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必背课文
七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全部(北师大版)快

七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全部(北师大版)快一)、课内古诗背诵【观沧海】(曹操·东汉)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次北固山下】(王湾·唐)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唐)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西江月】(辛弃疾·南宋)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元)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二)、课外古诗词背诵【龟虽寿】(曹操)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过故人庄】(孟浩然·唐)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唐)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唐)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夜雨寄北】(李商隐·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泊秦淮】(杜牧·唐)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浣溪沙】(晏殊·宋)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必背课文

七年级上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廖廓江天万里霜。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童区寄传童寄者,郴州荛牧儿也。
行牧且荛,二豪贼劫持,反接,布囊其口,去逾四十里,之虚所卖之。
寄伪儿啼,恐栗,为儿恒状。
贼易之,对饮酒,醉。
一人去为市;一人卧,植刃道上。
童微伺其睡,以缚背刃,力上下,得绝;因取刃杀之。
逃未及远,市者还,得童,大骇,将杀童。
遽曰:“为两郎僮,孰若为一郎僮耶?彼不我恩也;郎诚见完与恩,无所不可。
”市者良久计曰:“与其杀是僮,孰若卖之?与其卖而分,孰若吾得专焉?幸而杀彼,甚善!”即藏其尸,持童抵主人所,愈束缚牢甚。
夜半,童自转,以缚即炉火烧绝之,虽疮手勿惮;复取刃杀市者。
因大号。
一虚皆惊。
童曰:“我区氏儿也,不当为僮。
贼二人得我,我幸皆杀之矣。
愿以闻于官。
”虚吏白州。
州白大府。
大府召视儿,幼愿耳。
刺史颜证奇之,留为小吏,不肯。
与衣裳,吏护还之乡。
李寄乡之行劫缚者,侧目莫敢过其门,皆曰:“是儿少秦武阳二岁,而讨杀二豪,岂可近耶?”东越闽中有庸岭,高数十里,其西北隰中有大蛇,长七八丈,大十余围。
土俗常惧。
东冶都尉及属城长吏,多有死者。
祭以牛羊,故不得福。
或与人梦,或下谕巫祝,欲得啖童女年十二三者。
都尉、令、长并共患之。
然气厉不息。
共请求人家生婢子,兼有罪家女养之。
至八月朝祭,送蛇穴口,蛇出吞啮之。
累年如此,巳用九女。
尔时预复募索,未得其女。
将乐县李诞,家有六女,无男。
其小女名寄,应募欲行。
父母不听。
寄曰:“父母无相,惟生六女,无有一男,虽有如无。
初中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文详细解析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文详细解析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
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段析]回忆百草园的缘由,点出百草园是“我”的乐园(“我的乐园”总括下文,下文内容是对这句话的具体描述)。
百草园既不是建有亭台轩榭的南国名园,也不是独具山光水色的天然胜境,然而在鲁迅笔下却是那样斑斓多彩。
