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家寨生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选修课本 [高中语文选修课本《汉家寨》原文]

高中语文选修课本 [高中语文选修课本《汉家寨》原文]

高中语文选修课本[高中语文选修课本《汉家寨》原文]《汉家寨》来自人教版高中语文《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中语文选修课本《汉家寨》原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语文课本《汉家寨》原文那是大风景和大地貌荟集的一个点。

我从天山大坂上下来,心被四野的宁寂——那充斥天宇六合的恐怖一样的死寂包裹着,听着马蹄声单调地试探着和这静默碰击,不由得屏住了呼吸。

若是没有这匹马弄出的蹄音,或许还好受些。

300里空山绝谷,一路单骑,我回想着不觉一阵阵阴凉袭向周身。

那种山野之静是永恒的;一旦你被它收容过,有生残年便再也无法离开它了。

无论后来我走到哪里,总是两眼幻视、满心幻觉,天涯何处都像是那个铁色戈壁,都那么空旷宁寂、四顾无援。

我只有凭着一种茫然的感觉,任那匹伊犁马负着我,一步步远离了背后的雄伟天山。

和北麓的蓝松嫩草判若两地——天山南麓是大地被烤伤的一块皮肤。

除开一种维吾尔语叫uga的毒草是碧绿色以外,岩石是酥碎的红石,土壤是淡红色的焦土。

山坳折皱之间,风蚀的痕迹像刀割一样清晰,狞恶的尖石棱一浪浪堆起,布满着正对太阳的一面山坡。

马在这种血一样的碎石中谨慎地选择着落蹄之地,我在曝晒中晕眩了,怔怔地觉得马的脚踝早已被那些尖利的石刃割破了。

然而,亲眼看着大地倾斜,亲眼看着从高山牧场向不毛之地的一步步一分分的憔悴衰老,心中感受是奇异的。

这就是地理,我默想。

前方蜃气溟蒙处是海拔负154米的吐鲁番盆地最低处的艾丁湖。

那湖早在万年之前就被烤干了,我想。

背后却是天山;冰峰泉水,松林牧场都远远地离我去了。

一切只有大地的倾斜;左右一望,只见大地斜斜地延伸。

嶙峋石头,焦渴土壤,连同我的坐骑和我自己,都在向前方向深处斜斜地倾斜。

——那时,我独自一人,八面十方数百里内只有我一人单骑,向导已经返回了。

在那种过于雄大磅礴的荒凉自然之中,我觉得自己渺小得连悲哀都是徒劳。

就这样,走近了汉家寨。

仅仅有一柱烟在怅怅升起,猛然间感到所谓“大漠孤烟直”并没有写出一种残酷。

《汉家寨》优秀实用

《汉家寨》优秀实用

——蔡翔
作业:
以“坚守”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只列提纲,指出选材和构思)
例文一 永恒的坚守
岁月的风霜不会凋零一个个美 好的记忆,历史的沧桑不能暗淡一 幕幕执著的坚守。 ——题记
一 深秋,广袤的北海,朔风萧瑟,衰草连天;人迹罕至, 冷落荒凉。一位须发斑白的老者,伴着一群瘦骨伶仃的绵 羊,朝夕出没在这里。他挥动一条羊鞭,耳畔仿佛萦绕着 家园的歌声;握持一支节旄,眼前仿佛浮现出故国的父老。 十九年了,那羊鞭已改换数度,那节旄也脱落净尽。然而, 那颗赤诚的心却永不退色!曾经的他,为汉使的谋反事败 仰天长叹而自尽未成;曾经的他,幽囚于地窖中啃啮冰雪, 吞咽毡毛而饥寒不死;曾经的他,睥睨佳肴美酒、高官厚 禄而诀绝叛臣。他以铮铮铁骨唱响一曲千古绝唱——“富 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令流云为之徘徊, 壮士闻而下泪。当他抬起刻满皱纹的脸庞,怅望南归的大 雁,两颗眸子闪动着无限依恋的泪光的时候,他那单瘠的 背影就与枯瘦的羊群定格成一道悲壮的风景。 苏武,一 篇气势磅礴的史诗,永远镌刻在莽苍的大地上,千秋不朽!
一、字音辨识 (1)单音字 大坂 (bǎn) 脚踝(huá i) . . 坐骑 (qí . ) 嫩草(nè n) . 伫立(zhù ) . 咀嚼(jǔ) . 轮廓 (kuò ) . 铁碴 (chá ) .
山坳(à o) . 汉家砦(zhà i) 蜃气(shè n) . . 砾石(lì ) . 瞭望(lià o) .
张承志以小说的名义挖掘 出了人潜在的巨大精神能量, 写出了信仰对于人的根本性的 意义。他以内蒙古草原为基点, 在北方边陲作自由漫游和寻觅, 作品处处显示出作家对于理想 的坚守和追求,而且具有强烈的批判气质和人文主 精神。 张承志是个个性独特的作家,作品表现出的厚 和沧桑, 让人觉得这才是男人写的东西。

