舵系安装工艺规程

合集下载

舵系拆装工艺

舵系拆装工艺

工程号:标记数量修改单号签字日期版号总面积m2旧底图登记号编制打字校对底图登记号审核共页第页标检审定日期1.适用范围本工艺适用“xxxxxxx”轮舵系的拆装程序和修理技术要求。

2.规范性引用文件CB/T 3680—95 船用转叶式液压舵机修理技术要求CB/T 3424—92 船舶舵系舵承修理安装技术要求CB/T 3425—92 船舶舵系舵杆修理安装技术要求CB/T 3426—92 船舶舵系舵叶修理安装技术要求3.工艺内容3.1 初步了解的该轮舵系工程情况:该轮舵系是转叶式液压舵机,舵机上有两道径向轴承和一道止推轴承,下舵承是一道带有内、外轴承的多重径向轴承。

根据船方反映,舵系工作时偶尔有卡滞现象,有噪音。

3.2 该轮进厂后,应在码头做舵效试验和船舶进坞后进行零负荷转舵试验。

记录各工况需要的时间(见附表1),通过听声音、观察摇摆方向及实际完成工况情况查找原因,定出修理部位与方案。

3.3拆卸步骤:3.3.1拆卸前的准备工作3.3.1.1由于该轮涉及到的舵系资料船方没有找到,所以无论是拆卸、修理还是回装都要做好数据记录。

3.3.1.2 准备好专用工具和需要更换的备件。

做好场地的清洁工作。

3.3.1.3用舵杆专用吊鼻旋紧到舵杆顶部,上方用钢丝绳固定、保护舵杆。

3.3.1.4用专用风动葫芦或专用钢丝绳封舵叶,保护舵叶在拆卸过程中不掉落。

3.3.2 拆卸步骤3.3.2.1拆卸舵叶底部丝堵,将舵叶舵筒内的存油放入盛油器内,禁止随便放泄在坞内。

3.3.2.2打开舵封板,拆除舵杆下部固定螺栓的止动板。

松动螺母。

用液压泵,采用液压胀毂的方法,使舵杆与舵叶分离。

3.3.2.3用葫芦、钢丝绳及专用吊具吊住舵叶,并逐渐承受舵叶全部重量。

拆下舵叶。

3.3.2.4拆除转叶舵机的附属部件。

3.3.2.5 旋松液压螺母,连接液压泵,采用液压胀毂的方法,使液压舵机与舵杆分离,拆下转叶液压舵机部分。

3.3.2.6把舵杆放至坞底或抽至舵机间(无说明书,现不知向下或向上)。

[VIP专享]舵安装工艺

[VIP专享]舵安装工艺

AHTS70t 舵安装工艺本舵系为平行双舵,分别与船中相距4400mm。

舵杆中心线位于Fr0位,与主推进系统的轴系中心线相互正交。

舵机舱平台与船体基线相距4700mm。

呆舵下平面相距船体基线为3530mm。

舵系的正确安装十分重要,在安装时,除了必须保证上述相对位置的尺寸外,还必须按照下述工艺程序及要求严格执行。

舵系中的舵杆、舵叶安装必须在主推进系统安装结束并经检查确认合格后才能进行;但舵杆筒、轴承座套必须与主推进系统同步进行,要求在艉轴前后轴包镗孔前完成其定位装焊。

在定位安装前必须认真复查船体基线,轴系中心线以及Fr0肋位的正确性,在确认上述基准线的正确后,利用安装轴系所用的拉钢线支架与钢线,将轴系实际中心线钢线拉好(Fr1→Fr-3)。

外部的准备工作即告结束。

舵系的工艺安装程序为:(参见舵系布置图)1、舵杆筒与呆舵定位装焊。

2、舵销轴承座套(舵系布置图序号39)的定位装焊。

3、安装舵杆衬套(序号5)的顶盖和襟翼舵柄转动中心的筒体下端面顶盖。

4、舵杆与舵叶的安装。

5、安装海水密封组件(序号34、33、26)及舵承(推力调心轴承)。

6、舵销安装(序号12)与环氧浇注。

7、襟叶舵柄等安装。

8、安装舵叶阳极及封堵舵叶工艺检修孔等。

9、舵机等安装10、工艺说明1、安装舵杆筒与呆舵。

先装舵杆筒,其定位安装的正确性是舵系安装正确至关重要的一步。

按照舵系布置图上舵杆筒(序号4)的尺寸(外圆ф568),先在船体外板与舵机舱平台上,划线开孔,开孔尺寸ф1000,打磨毛边(要适当留有余量),为保证上述两处的开孔位置正确,装配间隙小而均匀,在工艺上要求:以舵杆与轴承座套的中心为基准拉钢线,并在钢线两端作好中心线的标记(合适的地方),后撤去所拉钢线,以经校直的中心线ф15的圆钢两端对准标记中心焊接固定。

