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19-湘教版高一音乐第三单元 音乐与民族——《亚细亚民间风情》教学课件共40张PPT含视频及歌曲-PPT课
亚细亚民间风情教案-靓美青春

《亚细亚民间风情》鉴赏【教材分析】亚洲分布着四十八个国家,拥有世界三分之二以上的人口,同时又是人种类型(种族)最多的洲,全洲囊括了世界三大人种。
世界四大古国文明,除北非尼罗河文明外,其余三大文明都发祥于亚洲,它们是两河文明(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印度河文明和黄河文明。
这片土地培育创造的灿烂音乐文化,不仅对本地区。
而且对其他大陆音乐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东亚、东南亚和南亚为主,辅以西亚和中亚音乐。
在欣赏作品的同时尽量结合特色乐器、文化历史、舞蹈,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手段,和多种参与形式,贯彻思考,体验,探究,实践的原则,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以点代面激发学生对亚洲民间音乐文化的兴趣,并培养他们的自主探究能力。
【学情分析】高一学生音乐基础薄弱,喜欢音乐但是根本不了解音乐,对于音乐鉴赏的内容多数不感兴趣,偏向于东西方的流行音乐与歌唱,导课的内容与方式多需要图音或歌舞的影像资料,以及流行唱法演绎的音乐作品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我选择了电影片段作为教学资料,如果进入内涵较高的鉴赏课需要音乐知识的补充学习。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亚洲相关的人文、历史、地理及艺术作品的鉴赏2、过程与方法目标:欣赏《樱花》(日本民歌)、《拉网小调》(日本民歌)、《星星索》(印度尼西亚民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鉴赏曲目与相关的国家或地区的文化联系的讨论交流,在拓宽音乐视野的基础上,能够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感受与认知亚洲五个音乐文化区域内各国的民族民间音乐风格特征。
难点:能辨别亚洲各个音乐文化区域内的民族民间音乐的重要艺术特点。
【教学方法】在整节课中我会应用讲授法,体验法,谈话法,练习法等教学方法.【教具准备】电教化多媒体设备【课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请学生课前独立搜集亚洲有关国家和地区的图片、地响及文字资料,并与其他同学交流。
二、导入新课出示亚洲地图。
请学生在涂上找出自己比较熟悉的国家的地理位置。
湖南文艺出版社高中音乐必修《音乐鉴赏》亚细亚民间风情_课件1

亚细亚洲
亚细亚洲,简称亚洲,位于东半球的东北部。 东、北、南三面分别是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 西靠地中海和黑海。西北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 里海、大高加索山脉、博斯普鲁海峡、达达尼尔海 峡与欧洲分界。西南隔苏伊士运河、红海与非洲相 邻。面积四千四百万平方公里,是世界第一大洲。
(一)东亚民间音乐
区,而印度古典音乐以其发达的音乐理论为背景,成为 本地区的高峰。在印度古典音乐中,以北印度为主的印 度斯坦音乐体现了伊斯兰音乐的影响,南印度的卡纳提 克音乐则具有比较厚重的本土特征。这两股音乐潮对整 个印度次大陆都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四)中亚民间音乐
信号
乌兹别克斯坦民间乐曲
苏丽珂Βιβλιοθήκη (五)西亚民间音乐 你呀,你呀
塔克西姆
今天的学习到此结束,大家都学会了么?
