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戏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看戏曲

戏曲是我国特有的民族艺术,戏曲始终扎根于中国民间,为人民所喜闻乐见。一般说来,北方人多喜看京剧,南方人则多爱好越剧,各种地方剧种都有其自己的观众对象。远离故土家乡的人甚至把听、看民族戏曲作为思念故乡的一种表现。中国戏曲包括宋元南戏、元杂名句、明清传奇、近现代京剧和各种地方戏。

我国各民族地区的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出现许多改编的传统剧目,新编历史剧和表现现代生活题材的现代戏,都受广大观众热烈欢迎。比较流行著名的剧种有:秦腔、京剧、豫剧、越调、越剧、黄梅戏、评剧、曲剧、昆曲、粤剧、川剧、淮剧、晋剧、汉剧、湘剧、潮剧、闽剧、祁剧、莆仙戏、河北梆子、湖南花鼓戏、吕剧、花鼓戏、徽剧、沪剧、绍剧、婺剧、四平调、等五十多个剧种。

读2008年11月1日<<新民晚报>>A6版署名王剑虹艺术节日记<<戏曲为何热闹不起来>>有感而发.

戏曲在五十年代出生的人还有点票友和热爱戏曲艺术的业余爱好者,

在改革开放的热潮中,尤其是80后的孩子们对戏曲大多比较冷漠了,初看好像是孩子们的责任,但仔细一想,真正该负责的却大有人在.比如;市场经济统帅一切后,什么艺术不艺术,只要有人爱看,只要有人买票,只要有钱赚,就不管那么多了.

正像小品<<如此包装>>中赵丽蓉老师有句台词所讲的"我们好好的艺术全让你们给糟蹋了什么样了".

确实,现在个别的孩子群爱听一些说不像说,唱不像唱的东西,凭良心讲既误导了稚幼的孩子又让人听了难受.

由于一切向钱看,真的把不懂事理的孩子们全给误导了.也难怪人们说;"这是什么玩意儿?!" 五十年代出生的人为何能热爱戏曲艺术呢?首先文化部门的有关责任人和媒体导向把握的好,不论在演出传统的戏曲和现代剧目的题材,各地的演出团体,把各个地方剧种在观众面前展示的光彩夺目,质量之上乘不亚于现在的某些所谓的歌星演唱会逊色.

那时的戏曲爱好者,有的出生名门,就算是平民百姓至少他(她)们受到的家庭教育和艺术修养的潜延默化是分不开的.

改革开放,把经济搞活了果然是好事,但糟泊也随之而来也是事实,孩子们必竟年幼,资力还浅,那么就该由年长者怎么去把握好方向.我很赞成一句流行人们的也可算得上是名言了,"父母是孩子第一个老师".

孩子的成长和父母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父母的言行对孩子是直接的影响.

同样是年青人,像郎朗,马晓晖等胜不举胜的例子,他们的成长和家庭严谨的教育是分不开的.

同样是一个空间,有的人很文雅的在音乐厅里欣赏着交响音乐,然而有些人却双手摇晃着萤光棒狂轰烂炸似的吼叫?!

有些糟泊的东西,当时媒体也能把握好传播宣传的尺度,我想也不至于造成现在有那么几代人无法接爱真正的艺术呢?有些人对我一贯支持热爱我国的文化艺术的挚着精神很有些不能理解,相反对我说;"只要大多数人喜欢,这就是艺术".悲哀啊!

改革开放以来,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这当然是好事,可这精神文化生活怎能不闻不问呢!

近几年文化部的老爷们可能也觉得这样下去也有点不对劲了,便开始对中,小学,乃至幼儿对他们开始实施高雅文化的传承教育了.

当然,重视总比不重视要好.前段时期讨论了比较激烈的要数九年教育制的课程中增加了京剧课程教育,可是不久又发生了一些小插曲,有些人对十五首京剧唱段中现代京剧占据了三分之二而提出了异议,更不能让人理解的是当初提出这个建议的人她后悔不该提出这个建议.有这个必要吗?戏曲艺术和其他艺术同样的是,要继承更要创新和发展.

毛主席在有关文艺方针的理论中也曾提到过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有位京剧艺术家曾经讲过那么句话;"要让年青人喜欢京剧,首先得从现代京剧开始".王剑虹同志在文章最后有那么段话,我认为讲的相当的到位,他说道;"参加艺术节的剧目大都是"老戏",纵然经过复排,也是换汤不换药,难以引起关注也就在所难免了".

现在的孩子通俗歌曲唱顺嘴了听顺耳了,你突然再用传统剧目去改造年轻观众,让他们从摇萤光棒一下子要他们安分守纪的去欣赏高雅艺术,孩子们接受得了吗?

其实,传统戏曲确实是很优秀的文化遗产,对我们每个中国人来讲理应传承发扬,时代在变迁,总把传统的剧目反复加工演出而不去发展现代题材的研究,要想让戏曲再次热闹起来,恐怕很难.