以此作为切割的圆心进行定距切割。

在圆钢两端焊接前,将作为切割导向的圆环先套入圆钢上,切割时必须细心,慎防意外发生。

同时将舵杆筒组合件的包装拆解,经清洁后作必须的外观与重要尺寸的检查,看是否完好无损。

顶推轮轴舵系安装及轴系校中技术探讨

顶推轮轴舵系安装及轴系校中技术探讨

顶推轮轴舵系安装及轴系校中技术探讨顶推轮轴舵系是船舶上非常重要的舵机系统,它能够控制船舶的航向,在船舶的操控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安装和校中过程中需要非常重视,保证其工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探讨顶推轮轴舵系安装及轴系校中技术,以期为船舶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参考和指导。

一、顶推轮轴舵系安装1. 舵系安装位置的选择舵系统的安装位置需要充分考虑船舶的结构和船型特点,以及最佳的操作效果。

通常来说,舵系统应该被安装在船舶尾部的中央位置,这样能够让舵系统的操控更加灵活,对船舶的运行也更加有利。

2. 舵轴的安装舵轴的安装需要保证其良好的固定度和稳定性,一般来说,舵轴需要把好船体的定位中心线,同时还需要保证舵轴能够顺利的旋转,不受任何外部的干扰。

在安装的过程中需要严格要求,尽量避免出现安装不到位、安装角度偏差等问题。

舵面是舵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安装应当注意两个方面。

一是舵面与舵轴的连接,需要保证连接处的无缝衔接,以避免在使用中出现松动或者断裂的情况。

二是舵面的表面光滑度,需要保证其表面平整光滑,以减少在水中行驶时的水阻。

4. 扭矩电动机的安装扭矩电动机是舵系统的驱动力,其安装也至关重要。

安装时需要保证电动机舷外罩与舵轴的连接紧固,以及电机本身的牢固安装,以保证其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松动或者跳动等现象。

5. 接线及电气设备的安装在顶推轮轴舵系的安装过程中,接线及电气设备的安装也是十分重要的,必须严格按照使用手册和相关标准进行,以保证整个系统的电气要求符合规范,且能够正常工作。

以上便是顶推轮轴舵系的安装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关键技术点,这些技术点的正确实施对于整个系统的安装和使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既要注意单个组件的安装要求,又要保证各个组件之间的协同作用和整体的功能性。

二、轴系校中技术探讨1. 航向测定在进行轴系校中之前,需要首先进行航向测定。

通过航向测定可以清晰地了解舵系统的工作状态,包括舵面的转动情况、扭矩电动机的工作状态等。

m轮轴舵系齿轮箱主机安装工艺 (1)

m轮轴舵系齿轮箱主机安装工艺 (1)

30米交通船轴舵系齿轮箱主机安装工艺施工人应先熟悉图纸,弄清图纸对各部位的要求,在定轴、舵线前,必须在主船体工程基本结束的情况下进行施工。

一、轴线拉放定位:首先在艉部-1#的船舯位置倒挂1根长杆,将船舯线引在上面,再横向左、右距中各1350mm的位置倒挂2根长杆,将船基线引至此3根杆上,机舱前壁20#为各自轴中心前定点,(后面倒挂的三根杆必须连为整体并用支撑加强、防止走动)这样先按图纸要求在-1#和20#划出各自前后两点,按此位置将拉线可调装置定在各自的位置处,把钢丝(Φ0.8mm)穿过可调装置“V”型轮,20#肋位处穿过“V”型轮向下焊1只环将钢丝扣在环上,后面-1#处穿过后向下掛重块(禁用花兰螺丝吊紧)掛重的重量为66kg,此状态时,12#肋位的钢丝下垂挠度为1.5mm,为保证轴线准确性,应用定位、定量、提高的方法消除挠度的因数。

