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降糖药物应用实例
1例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小檗碱降糖的病例分析

1例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小檗碱降糖的病例分析小檗碱是一种常用的中药降糖药物,被广泛应用于2型糖尿病的治疗中。
下面将以一例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小檗碱降糖的病例为例,进行分析。
该患者为男性,年龄56岁,体重82公斤,身高170厘米。
患者于5年前确诊为2型糖尿病,主要症状为多尿、多饮和体重下降。
初诊时,患者的空腹血糖为12.5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为8.5%。
此前,患者通过调整饮食控制血糖,但效果不佳。
经过详细询问和体检,患者没有其他并发症,肝肾功能正常,血脂和血压正常。
经过综合评估,医生决定给予患者小檗碱进行血糖控制治疗。
患者在开始治疗前接受了相关健康教育,并按照医生指导的剂量和用法使用小檗碱。
初始剂量为每天1次,每次0.2g。
治疗开始后,医生定期随访患者,并根据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进行剂量调整。
经过3个月的治疗,患者的空腹血糖和HbA1c均有明显降低。
空腹血糖降至6.2mmol/L,HbA1c降至6.5%。
患者的症状也明显改善,多尿、多饮症状减轻,体重稳定。
随访期间,患者遵循医生的建议,继续坚持使用小檗碱,同时加强饮食控制和适量运动。
经过6个月的治疗,患者的血糖控制进一步改善,空腹血糖稳定在5.9mmol/L左右,HbA1c降至6.2%。
患者的体重也有进一步减轻,达到78公斤,肝肾功能、血脂和血压仍保持正常。
该病例表明,小檗碱在2型糖尿病的治疗中具有明显的降糖效果。
通过适当的剂量和用法,小檗碱可以有效地降低血糖水平和HbA1c,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症状。
小檗碱也可以改善患者的体重和代谢状况,对预防和控制糖尿病并发症具有积极意义。
小檗碱也有一定的副作用和注意事项。
长期使用小檗碱可能导致肝功能异常,因此需定期监测肝功能。
患者在使用小檗碱期间应注意饮食控制和适量运动,避免过度依赖药物。
应定期复查血糖和HbA1c,根据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进行剂量调整。
临床药师-病例分析-抗糖尿病-Ⅱ型糖尿病

临床药师-病例分析-抗糖尿病-Ⅱ型糖尿病
病例背景
- 患者性别:男
- 年龄:60岁
- 诊断:Ⅱ型糖尿病
- 主要症状:多尿、多饮、多食、体重下降
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 二甲双胍(Metformin):开始剂量500mg,每日2次,饭后服用。
根据血糖控制情况逐渐递增剂量。
-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α-Glucosidase Inhibitor):使用阿卡波糖(Acarbose),开始剂量25mg,每日3次,饭前服用。
根据血糖控制情况逐渐递增剂量。
- 胰岛素:如上述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病情需要,可考虑加用胰岛素治疗。
饮食控制
- 限制糖分和高糖食物摄入。
-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如蔬菜、谷类、水果等。
- 分餐进食,控制食物摄入量。
治疗效果与随访
患者在药物治疗和饮食控制的共同作用下,血糖逐渐稳定在正常范围内。
随访发现,多尿、多饮、多食、体重下降等症状逐渐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定期检测血糖、血压等指标,加强药物剂量和饮食调整。
总结
本病例中,对于Ⅱ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药物治疗和饮食控制是关键。
通过合理的药物选择、剂量调整以及饮食指导,可以有效控制血糖,改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持续的随访和监测对于治疗效果的评估和调整至关重要。
及时发现并处理病情变化,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沟通,将有助于疾病的控制和管理。
以上是临床药师对抗糖尿病Ⅱ型糖尿病的病例分析和治疗方案的总结。
某院2型糖尿病患者常用降糖药物的应用分析

某院2型糖尿病患者常用降糖药物的应用分析近年来,糖尿病发病率不断攀升,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
因此,糖尿病的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临床上可用的治疗糖尿病的药物种类也日益增多。
其中2型糖尿病患者被认为是一类比较难以治疗的糖尿病类型。
