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也纳归来谈吐火罗学
浅析咏叹调《美妙时刻即将来临》艺术特征与演唱处理

31SONG OF YELLOW RIVER 2020/ 15发挥出更有质量的声音。
因而想要去实现一首作品更好的演唱,这气息训练就不能丢,须得声乐学习者深刻了解气息的内涵、应用,还有不间断地加以训练,以此来激发声音潜能,发出更有质量的声音。
1、唱段中气息的控制气息若是吸的比较浅了,那声音听起来就没有很灵活的感觉。
宣叙调开始的“giunse ai-fin il-mo-men-to”这一小句的音符大多是由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组成,一方面它们的时值不长,另一方面要求声音要张弛有度,所以就要注意气息的控制。
宣叙调要用朴素自然的情绪来演唱,因而气息用量需要小一点,但要留心气息的连接,不能断掉。
“oh co-me par che all’a-mo-ro-so fo-co…”这一唱句屡次使用八分休止和十六分休止,气息的供应绝不能失掉,反倒须要愈加富足的气息,把持较为重要的时值长短和音准的准确性。
此外,一些八分音符放在了每句句尾,像“第六小节no、第七小节o、十三小节的pet-to、十五小节let-to、第二十二小节da”等,演唱这些地方时,发出的气息要轻一些,注意收控气息,这样辅音就会表现的更完美。
2、唱段中连贯气息的运用从咏叹调的部分一开始,节拍就变成了八六拍,演唱者此刻要注意这个更加明显的律动感,运用气息也须得突出八六拍的感觉。
唱第一句就要把整个腔体的气息拉开,但也要学会控制气息量,要让听的人感到这时候的这个角色是陶醉的、幸福的。
下面带变化音#fa的乐句有点神秘的气氛,唱的中间不可以换气,需要气息维持一整句的演唱,以情带声。
“qui mor-mo-ra il ru-scel,qui scher-za l'au-ra”一句词应该是连着去处理,歌唱者要运足了气息一口气完成。
接着的“che col dol-ce su-sur-roil…qui tut-toa-de-sca.”这两小句是在借着赞美环境优美来表示苏珊娜开心、怡悦之情,一边缓缓地抒发幸福之情,一边保持住气息稳当的进行,同时也要注意稳住头腔共鸣。
拜火教

古钱币
吐鲁番胜金口 火袄教遗址出 土C号泥塑女 神像
胜金口火袄教寺院出土 0号泥塑三眼神像
明教与拜火教
• 《倚天屠龙记》 第二十五章,明教高层领 导杨逍给新任最高领导张无忌恶补本教光 荣传统:”明教源出波斯,本名摩尼教,于 唐武后延载元年传入中土。其时波斯人拂 多诞持明教‘三宗经’来朝,中国人始习此 教经典,至会昌三年,朝廷下令杀明教徒, 明教势力大衰。自此之后,明教便成为犯 禁的秘密教会,历朝均受官府摧残。明教 为图生存,行事不免诡秘,终于摩尼教这 个 ‘摩’字, 被人改为‘魔’字,世人遂称之为魔 教。”
圣地伊斯法汗
二、创始人
琐罗亚斯德,(又译查拉图拉,前628年-前551年)出身于米底王国的一 个贵族骑士家庭,20岁时弃家隐居,30岁时受到神的启示,他改革传统的多 神教,创立琐罗亚斯德教,但受到传统教祭司的迫害,直到42岁时,大夏的 宰相娶他女儿为妻,将他引见国王,此后,琐罗亚斯德教才在大夏迅速传播。 77岁时,在一次战争中,在神庙里被杀身亡。另有说法认为琐罗亚斯德的生 存年代要更早,琐罗亚斯德教也非他首创,他只是一个集大成者。
琐罗亚斯德教 (拜火教)
