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数学《计算工具的认识》

合集下载

人教版数学四上《计算工具的认识》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上《计算工具的认识》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上《计算工具的认识》教案一. 教材分析《计算工具的认识》是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计算工具,包括算盘、计算器和电脑等,掌握它们的基本使用方法,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通过学习,让学生体会计算工具的发展,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加、减、乘、除运算,对数学有一定的认识。

但他们对计算工具的了解还比较有限,大部分学生只知道计算器,而对算盘和电脑等计算工具的认识几乎为零。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认识和了解各种计算工具,并学会基本的操作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认识算盘、计算器和电脑等计算工具,知道它们的基本使用方法。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提高计算效率。

3.让学生体会计算工具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通过对计算工具的学习,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各种计算工具,学会基本的操作方法。

2.教学难点:算盘的拨珠方法和电脑的简单操作。

五. 教学方法采用直观演示法、操作实践法、小组合作法、问答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认识和了解计算工具,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算盘、计算器和电脑等计算工具,让学生能够亲身体验和操作。

2.准备相关的教学课件和教学素材,以便于教学演示和学生的学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介绍计算工具的发展历程,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展示算盘、计算器和电脑等计算工具,让学生初步了解它们的外观和功能。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算盘、计算器和电脑,让学生掌握它们的基本使用方法。

4.巩固(10分钟)教师设计一些简单的计算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计算工具进行计算,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除了算盘、计算器和电脑,还有哪些工具可以用来计算?让学生发挥想象,拓展思维。

最新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 大数的认识《计算工具的认识》优质课件

最新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 大数的认识《计算工具的认识》优质课件

四亿九千九百七十万
二亿零八百七十六万
五十亿八千三百万
六百二十九亿四千万
四亿九千九百七十万 写作:499700000 近似数:5亿。 二亿零八百七十六万 写作:208760000 近似数:2亿。 五十亿八千三百万 写作:5083000000 近似数:51亿。 六百二十九亿四千万 写作:62940000000 近似数:629亿。
开关及清除屏键
你知道哪些键的功能? 和同学交流一下。
14
探索新知
独立尝试,用计算器计算。 386+179= 565
互相说一说,使用计算器计算的步骤。 按照下面的步骤,用计算器算一算。
15
探索新知
用计算器计算下面左边各题。
9999×1=9999 9999×2=______ 9999×3=______ 9999×4=______
111105÷9=__1_2_3__4_5___ 1111104÷9=_1_2__3_4_5__6__ 11111103÷9=_1_2__3_4_5__6_7___ 111111102÷9=_1_2__3_4_5__6_7_8___ 1111111101÷9=_1_2__3_4_5__6_7_8__9___
28
小试牛刀
3.用计算器计算下面各题。 986+1459=2445 290876+58365= 349241 216÷6+682= 718 465×1689-14300=771085
29
04 课堂小结
30
归纳总结:
计算工具的认识和计算:
1.算盘的1颗上珠表示5,1颗下珠表示1。
2.
显示屏
清除键
23
典题精讲
7.比较下面每组数中两个数的大小。 26090800000 < 26900800000 7451030000 < 54284000000 8.