其病因复杂,临床表现也多种多样,降糖药物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临床上,主要使用的降糖药物包括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
口服降糖药是目前主要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物,它主要起到促进胰岛素分泌和提高胰岛素敏感度的作用。
常用的口服降糖药有甲磺酸二甲双胍、磺脲类药物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等。
甲磺酸二甲双胍目前是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口服降糖药物之一。
该药物可提高肝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度,抑制胰岛素的分解和减少肝脏糖原的分解,从而降低血糖水平,而且对患者的胰岛素敏感度没有明显影响。
此外,甲磺酸二甲双胍还具有降低血脂、抑制腻滑微粒生成以及减少体重的作用,因此对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是一种非常优质的口服降糖药物。
磺脲类药物主要通过促进胰岛素在胰岛细胞内的分泌,增加胰岛细胞数量,降低肝糖原合成,提高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降低血糖。
常用的磺脲类药物有格列奈、格列善、格列美等。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能抑制肠道中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从而降低了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减少血糖的升高。
常用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有阿卡波糖和伏格列波糖等。
除口服降糖药外,一些2型糖尿病患者可能需要使用胰岛素进行治疗。
胰岛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对血糖的吸收和利用,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胰岛素按照其起作用时间的不同分为短效、长效、迅速或中速作用型。
临床常用的胰岛素主要包括长效胰岛素、快速胰岛素、中效胰岛素和混合型胰岛素等。
需要注意的是,2型糖尿病患者在使用降糖药时,要注意遵医嘱,按时服用药物,避免自行增减剂量。
同时还需注意饮食和运动的控制,定期监测血糖水平,定期进行体检,以及遵守生活方式的改变等。
阿卡波糖100mg病例分享

午餐前
13.2 /
9.3 6.8
午餐后
16.1 13.6 11.3 9.7
晚餐前
11.5 12.7 9.1 6.2
晚餐后
13.3 12.4
/ 8.9
出院后:二甲双胍:0.5g bid +阿卡波糖100mg tid
4
病例总结
病例总结
平稳控糖 保护脏器
安全性
阿卡波糖针对中国人饮食习惯,延缓碳水化合物吸收, 有效降低餐后血糖及HbA1c; 联合二甲双胍,效果更佳。
入院检查及诊断分析
入院血糖:
日期 7月29日
早餐前 (mmol/L)
8.7
早餐后 17.5
午餐前 13.2
午餐后 16.1
晚餐前 11.5
晚餐后 13.3
入院检查及诊断分析
入院诊断
1.2型糖尿病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
2.高血压3级(很高危)
3.冠心病
4.高脂血症
5.高尿酸血症
6.脂肪肝
根据基线HbA1c分层 - HbA1c相对于基线变化 (ITT人群*)
基线HbA1c>8%
患者数量
100
89
103
93
两组间比较,所有P值均≥0.05
入院检查及诊断分析
理想的降糖药物,应在降低血糖的同时,亦能够降低患者心血管事件风险
当前,多项降糖药物的心血管结局研究 均未能获得理想结果。
2013 ESC/EASD指南: 阿卡波糖是可以减少心血管事件风险的降糖药物
体格检查: 血压:150/90mmHg 身高:172cm 体重:80kg 腹围:94cm BMI:27.0kg/m2 心界向左下扩大,双侧足背动脉搏动减弱。双足皮温降低,四肢末梢浅感觉减退。
中医治愈糖尿病案例

中医治愈糖尿病案例
李先生,男,57岁,患有糖尿病10年,常规治疗后血糖仍然
高达10mmol/L。
就诊于某中医院,采用中医综合治疗,治疗
方案如下:
1. 中药治疗
处方:黄橙片、金樱子、黄芪、山药、益智仁、石决明、五味子、柴胡、黄柏、苦参等。
服法:每次15克,每日3次,水煎服。
2. 饮食调理
李先生的饮食方案采用低卡低脂、低盐、高纤维的健康饮食,每天保证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同时限制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摄入。
3. 运动疗法
李先生每天进行骑自行车、快步走等适度的运动,以帮助降低血糖、提高心肺功能和消耗脂肪。
治疗3个月后复查,血糖降至6.5mmol/L,症状得到明显缓解,身体状况明显好转。
以上是一个中医治愈糖尿病的案例,实际治疗方案因人而异,
