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光电子与微电子器件及集成”重点专项申报条件、时间、流程
“可再生能源与氢能技术”重点专项2018年度项目申报指南

附件3“可再生能源与氢能技术”重点专项2018年度项目申报指南为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及《“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年)》《能源技术创新“十三五”规划》《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等提出的任务,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启动实施“可再生能源与氢能技术”重点专项。
根据本重点专项实施方案的部署,现发布2018年度项目申报指南。
本重点专项总体目标是:大幅提升我国可再生能源自主创新能力,加强风电、光伏等国际技术引领;掌握光热、地热、生物质、海洋能等高效利用技术;推进氢能技术发展及产业化;支撑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发电平价上网,大面积区域供热,规模化替代化石燃料,为能源结构调整和应对气候变化奠定基础。
本重点专项按照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与海洋能、氢能、可再生能源耦合与系统集成技术6个创新链(技术方向),共部署38个重点研究任务。
专项实施周期为5年(2018-2022年)。
按照分步实施、重点突出的原则,2018年拟在6个技术方向启动32~64个项目,拟安排国拨经费总概算为6.565亿元。
凡企—1—业牵头的项目须自筹经费,自筹经费总额与国拨经费总额比例不低于1:1,应用示范类项目自筹经费总额与国拨经费总额比例不低于2:1。
项目申报统一按指南二级标题(如1.1)的研究方向进行。
除特殊说明外,拟支持项目数均为1~2项。
项目实施周期不超过4年。
申报项目的研究内容须涵盖该二级标题下指南所列的全部考核指标。
项目下设课题数原则上不超过5个,每个课题参研单位原则上不超过5个。
项目设1名项目负责人,项目中每个课题设1名课题负责人。
指南中“拟支持项目数为1~2项”是指:在同一研究方向下,当出现申报项目评审结果前两位评分评价相近、技术路线明显不同的情况时,可同时支持这2个项目。
2个项目将采取分两个阶段支持的方式。
第一阶段完成后将对2个项目执行情况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确定后续支持方式。
“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2018年度定向项目申报指南

附件“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2018年度定向项目申报指南为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关于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家文化科技创新工程纲要》等提出的任务,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启动实施“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
根据本重点专项实施方案的部署,现提出2018年度定向项目申报指南。
本重点专项总体目标是:针对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模式创新不足、科技创新支撑不足、服务实体经济能力薄弱等突出问题,以新一代信息和网络技术为支撑,以“创新、开放、分享、协同、融合”为发展理念,以提升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支撑能力与水平为主题,以推进互联网与服务业、现代服务业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为主线,创新现代服务科学,攻克关键核心技术,促进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融合,打造现代服务支撑平台,推进“产学研用”结合的跨学科、综合交叉科研团队和联盟建设,重塑现代服务业技术体系、产业形态和价值链,提高科技在现代服务业增加—1—值中的贡献度,创新发展跨界融合的现代服务新生态,服务实体经济转型升级。
本重点专项按照现代服务科学理论、服务关键核心技术、新兴服务业支撑平台研发与示范、科技服务业支撑平台研发与示范、文化科技服务业支撑平台研发与示范等5个方向,共部署35项任务。
专项实施周期为5年(2017-2021年)。
2018年,拟在“科技服务业支撑平台研发与示范”方向启动不少于4个定向项目,拟安排国拨经费总概算约0.6亿元。
项目须有经费配套,配套经费与国拨经费比例不低于1:1。
鼓励充分发挥地方、企业与市场作用,强化产学研用紧密结合。
项目申报统一按指南二级标题(如1.1)的研究方向进行,拟支持项目数均为1~2项。
项目实施周期不超过3年。
申报项目的研究内容必须涵盖二级标题下所列的全部研究内容和考核指标。
