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建筑学文献参考书目资料

合集下载

中国古典园林史参考文献

中国古典园林史参考文献

中国古典园林史参考文献
《中国古典园林史参考文献》
一、主要参考书目
1、《中国古典园林史》,谢素梅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古典园林史》,许太梁著,浙江文艺出版社
3、《园林史》,赵新昌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4、《历史园林论》,熊铁胜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5、《中国园林史》,胡熙著,科学出版社
6、《中国园林文化史》,陈晓旭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二、主要参考文献
1、《中国古典园林史研究》,李维玉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中国古典园林史与研究》,仰子恺、崔汉达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中国古典园林论》,王晓东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4、《古典园林文化史》,易佩增著,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5、《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史》,黄素娥等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6、《园林史教程》,吴子清等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23年古典文献学专业考研书目

2023年古典文献学专业考研书目

2023年古典文献学专业考研书目古典文献学是文学研究领域的一门学科,主要探讨古代文献和文化遗产的收藏、整理、研究和传播,涉及诸多学科和领域,如语言学、历史学、哲学、考古学等等。

考研复习期间,建议考生重点阅读以下教材和书籍。

一、古典文献学专业核心教材:1.《中国古代文献学》孙荣临著此书是国内古典文献学领域的经典教材之一,系统地阐述了古代文献的概念、特点、分类和研究方法,对古代文献的体例、篇目、版本、流传、价值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解析。

这本书对于古典文献学的入门学习和深入研究都有很大帮助。

2.《古代文化遗产保护与修复》李宝峰等著此书主要涉及古代文化遗产的类型、分类、保护与修复等方面的内容,涵盖了考古学、古文化遗产学、古建筑学等学科的基础知识,对于我国古代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修复工作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3.《古籍整理学》王顺才著这本书主要介绍了古籍整理的工作内容、方法以及标准和规范,将整理学做了全面的阐释和细致的分析。

在古籍整理方面有志者可以阅读此书,获得实际操作的技巧和方法。

二、古典文献学实践研究的参考书目:1.《《诗经》研读与翻译》陈德希著这是一本针对《诗经》的研究专著。

陈德希老师对《诗经》的每首诗都进行了深入的解读,不仅破解了不少古语的奥秘,还对于《诗经》的史料价值、人文价值作了高度评价。

对于想系统学习《诗经》的同学,这本书是非常值得一看的。

2.《道家难经导读》徐文渊著这是一本介绍中国古代道家经典的导读书籍。

全书从《老子》、《庄子》等经典作品入手,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道家的思想、历史渊源和哲学体系。

3.《史记指南》杜忠诚著这本书主要是为了给读者提供阅读《史记》的指南和参考书。

书中详细纪录了《史记》的编纂背景、体例、版本和流传情况等。

此书不仅对于《史记》的阅读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也可把《史记》作为门径,学习古典文献学的理论和方法。

三、相关研究领域的书籍:1.《中国诗歌史》蒋献可著这本书是一部记录中国诗歌发展历史的巨著,全书从诗歌的起源和演化、历史时期划分等入手,全面阐述了中国诗歌的历史形态、作者和作品,是了解中国古代诗歌的必读之作。

唐代建筑类书籍

唐代建筑类书籍

唐代建筑类书籍唐代建筑作为中国古代建筑的重要代表之一,其建筑风格和技术在世界上有着重大的影响。

许多学者都对唐代建筑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论述,形成了许多著作。

下面将对唐代建筑类书籍进行详细介绍。

一、《唐代建筑史略》《唐代建筑史略》是著名建筑历史学家李学勤教授所著,是唐代建筑研究的重要参考书。

该书系统地介绍了唐代建筑的历史背景、建筑规制、建筑类型、建筑构造和建筑装饰等方面。

通过对唐代建筑发展的历史演变进行梳理和分析,展示了唐代建筑的独特魅力和文化价值。

二、《唐代宫苑建筑》该书是著名建筑史学家、沈阳建筑大学教授彭秀茹所著,主要介绍了唐代宫苑建筑的设计思想、建筑构造、装饰技法等内容。

该书通过对唐代宫苑建筑的系统研究和解析,呈现了唐代宫苑建筑的特色和精髓,不仅对于建筑专业人员有极高的参考价值,对于对唐代宫廷文化感兴趣的读者也非常有意义。

三、《唐代建筑学衡》《唐代建筑学衡》是唐代建筑理论家李诠所著,是唐代建筑理论的代表作之一。

该书主要介绍了唐代建筑规制和建筑审美的理论体系,阐述了唐代建筑在规制和审美方面的独特性和优越性。

此书是研究唐代建筑学术理论的重要参考书,对于深入了解唐代文化和建筑学术有着重要的意义。

四、《唐代建筑》该书是唐代建筑研究专家杨新平所著,在唐代建筑研究领域享有很高的声誉。

该书全面介绍了唐代建筑的发展演变、规制制度、建筑构造和装饰技法等方面内容,同时通过实际的案例展示了唐代建筑的实际应用效果。

此书较为简练、通俗易懂,适合建筑专业和非专业人士阅读。

总之,唐代建筑的研究和探讨一直是国内外学者们的热点话题,上述书籍不仅对于唐代建筑学术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而且对于对唐代文化和建筑艺术感兴趣的读者也具有很高的阅读价值,可以帮助读者深入了解唐代建筑的文化背景和技术特点,进一步加深对唐代文化的认识。

中国古建筑著作

中国古建筑著作

《鲁班经》 鲁班经》
《鲁班经》,是以宁波天一阁所藏的明中叶(约成化、弘治间、1465——1505年) 鲁班经》
的《鲁班营造正式》为底本改编而成的流传至今的一部民间木工行业的专用书。国家文物局 藏万历本,稍晚根据万历本翻刻了崇祯本,在北京图书馆及南京图书馆藏,嗣后的翻刻本, 以木版或石印本,流传于长江中下游东南沿海诸省,源远流长,达五、六半年之久。本书内 容包括:当时民间房舍施工步骤;当时施工工具;定位技术的水平方法,记录了常用建筑类 型和常用尺度,与农业生产有密切关系项目,如仑、厩、木质农具、推车及风箱等,比较详 细记录了当时民间日常生活用具和家具的形式、构造和尺度,并包括了当时社会阶级斗争和 社会意识形态在建筑领域的反映,是研究民间建筑传统木工技术发展(特别是南方)的珍贵 资料,并且有重大的史料价值。
《营造法式》 营造法式》
《营造法式》,宋人李诫字明仲著,完成于十一世纪最后一年,于公元1103年、 营造法式》
1145年两次刊行全国,明代曾收入《永乐大典》,清代又曾收入《四库全书》,但流传极少, 几乎被遗忘。到公元1919年和1925年据手抄本(即丁本和陶本)两次影印后,才引起国内外 学者之重视,研究工作随即开始。这部三十六卷巨著是我国现存古代科学著作中最早、最完 备的一部建筑学著作,其内容分为:制度、工限、料例、图样四大部分。每一部分又分为: 壕寨、石作、大木作、小木作、雕作、旋作、锯作、竹作、互作、泥作、彩画作、砖作、窑 作等十三个工种,分别详实论述。所谓制度包含着建筑及结构设计规范,施工方法、工序和 砖瓦、琉璃等建筑材料制造方法,工限是劳动定额,料例是材料定额及灰浆、颜料、琉璃釉 料配合成分,图样式制度的形象说明。它对研究我国古代建筑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是我 国古代建筑最重要的典籍之一。今人梁思成教授遗稿——《营造法式注释》一书已出版。在 其基础上,陈明达先生又著新成果《营造法式大木作研究》一书,它将对以后研究者产生影 响。

