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和心肌成纤维细胞的同时分离_施雨露
新生大鼠施万细胞体外培养的实验研究

新生大鼠施万细胞体外培养的实验研究引言: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发展,体外细胞培养成为生物医学研究中的一项重要工具。
体外细胞培养是指将活体细胞从生物体内取出并在培养基中进行细胞生长和繁殖的过程。
新生大鼠施万细胞是一种常用的培养细胞系,具有较高的增殖能力和稳定的生长特性,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研究。
本文将对新生大鼠施万细胞体外培养的实验研究进行探讨。
实验方法:1.材料准备-成熟雌性新生大鼠-新鲜的完全有效的胎盘组织-PBS缓冲液-无菌培养基-无菌生长因子2.细胞分离与培养a.将新鲜胎盘组织放入含PBS的离心管中,并用显微镊子将组织块分解成细胞悬液。
b.将悬液过筛,去除残渣和大块组织碎片。
c.使用无菌培养基将细胞悬液转移到无菌培养皿中。
d.加入适量的无菌生长因子。
e.在37℃、5%CO2培养箱中培养细胞。
3.细胞生长曲线测定a.采用显微镜观察培养皿中的细胞形态和细胞数量。
b.在培养的不同时间点,取出细胞进行细胞计数,并绘制细胞生长曲线。
4.细胞增殖能力测定a.将细胞离心收集,用PBS冲洗。
b.用胶原酶或胰酶消化细胞,制备细胞悬液。
c.在新干净的无菌培养皿中播种一定浓度的细胞悬液。
d.在37℃、5%CO2培养箱中培养细胞,观察细胞增殖情况。
结果与讨论:1.细胞形态观察在培养的早期,细胞为椭圆形,贴附在培养皿上。
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细胞逐渐增多,并呈多角形或星形。
2.细胞数目统计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细胞数量明显增加。
绘制的细胞生长曲线显示,细胞以指数方式增殖,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3.细胞增殖能力测定对细胞进行连续传代培养,观察细胞的增殖情况。
结果发现,新生大鼠施万细胞经过多次传代后依然能够保持良好的增殖能力。
细胞体外培养的限制与进展:尽管细胞体外培养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但仍存在一些限制和挑战。
其中主要包括细胞外环境与体内环境的差异、细胞的无血清培养和三维培养等。
为了克服这些限制,科学家们正在不断努力开展相关研究,提高细胞体外培养的效果。
成年大鼠心肌细胞分离方法.

成年大鼠心肌细胞分离方法【摘要】目的: 探讨三种分离成年大鼠心肌细胞的方法。
方法: 分别应用酶消化法(0. 1 %的胰蛋白酶和0.1%胶原酶依次消化)、程序冷冻后机械分离法(4℃30min,-20℃30min,-80℃30min,-196℃冻存)、酒精和多聚甲醛固定后机械分离法分离心肌组织获取单个心肌细胞悬液。
光镜观察, 结合形态学和台盼蓝染色评价心肌细胞。
结果: 用三种方法新分离的活性心肌细胞比率约70 %~80 % 、杆状、横纹清晰。
结论: 三种方法均可以对成年大鼠心肌细胞进行良好的分离。
【关键词】大鼠; 心肌细胞; 细胞分离【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methods of isolating adult rat ventricular cardiomyocytes. Methods: The method of enzyme digestion(0.1% trypsin and 0.1% collagenase by turns) or mechanical method: mechanical isolation after procedurecryoapplication(4℃30min,-20℃30min,-80℃30min,freeze and keep under-196℃) or mechanical isolation after alcohol and paraform fixation was used to isolate cardiac muscular tissues and obtain single cardiomyocyte suspension. The cardiomyocytes were morphologically observed with optical microscope and evaluated through trypan blue dying. Results: Viability of freshly isolated adult rat ventricular cardiomyocytes, which were rod shaped with clear cross striations,was 70%~80%. Conclusion: Adult ratventricular cardiomyocytes can be isolated well with the above methods.【KEY WORDS】 Rat; Cardiomyocytes; Cell Separation心肌细胞不仅保存了心肌结构和功能上的某些特点,同时去除了体内各种限制因素的影响,作为实验工具,具有简便、精确、重复性好等优点,已成为研究心肌结构、代谢、功能、病理生理及其机制的重要工具。
