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沿海的片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地带山东半岛辽东

合集下载

山东省会是哪个城市

山东省会是哪个城市

山东省会是哪个城市山东省会是济南,它是山东省的省会,同时也是山东省经济、政治、文化和交通中心,中国的工业基地之一。

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山东半岛中部,南临渤海和黄海,北邻渤海与辽东半岛和山东沿海陆地相连。

北部隔渤海与朝鲜相望;南部隔渤海同台湾海峡相望。

东西最长383公里;南北最宽处545公里;总面积2.79万平方公里。

国土面积25475平方千米。

下辖1个市辖区、5个县级市,代管滨州市代管县(市)、日照市。

全市常住人口277.2万人。

济南被列为世界历史文化名城,是世界上唯一以中国城市命名的国家;也是中国唯一拥有3座海上岛的城市。

山东省会济南,山东省经济的中心、交通枢纽,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核心城市、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重要支撑地和东部地区重要增长极、国家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现代制造业基地及综合交通枢纽,被誉为“东方明珠”、“海上花园”所在地。

济南地处鲁西南沿海地区,与山东省相邻,位于渤海之滨、长江三角洲南翼城市群一体化发展之中带中的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核心区、长江经济带和环渤海经济圈的核心区域.具有优越的地理区位优势和战略地位。

区域内有青岛新机场(规划中)机场(跑道)和胶济客运专线青岛北站东站等主要客运枢纽;铁路胶州站始发终到济南西站直达全国各大中城市;高速公路7个城市出入口;拥有济南二环、三环与四号路等4条城市主干道路和部分高速通道。

济南作为东部地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经济中心与商贸物流中心,是山东省省会和区域副中心城市之一;同时也是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大陆唯一拥有3座海港并且处于渤海交汇处的现代化港口城市。

2020年12月10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济南市代管淄博市和威海市;将其所辖县级市及平度市划归青岛市管辖。

济南是山东第三大沿海开放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山东省会青岛为中国北方地区经济较发达的地区之一.青岛是中国大陆东部沿海重要的中心渔港国家历史1、济南济南,简称“济”,古称历城,山东省省会,副省级市,省会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核心城市之一。

人教部编版 八年级下册第9课对外开放 (共30张PPT)

人教部编版 八年级下册第9课对外开放  (共30张PPT)

B
2.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包括 ( ) ①国有经济 ②集体经济 ③个体经济 ④私营经济 ⑤中外合资企业 ⑥外商独资企业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D
3.实行对外开放的最终目的是( ) A.引进外国资金 B.引进外国技术 C.学习外国管理经验 D.发展民族经济 4.在对外开放中,我国建立经济特区最多的省份是 ( ) A.广东 B.安徽 C.福建 D.浙江
世界贸易组织(英语: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简称WTO),中文简称是世贸组织。
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背景: 对外开放加速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的步伐,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和国民经济 的迅速发展。 2、时间: 2001年12月
中国代表团团长石广生于当地时间 11日晚在多哈签署中国入世议定书
机遇:1、可以使我国在对外贸易谈判中具有主动权,
【探究】近代前期的对外开放和新时期的对外开放有 什么不同?
比较 开放 前提 开放 目的 开放 近代开放 当今中国的开放 在国家主权的独立完整 在中国综合国力日益强大、 遭到严重破坏的情况下的 在维护国家主权完整前提下的 被迫开放; 主动开放。 适应列强对华侵略的需要 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
(4)1988年划定海南 为经济特区 海南岛
上海 浦东
2.1985年,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 角洲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第三步】
环渤海 地区 长江三 角洲
厦漳泉三角 区
珠江三角洲
(3)1985年起设立沿海经济开放区
3.1988年,海南岛经济特区建立; 1990年,上海浦东开发区建立。
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某条约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 上海为通商口岸。 材料二 我国在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建立4个经 济特区。之后我国又开放了广州、上海、大连等14个沿 海城市。 ( 1 )材料一中的通商口岸和材料二中的特区,分别是什 么时间开放的? 材料一:1842年。材料二:1980年。 ( 2 )材料一和材料二中城市的开放方式有何不同? 材料一:被迫开放。材料二:主动开放。

主要经纬线穿过地形区答案

主要经纬线穿过地形区答案

主要经纬线穿过地形区答案1、北回归线自西向东依次穿过的地形区为云贵高原、两广丘陵、珠江三角洲、台湾岛。

2、北纬30°自西向东依次穿过的地形区为青藏高原、横断山脉、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3、北纬40°自西向东依次穿过的地形区为塔里木盆地、河西走廊、内蒙古高原、太行山脉、华北平原、辽东半岛。