汉家寨(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汉家寨(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汉家寨(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汉家寨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品味语言,体会意境,深入理解“坚守精神”。

2、学习作者独特的表现手法。

3、学习散文诗一般的语言。

能力目标学习散文的语言和写作手法德育目标学习坚守的精神教学重点1、掌握作者的个性化语言及写作特点。

2、把握文中流露出来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1、景物描写在文中的作用2.作者思想感情的把握。

一、导入二、整体感知1、课题、作者简介(出示投影)2、疏通生字词。

(投影)3 、学生阅读全文,谈谈对本文的总体感受。

4、文章划分层次,概括每部分的大意三、分析内容(一)学习第一部分1、请你仔细阅读这个部分,并概括这个部分所描写的自然环境有什么特点。

2、赏析写景的语言。

要求从这个部分中找出各自最欣赏的写景句子,说说它们好在哪里。

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边读边品。

(二)、赏析第二部分1、朗读第二部分,概括汉家寨一老一小两个人物的特点。

2、文中作者走进汉家寨的时候,看见三道巨大的戈壁滩觉得三个方向都像是“可怕的暗示”。

它们暗示了什么呢?3、作者反复写那位穿红色破棉袄的小女孩,这是为什么,小女孩又是代表什么?(三)、赏析第三部分1、生一起朗读第33、35段,进一步体会作者自身的精神提升:无论何时,无论何地都有坚守的意念。

2、问:老人和小女孩在坚守什么? 老人和小女孩的坚守,与作者张承志内心深处的坚守有何不同与相同?3、思考:这篇作品表达的是一种“坚守”的信念。

在今天这样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中,这种坚守有什么价值?它与“发展”的观念会不会产生矛盾冲突?四、写作特点五、作业:假设多年以后那位穿红花棉袄的小姑娘因某种原因走出这块绝境,而后又回到汉家寨,请设想一下她离开的原因、在外界的经历、为什么又回去?回去之后的生活有什么变化?描述时注意润色你的语言。

板书设计汉家寨张承志一、景色特点空旷宁静,死寂无边,焦土遍地,悲凉恐怖二、人物特点老汉----饱经风霜,木讷迟钝,小女孩----穿着破红棉袄,天真、好奇。

《汉家寨》教学设计

《汉家寨》教学设计

本出发, 涵泳和咀嚼语言文字; 从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出发, 引领
个 “ 字, 不” 真切地写出了天山南麓的地理环境和 自 然条件。
学生走向文本深处, 感受作品隐藏在语言文字背后的精神力量。
如果从主题的角度概括, 第一部分暗示了汉家寨周围数百里的
生态 环境 。


导入新课 ( 略)
明确 : 家寨 是 绝地 , 汉 能在 这样 的 地方生存本 身就 是最 有
力的语言。 作者走进汉家寨, 看到的是汉家寨人最常态的生活
— —
无论 谁 来 , 以何种 方式 来 , 论谁 走 , 无 在什 么时间走 , 家 汉
寨都保持着一如既往的平静, 外部世界发生任何变化它都不为
( 离开汉家寨 三)
“ 千年 以来, 人为着让生命存活曾忍受了多少辛苦, 像我 这样的人是无法揣测的。 我只是隐隐感到了 人的坚守, 感到了
那坚 守如这 风景 一般 苍凉广 阔。 “ 那一 日 , ”从 起 无论 我走 到哪 里 , 在 不知不觉 之间 , 都 坚守着什 么。 在 美 国, 日 , 总 ”“ 在 本 我
庸俗 泛滥 中坚 守高 洁 , 寂 寞孤 独 中坚 守理 想 , 在 在全 盘西化 中
祖祖辈辈的汉家寨人就在这块土地上生息繁衍。“ 长大后我就 成了 你” 或许我们可以说这个老汉就是小孩的未来, , 小孩是老 汉的过去, 作者用这两个符号化的人物诉说着光阴的流转、 岁 月的更迭和汉家寨绵延的历史。 () 2 画面是静默的, 没有声音, 没有温度, 从这静默中你读
( 走进汉家寨 二)
这一部分与数字有关的语词很多, “ 如 一柱烟”“ 几间破泥
二、 诵读课 文, 理清行文 思路
行文思路 : 走近汉家寨一走进汉家寨—离开汉家寨。

