还应该具备较高的情商和沟通能力,善于与学生和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了解学生和家庭情况,并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教师也需要具备良好的时间管理和组织能力,以确保教学工作的高效进行。
教师还应该不断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以适应新时代的需求和挑战。
总之,教师的影响力最大化需要从师德、教学方法和个人素质三个方面综合考虑。
教师接受教育和培训的过程应该是一个不断改进和提高的过程。
只有不断努力,不断总结经验,才能在教育工作中发挥更大的影响力,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教师影响力的构成要素
发表时间:
2014-12-09T13:44:23.357Z 来源:《价值工程》2014年第10月中旬供稿 作者: 白俊峰
[导读] 教师影响力是教师整体素质在教育过程中的运用和体现,是教师影响和改变学生心理和行为的感召力、推动力和控制力。
白俊峰
BAI Jun-feng曰闫俊存YAN Jun-cun曰罗东东LUO Dong-dong
(长春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长春130012)
(Academy of Mechanic and Electronic Engineering,Changchu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Changchun 130012,China)
摘要:教师影响力是教师整体素质在教育过程中的运用和体现,是教师影响和改变学生心理和行为的感召力、推动力和控制力。教师
对学生的影响力包括客观影响力和主观影响力两大类。客观影响力因素包括传统观念、职位、规章制度、资历,主观影响力因素包括品
格、知识、技能、情感、创新。
Abstract: Teachers' influence power is an application and reflection of overall quality of teachers in the course of education, and it
isalso a impetus, motive power, and control power for teachers to effect and change the students' psychology and behaviors. The
influence onstudents of the teacher includes two categories, which are objective influence and subjective influence. Objective factors
include theinfluence of traditional ideas, positio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as well as qualifications, and the subjective factors include the
character,knowledge, skills, emotions and innovation.
关键词:教师影响力;客观影响力;主观影响力
Key words: teachers' influence power
;subjective influence;objective influence
中图分类号院G645 文献标识码院A 文章编号院1006-4311(2014)29-0252-02
1
教师影响力的内涵
教师影响力是指教师在长期的教学过程和与学生接触过程中,运用教师职位与个人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的能力。教
师影响力因素包括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客观因素主要指的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些不可改变的环境因素,如教师的职位、观念、规章制度
等。而主观因素主要包括教师的知识水平、个人品格、教师的能力、教师的性格等方面的因素,这些因素因不同的教师的差异,对学生的
影响而各不相同。研究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力主要是指教师所具有的这些主观因素对学生的影响。教师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提升
自身的修养、知识和能力等各方面的素质,与学生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在学生中提高自己的威信,使学生因为对老师的钦佩和喜欢
而愿意师从于老师,从而提高教师讲授课程的教学质量。
2
教师影响力因素
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力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由不可变的因素构成的客观影响力,另一个是由可变因素构成的主观影响力。
2.1
客观影响力所谓客观影响力指不靠教师的自身行为,而是由客观存在传统观念、教师的职位、学校的规章制度、教师的资历等赋
予教师的影响力,其特点是由社会或学校赋予其一定的权力性、威严性,对于这种影响力,学生只能表面顺从,因此对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的激励是很有限的。教师的客观影响力根据形成的因素主要分为以下几种:淤传统观念。传统观念主要体现在传统的师道尊严。教师是实
施教育教学的主体,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接受老师讲授的知识与技能,服从教育是学生的天职。这种
“服从”使老师具有的影响力即传统观
念影响力。于职位。职位是个人在社会组织中担任的职务或扮演的角色。教师的职位对学生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如辅导员、任课教师、班
导师等。对于学生老说,教师的职位不同,对其影响是不同的。盂规章制度。学校制定的规章制度是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老师按照
规章制度对学生进行管理和开展教育教学活动,规章制度落实的过程也会对学生产生影响。榆资力。资力是指教师的个人资格和经历等,