建筑学论文参考文献

建筑学论文参考文献

最新建筑学论文参考文献[1]王永志.电力建设企业起重机械平安管理讨论[D].天津:天津高校,2022[2]王坤.建筑施工平安风险管理讨论与实践[D].重庆:重庆高校,2022.[3]杨帆.基于模糊评价的工程施工项目平安管理讨论[D].天津:天津高校,2022[4]戴牡巧.基于RFID技术的施工现场危急源辨识讨论[D].上海:华东理工高校,2022[5]高向阳,秦淑清.建筑工程平安管理与技术[M].北京:北京高校出版社,2022[6]周蓉.企业平安事故风险预警体系讨论[D].武汉:武汉理工高校,2022[7]陈少荣.平安生产风险管理与掌握[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22.1[8]任敏.基于危急源识别与评价的建筑施工平安预警系统讨论[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高校,2022[9]田翰之.建筑生产平安事故统计指标体系创新及应用讨论[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高校,2022[10]彭蔚锋.建筑工程坍塌事故危急源分析与评价讨论[D].南京:南京工业高校,2022[11]乔元路.高层建筑施工平安管理讨论[D].青岛:青岛理工高校,2022[12]李玉红.建筑工程项目平安风险管理讨论[D].北京:北京邮电高校,2022[13]梅牡丹.基于灰色理论的建筑施工事故的猜测讨论[D].合肥:安徽理工高校,2022[14]乔团.基于简单系统脆性理论的建筑施工平安事故掌握讨论[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高校,2022[15]张霞.港口施工危急源评价方法应用讨论[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高校,2022[16]侯茜,秦洁璇,李翠平.平安生产预警综合分析与讨论[J].中国平安科学学报,2022,06:92-97[17]赵平,裴晓丽,薛剑.基于信息融合的建筑施工平安预警管理讨论[J].中国平安科学学报,2022,10:106-110[18]林源.古建筑测绘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2[19]高珊珊.基于三维激光扫描仪的点云配准[D].南京:南京理工高校,2022[20]刘洋.基于编码结构光的三维扫描仪原型系统研发[D].杭州:浙江高校,2022[21]杨永.古建筑数字化爱护关键技术讨论[D].开封:河南高校,2022[22]冯钧森.古建筑测绘技术与方法[J].企业家天地,2022[23]李杰,周兴华,唐秋华等.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数字城市中的应用[J].海岸工程,2022,30(3):28-33[24]王莫.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故宫古建筑测绘中的应用讨论[J].故宫博物院院刊,2022,(6):143-156[25]白成军.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古建筑测绘中的应用及相关问题讨论[D].天津:天津高校,2022[26]谢武强,宋杨,王峰,罗峰.三维激光扫描仪在建筑物立面测量中的应用[J].城市勘测,2022,(1):12-14[27]王其亨.古建筑测绘[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2[28]邓烨,欧阳恬之.古建筑测绘方法讨论[J].建筑史论文集,2022,3.(20)[29]沙黛诺.古建筑测绘方法和技术的适用性和牢靠性[D].天津:天津高校,2022[30]曹勇.全站仪和三维激光扫描仪在古建筑测绘中的'应用及比较[J].广东建材,2022,5:10-12[31]丁宁,王倩,陈明九.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古建爱护分析与展望[J].山东建筑高校学报,2022,25(3):274-277[32]王潇潇.地面三维激光扫描建模及其在建筑物测绘中的应用[D].长沙:中南高校,2022[33]李宝瑞.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古建筑测绘中的应用讨论[D].西安:长安高校,2022[34]张远智,胡广洋,刘煜彤,王庆洲.基于工程应用的三维激光扫描系统[J].大路运输文摘,2022(9):38-40[35]毕沅(清):《续资治通鉴》卷52[36]孙科.广州市政忆述.中国现代史专题讨论报告.中华民国史料讨论中心,1978[37]胡宗宪(明):《海防图论》,《中国兵书集成》,解放军出版社,1987:290[38]陈梦雷(清):《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广州府部汇考》[39]任果、常德:《番禺县志》(清,乾隆)[40]屈大均(清):《广东新语》,《恭岩札记》[41]张九龄(唐):《曲江集》卷一七《开凿大庾岭路序》:130[42]张廷玉(清):《明史》卷七五《职官志四·递运所》[43]梁廷桁(清):《越秀书院志》,(转引自《南汉书》,《夷氛纪闻》)[44]粱廷楠(清):《粤海关志》,第50页,广东人民出版社,2022年校注本[45]王在晋(明):《海防幕要》,《续修四库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2022:564[46]陈寿(晋):《三国志·吴志·陆胤传》卷六十一·吴书十六·潘浚陆凯传第十六[47]黄培芳(清):《羊城西关纪功录》,《番禹册金录》,《嘉庆七年会试齿录》[48]陈薇著.走在水道线上--大水道沿线历史城市与建筑讨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2[49]郭松义、李新达、李尚英著.清朝典章制度.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22[50]傅熹年著.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建筑群布局及建筑设计方法讨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2[51]黄成铭,杨忠智.铁路运输建设项目应开展后评价[J].铁道运输与经济.2022,(4):30-33[52]张飞涟,周继祖.铁路建设项目后评价理论体系的讨论[J].综合运输,2022(12):25-28[53]黄恺.乐观开展商业房地产项目后评价[J].城市开发.2022(10):76[54]汪红霞,商业地产项目引入后评价的探讨[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22.19(6):93-95[55]曲琳莉.正确进行商业房地产项目后评价讨论[J].特区经济.2022(10),299[56]曾珍香.可持续进展协调性分析[J].系统工程观论与文践,2022(3):18-21[57]倪枫杰,黄金枝.工秤项目后评价讨论综述[J].建筑技术开发,2022,31(11):103-106[58]许晓峰,肖翔.建设项目后评价[M].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0[59]张三力.项目后评价[M].清华高校出版社,2022[60]王五英,于守法,张汉亚主.建设工程项目社会评价方法[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22[61]王超.项目决策与管理[M].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2022[62]牛志平,朱,何孝贵.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后评价体系讨论[J].都市快轨交通,2022,19(3):25-27[63]刘月明.建设工程项目效益后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及判据分析[J].北京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6(3):36-38[64]刘荣刚.建设工程项目后评价[M].武汉,武汉理工高校出版社.2022[65]张炯,贾仁甫,郭永利.房地产项目后评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用[J].当代经济,2022(10),151[66]黄昀,黄文杰.项目财务后评价的一点探讨[J].华北电力高校学报.200l.8(12):68-71。