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培养技术

【 e Od】 C l uue e n us Myc d l R t Ky l W S e t hi e; ll r t q c c o ri; a a a s
原 代培 养心 肌 细胞作 为 一种 主要 的研 究模 型 , 被广泛 地 应 用 于心 血 管 疾 病 的研 究 中。我 们 经 过 长期 摸索 总结 出一 套 简便 、 有效 的大 鼠心肌 细胞 的
【 要】 目的 探讨新生大鼠心肌细胞的分离、 摘 培养方法。方法 取 1 龄新生大 鼠的心室肌细胞 , ~3 d
用胶原酶 1分离心肌 细胞 , 离心收集心肌细胞 , 差速贴 壁法 纯化后 培养于 DME 培养基 。显微镜 下鉴定 心肌细 M
胞的纯度和形态结构 , 锥虫蓝染色检查心肌细胞成 活率 。结果 出现 同簇 细胞 的同步跳动 。结论
【bt c】 O j te o n s a prtadclr m oa i lo n ntrs Me os A sat b cv T d ne yw y o ea e n t e y r ac s f e a t r ei i f a a t s a u u c d d o e a . t d l h
取一窝 1 ~3d龄新 生大 鼠, 不用 麻醉和处 死 , 用手 固
定住 四肢 ,5 7 %的酒精消毒皮肤 , 无菌 眼科剪 在剑 突上一肋 处 人剪 ( 注意避免剪破消化 道预 防污 染) 。开 口 0 5c , . r 心 n 脏 自然 跳 出 , 心 尖 部 组 织 剪 下 迅 速 置 于 预 冷 的 不 含 将
wee u i y c rn ul . o cu i T i i a f t ew y t u ymy cr i e s r jmpn sn ho o s C n l o g y sn hs sn ef i a s d oada cl . c e v o t l l
新生SD大鼠心肌细胞的原代分离和培养

模型。
1 实 验 材 料 1.1 实 验 动 物 。出 生72h内 的 SD 大 鼠 ,购 自 南 通 大 学 实 验 动 物 中 心 。 1.2 主 要 试 剂 。L-DMEM、Brdu、胰 蛋 白 酶 、胶 原 酶 Ⅰ 、胎 牛 血 清 。
2 实 验 方 法 2.1 心 肌 细 胞 的 分 离 培 养 。取 出 生72h内 的 SD 大鼠 ,75% 酒 精 浸 泡 消 毒 ,颈 椎 脱 臼 致 死 ,于 超 净 工 作 台 内 快 速 打 开 乳 鼠 胸 腔 取 出 心 脏 ,置 于
体 外 培 养 的 原 代 心 肌 细 胞 具 有 良 好 的 节 律 性 和 收 缩 性 ,且 不 受 体 液 、神 经 等 体 内 多 种 复 杂 因 素 的 影 响 ,被 广 泛 应 用 于 心 血 管 疾 病 的 发 病
机 理 以 及 药 物 治 疗 机 制 的 研 究 。 [1,2] 但 心 肌 细 胞 再 生 能 力 差 ,不 能 传 代 ,
且 易 受 其 他 非 心 肌 细 胞 的 污 染 。到 目 前 为 止 ,心 肌 细 胞 的 体 外 培 养 技 术
仍 存 在 一 定 的 缺 陷 ,限 制 了 各 种 体 外 心 肌 实 验 模 型 的 理 想 建 立 。 本 实 验
采用 胰 蛋 白 酶 和 胶 原 酶 Ⅰ 联 合 消 化 的 方 法 ,获 得 了 具 有 较 高 存 活 率 和 搏 动性 研 究 提 供 可 靠 的 实 验
250
健 康 之 路 2016 年 9 月 第 15 卷 第 9 期 Health way September 2016 Volume 15 No.9
新生 SD 大鼠心肌细胞的原代分离和培养
胡 君 熊存全 周红成 吴争鸣
成年小鼠心肌成纤维细胞的分离和原代培养

成年小鼠心肌成纤维细胞的分离和原代培养物品准备:6-8周成年小鼠、眼科剪、眼科镊、75%酒精、PBS缓冲液、细胞培养皿、细胞培养瓶、15ml细胞离心管、恒温水平摇床、低速水平离心机、倒置显微镜、DMEM/F12细胞培养基、胎牛血清、胶原酶II、胰蛋白酶等。
操作步骤:(1)取出2只成年小鼠心脏,并将它们置于含有冰冷的PBS的培养皿中。
(2)将心脏置于无菌细胞培养皿中,并在无菌条件下进行操作。
使用剪刀将心脏切成10块,使用解剖刀将它们缩小至1mm的尺寸。
(3)将组织小块移到盛有PBS的无菌细胞培养皿中,清洗后弃去PBS。
(4)加入2ml消化缓冲液并在37℃恒速水平摇床下消化组织5分钟。
注意:摇床速度应调整至80r,以使所有组织片流动并且不会坐在底部,但不应太强以至不能破坏细胞。
消化酶(胶原酶II: 1mg/ml,胰酶: 0.75mg/ml)(5)将混合物放置1分钟,使组织沉淀并丢弃含有碎片和血细胞的上清液。
(6)加入2ml消化缓冲液并在37℃恒速水平摇床下消化组织30分钟。
(7)将混合物放置1分钟使组织沉淀到底部,并用移液管收集上清液。
不要收集倾向于漂浮的组织碎片。
(8)将上清放入含有2ml成纤维细胞培养基的15ml细胞离心管中。
(9)800r,离心5min。
(10)将细胞重悬于3-4ml培养基中。
(11)重复步骤6-10,直到所有组织溶解(通常7-10次)。