具体做法为:在12#肋位钢线处搭一个“⊥”字形的角铁架于机座上,再用线垂把钢线的垂直线引至角铁上后用钢线卡沿垂直线向上提高 1.5mm(按计算数据)并以固定。

两条轴线必须与船舯线,船基线平行和水平,误差控制在左右<±2mm,上下<±4mm范围内(调整后与理论尺寸),同时结合检查齿轮箱主机座的情况,如有偏差必须在允许误差范围内进行调整。

二、艉管总成安装:以钢线为中心,按艉管各部位的实际尺寸,在船上各自的位置划好开孔尺寸线,开孔尺寸余量控制在3mm以内,装配时要将割渣清除干净,并在7#、10#两肋位各装焊上、下、左、右4只20mm以上的调节螺栓,螺栓座强度要好。

艉管总成定位时要注意各位置的尺寸、方向(角度),艉管总成按图纸尺寸要求安装到位后,将钢线从艉管里穿过拉紧,依照钢线为中心,用7#、10#两道调节螺栓调整艉管总成的中心位置,调好后螺栓必须固定紧,另将四周的焊缝填紧、填实,以减小焊接时的收缩变形量,焊接时必须是对称焊接或交替焊接,焊接时安装钳工必须至始至终在现场,对焊接状态不断的进行测量,根据测量情况,随进对焊接位置、角度进行调整,确保艉管总成的安装精度,误差范围<0.15mm/m。

舵机安装工艺样本

舵机安装工艺样本

舵机安装工艺规程The steering gear installation technology procedure1 依照《舵系液压压配工艺D6-920-03》规定将舵柄压装到舵杆上。

The tiller should be pushed-up rudder stock based on《Rudder hydraulic press-fit technology D6-920-03》.2 舵叶(舵柄)对零位。

Align the rudder plate with the ship’s hull center line and the tiller with the zero rudder angle exactly.3 依照舵柄拔叉中心高度找正液压缸中心。

Align the hydraulic cylinder center with the tiller fork center height.调节舵机座高度然后焊接到船体上,同步应考虑环氧树脂垫厚度。

Adjust the height of the hydraulic cylinder mounting bed and then weld the mounting bed to the ship hull. Simultaneously the thickness of epoxy resin chock should be considered.4 将液压缸定位在指定位置上。

Located the hydraulic cylinder in the designated position.⑴液压缸垂直位置拟定Hydraulic cylinder vertical positioning依照舵柄拔叉高度,使用四个安装在液压缸支架上调节螺栓找正液压缸中心高度。

见附图1。

Using four adjusting bolt fitted to the hydraulic cylinder附图1 :液压缸垂直位置调节示意图Figure 1:The sketch for adjusting the vertical height ofcylinder⑵液压缸水平调节Hydraulic cylinder horizontal adjustment使用长臂圆规,通过调节液压缸安装位置使舵杆(舵柄)中心到每个液压缸安装参照点距离相等。

92500DWT舵系拉线及安装工艺方案

92500DWT舵系拉线及安装工艺方案

92500DWT舵系拉线及安装工艺方案1.92500DWT B/C 舵设备的基本技术参数(摘自KAW ASAKI舵机制造厂及SDARI的技术资料)船级社:BV舵杆重:约12375kg舵销重:约3310kg舵叶重:约52464kg舵面积:49.56m2最大舵角:2X35°船速:14.1节(结构吃水时的服务航速)舵受力(前进方向):最小2373.832KN舵扭矩(前进方向):最小1093.2KNmKAWASAKI舵机的技术参数:舵机型号:FE21-140重量:~12500kg舵机最大扭矩:1370kNm舵柄液压联接推入量:最小7.5mm ~7.9mm舵柄液压联接推入力:~3300kN舵柄液压联接螺母:油压:42.5N/ mm2舵叶的无键联接资料:根据SDARI舵系计算书SC4475(YF1)-230-01JS 舵叶与舵杆的锥形联接(液压装配):推入量:最小 5.6mm 最大 8.6mm所需推入力: 4367KN舵叶与舵销的锥形联接(液压装配):推入量:最小 0.5mm2.舵系的安装步骤:2.1舵柄与舵杆、舵叶与舵杆舵销的拂配、预压及报验工作等,各种数据已记录在册;2.2舵杆舵销与轴套的烘装和加工;2.3舵系拉线(与轴系拉线同时进行);2.4舵承座及舵杆密封底座的初步定位;2.5确定舵承座高度,镗好舵承座,焊好;2.6挂舵臂镗孔(舵系的镗孔采用垂向镗孔形式,在分段合拢后进行);2.7根据挂舵臂上、下铸钢件的内径尺寸和舵杆、舵销处的轴套外径,计算舵杆舵销衬套的尺寸,并加工到位;2.8液氮冷冻舵杆舵销衬套,并安装到位(衬套由上至下吊装至舵杆舵销、承座);2.9舵杆的吊装;2.10舵杆密封安装,舵杆与上舵承的初步安装;舵承座钻配螺栓孔;2.11舵叶与舵销的液压装配;2.12舵叶的吊装;2.13舵叶与舵杆的液压装配;;2.14舵杆、舵销止动条的安装;节点浇注环氧;挡圈的安装;止跳块的安装等小件的安装;2.15舵承固定后,舵杆与舵柄的液压装配;2.16舵机底座、止推座的定位及安装;2.17舵机其它部件的安装;2.18下水前舵叶的临时固定。