最新2018-度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量子科学与工程”重大科技专项申报条件、时间、流程

2018-2019年度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量子科学与工程”重大科技专项申报条件、时间、流程2018-2019年度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量子科学与工程”重大科技专项申报条件、时间、流程申报单位申报单位主要为广东省内注册的创新主体,包括科研院所、高校、企事业单位和行业组织等;鼓励港澳地区高校院所作为牵头单位或独立申报;欢迎全国具备相应条件和能力的企事业单位申报,项目评审与立项过程按照相关规定与广东省内单位平等对待。
鼓励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联合相关优势单位进行申报。
如企业作为牵头单位,必须是高新技术企业或大型龙头骨干企业,建有研发机构,在本领域拥有国家级、省部级重大创新平台,且以本领域领军人物作为项目负责人,项目总投入中自筹经费一般不少于70%。
省外单位牵头申报的,与省内单位公平竞争,择优纳入科技计划项目库中管理;入库的项目在满足吸纳广东单位参与到项目研发中(承担的工作量不少于30%)、在广东注册落户或团队加入广东省内单位、科研成果向广东单位转移转化等条件之一后,正式列入省级科技计划,拨付项目资金。
不得申报项目情况1.项目负责人或企业法人有广东省级科技计划项目3项以上(含3项)未完成结题的或有项目逾期一年未结题的(平台类、普惠性政策类、后补助类项目除外);2.在省级财政专项资金审计、检查过程中发现重大违规行为的;3.同一项目通过变换课题名称等方式进行多头申报的;4.项目主要内容已由该单位单独或联合其他单位申报并已获得省科技计划立项的;5.省内单位项目未经主管部门组织推荐的;6.有严重失信行为记录和相关社会领域信用“黑名单”记录。
申报方式符合申报条件的企事业单位通过“广东省政务服务网”或“省科技厅阳光政务平台”提交有关资料进行申报。
申报项目专题一:城域量子安全通信时频网络及关键技术(专题编号:0325)(一)研究内容。
建设广州市量子安全通信时频网络,覆盖主要经济区域,研究高精度时间同步技术、安全量子时间同步网络关键技术、固态量子存储技术、量子通信系统的集成化技术。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光电子与微电子器件及集成重点专项总体

男 上海交通大学
男 中航海信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男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一研究所
男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男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ຫໍສະໝຸດ 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男 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男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男 清华大学
男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男 复旦大学
男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三研究所
男 西南交通大学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光电子与微电子器件及集成” 重点专项总体专家组名单
姓名 祝宁华 徐炜遐 胡强高 苏翼凯 姜瑜斐 喻松林 曾理 余明斌 张继军 汪辉 任天令 王新安 张卫 蔡树军 闫连山 朱樟明 赵元富 殷华湘
性别
工作单位
男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男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男 武汉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男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男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九研究院
男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组内职务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成员 成员 成员 成员 成员 成员 成员 成员 成员 成员 成员 成员 成员 成员 成员
杨靓 刘伟平
男 西安微电子技术研究所 男 北京华大九天软件有限公司