四年级数学上册-计算工具的认识和用计算器计算ppt课件

四年级数学上册-计算工具的认识和用计算器计算ppt课件
• • • • • 最大的七位数; 最小的七位数; 只读两个0的七位数; 约等于420万的最大七位数; 约等于190万的最小的数。
下面的( )里可以填哪些数字?写 在后面的括号里。
• • • • 73( )987 ≈ 73万 ( ) 9( )4765 ≈90万 ( ) 19( )7850000 ≈ 20亿 ( ) 9( )5400 ≈ 1000000 ( )
拿出你带来的计算器,先在小组中交 流,然后向大家介绍你的计算器。
显示器 键盘 开机键 清除键
用计算器计算38+27。
6 7 2 8 35
输入38+27,先 输入38,然后输入 +,接着输入27,再 输入=,屏幕上出 现的数就是计算 的结果
用计算器计算30×18。
输入30×18,先 输入30,然后输入 ×,接着输入18, 再输入=,屏幕上 出现的数就是计 算的结果
找规律 9999×1=9999 9999×2=19998 9999×3=29997 9999×4=39996 9999×5=49995 9999×6=59994 9999×7=69993 9999×8=79992 9999×9=89991
用4、6、1、0、0、0、9七张卡片, 按照要求摆出七位数。
540
*乘号
/除号
返回
利用计算器计算 386+179 825-138 26×39 312÷8 63×7842 365×734 用计算器计算 3849+29563 24010-18925 6389×74 51000-29814
327180÷492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739×254 297756÷919 1572×639 25488÷236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计算工具的认识(算盘和计算器)》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计算工具的认识(算盘和计算器)》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计算工具的认识(算盘和计算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计算工具的认识(算盘和计算器)》是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的一课。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算盘和计算器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通过观察、实践,让学生掌握计算工具的使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教材内容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算盘和计算器的结构及使用方法;二是用算盘和计算器进行简单计算。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对数字敏感,好奇心强。

但他们使用算盘和计算器的经验不足,对计算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技巧还需加强指导。

此外,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对于新事物的接受程度和操作能力有所不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进度和需求。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算盘和计算器的结构、功能和使用方法,能熟练地使用算盘和计算器进行简单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算盘和计算器的结构、功能及使用方法。

2.难点:算盘和计算器的操作技巧,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计算工具进行计算。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2.示范教学法:教师演示算盘和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引导学生模仿操作。

3.小组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实践,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反馈评价法:教师及时给予学生反馈,鼓励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足够的算盘和计算器,以便学生实践操作。

2.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本算盘和计算器的使用说明书,以便课后自主学习。

3.课件:制作课件,展示算盘和计算器的结构、功能和使用方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在生活中见过算盘和计算器吗?它们有什么作用?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上册数学1.5《计算工具的认识》教案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上册数学1.5《计算工具的认识》教案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上册数学1.5《计算工具的认识》教案一. 教材分析《计算工具的认识》是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第五节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认识并学会使用算盘和计算器这两种常见的计算工具。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算盘和计算器的构造、使用方法以及适用场合,从而提高计算效率。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计算能力,但对于算盘和计算器这两种计算工具的了解还不够深入。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可能只接触过计算器,对算盘的认识几乎为零。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了解算盘和计算器的特点,以及如何正确使用这两种工具。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认识算盘和计算器,了解它们的构造、使用方法和适用场合,能熟练地使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探究,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究的精神,以及珍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认识算盘和计算器,学会正确使用这两种计算工具。

2.难点:了解算盘和计算器的构造,掌握它们的使用方法和适用场合。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使用计算工具。

2.直观演示法:教师利用实物和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算盘和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3.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合作探究,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激励评价法:注重鼓励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一些算盘和计算器,以便在课堂上让学生实际操作。

2.课件:制作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课件,以便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学习资源。

3.练习题:准备一些有关算盘和计算器的练习题,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巩固训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一个情境,如“小明要去超市买东西,他需要计算总价,应该如何操作?”引导学生思考并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四年级数学人教版(上册)12.计算工具的认识

四年级数学人教版(上册)12.计算工具的认识

写作:9__2_0__6__1___
读作:九__百_二__十__一_万__五__千_八_ 百零二 读作:四__百_五__十__三_万__五__千_零_ 六十一
四、基础练习
4.填空。
千百十 亿万万万万千百十个
千百十 亿万万万万千百十个
这个数是( 六 )位数, 这个数是( 九 )位数, 写作( 500003 )。 写作(596000000 )。
20世纪70年代,英国人 发明了电子计算器。
一、新课导入
一、新课导入
为了计算方便,人们发明了各种各样的计算工具。
两千多年前,中国人用算筹计算。 一千多年前,中国人发明了算盘。
17世纪初,英国人发明了计算尺。
17 世 纪 中 期 , 欧 洲 人 发 明 了 机械计算器。
20 世 纪 40 年 代 , 美 国 人 发 明 了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你还知道哪些键 的功能?和同学 交流一下。
OFF:关机键
四、基础练习
1.( 算盘 )是我国古代发明的传统计算工具,至 今发挥着它独特的作用。
2.计算器上的AC键是( 清除 )键,ON/C键是 ( 开关及清除屏 )键。
四、基础练习
3.写出并读出下面算盘表示的数。
百十 万万 万 千百 十 个
百十 万万 万 千百 十 个
十 千百十 亿亿万万万万千百十个
十 千百十 亿亿万万万万千百十个
534067
35215862
用算盘记数 可真方便。
二、算盘
三、计算器
为了计算方便,人们发明了各种各样的计算工具。
三、计算器
计算器是目前人们广泛使用的计算工具。
用计算器算得 又对又快。
三、计算器
下面是一种计算器。

