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挫伤
肺挫伤的影像诊断

发病机制
01
02
03
冲击伤
外力直接冲击胸部导致肺 实质出血和水肿。
挤压伤
胸部受到挤压时,肺组织 受到挤压和剪切力,导致 肺挫伤。
震荡伤
外力引起胸腔内压力变化 ,导致肺实质出血和水肿 。
临床表现
01
02
03
04
胸痛
由于胸壁损伤和炎症反应,患 者常感到胸痛。
呼吸困难
由于肺部炎症和水肿,患者可 能出现呼吸困难。
X线透视
X线透视可以动态观察肺部呼吸运动情 况,有助于发现气胸、胸腔积液等征 象。
CT诊断
CT扫描
CT扫描具有高分辨率和高灵敏度,能够更准确地发现肺挫伤的病变部位和程度 ,同时还可以观察到其他并发症,如肺撕裂伤、血胸等。
CT重建技术
通过CT重建技术,可以更清晰地显示肺部结构和病变形态,有助于提高诊断准 确率。
CT表现
肺部斑片状高密度影
CT能够更清晰地显示肺部挫伤后的斑 片状高密度影,这是由于炎症和出血 引起的。
肺实质不张
支气管扩张
肺挫伤后,支气管可能发生痉挛或阻 塞,CT表现为支气管扩张。
肺挫伤可能导致肺部组织水肿和实变 ,CT表现为肺实质不张。
MRI表现
信号强度变化
MRI能够通过信号强度的 变化来反映肺部组织的损 伤程度。
肺挫伤的影像诊断
contents
目录
• 肺挫伤概述 • 肺挫伤的影像学表现 • 肺挫伤的影像诊断方法 • 肺挫伤的影像诊断价值 • 肺挫伤的影像诊断注意事项
01
CATALOGUE
肺挫伤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肺挫伤是指由于钝性外力导致的 肺实质损伤,常伴随其他胸壁损 伤。
肺挫伤首次病程记录样本

肺挫伤首次病程记录样本肺挫伤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胸部创伤性损伤,通常由于剧烈撞击或压迫引起。
这种伤害可导致肺组织的挫伤或挫裂,进而引发严重的症状和并发症。
在临床上,肺挫伤的首次病程记录对于患者的进一步治疗和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以肺挫伤首次病程记录样本为主题,探讨其相关的多个方面,包括定义、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原则和护理措施等。
1. 定义肺挫伤是指胸部遭受外力作用导致肺组织挫伤或挫裂的一种损伤。
外力的作用可导致肺组织的破裂、出血和水肿等病理改变,进而引发肺功能障碍和其他并发症。
2. 临床表现肺挫伤的临床表现因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异。
常见的症状包括呼吸困难、胸痛、咳嗽、喘息、咯血等。
严重的肺挫伤可导致呼吸衰竭和心血管系统的损伤。
3. 诊断方法肺挫伤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
其中,X线胸片和CT 扫描是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显示肺挫伤的程度和范围。
血气分析、肺功能检查和其他相关检查也有助于了解患者的肺功能状态。
4. 治疗原则针对肺挫伤的治疗需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制定方案。
一般而言,治疗的原则包括保持通畅的呼吸道、纠正低氧血症、控制疼痛、防治感染等。
对于严重的肺挫伤患者,可能需要进行外科手术干预,如肺部修复或切除。
5. 护理措施在肺挫伤的护理过程中,护士应秉持以患者为中心的原则,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护理。
这包括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提供良好的呼吸支持,注意疼痛管理和预防感染等。
合理的营养支持和心理护理也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总结:肺挫伤是一种常见的胸部创伤性损伤,其临床表现各异,诊断方法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
治疗原则包括呼吸道通畅、纠正低氧血症、控制疼痛和防治感染等。
在护理过程中,护士应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呼吸支持、疼痛管理和预防感染等方面。
对于更深入的理解和进一步研究肺挫伤,我们还需要更多的临床案例和实验研究的支持。
个人观点和理解:肺挫伤是一种具有挑战性的临床问题,其治疗和护理需要各个环节的密切配合和协作。
肺挫伤的护理措施