百本古建筑电子书

百本古建筑电子书

百本古建筑电子书李明仲营造法式《营造法式》全四册1933年初版北京老宅院门楼东南大学中国建筑史电子档案古代建筑雕刻纹饰寓意吉祥故宫建筑内檐装修调整图建筑设计资料集历史地图1梁思成全集1—10册青州龙兴寺佛教造像艺术清代内廷宫苑阳光下的雕花门楼:武夷古民居的记忆中国古建筑百问中国古建筑浏览与审美_90120229中国古建筑游览与审美_11795691中国建筑史参考图—潘谷西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敦煌学大辞典(季羡林主编)].djvu[跨越世纪的问号-图说秦始皇陵(博古架)][中国地域文化丛书][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中国古典文学辞典][中国回族史.上、下册][中国园林鉴赏辞典]《1983年全国敦煌学术讨论会文集石窟•艺术编(上册)》《1983年全国敦煌学术讨论会文集石窟•艺术编(下册)》《北京四合院建筑》《传统民居艺术》阎瑛《东南塔影》《斗栱(上册)》1《斗栱(下册)》《佛经故事传说与敦煌壁画》《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山门考》《凝固的艺术魂魄:晋东南地区早期古建筑考察》《中国壁画》1《中国壁画史》《中国古建筑学术讲座文集》25传统文化系列-中华古建文化CJJ 70-96古建筑修建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南方地区)安阳永和桥.caj保利藏珍——石刻佛教造像精品选.djvu北京四合院长物志校注敦煌壁画敦煌雕塑费慰梅--梁思成与林徽因风水词典古代建筑雕刻纹饰寓意吉祥古建筑木结构维护与加固技术规范古建筑文化图说说弄摄影珍藏版古建筑文化图说说墙摄影珍藏版古建筑文化图说说台摄影珍藏版摄影珍藏版:说园说楼摄影珍藏版说门摄影珍藏版说亭珍藏版古文物称谓图典话说古建筑绘图鲁班经建筑百家言建筑史论文集.第八辑.清华大学建筑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建筑史论文集.第九辑.清华大学建筑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建筑史论文集.第六辑.清华大学建筑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建筑史论文集.第十辑.清华大学建筑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建筑制图标准精典园林花窗图式乐浪文化——以墓葬为中心的考古学研究(王培新)梁思成建筑画梁思成中国建筑史楼庆西:中国古建筑小品(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马炳坚—中国古建筑木作营造技术平遥古城与民居祁英涛《怎样鉴定古建筑》1981清式营造则例商务中国古代园林耿刘同四合院:砖瓦建成的北京文化苏州古典园林:图集苏州历代园林录唐长安慈恩寺大雁塔天一阁藏本:明鲁般营造正式(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细说中国园林(彩图版)学看建筑结构施工图(1)营造法式注释怎样鉴定古建筑中国传统建筑艺术中国古代建筑的保护与维修中国古代建筑史刘敦桢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图典中国古建筑百问中国古建筑保护与研究中国古建筑测绘多媒体课件中国古建筑的力与美探析中国古建筑构件图典中国古建筑全揽中国古建筑术语辞典中国古建筑图典.梁思成等摄中国古建筑图解(彩色)中国古建筑艺术+第1册中国古建筑艺术+第2册中国古镇图鉴中国建筑图案集中国明清牌楼斗拱标准图集编制说明中国园林鉴赏辞典中国古典建筑装饰图案选中国古建筑二十讲砖石古塔的地震_修复_及动力学特征初探AutoCAD2006建筑设计师就业技能培训教程_0百家建筑之旅古代中国北窗集北京四合院建筑北京园林史话避暑山庄的造园艺术禅与中国园林长安史话魏晋南北朝分册大地上的“宇宙”•大地上的“宇宙”:中国建筑文化理念夺天工——中国园林理论、艺术、营造文集仿古建筑工程预算定额2005风雨豪门——扬州盐商大宅院干栏式苗居建筑工程预算名词解释宫室之魂•宫室之魂:儒道释与中国建筑文化姑苏新续:苏州古城的保护与更新古代大木作静力初探古风:中国古代建筑艺术老祠堂古建春秋古建筑测绘学古建筑木结构与木质文物保护古建筑与木质文物维护指南:木结构防腐及化学加固故宫:东方建筑瑰宝广西民族传统建筑实录桂北民间建筑汉字中的古代建筑河南古代建筑史胡同门楼建筑艺术壶中天地:道与园林画法几何及土建制图计算机辅助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简明英汉-汉英土木工程词汇建筑百家评论集建筑百家言建筑施工放样技术建筑施工技术300问建筑纹饰图典匠学七说禁城营缮纪巨匠集第一卷看园林的眼叩开鲁班的大门——中国营造学社史略历史建筑之谜历史文化城镇保护梁思成评点的中国著名建筑梁思成学术思想研究论文集1946-1996 岭南建筑与民俗岭南历史建筑测绘图选集(一)留住我国建筑文化的记忆卢绳与中国古建筑研究鲁班经白话译解本门当户对中国建筑•门窗门的哲学闽南古建筑做法南靖土楼探寻普陀山古建筑巧构奇筑——中国古代建筑杰构纵横秦始皇陵研究青藏建筑与民俗清代园林图录清沈阳故宫研究泉州古建筑日本对中国城市与建筑的研究山西园林古建筑陕西古建筑陕西园林史上栋下宇:历史建筑测绘五校联展上海:老房子的故事上海百年建筑史(1840~1949上海里弄民居圣殿记[中英文本]施工队实用简明工作手册四合院:砖瓦建成的北京文化四合院四面围合中国建筑•院落苏州古城的保护与更新素写北京传统建筑塔•寺庙太原晋祠圣母殿修缮工程报告唐代园林别业考论(修订版)天津的建筑文化土楼与中国传统文化文化的叠晕:古迹保护十议文渊阁《钦定四库全书》营造法式屋宇春秋山西老宅院五步学会AutoCAD五山十刹图与南宋江南禅寺昔日京华纤巧神韵古民居民居建筑心舒窗牗英汉土木建筑通用词汇营造学社会刊永定土楼永远的家园:土楼漫游园林史园林制图与识图圆明园重建大争辩月明华屋:中国古典建筑美学漫步岳麓书院建筑与文化云南建筑史造园初学者指南中国藏式建筑艺术中国传统建筑艺术中国宫殿建筑论文集中国古代风水与建筑选址中国古代建筑1中国古代建筑正定隆兴寺中国古代建筑中国古代建筑尺寸设计研究——论《周易》著尺制度中国古代建筑抗震中国古代建筑历史图说中国古代建筑十论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五卷:清代建筑中国古代建筑思想史纲中国古代建筑文化史中国古代建筑文献选读中国古代建筑文献注译与论述中国古代经典建筑10讲故事珍藏本中国古代门窗中国古代苑园与文化中国古典建筑的意象化生存中国古典建筑文化探源中国古典园林史中国古典造园艺术研究江南园林论中国古建探微中国古建筑定额与预算中国古建筑琉璃技术中国古建筑与绘画艺术中国古楼阁中国建筑精粹中国建筑精华中英文版中国建筑之最中国建筑装饰艺术文化源流中国江南禅宗寺院建筑中国孔庙中国门文化(第二版)中国民居府第中国木构建筑营造技术中国墓葬建筑文化中国南方传统民居艺用资料中国清代官式建筑彩画技术中国少数民族建筑中国史前古城中国亭全览中国西南地域建筑文化中国现代建筑彩画中国乡土建筑窑洞春秋(陕西)、晋商大宅(山西)、居得四时之正(北京)、无中国营造学社史略中国营造学研究第1辑中国园林史中国造园论中国住宅概说中国著名建筑师画系梁思成建筑画中国砖雕中国紫禁城学会论文集第1辑中华意匠_中国建筑基本门类中华装饰_传统民居装饰意境中日古代建筑大木技术的源流与变迁中日古典园林比较诸葛村拙匠随笔紫禁城建筑中国江南古建筑装修装饰图典《傅熹年建筑史论文集》《古建筑测绘学》《建筑历史研究第二辑》《建筑历史研究第三辑》《建筑历史研究第一辑》《明代官式建筑大木作》B2寺塔渊源考辨_兼谈嵩岳寺塔建造年代北京的四合院与胡同.djvu北京文物建筑等级初评表避署山庄园林艺术不只中国木建筑藏传佛教寺院考古潮汕老屋飞越时空的灵音图说曾侯乙墓古都旧景:65年前外国人眼中的老北京古都郑州上卷古都郑州下卷关帝庙营造技巧与清代山西地方经验河北省西部古建筑调查纪略.djvu建筑史的伤痛聚族而居柏森森:徽州古祠堂.djvu论文集12民间园林2006版南京民国建筑艺术.djvu南阳府衙木构建筑油饰彩画保护方案宁波天宁寺塔唐代特征初探齐鲁名寺齐鲁名塔日本建筑史図集山东寺庙塔窟山西古建筑考察报告-瓦作艺术山西古建筑考察报告-细说门窗盛京风物辽宁省图书馆藏清代历史图片集寺庙与中国文化段玉明著嵩岳寺塔建于唐代苏州香山帮建筑天津历史风貌建筑_11682691燕赵悲歌的遗响图说春秋赵卿墓颐和园遗落秋风的叹息图说北齐高洋墓营造法原中国古代的宗族与祠堂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中国古代建筑史刘敦桢中国古代陵寝制度史研究中国古都和文化中国古建筑的构造特点、损毁规律及保护修缮方法(上) 中国古建筑的构造特点、损毁规律及保护修缮方法(下) 中国古建筑油漆彩画中国古塔的艺术历程中国建筑类型及结构中国历代帝王陵墓中国少数民族建筑艺术画集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五卷清代建筑朱偰:北京宫阙图说.djvu朱偰:建康兰陵六朝陵墓图考.djvu朱偰:金陵古迹名胜影集.djvu朱偰:金陵古迹图考.djvu朱偰:元大都宫殿图考.djvu承德府志(一、二、三、四)山西古建筑质量验收标准文物营造法式珍藏版老新闻中国古建筑美术博览(1函3册中国古建筑瓦石营法中国古建筑修缮技术[白云生处的帝乡-图说南越王墓(博古架)][藏族传统文化辞典][大唐盛世的回声-图说让皇帝李宪墓(博古架)][古今词义对比辞典][红粉帝国的幽梦-图说殷墟妇好墓(博古架)][千年不朽的神话-图说马王堆汉墓(博古架)][仙乐飘起的殿堂-图说前蜀永陵(博古架)][雅俗中国丛书(渝)-古墓][雅俗中国丛书(渝)-家谱][中国国家地理][200605][中国年谱辞典][中国神话人物辞典][中国姓氏辞典]《北京建筑图说》《古建筑木工》古都沧桑——陕西文物古迹旧影古封泥集成%2B孙慰祖主编古建油漆技术_1_古建油漆技术_2_古建油漆技术_3_古建油漆技术_4_古建油漆技术_5古建筑与雕塑史论(陈明_)海南丘浚故居修缮工程报告护城纪实华夏营造-中国古代建筑史徽州古村落徽州古民居探幽.djvu徽州明代住宅建苑拾英——中国古代土木建筑科技建筑拾英(上册)第二辑建筑拾英(下册)第二辑建筑志精典园林花窗图式考工记[导读]. 巴蜀书社, 1996考工记图说.djvu考工记注译老房子福建民居(上)老房子福建民居(下)老杭州:湖山人间刘敦桢文集第二卷刘敦桢文集第三卷刘敦桢文集第四卷刘敦桢文集第一卷龙门石窟研究罗哲文--古典建筑研究和保护罗哲文历史文化名城与古建筑保护文集明清室内陈设.朱家溍.紫禁城出版社.2004 莫尔寺遗址中国最西部的佛塔宁海古民居齐鲁民居齐鲁摩崖石刻浅谈中国古建筑脊饰的演变情况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图解唐长安太平坊与实际寺图说中国建筑艺术五台山佛寺建筑变迁西安长乐门城楼修缮工程报告西安老街漫步西藏民居西域佛塔漫谈细说中国园林(多文多图,彩图版,非常清晰,五星)夏合吐尔和乌什吐尔地面佛寺遗址研究新疆尼雅遗址佛塔保护加固实录髹饰录解说:中国传统漆工艺研究(修订版)营造法式初探(潘谷西)云南民居续篇中国传统民居图说五邑篇.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0_中国佛寺道观中国佛塔塔刹形制研究_上_中国佛塔塔刹形制研究_下_中国古代建筑基址规模研究中国古代苑园与文化_中国古典园林大观(上下册)中国古建彩绘纹样中国古建筑定额与预算中国古桥技术史中国古桥桥梁中国建筑彩画图集中国建筑史中国建筑形制与装饰中国建筑艺术史(上、下册)中国民居建筑(上卷)中国民居三十讲中国园林建筑施工技术朱偰:金陵古迹名胜影集.djvu走进南锣鼓巷!传统的本质(完整)!中国古代建筑史++第四卷:元明建筑《古代大木作静力初探》飞越时空的灵音图说曾侯乙墓古典园林古建筑修缮•维护•营造新技术桂湖园林鉴赏皇家园林建筑设计资料集(第二版)01—10全国统一房屋修缮工程预算定额(古建筑分册+明清•中+GYD-602-95)宋_营造法式_今误十正唐_北宋木结构建筑_平面尺寸_之分析扬州园林园林析亭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三卷中国古典造园艺术研究江南园林论中国建筑艺术全集1 宫殿建筑.djvu中国建筑艺术全集2 宫殿建筑(2)北京.djvu中国建筑艺术全集9 坛庙建筑.djvu中国建筑艺术全集12 佛教建筑(一)(北方).djvu中国建筑艺术全集13 佛教建筑(2)(南方).djvu中国建筑艺术全集18 私家园林中国建筑艺术全集20 宅第建筑1 北方汉族.djvu中国建筑艺术全集+3+沈阳故宫.djvu中国建筑艺术全集+5+桥梁+水利建筑中国建筑艺术全集+6+元代前陵墓建筑.djvu中国建筑艺术全集+17+皇家园林.djvu中国建筑艺术全集+19+风景建筑.djvu中国建筑艺术全集+23+宅第建筑(四)(南方少....djvu中国建筑艺术全集11 会馆建筑•祠堂建筑_0中国建筑艺术全集_7,明代陵墓建筑_0中国民族建筑第一卷_中国墓葬建筑文化中国园林文化中国园林艺术通论中国造园论中国造园史[明]计成:园冶,苏州:营造学社刊刻,民国20年.djvu中国营造学社汇刊总目[东方历史学术文库]黄河中下游地区的东周墓葬制度《四川古建筑》_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北京的城墙和城门/[瑞典]奥斯伍尔德北京的佛教寺庙北京建都考北京历代城坊•宫殿•苑囿北京文物与考古北齐粟特贵族墓石刻考_故宫博物院藏建筑型盛骨瓮初探.caj 佛教石窟考古故宫博物院编++太庙考略+1932故宫摄影集++故宫博物院工程课编++民国17年[1928].djvu 汉代陵墓前的阙门及其起源探讨.caj鸿山越墓发掘报告河南考古探索河北省考古文集河北磁县北朝墓群研究建筑考古学论文集(大O嗖厥椋_pdf林徽因文集三星堆祭祀坑出土文物选+(1992+图册)杨宽:中国古代陵寝制度史研究元朝统治下的山西地区(南开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论文)圆明园遗物与文献+中国营造学社编+民国20年[1931] 枣庄建新——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淄川考古++北沈马遗址发掘报告暨淄川考古研究走遍名刹.djvu。

