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可降解塑料——聚乳酸的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生物降解型塑料-聚乳酸(PLA)

生物降解型塑料-聚乳酸(PLA)

生物降解型塑料-聚乳酸(PLA)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贺书俊 学号2012013080摘要: 近年来世界各国都高度重视源于可再生资源的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的研究开发,聚乳酸因可生物降解、性能优异、应用广泛而深受青睐。

本文主要介绍了聚乳酸的降解机理、作为可降解塑料的应用现状、改进方法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1、 聚乳酸简介单个的乳酸分子中有一个羟基和一个羧基,多个乳酸分子在一起,-OH 与别的分子的-COOH 脱水缩合,-COOH 与别的分子的-OH 脱水缩合,就这样,它们手拉手形成了聚合物,叫做聚乳酸。

聚乳酸也称为聚丙交酯,属于聚酯家族。

聚乳酸是以乳酸为主要原料聚合得到的聚合物,原料来源充分而且可以再生。

聚乳酸的生产过程无污染,而且产品可以生物降解,实现在自然界中的循环,因此是理想的绿色高分子材料。

[1]2、 聚乳酸降解机理聚乳酸是典型的“绿色塑料”,因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完全可降解性及生物可吸收性,是生物降解材料领域中最受重视的材料之一,下面就聚乳酸的降解机理进行介绍。

聚乳酸是一种合成的脂肪族聚酯,其降解可分为简单水解(酸碱催化)降解和酶催化水解降解。

从物理角度看,有均相和非均相降解。

非均相降解指降解反应发生在聚合物表面,而均相降解则是降解发生在聚合物内部。

从化学角度看,主要有三种方式降解:①主链降解生成低聚体和单体;②侧链水解生成可溶性主链高分子;③交链点裂解生成可溶性线性高分子。

本体侵蚀机理认为聚乳酸降解的主要方式为本体侵蚀,根本原因是聚乳酸分子链上酯键的水解。

聚乳酸类聚合物的端羧基(由聚合引入及降解产生)对其水解起催化作用,随着降解的进行,端羧基量增加,降解速率加快,从而产生自催化现象。

[2]因乳酸来源于可再生资源,经过聚合、改性、加工成制品,当制品废弃时,能完全被人体吸收或被环境生物所降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从而造福人类并无污染地回归自然,聚乳酸的生产过程无污染,而且产品可以生物降解,实现在自然界中的循环,因此是理想的绿色高分子材料。