作者是在对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中再现“百草园”的,一往情深地倾注了童心的热情和梦幻,童心像电光石火一样照亮了百草园!这是一幅浸润童心的诗画。
“似乎”“确凿”并不矛盾。
“确凿只有”断定其中不会有什么动人之处;“似乎”是对这种断定有些踌躇,这表示对是否记得清楚还不敢说。
但有一点是准确无疑的,那就是百萆园里只有些野草。
用成人的眼光看,百草园不会有什么动人之处,但对只有几岁的“我”来说,却是乐园。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油蛉在这里低.......。
单是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阵烟雾。
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
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
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①这段文字所用的修辞方法有哪几种?)[段析]百草园的景物,用成人的眼光看,并不新鲜,但在儿童眼里,一切都新奇——有声、有色、有趣,确实是儿童的乐园。
童心,像孔雀抖开的瑰丽彩屏,它赋予了艺术描写多维性和丰富性。
初中语文(北师大版)七年级上文学常识知识点梳理

初中语文(北师大版)七年级上文学常识知识点梳理现代文主要篇目: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均选自鲁迅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现名意为:早晨的花到傍晚拾起来,意即回忆过去的事情。
①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主将。
1918年5月,第一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
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华盖集续编》、《准风月谈》等。
1921年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作品之一,也是鲁迅的代表作,小说主人公阿Q以其“精神胜利法”成为世界文学画廊中的著名形象。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先生一生的真实写照。
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回忆性散文,通过对儿时及少年时在百草园玩乐及三味书屋读书两种不同的生活的回忆,表达了对充满趣味的百草园由衷的喜爱,也含蓄的批判了封建教育制度。
《阿长与<山海经>》通过回忆儿时与保姆长妈妈相处的情景,勾勒出一个善良、朴实而又迷信、爱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长妈妈的形象,同时,通过记述长妈妈寻购并赠送自己慕求已久的绘图本《山海经》,表达了对长妈妈的尊敬、感激和思念之情。
③、《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提到的《荡寇志》是清朝俞万春著的诬蔑农民起义的小说;《西游记》则是明代小说家吴承恩创作的长篇神魔小说。
《山海经》是战国至西汉初年的作品,内容主要是我国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还保存了不少上古时代流传下来的神话故事,如“黄帝战蚩尤”、“精卫填海”、“夸父逐日”等。
鲁迅称之为“古之巫书”。
2、《雪地贺卡》、《静默草原》的作者是我国当代著名的蒙古族作家鲍尔吉·原野,其散文睿智典雅、细腻宁静,独具特色。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基础知识

七年级语文上册基础知识第一单元童年梦痕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是一篇回忆性散文。
主题是通过对儿时及少年时在百草园玩乐及三味书屋读书两种不同的生活的回忆,表达了对充满趣味的百草园由衷的喜爱,表现了儿童热爱自然、天真幼稚、调皮欢乐的天性。