人教版《计算工具的认识》(完美版)PPT课件1

人教版《计算工具的认识》(完美版)PPT课件1

台式电脑
笔记本电脑
平板电脑
目前,速度最快的计算机1秒钟能计算几百万亿次。
三 随堂练习 1.写出下面计算工具的名称。
算盘
计算器
电脑
2.按照时间顺序给下面的计算工具排排队。




四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我们的先辈们经过几千年的勤奋思考, 发明了越来越好用的电子产品,我们的成功 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所以我们要勤奋学 习,开动脑筋,推动科技的进步。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51 大数的认识
第13课时 计算工具的认识
一 情境导入 小计朋算友工具,的你进使步用经过过哪了些长久计的算发工展具,?我们一
起来了解下。
计算器!
手机上的计算器
二 新课探究
教科书第23页
为了计算方便,人们发明了各种各样的计算工具。 ① 算筹
二千多年前,中国人用算筹计算。
上 成 间 加 数 在当最、的纵计时古减我原式算世老、国则和。界的乘春表横这上计、秋示式种是算除时任两运独工期、何种算一具出开自数工无现方。然字具二的以计数和, 按的算及算运, 照从。筹其的算纵而是它时方横进世的候法界代摆相行, 我动它它这一国212小他 1美写2一一论 写我动在小随为它我动二 我算点22写一它小他我动2这二12它在这写0707000070们脑是是种千第朋称国出千千,出们脑1朋着了是们脑千国盘,出千是朋称们脑种千是1种出世世世世世世世世世世99的 筋 利 利 运 多 3友 “国 下 多 多 联下 的 筋 友 科 计 利 的 筋 多春 是 被 下 多 利 友 “ 的 筋 运 多 利 运 下纪纪纪纪纪7纪纪纪纪纪7000先,用用算年,这 防面年年合 面先,,学算用先,年 秋我广面年用,这先,算年用算面项4初7中4477初4年年0000000辈推齿齿工前你种 部计前前国 计辈推你技方齿辈推前 时们泛计前齿你种辈推工前齿工计被,期,年年年代年年年年代们动轮轮具,使算 用算,,教 算们动使术便轮们动, 期祖的算,轮使算们动具,轮具算列英,英代代代之代代代代之经科传传和中用术 它工中中科 工经科用的,传经科中 出先应工中传用术经科和中传和工为国欧国,,,前,,,,前过技动动运国过机 来具国国文 具过技过进人动过技国 现创用具国动过机过技运国动运具非人洲人诞发诞使诞发发诞使几的原原算人哪器 进的人人组 的几的哪步们原几的人 的造,的人原哪器几的算人原算的遗发人发生明生用生明明生用千进理理方又些所 行名又又织 名千进些,发理千进用 算发人名又理些所千进方用理方名的明发明了了了广了了了了广年步制制法发计进弹称发发在称年步计计明制年步算筹明们称发制计进年步法算制法称项了明了第电第泛第电电第泛的。成成明算行 道。明明阿 。的。算算了成的。筹 是的往。明成算行的。筹成。,,,目计了计一子一,一子子一,在在在勤的的了工的 计了了塞 勤工机各的勤计 世一往了的工的勤计的。算机算台计台之台计计台之当当当奋机机算具工 算算算拜 奋具不种机奋算 界种把算机具工奋算机尺械尺电算电后电算算电后时时时思械械盘?作 。盘盘思?断各械思。 上简算盘械?作思。械。计。子器子被子器器子被世世世考式式。, 。。考更样式考最便盘。式,考式算计。计电计。。计电界界界,计计比 ,新的计,古的的计比,计器算算子算算子上上上发算算动 发。计算发老计发算动发算。机机计机机计是是是明机机物 明算机明的算明机物明机。。算。。算独独独了,,的 了工,了计工与,的了,器器一一一越通通行 越具通越算具中通行越通所所无 无 无来过过为 来。过来工,国过为来过取取二二二越手手更 越手越具在四手更越手代代的的的好摇摇接 好摇好。计大摇接好摇,,。。。用方方近 用方用算发方近用方成成的式式人 的式的机明式人的式为为电操操类 电操电已相操类电操过过子作作的 子作子被提作的子作时时产运运思 产运产普并运思产运技技品算算维 品算品遍算维品算术术,。。” ,。,使。”,。产产我。 我我用。我品品们们们的们。。的的的今的成成成天成功功功,功是是是算是站站站盘站在在在不在巨巨巨仅巨人人人没人的的的有的肩 肩 肩 被 肩膀膀膀废膀上上上弃上的的的,的,,,反,所所所而所以以以因以我我我它我们们们的们要要要灵要勤勤勤便勤奋奋奋、奋学学学准学习习习确习,,,等,开开开优开