生物降解塑料聚乳酸研究进展

生物降解塑料聚乳酸研究进展

2000砌,混纺纤维直径随着SF含量的增大而变粗,混纺纤
维有着较高的结晶度,并有相分离发生。由于PLA纤维对 温度及碱剂(尤其是强碱)特别敏感,如染色温度超过 110℃会使PLA纤维手感明显变硬,如定型温度超出130℃ 会使PLA纤维熔融(因熔融温度为130一166℃),如染色过 程加入强碱,使PLA降解。为此,整个染整过程,湿度和碱 的剂量必须尽量控制适当。 2.3医药卫生行业 PLA凭借着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的特点, 已成为生物医药领域最热门的研究材料,其中最重要的一个 应用就是将其作为药物缓释制剂材料¨””o。 目前PLA及其共聚物类缓释制剂已有正式产品上市, 已经或正在研究的药物很多,主要是抗癌化疗用药、疫苗、解 热镇痛药、神经系统用药等。K.An,ind等¨4 o为了解决PLA/ (丙交酯/聚乙二醇)共聚物(PLGA)在口服药物体系传输过 程中的稳定性,将PLA和聚乙二醇(PEG)共聚合,制备了不 同的嵌段共聚物,并将这些共聚物包裹在乙肝表面抗原 (HBsAg)上来评价它们作为药物载体在口服给药过程中的
外科缝合线、手术缝合线和修补材料等。具有优异特性的
PLA在医药领域其它的应用归纳于表l‘坞以”。
表l 目 的 PLA在医疗领域的主要用途 应用实例 缝合线、夹钳、接骨材料(板、螺钉)、粘结剂、销钉 止血剂、骨和软组织缺损部位填充剂 (网状物、不织布等) 皮肤、胸壁网络、韧带、血管、神经诱导管 防止粘连、阻止向组织侵入、涂覆材料
收稿日期:2010.Ol-25
万方数据
工程塑料应用
2010年,第38卷,第4期
的印刷性能,因此PLA被广泛应用于包装材料领域。但是 包装业是制造个体垃圾的主要生产者,虽然PLA有着优异 的生物降解能力,但在实际环境运作下,我国政府也应出台 相应的PLA包装材料的回收方式,以确保能提供合适的 PLA降解条件,真正发挥其绿色包装材料的优势。 2.2纺织行业 PLA纤维于2002年被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认定为和棉 花、羊毛、丝绸、尼龙、聚酯等并列的一类新的纤维,商品名为 NatureWorkT”。由于PLA透气性好。因此可以用于纺丝织 布。PLA可用纺粘法或熔喷法直接制成非织造布,也可先纺 制成短纤维,再经干法或湿法成网制得非织造布。PLA非织 造布用于农业、园艺方面,可用作种子培植、育秧、防霜及除 草用布等;在医疗卫生方面,可用作手术衣、手术覆盖布、口 罩等,也可用作尿布等卫生用品;在生活用品方面,可用作衣 料、厨房用滤水、滤渣袋或其它包装材料。 近年来关于PLA纤维制备方法的相关研究和专利申请 较多。日本东丽株式会社于2000年申请了发明专利“PLA 树脂和由其构成的纤维制品及纤维制品的制造方法”(申请 号00809110),记载了以PLA为原料的纤维制品,其长纤维 无纺布制品的平均纤维细度为14—42斗m。2004年东华大 学发明研制了超细PLA纤维非织造布,其平均纤维细度为 2.70一9.07斗m,具有比现有的PLA纤维非织造布过滤效率 高、有利于环境保护等优点。张锋等p1以六氟异丙醇 (HFIP)为溶剂,通过静电纺丝方法纺制了不同比例的丝素 蛋白(sF)/PLA共混纳米纤维,结果表明,纤维直径为246—

聚乳酸的研究进展

聚乳酸的研究进展

聚乳酸的研究进展摘要乳酸主要应用于食品保健、医药卫生和工业等方面。

聚乳酸是以乳酸为主要原料的聚合物,聚乳酸作为生物可降解材料的一种,对环境友好、无毒害,可应用于组织工程、药物缓释等生物医用材料,以及石油基塑料的替代材料。

本文综述了聚乳酸在可降解塑料,纤维,医用材料,农用地膜,和纺织等领域的应用,并对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聚乳酸聚乳酸纤维生物医药生物降解AbstractLactic acid green chemistry is the basic structure of one of the unit ,Mainly used in food, medicine, sanitation and health care industry, etc。

Poly lactic acid is lactic acid as the main raw material polymer,Poly lactic acid as biodegradable material of a kind,Friendly to environment, non-toxic, can be applied to tissue engineering, drugs such as slow release of biomedical materials,And instead of the petroleum base plastic material。

This paper reviewed the biodegradable polylactic acid in plastic, fiber and medical materials, agricultural plastic sheeting, and textile application in the field, and its developing prospects。