顶推轮轴舵系安装及轴系校中技术探讨

顶推轮轴舵系安装及轴系校中技术探讨

顶推轮轴舵系安装及轴系校中技术探讨一、引言顶推轴舵系是船舶动力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直接影响着船舶的航行性能和稳定性。

在船舶建造和维修中,对顶推轮轴舵系的安装和轴系校中技术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对于船舶的安全运行和性能提升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顶推轮轴舵系的安装和轴系校中技术进行详细的探讨。

二、顶推轴舵系的安装1. 安装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顶推轴舵系的安装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

首先需要检查顶推轴舵系的各个部件是否完好,并且要保证安装所需的工具和设备齐全。

要对安装区域进行清理和整理,确保安装时操作空间的充足和安全。

要提前制定安装计划,并与相关人员进行充分沟通和协调。

2. 安装中的注意事项在进行顶推轴舵系的安装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事项。

首先是安装的顺序,一般来说,应先安装轴系,再安装推轮和舵系。

其次是安装的精度,特别是轴系的安装要求非常高,需要精密的测量和对中。

最后是安装的紧固,要保证各个部件的紧固螺栓都符合规定的扭矩要求,确保安装的牢固和可靠。

三、轴系校中技术探讨1. 校中的原理轴系校中是指调整轴系轴线和船体中线、纵梁中线重合的过程。

其校中原理主要是利用测量和调整的方法,使轴系的轴线能够与船体的中线和纵梁的中线完全重合,以确保船舶在航行时能够保持良好的航行性能和稳定性。

轴系校中的方法有多种,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首先是以水线作为基准,进行轴系的调整,通过对水线的测量和标定,来确定轴系的位置和高度。

其次是利用激光测量仪进行校中,通过激光仪器测量轴系和船体中线的距离和偏差,来实现轴系校中的调整。

最后是采用测量工具对轴系进行直接的测量和调整,包括测量尺、水平仪等工具的使用。

轴系校中的难点主要在于精度和调整的细节。

因为船舶的轴系一般都是安装在船底的孔位上,不仅需要确保轴系的位置和高度满足要求,还需要考虑到船体的变形和扭曲情况。

轴系校中过程中,需要多次对中和调整,需要经验和技巧。

舵机安装工艺规范

舵机安装工艺规范

舵机安装工艺规范Workmanship Standard for Steering Gear Installation舵机安装工艺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柱塞式液压舵机(下称“舵机”)船上安装工作的前期准备和舵机船上安装工作的相关工艺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我公司建造的各类船舶舵机船上安装工作的工艺文件编制、施工过程的监控以及施工质量的评审。

