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用红花黄色素

合集下载

红花黄色素注射液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观察

红花黄色素注射液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观察

红花黄色素注射液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观察【摘要】目的观察探讨红花黄色素注射液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总结其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6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观察组给予红花黄色素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单硝酸异山梨酯片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

结果观察组显效20例,有效10例,无效3例,无不良反应,总有效率为90.9%;对照组显效17例,有效6例,无效10例,不良反应9例,总有效率为69.7%,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mv,并出现以r波为主的导联t波地平甚至导致)运动平板呈阳性反应;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观察组给予红花黄色素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单硝酸异山梨酯片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

两组患者从年龄、性别等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1.2.1 观察组使红花黄色素注射液治疗:首先让病患休息并吸氧,然后给予众患者250ml5%的葡萄糖注射液并混入150mg红花黄色素注射液,按每天一次的静脉滴注进行注射治疗,连续治疗15天后观察其疗效。

1.2.2 对照组使用口服单硝酸异山梨酯片治疗:首先让众患者休息并给予吸氧,然后再给予口服150mg每日一次的阿司匹林,以及每日2次的美托洛尔25mg和每日3次的硝酸异山梨酯缓解片10mg进行治疗,连续服用15天后观察其疗效。

1.3 疗效标准对经过治疗的众患者根据《中药新药治疗胸痹(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和《冠心病心绞痛及心电图疗效评定标准》进行规划可分为,显效:经过治疗后患者在同样的劳动能力下部引起心绞痛或心绞痛症状发作次数减少80%以上且无胸闷症状,在给予心电图和24小时的动态心电图检查,均无异常或静息心电图缺血性st段恢复>0.1mv,t波改为直立;有效:经过治疗后患者心绞痛症状减少到50%-80%,在给予心电图和24小时的动态心电图检查时,发现st段回升≥0.05mv,t波逐渐正常。

注射用红花黄色素联合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对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注射用红花黄色素联合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对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注射用红花黄色素联合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对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观察马艳娜【摘要】目的探讨注射用红花黄色素联合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对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南乐中兴医院收治的104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分为A组和B组,各52例.A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服用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B组在A组治疗的基础上接受注射用红花黄色素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心绞痛改善总有效率及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A组和B组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分别为(7.53±2.21)、(4.08±1.13)次/周,持续时间分别为(4.36±0.71)、(2.45±0.53)min,治疗后B组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低于A组,持续时间短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患者心绞痛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73.08%(38/52)、90.38%(47/52),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76.92%(40/52)、96.15%(50/52),B组心绞痛改善总有效率、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红花黄色素联合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效果较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期刊名称】《河南医学研究》【年(卷),期】2018(027)016【总页数】2页(P2990-2991)【关键词】冠心病;心绞痛;红花黄色素;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心电图【作者】马艳娜【作者单位】南乐中兴医院内科河南濮阳 457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4冠心病心绞痛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且近些年发病率有所上升,如不及时接受有效治疗,极易引发心肌梗死,甚至会导致死亡。

该病的治疗以改善心肌缺血为主。

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是一种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是治疗冠心病的常用药物之一。

尽管研究人员对冠心病心绞痛的认识在不断地加深,但目前仍无治疗该病的特效药物,常规治疗措施的临床效果有限。

红花注射液

红花注射液

红花注射液1成分含量【药物组成】红花【有效成分】红花黄色素、红花醌苷、红花素、新红花苷【药物含量】每1ml注射液相当于红花原生药0.5g。

吸收度不低于0.5。

【理化性质】该品为黄红色至棕红色的澄明液体,PH值5.5~7.02功能【功能主治】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主要用于治疗闭塞性脑血管疾病,冠心病,心肌梗塞、脉管炎;对高脂血症、糖尿病并发症、月经不调、类风湿关节炎等有辅助治疗作用。

对抗凝血,抑制血拴形成,明显改善血液刘变数。

对缺血再灌注(心脏,肝脏,血壁)的保护作用。

抑制血管内皮细胞过度增殖,稳定血管内膜,治疗血管增殖性疾病。

3药理研究1.通过观察血清中CK、CK-MB、AST及LDH的含量变化,并测定心梗面积,探讨红花注射液HHI对垂体后叶素(Pit)所致大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并通过观察血清中SOD、MDA的变化及HHI对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ηh、ηL、ηP、HCT、Fib)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理。

