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白城市洮北区粮食收购市场现状
2012年吉林省玉米生产情况及市场分析

( 数据 来源 : 吉林省 1 2 5 8 2农信通短信平 台)
2 4 0 0
吨 。三是增 产增效技 术推广面 积大幅度增加 。
2 0 1 2年 , 测土 配方 施肥 达 到 3 0 0 0万 亩 , 主 要
的少部 分玉米 也通 过垫扶和打 底 叶通风等 措施将 损 失 暖 , 从而提 振 了饲用玉米 的消 费 , 玉米 整体 需求也 随之 降 低到最低程度 , 确保了玉米产量 实现 “ 九连增” 。
2 . 农 民出售玉 米价格 略高于 2 0 1 1年 有所 增加 。
4 . 玉米 出口同比大幅 下降
一 .
圜 . 一 I . i i . 1 . I ・
( 数据 来源: 中国海关 )
图3 2 0 1 2年 1 ~ 1 1月吉林省 玉米 出口走 势图
\ \ 3 暖皿 神
综 合 版 块 一 农业生产
Z o n q h e b a n k u a i
1 。 玉米生产“ 三增 三抗” 保 丰产 伏 严重 需要人 工扶起 4 0 1 万亩, 扶起 3 7 3万 亩 , 没扶起
2 0 1 2 年 ,吉林 省粮食 生产经历 了备耕时 的抗 春 旱 、 7 ~ 8月的虫 口夺粮 、 8 ~ 9月的抗 台 风, 战役 一场接 一场 , 给 粮食 生产造成 了一定
2 0 1 2 年 虽然深加 工企 业利润 下滑 、饲 料行业 消费 影响下 ,全年度全 省农民 出售玉米平 均价略 高于 2 0 1 1 在8 、 9月份 为 1 . 1 1 元/ 市斤 ,月均最 低价出现在 1 2月
据海关统计 , 2 0 1 2年 1 ~ 1 1月 我省 玉 米 累 计 出 口 口主要 集 中在 4月, 出 口量 为 1 . 8 4万吨 , 出 口最 少在 2
白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白城市农业农村经济科技效益年活

白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白城市农业农村经济科技效益年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法规类别】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发文字号】白政办发[2012]10号【发布部门】白城市政府【发布日期】2012.03.20【实施日期】2012.03.20【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白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白城市农业农村经济科技效益年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白政办发〔2012〕10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园区)管委会,市政府各委办局、各直属机构:经市政府同意,现将《白城市农业农村经济科技效益年活动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二○一二年三月二十日白城市农业农村经济科技效益年活动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和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加快推进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依靠科技增产增收,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市政府决定在全市开展农业农村经济科技效益年活动(以下简称“效益年”活动),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中央和省委一号文件为指导,紧紧围绕产业发展和农民需求,以保供给为首要任务,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贡献率为目标,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农业科技条件建设,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体系,理顺管理机制,加快推动农业科技进步,着力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进一步解放生产力,推动农业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二、基本原则(一)坚持政府主导、广泛参与。
把“效益年”活动纳入各级政府“三农”工作的重要日程,科学谋划、统一部署、精心组织、强化扶持、抓好落实。