2 前期准备2.1 审阅相关图纸资料2.1.1 舵机安装图。

2.1.2 舵系布置图。

2.1.3 企业标准《船舶轮机安装质量要求》。

2.1.4 舵机设备资料。

2.1.5 其他资料。

2.2 主要工装2.2.1 大扎规。

2.2.2 大平尺。

2.2.3 调整顶丝等。

2.3 其它准备2.3.1眼冲子。

2.3.2 卡尺等常用量具。

3 舵机安装3.1 舵机安装定位的前提条件3.1.1 舵柄安装交验结束。

3.1.2 舵装置间隙交验结束。

3.1.3 舵叶角度处于零度。

3.2 舵机的找正3.2.1 将舵机按前、后段分别吊装于舵机基座上,用调整顶丝支撑好并进行初步调整。

3.2.2将舵机的中间定位块吊装就位,并与舵机的前、后段组装完整。

3.2.3检查舵叶零位的准确性,舵叶零位应确保无误。

3.2.4按图1和图2所示的要求将舵机仔细找正,找正过程中各有关参数的检测应交叉兼顾,确保各参数的准确。

3.2.5用大扎规分别检查“a”、“b”、“c”、“d”四个交叉尺寸的正确性,并用调整顶丝进行精确调整。

要求:a=b=c=d,允差不大于0.5mm。

3.2.6用大划卡分别检查“L1”、“L2”、“L3”、“L4”四个尺寸的正确性,并用调整顶丝进行精确调整。

要求:L1=L2=L3=L4,允差不大于0.5mm。

3.2.7 用大划卡或大扎规分别检查舵杆中心至柱塞销中心的距离“W1”和“W2”,要求W1=W2,允差不大于0.5mm。

3.2.8 按图2的要求,用大平尺交叉检查舵机柱塞中心线所在的平面与舵柄上平面之间的平行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舵系安装工艺规程一.说明本船舵系是由双舵销式半悬挂舵、扫帚式舵杆、舵柄(进口组合件)、上下舵钮、舵承及舵承座(两者均为成品进口组合件)、液压舵机(进口组合件)等组成。

二.主要参考图纸1.舵系布置图DNS507-230-160012.舵杆加工图DNS507-231-16002-013.舵叶结构图DNS507-231-160014.舵系附件DNS507-231-160055.舵承座布置图DNS507-231-160076.挂舵臂铸件图(加工图)DNS507-114-16002-27.舵机安装图DNS507-231-160088. 舵叶上部铸件加工图DNS507-231-16003-019. 舵叶下部铸件加工图DNS507-231-16004-0110. 上舵钮衬套加工图DNS507-231-1600911. 下舵钮衬套加工图DNS507-231-1601012.轴系布置图DNS507-425-16001-00三.基准点的确定(见图一)1.上基准点:舵机室0#肋位与船体舯线的交点处(用临时槽钢支架及可拆式十字线板)设点,支架的高度距舵机室甲板约1200mm.2.下基准点:轴系尾基点下端0#肋位与船舯线的垂直交点处,用可拆式十字线板固定。

图一:舵系基准点确定四.第一次拉线检查(与轴系照光同时进行)1.舵线与轴线的相对偏移不大于±6mm。

2.舵线至艉管后端面的垂直距离的理论成品尺寸5600 mm。

3.根据拉线检查的数据核算上、下舵钮的机加工余量。

4.在舵机室甲板以舵系中心为基准划圆线φ900 mm及检查圆线φ940 mm,各线均打硬记。

5.舵承座的安装可按照“舵承座布置图DNS507-231-16007”要求进行。

6.按图二所示位置零对零制作舵承座、上、下舵钮孔的机加工用基准点,要求偏差<0.02mm。

图二:舵系机加工基准点制作示意图五.舵钮孔及舵承座的船台机加工1.相关车间应该与机加工部门密切合作,以确定脚手架及吊板的设置位置和面积并确保牢固可靠,以保证各个工序的安全施工。

2.加工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加工工艺和相关图纸的要求进行加工。

3.机加工部门通常按“先上后下”的加工顺序按照各组基准点零对零严格找正镗杆,偏差应小于0.02mm。

加工各孔及平面。

4.上、下舵钮孔以及相关尺寸的加工必须严格按照“挂舵臂组装图(加工图)DNS507-114-16002-2”进行加工以方便于舵钮衬套的加工和安装以及盖板(见“舵系布置图DNS507-230-16001”中的件号11、12)的安装。

5.舵承座的加工按照“舵承座布置图DNS507-231-16007”进行加工,其上平面与舵线的垂直度不大于0.08 mm/m。

应该保证舵承座的理论高度(300mm),在座子的下端留荒50mm;舵承座上平面座板厚度留荒5.5mm。

6.舵承座上平面的加工量应该按照相关部门设置的标记进行。

7.为有利于安装盖板(见”舵系布置图DNS507-230-16001”中的件号44、46),上、下舵钮孔的上平面应扫平,扫平的范围:上舵钮上平面为φ650 mm,下舵钮上平面为φ850 mm,均以舵系中心为圆心。

同时为了方便于止跳块(见”舵系布置图DNS507-230-16001”中的件号20)的焊接安装应将下舵钮的下平面扫平,扫平范围为以舵系中心为圆心φ1000 mm。