谢谢
索兰调
(二)东南亚民间音乐
日出
印度尼西亚音乐
(三)南亚民间音乐
海鸥 歌词:海鸥,海鸥,你那婉转动人的歌声扰乱了我 那宁静的心房。看晚霞映红伊洛瓦底江,这是多么美好 的时光!啊海鸥飞来飞去尽情歌唱,啊海鸥自由自在多 么欢畅。静静的江水向东流,只有那歌声轻轻回荡。
晚上的拉格
印度民间乐曲
阅读材料 南亚音乐文化区包括印度次大陆及其周边国家与地
音乐欣赏《亚细亚民间风情》教案

音乐欣赏《亚细亚民间风情》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亚洲不同国家的民间音乐风格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亚洲民间音乐的欣赏能力和cross-cultural understanding。
3. 通过音乐欣赏,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对不同文化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亚洲国家民间音乐的代表作品2. 各国的音乐特点及文化背景3. 音乐欣赏的方法和技巧三、教学方法1. 欣赏法:让学生通过聆听、感受、分析亚洲民间音乐作品,体验音乐的美感。
2. 讲授法:向学生介绍各国民间音乐的特点及文化背景。
3. 互动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四、教学准备1. 教学音频、视频材料2. 相关乐谱和文字资料3. 投影仪、音响等教学设备五、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一首具有代表性的亚洲民间音乐作品,引导学生进入音乐欣赏的状态。
2. 作品分析:介绍作品的曲式、旋律、节奏等特点,解析作品所体现的文化背景。
3. 欣赏与讨论:让学生聆听不同国家的民间音乐作品,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并进行小组讨论。
4.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关注亚洲其他国家的民间音乐,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5. 作业布置:让学生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亚洲民间音乐作品进行深入研究和欣赏。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包括发言、讨论和小组活动。
2. 学生作业:评估学生对作业的完成情况,包括选择的歌曲、研究的深度和理解程度。
3.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本节课的兴趣和收获。
七、教学延伸1. 组织一次亚洲民间音乐主题的音乐会,让学生亲身体验不同国家的音乐风格。
2. 开展亚洲民间音乐知识竞赛,增加学生对亚洲音乐的认知。
3. 鼓励学生自主创作,结合本节课学到的音乐元素,创作一首属于自己的亚洲风格的音乐作品。
八、教学注意事项1. 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个人喜好,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2. 注意引导学生正确理解音乐作品,避免误解和不恰当的解读。
教案

亚细亚民间风情实习老师:杨尚军原任课老师:赵峰老师实习班级:高一381班教学课题:亚细亚民间风情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和要求:1、能认真欣赏具有代表性的日本、朝鲜和印度的民间音乐作品,说出自己的感受、体验,并积极参与相关活动表现,探讨三国的音乐风格特征。
2、能以积极的态度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并能以简洁的语言总结所听音乐的特点,能辨别两个音乐文化区域内的民族民间音乐作品的风格。
3、能通过体验、感受、分析日本、朝鲜和印度的音乐特点,扩大自身的音乐视野和知识面,培养世界多元文化价值观,并培养发散性思维方式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从声乐和歌舞音乐二方面让学生感受体验亚洲音乐的丰富性、多样性和鲜明的民族性。
了解日本、朝鲜、印尼和印度民间音乐文化及其音乐特点。