作者鲁迅,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作品: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狂人日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孔乙己》、《阿Q正传》、《药》、《祝福》、《故乡》、《社戏》等都是名篇。
【确凿(záo)菜畦(qí)桑葚(shèn)蟋蟀(x īshuài)油蛉(líng)斑蝥(bān máo)缠络(chán luò)珊瑚(shanhu) 高枕而卧敛(liǎn)脑髓(suǐ)鉴赏人迹罕至觅(mì)食攒(cuán)拗(ǎo)竹筛倘若和蔼(ǎi)恭敬书塾(shú)博学)蝉蜕(chán tuì)倜傥(tìtǎng)渊博盔(kuī)甲人声鼎沸(dǐng fèi)宿儒(rú)秕(bǐ)谷锡箔(xībó)】2、《雪地贺卡》小小说作者鲍尔吉•原野,蒙古族作家。
主题是表达了作者对童心的珍惜。
记叙了自己偶然发现一个孩子给雪人送的贺卡、以雪人口吻回复贺卡、为呵护孩子纯真的心灵停止回复贺卡的经历,表现了童心的美好纯真和我精心呵护童心童趣的高尚情怀。
【埋没(mò)雀斑襟(jīn)怀屹(yì)立颏(kē)下雪橇(qiāo)圣诞(dàn)鼻涕(bítì)嫉妒(jídù)恳挚(kěn zhì)臃肿(yōng zhǒng)弩(nǔ)】3、《阿长与〈山海经〉》回忆性散文作者鲁迅。
写了阿长给我买《山海经》一事,通过具体的细节描写,勾勒出一个善良、朴实而又迷信、爱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长妈妈的形象,同时,通过记述长妈妈寻购并赠送自己慕求已久的绘图本《山海经》,表达了对长妈妈的尊敬、感激和思念之情。
初中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课《雪地贺卡》鲍尔吉·原野简介

鲍尔吉·原野简介
鲍尔吉·原野,姓鲍尔吉,即蒙古族诸部落中黄金家族的命号,祖籍内蒙古自治区哲里木盟宾图旗。
一九五八年七月十五日生于呼和浩特第253医院,长在赤峰市昭乌达盟公署家属(二)院。
他于赤峰师范学校毕业,现供职于辽宁省公安厅《平安》杂志。
从1981年开始发表作品,小说、散文、诗歌、报告文学等均多次获奖。
著有《掌心化雪》、《不要和春天说话》、随感录《脱口而出》,散文集《百变人生》、《酒到唇边》、《善良是一棵矮树》、《思想起》、《世相铁板烧》、《浪漫是情场的官僚主义》等。
一般认为,“鲍尔吉·原野的幽默发诸两端:机智与悲悯。
习见的生活现象经他点拨,露出可笑的一面,并因此可爱”。
“作为成人作家,鲍尔吉·原野葆有天真的目光,令人称奇。
童心比油滑更接近幽默”。
母亲乌云高娃,职员。
父亲那顺德力格尔,翻译家。
出版的主要作品有:《今年秋天的一些想法》、《譬如朝露》、《羊的样子》、《青草课本》、《每天变傻一点点》、《让高贵与高贵相遇》等。
获文汇报笔会奖,人民文学散文奖,中国新闻奖金奖及辽宁省警察体育先进个人。
《浪漫是情场的官僚主义》除部分代表作品外,主要集合了作者2002年的新作。
全书秉持醇正的幽默品质,令人开怀,又带一些忧伤。
他与画家朝戈、歌手腾格尔共称“草原三剑客”。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整册书文学常识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20日),字豫才,原名周树人,字豫山、豫亭,以笔名鲁迅闻名于世。
浙江绍兴人,为20世纪中国的重要作家,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左翼文化运动的支持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开山巨匠。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评价为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鲁迅的作品包括杂文、短篇小说、评论、散文、翻译作品,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鲁迅与周作人、郭沫若、郁达夫等著名作家都为留学日本派。
1902年2月,21岁的鲁迅赴日本,先入东京弘文学院学习日语,2年后(1904年9月赴仙台)进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1912年改制东北大学医学部)学习现代医学。
鲁迅选择学习现代医学,是因为父亲的病故造成他对中医产生了严重怀疑。
他是东北大学的第一位外国留学生,也是当时仙台唯一的中国留学生。