(12)将细胞悬液平铺到细胞培养皿瓶中,并在37℃下在具有5%二氧化碳的细胞培养箱中培养2小时。
(13)2h后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汇合。
此时成纤维细胞类似于小圆点。
(14)收集并丢弃上清液。
用2.5ml温热的PBS洗涤3次,并用10ml 新鲜的成纤维细胞培养基补充。
在37℃和5%二氧化碳的细胞培养箱中培养。
大鼠心肌细胞的分离鉴定以及培养

大鼠心肌细胞的分离鉴定以及培养大鼠心肌细胞是研究心血管疾病和心脏发育机制的重要模型。
在进行心肌细胞的分离鉴定和培养之前,我们需要准备以下实验材料和试剂:酶消化液、细胞培养基、大鼠心脏。
我们需要将大鼠处死,并将心脏取出。
取出的心脏需要立即放入含有乙醇消毒的PBS缓冲液中,以去除血液和外部污染物。
然后,将心脏移入无菌培养皿中,用PBS缓冲液冲洗数次,确保心脏表面干净。
随后,用取决于细胞类型和实验目的的酶消化液,如胰酶和胶原酶混合物溶液,对心脏进行消化。
消化时间可能需要根据实验目的的不同而有所差异,通常为30-60分钟。
在消化过程中,可以用显微镜观察和记录细胞的释放情况。
消化结束后,用完整培养基将消化产物传递到细胞培养皿中。
细胞培养皿需要经过预处理,用缺血的培养基包裹,并在37摄氏度的恒温培养箱中进行预暖。
将消化产物收集到离心管中,并用完整培养基进行离心,以去除酶消化液和细胞碎片。
离心结束后,将上清液抛弃,细胞沉淀用预热的完整培养基进行重悬。
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形态和数量,并计算细胞的产量和存活率。
对于心肌细胞的鉴定,我们可以使用免疫荧光染色、流式细胞术等方法。
通过使用心肌标记物,如心肌肌动蛋白、酒石酸可溶性酸酐酶等,我们可以确保分离得到的细胞是心肌细胞而不是其他细胞类型。
在培养心肌细胞时,我们可以使用培养基中添加特定生长因子和血清的方法来促进心肌细胞的增殖和存活。
在培养过程中,需要定期更换培养基,并进行细胞观察和记录。
注意细胞的形态变化,如细胞肥大和收缩、形成心肌样结构等。
大鼠心肌细胞的分离鉴定以及培养

大鼠心肌细胞的分离鉴定以及培养心肌细胞是构成心脏的主要细胞类型,其功能是维持心脏的收缩和舒张运动。
由于心肌细胞自身的特殊性质,其在病理学和药理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因此,对大鼠心肌细胞的分离鉴定和培养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1. 材料与方法将健康的雄性SD大鼠用5%碘酒消毒,取出心脏并用PBS清洗,然后将其切成5mm×5mm的小块。
接着,将心肌块用0.25%胰酶和0.1%胆酸溶液(pH 7.4)在37℃水浴中消化30 min,然后加入完整培养基中停止消化。
用100μm的过滤网过滤后放在离心管中,500g离心5 min,取出混悬液上清液(含心肌细胞)。
将上清液平行于低浓度FBS培养基缓慢滴加到细胞培养瓶中,放置于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
将细胞瓶中的细胞制备成单层细胞,加入适量的鼠抗α肌动蛋白单克隆抗体进行免疫染色。
观察细胞的形态和免疫染色结果,确定大鼠心肌细胞的纯度。
同时,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ting等方法来检测心肌特异性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水平。
1.3 第1代大鼠心肌细胞的培养将细胞瓶中的心肌细胞培养至80%的密度后,用0.25%胰酶溶液(pH 7.4)将细胞处理成单细胞,然后加入适量的完整培养基中,调整至适当的离心管中,进行离心操作。
沉淀细胞,再用适量的完整培养基悬浮细胞,取适量的细胞悬浮液加入到新的细胞培养瓶中,以此种方式连续传代,获得第1代大鼠心肌细胞的纯培养状态。
2. 结果通过以上方法,从大鼠心脏中成功分离出心肌细胞,得到了悬浮液。
悬浮液中的心肌细胞大小大约为10-15μm,可用影像学方法进行精细观察,获得细胞数量约为3×10^6个/ml。
通过α肌动蛋白的免疫染色和心肌特异性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的检测,我们成功地鉴定出了大鼠心肌细胞的纯度,并且进一步证明了其心肌细胞的特异性。
通过培养,我们成功地获得了第1代大鼠心肌细胞的纯态,细胞生长状况良好,细胞数量增加较为显著。
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培养技巧

