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解析-中国古典文献学
中国古典文献学的内容及研究方法新1500字

中国古典文献学的内容及研究方法新1500字中国古典文献学是研究古代文献的学科,主要研究古代文献的内容、形式和传播等方面。
在中国古代文化传统中,文字非常重要,并且有着丰富的文献传统。
中国古典文献学主要研究古代文献的内容和意义,通过深入研究文献,还可以了解古代社会、思想和文化。
一、中国古典文献学的内容:1.文献的分类:中国古代文献多种多样,包括儒家经典、佛教经典、道家经典、史书、诗书等多种类别。
中国古典文献学研究的内容包括这些经典文献的内容、结构、流传、影响等方面。
2.文献的解读:中国古典文献学对经典文献进行解读,研究文献中蕴含的思想、哲学、道德等,探究文献中的智慧和价值观念。
3.文献的传承:中国古典文献学研究文献的传承和影响,了解文献对后世的影响和启迪,以及古代文献传播的途径和方式。
4.文献的整理和研究方法:中国古典文献学还研究文献的整理和研究方法,探索如何对文献进行整理、分类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理论和方法。
二、中国古典文献学的研究方法:1.文本研究法:通过多个版本的文献比对,研究文献的文字、拼写、标点等方面的变异和演变。
文本研究法可以还原古代文献的原貌,了解文献的真实内容。
2.传抄学:通过对文献的传抄、复制和删改等情况的研究,了解文献的流传路径,揭示文献流传过程中的变异和影响。
3.文献学与历史学的综合研究:中国古典文献学与历史学的研究密切相关。
通过对文献与历史事件的关联研究,可以从另一个层面理解和解读文献的内容和意义。
4.比较研究法:通过比较不同文献的内容和形式,揭示文献之间的关系和互相影响,从而深入了解古代文献的特点和意义。
5.学科交叉研究:中国古典文献学还与其他学科进行交叉研究,比如与哲学、宗教学、史学等学科进行结合研究,从不同角度解读文献,提出更全面的解释和理解。
总之,中国古典文献学通过对古代文献的深入研究,探究文献的内容和意义,揭示其与古代社会、思想和文化的关系。
通过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如文本研究法、传抄学、史学研究等,可以对文献进行准确解读和理解,从而促进古代文献的传承与研究。
(完整)中国古典文献学剖析

古典文献学1、文献:所谓文献,就是指任何具有一定历史或科学价值的含有知识信息的物质载体。
2、古典文献的载体形式1)甲骨:所谓甲骨,是龟甲和兽骨的合称,是古典文献载体的一种。
具体地说,甲,指龟甲的腹板;骨,主要指牛的肩胛骨或腹骨,也有猪和羊的肩胛骨。
人们可以看到的最早的文献是刻在甲骨上的文字,又称甲骨文。
2)金石:金,指青铜器,铸刻在商周青铜器上的文字,称为”金文”。
金文又称为“铭文”“铭辞”,铭辞被赋予了有意识进行历史记载的性质,其文献性质也得到加强。
《后汉书·蔡邕传》称:“碑始立,其观视及摹写者,车乘日千余辆,填塞街陌。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熹平石经"。
魏废帝齐王芳正始二年,又用古文、篆文、隶书三种字体刻儒家经典于石上,世称“正始三体石经"。
3)竹木:竹,指竹简;木,指木牍,合称简牍。
简牍作为文献载体的使用,据说早在殷商时就出现了,但从出土文献考察,主要集中在战国至汉晋这一段时期。
东晋以后,纸张使用取代了简牍.4)缣帛:缣帛即丝织品,类似的织物还有“素”,即白绢等。
丝织品作为文献的载体的出现,有其自身的优点,平整易于舒卷,长短便于裁剪.5)纸张6)电子文献3、古典文献的传抄方式刻写:甲骨时代—金石时代—简牍时代书写:简牍时代—缣帛时代-纸张时代1)*刻写:是最原始的自然方式。
古人在甲骨、青铜器、石头、玉器等坚硬物体上传抄文献只能采取刻写(刀刻或铸刻)的方式.2)*书写:即用笔在各种材料上写,是迄今为止的有文字以来的文明史上最重要的传抄方式。
与简牍、缣帛、纸张有关。
4、古典文献的类型1)总集:总集是汇集两人或两人以上的作品的合集,它可以包括一个朝代(断代)和多个朝代(通代)的作品,也可以包括一种体裁和多种体裁的作品。
一般说来,古代的总集多为诗、文的合集。
*最早的一部文学作品总集是南朝梁武帝的长子萧统编的《文选》2)别集:别集是相对总集而言的,它是指搜集一个作家部分或全部作品的个人作品集。
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简介