广泛动员和组织全市涉农单位、企业和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以及广大农业科技人员、农村基层干部和农民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形成建设合力。
(二)坚持项目带动、重点突破。
把谋划和实施重大农业科技工程项目作为“效益年”活动的主要载体和重要内容,紧紧围绕我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集中谋划和组织实施一批能有效支撑产业发展的科教项目。
白城市洮北区节水增粮行动完美收官

白城市洮北区节水增粮行动完美收官
董小辉
【期刊名称】《水政水资源》
【年(卷),期】2015(0)A01
【摘要】节水增粮行动是吉林省白城市洮北区一项重要的惠民工程,实施时间为2012—2015年。
该区按照节水增粮行动总体要求,扎实做好各项工作,超额完成节水增粮行动目标任务,实现完美收官。
规划发展节水增粮灌溉面积46万亩,2014年底已完成节水增粮面积38万亩。
由于该项目节水增粮效果明显,农民认可度高,申报意愿强烈,2015年节水增粮行动项目多增实施面积3.5万亩,共计实施11.5万亩,惠及平台镇、青山镇、三合乡、保民农场等9个乡镇场。
【总页数】1页(P76-76)
【作者】董小辉
【作者单位】白城市水资源管理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91.64
【相关文献】
1.白城市洮北区节水增粮取水的水资源分析 [J], 王冬
2.一鼓作气力争将“六打六治”专项行动完美收官 [J], 冯立梅
3.白城市洮北区五措施全力开展节水增粮行动 [J], 董小辉;
4.助力精准扶贫宣教道路安全——2019联合国道路安全十年行动·安全公益贵州
行完美收官 [J], 蔡羽
5.AMD启明星行动完美收官科技之光照耀遵义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12年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年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甘肃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甘肃调查总队(2013年3月1日)一、综合2012年,全省各族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十八大的热潮中,坚持稳中求进,好中求快的发展主基调,积极转变发展方式,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奋力谋划项目建设,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全省经济社会持续稳定较快发展,为转型跨越,富民兴陇,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良好基础。
经济增长:初步核算,全年实现生产总值5650.2亿元,比上年增长12.6%。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80.4亿元,增长6.8%;第二产业增加值2600.6亿元,增长14.2%;第三产业增加值2269.2亿元,增长12.5%,其中批发和零售贸易业增加值398.6亿元,增长10.4%,金融保险业增加值184.4亿元,增长24.2%,房地产业增加值146.3亿元,增长6.5%。
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3.5∶47.4∶39.1调整为13.8∶46.0∶40.2,与上年相比,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下降1.4个百分点,第一、三产业所占比重分别上升0.3和1.1个百分点。
就业:年末共有城乡就业人员1491.5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8.99万人。
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68%,比上年下降0.43个百分点。
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为13.6万人,比上年增长16.74%。
物价: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2.7%,其中城市上涨2.5%,农村上涨3.1%。
全省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2.6%。