Hale Waihona Puke 波斯帝国遗址一、概况 琐罗亚斯德教也被称作拜火教,是流行于古代波 斯(今伊朗)及中亚等地的宗教,是摩尼教之源。 在中国史称祆(xian)教、火祆教、拜火教。琐罗 亚斯德教是在基督教诞生之前中东最有影响的宗 教,是古代波斯帝国的国教。 拜火教现在全世界约有20万教徒,数量虽然不 多,却是名副其实的精英阶层,几乎都是富豪、 学者和专业人士等社会名流。前几年,福布斯公 布的世界富豪当中,名列第5位的印度富豪米塔尔 先生就是拜火教徒。米塔尔是世界第二大钢铁业 LNM集团的老板、身家约数十亿美元,2004年6 月于法国巴黎为其独生女举办豪华婚礼,有凡尔 赛宫千人晚宴。
巫师加强版攻略-第三章

巫师: (狩魔猎人) 图文攻略(第三章)第三章被特莉丝MM从沼泽救了回来,她把昏迷不醒的你带到了她在神殿区的房子。
第三章开始就有了4个新任务:任务3.60 上流宴会;任务3.61身份;任务3.62 国王的人马;任务 3.63 始源。
在这一章可以使用传送点在:特莉丝的房间(图14.1);沼泽的塔楼(图20.6);下水道(图16.12);卡尔克斯坦的实验室(图15.4)贸易区是个安全区域。
夜晚街道上会遇到火蜥蜴帮和齐齐魔。
如果你没有夜晚通行许可,可能会被警卫抓到,许诺帮他杀所有的齐齐魔就可以得到许可。
图14 贸易区1. 特莉丝的房屋(两个入口)。
一层可以找到:《怪物般狩魔猎人的叙述》、《利维亚大屠杀》。
楼上有女巫与男巫之书和传送点。
可以在此瞑想2. 路障3. 房屋4. 工厂5. 夜店。
门口有保镖——激怒他,来一场拳击6. 路障7. 神殿区大门8. 仓库9. 墓园大门10. 皇家猎师.11. 警卫室12. 军械士13. 新纳拉寇特旅店,门口有告示板,上有6份合约:齐齐魔合约、翼手龙合约、食尸鬼合约、血棘尸魔合约、巨棘魔树合约、蝙翼魔合约。
旅店中的女镇民,给她啤酒(翻译补充:我老公还遇到一个要牛奶的),她会告诉你关于怪物的知识。
和女服务员对过几次话后,她会告诉你她把客人的手套弄脏了。
给她红色女士手套,换到两瓶妻子之泪,还会得到妻子之泪的配方。
14. 房屋15. 草药医生的房子16. 马里波城门17. 下水道入口18. 商人的房子——侯布斯•潘奇拉住在这里——第一次见到他的时候,得和他来一场拳击。
他女儿在楼上(和丹德里恩闹绯闻,他老爸火了,把丹德里恩赶跑了。
小丹同志色心大,胆子小,吓的把吃饭的家伙丢在人家里了,他让你帮他弄回来)。
楼上箱子里可以找到丹德里恩的鲁特琴。
说对话,可以和商人的女儿××,哈哈。
19. 房屋20. 市政厅.21. 城镇大门22. 房屋——两个入口,箱子里有书23. 剑士,他可以为你的剑镶嵌符石、锻造升级,要给他一块贵重的石头(蓝宝石、红宝石、钻石)他才干活24. 铁匠的房子25. 赌窟。
佛教戏剧剧本《太子出家》(独幕剧)

太子出家(独幕剧)马明人物净饭王悉达多太子优陀夷——谋臣耶输陀罗——太子妃瞿夷——嫔妃鹿野——嫔妃车匿——驭者宫女、歌女、舞女若干〔一个月明之夜。
〔太子的宫殿,灯火辉煌,装饰极尽奢华。
舞台正中靠后的地方有宝座,宝座前是一个几案,几案上陈列着佳肴美酒,看上去都没有动过。
〔幕启时太子端身正坐在宝座上,音乐响起,数名歌女在欢快地歌舞,舞姿过度妖艳,给人无耻恶心之感。
太子以冷静超然的目光看着眼前的一切,又似乎并没有在看着什么东西,目光遥远而深邃。
好像一个局外人。
众歌女(且歌且舞,不时上前献媚)水晶帘里鸳鸯枕,暖香惹梦凤凰锦。
微波荡青莲,蝉鸣朗月天。
顾盼如波眼,娉婷似柳腰,花里暗相招,忆君恨春宵。
太子(下座,带着倦怠的神情慢慢穿过歌舞者,走到舞台前部左端,好像那些歌女并不存在。
乐声慢慢降低,太子独白)为何我不能像别人那样忘情地纵情欢愉?内心里一种深沉的不安使我对声色犬马之事心不在焉。
欢愉之后又怎样呢?不会老吗?不会病吗?不会死吗?欢愉如同瘟疫,最好保持警惕,只要你试图拥抱它,就得拥抱随之而来的失落、沮丧。