绿色可降解塑料——聚乳酸的研究进展

绿色可降解塑料——聚乳酸的研究进展

绿色可降解塑料——聚乳酸的研究进展
绿色可降解塑料——聚乳酸的研究进展
吴海滨;刘志华;武六旺;张红梅
【期刊名称】《科技创新与生产力》
【年(卷),期】2008(177)010
【摘要】介绍了国内外聚乳酸的合成方法和研究进展,具体阐述了间接合成二步法、直接缩聚法和共聚改性法.并对聚乳酸的研究情况和研究趋势做了分析.【总页数】4页(12-14,19)
【关键词】聚乳酸;间接合成法;直接缩聚法;共聚改性法;生物降解塑料
【作者】吴海滨;刘志华;武六旺;张红梅
【作者单位】太原市塑料研究所,山西,太原,030024;太原市塑料研究所,山西,太原,030024;太原市塑料研究所,山西,太原,030024;太原市塑料研究所,山西,太原,03002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Q323
【相关文献】
1.聚乳酸类生物可降解塑料概述 [J], 李洪权; 全大萍
2.新一代100%生物可降解塑料聚乳酸概述 [J], 朱光; 唐迎春
3.可降解塑料聚乳酸的合成 [J], 刘志华; 吴海滨; 武六旺
4.生物降解塑料聚乳酸(PLA)的改性研究进展[J], 潘文静; 白桢慧; 苏婷婷; 王战勇; 李萍
5.生物降解塑料聚乳酸研究进展 [J], 钮金芬; 姚秉华; 闫烨。

聚乳酸的研究进展

聚乳酸的研究进展

聚乳酸的研究进展摘要:聚乳酸(Poly(lactic acid),PLA)是一种由可再生植物资源如谷物或植物秸秆发酵得到的乳酸经过化学合成制备的生物降解高分子。

聚乳酸无毒、无刺激性,具有优良的可生物降解性、生物相容性和力学性能,并可采用传统方法成型加工,因此,聚乳酸替代现有的一些通用石油基塑料己成为必然趋势。

由于聚乳酸自身强度、脆性、阻透性、耐热性等方面的缺陷限制了其应用范围,因而,增强改性聚乳酸己成为目前聚乳酸研究的热点和重点之一。

本文综述了聚乳酸的研究进展,以改性为中心。

关键词:聚乳酸改性合成方法生物降解引言天然高分子材料更具有完全生物降解性,但是它的热学、力学性能差,不能满足工程材料的性能要求,因此目前的研究方向是通过天然高分子改性,得到有使用价值的天然高分子降解塑料。

1780年,瑞典化学家Carl Wilheim Scheele 首先发现乳酸(Lactic acid ,LA)之后,对LA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大自然中其可作为糖类代谢的产物存在。

乳酸即2—羟基丙酸,是具有不对称碳原子的最小分子之一,其存在L-乳酸(LLA)和D—乳酸(DLA)两种立体异构体。

LA的生产主要以发酵法为主,一般采用玉米、小麦等淀粉或牛乳为原料,由微生物将其转化为LLA,由于人体只具有分解LLA的酶,故LLA比DLA或DLLA在生物可降解材料的应用上有独到之处。

上世纪50年代就开始了PLA的合成及应用研究上世纪70年代通过开环聚合合成了高分子量的聚乳酸并用于药物制剂及外科手术的研究上世纪80到90年代组织工程学的兴起更加推动了对PLA及其共聚物材料的研究。

目前国内外对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1)合成不同结构的聚合物材料主要是采用共聚、共混等手段合成不同结构的材料;(2)催化体系的研究。

1 PLA的结构和性能聚乳酸(PLA)的分子结构式PLA是热塑型脂肪族聚酯树脂,LA 是由乳酸在适当条件下脱水缩合而成,常温下为白色粉状固体,玻璃化温度为 50~60℃,熔点为 170~180℃,密度约为1.25g/cm3,PLA 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兼容性及可吸收性。