如特级教师、博士学位、教授等。教师的资力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因为对其资历的钦佩而产生一种敬畏感,从而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
2.2
主观影响力主观影响力是由教师本身行为与素质构成的影响力。主观影响力需要教师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形成的高尚的品德、渊
博的学识、高超的技能所产生的个人魅力去感化学生后获得的影响力。该影响力是伴随着教育教学过程而产生的一种非强制性的力量,它
比客观影响力对学生的影响更有力量。主观影响力构成要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淤品格。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只有具备高尚的道德
品格,才能
“塑心”、“育人”。教师的品德修养可以对学生产生直接的影响。一个品格高尚的教师应在工作上表现为无私奉献、兢兢业业;在
教学上表现为精益求精,一丝不苟。教育者之人品为教育成败之关键,一位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必然会对学生产生
“桃李无言,下自成蹊”
的影响。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一个人与他人交往中表现出良好的品德时,他也就会获得影响力。教师优良品格的主要特征是:事业心强,
敦品励德,以身示教,为人师表,言行一致。这样的老师,就能形成一种无形的巨大的感染力,使学生能心悦诚服地接受教育,并积极效
仿。于知识。作为一名教师,具有渊博的知识是其出色地完成教学工作的前提。渊博的知识是教师在长期的工作中不断地学习、自我完善
和发展的结果。一个知识渊博的老师,不仅能完成最基本的教学任务,还会紧跟国内外技术发展的前沿,把最新的科学知识传授给学生,
开阔学生的视野,避免了课堂教学的枯燥乏味,对学生有问必答。只有这样的教师才会赢得学生的尊敬和爱戴,才会受到学生的欢迎,教
师的影响力自然会提高。盂技能。教师的技能主要包括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一个有能力的教师,在教学上不但要对所讲授的课程内容熟
悉精通,而且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能突出重点和难点,由浅入深,潜移默化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同时,
任何理论只有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教师除了上课外,还要积极从事科研活动,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实现科研促教
学,教学带科研。教师将科研案例和成果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可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有助于提高教学
效果。一个科研能力很强的老师能带领学生将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具有很大的影响力。榆
情感。自古至今,师生情是众多情感中最让人难忘的一种感情。作为一名老师,不仅是学生的师长,也是学生在学校的家长,除了对学生
具有教育的责任外,对学生的关心也是一名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老师不仅要关心学生,更要理解学生,走进学生的心里,学生在会心悦
诚服地接受教师的影响,才会乐意听从老师的教导,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基础,在教育教学中起着不可低估的作
用。根据对高校学生的调查显示,绝大部分学生喜欢理解学生、和蔼可亲、幽默善良的教师。虞创新。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新境
界。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当代大学教育的根本任务。教师通过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科研活动的创
新,去感染、教育自己的学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在学习方法、实验活动、各种竞赛中充分发挥创新精神,开拓思路,将理
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做一个符合新世纪要求的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大学生。
3
结论
在教师影响力的构成因素中,客观影响力只是教师最基本的权力,它是教师履行教育职责的主要依靠。而教师的主观影响力占据主导
地位并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主观影响力较大的教师,可以使学生产生由衷的敬仰、信赖和爱戴,他的客观影响力才会随之增强。因此,高
校教师即要保持自身的客观影响力,更要注重、培养和完善自己的主观影响力,只有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
对学生产生影响,教育教学效果才会更加理想。
参考文献:
[1]
王立江.试论教师的影响力[J].教师论坛,1998,5.
[2]
李郑民.试论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力[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7(4).
[3]
徐莉.关于教师影响力的思考[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10,37(2).
[4]
王楚君.浅论教师的基本素养[J].交流与探讨,2002(6).
[5]
崔瑞.浅谈教师的影响力[J].师资建设,2011(6).
[6]
王素英.试论教师的道德修养[J].教学培训,1999(2).
[7]
玄爱玲.浅析教师影响力的构成及作用[J].聊城师范学院学报,2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