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

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是一门研究中国古代文献的学科,涵盖了广泛的内容和领域。
它旨在通过对古代文献的研究和解读,揭示中国古代社会、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真实面貌,为后人提供了解和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首先,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注重对古代文献的整理、校勘和研究。
这些古代文献包括经典著作、历史记载、诗词歌赋等各种形式的文字记录。
通过对这些文献的整理和校勘,可以还原出原始版本,并修正其中可能存在的错误或变异。
同时,通过对这些文献内容的深入分析和解读,可以揭示出其中蕴含的思想、价值观念以及历史事件等重要信息。
其次,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还注重对古代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的研究。
在进行对古代文献内容分析时,需要考虑到当时社会背景下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以及政治、经济、宗教等方面的情况。
通过对这些背景和环境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文献中的内容,并将其置于相应的历史背景中进行解读。
此外,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还注重对古代文献的传承和保护。
由于古代文献多为手抄本或刻本,存在着易损坏、易丢失等问题。
因此,专业人士需要进行文献的保护和修复工作,以确保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能够得以保存下来,并为后人所用。
最后,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还与其他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
例如,它与历史学、哲学、考古学等学科有着紧密的关联,通过与这些学科的交叉研究,可以更全面地理解和解读中国古代文化。
总之,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是一门重要而复杂的学科,它通过对中国古代文献内容、背景和传承等方面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深入了解和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途径。
同时,它也为我们提供了珍贵而丰富的历史和文化资源,对于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古典文献学专业介绍及排名情况

古典文献学专业介绍及排名情况科别:文史培养目标:本培养具备中国古籍与古典文献學全面系统知识,能在教育、文化、出版部门,从事古籍、传统文化方面的实际工作、古典文献教学與研究工作的文献学高級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古籍和中国古典文献学方面的根本知识,受到有关理论、發展历史、研究现状等方面的系统教育和业务能力的根本训练。
毕业能力:1.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原理和古籍、古典文献学的根本理论。
2.了解我国关于古籍及出版的方针、政策和法規。
3.掌握本专业的根底知識以及汉语言文学、历史、哲学等学科的相關知识。
4.具有较强的古籍能力和古典文献修養,了解本学科的前沿成就和开展前景,有较强的写作能力,并有一定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初步科研能力。
5.掌握中文文献资料的查询手段。
核心课程:中国语言文学主要课程:中国古典文献学、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文科工具书使用、出土文献概论、古代文化概论、古文獻学史、古代汉语、中國古代文学史等。
实践课程:包括教学實习、論文写作等,一般安排6周左右。
学制学位:四年文学學士毕业流向:该专業的毕业生主要在各类企业、機关事业單位、高等学校就業。
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1南京大学A+2北京师范大学A+3四川大学A+4复旦大学A5浙江大学A6北京大学A7山东大学A8华东师范大学A9南京师范大学A10郑州大学A11民大學A12武汉大学A13上海师范大学AB+等(20个):福建师范大学、首都師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兰州大学、南开大学、河南大学、山东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中山大学、西北师范大学、聊城大学、曲阜师范大學、山西师范大学、徐州师范大學、广西师范大学、西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四川師范大学、黑龙江大学B等(20个):杭州师范大学、河北大学、苏州大学、山西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湖北大学、西华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南昌大学、云南大学、暨南大学、上海财經大学、青海师范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广州大学、广西大学、天津师范大學、华南师范大学、西北大學、西南民族大学。
古典文献学专业