生物可降解材料——聚乳酸的研究进展

生物可降解材料——聚乳酸的研究进展
维普资讯
第2 1卷第 4期
20 0 7年 4月
化 工时 刊
Ch m ialIdu ty Ti e c n s r mes
VoI21, 。 No。 4 Apr 4。 07 。 20
生物 可 降解 材 料
聚 乳 酸 的研 究 进 展
陈 蕾 张 炎 陈 萍 汝 玲 刘 晓荣 黄 毅 萍
备系 统 一齐考 虑 , 水 发 酵制 乳 酸 , 熔 融 态 的丙 交 用 用
酯 和 聚合物 作为 制备 单体 和 P A的反 应 介 质 , 过 L 3个
( 安徽 大 学化学 化工 学 院 , 徽 合 肥 2 0 3 ) 安 3 09
摘 要 聚乳 酸具有 良好 的生物相容性 、 降解性和可吸收性 , 已经广泛用 于医药包 覆 、 释药物 、 缓 手术缝合线 、 骨折 固
定 材 料 。综 述 了聚 乳 酸 的 主 要 合 成 方 法 , 以及 通 过 与 其 它 材 料 的 复 合 , 进 聚 乳 酸 的结 构 及 性 能 , 改 以进 一 步 扩 大 应 用 范围。 关键 词 聚乳 酸 合成 改 性
的聚 乳酸 。
1 1. 配 位 聚 合 . 3
配 位 聚合是 目前 研究 的最 多 的一类 , 化剂 主要 催 为过 渡金 属 的有 机 化 合 物 和 氧化 物 , 格 氏试 剂 [ 如 引,
1 1 开环 聚合 .
1 11 阳离子开环 聚合 . .
稀 土化合 物 等 。稀 土 金属元 素具 有较 强 的配合 能力 。
为 阳离子 先与单 体 中氧 原 子作 用 生 成 铺 离 子或 氧 铺 离子 , 经单 分子开 环 反 应 生 成 酰基 正离 子 , 引 发单 并 体进行 增 长。 阳离 子 引发 开 环 聚 合难 以得 到 高相 对

聚乳酸的现状与发展方向的探讨

聚乳酸的现状与发展方向的探讨

聚乳酸的现状与发展方向的探讨引言聚乳酸(Polylactic acid,PLA)是一种由乳酸聚合而成的生物降解树脂。

由于其可降解性、可生物基源、可生物降解、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以及良好的加工性能等优点,聚乳酸在材料科学领域得到了广泛关注和研究。

本文将讨论聚乳酸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聚乳酸的现状市场需求聚乳酸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型材料,被广泛应用在医疗、包装、农业和纺织等领域。

根据市场研究报告,全球聚乳酸市场在过去几年里呈现出稳定增长的趋势,预计未来几年将继续保持增长。

市场需求的增加主要得益于人们对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

生产技术目前,聚乳酸主要通过两种途径获得:化学合成和发酵法。

化学合成法主要利用乳酸和催化剂进行聚合反应,但该方法存在着催化剂残留和环境污染的问题。

而发酵法则是将葡萄糖等可再生资源通过微生物发酵转化成乳酸,然后再通过聚合反应得到聚乳酸。

相对而言,发酵法是一种更环保的生产方法。

物性和应用聚乳酸具有良好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如高强度、高透明度和良好的热稳定性等。

因此,聚乳酸在医疗领域中被用于制备外科缝合线、骨修复材料和体内药物缓释系统等。

此外,聚乳酸还可以制备食品包装材料、农膜和纺织品等。

聚乳酸的发展方向改善性能尽管聚乳酸具有许多卓越的特性,但它也存在一些缺点,如脆性和机械性能不足等。

因此,改善聚乳酸的性能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

通过添加填充剂、改性剂和增塑剂等来改善聚乳酸的力学性能和熔融流动性,可以进一步拓宽聚乳酸的应用领域。

提高生产效率目前,聚乳酸的生产成本较高,生产效率也有待提高。

未来可采用优化发酵工艺、降低催化剂使用量等方法,以提高聚乳酸生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友好程度。

探索降解途径聚乳酸的生物降解性是其最大的优点之一,但其降解速度较慢。

因此,进一步研究聚乳酸的降解途径,探索提高降解速度的方法,将有助于聚乳酸在环境中的快速降解,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开发新的应用领域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普及,人们对绿色材料的需求越来越大。