4、东经90°自北向南依次穿过的地形区为阿尔泰山脉、准噶尔盆地、天山山脉、吐鲁番盆地、青藏高原。

5、东经100°自北向南依次穿过的地形区为内蒙古高原西部、河西走廊、祁连山山脉、青藏高原、横断山脉。

6、东经110°自北向南依次穿过的地形区为内蒙古高原、阴山山脉、黄土高原、渭河平原、秦岭山脉、汉水谷地、巫山山脉、两广丘陵、雷州半岛、海南岛。

7、东经120°自北向南依次穿过的地形区为内蒙古高原、大兴安岭山脉、山东半岛、长江三角洲、台湾海峡。

1、北回归线自西向东依次穿过的地形区为云贵高原、两广丘陵、珠江三角洲、台湾岛。

2、北纬30°自西向东依次穿过的地形区为青藏高原、横断山脉、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3、北纬40°自西向东依次穿过的地形区为塔里木盆地、河西走廊、内蒙古高原、太行山脉、华北平原、辽东半岛。

4、东经90°自北向南依次穿过的地形区为阿尔泰山脉、准噶尔盆地、天山山脉、吐鲁番盆地、青藏高原。

5、东经100°自北向南依次穿过的地形区为内蒙古高原西部、河西走廊、祁连山山脉、青藏高原、横断山脉。

6、东经110°自北向南依次穿过的地形区为内蒙古高原、阴山山脉、黄土高原、渭河平原、秦岭山脉、汉水谷地、巫山山脉、两广丘陵、雷州半岛、海南岛。

7、东经120°自北向南依次穿过的地形区为内蒙古高原、大兴安岭山脉、山东半岛、长江三角洲、台湾海峡。

高三地理长江三角洲知识点

高三地理长江三角洲知识点

高三地理长江三角洲知识点长江三角洲是中国最大的三角洲,位于中国东部地区,濒临黄海和东海。

长江三角洲地理特征明显,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是中国最重要的农业、工业和交通枢纽之一。

本文将从地理位置、地貌特征、经济发展以及环境问题等方面,对高三地理长江三角洲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探讨。

地理位置:长江三角洲位于中国东部,东临黄海,南濒东海。

其地理坐标为北纬30°30′~32°03′,东经119°51′~123°12′。

长江三角洲辖区广大,包括江苏、浙江、安徽、上海等地。

地貌特征:长江三角洲地势平坦,海拔较低,地势由北向南逐渐升高。

三角洲地貌主要由长江、黄河、淮河三大河流泥沙带来的沉积物形成。

这些河流带来的丰富泥沙进入三角洲后,在潮汐作用和海浪冲刷的共同作用下逐渐沉积,形成了广阔的河网和河道,构成了丘陵、沙洲、湖泊、沼泽等多种地貌类型。

经济发展:长江三角洲地理优势明显,丰富的土地和水资源为其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角洲地区农业发达,盛产稻谷、小麦、油菜等农作物。

此外,三角洲地区人口密集,交通便利,是中国重要的工业中心,工业规模庞大,包括制造业、化工业、纺织业等。

同时,长江三角洲沿海地区还发展了石油、天然气等能源产业和港口物流业,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节点。

环境问题: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快速经济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

首先,由于工业和交通的发展,大量废气、废水排放增加,给大气和水体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其次,大规模的城市化和农业活动,导致土地资源过度开发和环境退化。

此外,长江三角洲地区还面临着海洋污染、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

为解决这些环境问题,中国政府已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加强环境监管、推动可持续发展、提倡节能减排等。

总结:长江三角洲地区作为中国最大的三角洲,具有丰富的资源和发展潜力。

通过深入了解长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地貌特征、经济发展和环境问题等方面的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好的了解这一地区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挑战。

央视大型系列节目--远方的家(沿海行)全景介绍

央视大型系列节目--远方的家(沿海行)全景介绍

一条蜿蜒的蓝色海岸线,跨越十省市自治区,覆盖两百多县市,绵延一万八千公里,五万分钟高清影像记录。

从辽宁丹东鸭绿江口到广西防城港北仑河口。

这里,古老而年轻,熟悉又陌生。

这里承载着游子们的乡愁记忆,这里演绎着创业者的激情梦想。

这里蕴含着海岸线的奇秀壮丽,这里怒放着沿海人的青春激昂。

我们行走渔村海港,记录时代方向。

我们穿过街尾小巷,走访父老同乡。

我们徜徉江河碧海,呈现绚丽风光。

我们漫步古镇新城,寻找蓝色梦想。

《沿海行》行走线路:途径110个市区县
一、大型系列特别节目《沿海行》将采用车队行进的方式,从辽宁的丹东出发,沿中国海
岸线按顺时针方向,行进到广西防城港,完成全部行程。

沿用《边疆行》的组织模式,多点同步拍摄。

二、《沿海行》沿途10省、市、自治区分集如下(以实际播出为准):
辽宁:10集;河北:4集;天津:2集
山东:14集;江苏:6集;上海:2集
浙江:18集;福建:19集;广东:21集;广西:4集
三、拍摄选点
大陆沿海10省、自治区、直辖市共包括110个市县区,列表如下。