《汉家寨》教学设计

《汉家寨》教学设计
“ 学的最 高境 界是 诗。 文 无论 小说 、 文、 散 随笔 、 剧本 , 只要达
《 汉家寨 》教学设计
浙江省宁波 中学 -徐 . 俊
到诗 的境界就是 上品” 它的诗性表现在形象、 。 色彩、 抒情三
方 面 , 些 诗 性 都 是 通 过 语言 来 表 现 的 。 面我 们 重 点鉴 赏 这 下
子”“ 弹丸” 表现了汉家寨的渺小,“ 被人丢弃”“ 生锈” 表现了
汉 家寨 的孤独 。
【 学过程 】 教

“ 向我倾泻般 延伸的, 是汉 家寨那三岔戈壁 的万 顷铁 石。 ”
— —

浏览全 文, 清思路 理
刺 目的色 彩 是 张 承 志 诗 性散 文 的 又一 个 特 征 。 “ 顷铁 万
替 代 几乎全 带有 悲怆 的表 情, 承受 无边的孤 独
“ 旅” 孤 是他常
王安 忆
学 生 回答后 明确 : 作 者从 天 山北 麓 到 天山南麓 , 走在 人 生的 长河 中。 繁 行 从
用的词语 , 它使 这 些替 代 全 带有 漂泊天涯的形迹 一
《 旅 的形式 》 文学 自 孤 , 由谈 19 年 第4 ) 93 期 明确 ( 重点 分 析 ) 仅仅 有一 柱 烟 在怅 怅 升 起 ” 运 用拟 :“ , 人 的手法写出了 “ 烟 ” 一柱 的惆怅 , 为何 惆怅 呢?因为孤独 。 “ 家 寨只 是 几 间破 泥 屋 ” 住 着几 户 ’ 在如 此 广 阔 汉 ,“ , 苍凉 的大地 上 , 却只有一 个 有人的地 方 , 这个 地方也 只是 “ 但 几 间破 泥 屋 ” 住 着 几户 ’ 于 是不论 是 汉 家 寨 , 是 汉 家寨 ,“ , 还 人 , 很孤 独 。 都
震撼 , 读 者心里 油然 升起 荒 凉、 使 恐怖 、 死寂 的感 觉 。 ( ) 感分 析 二 情

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五文档:第三单元 第8课汉家寨 Word版含答案

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五文档:第三单元 第8课汉家寨 Word版含答案

第8课 汉家寨 学习目标 1.理解文章中“坚守”这种精神对人生的意义。

2.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进一步感受张承志散文的精神魅力。

3.学习动静结合的手法。

一、音正形准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1)单音字①荟.集( ) ②褶.皱( ) ③山坳.( ) ④晕眩.( ) ⑤脚踝.( ) ⑥蜃.气( ) ⑦溟.濛( ) ⑧嶙峋..( ) ⑨砾.石( ) ⑩肆虐.( ) ⑪白炽.( ) ⑫炫.目( ) ⑬伫.立( ) (2)多音字①屏⎩⎪⎨⎪⎧ 屏.住( )屏.障( ) ②倔⎩⎪⎨⎪⎧ 倔.强( )倔.脾气( ) ③晕⎩⎪⎨⎪⎧ 晕.针( )头晕.( ) ④晃⎩⎪⎨⎪⎧晃.荡( )晃.眼( ) 答案 (1)①huì ②zhě ③ào ④xuàn ⑤huái⑥shèn ⑦mín ɡ ⑧lín xún ⑨lì ⑩nüè ⑪chì⑫xuàn ⑬zhù (2)①bǐnɡ pín ɡ ②jué juè ③yùn yūn ④huàn ɡ huǎnɡ2.给下列形似字组词(1)⎩⎪⎨⎪⎧ 瞭( )潦( )僚( )缭( ) (2)⎩⎪⎨⎪⎧ 嶙( )鳞( )粼( )磷( )(3)⎩⎪⎨⎪⎧ 炫( )眩( )弦( ) (4)⎩⎪⎨⎪⎧ 砾( )烁( )铄( )答案 (1)瞭望 潦草 同僚 缭绕 (2)嶙峋 鱼鳞 粼粼 磷火 (3)炫目 晕眩 弓弦(4)瓦砾 闪烁 众口铄金二、词语积累1.理解运用(1)不毛之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天衣无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不长庄稼的地方,泛指贫瘠、荒凉的土地或地带。