方法:以腹腔注射Pit造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监测心梗面积的变化及测定几项生化指标的改变;以皮下注射肾上腺素(Adr)加冰水冷浴造大鼠急性血瘀模型,观察HHI对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的影响。

结果:Pit模型组大鼠4项心肌酶指标中,CK、AST、LDH均较正常组显著上升。

与正常组相比,CK由1138.20±434.86 U/L升至1659.70±565.13 U/L(P<0.05),AST由144.50±15.83 U/L升至207.20±36.70U/L(P<0.01),LDH由691.00±293.55 U/L升至1292.7士336.6lu,CK一MB较正常组升高了37.7%。

N一B一「染色一可见模型组心脏出现梗塞区。

同时模型组与正常组相比MDA 含量由6.46士1一1 nmol/ml升至9.39士2.00 nmol/ml(p0.05),而soD含量由173.35士5.97U/ml降至152.50士6,27U/ml(p0.01)。

249份消化内科医嘱注射用红花黄色素应用分析

249份消化内科医嘱注射用红花黄色素应用分析

249份消化内科医嘱注射用红花黄色素应用分析丁莉;陈东海;王海黎;左群英【摘要】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tion status of safflower yellow injection in digestive system department of Yan’an Hospital Affiliated to Kunming Medical University(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our hospital”) ,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promotion of the rational application of safflower yellow injection in clinic.METHODS:According to 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 249 medical orders in with safflower yellow injection digestive system department were randomly extracted.And retrospective analysis method was adopted to summarize, evaluate and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status of safflower yellow injection.RESULTS: Of the 249 medical orders, only 21 cases (8.43%) in treatment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indications of safflower yellow injection, the rest were were indications.206 cases (82.73%) selected 0.9% sodium chloride injection as solvent in accordance with the specifications.The shortest treatment course was 1 d, the longest was 21 d, and 124 cases (49.80%) were 7-14 d;4 cases were improper drugcombination.CONCLUSIONS: There were some irrational phenomenon in the application of safflower yellow injection.Through targeted review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jections in clinical department,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clinical rational application of drugs and effective interventions, the safety and effective applic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jections in clinic would be ensured.%目的:了解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延安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消化内科患者使用注射用红花黄色素的现状,为促进临床合理应用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提供参考。

红花注射液和注射用红花黄色素药理作用研究

红花注射液和注射用红花黄色素药理作用研究

红花注射液和注射用红花黄色素药理作用研究陈培栋;房利勤【期刊名称】《世界中医药》【年(卷),期】2016(011)002【摘要】目的:比较红花注射液和注射用红花黄色素药理作用的区别,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择体重相近的小白鼠,给予相同剂量的红花注射液和注射用红花黄色素,观察小白鼠单核-巨噬细胞碳粒廓清指数K和吞噬指数α,变化,比较2组药品对小白鼠免疫能力的影响;观察小白鼠舒张压和收缩压的变化值,比较2组药品对小白鼠血压的影响;观察小白鼠的入睡例数、入睡比例以及入睡时间,比较2组药品对小白鼠中枢镇静作用的影响.结果:红花注射液组显著升高小白鼠的单核-巨噬细胞碳粒廓清指数K和吞噬指数α,较对照组小白鼠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注射用红花黄色素组的免疫效果不明显;红花注射液组和注射用红花黄色素组均显著降低小白鼠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较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注射用红花黄色素组降压效果更加明显;红花注射液注射液显著促进小白鼠睡眠,入睡比例和入睡时间均较对照组小白鼠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注射用红花黄色素组镇静效果不明显.结论:红花注射液组具有较好的免疫作用、较强的降血压作用、较强的中枢镇静作用,但注射用红花黄色素仅有较强的降血压作用,降压效果更加明显.【总页数】3页(P308-310)【作者】陈培栋;房利勤【作者单位】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连云港,222023;连云港市第四人民医院,连云港,222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5【相关文献】1.红花注射液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J], 万先惠;秦亚利;颜涛2.注射用红花黄色素与两种输液的配伍稳定性研究 [J], 陈东海;李丛元;丁莉3.注射用红花黄色素在心脏瓣膜置换术术前应用的安全性研究 [J], 李晓密;王镇龙;祝岩;尹宗涛;张晓慧;徐莉莹4.红花注射液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J], 钟月平5.注射用红花黄色素对大鼠股骨骨折愈合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 [J], 张爱新;张卓;张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红花黄色素注射液配合西药治疗对脑梗塞血瘀证的疗效观察