一、导入师:在“世界民族之声”的时间文化世界里,老师将要带大家去一个古老而又神秘的地方,你们能看出来这是哪里吗?(播放亚洲地图画面,学生回答)师:对,这就是亚洲。
大家也许从电视和书籍上看过有关很多亚洲的介绍,我想先请同学们说一说,除了我们的祖国以为外,亚洲的其他国家给你们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为什么?(叫两到三个同学回答老师的提问)(播放亚洲的介绍PPT)师:看来大家对亚洲的了解还真不少呀,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它的历史源远流长,音乐文化更是丰富多彩。
根据亚洲地区各民族音乐的体裁和形式特征,结合形成这些特征的地理环境、生活习俗、语言文化、宗教信仰等背景,亚洲的音乐文化大致可分为五个音乐文化区域,即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音乐文化区。
这一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亚洲,感受亚洲民间音乐的独特魅力吧!二、东亚民间音乐——朝鲜和日本师:通过刚才我们了解到,亚细亚洲的民间音乐有五大音乐分区,现在我们就歌声的翅膀从东亚民间音乐出发吧!(播放东亚的介绍)首先让我们欣赏一首原汁原味的朝鲜民间歌曲《清津浦船歌》,请大家仔细听,感受一下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么样的?(播放《清津浦船歌》音乐,学生听赏)师:听完这首乐曲同学们知道情绪是怎么样的?(同学们回答完在播放《清津浦船歌》的情绪及音乐特点)师:通过了解,现在大家都了解到这首歌的,让我们按老师的提示在欣赏一遍(播放《清津浦船歌》在PPT上面播放这首歌的音乐特点:《清津浦船歌》是一首朝鲜东北部咸镜北道地区民歌,这首朝鲜民歌是一首八六拍的歌曲,体会了朝鲜渔民在风浪起伏、摇摆不定的渔船上辛勤劳动的情景,歌曲常常用朝鲜最富有代表性的乐器——伽耶琴与长鼓作伴奏。
教学设计《亚细亚民间风情》

教学目标:1、认真聆听与体验亚洲四个音乐文化区域内各国的民族民间音乐,并能随音乐学唱《樱花》《我们跳喃旺》、歌曲,并记住歌曲的主旋律。
2、熟悉本课所聆听的四个音乐文化区民间音乐作品的风格。
3、能独立搜集亚洲有关国家和地区的图片、音像及文字资料,在班上展开研究性学习和进行专题研讨、交流。
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和知识面,培养多元化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介绍亚洲四个音乐文化区域内风格各异的声乐和器乐作品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学习教学工具:多媒体,钢琴本节主要内容一、东亚民间音乐1.日本民歌《樱花》2.《索兰调》日本北海道民歌3.《淸津浦船歌》朝鲜民歌二、东南亚民间音乐1、《我们跳喃旺》泰国民间歌舞曲三、南亚民间音乐2、《晚上的拉格》印度民间音乐(器乐)学情分析本课是湘教版的第三单元第二章,之前学生已中国的民间音乐有所了解。
初步掌握了民间音乐的基本知识如:调式、旋律、节奏及乐曲的音乐特点,本节课学习亚洲民间音乐,继续从以上音乐特点上鉴赏音乐,但内容较多,对学生来说还是有点难度的,所以准备让学生自主学习,自己讨论总结得出结论。
教学方法引导、对比、讨论、师生互换角色等教学过程:一、导入师:谁来告诉老师东亚有哪些国家吗?生:中国、朝鲜、韩国、蒙古、日本师:除了中国之外,其他国家的音乐你有所了解吗?生:朝鲜和日本的略有了解。
师:好的,今天和老师一起去漫步日本和朝鲜的音乐,体会它们的音乐韵律。
音乐文化区是指包括中国、朝鲜、韩国、蒙古、日本在内的东亚温带地区。
这一地区的音乐以五声音阶为主。
日本虽有含半音的都节音阶、琉球音阶和不含伴音的律音阶、民谣音阶的区别,但也都是五声音阶。
另外,在以琵琶、胡琴、三弦为代表的乐器运用、音乐曲式结构以及音乐体裁形式等方面也有许多共同因素。
二、新课教学东亚民间音乐:(一)日本篇1、导入欣赏一组樱花的图片(播放歌曲《樱花》片段)提问:音乐把我们带进了哪个国家?1、日本文化漫谈师:日本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历史,孕育了别具一格的日本文化。
湘版高一音乐鉴赏教案:亚细亚民间风情

一、引言