《汉家寨》作者简介

《汉家寨》作者简介

《汉家寨》作者简介
张承志,回族,中国当代最具影响力的穆斯林作家、学者。

同时也是“红卫兵”这个名称的创始人。

1948年生于北京,1967年从清华附中毕业,到内蒙古插队,在草原上生活了四年,197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1978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民族系,1981年毕业获得历史学硕士学位,精通英语、日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俄语,并熟练掌握蒙、满、哈萨克三种少数民族语言。

他1978年开始发表作品,早年的作品带有浪漫主义色彩,语言充满诗意,洋溢着青春热情的理想主义气息。

后来的作品转向宗教题材,引起过不少争议。

80年代以小说创作为主,90年代至今以散文为主。

代表作有《北方的河》《黑骏马》《心灵史》等。

已出版各类著作30余种。

成就荣誉
1978年《骑手为什么歌唱母亲》获第一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1980年《阿勒克足球》获第一届《十月》文学奖和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奖。

《黑骏马》《北方的河》分获1981—1982和1983—1984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1995年获首届爱文文学奖。

2009年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散文家奖。

《汉家寨》教学设计

《汉家寨》教学设计

三条黑石壁铺 向三个可怕的地方
— — 一
三条绝望的路 术讷得如同静物
— —
况分析) 参考: “ 我强忍住……坚守着什么。 ”
个 几 乎被 人 类 文 明 遗 忘 的 、
仿佛没有生命适象的地方
老人生 吗?对此 , 作者又有怎样的 感觉?
( 三)汉家寨的周边环境又是怎样
的?或者说 ,作者在走近汉家寨的过程
是对家园、 故国、文化、信仰的执着保 护、怀念追求、不离不弃,是一种在任
何困难面前也不低头的人生信念!
讨论:
中, 看到的主要是怎样的景象?
参考:
空 山绝谷
穿一件破红棉袄 ( 提示 : 在网上有
没有搜寻 “ )的象征意义? 红” 眼睛黑亮
幻灯片打出。
汉家寨 ,如一牧被人丢弃 的棋子,
如一粒生锈 的弹丸,孤零零地存在于这 巨大得恐怖的大自然中。
— —
求生而做的努力本身,就体现7生 的 命
意义。
( “ 三) 我”的坚守到底是什么?
参考: 作者 的坚守,是一种坚忍、顽强,
寒气,可怕,异域
动?
( 三)你又如何理解小女孩及其举
( 二)根据课文内容, 你认为 “ 汉家寨”是什么意思? 参考: 极少数汉族人居住的荒凉偏僻的不毛之地: 三. 研讨: 汉家寨之境 ( 一)作者走进汉家寨, 感觉它的环境怎么样? 参考:

柱帐 帐升起的烟
几 1破 泥屋 ' 4

综 合 天 地
2 0 7 0 9 0
片 铁灰色的 砾石戈壁正中
维,形成自己的看法。 3回答问题时,要求尽量用课文原文。 .
教学步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家寨》导学案(1)
设计人:张德英备课组长:张云龙
导入:中国历史上有很多人和事让我们铭刻在心,是什么让中国人在困境前不低头、不屈服,勇往直前呢?是什么让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的历史在风风雨雨中延续了五千年之久呢?带着这样的问题,让我们一起走进汉家寨,我想我们可以从汉家寨的空山绝谷、千里戈壁中找到答案。

学习目标:
一、理清文章结构层次,并概括层次内容。

二、引导学生在深入理解文章内容,初步感受其庄重、严肃、冷峻的语言风格基础上体悟、思考生命的意义,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重点难点:一、分析课文层次及各层次的具体内容。

二、引导学生充分探讨、理解文章“坚守”这种精神对人生的意义,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从而进一步感受张承志散文的精神魅力。

学法指导:抓住意象,分析特点。

作者简介:张承志,青年作家、学者,1948年生于北京,原籍山东济南。

华附中毕业到内蒙古乌珠穆沁旗插队4年。

1978年开始笔耕。

现为自由的职业作家、中国作家协会理事。

曾获第一届全国短篇小说奖,第二、第三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奖。

现为已出版著作30余种,代表作有:小说集《张承志集》、《清洁的精神》、诗集《神云的诗篇》、文集《张承志作品集》以及《心灵史》。

流传较广的有中篇小说《黑骏马》、《春天》、《北方的河》和长篇小说《金牧场》。

疏通字词:给加点字注音,解释词语
褶()皱曝()晒脚踝()晕眩()()
俯瞰()咀嚼()()白炽()
六合:
伫立:
荟集:
峥嵘:
嶙峋:
俯瞰:
整体感知:快速阅读全文,理清文章层次及作者的行文思路,并试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概括层次内容。