红花黄色素注射液配合西药治疗对脑梗塞血瘀证的疗效观察

红花黄色素注射液配合西药治疗对脑梗塞血瘀证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红花黄色素注射液配合西药治疗对脑梗塞血瘀证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收集我院在1年之内收治的脑梗塞血瘀证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50例。

对照组使用西药方法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红花黄色素注射液治疗。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并有统计学意义。

另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非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红花黄色素注射液配合西药治疗能够对脑梗塞血瘀证患者起到安全有效的治疗效果,有着很高应用价值。

关键词:红花黄色素注射液;配合西药治疗;脑梗塞血瘀证;疗效观察在对脑梗塞血瘀证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最为常见的治疗方法为西药治疗。

但有研究显示,西药治疗为针对症状的治疗,因此无法对患者起到根治的效果,因此对患者实施中药治疗在目前得到了较多的关注[1]。

在本次研究中,分析了红花黄色素注射液配合西药治疗对脑梗塞血瘀证的疗效和安全性,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我院在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间收治的脑梗塞血瘀证患者,数量为100例。

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在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上制定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诊断,所有患者均得到确诊。

其中男56例,女44例,年龄45-76岁,平均53.65±4.52岁。

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50例。

对照组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45-75岁,平均52.42±4.23岁。

观察组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46-76岁,平均54.56±5.72岁。

两组患者在年龄和性别上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使用西药方法治疗,在本次研究中对患者进行溶栓、降低颅内压、维持酸碱电解质平衡、降低血压、吸氧、降血糖等治疗,并需要为患者进行改善微循环的治疗。

我院2017年度注射用红花黄色素使用分析

我院2017年度注射用红花黄色素使用分析

我院2017年度注射用红花黄色素使用分析
李燕;郭红霞
【期刊名称】《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年(卷),期】2020(13)1
【摘要】目的通过分析医院注射用红花黄色素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提供参考。

方法回顾性调查医院2017年使用注射用红花黄色素的住院病历1 265份,对使用该药品的科室分布、适应证、用法用量、联合用药及不良反应等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在所调查的病例中,76.44%来自骨科、手外科、肾病科;适应证与说明书相符的占33.60%;全部病历给药频次、单次用量均与说明书相符,用药疗程基本符合规定疗程(13~14 d)占39.84%,溶媒选择不合理占9.64%,医嘱中明确注明给药速度的仅占5.38%;联合用药率达77.87%,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55%。

结论医院注射用红花黄色素的应用存在不合理情况,应加强中药注射剂规范使用管理。

【总页数】3页(P105-107)
【作者】李燕;郭红霞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83医院和平院区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2
【相关文献】
1.注射用红花黄色素超说明书使用的分析
2.我院2015—2017年度麻精药品使用分析
3.我院2014—2017年注射用质子泵抑制剂和中药注射液使用现状调查
4.我院2016年3例注射用红花黄色素不良反应分析
5.我院330例使用注射用红花黄色素患者不良反应监测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注射用红花黄色素与6种输液配伍的稳定性