需根据个体情况制定。
中医综合调理糖尿病由于具有疗效显著、副作用小、术后难度低等优点,成为了糖尿病患者信赖的治疗方式之一。
但与此同时,患者也需保持良好的治疗态度和乐观心态,配合中医和现代医学的治疗方法,才能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糖尿病降糖方案(集锦)

糖尿病降糖方案(集锦)糖尿病降糖方案(集锦)一、口服降糖药:根据药物作用靶点主要分为2大类:1、作用靶点在胰腺的胰岛细胞,机理是促进人体分泌胰岛素:(1)磺脲类:目前主流服用缓释片,能长期、平稳降糖,主要控制空腹血糖:格列齐特(达美康)格列吡嗪(秦苏)格列喹酮(瑞易宁):轻度肾功能不全的可以服用;格列美脲(亚莫利):最新一代的磺脲类;(2)列奈类(非磺脲类):起效快,作用时间短,须每餐前立即口服,主要控制餐后血糖:瑞格列奈(诺和龙):个人认为这种药是目前控制餐后血糖的最强的口服药物;那格列奈(唐力):药效比诺和龙差,对餐后血糖轻度升高的可以应用,特别对于餐后血糖在9mmol/L以下的,还要求餐后血糖更加理想、标准的患者,可以选用;2、作用靶点在胰腺外,机理是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减轻胰岛素抵抗:(1)双胍类:靶点在肝脏、肌肉,主要控制空腹血糖,也能降餐后血糖;二甲双胍:(缓释片,即泰白;普通片,进口的,即格华止);(2)糖苷酶抑制剂:靶点在胃肠道,只能控制餐后血糖;阿卡波糖(拜糖平);伏格列波糖(倍欣);(3)噻唑烷二酮类:靶点在外周组织的PPAR-r受体,起效慢,作用持久,一般不单独应用,多与其他药物合用,起到“放大镜”的作用;罗格列酮(文迪雅);吡格列酮(瑞彤);此外,还有2种非主流的口服降糖药:(4)中成药:玉泉颗粒、参芪降糖颗粒;(5)肠促胰素和DPP4抑制剂:艾塞那肽(百密达)、西格列汀(捷诺维);二、人胰岛素:根据其化学结构主要分为2大类:(动物胰岛素目前已被淘汰,市面上基本看不到,这里不做介绍。
)1、重组人胰岛素:结构与正常人分泌的胰岛素一样:根据起效时间、维持时间分为2类:(1)短效:必须餐前半小时注射,大约维持时间6-8小时(超过了中国人两餐之间的进餐间隔时间,所以会引起重叠效应,进而引起低血糖的发生)。
比如:甘舒霖R、诺和灵R;(2)中效:多在睡前注射,持续时间16-18小时,一般都是在夜间睡前注射,且注射后1-3小时最好能测一次血糖,避免高峰低血糖现象。
诺和佳双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的盐城实战案例分享

诺和佳双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的盐城实战案例分享背景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全球范围内患者数量逐年增加。
近年来,诺和佳双胰岛素作为一种新型治疗糖尿病的药物,逐渐得到医学界的关注。
盐城实战案例病例信息- 患者性别:男性- 年龄:50岁- 病史:2年- 诊断:2型糖尿病- 病情控制情况:不稳定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需求,医生决定采用诺和佳双胰岛素进行治疗。
用药方案1. 胰岛素注射:每日早餐前皮下注射诺和佳双胰岛素。
2. 药物剂量:根据患者的血糖水平和身体状况,医生调整胰岛素剂量。
3. 饮食控制:医生建议患者配合饮食控制,避免高糖高脂食物的摄入。
治疗效果经过持续的治疗,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以下是治疗后的一些主要改善情况:1. 血糖水平:患者的血糖水平得到了稳定控制,长期血糖平均水平降低。
2. 症状改善:患者的多种症状如多饮、多尿、乏力等有所改善。
3. 身体状况:患者体重、血压等指标逐渐恢复正常水平。
注意事项在使用诺和佳双胰岛素治疗糖尿病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遵循医生的用药方案:按时按量使用诺和佳双胰岛素,避免漏服或过量使用。
2. 定期监测血糖水平:定期检测血糖水平,及时调整胰岛素剂量。
3. 配合饮食控制:患者应遵循医生的饮食建议,控制饮食中的糖分和脂肪摄入。
4. 注意副作用:诺和佳双胰岛素治疗可能会出现一些副作用,如低血糖等,患者需密切观察自身症状。
结论诺和佳双胰岛素作为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在盐城的实战案例中展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然而,对于每个患者而言,治疗方案应根据其个体情况进行调整。
因此,在使用诺和佳双胰岛素治疗糖尿病时,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指导,并注意个体化的治疗效果评估。
病例分析:一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降糖药物治疗方案

病例
一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降糖药物治疗方案
患者男性,64岁,有糖尿病病史8年,高血压病史10年,消瘦体型,血糖控制差,胰岛素分泌不足为主,有微血管并发症;如何选择降糖药物?