绿色高分子材料聚乳酸的制备工艺研究进展

绿色高分子材料聚乳酸的制备工艺研究进展
万方数据
·228·
材料导报
2007年5月第21卷第5A期
配位开环聚合[5],另外有脂肪酶催化开环聚合、超临界二氧化碳 开环聚合。
1.1 聚合工艺 丙交酯聚合工艺主要基于Polystar早期专利描述的连续工
艺[6]:新鲜和循环的丙交酯与约0.65wt%的辛酸锡催化剂一起 进入搅拌槽第一反应器,催化剂首先被夹套催化剂熔化槽中的 蒸汽熔化。反应温度约为175℃,压力基本上为大气压,停留时 间为3h,丙交酯转化率约为80%。来自第一反应器的流出物用 泵送到第二反应器,除了反应温度维持在约190℃,其它与第一 反应器相同。在第二反应器中,停留时间3h,转化率约为95%。 聚合物熔体再一次用泵送到终端反应器中,外部加热蒸汽使聚 合温度升高到约220℃,这时基本上完成了聚合。反应器内部 的压力可降至约为大气压的1/2,停留时间很短,大约5min。
ZHANG Shuzhen,LI Fusheng,WEI Dongwei
(R&D Center for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Tianjin University,Tianjin 300072)
Abstract
Poly(1actic acid)(PLA)is a renewable,biodegradable,green high-polymer material,which has a
剂萃取、真空熔融及无催化反应等脱挥方法,重点推荐了Hitomi Ohara脱挥工艺流程。
关键词
聚乳酸丙交酯开环聚合聚合工艺脱挥工艺
Research Progress in Synthesis Process of Green High—polymer Material Poly(Lactic Aci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酯 在 同 向旋 转 的双螺 杆挤 出机 中完成 开环 聚合 的过
程 ,大 大 简化 了工艺 过 程 。国 内 的张 科 等 在 无惰 性 气 体保 护 和 常 压条 件 下 ,以辛 酸 亚锡 为 催 化 剂 , 采 用微波 辐射丙 交酯 开环 聚合 1 i 到相对 分子 mn得 8
质量 在 2 0 50 0左右 的 P A,大 大缩 减开环 聚合 的时 L 间
121 溶液 聚合 __
溶液 聚 合就是 在反 应 中 采用 一种 不参 与 聚合 反

l 2・
重 点 关
太 原 科 技 2 0 0 8年 第 1 o期 0 凰 岛e 匣 嗍 @ @
应 .能 够溶 解 聚合 物 的高 沸点 有 机溶 剂 ,与 单体 乳 酸 、水 进行 共沸 回流除 水 ,从 而获 得 较高 相对 分 子 质量的 P A L 。该 方法 虽 然 能合成 较 高 相对 分 子质 量 的 P A,但 后处 理相 对 复杂 ,反 应 时 问较 长 ,成本 L 较高 ,且最 终 产物 中残 留 的溶 剂 难 以除尽 。 Aik j a等采 用 二 苯醚 做 溶剂 ,锡粉 催 化 ,连 续 o 共 沸 除水 4 , 接合 成 出相 对分 子 质量 为 3 0 0 0h直 0 0 0
产 物分离 。其 中 ,Y0 的催 化性能 比其他 稀土 氧化
物 的效果更 好
收 稿 日期 i0 8 0 — 1修 回 日期 :0 8 0 一 1 20—8 1; 20 — 9 l 作者简介 : 海滨 (9 l , , 吴 1 8 一) 男 宁夏 中 宁人 。20 0 5年 7月 毕 业 于 山西 大 学 , 理 工程 师 助