关于山西古建筑的书籍

关于山西古建筑的书籍

关于山西古建筑的书籍山西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一个省份,拥有着丰富的古建筑遗产。

这些古建筑以其独特的风貌、精湛的工艺和丰富的历史内涵而闻名于世。

下面我将介绍几本关于山西古建筑的书籍,希望能为你提供参考。

1. 《中国古代建筑史》这本书是由国内知名建筑史学家郭沫若编写的著作。

其中包括了山西古建筑的历史背景、风格特点、构造技术等内容。

通过对山西古建筑的全面解析和详细介绍,读者可以深入了解山西古建筑的起源、发展和演变,从而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这些古建筑的独特魅力。

2. 《山西古代建筑艺术》这本书是山西省文史研究馆编写的一部权威专著。

书中详细介绍了山西古建筑的历史渊源、建筑风格、布局特点、装饰艺术等方面的内容。

同时,书中还配有大量的插图和图片,展示了山西古建筑的精美细节和独特风格,对于读者更好地了解山西古建筑具有很大的帮助。

3. 《山西古建筑文化》这本书是由山西省文物局编纂的一本关于山西古建筑文化的专著。

书中系统地介绍了山西古建筑的历史渊源、建筑类型、建筑技艺、建筑艺术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对山西古建筑的深入挖掘和研究,展示了山西古建筑所传承的独特文化内涵,读者可通过此书更好地了解和把握山西古建筑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

4. 《山西古建筑图典》这本书是由山西省文物局编写的一本集图像、文献于一体的古建筑图典。

书中收录了大量山西古建筑的平面布局图、细部构造图、剖面图等,以及对其历史和艺术价值的详细说明。

通过观看这些精美的图像和详细的图纸,读者可以更直观地了解山西古建筑的形式结构和装饰特点,从而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这些古建筑的魅力所在。

总之,山西古建筑是中国古建筑的瑰宝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通过阅读相关的书籍,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山西古建筑的起源、发展和演变,领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

希望上述书籍能够为对山西古建筑感兴趣的读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于中国历史文物古迹的书

关于中国历史文物古迹的书

关于中国历史文物古迹的书
关于中国历史文物古迹的书籍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值得推荐的:
1.《中国文物古迹全集》:这是一部全面介绍中国文物古迹的权威性著作,包含了全国各地的重要文物古迹,内容丰富,图片精美。