8.机加工后的要求:1)舵钮孔的圆度、圆柱度<0.05mm。

2)两舵钮孔的同轴度<0.20mm。

六.舵系复线1.舵系复线与轴系复光同时进行,上、下端以拉线盘为固定点,拉钢线。

2.以加工后的上舵钮孔上端和下舵钮孔下端零对零找正钢线。

3.分别检查上舵钮孔和下舵钮孔与钢线的偏中情况(要求严格检测并记录),并以此为依据给出上、下舵钮衬套的偏心值(如果有偏心),画图加工。

4.检查轴线与舵线偏移量≤6mm。

七.舵钮衬套的加工、安装1.衬套与舵钮的配合采用过盈配合,按图所标配合公差进行加工(见上舵钮衬套图DNS507-231-16009和下舵钮衬套图DNS507-231-16010)。

(注:机加工部门可以根据上、下舵钮衬套加工图将衬套内径加工为成品,外径根据实测舵钮在船台加工后的尺寸进行加工)2.舵钮在船台加工后,实测内孔及轴向台阶尺寸,并将舵钮加工后的尺寸提供给相关部门用于绘制上、下舵钮衬套外径及台阶和端面加工图,机加工部门根据所绘制的舵钮衬套加工图加工衬套。

3.液压装配:压装前,应该再次测量上、下舵钮内孔的直径和各台阶的长度以及舵钮衬套的内外径、台阶长度核算过盈量以确保压装的准确性。

在压装时,舵钮内孔及衬套外径涂机油调剂的二硫化钼润滑剂。

4.上舵销衬套压入力为30-44吨,下舵销衬套为50-60吨,每压入50 mm,记录一次压力。

八.舵杆与舵柄的研配及安装1.舵杆与舵柄的研配要求舵杆与舵柄来货均为成品。

到货后,在车间进行着色检查:舵杆与舵柄的接触面沾色应该达到70%以上,接触点分布均匀,0.03 mm塞尺不得塞入,否则应进行研配。

2.舵杆与舵柄的车间预装:在舵杆和舵柄上船安装前,应该按照两者在研配时所注标记在车间进行预装。

舵柄的压入长度为10.4mm。

3. 舵柄船上安装:1)压装准备①仔细检查液压螺母的螺纹和舵杆的螺纹,如有硬伤、飞刺等缺陷,应使用油石进行修研直至螺纹表面光顺为止。

②使用稀释剂清洁舵柄孔和舵杆的锥部。

③将舵柄吊至舵杆上,同时校准在舵柄孔与舵杆艏艉处彼此的装配标记。

④将螺母装到舵杆上,并在螺母与舵杆之间设置液压千斤顶。

⑤在舵柄侧面安装涨孔接头。

⑥向液压泵中注油。

⑦安装“涨孔”及“压装”液压泵及其软管。

⑧在舵杆上与中心对称靠近舵柄孔锥度的部分装两个带磁力座的百分表。

2)压装(见图三、四)①测量舵柄孔和舵杆温度,两者的温度应该接近。

②首先干式压装舵柄关闭阀a,打开阀b并使泵的压力升至9.8MPa,调整刻度表至“0”位,然后再升高泵的油压,每9.8MPa测量一次舵柄在舵杆上的压入量,直至压入量达到2mm,则干式压装结束。

用直线连接各点,即得到图中的A-B线,然后在坐标纸作延长线使其与原定的横轴相交,此交点即为压入零位,压入量则以此点算起。

③然后确认a和b阀全部打开,运转泵,升高压力进行湿式压装。

舵柄在舵杆上每移动2 mm记录一次轴向和径向压力并绘制压力和压入距离的曲线图,直到达到要求的压入量10.4mm。

④当舵柄达到所要求的压入量后,关闭b阀,阀a保持开启,泄掉舵柄油槽中的油,拆下涨孔油路。

五分钟后,泄掉液压螺母中的油压,并确定压入量无变化,湿式装配完成。

⑤做装配标记。

⑥拆除百分表、软管、液压泵。

安装舵柄和液压螺母上的丝堵,安装螺母止动条。

1.舵销钢套与舵销的安装1)钢套采用烘装的方法装配。

装配前,钢套内径按照图纸加工产品,外径留余量4mm。

2)烘装:加热钢套,温度在250-300℃时,钢套内径涨大,上舵销钢套内径相应涨大约2mm,下舵销钢套涨大约2.9mm,用样针测量后,将钢套套入,轴向定位如图五所示。