基本资料:男性,64岁
既往史:有糖尿病史8年,长期口服美吡哒5mg tid 联合
二甲双胍250mg tid 5年左右,自述开始血糖控制好的,
后来从未正规监测血糖,因有泡沫尿和四肢麻木就医;
有高血压病史10年,口服“络活喜”治疗,血压稳定;
体格检查资料:
体型偏瘦,BMI 22.8Kg/m2 ,Bp135/85mmHg
FBS 9.8mmol/L 2h-PG 13.5mmol/L HbA1c 9.1%
FIns 4.3mIu/L 2h-Ins 22.1mIu/L
24小时尿白蛋白 252 mg/24h
心电图基本正常
双下肢周围神经病变(感觉障碍)
肝肾功能基本正常
讨论:
老年,病程长,消瘦体型,血糖控制差;
胰岛素分泌不足为主,有微血管并发症,有高血压病;
治疗方案该如何选择?
进一步降糖治疗方案?
胰岛素首选,但患者排斥使用,拒绝住院。
治疗方案:
诺和龙1mg tid 联合拜糖平50mg tid ,治疗一周
后复查血糖,因患者胃肠道反应能够耐受,根据
血糖逐渐增加拜糖平至早100mg ,中50mg,
晚50mg联合诺和龙1mg tid。
大约1个月,FBS 6.2~7.3mmol/L ,2h-PG
7.8 ~8.5mmol/L同时使用洛汀新,拜阿司匹林,
弥可保及活血化淤的中成药治疗。
转归:
3个月查HbA1C 6.8%,症状改善
24小时尿白蛋白48mg/24h。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何谓针灸美容
•学术定义: 针对人体的美容病及其基础病,通过经络辨
证及脏腑辨证,以针灸刺激经络腧穴,调节阴阳 气血,达到调养体质、恢复疲劳、促进健康、治 疗疾病、健美形容的目。是中医美容科的一部分 或分支或针灸科分支。
• 产生背景: 生活水平提高(客观) 生存环境变化(客观) 疾病谱也变化(客观) 媒体广告宣传(客观) 审美观念转变(主观) 保健意识增强(主观)
针灸美容临床
-思路与方法
2005年11月27日 香港
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中医美容教研室主任 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中医美容专业会主任
傅杰英 教授、医学博士
内容简介
一、 何谓针灸美容 二、 针灸美容临床思路 三、针灸美容的方法 四、针灸美容经络腧穴基础 五、针灸减肥
想知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针灸美容吗?不要急,听我慢慢道来!
合方药。 疗程:3个月以上。每周2-3次。
生活:早餐要吃好,晚餐要早吃,少盐,少水果。 汗出
气滞血瘀型
证候:与情绪、月经、肝脏有关。舌质紫暗,脉象涩。 治则:疏肝活血,理气健脾 经穴:肝经、脾经、任脉、膀胱经。太冲、蠡沟、曲泉、
章门、期门、三阴交、血海、地机、食窦、膈俞、 肝俞、胆俞、脾俞、气海、膻中、归来 耳穴:肝、膈、脾、内分泌、子宫、卵巢 针法:瘀血明显可放血、拔罐。但是注意不可放血过多。 疗程:开始连续针灸5-7天,然后每周3次,连做2个月 生活:加强运动尤其重要。
痰湿重浊型
证候:身体沉重,倦怠嗜卧,头昏胸闷,尿少汗少, 舌
苔厚腻不化。 治则:健脾去痰,利湿化浊
经穴:任脉、脾经、膀胱经。 水分、水道、中极、 偏历
、列缺、阴陵泉、漏谷、委阳、 肺俞、脾俞、 三
焦俞、 耳穴:三焦、脾、肺、肾、大肠、膀胱 针法:热象不重,可温针或艾灸,配合穴位敷贴,拔罐 疗程:如上 生活:饮食少盐、少寒凉,和每天适当汗出非常重要
• 方药 : 中药、西药、内外 • 养生保健
四、针灸美容经络腧穴基础 (举例)
• 手阳明大肠经
美容 美容适用范围:
面部皮肤疾病、口臭、水液代谢不畅、 高血压、月经不调、便秘
常用美容穴位:
商阳:便秘、痤疮、口疮、口臭
血压
合谷:头部皮肤及五官损美性疾病。月经、
……..