赏析第一部分:
1、文章第一部分突出表现了吐鲁番盆地戈壁荒漠的什么特点?这些内容与写汉
家寨有何关系?
2、文中写道:“一旦你被它收容,有生残年便再也无法离开它了。

”这句话中
“收容”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一旦被收容过,在有生残年再也无法离开它”?
赏析第二部分:
1、概括汉家寨一老一小两个人物的特点。

2、如何理解这两个人物在文章中的意义?
3、文中作者走进汉家寨的时候,看见三道巨大的戈壁滩觉得三个方向都像是“可怕的暗示”。

它们到底暗示了什么呢?
4、汉家寨只是几间破泥屋,它坐落在新疆吐鲁番北、天山以南的一片铁灰色的砾石戈壁正中。

无植被的枯山像铁渣堆一样,在三个方向汇指着它——三道裸山之间,是三条巨流般的黑戈壁,寸草不生,平平地铺向三个可怕的远方。

因此,地图上又标着另一个地名叫三岔口;这个地点在以后我的生涯中总是被我反复回忆,咀嚼吟味,我总是无法忘记它。

仿佛它是我人生的答案。

在这里,作者“人生的答案”是什么呢?
5、作者反复写那位穿红色破棉袄的小女孩,这是为什么,小女孩又是代表什么?
《汉家寨》导学案(2)
导入新课:从《道士塔》中我们感受到的是敦煌艺术瑰宝留给世人的历史反思以及她带给我们的深厚浓郁的文化气息和心灵震撼。

今天,让我们再次把目光投向另一种亘古而新奇的“艺术”——大自然和人类历史的完美结合。

让我们一起走进汉家寨——一个几乎被人类文明遗忘的、有着最古老的人类精神的家园。

学习目标: 1、品味语言,体会意境,深入理解“坚守精神”。

2、学习作者独特的表现手法。

3、学习散文诗一般的语言。

学习重点:1、掌握作者的个性化语言及写作特点。

2、把握文中流露出来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赏析第三部分:
1、老人和小女孩在坚守什么? 老人和小女孩的坚守,与作者张承志内心深处的
坚守有何不同与相同?
2、这篇作品表达的是一种“坚守”的信念。

在今天这样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中,这种坚守有什么价值?它与“发展”的观念会不会产生矛盾冲突?
3、这样贫瘠落后的汉家寨,这样坚强决绝的汉家寨人,给作者的精神带来了一股强大的冲击力,结合文章的具体句子,谈谈汉家寨对作者未来的人生之路产生了哪些影响?
4、本文语言独具特色,结构上也与众不同,还有其寓情于景的表达方式、深刻的民族文化反省都值得学习,结合全文,就某一方面谈谈你的看法。

基础练习: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福建卷)
A.在当今商品经济的时代,当诗歌失却往昔荣耀而逐渐远离我们的时候,读到这样一首清纯明净、催人奋然前行的祖国颂歌,真是难得的精神享受。

B.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是有起有伏、波浪式前进的,这是由于事物的内部矛盾以及自然和社会的种种外因影响所决定的。

C.文艺作品语言的好坏,不在于它用了一大堆华丽的词,用了某一行业的术语,而在于它的词语用得是地方。

D.有的文章主旨比较隐晦,不是用明白晓畅的文字直接揭示出来,而是借用某种修辞手段或表现手法,含蓄地描写出来。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湖南卷)
A.由于加强了生产过程中的生态环境监控,该基地每年的无公害蔬菜的生产量,除供应本省主要市场外,还销往河南、河北等省。

B.滥用外来语所造成的支离破碎的语境,既破坏了汉语言文字的严谨与和谐,影响了汉语表意功能的发挥,也消解了中国文化精深而丰富的内涵
C.山鸡椒的花、叶和果实均含芳香油,从油中提取的柠檬醛,为配制食用香精和化妆品香精的主要原料,都离不开它。

D.与作家不同的是,摄影家们把自己对山川、草木、城市、乡野的感受没有倾注于笔下,而是直接聚焦于镜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