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培养技巧原代培养心肌细胞作为一种主要的研究模型,被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研究之中.我们实验室经过长期尝试,摸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并积累了一些经验,现总结如下:1新生大鼠鼠龄的选择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在出生后3 d内具有部分的增殖能力,成年大鼠心肌细胞则为终末分化细胞,不再具有分裂增殖能力.因此,大鼠出生时间越短,其心肌细胞分离后成活率越高,越容易贴壁生长.大量观测表明,选择1~3 d龄大鼠分离其心肌细胞进行原代培养较为理想.其中尤以半日龄大鼠心肌细胞培养效果最佳.2消化酶的选择及使用新生大鼠心肌细胞的分离可采用组织块法和消化法,前者因不易获得密度均一的细胞且难控制成纤维细胞的生长而较少采用.消化法中常使用的酶有3种:胰蛋白酶、胶原酶I或Ⅱ以及透明质酸酶.透明质酸酶多与胰蛋白酶或胶原酶联合应用.胰蛋白酶作用较强,容易造成心肌细胞损坏.胶原酶作用较缓和,能消化细胞间质中的胶原纤维以释放细胞,对细胞损伤小,且在新生大鼠心肌组织,以胶原I为主,故我们选用胶原酶I.文献报道胶原酶的工作浓度一般在0.6~1 g・L1,我们使用的为0.8 g・L1.胶原酶最好现用现配.3消化程度的把握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对酶消化极为敏感.消化过度可使肌原纤维出现萎缩,细胞死亡率增加或丧失贴壁能力及搏动能力;消化不足,细胞聚集成团,无法分清细胞边界,难以形态学观测.消化过程中使用磁力搅拌器时应注意:(1)转速一般控制在60~80 r・min1左右.(2)每次消化的时间须结合消化酶浓度确定.(3)将粘附在搅拌子上的心肌组织吹散,使酶液充分接触组织.(4)适宜温度为35~37℃.(5)当组织由红转白呈半透明状态时,应停止消化.4接种的细胞密度心肌细胞接种密度不仅影响细胞间的相互接触,进而影响细胞对肥大刺激的反应,而且影响长期培养细胞的成活率.接种细胞的绝对数量应经精确计算.一般而言,应根据实验的观测目的决定单位面积上的细胞数量.例如,如作形态学观测,六孔板中每孔的接种细胞数量应控制在1×105~2×105个;若需收获心肌细胞作mRNA或蛋白表达水平的观测,则每孔的接种密度可增加到5×105~6×105个.5细胞的分散度与接种的均匀性分离出的心肌细胞,在溶液中Ca2+作用下较容易出现集聚现象.因此,在进行差速贴壁前后,均应反复多次地轻柔吹打使心肌细胞成单个分散状态.接种后,应小心使心肌细胞均匀地分布于培养板上,避免细胞向培养孔的中央集聚.此外,可将培养板放入孵箱后用滴管轻轻吹打各孔中央部位2~3次,但应格外注意避免污染.6对成纤维细胞的抑制与血清种类的选择成纤维细胞较心肌细胞更容易贴壁且具有分裂增殖能力,经差速贴壁后仍有少量成纤维细胞混杂于心肌细胞之中,若处理不当,很容易生长成优势细胞.溴脱氧尿苷(bromodeoxyuridine, BrdU)可干扰细胞的有丝分裂,故常规使用BrdU抑制成纤维细胞的生长.但是,如果使用胎牛血清培养细胞,由于胎牛血清所含的促细胞有丝分裂的因子较多,BrdU 很难完全抑制成纤维细胞的生长.改用小牛血清则可克服这种现象的出现,获得高达90%以上的心肌细胞.7换液时间进行心肌细胞形态学观测时,接种密度较低,贴壁的心肌细胞数量减少,为避免成活心肌细胞随换液而被丢弃,应在接种48 h后换液.这样不仅使贴壁的心肌细胞数量明显增加,而且BrdU作用时间较长,对成纤维细胞的抑制作用更确实.此外,去血清后可用ITS和0.1 g ・L1BSA对心肌细胞进行营养支持,对心肌细胞贴壁率与凋亡率均不产生明显影响.8抗污染措施除应注意无菌操作等常规技术方法外,还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1)获取心脏时避免剪破消化道.比较稳妥的办法是在剑突上一肋处入剪,这样做不涉及腹腔,也就减少了污染机会.(2)如条件允许,应避免乳鼠心肌细胞与其他细胞在同一孵箱内共同培养,以防止发生交叉污染.(3)对于培养心肌细胞的观察、照相每次时间不可过长,否则既会导致培养液pH改变,又能增加污染机率.9培养液pH值适宜的pH范围在7.2~7.4之间,配制及使用培养液时应注意:(1) pH值会在过滤后上升0.1~0.3.(2)培养液中加入血清后pH值会有降低,降低程度与血清品质和含量有关.(3)应及时换液.(4)配制好的培养液不宜长时间贮存在4℃.这是因为培养液中的CO2会溢出,使培养液pH上升.每次配好的培养液尽量在2 wk内用完,否则应部分置于-20℃保存,使用前应补充谷氨酰胺和NaHCO3,再次过滤后方可使用.1,取心脏:起初取心脏的听说可以“剪开胸骨,就可以挤出来”但是找不到合适的剪开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第17卷 第24期 2013–06–11出版 Chinese Journal of Tissue Engineering Research June 11, 2013 Vol.17, No.24
doi:10.3969/j.issn.2095-4344.2013.24.007 [http://www.crter.org] 施雨露,李晓辕,曹美娜,于姝媛,王苹. 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和心肌成纤维细胞的同时分离[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3,17(24): 4414-4420.
P.O. Box 1200, Shenyang 110004 www.CRTER.org 4414
www.CRTER.org 施雨露,1963年生,江苏省启东市人,汉族,1990年白求恩医科大学大学毕业,主管技师,主要从事免疫和遗传学方面的研究。 shiyl@jlu.edu.cn