2.《中国历史文化遗产地图集》:这是一部详细介绍中国历史文化遗产的地图集,包含了全国各地的历史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等文物古迹。

3.《中国世界文化遗产》:这是一部介绍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专著,包含了我国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30多处遗产,内容详实,图文并茂。

4.《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这是一部介绍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专著,包含了全国31个省级行政单位的31座历史文化名城,内容丰富,图文并茂。

5.《中国考古大发现》:这是一部介绍中国考古大发现的专著,包含了我国自20世纪以来的一系列重大考古发现,内容详实,图文并茂。

以上这些书籍都是关于中国历史文物古迹的权威著作,内容详实,图文并茂,对于了解中国历史文物古迹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建筑学文献参考书目资料一、目录与文献检索类1 《中国古建筑文献指南1900-1990》,科学出版社20002 王镇华《中国建筑参考书目初编》,台湾《建筑师》1980(3,4)3 黄健敏《中国建筑研究书目初编》,台湾《建筑师》1981(10)4 王其明《中国建筑图书书目初编》,(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古建专业讲义)注:2-4见《古建园林技术》合订本四附录《中国建筑文献的三个书目》5 刘敦桢郭湖生等辑《中国古代建筑史参考书目(初稿)》二、通史、综合类书目1刘敦祯《中国古代建筑史》2潘谷西《中国建筑史》3刘致平《中国居住建筑简史-城市、住宅、园林》4《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5萧默《中国建筑艺术史》6潘谷西《中国古代建筑史(第四卷元、明建筑)》7中国民族建筑(一-五)8罗哲文《中国古代建筑》三、重要的连续出版物书目1《中国营造学社汇刊》(一-七卷)2《建筑历史研究》(1-3辑)(中国建筑技术发展中心建筑历史研究所)3《建筑史论文集》(1-14辑)(清华大学建筑学系)4《建筑历史与理论》(1-7辑)(中国建筑学会史学分会)5《建苑拾英》(一-三辑)四、文集书目1《梁思成文集》(一-四)2《刘敦祯文集》(一-四)3《梁思成全集》(一-九)4《傅熹年建筑史论文集》5《柴泽俊古建筑文集》6《陈明达古建筑与雕塑史论》7《罗哲文建筑史论文集》8《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文集》(东南大学建筑学系)9《建筑史研究论文集1946-1996》(清华大学建筑学系)10龙庆忠《中国建筑与中华民族》11《中国古建筑学术讲座论文集》(山西省古建筑保护研究所)12《王世仁建筑历史理论文集》文献一、建筑史学综述文献1陈明达《古代建筑史研究的基础和发展》,《文物》1981(5):69 ~ 74页;2郭湖生《中国古建筑学科的发展概况》,见:《中国古建筑学术讲座论文集》1986;3萧默《当代史学潮流与中国建筑史学》,《新建筑》1989(3);4陈薇《中国建筑史研究领域中的前导性突破-近年来中国建筑史研究评述》,《华中建筑》1989(4);5陈薇《天籁疑难辨历史谁可分-90年代中国建筑史研究谈》,见:《建筑师》(69);6常青《世纪末的中国建筑史研究》,见:《建筑师》(69);7王贵祥《关于建筑史学研究的几点思考》,见:《建筑师》(69);王贵祥《方兴未艾的中国建筑史学研究》,《世界建筑》1997(2?0页;8吴良镛《关于中国古建筑理论研究的几个问题》,《建筑学报》1999(4);萧默《中国建筑艺术史》引论部分(1999);9杨鸿勋《中国建筑考古学概说》,见:《建筑史论文集》第12辑,2000(4),152页。

二、《营造法式》相关文献1李诫《营造法式》(商务版或中华书局版)2《工程做法则例》(《古建园林技术》连载)3姚承祖《营造法原》4梁思成《营造法式注释(卷上)》5梁思成《清式营造则例》6王璞子《工程做法注释》7刘致平《中国建筑类型及结构》8陈明达《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技术(战国-北宋)》9陈明达《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技术(南宋-明、清)》,见:陈明达《陈明达古建筑与10雕塑史论》,235页。

10陈明达《营造法式大木作制度研究》11潘谷西《〈营造法式〉初探(一)》,《南京工学院学报》1980(4),第35页;12潘谷西《〈营造法式〉初探(二)》,《南京工学院学报》1981(2),43页;13潘谷西《〈营造法式〉初探(三)》,《南京工学院学报》?;14潘谷西《关于〈营造法式〉的性质、特点、研究方法-〈营造法式〉初探之四》,《南京工学院学报》1990(5)15张十庆《中日古代建筑大木技术的源流与变迁》(《东方建筑研究》上)16张十庆《中日古代建筑大木技术的源流与变迁》,见:郭湖生《东方建筑研究》(上册),30 ~ 52页。

17张十庆《〈营造法式〉变造用材制度探析》,见:《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文集》,122页。

18张十庆《〈营造法式〉研究札记—论“以中为法”的模数构成》,见:《建筑史论文集》第13辑,111页。

19张十庆《古代建筑的设计技术及其比较―试论从〈营造法式〉至〈工程做法〉建筑设计技术的演变和发展》,《华中建筑》1999(4),92页。

20徐伯安《营造法式斗栱型制解疑、探微》(《建筑史论文集》7辑)21徐伯安、郭黛姮《营造法式术语汇释-石作、壕寨、大木作制度部分》(《建筑史论文集》6辑)22朱光亚《探索江南明代大木作法的演进》(《南京工学院学报》1983)23王贵祥《√2与唐宋建筑柱檐关系》(《建筑历史与理论》3-4辑)24王贵祥《关于唐宋建筑外檐铺作的几点初步探讨》,《古建园林技术》1986(4),8 ~ 12页; 1987(1),43 ~ 46页; 1987(2),39 ~ 43页。

25王贵祥《唐宋单檐木构建筑比例探析》,见:《营造》,226 ~ 247页。

26何建中《营造法式材份制新探》,见:《建筑师》1991(43),118 ~ 127页。

27王其亨《〈营造法式〉材份制的数理涵义和审美观照探析》,《建筑学报》1990(3),50 ~ 54页。

28杜启明《宋〈营造法式〉大木作设计模数论》,《古建园林技术》1999(4),39 ~ 47页。

29韩寂,刘文军《对〈营造法式〉八等级用材制度的思考》,《古建园林技术》2000(1),18~ 21页。

三、古建筑堪测、鉴定文献1李竹君《如何进行古建筑堪测工作》(《中国古建筑学术讲座论文集》)2祈英涛《鉴定古代建筑年代的几个问题》(《中国古建筑学术讲座论文集》)3张驭寰《古建筑勘查与探究》4冯继仁《中国古代木构建筑的考古学断代》(《文物》1996,?)可以查到古建筑木构架数据的一部份文献:[1] 祈英涛,柴泽俊《五台南禅寺大殿修复工程报告》,见:《建筑历史研究》第一辑,153 ~ 170页。

[2] 陈明达《唐宋木结构建筑实测记录表》,见:贺业矩等《建筑历史研究》,231 ~ 261页。

[3] 柴泽俊《山西几处重要古建筑实例》,见:柴泽俊《柴泽俊古建筑文集》,148 ~ 199页。

[4] 王贵祥等《福州华林寺大殿》,见:《建筑史论文集》第9辑,1 ~ 32页。

[5] 傅熹年《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建筑群布局及建筑设计方法研究》。

[6] 陈明达《应县木塔》。

[7] 柴泽俊等《太原晋祠圣母殿修缮工程报告》。

[8] 柴泽俊《山西古建筑概述》,见:柴泽俊《柴泽俊古建筑文集》,32 ~ 64页。

[9] 柴泽俊《朔县崇福寺》,52 ~ 54页,山西唐至金佛寺殿堂台基规格与《营造法式》对照表。

[10] 《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11] 李有成,廉考文《繁峙县岩山寺文殊殿》,《古建园林技术》,1986(12),49 ~ 57页。