一轮复习第13课_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

一轮复习第13课_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

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相继实现 了中美、中日关系的正常化。 2、在经济上,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
世界发展的趋势表明,任何国家的发展特别是经济 的发展,绝不能割裂国际间的联系,而只能积极地利 用这种关系为本国的发展服务。
国内方面:
1.十年“文革” 使中国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急需 恢复和发展。 2.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 设上来的重大决策。
对外开放
含义:指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础上遵循平 等互利、互守信用的原则,同世界各国发展经济合 作和技术交流。它是加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的重大战略决策。
基础:独立自主社会主义国家
原则:平等互利
目的: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
一、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国际和 国内背景是什么?
国际方面: 1、政治上,20世纪70年代的国际形势走向 缓和。
大连 烟台环渤海地区
我国对外开放区域已从沿海延伸到广大内陆,形成 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
全方位指 对世界所有类型的国家开放 。我们 坚持在平等互利的原则基础上,同世界上所有国 家和地区发展多种形式的双边和多边的经贸合作 关系。 多层次指对外开放经历了由东到西、由点到线、 由线到面,由沿海到内地逐步推进的过程,形成 了全国性的由沿海开放地带、沿江开放地带、沿 边开放地带和内陆省会城市为代表的多层次对外 开放格局。 宽领域指我国不仅在经济领域对外开放,也在 科学、教育、文化等领域开放。
3、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团已经形成
二、对外开放的步骤
经济特区 -- 沿海开放城市 -- 沿海开放区 -- 沿 江开放港口城市 -- 沿边开放城哪里?
概念
经济特区是指国家划出一定的范围,在引进外资、减免税 收等方面给予特殊优惠,以此引进外资、外国的先进技术和 管理经验,推动国家经济的发展。

我国经济区的划分

我国经济区的划分

[区域经济学] 中国经济区域划分演变及评价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区域经济学版,详细出处参考:/forum.php?mod=viewthread&tid=856384&page=1摘要:经济区域划分是研究区域经济关系的基础,对促进地区经济增长和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文章在分析中国经济区划演变历程的基础上,对我国经济区划给予简要评价。

每一种区划都具有时代性,反映了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历程。

关键词:经济区域,区域划分,中国经济经济区域是以劳动地域分工和产业各具特色为基础的地理区域,是未来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空间组织结构。

经济区域划分是结合社会劳动地域分工特点和区域经济发展特征对要素空间分布状况进行的战略性划分,经济区划是研究经济发展的重要领域,对我国制定区域经济政策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中国经济区域划分的演变历程从建国至今,我国经济区域划分的演变过程可以从20个方面加以概括。

1.沿海与内地的划分。

毛泽东在1956年《论十大关系》中提出了沿海和内地区域划分,这种划分方法在“一五”到“五五”计划时期国家处理区域经济关系时基本上被采用。

上世纪90年代初国家在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纲要中,也沿用这种划分方法。

目前我国有些学者在研究区域经济关系时,仍采用这种称谓。

2.六大经济协作区的划分。

上世纪60年代初期,我国沿海和内地工业布局严重不均,地区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为缩小沿海与内地的经济发展差距,有利于我国区域经济目标的实现,中央将全国划分为华北、东北、华东、中南、西南和西北六大经济区域。

3.三线地区的划分。

上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我国与苏联关系恶化,加之西方国家加强对我国的经济封锁,国家为了备战和加强国防建设,按照各省、市、区的战略位置,把全国划分为一、二、三线地区,一线地区包括新、蒙、黑、辽、吉、津、鲁、苏、沪、浙、闽、粤等省区;三线地区包括川、黔、陕、甘、青、宁、桂、鄂、晋等省;其余地区为二线地区。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第9课 对外开放 同步练习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第9课 对外开放 同步练习

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第9课对外开放知识点 1 经济特区的建立1.建立: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________、珠海、汕头、________4个经济特区。

2.成效:深圳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________”。

3.作用:对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发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知识点 2 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1.步骤(1)1984年,中国进一步开放大连、天津、青岛、上海、福州、广州等14个沿海城市。

(2)1985年,中国又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随后又把经济开放区扩展到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及其他沿海地区的一些市县。

(3)1988年,________经济特区建立。

1990年,________________也建立起来。

(4)1992年,对外开放的地域又向纵深推进,相继开放了__________、__________等沿江城市,满洲里等陆地边境城市和昆明、乌鲁木齐等内地省会和自治区首府,并实施灵活的鼓励外商投资的区域经济政策。

随后几年,又陆续开放了一大批符合条件的________市县。

2.对外开放格局:形成了“____________—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________”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知识点 3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时间:________年。

2.作用:为我国参与______________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1.城市既是现代文明的核心区域,又是社会变革的重要阵地。

小明要写一篇介绍某个城市的文章,草拟了下图中的三个标题,他要介绍的是( )A.重庆 B.南京 C.深圳 D.杭州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化,我国对外开放的地区逐渐扩大,已经发展成为国际经济、金融和贸易中心之一的地区是( )A.环渤海地区 B.长江三角洲地区C.上海浦东开发区 D.海南经济特区3.改革开放后,我国逐渐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