乳酸或乳酸酯为原料 ,经二聚合成丙交酯 ,丙交酯
开环 聚 合两 步 制 得 P AI L 。这 种方 法 工 艺成 熟 ,易 I
于控制 ,可 以获 得 相对 分子 质量 上 百万 的 P A。但 L
该 方法 的 缺点 是反 应 中间体 丙 交酯 必须使 用有 机溶 剂反 复结 晶提纯 、干燥 ,导致 工艺流 程 长 、操 作 复 杂 、生 产成本 高 。
中图分 类号 : TQ33 2 文献 标 志 码 : A
生 物降 解塑料 是指 塑料 在使 用后 能够 在 自然环
11 间接合成 二步法 。 间接 合 成法 是最 早 实现 工业 化 的方法 ,该 法 以
境 下 逐渐 降解 ,最终 以小 分子 的形 式进 入 自然 界 。
聚乳酸 (L )是脂肪族中最典型的一种生物降解 PA
蕈 点关注
太 原科 技 2 0 0 8年 第 1 0期 饿 凹 黜 § 国 僦 重 @ 文 章编 号 I0 6 4 7 (0 8 1— 0 2 0 0 — 87 2 0 )0 0 1— 3 1
弱 可
鲴 铘 暴 鼹 钧冰 研 籍 属
002 3 0 4)
吴海滨 , 刘志华 , 武六旺, 张红梅
用杂 品等领 域 。 1 P A合成 方法 L P A是 以有 机 酸乳 酸为原 料 生产 的新 型聚酯 材 L
直接 缩 聚法是 通 过乳 酸分 子 间脱水 、酯化 ,逐
步缩 聚成 P A。近 几年 ,对 P A直接 缩 聚合成 方法 L L 的研 究 有 很 多报 道 ,主要 分 为 溶 液 聚 合 和熔 融 聚 合 。赵 凌 冲等 用 稀土 氧化 物 ( Y0)直 接 法催 化合
甥 料 ,具 有 完全 可降解 性 ,它 在 自然 界微 生物 的作 用 下能 彻底 分解成 C H0,因而它 对环 境 没有 O和 危 害 ,也克 服 了化工 塑料 的最大 弊病 。另外 .由于
P A来 源 于 可再 生 资源 ( 玉米 ) L 如 ,因此 ,可 减少
不 可再 生 的石化 产品 的消 耗 .从 而缓 解人 类 资源危
等 材 料 近 年 来 , 国内外 研 究 P I A合 成 方 法 的单 位 和个人 很多 ,其 具体合 成 工艺 可分 为间接 合 成二 步法 、直接缩 聚法 和共 聚改性 法 3 … 种
稀 土氧化 物均有催 化直 接 合成 P A的效果 ,且 易与 L
太原 市 专利 推 广 实 施 资助 项 目
乳 酸再通 过缩 聚制 得 高分子 化合 物 ,它具 有 良好 的 生 物降解 性 、生物 相容性 和 生物 可吸 收性 。使 用后 的固体 废弃 物在 土壤 和水 中能被 微 生物完 全降 解成 C 和 H0,对 人 体 无 害 无 毒 , 对 环 境 无 污 染 O 1
的产 品【 Jrme 采 用 反 应 挤 出 的方 法 ,使 丙交 = eo 等 l J
针对 开环 聚合存 在 的缺点 ,许 多人对 P A合成 L
P A是 以淀粉 为主 要 原料 ,经 发酵 制 得 乳 酸 , L 工 艺做 了改 进 。Ma s r 用脂 肪 酶 催 化 丙 交酯 t mua等 u 聚合 .在 8 ~ 3 = 0 1 0c 以下 ,得 到相 对分 子 质量 2 ( 7万
12 直接缩 聚法 _
P A作为完全可降解的高分子材料被称为 “ L 绿色塑
料” ,是新 型 环保 材 料 研 究 的热 点 目前 ,P A在 L 临床 上 已被广 泛应 用于药 物 控制 释放 材料 、免拆 手
术缝 合线 和注 射用 微胶囊 、埋 植 剂 、骨材料 、眼科
材料 等 。此外 ,P A还 可用 于农业 、包 装材 料 、 日 L
(太原 市 塑料 绍 了国 内外聚 乳 酸 的合 成 方 法 和 研 究进 展 ,具 体 阐述 了 间接 合 成 二 步 法 、 直接 缩 聚法 和 共 介
聚 改 性 法 ,并对 聚 乳 酸 的研 究情 况 和研 究趋 势 做 了分析 关键词 : 聚乳 酸 ; 间接 合 成 法 ; 直接 缩聚 法 ; 聚 改性 法 ; 降 解 塑料 共 生物
成 了 P A,在 1 0℃ ,绝 压 20 0P L 2 0 a下 预 聚 5h , 再 升温 至 10℃.绝 压 1 0 a下 反 应 3 ,得到 4 0P 0 0h 黏均 相对 分子 质量 为 8 7 1 P A1 . x 的 L 。实验表 明 , 5 0 6 1
料 ,性能 优于 现有 塑料 聚 乙烯 、聚丙烯 、聚苯 乙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