全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下降3.2%,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总水平下降1.3%,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总水平上涨2.1%,农产品生产价格总水平上涨6.4%。
二、农业全年粮食总产量1109.7万吨,比上年增产9.4%。
其中,夏粮产量323.8万吨,增产1.3%;秋粮产量785.9万吨,增产13.1%。
粮食作物种植面积283.94万公顷,比上年增加0.57万公顷;棉花种植面积4.82万公顷,增加0.03万公顷;油料种植面积33.64万公顷,减少1.45万公顷;蔬菜种植面积45.40万公顷,增加3.86万公顷;中药材种植面积21.12万公顷,增加2.57万公顷。
白城市洮北区蔬菜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摘要阐述了白城市洮北区蔬菜产业在种植结构、种植规模、市场开拓、精深加工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从立足区域优势发展特优蔬菜、依靠科技提高产业整体素质、加强基地建设、扶持龙头企业搞产业化经营、发展绿色蔬菜产品等方面提出了发展蔬菜产业的对策,以为当地蔬菜产业发展提供指导。
关键词蔬菜产业;问题;对策;吉林白城;洮北区中图分类号F326.1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739(2013)02-0327-01白城市洮北区蔬菜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马春红1刘威志2孙宇峰3马万里4徐振宝5*(1吉林省白城市洮北区蔬菜技术推广总站,吉林白城137000;2白城市房屋安全监察支队;3镇赉县科技局;4白城市洮北区农业局;5白城市洮北区水稻办公室)自我国入世以来,随着市场供需和营销体制的不断变化,蔬菜是最先进入市场流通的产品,开了市场经济的先河,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农民得到的实惠越来越大,为了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政府部门积极地进行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保护地蔬菜生产面积迅速扩大,不仅在近郊建立了春、秋、冬淡季蔬菜生产基地,而远郊粮食产区也纷纷建立了蔬菜生产种植园区,使反季节蔬菜供给比重大幅度增加。
经济效益大幅度增长,蔬菜产业现已成为白城市洮北区农业支柱产业之一。
1蔬菜产业存在的问题1.1种植结构不合理种植结构不尽合理,出现结构性、季节性、地区性的过剩,有部分基地和种植园区,部分品种、季节性蔬菜卖难,或滞销,导致菜价下跌,经济效益明显低下。
农民种菜的积极性受到了严重的挫伤,从而影响了蔬菜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1.2规模小,经济效益低蔬菜市场开拓不利不畅,开发和产业化工作没有很好地理顺,虽然也具备了一定规模,且蔬菜品质也上好,但仅自给有余、外销量少而不足,经济效益不高,产业化难以形成规模性效益[1]。
1.3市场开拓不够,精深加工企业少技术含量低,转化增值能力弱,农民种植的蔬菜采收后只做简单的装筐、装箱、装袋、挑选、打捆上市、标准量出售,都尚未采用加工,原因是以蔬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企业特别少,全区仅有2家加工酱菜的小作坊企业,转化增值能力非常低,只限于蔬菜产品上,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蔬菜产业的发展。
推行“粮改饲”做强白城市洮北区草食畜牧业

养殖与饲料2016年第3期摘要推行“粮改饲”,把握种养结合方向,为养而种,以养改种,养为主体,提高单位土地的有效产出,构建农牧结合的新型农业结构,促进现代畜牧业发展。
关键词粮改饲;畜牧业;种养结合推行“粮改饲”做强白城市洮北区草食畜牧业齐伶俐吉林省白城市洮北区动物卫生监督所,吉林白城137000收稿日期:2016-01-11齐伶俐,女,1960年生,高级兽医师。
长期以来,制约草食畜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优质饲草料有效供给不足,“粮改饲”就是改由粮食作物种植为青贮玉米、苜蓿、燕麦草等饲草料作物种植,其承载的任务是打破原有种植业和养殖业割裂状态,加快发展现代草食畜牧业,促进种养业深度融合,打造农业“升级版”。
1推行“粮改饲”工程建设必要性1)推行“粮改饲”,有利于构建农牧结合的新型农业结构。
洮北区位于吉林省西北部,吉、黑、蒙“两省一区”的交界处,为白城市区所在地,是一个兼具城区、郊区双重职能,又具有明显农业县特点的市辖区。