[12] 莫宗江《莱源阁院寺文殊殿》,见:《建筑史论文集》第二辑。

[13] 《正定隆兴寺》。

[14] 滑辰龙《佛光寺文殊殿的现状及修缮设计》,《古建园林技术》,1995(4),33 ~ 44页。

[15]《中国营造学社汇刊》四卷三、四期。

[16] 柴泽俊《朔县崇福寺》。

[17] 颜华《山东广饶关帝庙正殿》,《文物》1995(1),59 ~ 63页。

[18] 《金华天宁寺大殿的构造及维修》,见:《浙江省文物考古所学刊1981》,176 ~ 182页。

[19] 李士连《试谈摩尼殿的建筑构造与修缮原则》,《古建园林技术》,1985(3),42 ~ 49页。

[20] 王春波《山西平顺晚唐建筑天台庵》,《文物》1993(6),34 ~ 43页。

1、《营造法式》.jpg陶本2、《营造法式》.pdg全四册1933年初版3、《营造法式註释》.pdg—梁思成4、《营造法式大木作制度研究》.pdf—陈明达【有原书】5、《营造法式解读》.pdf—潘谷西(部分)【有原书】6、《营造法式》研究札记.pdf(续一)—陈明达【有原书】7、《营造法式》图样.jpg8、《营造法原》.pdf—姚承祖【有原书】9、《中国古建筑术语辞典》.pdf【有原书】10、《梁思成全集》.pdf(缺第十卷)【有原书】11、《清式营造则例》.pdf—梁思成【有原书】12、《中国古建筑图典》.pdf—林洙13、《枓栱》—潘德华(部分).jpg【有原书】14、《工程做法注释》.jpg—王璞子(部分)【有原书】15、《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pdf【有原书】16、《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技术》.pdf—陈明达17、《中国木构建筑营造技术》.pdg—马炳坚【有原书】18、《中国古建筑瓦石营法》.pdf—刘大可【有原书】19、《中国古代建筑史》.pdf—刘敦桢【有原书】20、《中國古代建築史》.pdf第二卷兩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建築【有原书】21、《中國古代建築史》.pdf第三卷宋、遼、金、西夏建築【有原书】22、《中國古代建築史》.pdf第四卷:元明建筑【有原书】23、《中國古代建築史》.pdf第五卷清代建築【有原书】24、《华夏意匠》:中国古典建筑设计原理分析—李允鉌.pdf 【有原书】25、《祁英涛古建筑论文集》.jpg【有原书】26、《山东广饶关帝庙正殿》—颜华27、《应县木塔》.pdf—陈明达【有原书】28、《园冶》【有原书】29、《中国城墙》.pdf—罗哲文30、《中国传统建筑的十三个特征》.pdf31、《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建筑群布局及建筑设计方法研究》.pdf —付熹年【有原书】32、《中国古典园林分析》.pdg—彭一刚【有原书】33、《中国古建筑构件图典》.pdf34、《中国古建筑装饰彩绘工程技术》.jpg—速算速询卡【有原书】35、《中国建筑设计参考资料图说》.pdf—冯建逵36、《中国建筑史(光盘)参考图》—潘谷西主编37、《中国建筑史》东南大学电子教案38、《中国塔》.ebook—张驭寰39、《中國古建築二十講》.pdf40、《中国建筑艺术二十讲》.pdf—梁思成41、《中国清代官式建筑彩画技术》.pdf【有原书】42、《中国营造学社汇刊》.pdf 精装十一册【有原书】43、《营造法式初探》.pdf—潘谷西44、《佛教建筑与地理风水》.pdf45、《柴泽俊古建筑文集》.pdf【有原书】46、《陈明達古建筑与雕塑史论》.pdf【有原书】47、《傅熹年建筑史论文集》.pdf【有原书】48、《建筑考古学论文集》.pdf—杨宏勋49、《刘敦桢文集》.pdf第一卷50、《传统灰作基本操作与应用之研究》.pdf51、《仿古建筑施工实用技术》.pdf52、《风水理论研究》.pdg—王其亨【有原书】53、《古代大木作静力初探》.pdf—王天【有原书】54、《古建筑勘查与探究》.pdf—张驭寰55、《古文物称谓图典》 .pdf56、《华严寺》.pdf【有原书】57、《绘图鲁班经》.pdf58、《匠学七说》.pdf—张良皋59、《美的历程》.pdf(插图本珍藏本)—李泽厚60、《麦地里的飞檐》.doc【有原书】61、《清代匠作则例》.pdf 第一卷—王世襄62、《明式家具萃珍》.pdf—王世襄63、《明式家具研究》.pdf—王世襄64、《明式家具珍赏》.pdf—王世襄65、《髹饰录解说》.pdf:中国传统漆工艺研究(修订版)—王世襄【有原书】66、《中国古代门窗》.pdg—马未都67、《明清家具鉴赏与研究》.pdf—田家青.pdf68、山西榆次永寿寺雨花宫《营造法式》解读-密码材栔双全的QQ号69、《园综》—陈从周70、《中国园林鉴赏辞典》.pdf—陈从周【有原书】71、《苏州古典园林》.pdg—劉敦楨72、《乡土建筑装饰艺术》.jpg—楼庆西73、《古建筑文化图说》.pdf 说楼—覃力74、《古建筑文化图说》.pdf 说门—覃力75、《古建筑文化图说》.pdf 说弄—张锡昌76、《古建筑文化图说》 .pdf 说墙—尹文 .pdf77、《古建筑文化图说》 .pdf 说台—韦明铧.pdf78、《古建筑文化图说》 .pdf说亭—覃力 .pdf79、《古建筑文化图说》 .pdf说园—陈从周.pdf80、《山东寺庙塔窟》.pdf—赵浦根81、《伯希和敦煌石窟笔记》.pdf82、《中国古代风水与建筑选址》.pdf--一丁雨露洪涌83、《中国建筑艺术全集》.pdf18 私家园林84、《中国建筑艺术全集》.pdf12 佛教建筑 (一北方)85、《中国古代建筑文献注译与论述》.pdf—李书钧86、《不只中国木建筑》.pdg—赵广超87、《弘一大师全集》.pdf·第9册:书法卷.djvu88、《中国古代服饰研究》.pdf 沈從文【有原书】89、《中国传统工艺全集》.丝绸织染.pdf90、《中国传统工艺全集》.造纸与印刷.pdf91、《中国传统工艺全集》.漆艺.pdf92、《中国传统工艺全集》.中药炮制.pdf93、《中国传统工艺全集》.雕塑.pdf94、《中国传统工艺全集》.金银细金工艺和景泰蓝.pdf95、《中国建筑类型及结构》--刘致平.pdf《唐长安大明宫含元殿原状的探讨》.jpg付熹年 (文物1973.7)中国古代建筑代表博物馆中国古建筑精粹电子书中国古建筑图谱中国全史《汉语大字典》《康熙字典》唐_北宋木结构建筑_平面尺寸_之分析园林景观设计***《中国营造学社彚刊》第一卷第一期【有原书】***《中国营造学社彚刊》第一卷第二期【有原书】***《中国营造学社彚刊》第二卷第一期【有原书】***《中国营造学社彚刊》第四卷第三、四期【有原书】***《中国营造学社彚刊》第五卷第二期【有原书】***《中国营造学社彚刊》第五卷第三期【有原书】***《中国营造学社彚刊》第五卷第四期【有原书】***《中国营造学社彚刊》第六卷第一期【有原书】***《中国营造学社彚刊》第六卷第二期【有原书】***《中国营造学社彚刊》第七卷第一期【有原书】***《中国营造学社彚刊》第七卷第二期【有原书】1《文物建筑》第一辑河南古建【有原书】2 陈万里陶瓷考古文集【有原书】3 东方建筑研究 (上册) (超星)4 东方寺庙明珠:南禅寺、佛光寺 (超星)5 敦煌傢具資料6 佛像艺术造型7 古建筑保护与研究【有原书】(超星)8 建筑历史研究第一辑【有原书】(超星)9 江南园林志 (第二版) 【有原书】(超星)10 叩开鲁班的大门——中国营造学社史略【有原书】(超星)11 