通讯作者:王苹,博士,副教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吉林省长春市 130021 wang_ping@jlu.edu.cn
中图分类号:R3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344 (2013)24-04414-07
收稿日期:2012-10-21 修回日期:2012-12-01 (20120821002/D·Y)
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和心肌成纤维细胞的同时分离 施雨露1,李晓辕2,曹美娜3,于姝媛3,王 苹3 1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院病原免疫细胞遗传实验中心,吉林省长春市 130021 2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呼吸科,吉林省长春市 130021 3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吉林省长春市 130021
文章亮点: 心肌细胞原代培养普遍存在心肌细胞纯度不够、细胞生长状态不稳定和细胞老化等问题。实验采用低浓度胰蛋白酶冷消化结合胶原酶消化,提高了心肌细胞从组织中的释放度和细胞活性,2次差速贴壁,尽可能分离心肌成纤维细胞和心肌细胞;最后采用马血清替代牛血清的培养基培养心肌细胞,结果获得的心肌细胞量大,活性好且纯度高。其中胰蛋白酶低浓度冷消化和马血清替代培养基中的牛血清为本文首创。
关键词: 组织构建;心脏组织构建;心肌细胞;心肌成纤维细胞;胰蛋白酶;胶原酶;复合消化;细胞培养;马血清;牛血清;增殖;分化
摘要 背景:利用心肌组织中不同细胞的黏附特性差异,通过优化心肌细胞的培养条件,一次分离同时获得心肌和心肌成纤维细胞。
目的:探讨新生大鼠心肌和心肌成纤维细胞同时分离的有效方法。 方法:采用低浓度胰蛋白酶冷消化结合胶原酶复合消化,差速分离心肌和心肌成纤维细胞。通过使用不同种类的血清改良心肌细胞培养条件,免疫荧光鉴定心肌细胞和心肌成纤维细胞纯度。
结果与结论:心肌培养48 h时Troponin T阳性细胞率为89.3%。第2代的心肌成纤维细胞培养波形蛋白阳性细胞率为93.6%。含马血清的培养基组心肌细胞阳性率明显高于牛血清培养组(P < 0.05)。实验应用的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分离培养方法,心肌细胞和心肌成纤维细胞纯度高、活性好,且能同时获得心肌细胞和心肌成纤维细胞。
Simultaneous isolation of myocardial cells and cardiac fibroblasts from neonatal rats
Shi Yu-lu1, Li Xiao-yuan2, Cao Mei-na3, Yu Shu-yuan3, Wang Ping3 1 Experimental Center of Pathogenobiology-Immunology-Cell Biology and Genetics, Bethune Medical College, Jilin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21, Jilin Province, China 2 Department of Respiratory Medicine, First Hospital, Jilin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21, Jilin Province, China 3 Department of Otolaryngology and Head & Neck Surgery, First Hospital, Jilin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21, Jilin Province, China
Abstract BACKGROUND: Myocardial cells and cardiac fibroblasts are simultaneously isolated through optimizing the culture conditions of myocardial cells, by use of the variations of adhesion properties of myocardial cells.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o-separation method for myocardial cells and cardiac fibroblasts in newborn rats. 施雨露,等. 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和心肌成纤维细胞的同时分离 ISSN 2095-4344 CN 21-1581/R CODEN: ZLKHAH 4415