洮北区是国家商品粮生产重要基地,粮食产量多年稳定保持在11.5亿kg ,玉米是各乡镇主要农田作物,农副产品资源丰富,全区年产各类农作物秸秆13.8亿kg ,有近7亿kg 秸秆可以成为家畜的优质粗饲料资源开发利用,具有发展畜牧业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由于洮北区农村人均耕地少,制约了农民经济收入,推行“粮改饲”,把粮食、经济作物二元结构改成粮食、经济作物、饲料作物三元结构,以玉米种植结构调整为重点,以草食畜牧业发展为载体,推进粮食作物种植向饲草料作物种植方向转变,可以带动秸秆循环利用和转化增值,实现种养循环、产加一体、粮饲兼顾,构建农牧结合的新型农业生产结构,是增加农民经济收入的有效途径。
2)推行“粮改饲”,有利于缓解粮食收储压力。
以玉米为突破口,推行“粮改饲”,适度引导玉米利用方式改变,改籽粒收储利用为全株青储利用,改跨区域粮食销售为就地转化利用,变玉米优势产区为牛羊生产基地,这样不仅可以缓解粮食收储压力,也可以调优品种、调优布局、调优效益,促进草食畜牧业加快发展。
吉林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吉林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2年,面对国际经济持续低迷和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诸多困难和挑战,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紧紧围绕我市“十项攻坚”中心工作,着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平稳增长、结构优化、民生改善”的积极态势,为“三年看吉林、实现新跨越”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国民经济经济总量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增长。
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①2430亿元,比上年增长11.5%。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42.7亿元,增长5.0%;第二产业增加值1207.5亿元,增长13.8%;第三产业增加值979.8亿元,增长10.2%。
三次产业结构的比例关系由上年的10:50.5:39.5调整为10:49.7:40.3,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全市人均生产总值达到56244.2元,按现行汇率折算为8948.2美元。
地区生产总值表1:单位:亿元2012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为98.6,其中:生产资料出厂价格比上年下降2.2%;生活资料出厂价格比上年上涨1.9%。
生产资料三大构成中,原料工业类价格下降3.2%;采掘工业类价格下降2.2%;加工工业类价格下降0.9%。
农业2012年,全市上下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农业生产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全市粮食生产喜获丰收,按市原口径统计粮食总产量达到550万吨,按省认定粮食总产量为382.3万吨,比上年增长4.6%。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13.5亿元,增长7.3%(按可比价计算,下同)。
种植业结构有所调整,粮食播种面积增长0.4%,其中:玉米播种面积增长4.5%;大豆播种面积降低23.2%。
全年实现农业产值212.4亿元,增长17.0%。
其中玉米总产量达到266.3万吨,增长7.8%;大豆总产量13.5万吨,降低20.8%。
全年实现牧业产值162.7亿元,降低3.8%。
吉林省粮食生产现状分析

吉林省粮食生产现状分析作者:常春水宿桂红来源:《吉林农业·下半月》2014年第08期摘要:吉林省既是全国粮食主产区之一,也是粮食增产潜力较大的重点区域之一。
文章结合吉林省粮食生产水平,从播种面积、总产量和单产三个层面剖析吉林省粮食生产现状,并得出相关的启示。
关键词:粮食生产;吉林省;粮食安全基金项目:本文为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规划”项目(吉教科文合字[ 2012]第268号)、吉林农业科技学院科研项目(吉农院合字[2012]第204号)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 C93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16-13-2吉林省人均粮食占有量、商品量、调出量和出口量,始终居全国首位,农民平均提供商品粮数量为全国农民平均水平的5倍以上。