在仙台给鲁迅影响最大的是解剖学老师藤野严九郎。
在周作人所著的《鲁迅的青年时代》和许寿裳所著的《亡友鲁迅印象记》两部书中,两人都曾引用过鲁迅的医专同班同学医学博士小林茂雄公布的鲁迅学年成绩。
鲁迅在医校学习一年以后,便从学校退学。
他本人在《藤野先生》一文中提及此事,称自己是因为受到一部日俄战争的纪录电影片里,中国人给俄国人做侦探而被日本军逮捕要枪毙,喜欢在场围观的也是中国人这类事实的刺激,认为“救国救民需先救思想”,于是弃医从文,希望用文学改造中国人的“国民劣根性”。
据永田圭介的专著《秋瑾——竞雄女侠传》在1905年秋瑾回国前曾在陈天华追悼会上对反对回国的鲁迅许寿裳等人痛骂,还拔出了随身携带的日本刀厉声喝道:“投降满虏,卖友求荣。
欺压汉人,吃我一刀。
鲁迅以小说创作起家。
1918年在《新青年》杂志发表的《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白话小说的开山之作,影响深远。
其后,鲁迅连续发表多篇短篇小说,后来编入《呐喊》、《彷徨》两个短篇小说集,分别于1923年和1926年出版。
随着社会形势的变化,鲁迅逐渐放弃了计划中的长篇小说创作,转向杂文写作。
北师大版阅读篇目

北师大版初中语文教材目录七年级上册课文目录第一单元童年梦痕1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2 雪地贺卡………鲍尔吉.原野比较.探究阿长与《山海经》……鲁迅拣麦穗…………………张洁*童年絮味………………舒婷*生命…………………沉河“表达.交流”综合实践永葆童心语言趣谈有趣的汉字第二单元秋日撷英3 山行……杜牧4 [越调]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比较.探究秋词………………刘禹锡采桑子.重阳…………毛泽东登高………………杜甫*秋颂………………济慈*落叶……………贾平凹“表达.交流”综合实践自己的秋天语言趣谈“秋”和颂秋、悲秋第三单元亲情歌吟5 背影………………朱自清6 慈母情深………………梁晓声比较.探究父母的心……[日]川端康成*养母………………杨新雨*我们是怎样过母亲节的………………[加拿大]里柯克*金色花……[印度]泰戈尔“表达.交流”综合实践感悟亲情语言趣谈三口之家:父、母、子第四单元品行善恶7 农夫和蛇(二则)……………《伊索寓言》8 渔夫的故事……《天方夜谈》比较.探究农夫和蛇……………克雷洛夫东郭先生和狼………*盗草……………田汉“表达.交流”综合实践生活的棱镜语言趣谈从“蛇”说到问候语第五单元生命礼赞9 猫的故事………………梁实秋10 最后一片叶子………欧.亨利比较.探究天鹅的故事……………章廷桦满腔热血已经沸腾……周梅森*“小地主”…………周晓枫*“诺曼底”号遇难记…雨果“表达.交流”综合实践关注动物朋友语言趣谈“猫狗”语义面面观第六单元性灵愚慧11 皇帝的新装……………安徒生比较.探究黑信…………………哈谢克*我若为王………………聂绀弩12 童区寄传………………柳宗元比较.探究李寄…………………干宝狼………蒲松龄*说虎………………刘基*智惩恶少……姜山陈石平“表达.交流”综合实践:做个智勇双全的少年语言趣谈“睡”与“寐”附录一怎样查工具书附录二课外阅读推荐附录三书法小知识七年级下册课文目录第一单元千古涛声1 长江…………………郭风2 筏子…………………袁鹰比较.探究诗歌三首当我死时………………余光中黄河颂…光未然长江之歌………………胡宏伟一条大河……………刘元举* 运河与扬子江……陈衡哲* 江之歌………………毛姆* 壶口与龙门………叶其扬“表达.交流”综合实践心灵的欢歌………………语言趣谈看得见也听得见的字第二单元斑斓春色3 春……朱自清4 春风…………………林斤澜比较.探究诗词九首江南春绝句……………杜牧游园不值………………叶绍翁玉楼春…宋祁鹧鸪天代人赋………辛弃疾春夜喜雨………………杜甫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钱塘湖春行……………白居易春………艾青初春……王宜振* 唐宋大诗人诗中的物候………………竺可桢宛敏涓*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贾祖璋“表达.交流”综合实践独特的我………………语言趣谈“春”字变形记第三单元慷慨正气5 最后一课………………都德6 过零丁洋……………文天祥比较.探究第一堂课……………老舍梅岭三章……………陈毅示儿…………………陆游* 谭嗣同之死………梁启超* 勇气………………狄斯尼“表达.交流综合实践动人的事…………………语言趣谈日+月+草=?第四单元伟岸人格7 邓稼先………………杨振宁比较.