〔净饭王从舞台后部右侧上,站在阴影中,显示出想要努力听清太子的话的动作,继而表现出焦虑、痛楚的神情动作。
太子(继续独白)权力、金钱、美色、亲情……不过如此,我的心还是无法安宁。
生从何来,死往何去?活着又是为了什么?就这样活着,活一天跟活一百年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呢?荒唐啊,我们为何人所愚弄?我不属于这里。
人该怎样而活方能安心?〔净饭王示意歌女退下,歌女徐徐退下。
净饭王(慢慢走到台前,靠近王子)我儿!太子(回头看到净饭王,作礼)父王。
父王吉祥!净饭王(单臂搂住太子肩膀,且走且说)悉达多,虽然你自小就沉默寡言、郁郁不欢,可最近你似乎越发得心不在焉,心事重重,听说你常常寝食不安、自言自语,你这是怎么了?太子(单膝跪下)父王,请恕孩儿不肖。
我思虑再三,不得不做出一个会令至亲肝胆俱裂的决定。
我决定现在就去出家,追求觉悟解脱之道,希望父王答应我的请求。
柏林收藏的回鹘语文献及其研究概况

ψ ν 普通信徒的欢迎 。此类文献已由缪勒和葛玛丽出版刊行 ,为世人所熟知 。 在回鹘语佛教讲经 文中有特殊意义的当属译自吐火罗语的 《弥勒会见记 ( Mait risimit ) 》 写本 。 这篇文献之所以特别重要 ,是因为它在一开始就使人能够辨认出其舞台表演艺术的部分 ζ ν 章节 。葛玛丽把柏林藏卷影印出版 , 含图 227 帧 。 最近 , 另有一部更完整的同属 《弥勒会见 { ν 记》 的文献在哈密发现 ,计有 608 页 ,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完好无损 。 与此相关 ,还要提到几件未刊布的残片 ,它们的内容与迄今尚不明确的回鹘语译 《五卷书 (P α catant ra) 》 有关 。已甄别出的残片为亚洲胡狼 ( 我认为 ,就是狐狸精) 离间狮子与公牛之间 友情故事的一部分 。这一故事是否也在佛教本生经中出现 ,尚不得而知 。 已知的经卷文书中有几份 《妙法莲华经》 译本抄件 ,更有为数众多的 《金光明最胜王经》 写 本 ,这是目前所知篇幅最大 、 内容最丰富的回鹘文写本之一 。可叹的是 ,该文献迄今尚未得到 | } ν 刊布 。 列宁格勒现保存有一件较晚期的内容更完整的抄本 , ν 因此要刊布这件至关重要的文 书 ,尚需仰仗与苏联突厥语学者的合作才能实现 。 除上述之外 ,还应提到 《金刚经》 之译文残卷 。由鸠摩罗什译成汉语的 《金刚经》 , 流传甚 广 。以之为据 ,中土僧人伪撰了数部经典 ,在敦煌都有写本留存 。在柏林 “吐鲁番收藏品” 中, 已经发现的回鹘文写本计达六种 ,井之口泰淳 1968 年在柏林逗留期间 ,对此进行了落实 。这 ∼ 篇文书作为 《吐鲁番突厥语文书》 之第 11 种 , ν 将由哈蔡博士和笔者联合刊布 。 υ ο 很多回鹘文写本为普通教徒的忏悔词 。 与此相关的还应提到一份题为 《慈悲道场忏法 ( K anti q γ l uluq nom) 》 的文书 ,此文书是在葬礼上为死去的亲属而使用的 。这份译自汉语而 ϖ ο 内容丰富的文书现正由罗伯恩 ( K. R hrborn) 研究出版 ,也将收入 《吐鲁番突厥文书》 系列 。 迈 耶尔 ( I. Meyer) 小姐也正在加工整理类似的一份文书 。该文书用写经体撰成 ,梵荚装 。我们还 应提到那批佛教密宗文献 , 对其整理尚待时日 。缪勒已把这份文献定名为 “喇嘛教魔法礼 ω ο 仪” 。 最后 ,我们必须承认 ,现今得到出版的回鹘文佛教文献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正如前已提到 的那样 ,在回鹘文草书残卷中 ,还有一些篇幅较大的佛教文书 。