常用穴位配伍:
合谷、太冲:高血压、黄褐斑
二、针灸美容临床思路
• 针灸美容的基本原则: 健美缺一不可,健康始终优先。 倡导科学生活,调整不良体质。 从形容观内脏,治疗基础疾病。
•针灸美容面对的疾病
美容病:肥胖症、瘦弱、黑眼圈、眼袋、 黄褐斑、痤疮、脂溢性皮炎、扁平疣、脱 发、体臭、口臭
基础病:月经不调、慢性盆腔炎、附件 炎、妇科良性肿瘤、更年期综合征、贫血、 失眠、便秘、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高 血压、脂肪肝、糖脂代谢紊乱、抑郁症、 焦虑症、亚健康状态
脾肾虚弱型
证候:畏寒怕冷,夜尿多,缺乏性欲,舌质淡水滑, 脉
象沉细 治则:温补脾肾
经穴:任脉、肾经、脾经、膀胱经、督脉。中极、 关元
、阴交、气海、神阙、三阴交、太溪、照海、 脾
俞、肾俞、命门、百会 耳穴:脾、肾、内分泌、肾上腺、皮质下 针法:以温针、艾灸为主,配合神阙药灸 疗程:以调理为主,时间较久。最好配合中药。
• 针灸美容的患者特征 性别、年龄、职业、生活习惯、性格心 态、求医心理
关注容貌外形,忽视身体健康 对医生期望高,对自己要求低
• 针灸美容的诊疗过程 (1)治病先辨体质,决定治疗基调。(体质与美容之关系) (2)辨别损美变化,确定局部治疗。(培养职业眼光习惯) (3)寻找问题根源,治疗基础疾病。(建立跨科立体思维) (4)确定治疗方案,选择适当方法。(针灸药物各有侧重) (5)医患多加交流,指导科学养生。(生活心态美容基础)
胃强脾虚型:
证候:肌肉结实、形体均匀、食欲亢进、大便干结、
舌大色红,脉有力
治则:清降胃火,通常大便
经穴:基础穴位、滑肉门、天枢、外陵、大巨、上巨
虚、下巨虚、内庭
耳穴:神门、肺、饥点、渴点、胃、贲门、大肠
针法:泻法为主。
• 疗程:连续10天,第1、2次加膀胱经第一侧线梅花针
•
中度叩刺拔罐。休息5天,后每周3次,连续2-
大横、腹哀、 • 膀胱经: • 肺俞、膈俞、肝俞、胆俞、脾俞、三焦俞、肾俞 • 任脉: • 中极、关元、气海、阴交、水分、中脘 • 肝经: • 太冲、曲泉、章门、期门 • 胆经: • 日月、带脉、阳陵泉、足临泣
必要检查:
体重、BMI、腰围、血压、血脂、血糖、 血尿酸、肝功
辨证施治
发病基础:胃强脾虚,精微不化,痰湿偏盛。 基础穴位:带脉、中脘、关元、阿是、足三里
• 从事针灸美容需要学习的内容: 针灸科、消化科、内分泌代谢科、皮肤
科、妇科、心理学、养生学 手法灵巧、轻柔;尽量避免疼痛不适。
三、针灸美容的方法
原则:
调理为主,治疗为辅(体质疾病) 针灸为主,中药为辅(双相调节)
中医为主,西医为辅(个别疾病)
• 针灸: 毫针、电针、火针、梅花针、温针、艾灸 刺络、拔罐、埋线、耳针、脐疗、穴贴
• 足阳明胃经 • 足太阴脾经 ……
•
五、针灸减肥
基础经络 必要检查 辨证施治 抑制食欲 通利三焦
增加排泄 调节血脂 埋线减肥 注意事项 个人体会
基础经络:
• 胃经: 滑肉门、天枢、外陵、大巨、水道、归来、气街、梁
丘、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丰隆、内庭、厉兑 • 脾经: • 太白、公孙、商丘、三阴交、漏谷、阴陵泉、血海、腹结、
•
3个月。
生活:饮食结构、饮食速度、饮食分量、饮食时间
脾虚体弱型
证候:肌肉松软、腰腹肥满、神疲嗜睡、容易疲乏、 时有腹胀,大便溏烂,舌淡齿痕,脉细软
治则:健脾益气,通畅代谢 经穴:以脾经、任脉为主。关元、气海、水分、中脘、
天枢、水道、足三里、太白、公孙、商丘、三阴 交、漏谷、大横、腹哀、脾俞、肺俞、列缺 耳穴:脾、三焦、肾上腺、皮质下 针法:以温针、艾灸、脐疗为主。针刺补法。埋线。 配
• 发展前景: 道路是曲折的:浮躁浅薄 前途是光明的:社会发展
• 临床优势 食养食治—导引按摩—针刺艾灸—谴方用药 是药三分毒 针灸有双相调节作用,方药一般不具备。
• 临床定位: 医学美容: 一级学科—二级学科—特色专科 针灸科:
针灸内科、针灸妇科、针灸美容、针灸痛症 个体诊所:
融合在妇科、皮肤科、针灸科、按摩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