探究* 居里夫人和一克镭………………华铭* 爱因斯坦与原子弹………………秦关根8 回忆鲁迅先生………萧红比较.探究父亲的退休生活……邓林诗三首自嘲………鲁迅有的人……臧克家啊,船长,我的船长……惠特曼附:惠特曼《林肯总统被刺》“表达.交流”综合实践寻常的人………………语言趣谈“活”与“死”的妙用第五单元逆流勇进9 黄河化险……………权延赤10 毛泽东词二首卜算子.咏梅……………附:陆游《卜算子.咏梅》沁园春.雪………………比较.探究闲话章太炎…………叶兆言论逆境………………培根* 海燕………………高尔基* 波浪………………蔡其矫“表达.交流”综合实践抒发真情………………语言趣谈语义联想和文学欣赏第六单元凌云心志11 愚公移山…………《列子》12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比较.探究《山海经》两篇精卫填海……………夸父逐日……………附:《古希腊飞人》* 老翁捕虎…………纪昀* 只有五条横街口的距离……………雷因* 成功的秘诀………茨威格“表达.交流”综合实践感悟生活………………语言趣谈语言“仪仗队”附录一怎样避免读错字和写错字附录二课外阅读推荐附录三书法小知识、小故事八年级上册课文目录第一单元仰望苍穹1日出………刘白羽2泰山日出……………徐志摩比较.探究西地平线上的落日…………高建群云海………………唐敏拓展阅读天上的街市………郭沫若小小的阳光……………布莱斯德尔兄妹“表达.交流”综合实践简洁之美友情推荐:书面词语和口头词语的区别语文趣谈构字部件:日第二单元生之机趣3 日历…………冯骥才4 蚂蚁…………南帆比较.探究每天诞生一次…………………周涛列宁格勒的树…………………李专辛劳的蚂蚁………………马克.吐温附:蚂蚁与蚂蚱走向虫子………刘亮程拓展阅读蜘蛛………哥尔斯密猫的天堂…………左拉“表达.交流”综合实践感受之美语文趣谈圣人也是虫第三单元临水骋怀5 小石潭记………柳宗元6 黄果树瀑布……于坚比较.探究绿………………朱自清诗二首望庐山瀑布水…李白瀑布像大人似的………………伊路附:《观望瀑布》(原稿)拓展阅读游记小品二篇游高梁桥记………………袁宏道游高梁桥记………………袁中道白洋潮…………张岱钱塘江观潮……钟敬文附:小资料水之歌水之思………………周鸿“表达.交流”综合实践平易之美语文趣谈无色的“绿”第四单元读书妙悟7 孔孟论学习……8 借书不还,天打雷劈…………柏杨比较.探究读书杂谈………鲁迅读书的三种姿势………………孙绍振黄生借书说……袁枚拓展阅读论读书……………培根读书八得………朱苏进窃读记…………林海音“表达.交流”综合实践思想之美友情推荐:口语与书面语相得益彰语文趣谈给现成语义松绑第五单元原野放歌9 敕勒歌………北朝民歌10 静默草原………………鲍尔吉.原野比较.探究边塞诗歌四首凉州词……王之涣从军行(其四)…………王昌龄使至塞上…王维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草原散章………楚楚拓展阅读高原,我的中国色……………乔良悟沙…………刘元举“表达.交流”综合实践情感之美语文趣谈诗韵解密第六单元雨中沉思11 下雨天,真好…………………琦君12 雷雨前…………茅盾比较.探究夜雨诗意………余秋雨听听那冷雨……余光中雨夜奇袭………肖华拓展阅读诗词五首夜雨寄北………李商隐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苏轼如梦令…………李清照声声慢…………李清照浪淘沙.北戴河………………毛泽东附:雨诗片断“表达.交流”综合实践恰当之美友情推荐:“人在雨中”笔会语文趣谈冷雨,可以听到吗附录一异形词:不是错别字附录二课外阅读(怎样读《朝花夕拾》)附录三书法小知识.小故事八年级下册课文目录第一单元科学之光1、人民科学家的精神风采/涂元季附: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2、祭哥伦比亚号/安立志比较.探究梁思成的故事/李辉克隆技术的伦理问题/邱仁宗拓展阅读我们这双手/恩里克.科佩里亚斯科学家的数字武器/方敏“表达.交流”综合实践意趣语文趣谈人离开“数字”“字母”能生存吗?第二单元当代视线3、细菌的启示/郑也夫4、渴望与人对话/张辛欣比较.探究东施效颦话语词/王蒙保修/星新一拓展阅读剃头匠/陈震“表达.交流”综合实践机趣友情推荐口头表达的机趣语文趣谈神奇的语调第三单元红色经典5、狱中书简(节选)/罗莎.卢森堡6、绞刑架下的报告(节选)/伏契克比较.探究在出狱欢迎会上的演说/邹韬奋牛虻就义/伏尼契鉴赏.评论革命烈士诗三首囚歌/叶挺就义诗/吉鸿昌我的自白书/陈然“表达.交流”综合实践志趣语文趣谈语法意义在哪里第四单元天人对话7、与朱元思书/吴均8、中国山水游记的感性/余光中比较.