本单元以亚洲的民间音乐为切入点,重点介绍亚洲五个音乐文化区域内风格各异的声乐作品和器乐作品,使学生对这五个音乐文化区内的民间音乐风格以及社会环境、生活习俗、语言文化、宗教信仰等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计划安排两课时。
二、教学目标
1、认真聆听与体验亚洲五个音乐文化区域内各国的民族民间音乐,对这五个音乐文化区内的民间音乐风格以及社会环境、生活习俗、语言文化、宗教信仰等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南亚音乐文化区
南亚音乐文化区以印度为中心,包括其邻近国家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尼泊尔、不丹、斯里兰卡、锡金、马尔代夫等国。其音乐文化以发达的印度音乐理论为背景,印度音乐占主流地位。南亚各国由于人种、民族、宗教及地理、历史、社会环境的复杂性,在音乐方面又表现出丰富的多样性。音乐艺术与宗教、民俗紧相关联。鼓类乐器和拨弦乐器在这一地区得以充分运用。
2.节奏:习惯三拍子类的节拍。
3.乐器和音色:喜欢用音量非常大和音色嘶哑的声音。
欣赏《清津浦船歌》
1、介绍《清津浦船歌》:这是一首朝鲜东北部咸镜北道地区民歌。歌曲为带再现的二段体结构,6/8拍。第一段节奏悠长,蕴涵着渔船摇摆的韵律。第二段曲调轻松有力,加上富有朝鲜民族风格的捕鱼号子的衬词的运用,生动表现了渔民在风浪起伏摇摆不停的渔船上辛勤劳动的情景。反映了渔人的快乐的劳动生活与乐观精神。
日本的乐器介绍:
日本乐器可以分为吹、拉、弹、打四个不同的类别。吹管乐器包括横笛、尺八、螺号、角笛等,拉弦乐器主要是形制有些像我国乐器附胡的胡弓,弹拨乐器有琵琶、古筝和三味线(三弦),打击乐器则有各种鼓、锣、拍板等。在这些乐器中琵琶、筝、尺八、三味线比较重要,以这几种乐器为中心,形成了不同的音乐形式,在日本传统音乐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高中音乐选修:音乐鉴赏二亚细亚民间风情【省一等奖】

教学设计-亚洲音乐之旅教学目标:1、了解亚洲部分国家(日本、印度尼西亚、印度)的风土人情等知识,2、认真聆听日本、印度尼西亚、印度有代表性的民族民间音乐,了解不同国家不同的音乐特点,3、对欣赏到的音乐作品能以歌唱和语言、舞蹈的形式作适当的表达与体验,并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教学重点:通过各种音乐实践活动,使学生更深的了解亚洲部分国家的音乐。
教学难点:对欣赏到的音乐作品能以歌唱和语言、舞蹈的形式作适当的表达与体验。
设计意图:《亚洲民族音乐之旅》是湘版音乐教材八年级上册的内容,分为两个课时,本课为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主要以过老师当导游带领同学们旅游的形式,让学生认真聆听日本、印度尼西亚、印度有代表性的民族民间音乐,感受不同国家不同的音乐特点。
本课通过欣赏音乐、演唱歌曲、熟悉主题音乐、随乐律动等多种音乐形式让学生体验亚洲各国民族音乐的独特风格,培养对多样化音乐风格的兴趣,并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课前准备:搜集有关日本、印度尼西亚、印度的风土人情资料与音乐资料。
教学准备:CAI课件、铃鼓、钢琴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同学们,这节课老师要当一回导游,将带领同学们去旅游,领略亚洲各国的异域风情了。
今天我们进行的是“东亚--东南亚--南亚”一日游,请同学们作好准备,飞机起飞了——二、亚洲音乐之旅(一)我们的第一站是樱花的国度——日本,首先老师请大家欣赏烂漫的樱花。
1、欣赏一段樱花视频。
2、欣赏完樱花后,接下来请一个小导游介绍日本。
谁愿意当小导游呢3、学生自由介绍日本,教师适当做补充:在上个世纪日本政府曾在中国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但日本百姓却是友好的,他们也憎恶战争热爱和平,现在的日本是我们一衣带水的友好邻国,那么我们就来了解日本音乐。
4、了解日本音乐的分类.5、我们先来欣赏宫廷雅乐《樱花》(1)欣赏(2)教师带唱旋律(3)带唱歌词(4)随琴齐唱(5)随乐齐唱,并请一个女生随乐即兴舞蹈。
6、欣赏民族音乐《五木摇篮曲》(1)整体欣赏后提问:你听出了什么乐器在演奏呢书上42页的三种传统乐器和我国的哪三种乐器相似呢(古筝、三弦、萧)(2)欣赏主题音乐一次(3)随音乐轻唱主题音乐(4)主题音乐中没有哪两个音呢(教师引导学生简析日本民族音乐与中国民乐不同的音乐风格。