本文利用2004年~2012年的数据进行分析,数据如无特殊说明,均来自2005年~2013年吉林统计年鉴。
1 吉林省粮食播种面积情况分析1.1 粮食播种面积变动情况分析2004年~2012年期间,吉林省粮食播种面积大体呈持续上升趋势,仅在2011年出现下降。
2004年为历史最低点,2012年为历史最高点。
9年间吉林省粮食播种面积增幅达48.7%,玉米播种面积增幅达69.7%,具体如图1所示。
图1 2004年~2012年吉林省粮食播种面积变动情况由图1不难看出,吉林省的玉米播种面积变动趋势与吉林省粮食播种面积变动趋势惊人的相似。
水稻播种面积成平稳上升趋势,9年间增幅达57.7%;而大豆播种面积则成平稳下降趋势,9年间降幅达55.1%。
从年际变动率上看,大豆播种面积的年际变动率最大,水稻播种面积的年际变动率较小,玉米播种面积的年际变动率除2011年为负,其余年份均为正。
具体如图2所示。
图2 三种作物播种面积年际变动率1.2 吉林省三种粮食作物占比情况分析就玉米、水稻和大豆三种粮食作物而言,吉林省的主要粮食作物是玉米,而吉林省也素有“黄金玉米带”之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白城市洮北区粮食收购市场现状
作者:王宇新
来源:《吉林农业·下半月》2013年第01期
一、洮北区粮食产量预估和近3年来粮食流向
1.粮食产量预估。
2012年属于丰产年景,大部分农民反映良田玉米和水稻单产都在20000斤/公顷左右,有的能达到22000斤,预计全区可供商品玉米45万吨左右;商品水稻50万吨左右;其他作物10万吨左右。
2.近3年来本地粮食流向。
玉米流向:有二分之一通过港口转运、二分之一通过铁路直接发往上海、四川、江西等储备公司、淀粉加工、饲料加工企业。
水稻流向:本地加工企业能消化掉三分之一左右。
其他被南方各大收购企业派来的业务员收购后,运回当地加工。
其他作物(杂粮杂豆等)基本外销到长江以南各个食品加工企业。
3.粮食市场收购资金供给情况。
根据惯例,基本由南方收购企业提供收购资金。
二、玉米、水稻等主要作物收购价格和价格走向分析
1.价格情况。
近三年来,其收购价格和市场价格呈现一路走高态势,玉米收购价从2009年0.65元/斤收购价持续增长到目前的0.92元/斤,水稻收购价从2009年1.20元/斤收购价持续增长到目前的1.60元/斤。
2.价格走向分析。
(1)国际市场的背景影响。
玉米主产区美国、墨西哥等地因较大旱灾影响,玉米减产,出口受限,玉米国际价格居高不下。
(2)国内市场的背景影响。
国内粮食生产2012年在“八连增”基础上,今年产量预期仍然较好。
但是值得关注的是目前国内玉米、水稻收购价格态势呈现稳中有降态势。
原因一是酒精厂(政策性打压)、饲料企业(经济危机影响)等用粮企业需求不旺;二是目前国内玉米实际库存过大,经销商并不急于采购新粮。
三、洮北区粮农现状
目前洮北区玉米、水稻收购价格均在下降,农民收入已经受到影响。
1.农民售粮情况。
惜售心理不断加重,收购期逐年延长,造成夏粮收购没有高潮。
(1)经过几年的夏粮收购,“价格越收越高”已形成共识,造成生产者持粮待沽,高价售粮心理预期不断加重。
(2)CPI(即消费者物价指数)及人工费用的上涨,2012年又因风灾、虫灾等对成本的抬高影响,农民惜售心理较强,对粮价的心理预期高于往年。
(3)根据市场规律,往
年10月份以后,各大粮食经销商已经大量入驻洮北区各粮食收购点,但是截至目前,洮北区各大粮食收购点仍然冷冷清清,新粮收购市场萎靡情况明显。
根据本地粮食经销商主动联系情况来看,南方各大粮食收购企业对新粮收购普遍热情不高,多持观望心理。
2.洮北区农民收入分析。
洮北农民收入从打工和经营性收入等其他产业所占收入比例相比,农民的主营收入仍然是“卖粮”,即依靠土地产出维持生计、改善生活,仍然是洮北区22万农业人口的主要生活方式。
四、洮北区粮食市场收购秩序和保护农民利益情况
1.洮北区粮食局制定了工作方案,成立粮食收购领导小组,认真开展监督检查,确保惠农政策落实,并设立了有奖举报电话,专人负责受理,确保粮食收购工作的顺利开展。
2.在洮北区委党校的协助下,培训粮食收购岗位人员100余人次,为粮食收购期间收粮企业执行国家粮食质量标准,维护售粮者的合法权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洮北区粮食局于9月份开始,对全区粮食收购、加工企业、规模粮油销售企业实行了循环检查,监督检查实现常态化。
4.各收购库点按照规范要求,悬挂了粮食价格、质量标准公示牌,做到价格上榜、标准上墙、样品上台,防止压级压价和抬级抬价等问题的发生;各类粮食经营企业和转化用粮企业自觉执行粮食出入库检验制度,切实履行粮食质量的监管职责,严防不符合卫生标准的粮食,特别是陈化粮流入口粮市场。
5.粮食收购企业不代扣、代缴各项税、费,杜绝了给农民打白条不及时支付售粮款的现象,确保了粮食收购以质定等、以质论价。
6.积极组建了行业协会,积极为会员企业服务,利用行业协会平台,整合洮北区粮食市场规模,打造诚信品牌,集中推介市场信息,增强洮北区粮食企业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