注射用红花黄色素与6种输液配伍的稳定性

注射用红花黄色素与6种输液配伍的稳定性杜红芳;耿魁魁;李冬梅;刘圣【期刊名称】《中成药》【年(卷),期】2014(036)008【摘要】目的考察注射用红花黄色素与6种输液配伍后的稳定性.方法采用L8(27)正交设计优选的红花黄色素溶解液分别与5%和10%葡萄糖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乳酸钠林格注射液及复方氯化钠注射液稀释为成品输液,观察室温(22℃)条件下8h内各成品输液理化性质的变化并计算HPLC 指纹图谱的相似度.结果注射用红花黄色素配伍6种成品输液的性状和pH在0~8 h内没有显著变化.在6h内不溶微粒数符合规定,只有0.9%复方氯化钠注射液,配伍8h后,复方氯化钠稀释的成品输液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含量下降超出10%,其他5种成品输液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含量稳定.HPLC指纹图谱相似度均无显著变化.结论建议采用0.9%氯化钠等注射用红花黄色素调配为成品输液,并于室温下6h内使用.【总页数】6页(P1635-1640)【作者】杜红芳;耿魁魁;李冬梅;刘圣【作者单位】安徽中医药大学,安徽合肥230038;安徽省立医院,安徽合肥230001;安徽省立医院,安徽合肥230001;安徽省立医院,安徽合肥23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27.11【相关文献】1.注射用红花黄色素在果糖注射液中的稳定性考察 [J], 魏绍煌2.注射用红花黄色素与几种输液的配伍稳定性 [J], 王锦芳;陈国庆3.注射用红花黄色素与两种输液的配伍稳定性研究 [J], 陈东海;李丛元;丁莉4.注射用灯盏花素与7种临床常用输液配伍稳定性研究 [J], 陈虹;郭昌贵;唐燕;赖芸;李德勋;孙荣飞5.注射用红花黄色素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观察 [J], 赵磊;宋洁昌;石省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射用红花黄色素
Zhusheyong Honghuahuangsesu
本品为红花黄色素经冷冻干燥制成的无菌粉末。

【制法】取红花黄色素适量(按含总黄酮80g计),甘露醇40~60g,以注射用水溶解,滤过,最后用0.22μm微孔滤膜过滤,分装于1000瓶,冷冻干燥,即得。

【性状】本品为黄色至橙黄色的疏松块状物。

【鉴别】取本品,加水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羟基红花黄色素A 对照品,加水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15年版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lμl,分别点于同一聚酰胺薄膜上,以甲醇-水-冰醋酸(5∶4∶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在紫外光(365nm)下检视。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检查】pH值取本品,加水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依法测定(中国药典2015年版通则0631),应为5.0~7.0。

水分精密称取本品0.5g,照水分测定法(中国药典2015年版通则0832第三法)测定,水分不得过5.0%。

可见异物取本品5支,分别用经0.45μm微孔滤膜过滤的注射用水5ml溶解,依法检查(中国药典2015年版通则0904第一法及可见异物检查法补充规定)。

应符合规定。

蛋白质取本品,加水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取该溶液1m1,滴加鞣酸试液1~3滴,不得产生浑浊。

鞣质取本品,加水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取该溶液1m1,加新鲜配制的含1%鸡蛋清的生理盐水5ml,放置10分钟,不得出现浑浊或沉淀。

草酸盐取本品,加水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取该溶液2ml,加3%氯化钙试液2~3滴,放置10分钟,不得出现浑浊或沉淀。

钾离子取本品1瓶,加水制成250ml溶液。

取2ml,依法测定(中国药典2015年版通则2400)。

应符合规定。

无菌取本品,用薄膜过滤法处理依法检查(中国药典2015年版通则1101),应符合规定。

热原取本品1瓶,加氯化钠注射液制成每1ml含4mg的溶液,依法检查(中国药典2015年版通则1142),剂量按家兔体重每1Kg注射1ml。

应符合规定。

溶血与凝聚2%的红细胞混悬液的制备取兔血或羊血数毫升,放入盛有玻璃珠的锥形瓶中,
振摇10分钟,除去纤维蛋白原,使成脱纤血,加约10倍量的生理氯化钠溶液,摇匀,离心,除去上清液,沉淀的红细胞再用生理氯化钠溶液洗涤2~3次,至上清液不显红色时为止,将所得红细胞用生理氯化钠溶液配成浓度为2%的红细胞混悬液,即得。