亚细亚民间风情1

亚细亚民间风情教学目标:1、能认真聆听与体验亚洲五个音乐文化区域内各国的民族民间音乐,并能随乐学唱几首歌曲,记住歌曲的主旋律。
2、能了解并分辨本课所聆听的五个音乐文化区民间音乐作品的风格。
3、能独立搜集亚洲有关国家和地区的图片、音响及文字资料,开展研究性学习或在班上进行专题交流。
扩大自身的音乐视野和知识面,培养多元文化价值观。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请学生课前独立搜集亚洲有关国家和地区的图片、地响及文字资料,并与其他同学交流。
二、新课导入:1、师:上节课我们一同学习了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了解了它们的特点。
其实中国只是亚洲音乐文化的一部分,亚洲其它国家的音乐又有何特点呢?我们一同去探讨。
2、引出课题:《亚细亚民间风情》3、出示亚洲地图,请学生在图上找出自己比较熟悉的国家的地理位置。
三、新课教学:今天,我将以亚洲的地理方位为线索,以进行一次亚洲音乐之旅为话题,来了解亚洲五个音乐文化区的民族民间音乐,以及相关文化。
(一)东亚音乐文化区东亚音乐文化区是包括中国、朝鲜、韩国、蒙古、日本在内的东亚温带地区。
这一地区的音乐以五声音阶为主。
在琵琶、胡琴、三弦为代表的乐器运用、音乐曲式结构以及音乐体裁形式等方面也有许多共同的因素。
1、朝鲜半岛音乐文化朝鲜半岛位于亚洲东部,东北与俄罗斯相连,西北部隔著长白山与中国大陆、隔朝鲜海峡与日本相望。
朝鲜半岛现时有两个国家,分别是北半部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和南部的大韩民国。
朝鲜半岛音乐特点:1.音阶属于无半音五声音阶。
多以la为主音,构成la、do、re、mi、sol、la的音列。
旋律中,音高摇动的技法为最大特征。
在管乐器中叫摇声(转声),在弦乐器中称为弄弦,无论雅乐、民俗音乐还是宗教音乐的各种体裁中,都有这种摇声、弄弦。
2.节奏:习惯三拍子类的节拍。
朝鲜族民歌的节拍形式属三拍系统.三拍子以及由三拍子复合而成的6/8,9/8,12/8,18/8等复拍子占极重要的位置.这种鲜明的以三拍为基础的节奏形式与朝鲜族语言直接相关.朝鲜族语言的单词有长音节和短音节之分,语言重音的安排往往形成前长后短,或前短后长的节奏形式,它柔和自然,符合朝鲜族语言的自然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筝是我国的民族弹拨乐器。 伽倻琴是仿照中国汉筝制成,
形制与筝相似,也是一弦一柱。 目前最常用的古筝和伽倻琴都是
21弦。 伽倻琴弹奏技法和筝基本一致,
可独奏、重奏、合奏,还可以弹 唱。可以放在腿上弹 ,是不用佩 戴指甲的 。
三味线起源于中国的三弦。 三味线:
木质琴杆,琴身四方,蒙以整张猫皮。 丝弦,也有用尼龙材料的。数量三根, 从粗到细依次称为“第一弦”“第二弦” “第三弦”。 演奏时需要拨子。 三弦: 又称“弦子”,我国传统弹拨乐器。柄很 长,音箱方形,两面蒙皮,三根弦,侧 抱于怀演奏。音色粗犷、豪放。可以独 奏、合奏或伴奏,普遍用于民族器乐、
世界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
亚洲传统音乐具有悠久的历史,亚洲灿烂的音 乐文化是人类音乐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其 他了中国传统音乐而后被民族化了的日本宫廷
雅乐、市民琴筝音乐及三味弦音乐;
朝鲜的唐乐和乡乐; 越南的民族音乐; 以“拉格”体系为代表的印度古典音乐; 以敲击乐器合奏著称的东南亚锣群文化;
1、前长后短或前短后长的三拍子节奏形式 2、多以la为主音,构成la、do、re、mi、
sol、la的五声音阶。 3 、旋律中,音高摇动的技法为最大特征。 4、 喜欢用音量非常大和音色嘶哑的声音。
印度尼西亚位于亚洲东南部,地跨赤道,由 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17508个大小岛屿组成,被 称为“千岛之国”。热带雨林气候。首都雅加达。 面积1904569平方千米。人口20753万。1945年 爆发革命,宣布独立成立印度尼西亚共和国。
在蒙古,民歌也多用12356五个音, 多以sol、la为调式主音。
在朝鲜,民歌也是以12356为主,他 们有做平调调式和界面调调式。
朝鲜半岛音乐虽然都是以12356五个 音为主,但是却有独特的民族特色, 这一特色主要是因为其不同于东亚其 他国家的节拍而造成的。
《 阿 里 郎 》
朝鲜民歌特点有哪些?