成员 成员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组织“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8年度课题申报的通知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组织“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8年度课题申报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日期】2017.09.08•【文号】工信厅通信函〔2017〕531号•【施行日期】2017.09.0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通信业正文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组织“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8年度课题申报的通知工信厅通信函〔2017〕53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各有关单位:按照《科技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印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民口)管理规定>的通知》(国科发专〔2017〕145号)及“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以下简称专项三)实施工作的有关要求,现组织开展专项三2018年度课题申报工作。
具体事项通知如下:一、申报依据《“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8年度课题申报指南》(以下简称申报指南,见附件1)。
二、申报原则(一)申报单位应按照申报指南中的课题设置、课题说明、研究目标、考核指标、实施期限、经费比例、申报方式等要求实施申报。
申报注重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相结合。
(二)申报单位应加强统筹协调和设计,认真分析研究相关技术和产业发展方向,制定具体技术发展路线图,合理分解任务,明确研发进度和重要考核节点。
(三)申报单位应根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知识产权管理暂行规定》(见科技部网站),结合课题具体情况,加强知识产权和标准研究,提出专利申请和标准文稿的相关指标,做好本领域核心技术知识产权状况分析,提出知识产权、成果共享以及转化机制。
(四)课题申报应注重发挥地方作用,推动重大专项与地方产业发展紧密结合,鼓励地方财政积极投入。
对地方财政投入部分,应提供资金承诺。
(五)申报单位应充分利用已有资源和成果,包括已承担相关国家项目、国家工程实验室、重点实验室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等,统筹与申报课题相关的优势和基础,做好衔接。
核安全与先进核能技术重点专项2018年度项目申报指南

附件6“核安全与先进核能技术”重点专项2018年度项目申报指南为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及国务院《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等提出的任务,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启动实施“核安全与先进核能技术”重点专项,根据本重点专项实施方案的部署,现发布2018年度项目申报指南。
本专项总体目标是:与已有核能项目相互衔接,瞄准国际发展前沿,围绕核安全科学技术、先进创新核能技术两个方向,开展核能内在规律与机理研究,突破“瓶颈”与关键技术,开展前瞻性研究,从基础研究、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到典型应用示范全链条布局,推动我国核能技术水平的持续提高和创新,促进向核能强国的跨越。
本专项重点在核安全科学技术、先进创新核能技术2个创新链(技术方向),共部署9个重点研究任务。
专项实施周期为5年(2018—2022年)。
按照分步实施、重点突出的原则,2018年首批拟在2个技术—1—方向启动6~12个项目,拟安排国拨经费总概算1.8亿元。
基础研究类项目经费以中央财政经费为主,应用示范类项目鼓励企业参与,研究经费以企业投入为主。
项目申报统一按指南二级标题(如1.1)的研究方向进行。
除特殊说明外,拟支持项目数均为1~2项。
申报项目的研究内容须涵盖该二级标题下指南所列的全部考核指标。
项目下设课题数原则上不超过5个,每个课题参研单位原则上不超过5个。
项目设1名项目负责人,项目中每个课题设1名课题负责人。
指南中“拟支持项目数为1~2项”是指:在同一研究方向下,当出现申报项目评审结果前两位评分评价相近、技术路线明显不同的情况时,可同时支持这2个项目。
2个项目将采取分两个阶段支持的方式。
第一阶段完成后将对2个项目执行情况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确定后续支持方式。
1.核安全科学技术1.1严重事故下堆芯熔融物行为与现象研究(基础研究类)研究内容:开展严重事故下熔融物行为机理的实验研究与数值分析,揭示非均匀熔融物流动、传热、固相再融化动力学与熔池动态形成机理,建立熔融物物性参数数据库,建立相应的理论模型,并开展数值模拟研究。