3)按照图纸要求,第二次将舵销钢套加工产品。

2.舵叶锥孔的机加工及研配余量(上、下销孔)见图五。

1)机加工结束时,内孔轴向留研配余量7+1 mm。

2)钳工研成品后,轴向留有装配余量2+1 mm。

图五:舵销孔机加工及研配余量示意图十.舵承安装1.舵承为整套进口件,按照要求在实船进行装配。

2.先将舵承固定在舵承座上,然后进行舵承和舵承座螺栓孔的配铰工作。

本船舵承安装共有16个螺栓,其中8个为铰制螺栓,孔加工完毕后,根据孔的尺寸加工铰制螺栓,过盈量为0.005-0.015mm 。

3.铰制螺栓全部为液氮冷装。

十一.舵销与舵叶销孔的研配(如图六所示)1.舵叶水平放置,下面支以千斤顶及木墩,按舵叶纵剖面线找好水平,要求使各支撑点尽量受力均匀。

2.在舵销孔侧面及上面分别设置水平及垂直支架和拉线盘,通过调整L1、L2、L3、L4来找正水平和垂直钢线,然后根据钢线检测L5、L6、L7、L8的偏差情况以进行舵销和舵销孔的研配。

附表为了使水平方向钢线尽量与舵杆、销中心线平行,选取钢线的相应挂重应取较大值。

垂直方向钢线各测量点下垂值由公式求出:式中:q----------------------钢线每米长的重量(g/m )l-----------------------某测量点的距离 (m)L----------------------—钢线两固定端间距 (m)G---------------------—挂重 (kg)3.销孔的研磨1)着色检查销轴与孔的接触情况,在25×25 mm 范围内,沾色不少于3点,且分布均匀,着色面积不少于总面积的70%。

2)两销轴研磨后的同轴度<0.10 mm 。

)(2G1)-ql(L y mm3)研配时,舵销螺纹处包扎紫铜皮。

4)选取钢线及挂重见附表。

图六:舵销与销孔研配示意图十二.舵杆与舵销中心的对中(如图七所示)1.舵杆与舵叶连接的法兰面,事先分别用平板研平。

舵叶与舵杆连接法兰之间应至少应留有3.0毫米的间隙。

2.将舵杆按图示位置架设木墩及可调支撑,在舵杆法兰下端设置两个千斤顶,按照图示位置在舵杆下面设置可调支撑,以调整舵杆的位置。

3.按照图六的水平和垂直钢线,检查舵杆与两舵销之间的偏差情况。

4.检查测量舵杆舵叶法兰平面之间的缝隙,如两平面的平行度相差较大时,可对舵杆法兰平面进行二次机加工。

5.交验要求:1)按照图七所示,检查L3和L4的偏差情况,两者的偏差不能超过0.04mm.2)对中后两接触面在25×25 mm范围内沾色不少于3点并且分布均匀,其着色面积不少于总面积的70%,舵杆法兰的加工要求见舵杆加工图(DNS507-231-16002-1)。

两者把紧后在90%以上的周图七:舵杆与舵销中心对中示意图6.铰制孔的加工及螺栓安装1)舵杆与舵销对中交验后,由机加工部门进行螺栓孔加工。

2)螺栓孔的加工要求见“舵杆加工图DNS507-231-16002-1”.3)螺栓安装过盈量为0.005-0.015mm。

4)在实船装配中,螺栓采用液氮冷装。

十三.舵系在船台的安装1.舵杆、舵叶及舵承等部件先后上船就位。

2.安装舵机1)舵柄安装到舵杆上(见第七项)2)将四个液压油缸和舵柄中心调整在同一水平上,检查平行度,确保舵杆中心到四个液压缸参考点的距离相等。

3)上述各项调整达到要求后,将舵机定位,号钻基座孔。

舵机的安装见“舵机安装工艺规程DNS507-400-16024GY”。

十四.船台舵叶对“零位”及舵系间隙检查(见图八)1.在船舯线与船台中线一致的前提下,将船台中线延伸至舵尖后端约1m处。

2.在舵尖上端的分中线引垂线至船台对正中线,允差±1.5mm。

3.于舵机室内,在舵杆与舵承固定处的首尾两处划刻零线,并打硬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