其中 ,由铁兹江整理的一份写 ξ ) 讲经为基 本计有 70 页 ,含有一则譬喻故事和一首赞弥勒诗 , ο 而此文书是以孙陀利 ( Sundarī 础的 。 对佛教文书进行甄别困难重重 ,首先要对佛教文献有综合的了解 ,而佛教文献卷帙浩繁 , 人所共知 。今尚不能预见这些回鹘语文书对佛教学研究的重要性到底有多大 ,因为出版量还 太少 。可以说 ,将所有文书出版已成迫在眉睫之事 。在编目整理过程中可选择最重要的写本 优先出版 。 ψ 为数不多但意义非浅是景教文书 , ο 它们几乎全部出自吐鲁番北边的葡萄沟 。现在仅有 ζ ο 两份巫师祈祷文为人熟知 。 这两份文书是以耶稣十二使徒之一的雅各为原形的 , 但比 《使徒 传》 多出了如下内容 :
《道乡集》邱陵选注

《道乡集》 邱陵选注3《道乡集》编注选自《中国古代气功选注(邱陵)》已文字校正非常推荐编者按:《道乡集》为崂山逸叟史从龙撰,乃其将训迪门人之语集而成帙,于民国初年刻印问世。
此书以寻常平实语言,深入细致地介绍道教传统养生功法,其中不少真知灼见,不似其它丹书诸多设喻,矜奇好怪,难以卒读。
但此书上下多不连厲,杂乱无章,兹撖拾其精华,削去其疵累,保持原文,分门别类重新编排,以便于学者阅读研究。
―、静动循环互用【原文】夫道原无甚么,不过动静二字,其实只一静字。
静时固静,动时亦静也。
如北极坐镇中央,众星环拱,动者固动,静者仍自静耳。
近年来所不能形神俱妙与道合真者,直不能守此一静,而听其自动。
经云:”静为动之基。
”盖以动自静里生出,不静不动也。
动非常动,有时仍归于静。
动静静动,循环不已,如二气往来天地之间,自成造化。
夫动静知宗袓,无事更寻谁。
此中妙义,颇能识乎?然静乃动之基,不静不能动也。
不静而动,便非真动。
因其水源不漬,不足以结丹,故动亦不用。
必也虛极静笃时忽然一动,方是真动也。
要识动静原是一物,静时为体,动时为用,无有体安有用也。
是以静以待动,正玄关辟发时也。
乘此辟机,凝神于内,动气亦自返回本根,与神合成一体,方为着落也。
不从动中认其宗袓,静时无声无色,何以辨别?动既静中得来,乃知动是宗祖,静亦宗祖也。
何谓宗祖?因此动乃生人生物之本根,故云。
然而动时固知宗祖所在,而静时一片真空,虽欲强动亦不可也。
无事更寻谁,乃对有事而言。
动时凝神于气根,乃有事也。
然而有事几同无事,设惑于有事,妄自搬运,反碍活泼之机,非淸静无为之大道也。
有事若行无事,无事但观其妙,更有何物之可寻哉!此二句包括天机,慎勿轻视。
总而言之,动时可觅宗袓,静时无物可寻,但守其静,以待再动可也。
动则观窍,静则观妙,金丹之全旨备矣!禅乃无可言者,以其无形无色,无声无臭,只空空洞洞一太虚之境界,故不易形诸笔墨。
及静极生动,又曰机矣。
今之佛徒只信习禅,不信有机,是以流入顽空,仍不免生老病死之患。
广东省深圳实验,湛江一中,珠海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三12月联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深圳实验、湛江一中、珠海一中2024届高三三校联考试题历史一、客观题(48分)1.考古学家在湖北石家河古城三房湾作坊遗址20平方米范围内初步发掘陶杯4078件,学者估计5510平方米的作坊范围内埋藏的红陶杯数量可能会达到惊人的2242570件。
另有观点认为三房湾200万残杯,对应的可能是数千万甚至近亿件成品。
据此最合理的推测是A.良渚先民具备强大社会动员能力B.石家河周围存在发达的贸易网络C.蛋壳陶生产依赖初步的社会分工D.神权阶层主导三房湾的文明秩序2.宋人李觏非常讨厌某位思想家,有人投其所好写了几首诗。
其中有云:“乞丐何曾有二妻?邻家焉得许多鸡?当时尚有周天子,何必纷纷说魏齐。