2018-2019年度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新一代通信与网络”重大科技专项申报条件、时间、流程

2018-2019年度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新一代通信与网络”重大科技专项申报条件、时间、流程申报单位申报单位主要为广东省内注册的创新主体,包括科研院所、高校、企事业单位和行业组织等;鼓励港澳地区高校院所作为牵头单位或独立申报;欢迎全国具备相应条件和能力的企事业单位申报,项目评审与立项过程按照相关规定与广东省内单位平等对待。
鼓励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联合相关优势单位进行申报。
如企业作为牵头单位,必须是高新技术企业或大型龙头骨干企业,建有研发机构,在本领域拥有国家级、省部级重大创新平台,且以本领域领军人物作为项目负责人,项目总投入中自筹经费一般不少于70%。
省外单位牵头申报的,与省内单位公平竞争,择优纳入科技计划项目库中管理;入库的项目在满足吸纳广东单位参与到项目研发中(承担的工作量不少于30%)、在广东注册落户或团队加入广东省内单位、科研成果向广东单位转移转化等条件之一后,正式列入省级科技计划,拨付项目资金。
不得申报项目情况1.项目负责人或企业法人有广东省级科技计划项目3项以上(含3项)未完成结题的或有项目逾期一年未结题的(平台类、普惠性政策类、后补助类项目除外);2.在省级财政专项资金审计、检查过程中发现重大违规行为的;3.同一项目通过变换课题名称等方式进行多头申报的;4.项目主要内容已由该单位单独或联合其他单位申报并已获得省科技计划立项的;5.省内单位项目未经主管部门组织推荐的;6.有严重失信行为记录和相关社会领域信用“黑名单”记录。
申报方式符合申报条件的企事业单位通过“广东省政务服务网”或“省科技厅阳光政务平台”提交有关资料进行申报。
申报项目一、竞争择优类专题一:新型网络技术(专题编号:0113)项目:新型网络体系架构与关键技术。
(一)研究内容研究连接、节点、网络等全维可定义的新型网络体系架构。
研究全IP 化、切片化、智能化、内生安全等新型网络关键技术;研究基于闭环负反馈控制的网络内生安全体系架构,研究动态随机调度、相异性设计、输出判决等关键技术,研究网络内生安全形式化描述方法和测试评估技术,在网络体系结构层面引入动态化、异构化、冗余化及重构等机制;研究新型可编程转发技术,包括P4 高级语言编程技术、SDN 控制器远程调用技术、前端编译器技术、动态API、后端编译器技术等。
2018年申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条件、税收优惠政策、时间、好处、流程

2018年申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条件、税收优惠政策、时间、好处、流程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概述: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又称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根据《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规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是指在《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内,持续进行研究开发与技术成果转化,形成企业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并以此为基础开展经营活动,在中国境内(不包括港、澳、台地区)注册一年以上的居民企业。
深圳地区的科技型成长型企业,也可申请深圳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如果企业申请的国家高新企业认定或者深圳高新企业认定超过三年时间,可以进行申请高新复审。
2018年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申报时间:(一)第一批网上申报时间安排:2018年4月(一)第一批纸质材料受理时间:2018年4月(二)第二批网上申报时间安排:2018年7月(二)第二批纸质材料受理时间:2018年7月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条件:(一)企业申请认定时须注册成立一年以上;(二)在中国境内(不含港、澳、台地区)注册的企业,通过自主研发、受让、受赠、并购等方式,或通过5年以上的独占许可方式,对其主要产品(服务)的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所有权,且达到下列其中一项数量要求:A、发明或者植物新品种2件以上;B、实用新型专利6件以上;C、非简单改变产品图案和形状的外观设计专利(主要是指:运用科学和工程技术的方法,经过研究与开发过程得到的外观设计)或者软件著作权或者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7件以上;(三)对企业主要产品(服务)发挥核心支持作用的技术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目录2016》规定的范围;(四)企业从事研发和相关技术创新活动的科技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比例不低于10%;(五)企业近三个会计年度(实际经营期不满三年的按实际经营时间计算,下同)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同期销售收入总额的比例符合如下要求:1. 