探究三峡/郦道元黄山记/徐迟拓展阅读三峡/余秋雨诗词十一首饮酒/陶渊明归园田居/陶渊明过故人庄/孟浩然田园乐/王维独坐敬亭山/李白望岳/杜甫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刘长卿滁州西涧/韦应物江雪/柳宗元题李凝幽居/贾岛西江月.遣兴/辛弃疾“表达.交流”综合实践情趣语文趣谈“毛”的字义之争第五单元花之君子9、爱莲说/周敦颐10、芙蕖/李渔比较.探究诗词三首采莲曲/王昌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苏幕遮/周邦彦荔枝图序/白居易拓展阅读清塘荷韵/季羡林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苏轼水龙吟/章楶附:苏轼、章楶杨花词评论三则竹/郑夑“表达.交流”综合实践知趣友情推荐“知趣”研讨会语文趣谈“合身有术”的古汉语第六单元历史智慧11、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12、曹刿论战/左传比较.探究谏太宗十思书/魏徵讽谏小议/肖春雷拓展阅读唐且不辱使命/《战国策》晏子使楚/《晏子春秋》“表达.交流”综合实践理趣语文趣谈讽谏:委婉的批评附录一词的多义现象附录二课外阅读(舒婷心灵中的两种旋律——舒婷的诗和散文鉴赏)附录三书法小知识.小故事(一、乱石铺街二、书法的技巧(二))九年级上册课文目录第一单元生活况味1、项链/莫泊桑2、诗两首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假如生活重新开头/邵燕祥比较.探究项链/伊娃.卡西诺比什珠宝/莫泊桑鉴赏.评论挖荠菜/张洁“表达.交流”综合实践想象.虚构语文趣谈 "假如……"背后的逻辑和修辞第二单元感悟艺术3、留学巴黎/冼星海4、琵琶行(节选)/白居易比较.探究心血凝成的作品/马可李凭箜篌引/李贺鉴赏.评论口技/林嗣环《老残游记》的文学技巧/胡适“表达.交流”综合实践通感.表现友情推荐:(一)遨游于想像的世界(二)知音的故事语文趣谈文“饭”诗“酒”——诗与散文的情感变异第三单元人生境界5 岳阳楼记/范仲淹6 登岳阳楼/杜甫比较.探究诗两首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其三)/李白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游岳阳楼记/袁中道鉴赏.评论醉翁亭记/欧阳修最苦与最乐/梁启超谈生命/冰心“表达.交流”综合实践体验.颖悟语文趣谈民间修辞:“知足常乐”第四单元机缘巧合7、麦琪的礼物/欧.亨利8、艺术品/契诃夫比较.探究百合花/茹志娟悔的边缘/刘心武鉴赏.评论黄纱巾/薛涛“表达.交流”综合实践开头.结尾语文趣谈从“最喜欢逃难”谈起——散文与小说的人物心理第五单元幽默三昧9、劝菜/王力10、不亦快哉/金圣叹比较.探究国人之吃/孙绍振来台后二十四快事/林语堂读《伊索寓言》/钱钟书鉴赏.评论谈笑/周汝昌附:严密思维/佚名笑口常开/贾平凹“表达.交流”综合实践机智.幽默语文趣谈“五脏庙”崇拜——“食”字的文化意涵第六单元话里有话11、贾芸谋差/曹雪芹12、李逵见宋江/施耐庵比较.探究山地回忆/孙犁严监生之死/吴敬梓鉴赏.评论安娜回家看儿子/托尔斯泰海明威的对话艺术/召晨巴尔扎克作品、《水浒》《红楼梦》的对话艺术“表达.交流”综合实践对话.评论友情推荐不动笔墨不看书语文趣谈“心心相印”与“心心相错”——诗与小说的情感表现附录一同义词的辨析附录二课外阅读(两本各具特色的《鲁迅传》)附录三书法小知识.小故事(一、章太炎逸事;二、帖学与碑学)九年级下册课文目录第一单元悲悯人生1 范进中举/吴敬梓2 孔乙己/鲁迅比较.探究我的叔叔于勒/莫泊桑乞丐/屠格涅夫鉴赏.评论陈小手/汪曾祺为什么有贫穷和富裕/丹尼尔.麦克法登“表达.交流”综合实践场面与细节语文趣谈言语交际效果的“欠佳”和“最佳”第二单元个性光彩3、武松打虎/施耐庵罗贯中4、隆中对/司马光比较.探究三顾茅庐/罗贯中周处/刘义庆鉴赏.评论半截故事/王鼎钧听来的故事/贾平凹“三顾茅庐”评点/毛宗岗“表达.交流”综合实践曲折与变化语文趣谈“死去”与“因伤心而死”——故事与情节的异同第三单元草木有情5 白杨礼赞/茅盾6 三棵树/苏童比较.探究悬岩边的树/曾卓那树/王鼎钧鉴赏.评论草木篇/流沙河说树/吴冠中“表达.交流”综合实践移情与象征语文趣谈会意兼形声字第四单元叩问月亮7 咏月诗四首把酒问月/李白月下独酌/李白关山月/李白望月/杜甫8 苏轼咏月诗文记承天寺夜游水调歌头.中秋比较.