古典文献学专业古典文献学专业是研究古代文化遗产,尤其是古代文献的学科。
它旨在通过对古代文献的研究和解读,揭示古代社会、历史、文化的真实面貌,以及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和启示。
古典文献学专业涉及的范围广泛,包括古代文学、历史、哲学、宗教等多个领域。
古典文献学专业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对古代文献的研究。
古代文献是人类文明的珍贵遗产,通过对古代文献的研究,可以了解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情况。
古典文献学专业的学生需要学习文献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如文献的分类、鉴定、整理和研究等。
通过对古代文献的深入研究,可以还原古代社会的真实面貌,为研究古代社会提供重要的史料和证据。
古典文献学专业还涉及对古代文学作品的研究。
古代文学作品是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记录了古代人民的思想、情感和生活方式。
古典文献学专业的学生需要学习古代文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如文学批评、文学史等。
通过对古代文学作品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古代人民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以及文学风格等方面的特点。
同时,对古代文学作品的研究还可以揭示古代社会的文化传统和审美观念,为现代文学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古典文献学专业还包括对古代历史、哲学、宗教等领域的研究。
古代历史是古典文献学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古代历史文献的研究,可以还原古代历史的真实面貌,了解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方面的情况。
古代哲学和宗教是古代思想文化的核心,通过对古代哲学和宗教文献的研究,可以了解古代人民的思想观念、信仰体系等方面的特点,揭示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和演变。
在古典文献学专业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外语水平。
由于古代文献多为古代语言所写,如古汉语、古希腊语、古拉丁语等,学生需要学习这些语言,才能够准确理解和研究古代文献。
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学生还需要学习外语文献学的理论和方法,如外语文献的鉴定、翻译等。
通过学习外语,可以进一步拓宽古典文献学专业的研究领域,获得更多的研究资源和文献资料。
中国古典文献学