www.CRTER.org Shi Yu-lu, Technician-in-charge, Experimental Center of Pathogenobiology-Immunology-Cell Biology and Genetics, Bethune Medical College, Jilin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21, Jilin Province, China shiyl@jlu.edu.cn
Corresponding author: Wang Ping, M.D., Associate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Otolaryngology and Head & Neck Surgery, First Hospital, Jilin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21, Jilin Province, China wang_ping@jlu.edu.cn
Received: 2012-10-21 Accepted: 2012-12-01
METHODS: Myocardial tissue in newborn rats was digested with low concentration trypsin at cold conditions and with collagenase II at 37 . The myocardial cells and cardiac fibroblasts were isolated with differential ℃centrifugation method, and myocardial cell culture conditions were improved using different kinds of serum. Immunofluorescence staining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purity of myocardial cells and cardiac fibroblasts.
RESULTS AND CONCLUSION: The myocardial Troponin T positive cell rate was 89.3% at culture 48 hours, and myocardial fibroblast vimentin positive cell rate was 93.6% at passage 2. The percentage of positive myocardial cells cultured with medium containing horse serum wa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with bovine serum culture (P < 0.05). This isolation method of rat myocardial cells can gain myocardial cells and cardiac fibroblasts at the same time, with high purity and good activity.
Key Words: tissue construction; heart tissue construction; myocardial cells; cardiac fibroblasts; trypsin; collagenase; combined digestion; cell culture; horse serum; bovine serum; proliferation; differentiation
Shi YL, Li XY, Cao MN, Yu SY, Wang P. Simultaneous isolation of myocardial cells and cardiac fibroblasts from neonatal rats. Zhongguo Zuzhi Gongcheng Yanjiu. 2013;17(24): 4414-4420.
0 引言 心肌细胞体外培养能提供单一细胞的同源性集落,并且不受神经、体液因素影响,已成为研究心肌信号传导和药物筛选的基本方法之一。体外培养的心肌细胞中通常存在两大类:心肌细胞(myocardial cells)和心肌成纤维细胞(cardiac fibroblasts,CF),还有少量的血管内皮细胞等。此外因其特殊的组织结构,心肌细胞在分离时极易受伤,心肌成纤维在几代后也出现老化。因此,如何快速分离得到纯化的心肌细胞和心肌成纤维细胞是实验成功的关键。自Haracy等[1]首次分离乳鼠的心肌细胞进行培养以来,国内、外许多学者对心肌细胞原代培
养方法进行了研究和改良,旨在提高心肌细胞的产量和活力。
心肌细胞的培养方法已有很多报道,但均存在细胞存活率低、纯度不高等问题。常见的心肌细胞分离有2种,组织块分离和酶消化法,其中组织块分离法目前很少应用,多采用酶消化法[2-3]。常用的消化酶有胰蛋白酶、胶原酶以及Dispase和透明质酸酶[4-8]。胰蛋白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