刘敦桢文集 (一) (超星)12 刘敦桢文集 (二) (超星)13 刘敦桢文集 (三) 【有原书】(超星)14 凝固的艺术魂魄:晋东南地区早期古建筑考察 (超星)15 曲阜孔朝建筑【有原书】(超星)16 园冶注释 (第二版) 【有原书】(超星)17 中国古代高建筑 (超星)18 中国古代建筑装饰彩画19 中国古代建筑装饰雕刻20 中国古代建筑装饰装修21 中国古建探微 (超星)22 中国古建筑 (超星)23 中国古建筑百问 (超星)24 中国古建筑全览 (超星)25 中国江南禅宗寺院建筑 (超星)26 中国民族建筑第一卷 (超星)27 中国民族建筑第二卷 (超星)28 中国民族建筑第三卷 (超星)29 中国民族建筑第四卷 (超星)30 中国民族建筑第五卷 (超星)31 佛教寺院考古.pdf32 城記.pdf 【有原书】33 佛教石窟考古.pdf34 宫殿考古通论.pdf35 故宮辭典.pdf36 汉代画像石_吴曾德_文物出版社1984.pdf37 漢字古音手冊.PDF38 建筑历史与理论39 建筑书籍-中国古建筑小品.pdf40 林徽因文存+建筑41 明代南京寺院研究.pdf42 明清室內陳設.朱家溍.紫禁城出版社.2004.pdf43 秦汉瓦当.pdf44 四川汉代画象砖艺术.pdf45 唐代長安辭典.pdf46 隋唐两京丛考47 隋唐两京坊里谱.杨鸿年.48 天一阁藏本:明鲁般营造正式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pdf49 闲情偶寄.pdf50 正在消失的建築.pdf51 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pdf52 中国古代服饰研究.pdf 【有原书】53 中国古代陵寝制度史研究.pdf54 中国古典建筑装饰图案选.pdf55 中国石窟寺研究宿白文物出版社 1996年8月第1版.pdf56 梓室余墨_陈从周随笔.pdf57 长城.djvu58 明十三陵.djvu59 颐和园.djvu60 老宅第.djvu61 老牌坊.djvu62 老书院.djvu63 老门楼.djvu64 老戏台.djvu65 老楼阁.djvu66 宋陵石雕纹饰.djvu67 山西.djvu68 中国民居.djvu69 中国园林.djvu70 避暑山庄.djvu71 晋祠揽胜.djvu72 日本传统艺术第四卷浮世绘.djvu73 园林史.djvu74 屋宇春秋山西老宅院.djvu75 圆明园.djvu76 阳光下的雕花门楼:武夷古民居的记忆.djvu77 八百年的村落——培田纪行.djvu78 徽州.djvu79 走遍中国南京.djvu80 中国古代苑园与文化.djvu81 古城记:失落文明的兴与衰.djvu82 江南六镇.djvu83 大壮·适形中国建筑·匠意 (超星)84 建筑十书【有原书】(超星)85 中国古建筑百问86 洛阳伽蓝记87 长物志校注88 中国建筑学会学术论文集第一集建筑部分 (超星)89 中国古建筑艺术 (第1~4册) 【不全】 (超星)90 梁思成建築畫91 隋唐宫廷建筑考92 中国文物考古辞典《考古》杂志1955年1~6期及1991、1993~1998全年《文物》杂志1959~2000共152期文物五○○期总目索引 1950.1-1998.1.pdf1 繁峙岩山寺.pdf(不全)2 中国古亭.pdf3 中国古亭.pdf4 佛宮寺釋迦塔和崇福寺遼金壁畫.djvu5 中国古建筑定额与预算.pdf6 中国建筑史图录(梁思成).pdg7 中国江南古建筑装修装饰图典.pdg8 《中国建筑史》——伊东忠太.pdf【有原书】9 平遥古城与民居.pdf【有原书】10 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图解.pdf【有原书】11 怎样鉴定古建筑.pdf【有原书】12 苏州古典园林营造录.pdg13 _园治注释(第二版)【有原书】14 明式家具珍赏15 盛京宫殿建筑16 苏州古典园林营造录17 中国建筑彩画图集(何俊寿)【有原书】18 苏州古典园林艺术=THE ART OF SUZHOU CLASSICAL GARDEN.pdf19 永诀的建筑.pdf20 中国文物地图集陕西分册上.pdf21 中国文物地图集陕西分册下.pdf22 紫禁城宫殿.pdf23 中國藏傳佛教白描圖集.pdf24 _园治注释(第二版)【有原书】25 红木小件.pdf26 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图解.pdf27 苏州香山帮建筑.pdf28 永诀的建筑.pdf29 叩開魯班的大門-中國營造學社史略(林洙著,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1995年10月第一版).djvu散篇论文1、_材分八等_在建筑史上的意义.pdf2、_礼制建筑_求解.pdf3、_应县木塔_读后札记.pdf4、_营造法式_版本及其流布述略.pdf5、_营造法式_变造用材制度探析.pdf6、_营造法式_变造用材制度探析下.pdf7、_营造法式_殿阁地盘分槽图新探.pdf8、_营造法式_瓦作制度初探.pdf9、_营造法式_中厦两头造出际制度释疑.pdf10、_营造法式_中翼角檐细部处理及起翘探讨.pdf11、_营造法式小木作_几种门制度初探.PDF12、《“礼制建筑”求解》——方曉風.pdf13、《北京故宫修复测绘研究》.pdf14、《我国古代木构建筑结构体系的确立及其原生形态》徐伯安.pdf15、《营造法式》变选用材制度探析.pdf16、《营造法式》变造用材制度探析(Ⅱ).pdf17、《营造法式》中的翼角构造初探.PDF18、《中国古建筑文献指南》简介.pdf19、2006年_最重要的建筑经典记忆_议梁思成_省略_诞辰105周年及中国营造学社的.pdf20、宝山灵泉寺大住圣窟浮雕艺术初探.pdf21、保存完好的“样式雷”古建筑群——清西陵.pdf22、北宋《营造法式》中的木雕艺术.PDF23、边靖楼修缮设计上.PDF24、崇福寺小召牌楼构制初探.PDF25、春秋至六朝麒麟的演变研究.pdf26、从莫高窟壁画看唐五代敦煌人的坐具和饮食坐姿_上_.pdf27、从莫高窟壁画看唐五代敦煌人的坐具和饮食坐姿_下_.pdf28、从驼峰与墓股的比较看中日古代建筑的源流和发展关系.pdf29、从帐形龛饰到帐形龛_北朝石窟中一个被忽视的问题.pdf30、定兴慈云阁修缮记.PDF31、定州开元寺塔塔刹发现一批文物.PDF32、斗栱的结构起源与《营造法式》──_铺作_与_跳铺之作_辨析.PDF33、斗栱——李学武.PDF34、枓栱的结构,起源,与《营造法式》——“铺作”与“跳,铺之作”辨析.pdf35、独具魅力的古建珍品——榆次城隍庙.PDF36、独乐寺观音阁_山门的大木作制度_上_.pdf37、独乐寺观音阁_山门的大木作制度_下_.pdf38、独乐寺观音阁壁画调查.PDF39、独乐寺辽代建筑结构分析及计算模型简化.pdf40、对清东陵裕陵地宫棺位问题的探讨.PDF41、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不应只把注意力投放到建筑_物_的研究上.pdf42、敦煌北朝石窟形制诸问题.pdf43、敦煌壁画中的胡床家具_一_.pdf44、敦煌雕塑.pdf45、敦煌火珠图像探微.pdf46、佛光寺东大殿实测数据解读.pdf47、抚宁境内明长城敌台的建筑形制.PDF48、甘肃张掖大佛寺大佛殿的建筑特征.PDF49、高安回澜塔.PDF50、高层古建筑木结构——应县木塔现状结构评价.pdf51