《计算工具的认识》(教案)-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计算工具的认识》(教案)-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3. 行为习惯:四年级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存在以下行为习惯问题:对计算工具的兴趣不够浓厚,对数学学习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对计算工具的使用存在一定的依赖性,缺乏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可能缺乏对计算工具的深入理解和灵活运用,导致计算工具的使用效果不佳。
4. 对课程学习的影响:四年级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可能存在以下影响:对计算工具的兴趣不够浓厚,导致学习效果不佳;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对计算工具的使用存在一定的依赖性,缺乏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可能缺乏对计算工具的深入理解和灵活运用,导致计算工具的使用效果不佳。
3. 创新素养: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思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和信息技术的兴趣。
4. 人文素养:通过介绍计算工具的历史演变,使学生了解数学和信息技术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三、学情分析
1. 学生层次:本节课面向的是四年级的学生,他们在数学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已有一定的基础。他们对数学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计算工具的认识和应用方面可能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在知识方面,他们对数学概念和运算规则有一定的掌握,但可能对计算工具的历史发展和应用场景了解不多。在能力方面,他们的计算能力较强,但可能缺乏对计算工具的深入理解和灵活运用。在素质方面,他们对数学学习有一定的兴趣,但可能缺乏对计算工具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互动探究:
设计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围绕计算工具的认识问题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拓展思维。
技能训练:
设计实践活动或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计算工具的认识知识的应用,提高实践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图中你想到了什么? (渗透环保意识)
四、拓展应用
1、请你调查你们小组同学一周内爸爸妈妈每天的睡眠时间,制成统计表。
2、根据复式统计表制成复式条形统计图。
3、你发现了什么信息?
五、回顾总结,展示个性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想法和体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简单了解计算工具的发展,包括结绳计事等远古计数方法、算筹的简单知识、传统计算工具——算盘,及其计算方法、生活中常用的计算器、和现代计算机的发展史。
设计意图:认识计算器,我选用自主探究法,让学生自主了解计算器各个功能键的作用,并在老师的指导下能运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计算,探究计算规律,尤其是存储功能键的使用更是有趣又有难度。既培养学生观察、推理能力。也可以端正学生对待计算器的正确态度,懂得合理地利用它。
四、练习应用:
师:看来同学们都会使用计算器,那我们就借助计算器来做一个游戏好不好?
6.34-4.7=
生进行操作,输入数据,并说出计算结果。
师:计算综合算式。复习运算顺序。当计算6396÷(520-438)时,怎么办?生讨论方法。可以用纸记录下来,再接着算。可以……
师:我们来学习存储运算键的使用。M+表示存储数据,m-表示删除数据,mr表示提取数据。我们来尝试一下。输入520-438,算出结果,输入m+进行存储,然后输入6396÷,再输入mr进行提取,输入等号。师:重新演示一遍,以巩固。出示一道题目,让学生运用这种方法计算,并找一名同学到电脑上来演示。边演示边讲解过程。