”李觏“见诗大喜,留连数日所与谈”。
据此判断,李觏讨厌的是A.孔子B.孟子C.老子D.韩非3.汉初案宗记载:“南,齐国族田氏,徙处长安,(临淄狱史)阑送行,娶为妻,与偕归临淄。
”胡县官员根据律令认为阑可能犯来诱罪(诱郡县民至诸侯国)、奸罪、隐匿罪,数罪并罚应处以磔刑。
廷尉复议时改为黥为城旦。
这表明汉初A.法律判决考虑社会政治影响B.诸侯势力削弱难以对抗中央C.帝国采用外儒内法意识形态D.省刑薄罚引导基层移风易俗4.唐中后期牛李党争不断,在取士用人问题上也各有主张“(李党)陈夷行、郑覃请经术孤立者进用,(牛党)李珏与杨嗣复论地胄词彩者居先。
”由此推断A.中枢机构的权力发生了明显异化B.李党较牛党更容易受到进士支持C.传统世家大族不能干预选举人才D.科举存废问题成为两党攻伐战场5.“徙贵就贱,用近易远”指的是王安石变法中的哪项政策A.将兵法B.农田水利法C.均输法D.方田均税法6.下表是明代徽州地区土地交易契约中所使用的交易媒介统计表(单位:%),对此表解读合理的是A.纸币退出社会流通领域B.政府对金融控制力削弱C.土地交易规模日益扩大D.商品经济冲击农业生产7.以下是太平天国颁发的一张税捐执照,这则材料最能够说明,太平天国A.凸显了小农的阶级局限B.具有反封建的斗争精神C.背离了早期的土地纲领D.体现出社会转型的趋势8.一封清末的奏折中写道:“俄罗斯处负隅之势,兵力素强,得以安常习故,不与风会为转移,乃近以辽沈战争,水陆交困,国中有职之士,聚众请求。
契诃夫《三姐妹》

第四幕[普罗左罗夫家的古老花园。
一条很长的、两旁栽着云杉的林荫道,道路尽头可以看见一条河。
河对面有一片树林。
右边是正房的露台;那儿放着一张桌子,桌上有酒瓶和玻璃杯;可以看出刚才人们在那儿喝过香槟酒。
中午十二点钟。
偶尔有些过路人从街上来,穿过花园到河边去,有五个兵士匆匆走过去。
[伊凡•罗曼诺维奇•切布狄金军医官金心情舒畅,在整个这一幕里始终如此,他在花园里一把圈椅上坐着,等人来叫他;他戴着一顶军帽,拿着手杖。
伊莉娜,脖子上挂着勋章、没留唇髭的库雷京和土尼古拉•尔沃维奇•土旬巴赫男爵,中尉站在露台上,送别费多契克和符拉季米尔•卡尔洛维奇•罗代少尉。
这两个军官都穿着行军的军装,在往下走。
土尼古拉•尔沃维奇•土旬巴赫男爵,中尉:(同费多契克互吻)您是好人,我们相处得很和睦。
(同符拉季米尔•卡尔洛维奇•罗代少尉互吻)再来一次……别了,我亲爱的!伊莉娜:再见!费多契克:不是再见,而是永别,我们再也不会相见了!库雷京:谁知道呢!(擦眼睛,微笑)瞧,我都哭了。
伊莉娜:我们将来会见面的。
费多契克:再过十年到十五年吗?可是那时侯我们几乎互相认不出来,只是冷淡地打个招呼就算了……(照相)别忙……再照最后一张。
符拉季米尔•卡尔洛维奇•罗代少尉:(拥抱土尼古拉•尔沃维奇•土旬巴赫男爵,中尉)我们不会再见面了……(吻伊莉娜的手)谢谢您的一切,谢谢!费多契克:(烦恼)你等一等嘛!土尼古拉•尔沃维奇•土旬巴赫男爵,中尉:求上帝保佑,我们会见面的。
那么您要给我们来信。
一定要来信。
符拉季米尔•卡尔洛维奇•罗代少尉:(环顾花园)别了,树木!(喊叫)跳-跳![停顿。
别了,回声!库雷京:说不定您会在那儿,在波兰结婚……那位波兰太太就会拥抱您,说:“柯哈涅!”(笑)费多契克:(看怀表)不到一个钟头就要开拔了。
我们这个炮兵连里只有瓦西里•瓦西里耶维奇•索列内依上尉依一个人坐驳船走,我们都跟队伍一块儿走。