我提到要传承更要发展并无过错,可是现在有些人,一提到现代题材的戏曲发展便联想起"样板戏"和"四人帮",我在怀疑这些人搞政治运动有瘾,说到现代京剧,上海纪实频道前段日子在"档案"的栏目里<<红舞台>>中讲述了当年这些文艺工作者在现代京剧中付出了常人难以想像的痛苦,现在有些人自已不想去发展现代题材的戏曲艺术还阻碍别人去发展和欣赏.现在的年轻人连现代戏都接受不了,你还想让他们也和你们一样抱着传统戏不放吗?

人也真奇怪,一有风吹便有草动,就连央视戏剧频道就明显的反映了出来,凡是黄金时间内基本上播送现代戏曲是相当谨慎的,我们不排斥传统题材的戏曲,但更不能不去创新和发展我们的现代戏曲,只有媒体经常的宣传我们各地地方戏的发展,我们的戏曲决不会热闹不起来.

叉见众是喜新厌l日的乍一看,戏曲是不大容易变样子的。就拿京戏来说,唱腔如果有了较明显的变化,观众就说它不妙…京”了;甚至有时要改动它一句唱词也很不容易,如《空城

计》中有诸葛亮唱的两联上下句互相接错了,这事,凡看戏的人人皆知,但要将它改正过来却难得很,直到今天,这件事也没有办到。这种情况,不仅京戏里有,秦腔、川戏等,凡较古老的剧种,无不存在这类问题。但仔细去考察,就会发现这只是一方面的情况,还有另一方面的情况则是每个剧种随时都在花样翻新。还是拿京戏来说吧。谭鑫培以前,老生唱的都是高调门,听起来亢爽直率,富于阳刚之气;谭鑫培出来一改前辙,把调门调低了,唱腔婉转而富于表情能力。在谭腔初兴的时候,许多听惯老腔的观众很不习惯,讥之为“母胡子”,意思是说他拿老旦的腔来唱老生。但曾几何时,就变成“满城争唱叫天儿”了(叫天儿是谭的艺名)。在梅兰芳之前,青衣如陈德霖等,在台上都是“抱着肚子唱”,很少舞蹈动作;梅出来以后却创造了古装戏,载歌载舞,连服装、化装都创新了。程砚秋出来,又创造了程腔,呜咽婉转,与传统的青衣腔又大异其趣,一时风靡。新腔一出,人人争学。

戏曲观众的传统审美心理定势

作为诗、乐、舞等古老艺术形式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高度融合,传统戏曲已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心理尤其是道德意识的艺术载体——虽然它曾负载的许多负面性价值观念已经伴随着时代的演进而掩入历史的尘埃。在民族传统文化心理的深深浸润之下,传承至今的戏曲艺术不但积淀下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且也孕育出具有独特审美趣味的中国观众。这种独特趣味,就是要求戏曲在内容上能容纳和满足观众善恶分明的道德感,在形式上能契合观众情感化的心理程式。伦理化的情感满足作为民族审美心理结构中的关键一环,已成为最基本的大众审美诉求。“落难公子遇小姐,私定终身后花园,有朝一日中状元,夫妻相合大团圆”——这一类老套的传统戏曲题材,虽自近代以来就曾无数次受到新派人士的猛烈攻击和批判,却仍因普通观众的喜闻乐见而流传不衰。究其原因,不能一味责怪中国观众人文素质低下,更应该注意的是在这种固执的审美偏好中蕴涵着某些民族文化心理的要素。

首先,中华民族传统的礼乐文化和人生哲学,造成了戏曲追求善美统一的情趣韵味。在观众审美意识中,戏曲俗套里的“落难公子”代表着高贵者人生境遇的低落;而慧眼识才的小姐与之在后花园“私订终身”,则是一件虽不合正统礼法却合乎人间情理的美事;倘若进而“得中状元”,最终在合乎礼法的范围内实现“大团圆”,那更是尽善尽美之事。正是在这种求善求美的心理基础之上,那些题材单一的“才子佳人”戏才会长演不衰。事实上,在其他流传广、搬演多的传统剧目中,也总是蕴涵着一种善恶分明的道德感。三国戏、水浒戏,乃至清官戏、神怪戏等流传至今的传统戏,无不具有一个惩恶扬善、“大快人心”的戏核。可以说,一出戏如果没有泾渭分明的道德评判,中国观众就不能对它展开正常的审美情感活动。生生不息的戏曲舞台艺术把这种审美诉求直观地传达给上至王公贵族下至“愚夫愚妇”(李渔语)的国人,并进而作为一种“集体无意识”积淀在他们的心灵深处,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戏曲观众。

时至今日,那些“才子佳人”等老套的题材显然已经过时了,但这些剧目在演出中却因舞台表演和观众期待的双向互动而趋向完美,成为一种“有意味的形式”。特别是经过梅兰芳等艺术大师的锤炼,一些戏曲传统剧目已成为民族文化精神和民族艺术形式高度契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