2、学生自主学习教材26页例1。
3、尝试训练:825-138= 26×39= 312÷8=
4、学生自主学习教材26页例2。
5、学生汇报交流。
6、教师强调并小结。
三、自主练习(8分)
师:通过刚才的自学,同学们已经初步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下面我们来进行自主练习,看谁把今天的知识学的,最棒!
1、用计算器计算。
4、进一步感受
教学重点:
根据统计图提出和回答问题并能根据提供的信息做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
教学难点:
自主探究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指导学生完成两个单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节约时间,保证教学目标的实施)
一、情景引入
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有多少人吗?你还知道哪些与人口有关的数据。下面是某地1985—2000年城镇和乡村人口的统计表,(课件出示)我们这节课就一起来整理和分析这些信息,看看能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计算工具的认识
1.xx计数
2.筹算
3.算盘
4.计算器:m+存储m-删除mr提取
5.计算机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各种计算工具,对算盘和计算器有一定的了解。
2.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3.使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难点:认识算盘、计算器,计算器的使用。
教学关键:Leabharlann 够自学了解算盘与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小学四年级数学《计算工具的认识》
教案模板四篇“计算工具的认识”分别介绍了计算工具算盘和计算器,还安排了有关计算工具的发展历史和现状的阅读材料。教材安排了较多的直观图展示了算盘和计算器的实际应用、算盘和计算器的结构,比较形象直观,让学生在观察和活动中认识常用的计算工具。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四年级数学《计算工具的认识》教案模板,欢迎大家阅读!教学目标:
师:这种方法只能计数,而不能清楚的表示出计数级是什么事情,人们开始想一些新的办法来计数。这就出现了这样一种计数方法——算筹。(出示课件)
(板书:算筹)
师:介绍算筹:我国古代人用算筹计算。算筹是用271根木棍或竹子制成。在多媒体白板上展示。算筹是如何用来计数的。有数位,哪一位表示几就用小棍来表示。一个竖棍就是1,二个就是2,五个就用一个横棍来表示……空格表示零。
3.算盘:
师:后来我国劳动人民创造了算盘作为计算工具。七八百年前,算盘已经在我国广泛使用。出示实物。
展示算盘:上面有两颗珠子,每颗代表5,下面每颗珠子表示1。一档共表示多少?表示15。因为我国古代是15进制。现在是满十进一。所以算盘后来游船到日本、朝鲜等国。
进行了改进。就是老师手里的这个算盘。上面是1颗珠子。一档表示多少?一档表示10。
学生发言。
(二)老师根据学生介绍的情况补充介绍计算工具的发展历史
计算工具的源头可以上溯至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古代中国人发明的算筹是世界上最早的计算工具。在大约六、七百年前,中国人发明了更为方便的算盘,并一直沿用至今。许多人认为算盘是最早的数字计算机,而珠算口诀则是最早的体系化的算法。
三、计算器的认识和使用
师:现在我们就来学习使用计算器。拿出你们的计算器。你认识哪些功能键?他们都是干什么的?自己按按试试,琢磨琢磨。
生摸索,尝试各个键子的作用,发现了就说出来。
师根据学生的发现,引导全体学生学习。跟着老师的指示尝试。
师:还有date表示日期,老师刚才听见有的计算器有声音,你知道如何去掉音乐和声音吗?自己琢磨琢磨。
设计意图:通过了解计算工具发展的演变史,认识算筹、各种算盘,了解算盘计数,让学生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使学生更深层次地感受到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从中受到爱国主义的教育。课件的展示快捷,而且本身它就是电子计算机,展示现代科技的发达。并引导学生,科技不会停滞,未来更先进的计算工具就等着你去发现,发明。
1.xx计数:
师:看来同学们的知识都非常丰富,但有关计算工具的知识还远不止这些,计算工具从古到今,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经过了漫长的发展过程。远古时代,人类在捕鱼、狩猎和采集果实的劳动中,产生了计数的需要。人们就用什么来计数?(板书:远古计数)生回忆:手指、石子、结绳或在木棒上刻痕来计数。2.算筹:
它的特点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特别实用。他计算数目较大和数目较多的加减法,更为简便。
4.计算器:
师:我们现在最常用的计算工具是哪一个?
生:计算器。
师:你在哪里见过计算器?
生可能回答:菜市场、早市计算菜的价钱。超市计算物品的价钱。……(学生介绍)师:拿出你手中的计算器,同学们可以互相看一看,你们的计算器各部相同?因为根据各种不同的需要,所以有科学专用的计算器,有最简洁的计算器……但他们的功能都大致相同。
先完成的可以同桌比一比,说一说自己作的好的地方。
3、合作交流
①展示学生绘制的复式条形统计图。生互评后教师点拨:这就是复式条形条形统计图。
(出示制作好的大幅条形统计图并板书课题)
②讨论交流:复式条形统计图与单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区别?请同学们先自己想一想,然后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与其他同学交流。
③全班汇报、交流
师:电脑展示各个功能键的名称。边出示,边讲解。
师:现在我们就来用你手中的计算器进行计算。尝试一道加法:4468+1792=生进行操作。然后说出结果,并说明输入过程。先输入4468,再输入加号,输入1792,再输入等号。
结果就出现了。(师可用电脑课件实际演示计算过程。)
师:尝试减法、乘法、除法和小数计算。32010-8925= 126×39= 312÷8=
55846+7646= 13027-8934= 66280×23=
6908×37= 111111111÷9= 395412+10589=
2、小组汇报。(抽签汇报,可以选择口头展示或黑板展示等)
3、教师强调小结。
四、当堂检测(发试卷)
师:同学们,我们再接再厉,用的成绩来结束今天的学习,好吗?那下面我们进行课堂检测,看谁完成的又快又正确!
展示人类伟大的创造过程和聪明才智,体会到人们为了方便在计算工具方面的探索和努力,受到爱科学、学科学的教育。2.使学生知道计算器上的各个功能键的作用,会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通过学习,使学生感受到计算在日常生活、生产实践中的作用。
【重点难点】
利用计算器来进行计算。正确使用存储运算键。
五、评价总结(4分)
1、教师面批3人左右,然后小组内交流答案,自批,统计正确率;
2、小组汇报完成情况。
3、教师总结错题的类型,再次精讲。
4、学生谈收获和自我评价。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2、探索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方法。
3、能有意识地根据统计图对数据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教具准备:算盘、计算器。
教学过程:
课前参与:查找有关计算工具的资料,准备一下,把你所认识的计算工具用最清楚的方式介绍给大家。
一、计算工具的历史
(一)课前参与反馈(学生介绍计算工具)
前面我们了解了数是怎样产生的,随着数的产生,就会出现数的计算,为了计算方便,人们发明了各种各样的计算工具,课前同学们进行了有关资料的查询,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计算工具?
设计意图:展示学生手中的计算器,让学生对计算器的大小、模样、作用有初步的了解,为下一步具体学习计算器的使用打下基础。并引起探索的兴趣。
5.电子计算机:
师:接下来科技又向前推进,人们又发明了什么?
生:电脑。微机。
师:电子计算机。(出示课件)
生看课件: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
师: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计算工具会更加先进。就等着在座的各位,你们这一代人去实现。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制作单式条形统计图(课前预习完成)
师:在制图时要注意什么?生答后师简要小结:作图时要注意线条要直,画完后要标上数据。
2、自主探究
①学生观察单式条形图(课件分别出示城镇人口统计图和乡村人口统计图)。
②设疑问难:
统计的现实意义,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③生尝试自主完成复式条形统计图(可根据书上99页完成)师巡视并辅导个别差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