今天有三个炮兵连开拔,明天再开拔三个连,城里就安宁,平静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维也纳归来谈吐火罗学徐文堪今年6月26日至28日,笔者参加了在奥地利维也纳大学举行的“吐火罗语写本与丝路文化”国际学术会议(Tocharian Texts in Contex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ocharian Manuscripts and Silk Road Culture),现拟结合会议期间的所见所闻,略谈吐火罗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吐火罗语是一种已经消亡的印欧语。
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各国考古队在中国的新疆和甘肃敦煌发现了一大批用北印度婆罗谜字书写的各种语言的古代写本,引起广泛关注。
其中对印欧语历史比较语言学最为重要的,当属所谓“吐火罗语”文献,因为这些文献所使用的语言,是过去完全不知道的。
最早在新疆获得这种语言写本的是俄国考察者别列佐夫斯基(M. M. Berezovsky)和驻喀什领事彼得罗夫斯基(N. F. Petrovsky)。
著名印度学和佛学家奥登堡(S. F. Oldenburg, 1863-1934,俄罗斯科学院即将举行纪念他诞辰一百五十周年的国际学术研讨会)在1892年首次发表该语言写本的残页。
怎样称呼和解读这种语言,成为学者们研究的焦点。
根据回鹘语本《弥勒会见记》(Maitrisimit nom bitig)的题记,释读西域文书的大家、德国学者缪勒(F. W. K. Müller, 1863-1930)在1907年将其定名为“吐火罗语”(Tocharisch)。
1908年,梵学家西格(Emil Sieg, 1866-1951)和西格林(Wilhelm Siegling, 1880-1946)发表论文,赞同缪勒的命名。
特别重要的是,两位学者清楚地证明了这种语言是印欧语系中独立的一支。
从此以后,对吐火罗语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逐渐成为一门专门学问,即吐火罗学(Tocharology)。
吐火罗语可以分为A、B两种,一般称之为“方言”,但经过多年研究,可以证实这两种“方言”的差别相当大,实际上应该视为两种不同的语言。
两者虽然彼此相近,但具体的历史关系还不很清楚。
与新疆等地发现的其他印欧语文献,如梵语、犍陀罗语、于阗语、粟特语、中古波斯语、帕提亚语等不同,吐火罗语不属印欧语东支,却具有印欧语西支的特点,所以对该语言的释读和研究,具有重大的学术意义,其学术价值完全可以与其后发现的小亚的赫梯语和安纳托里亚诸语言相提并论。
当初把该语言命名为“吐火罗语”,主要是依据回鹘语文献的toxrï一词。
古代希腊地理学家和中国汉文史料,以及后来的穆斯林史家,都曾反复使用像“吐火罗”“睹货罗”及“吐火罗斯坦”这样的词汇,但所指的地区主要是巴克特里亚(Bactria,今阿富汗东部),而并不在今日新疆境内。
说吐火罗语的地区是中国古代的西域北道一带,中国境外的中亚、南亚地区至今没有发现过任何吐火罗语材料。
因此,吐火罗斯坦的吐火罗人和新疆古代说“吐火罗语”的族群,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能混淆。
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阿富汗也曾发现过大量中古伊朗语的材料,这种语言被称为“巴克特里亚语”(Bactrian,或译成“大夏语”),与新疆的“吐火罗语”是截然不同的。
但令人困惑的是,玄奘在《大唐西域记》卷十二中曾提及“覩货逻故国”,自斯坦因(A. Stein)以来,都认为即今新疆安得悦遗址;而且回鹘文《慈恩传》译本即以toxrï为其对译。
而在同书卷一,又说到“覩货逻故地”,则在今阿富汗境内。