试验方法取试管6支,按下表中的配比量依次加入2%红细胞混悬液和生理氯化钠溶液,混匀,于37℃恒温箱中放置30分钟,分别加入不同量的药液(取本品80mg,用生理氯化钠溶液溶解并稀释成4mg/ml;以第6管为空白对照),摇匀后,置37℃恒温箱中,开始每隔15分钟观察1次,1小时后,每隔1小时观察1次,共观察2小时。

按上法检查,以第3管为准,本品在2小时内不得出现溶血和红细胞凝聚。

异常毒性取本品80mg(以总黄酮计),加氯化钠注射液配制成每1ml含4mg的供试品溶液,依法检查(中国药典2015年版通则1141)。

应符合规定。

过敏反应取本品或同批原料80mg(以总黄酮计),用氯化钠注射液配制成每1ml含4mg的溶液进行致敏,依法检查(中国药典2015年版通则1147),应符合规定。

重金属及有害元素残留量
铅、镉、砷、汞、铜测定精密称取注射用红花黄色素0.3g,照铅、镉、砷、汞、铜测定法(中国药典2015年版通则2321)检查,本品每瓶含:铅不得超过12μg,镉不得超过3μg,砷不得超过6μg,汞不得超过2μg,铜不得超过150μg。

相关物质照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2015年版通则0512)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Agilent 1100 型高效液相色谱仪;色谱柱:Inertsil ODS-3 C18,250mm×4.6mm,5µm;以流动相A:乙腈、B:0.05%磷酸,按下表进行梯度洗脱;流速每分钟为1.0ml;检测波长为230nm;柱温35℃。

理论板数按羟基红花黄色素A峰计算应不低于5000。

时间(分钟)A(%) B(%)
0~55 0→30100→70
55~65 30→070→100参照物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羟基红花黄色素A对照品适量,加水制成每1ml含0.4m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1瓶,加水使溶解,并转移至100ml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
匀,用微孔滤膜(0.45µm)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参照物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5µ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记录0分钟~65分钟的色谱峰,以供试品色谱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峰面积的0.3%为最小积分峰面积,积分,计算,即得。

供试品色谱中,除羟基红花黄色素A峰外其他色谱峰面积总和不得超过总峰面积的25%。

其他应符合注射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中国药典2015年版通则0102)。

【含量测定】总黄酮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羟基红花黄色素A对照品适量,加水制成每1ml含0.7mg的溶液,即得。

标准曲线的制备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0.1 ml、0.15 ml、0.2 ml、0.25 ml、0.3 ml、0.4ml,分别置10ml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以水作为空白,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中国药典2015年版通则0401),在400nm波长处测定吸收度,以吸收度为纵坐标,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测定法取本品约55mg,精密称定,加水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精密量取该溶液1ml,置50ml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摇匀。

照标准曲线的制备项下的方法,自“以水为作为空白”起,依法测定吸收度,从标准曲线上读出供试品溶液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重量,计算,即得。

本品每瓶含总黄酮以羟基红花黄色素A(C27H30O15)计,应为72~88mg。

羟基红花黄色素A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2015年版通则0512)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十八烷基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甲醇-乙腈-水-磷酸(20∶10∶70∶0.0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400nm。

理论板数按羟基红花黄色素A峰计算应不低于3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羟基红花黄色素A对照品适量,加水制成每1ml含0.6m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适量,精密称定,加水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微孔滤膜滤过,作为供试品溶液。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上述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每瓶含羟基红花黄色素A(C27H30O15)应为56~78mg。

【功能与主治】活血、化瘀、通脉。

用于冠心病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

中医辨证为心血瘀阻证,症见胸痛、胸闷、心悸。

【用法与用量】静脉滴注(滴速不高于30滴/分),每次1瓶(含红花总黄酮80mg),每日1次,加注射用生理盐水250ml溶解后使用,14天为一疗程。

【注意】1、孕妇及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2、有出血倾向者慎用。

3、治疗期间少数患者发生头晕、头昏、头胀痛。

周身瘙痒、皮疹、牙龈出血。

需密切观察病情,及时予以处理。

4、本品不得与其它药物混合滴注。

【规格】每瓶装150mg(含红花总黄酮80mg)
【贮藏】密封,避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