肺挫伤的护理措施引言肺挫伤是指由于外力导致胸部受伤,导致肺组织受损的一种情况。
肺挫伤常见于车祸、跌落、体育运动等事故或活动中,是一种常见的外伤性胸部疾病。
对于肺挫伤的护理措施的合理实施,有助于减轻患者的痛苦,促进康复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本文将介绍肺挫伤的护理措施,以帮助护理人员更好地应对这一疾病。
一、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对于判断患者病情的变化至关重要。
护理人员应定期测量和记录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等生命体征数据,并及时上报医生。
特别需要关注的是呼吸频率和氧饱和度的变化,这是判断肺挫伤恶化的重要指标。
二、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是肺挫伤护理中的重要环节。
护理人员应帮助患者采取适当姿势,如仰卧位,以减轻呼吸困难。
对于痰液积聚的患者,应及时辅助患者进行体位引流和吸痰,以保持呼吸道通畅。
三、氧疗氧疗是肺挫伤患者护理中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
通过给予患者高浓度的氧气,可以改善氧合状态,减轻呼吸困难,促进肺组织的康复。
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和临床症状,合理确定氧疗方案,并监测氧饱和度的变化。
四、疼痛控制肺挫伤患者常常会感到剧烈的胸痛。
护理人员应及时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并给予适当的疼痛缓解措施,如药物镇痛和物理治疗等。
同时,应关注患者的情绪和心理状态,给予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安慰。
五、预防并发症肺挫伤患者容易出现并发症,如肺不张、呼吸道感染和胸腔积液等。
护理人员应加强对患者的观察,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的早期症状。
此外,护理人员还应推动患者进行积极的康复训练,加速肺组织的修复和功能的恢复。
六、营养支持肺挫伤的患者往往会出现食欲不振和体重下降等情况,导致营养不良。
护理人员应合理安排患者的饮食,提供高蛋白、高热量的饮食,以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
同时,还应关注患者的水电解质平衡,预防电解质紊乱的发生。
七、康复护理肺挫伤的康复护理对于患者的恢复至关重要。
护理人员应积极引导患者进行呼吸锻炼和体能训练,帮助患者恢复肺功能和体力。
肺挫伤的诊断与治疗

近年来经过系列CT检验,对肺挫伤提出新病 理观点,X线平片上所显示挫伤表现在CT片上 是肺实质裂伤和围绕裂伤周围一片肺泡积血 而无肺间质损伤。
肺挫伤的诊断与治疗
第11页
肺挫伤本身无特殊治疗,可预防性应用抗生 素
肺挫伤最主要危险是发展为急性肺损伤 ( Acute lung injury ALI),甚至急性呼吸窘 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s syndrome ARDS )。ARDS死亡率高达40% -50%。
第5页
创伤性湿肺
创伤性湿肺是胸部外伤中一个综合病变,病理改变有充血、 间质水肿或出血和实变,故提出为“创伤性湿肺”。
形成创伤性湿肺原因能够是多方面: ①肺循环障碍:是湿肺形成根本原因,当胸部承受外来撞 击后,形成微血栓阻塞该处血液,血管内压力增高,血浆 中水分和低分子物质溢出血管外而形成湿肺; ②缺氧 ③颅脑损伤 ④肺毛细血管直接破坏:当伤势较重,直接破坏肺毛细血 管时,能使体液和血浆渗出或溢出,可在短时间内出现湿 肺改变。
病情重者须采取综合办法进行救治: ①主动纠 正休克、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失调。 ②及时治疗严重合并 伤 ,如大量血胸、肝
脾破裂、膈疝等。 ③保持呼吸道通畅,使 用盐酸氨溴索稀释
痰液,必要时给予气管切开。④如采取 主 动办法 ,患者病情仍在进展,出现进行性 低氧血症 ,则应 考虑机械通气治疗。
动脉血气分析有低血氧症,在胸片还未能显 示之前含有参考价值。
肺挫伤的诊断与治疗
第10页
X线胸片是诊疗肺挫伤主要伎俩。其改变约 70%病例在伤后1小时内出现,30%病例可延迟 到伤后4~6小时,范围可由小局限区域到一 侧或双侧,程度可由斑点状浸润、弥漫性或 局部斑点融合浸润、以致弥漫性单肺或双肺 大片浸润或实变阴影。
肺挫伤护理措施