探究月诗两首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鸟鸣涧/王维杜甫与李白/闻一多唐诗是早晨,不是下午茶/胡晓明鉴赏.评论乡愁诗三首逢入京使/岑参渡汉江/宋之问乡愁/余光中送别诗三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送元二使安西/王维别董大/高适“表达.交流”综合实践猜想与评判友情推荐:文艺随笔入门语文趣谈一巴掌打出了什么——实用因果与情感因果第五单元精神家园9 一个人需要多少土地/托尔斯泰10 黑羊/卡尔维诺比较.探究世间最美的坟墓/茨威格椰子树与平等/王小波鉴赏.评论陋室铭/刘禹锡“表达.交流”综合实践论题与论点语文趣谈“何……之有”句式中的“之”第六单元心灵净土11 社戏/鲁迅12 桃花源记/陶渊明比较.探究桃源与沅州/沈从文渔歌三首渔翁/柳宗元渔歌子/张志和渔舟唱晚/姜耕玉水乡行/沙白鉴赏.评论乡戏/韩少功让我们停下来,唱一支歌儿吧/田松“表达.交流”综合实践证明与反驳友情推荐:“矛盾分析和条件转化”辩论会语文趣谈由“很青春”说语法裂变附录一中学文言文中最常见的虚词附录二常用修辞格简介附录三课外阅读(怎样读莫言的小说)附录四书法小知识.小故事(一、篆刻家“粪翁”;二、方寸天地——篆刻欣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必背
课文(总2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七年级上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廖廓江天万里霜。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童区寄传
童寄者,郴州荛牧儿也。
行牧且荛,二豪贼劫持,反接,布囊其口,去逾四十里,之虚所卖之。
寄伪儿啼,恐栗,为儿恒状。
贼易之,对饮酒,醉。
一人去为市;一人卧,植刃道上。
童微伺其睡,以缚背刃,力上下,得绝;因取刃杀之。
逃未及远,市者还,得童,大骇,将杀童。
遽曰:“为两郎僮,孰若为一郎僮耶彼不我恩也;郎诚见完与恩,无所不可。
”市者良久计曰:“与其杀是僮,孰若卖之与其卖而分,孰若吾得专焉幸而杀彼,甚善!”即藏其尸,持童抵主人所,愈束缚牢甚。
夜半,童自转,以缚即炉火烧绝之,虽疮手勿惮;复取刃杀市者。
因大号。
一虚皆惊。
童曰:“我区氏儿也,不当为僮。
贼二人得我,我幸皆杀之矣。
愿以闻于官。
”虚吏白州。
州白大府。
大府召视儿,幼愿耳。
刺史颜证奇之,留为小吏,不肯。
与衣裳,吏护还之乡。
李寄
乡之行劫缚者,侧目莫敢过其门,皆曰:“是儿少秦武阳二岁,而讨杀二
豪,岂可近耶”
东越闽中有庸岭,高数十里,其西北隰中有大蛇,长七八丈,大十余围。
土俗常惧。
东冶都尉及属城长吏,多有死者。
祭以牛羊,故不得福。
或与人梦,或下谕巫祝,欲得啖童女年十二三者。
都尉、令、长并共患之。
然气厉不息。
共请求人家生婢子,兼有罪家女养之。
至八月朝祭,送蛇穴口,蛇出吞啮之。
累年如此,巳用九女。
尔时预复募索,未得其女。
将乐县李诞,家有六女,无男。
其小女名寄,应募欲行。
父母不听。
寄曰:“父母无相,惟生六女,无有一男,虽有如无。
女无缇萦济父母之功,既不能供养,徒费衣食,生无所益,不如早死。
卖寄之身,可得少钱,以供父母,岂不善耶!”父母慈怜,终不听去。
寄自潜行,不可禁止。
寄乃告请好剑及咋蛇犬。
至八月朝,便诣庙中坐,怀剑将犬。
先将数石米餈,用蜜麨灌之,以置穴口。
蛇便出,头大如囷,目如二尺镜,闻餈香气,先啖食之。
寄便放犬,犬就啮咋,寄从后斫得数创。
疮痛急,蛇因踊出,至庭而死。
寄入视穴,得九女髑髅,悉举出,咤言曰:“汝曹怯弱,为蛇所食,甚可哀愍!”于是寄乃缓步而归。
越王闻之,聘寄女为后,指其父为将乐令,母及姊皆有赏赐。
自是东治无复妖邪之物。
其歌谣至今存焉。
狼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浪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说虎
虎之力,于人不啻倍也。
虎利其爪牙,而人无之,又倍其力焉。
则人之食于虎也,无怪矣。
然虎之食人不恒见,而虎之皮人常寝处之,何哉?虎用力,人用智;虎自用其爪牙,而人用物。
故力之用一,而智之用百;爪牙之用各一,而物之用百。
以一敌百,虽猛必不胜。
故人之为虎食者,有智与物而不能用者也。
是故天下之用力而不用智,与自用而不用人者,皆虎之类也。
其为人获而寝处其皮也,何足怪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