两者究竟是什么关系,疑莫能明。
因此,“吐火罗问题”又是一个极为复杂、头绪纷繁的学术难题,涉及到中亚、内亚的语言和历史、地理、民族等诸多背景,虽然经过一百多年的反复讨论和辩难,但直至今日,依然没有比较明确和可信的答案。
现存吐火罗语A和吐火罗语B文献,包括极其残破短小的,共约一万一千件(其中吐火罗语A文书约二千件,吐火罗语B文书约九千件),但相对完整的所占比例不高,因此实际可供研究的材料数量有限。
吐火罗语使用的年代,约为公元五至十世纪,A语年代晚于B 语。
文书内容大部分与佛教有关,如果细分,则可以举出阿含经、律藏、论藏、与所谓Udānavarga(《法集要颂经》)有关的佛典、比喻谈和本生谈、佛赞、佛教戏剧、医学文献、忏悔文献、世俗文书(如官方颁发的通行证即“过所”等等)、洞窟题记、双语文书(如吐火罗语B与印度俗语合璧文书),还有个别的摩尼教文书。
这些文献收藏于德国柏林,法国巴黎,英国伦敦,日本东京、京都,俄罗斯圣彼得堡和中国北京、乌鲁木齐、旅顺等地,书写材料有纸张和桦树皮等。
设在库车的龟兹研究院藏有一批木简,此外还有石壁上的粗刻(graffites)和铭文。
吐火罗语B文献有不少出土于古代龟兹(指今天的库车、拜城、沙雅、新和四县境内),根据对于其语音、语法、构词法和书写字体特征的研究,知道这种语言虽然主要通行于六至八世纪,但其使用已有相当悠久的历史。
除龟兹外,焉耆、吐鲁番等地也发现了不少吐火罗语B的中晚期佛典。
早在1913年,法国著名印度学家烈维(Sylvain Lévi, 1863-1935)就发表论文,把吐火罗语B定名为“龟兹语(koutchéen)”,这个名称被认为是合适的,其论点也为中国学者普遍接受。
至于吐火罗语A,虽然英国伊朗学家贝利(Harold Bailey, 1899-1996)提出了“焉耆语(Agni)”这样的名称,但A语文献虽然大多发现于焉耆地区(还有一些出土于吐鲁番地区),但从其书写字体考察,在年代分类上属于较晚阶段,而且几乎没有用于日常生活的证据。
该语言的书写者称自己的语言是Arśi语,但这个名称的由来及其与焉耆的关系,仍有待继续研究。
我国学术界往往径称吐火罗语为“焉耆—龟兹语”,其实并非完全恰当。
尽管吐火罗语这个名称存有疑问,但国际学术界沿用已久,在命名问题得到真正解决之前,也不妨继续使用。
对吐火罗语文献的刊布和研究,二十世纪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
1921年,西格和西格林发表了《吐火罗语残卷》,公布了柏林所藏吐火罗语A的写卷并附许多图版。
1931年,两人与比较语言学家舒尔茨(W. Schulz)合作,出版了《吐火罗语语法》。
在法国,烈维得到著名语言学家梅耶(Antoine Meillet, 1866-1936)的帮助,在1933年出版了关于吐火罗语B即龟兹语的专集。
1948年,法国印度学家费辽扎(Jean Filliozat)刊布了一些有关医和卜的文书。
德国所藏吐火罗语B文书的刊行工作,因二战等原因被推迟了,直到1949年和1953年才出版了两卷。
西格和西格林去世后,他们的学生托玛士(Werner Thomas, 1923-2008)为文书刊行作出了贡献。
至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研治吐火罗语的学者主要有德国的克劳泽(W. Krause)、温特尔(Werner Winter, 1923-2010,曾在美国工作),比利时的顾物勒(W. Couvreur)、温德肯斯(A. J. van Windekens),美国的蓝恩(G. S. Lane),捷克的普哈(P. Poucha),苏联的伊凡诺夫(Vjaceslav V. Ivanov)等。