、古代的椅和凳.pdf52、古代建筑的设计技术及其比较_试论从_营造法式_至_工程做法_建筑设计技术的演变和.pdf53、古代建筑生产的制度与技术_宋_营造法式_与日本_延喜木工寮式_的比较.pdf54、古代营建技术中的_样_造_作_.pdf55、古建瑰宝——千年古刹独乐寺——杨作瑞.pdf56、古建瑰宝永乐宫.PDF57、古建门种种.pdf58、古建上的主要装饰纹样.PDF59、古建筑角梁构造与翼角生起略述.PDF60、古建筑结构研究十八年.pdf61、古太原晋阳建筑文化浅析.PDF62、故城县庆林寺古塔.PDF63、关于_营造法式_的研究.pdf64、关于对山西应县木塔保护工程抬升修缮方案的意见.pdf65、关于清_工程做法_斗科部分的若干问题探讨_一_.pdf66、关于清_工程做法_斗科部分的若干问题探讨_二_.pdf67、关于清_工程做法_斗科部分的若干问题探讨_三_.pdf68、关于清_工程做法_斗科部分的若干问题探讨_四_.pdf69、关于清_工程做法_斗科部分若干问题的探讨_五_.pdf70、关于唐宋单檐木构建筑平立面比例问题的一些初步探讨.pdf71、关于元上都宫城北墙中段的阙式建筑台基.PDF72、广东澄海龟山汉代建筑遗址.PDF73、汉代高台建筑技术研究.pdf74、汉代及其以前的建筑基础.pdf75、汉代建筑大木作技术特征_之二_斗栱之分类_柱头铺作_转角铺作_补间铺作.pdf76、汉代建筑大木作技术特征_之三_柱_础_梁枋_平坐腰檐.pdf77、汉代建筑大木作技术特征_之一_斗栱.pdf78、何谓《营造法式》之_槽_.PDF79、河北赤城县古塔调查.PDF80、河北涞源阁院寺文殊殿建筑年代鉴别研究.pdf81、河北辽代古塔建筑艺术初探.PDF82、河北玉田净觉寺调查报告.PDF83、河北赵县西林寺塔.PDF84、河南出土汉代建筑明器.PDF85、黑龙江省第四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简介.PDF86、胡床杂考_敦煌壁画家具研究之三.pdf87、华夏古建筑的“活化石”--承启楼.pdf88、换个方法拍“古建”.pdf89、霍州署元代大堂.PDF90、基于AutoCAD的中国木构古建筑的三维重建.pdf91、基于CAD与GIS集成的仿唐古建筑景观的三维重建方法.pdf92、济渎庙寝宫建筑研究.PDF93、蓟县独乐寺出土的唐代纪年经幢.PDF94、蓟县独乐寺出土的唐代纪年经幢.PDF95、简述汉画建筑脊饰的文化意象.pdf96、江苏六朝画像砖研究.pdf97、江西樟树临江文物调查.PDF98、金狮床考_敦煌壁画家具研究之二.pdf99、晋城青莲寺塔幢建筑分析.PDF100、晋祠圣母殿研究.pdf101、晋祠献殿.PDF102、晋东南歇山建筑的梁架做法综述与统计分析_晋东南地区唐至金歇山建筑研究之一.pdf103、开善寺大雄宝殿修缮工程设计深化与现场实施.pdf104、开元观古建筑初探.PDF105、克孜尔石窟前的木构建筑.PDF106、梁思成建築畫.pdf107、两汉魏晋南北朝的坞壁.pdf108、两周礼器制度研究.pdf109、辽金珍品塞外巨刹──山西大同华严寺.PDF110、辽庆州释迦佛舍利塔.PDF111、灵岩寺石刻造像考.PDF112、六朝瓦当的发现及初步研究.pdf113、龙在古建器具上的装饰形式.PDF114、隆兴寺宋代木雕立式弥勒像的修复.PDF115、隆兴寺天王殿的建筑时代及复原设想.PDF116、楼阁建筑构成与逐层副阶形式.pdf117、甪直保圣寺大殿复原探讨.PDF118、绿水苍柏话晋祠.PDF119、略论北京的古建牌楼.pdf120、略议陈明达先生的中国古代木构发展史研究.pdf121、论明代建筑之斗栱用材等级.PDF122、米兰佛寺考.PDF123、明代建筑油饰彩画要点.PDF124、南朝帝王陵寝初探.PDF125、南方上昂与挑斡作法探析.pdf126、南京朝天宫冶城阁设计.PDF127、南京出土六朝兽面纹瓦当再探.pdf128、南京出土六朝瓦当初探.pdf129、南京图书馆馆藏清抄本《营造法式》考略.PDF130、南京钟山二号寺遗址出土南朝瓦当及与南朝上定林寺关系研究.pdf131、宁安兴隆寺建筑概述.PDF132、牌坊建筑文化初探.PDF133、平顺荐福寺遗址出土的佛教石造像及龙门寺部分造像.PDF134、铺作·出跳·枓科及其它.PDF135、普救寺原状考.pdf136、千古一刹佛光寺.PDF137、浅识宋材份制与清斗口制.PDF138、浅谈电视节目中古建筑与古文物的拍摄技巧.pdf139、浅谈历代的床和席.pdf140、清朝祖陵——永陵.pdf141、清工部_工程做法则例_连载一_.pdf142、清工部_工程做法则例_连载二_.pdf143、清工部_工程做法则例_连载三_九檩歇山转角前后廊单翘单昂斗科斗口三寸大木做法.pdf144、清工部_工程做法则例_连载四_.pdf145、清工部_工程做法则例_连载五_.pdf146、清工部_工程做法则例_连载六_.pdf147、清式木构建筑的节点和榫卯1.pdf148、清式木构建筑的节点和榫卯2.pdf149、日本古代寺院建筑瓦屋面及与我国唐代屋面作法的联系.pdf150、山东临淄出土一件汉代人物圆雕石像.PDF151、山西古牌楼浅析.PDF152、山西晋城碧落寺石窟调查记.PDF153、山西陵川西溪真泽二仙庙.PDF154、山西省夏县司马光墓余庆禅院的建筑.PDF155、山西现存早期木结构建筑区域特征浅探上.PDF156、山西应县佛宫寺辽释迦木塔——梁思成.pdf157、山西应县木塔的尺度规律.pdf158、山西应县木塔应当怎样修_.pdf159、陕西白水北宋妙觉寺塔基及地宫的发掘.PDF160、绳床及相关问题考_敦煌壁画家具研究之一.pdf161、试从北宋少林寺初祖庵大殿分析江南技术对《营造法式》的影响.PDF162、试从初祖庵大殿分析江南技术对《营造法式》的影响.PDF 163、试论_材分八等_的数理渊源.pdf164、试论_营造法式_中的定向_定平技术.pdf165、是比例关系还是模数关系_关于法隆寺建筑尺度规律的再探讨.pdf166、数码摄影技巧:古建筑掠影.pdf167、宋《营造法式》大木作设计模数论.pdf168、宋《营造法式》垒造窑制度初探.PDF169、宋代官方建筑设计考述.pdf170、宋代建筑地面与墙体营造技术.pdf171、宋代建筑基础营造技术(1).pdf172、宋代建筑台基营造技术.pdf173、宋代建筑瓦屋面营造技术.pdf174、宋代营造工程管理制度.pdf175、宋式彩画设计.pdf176、泰州城隍庙建筑修缮方案设计.pdf177、谈_树_的文化功能_顾恺之_洛神赋_与砖画_竹林七贤_中_树_的比较.pdf178、唐_北宋木结构建筑_平面尺寸_之分析.pdf179、唐长安大明宫含元殿复原研究报告_上_再论含元殿的形制.pdf180、唐长安大明宫含元殿复原研究报告_下_再论含元殿的形制.pdf181、唐代彩画及宋_营造法式_彩画制度.pdf182、唐代门窗形制考_以唐诗及相关文献史料为据.pdf183、唐风建筑斗栱初探.pdf184、唐风建筑斗栱初探下.PDF185、唐宋单体建筑之面阔与进深如何确定.pdf186、唐宋古建筑尺度规律研究.pdf187、唐宋园林之瑰宝.PDF188、天津大悲禅院大雄宝殿施工技术.PDF189、伟大创造时代的宋代建筑.pdf190、文水则天圣母庙后殿结构分析.PDF191、文物五○○期总目索引 1950.1-1998.1.pdf192、我国古代木构建筑结构体系的确立及其原生形态.pdf。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