是印度尼西亚本土音乐与16世纪传入的葡萄 牙音乐相融合的产物。 “克隆宗”原来为马来语中的一个拟声词, 意指舞蹈时的脚铃声。后转义为演奏音乐的 乐队,它包括曼陀林、长笛、小提琴、吉他、 拨弦的大提琴、三角铁、手鼓和五弦小吉他 等。
印度
印度民间音乐
印度是世界上人种、宗教、文化和音乐方面种类 最为繁杂的地区之一。印度音乐受波斯、希腊、蒙古、 阿拉伯文化的影响。外来影响与印度原有文化相融合, 形成完整、独特、绚丽多彩、特色鲜明的印度音乐文 化。印度音乐与宗教、神话有密切的关系,尤其是古 典音乐更为突出。
由于地理,种族和历史诸方面的原因,印度 尼西亚音乐千姿百态,多种多样。
印度尼西亚民歌
A 甘美兰 也译成“佳美兰”或“甘姆兰”。是指以固定 音打击乐器为主组成的印度尼西亚传统乐队,由它演奏的音乐 成为甘美兰。主要流行于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和巴厘岛。甘美 兰乐队以各种锣为中心,再加上其他金属敲击乐器和管弦乐器。
印度尼西亚的甘美兰音乐;
以木卡姆为特征的阿拉伯古典音乐等。
西亚
中亚
东亚
二者都有都有较为细长的琴杆 , 共鸣箱都较小 。
马头琴的琴弦是由极多根散马尾 构成,这样的多弦丝特征几乎成 为了马头琴区别于世界其他任何 乐器的一个特征,也成为了马头 琴独特音色的发声基础。
胡琴的弓子是夹在两条弦中间, 而马头琴的弓子完全在弦之外。
戏曲音乐和说唱音乐。
尺八:以管长一尺八寸而得名,日本 传统乐器。音色苍凉辽阔,又能表现 空灵、恬静的意境。同时尺八声要粗 犷凄厉一些,尺八主要是气声 配合其 他乐器才好听,尺八也可以演奏出很 美的音乐,气势磅礴。
箫:中国民间吹管乐器,多用九节紫 竹制作,常用与古琴合奏或用于传统 丝竹乐队中,也有用来独奏的。音色 柔弱、秀雅,凄凉幽远。
《星星索》欣赏:
作品分析:
《星星索》是一首印度尼西亚克隆宗歌曲。是一 首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中部巴达克人的民歌。巴达克 人以农业为主,生活在托巴湖地区,经常驾船在湖上 航行,在划船时用“星星索”的哼声为划船时船桨起 落做节奏伴衬,歌曲由此得名。
这是一首优美的情歌,表达对心爱的姑娘的深切 思念。曲调徐缓、悠扬、带有哀伤色彩,每句节奏前 紧后松,唱法柔和、松弛。全曲节奏徐缓而带有摇晃 感,歌声委婉、抒情、深沉、真挚。全曲以固定音型 “星星索”作为伴唱。
B 克隆宗 是印度尼西亚民族音乐与16世纪传入的葡萄牙 民歌相结合的产物。歌曲曲调缓慢、悠扬,带有哀伤色彩,每 句节奏前紧后松,唱法柔和、松弛。近代广泛流行的歌曲,著 名的克隆宗风格歌曲有《梭罗河》、《星星索》、《哎呦妈妈》 等。
C 安格龙 是一种别有情趣的乐器。这是一种用竹子制作 的手摇乐器。通常是在主框架上悬吊两根长短粗细不一的竹筒, 通过摇动发出清脆的声音,两根竹筒发出的音相距一个八度。 一个人可以拿两架摇奏,发两个音。演奏一首乐曲需要八九人 乃至数十人参与。参与演奏安格龙可以培养人们的节奏感,注 意力和群体精神。
该音乐会汇聚亚洲16个国家及地区乐坛的顶级歌手于一堂。除了刘欢、那英、王菲、张学友、宋祖英、周杰伦、凤凰传奇等国内 顶级巨星的精彩演出之外,还有朝鲜、韩国、日本、新加坡、印度、泰国、越南、印度尼西亚、蒙古等国家超豪华明星阵容。
世界上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洲,居住着全世 界三分之二以上的人口,分布着48个国家,数百 个民族。
听赏歌曲:
日本音乐特点
具有悲凉、伤感的色彩;
都节调式,五声音阶。 日本:mi、fa、la、ti 、do浓浓的物伤情结
中国:do 、re、mi、sol、la富丽堂皇之感 (宫、 商、角、徵、 羽)
小结
《樱花》具有鲜明的( 日本 )民族特点。 其调式别具一格,音阶排列为(mi、fa、 la、ti、do),是日本民间音乐中的“( 都 节 )调式”,曲调的进行很有特点。它 用( 平白流畅 )的语言、( 柔美 )的曲调 和( 舒缓 )的节奏表现了日本人民成群 结队、携亲邀友争赏樱花的( 喜悦 )心情。
“拉格”是一种旋律的程式、框架。“塔拉”是 印度音乐复杂节奏节拍体系的总称。印度音乐的特点 之一,是形成一种装饰性乐句和装饰音体系,而且种 类繁多,音乐的进行很少为直线式,而多为曲线形、 波浪式和螺旋式,形成各式各样的滑音、装饰音、如 怨如诉,绵延不断的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