日本学者如井の口泰淳等也发表过少量日本收藏的吐火罗语文书。
以上诸人,有的陆续刊布了一些吐火罗语原典,或对已发表的文书做了考订补充的工作;有的则以从印欧语历史比较语言学角度为重点进行探讨,如与其他印欧语进行比较,构拟原始吐火罗语,设法阐明吐火罗语在印欧语系中的地位。
其中如丹麦著名语言学家裴特生(Holger Pedersen, 1867-1953)、法国著名语言学家邦旺尼斯特(E. Benveniste, 1901-1976)都留下了关于吐火罗语的专著和论文。
克劳泽编纂了吐火罗语语法,温德肯斯研究了吐火罗语的形态学和词源学,普哈用拉丁文编写出版了吐火罗语A的词典和文选。
中国学者季羡林(1911-2009)在四十年代留德期间,曾在哥廷根大学跟随西格教授研治吐火罗语。
1943年季先生发表论文,通过《福力太子因缘经》(或《国王五人经》)吐火罗语本与其他语文特别是汉语的平行异本的比较研究,来确定吐火罗语原文的涵义。
以后的实践证明,这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与吐火罗语有关的定名和史地问题,也继续为中外学者所关注。
著名伊朗学家亨宁(W. B. Henning, 1908-1967)的论文影响较大。
中国学者王静如(1903-1990)也发表了论著。
冯承钧(1887-1946)把法国烈维和伯希和(P. Pelliot, 1878-1945)的四篇论文译介为中文,促进了中国的吐火罗学研究。
进入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国际学术界对吐火罗学的研究呈现出新的面貌。
青年一代的学者逐渐成长,成为研究的中坚。
一部分学者对吐火罗语的语音、形态、句法和词汇等作了更深入的探讨,对印欧语历史语言学很有贡献;另一部分学者坚持继续释读吐火罗语文献。
把这两方面工作结合在一起,比较有代表性的学者是法国的皮诺(Georges-Jean Pinault, 1955- )。
当代从事吐火罗语研究的学者,还有德国的施密特(Klaus. T. Schmidt)、斯坦普(Peter Stumpf, 1940-1977)、哈克施坦因(O. Hackstein),美国的伦治(Donald Ringe)、亚当斯(Douglas Q. Adams,他编著的《吐火罗语B词典》,1999年出版第一版,2013年出版增订本),比利时的伊塞贝尔(L. Isebaert),奥地利的玛尔粲(Melanie Malzahn),瑞典的卡尔林(Gerd Carling,她与皮诺、温特尔合作编著《吐火罗语A词典》,第一册已于2009年出版),现在波兰工作的韩裔学者罗纳尔德·金(Ronald Kim),俄罗斯的布尔拉克(S. Burlak),加拿大的希茨(Doug Hitch)等。
冰岛学者希尔马森(J. Hilmarsson, 1946-1992)于1987年在雷克雅未克创办了世界上唯一的吐火罗语专业刊物—《吐火罗语和印欧语研究》(Tocharian and Indo-European Studies),他去世后,该刊在丹麦继续出版。
还有一些著名的印欧语学家,如孔甫烈(F. Kortlandt)、鲁波茨基(A. Lubotsky)、雅萨诺夫(J. Jasanoff)、梅尔切(H. C. Melchert)、克林根施密特(G. Klingenschmitt)、威德迈尔(P. Widmer)和屈麦尔(M. Kümmel)等,也在吐火罗语的研究上做了有益的工作。
捷克学者布拉泽克(V. Blažek)对吐火罗语词语的语源进行了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