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小于5,000万元(含)的企业,比例不低于5%;2. 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在5,000万元至2亿元(含)的企业,比例不低于4%;3. 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在2亿元以上的企业,比例不低于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企云(www.hights.cn)—一站式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平台 高企云 1 1
2018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光电子与微电子器件及集成”重点专项申报条件、时间、流程
1.硅基光子集成技术 1.1硅基发光基础理论及器件关键技术(基础前沿类) 研究内容: 开展硅基高效发光材料的设计、制备和器件研制, 解决硅基光子集成技术中缺乏硅基光源这一瓶颈问题。研究硅基掺杂与缺陷调控及高效发光机理;研究硅基纳米结构高效发光材料与器件;研究硅基稀土掺杂/缺陷电致发光材料及器件;研究锗锡Ⅳ族直接带隙发光材料能带调控和相关器件;硅衬底上Ⅲ-Ⅴ族等化合物半导体材料的外延生长和激光器。 考核指标: 突破硅基高效发光材料和器件难题,研制出硅衬底上的多种激光器。设计和实现基于能带工程、掺杂工程、缺陷 工程的 2 种以上新结构高效硅基发光材料;硅基纳米结构高效发光器件能量转移效率>65%,外量子效率>10%;研制的硅基稀土 掺杂/缺陷电致发光器件 800 小时效率衰减小于 25%;制备出具有直接带隙的锗锡发光材料,实现光泵和电泵激射;研制出硅衬底 上Ⅲ-Ⅴ族等化合物半导体激光器,实现室温连续激射,阈值电流 密度<100A/cm2,输出光功率达到 mW 量级。申请发明专利 20 项以上。 1.2Tb/s 级光传输用光电子器件及集成(共性关键技术类, 拟支持两项) 研究内容: 高企云(www.hights.cn)—一站式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平台 高企云 2 2
研究 1Tb/s 级相干光调制芯片、相干光接收芯片和相干光模块技术,包括高消光比的偏振旋转与偏振分合束技术、 高速调制器、波分复用器、高精度 90 度混频技术、宽带探测器阵列集成技术;研制光调制和接收芯片的封装和模块,包括高速驱动电路与硅基相干光调制芯片的集成技术、高速 TIA 等集成电路与硅基相干光接收芯片的集成技术、相干光通信模块功能测试分析、ESD 防护性能和可靠性评估技术。研究微米量级电光调制器的结构和机理,包括电场和光场的相互作用增强机制、新型高效电光调制方法、超小型高速电光调制器的制备工艺开发及测试等。 考核指标: 研制出总容量>1Tb/s 级传输的相干光收发芯片及模块,实现高速硅光调制器、探测器、波分复用器和偏振复用器 等多种功能元件的片上集成及模块化封装。封装后模块的模拟调 制带宽和相干接收带宽>28GHz。收发模块误码性能、可靠性和工 作温度应符合商用标准;光信号谱间隔<300GHz,进行 1Tb/s 级系统传输>600km 的应用验证。制备微米量级电光调制器,调制速率>40Gb/s,调制器有源区尺寸<10μm,器件带有C 波段信号波长跟踪和锁定功能。具备批量生产能力,实现批量推广应用, 申请发明专利 50 项以上。 1.3光接入用 100G PON 核心硅基光电子器件(共性关键技术类,拟支持两项) 研究内容: 面向 25/50/100G PON 光收发模块的需求,研究低损耗高消光比的 25Gb/s 硅基光调制器、高灵敏度的 25Gb/s 锗硅光探测器,实现调制器、探测高企云(www.hights.cn)—一站式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平台 高企云 3 3
器、滤波器、光纤耦合器等功能器件的硅基集成。研究高线性度的硅基光调制器、锗硅光探测器、 波分复用器件及技术,实现 50Gb/s 收发一体化硅光集成芯片; 研究高功率激光器与硅基光波导高效混合集成技术;搭建光收发模块验证测试系统,开发 25/50 Gb/s PON 硅基集成光收发模块工程样品;研究硅基多通道 100Gb/s PON 核心芯片及模块化封装技术。 考核指标: 实现单通道 25Gb/s 硅基光收发集成芯片,其中硅基光调制器工作速率不低于 28 Gb/s、插损不大于 6.5 dB;锗硅光探测器工作速率不低于 28 Gb/s;激光器芯片直流输出光功率不低于 60mW;实现单通道 50Gb/s 硅基光收发集成芯片;研制出基于硅基光电子集成芯片的 25/50 Gb/s PON 光收发模块工程样品,发射光功率不低于 3 dBm、接收灵敏度优于-20 dBm (BER = 1E-3)。验证硅基多通道 100Gb/s PON 的方案,实现 25/50 Gb/s PON 光收发模块批量生产与推广应用,申请发明专利 45 项以上。 2.混合光子集成技术 2.1复合微纳体系光子器件及集成(基础前沿类) 研究内容: 研究新型复合微纳光子结构中光场模式、模式密度和模式耦合,以及复合微纳结构中自由电子-激元耦合、声子- 光子耦合所产生的物理效应及机制;研究复合微纳体系中光自旋- 动量耦合、光子拓扑态传输、非互易传输、光子-光子相互作用、 光子-激子相互作用以及光场多维调控;研究同时兼备高空间分辨高企云(www.hights.cn)—一站式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平台