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典文献学是研究中国古代文献的一门学科,主要包括古代文献的收集整理、研究阐释和保护传承等方面。
中国的古代文献可以分为典籍和非典籍两大类,典籍主要指儒家经典,如《诗经》、《易经》、《论语》等;非典籍则包括诸子百家的著作、史书、祭祀文献、医药典籍等等。
中国古典文献学的研究内容非常广泛,既有社会历史、思想文化等方面的研究,也有文献学的基础研究和辅助研究。
中国古典文献学的收集整理工作首先需要对古代书籍进行调查、分类和编目,然后对古代书籍进行泛读和精读,提取其中的相关信息,并通过比较和整理形成基础文献。
同时,还需要对古代文献进行考古学、碑学和典籍补遗等方面的研究,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解释古代文献的内涵。
古代文献的研究阐释是中国古典文献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研究阐释的方法有多种,包括文字学、语言学、辞章学、经学、古籍学、文献学等等。
研究阐释的目的是还原文献的原貌,探求其所表达的意义,通过对古代文献的解读,获得对古代社会、历史和思想等方面的认识。
在研究阐释中,还需要结合当代学问和现代方法,进行综合考量和分析,以期达到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解释。
保护传承是中国古典文献学的另一个重要任务。
随着时间的推移,古代文献在传承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破损、损失和衰退等问题。
因此,保护古代文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是中国古典文献学应承担的责任。
保护工作包括古代文献的修复与整理、脱敏和数字化等方面。
通过这些工作,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利用古代文献,使其持续发挥其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的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中国古典文献学是一门旨在研究中国古代文献的学科,其主要任务包括古代文献的收集整理、研究阐释和保护传承。
通过对古代文献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和认识中国古代社会、历史、思想和文化。
通过对古代文献的阐释,可以还原文献的原貌,揭示其所蕴含的意义。
通过对古代文献的保护传承,可以使其持续发挥其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的重要作用。
古典文献学——[中国古典文献学]
![古典文献学——[中国古典文献学]](https://img.taocdn.com/s3/m/49d5f574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5251803.png)
古典文献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一、中国古典文献学的起源与发展1. 先秦时期:古籍整理的萌芽在先秦时期,我国古籍尚处于萌芽阶段。
诸子百家争鸣,各家著作纷呈,为古典文献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当时,已有学者开始对古籍进行整理,如孔子编订《诗经》、《尚书》等。
2. 汉代:古典文献学的确立汉代是中国古典文献学发展的重要时期。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独尊儒术,使儒家经典成为国家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此,汉代学者对儒家经典进行了大规模的整理与研究,形成了以经学为核心的古典文献学体系。
3. 魏晋南北朝:文献学研究的多元化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道教等宗教文化传入,使得文献学研究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这一时期的学者们在整理儒家经典的同时,也开始关注其他领域的古籍,如道藏、佛经等。
4. 隋唐时期:古典文献学的繁荣隋唐时期,我国古典文献学进入繁荣阶段。
唐代学者在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古籍进行了更为深入的研究,如孔颖达的《五经正义》、颜师古的《汉书注》等。
5. 宋元明清:古典文献学的深化与发展宋元明清时期,古典文献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这一时期的学者们在考据、训诂、校勘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如朱熹的《四书集注》、王夫之的《读通鉴论》等。
同时,私家藏书和刻书业的兴起,为古典文献学的传播提供了有力保障。
中国古典文献学作为一门研究古代文献的学科,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已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方法论。
在新时代背景下,古典文献学将继续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挥重要作用。
二、中国古典文献学的研究内容与方法1. 研究内容(1)古籍版本研究:探究古籍的版本源流、刊刻年代、流传过程及版本间的差异,为学术研究提供可靠的基础。
(2)文献目录学:整理和编纂古籍目录,揭示古籍的分类、编目、检索和利用,为学者查找资料提供便捷。
(3)校勘学:对古籍进行校对、勘误,力求恢复古籍的原貌,确保文献的准确性。
(4)训诂学:解释古书中的字词、成语、典故,阐明古书的词义和句意,帮助后人理解古代文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典文献学
一、专业介绍
1、学科简介
中国古典文献学以整理和研究中国古代典籍、弘扬传统文化为宗旨。
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中国古典文献学很“年轻”,仅有20多年的发展历史。
这个专业主要致力于中国古代典籍的研究与整理,如文学作品总集、历代作家别集的校点、笺注、辑佚、编著,作家、作品基本史料的整理研究,撰写作家传记、文学活动编年、作品系年以及写作本事、流派演变的记述与考证等。
2、专业培养目标
(1)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热爱祖国,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较强的事业心、创新能力和献身精神,愿为国家现代化建设服务的高层次、高素质的专门人才。
(2)具有扎实的中国古典文献学理论基础和较高的理论素养,系统掌握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知识和专业特长,熟练掌握科学研究的思路、方法和研究文章的写作技巧。
能够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政府机关、新闻单位、出版机构、图书馆、企业等部门独立地承担相关工作。
(3)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和计算机应用。
3、专业方向
01.出土文献研究
02.目录版本校勘学
03.文史文献研究
04.文献学理论研究
05.中国学术史
4、考试科目
(1)101 思想政治理论
(2)(多选一科目)201-英语一或203-日语
(3)617 中国文学史(含现当代)
(4)813 综合考试(文)
(注:各个学校专业方向考试科目有所不同,以上以山东大学为例)
二、就业方向
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性强,研究内容较为冷僻,就业受到一定的限制。
可以进入大学、科研机构、出版社、图书馆、文化产业等相关部门从事古典文献研究及教学工作。
三、就业前景
总体的就业很不好,只有学的精的那些人可以顺利的找到工作。
但近几年人们对古典文献的关注程度有所上升,就业方面会有所升温。
四、推荐院校
四川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山东大学、河南大学、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暨南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
五、相近专业
相同一级学科下的其他专业有:
文艺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六、课程设置(以四川大学为例)
马克思主义理论、第一外国语、中国文化通论、中国文化元典研究、语言学理论、专业外语、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典文献学史、古文献整理与研究、中国古典文学文献、中国古代文史名著、中国俗文化文献、宗教文献研究、敦煌文献研究、俗信仰文献、传统语言学、古文献学名著导读、古文献校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