高企云 4 4
率和高时间分辨能力的精密观测和表征技术;研制超小、超快、低能耗的微纳光电功能器件和超快高集成度的光子芯片技术。 考核指标: 在 460nm~760nm 可见光波段和 980nm~1700nm 近红外波段标准光纤到微纳光纤器件耦合效率≥90%,在 1550nm 波长处自由空间单模微纳光纤与硅基集成芯片输入/输出硅基波导之间的单偏振态双向耦合效率高于 50%;观测与表征技术的空间分辨率高于 10nm,时间分辨率高于 100fs,视场范围 1~100µm; 微纳光调制与光开关时间达到皮秒量级,泵浦功率为 10 kW/cm2 量级;连续光输出的微纳宽谱光源尺寸为十微米量级,波长范围覆盖 200nm~1600nm,且紫外波段调谐范围达 90 nm;实现片上光源、光逻辑器件、光调制器、光开关等功能结构和器件的集成, 功能器件的边缘距离为光波长量级,并进行集成芯片的功能演示验证。申请发明专利 20 项以上。 2.2高迁移率CMOS 与红外光子器件混合集成芯片技术(基础前沿类) 研究内容: 研究具有高载流子迁移率且工作在红外波段的硅衬底制备技术;研究与光子器件集成的硅基高迁移率 CMOS 器件制备关键技术;研究基于工作波长在 2~5µm 红外波导的探测器、调制器和激光器及其与高迁移率CMOS 器件的混合集成工艺;研究混合芯片制造关键工艺和硅光电混合芯片集成工艺以及光互连集成技术。 考核指标: 高企云(www.hights.cn)—一站式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平台
高企云 5 5
锡组份大于 12%的锗锡合金材料,MOS 结构载流子浓度为 3×1012cm-3 时,载流子有效迁移率超过硅材料的 3 倍, 锗锡红外探测器 2µm 波长响应度>120 mA/W, 器件截止波长>2.7µm;硅基绝缘层上高迁移率CMOS 器件集成,载流子浓度为3×1012cm-3 时,沟道载流子迁移率超过硅CMOS 器件的3 倍, 器件工作电压和开关比优于同等尺寸硅器件;实现至少两种 8 英寸硅衬底上红外光子器件与高迁移率CMOS 器件的混合集成芯片,速率大于 40 Gb/s,工作波长在 25µm;红外激光器 5µm 室温连续输出功率>2W、单模功率>1.5W、单模调谐范围 30nm;5µm 单模激光器的室温连续工作阈值功耗<0.6W,并实现红外激光器与III-V 族 MOSFET 器件集成。上述器件能够进行系统演示。申请发明专利 20 项以上。 2.3面向骨干网通信应用的 400GE 光收发阵列芯片研究(共性关键技术类,拟支持两项) 研究内容: 研究高功率激光器和高速调制器阵列集成芯片、 高均匀性多通道波分复用芯片、高速率宽光谱高灵敏探测器阵列 芯片技术;研究激光器、调制器、探测器以及波分复用芯片的单 片/混合集成技术;研究 400Gb/s 高线性光发射与接收集成光模块技术;研究激光器芯片波长稳定与调控技术;研究光发射与接收 集成芯片与器件自校准测试和封装技术。 考核指标: 研制出光发射阵列芯片和接收阵列芯片,传输速 率达到 400Gb/s;单信道调制或响应带宽>25GHz;最小发射光功率>-2.8dBm/通道,接收灵敏度高企云(www.hights.cn)—一站式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平台 高企云 6 6
<-7.1dBm;研制出八通道合分波功 能的混合或单片集成芯片,波长范围为 1272.551310.19nm,符合LR8 标准;系统演示实现>10km 单模光纤无误码传输。具备批量生产能力,实现系统示范应用,申请发明专利 50 项以上。 2.4面向数据中心应用的宽带光收发集成器件及模块(共性 关键技术类,拟支持两项) 研究内容: 为满足多通道大容量光互连的需求, 研究4×100Gb/s 光发射与接收集成器件及模块。研究 4 通道高功率单模激光器芯片技术;研究 4 通道调制器芯片技术;研究 4 通道探测器芯片技术;研究 4×100Gb/s 光收发模块技术及系统应用。 考核指标: 波长分配 1271/1291/1311/1331nm,波长精度为+/-6.5nm;调制器及探测器 3dB 带宽>40GHz;激光器单元激光器出光功率不小于 20mW,激光器与调制器光耦合效率>50%;收端灵敏度<-5dBm@BER 2E-4;收发模块数据传输速率 400Gb/s,每通道输出功率>-2.0dBm,合波总功率>4.0dBm。4×100Gb/s 收发模块完成系统功能演示,传输距离 500m 以上,消光比>3.5dB。具备批量生产能力,实现批量销售,申请发明专利 55 项。 2.5面向短距离光互连应用的多模光收发芯片、器件与模块(共性关键技术类,拟支持两项) 研究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