肺挫伤护理措施
1、休息与活动:肺挫伤一般以休息静卧为主,避免进行强度大的运动,以免剧烈呼吸继续加重肺部损害。
卧床时进行适当的呼吸训练,如腹式呼吸、缩唇呼吸和吹气球的呼吸运动,适当运动能够提高肺功能。
肺挫伤痊愈后尽早下床进行康复训练,适当活动,避免长期卧床并发肺部感染。
2、饮食护理:保持饮食营养结构应丰富,避免刺激性食物,禁烟禁酒等。
3、对症处理:保证室内的通风换气,不要过冷、过热,而且室内空气不要过于干燥,可以适当的放加湿器。
另外给予适当的吸氧,可改善肺部二氧化碳和氧气的新陈代谢。
肺挫伤医学课件

定期随访
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05
肺挫伤的病例分享
病例一:重度肺挫伤的治疗过程
01
患者情况
一位中年男性因交通事故导致重度肺挫伤,出现呼吸困难、血痰等症状
。
02 03
治疗过程
患者立即送往医院接受紧急治疗,包括吸氧、止血、抗感染等措施。同 时,进行了胸部CT检查,确诊为肺挫伤。经过一周的住院治疗,患者 症状逐渐缓解,最终康复出院。
肺挫伤医学课件
汇报人: 2023-12-13
目录
• 肺挫伤概述 • 肺挫伤的病理生理 • 肺挫伤的治疗方法 • 肺挫伤的预防与康复 • 肺挫伤机制
定义
肺挫伤是指由于钝性暴力作用于 胸部,导致肺组织发生挫伤,引 起肺组织充血、水肿、出血等改 变。
损伤机制
总结
职业病导致的肺挫伤需要从源头上预防和控制。对于从事有害作业的工人,应加强职业健康教育和防护 措施,定期进行体检和筛查,及时发现和治疗职业病。同时,政府和企业也应加强对职业病的监管和控 制,保障工人的健康权益。
06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肺挫伤》
详细介绍了肺挫伤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原则等方面的内容,是学习 和研究肺挫伤的重要参考书籍。
肺挫伤的生理影响
通气功能障碍
肺挫伤后,通气功能障碍 ,导致缺氧和二氧化碳潴 留。
血流动力学改变
肺挫伤后,可出现低血压 、休克等血流动力学改变 。
呼吸功能不全
肺挫伤后,呼吸功能不全 ,可出现呼吸急促、呼吸 困难等症状。
肺挫伤的并发症
肺部感染
胸腔积液和气胸
肺挫伤后,易并发肺部感染,出现发 热、咳嗽、咳痰等症状。
肺挫伤医学课件

实验室诊断结果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全身状况和肺部损伤程度,从而制定合 适的治疗方案。
预后评估
实验室诊断结果还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患者的预后情况,预测患者的康复时间和并 发症发生风险。
04
肺挫伤的治疗
保守治疗
症状观察和对症治疗
根据患者症状的严重程度,进行相应的观察和处理。保守治疗通常包括吸氧、镇静、止痛、抗感染等措施。
机械通气
对于严重肺挫伤患者,可能需要使用机械通气来改善呼吸功能,包括无创通气和有创通气。
药物治疗
在保守治疗中,药物治疗也是非常重要的手段,包括使用抗生素、激素、利尿剂等。
手术治疗
手术适应症
对于部分严重肺挫伤患者,特 别是出现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如 血气胸、肺部大疱等,手术治
疗可能是必要的。
手术方式
手术方式通常包括胸腔闭式引流 术、开胸手术等,具体的手术方 式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
预后评估
症状持续时间
肺挫伤患者通常在发病后1-2周 内出现明显的症状,但如果症 状持续时间较长,如超过3个月
,应考虑其他病因。
影像学检查
X线胸片和CT检查可用于评估肺 挫伤的严重程度及并发症情况
。
肺功能检查
可反映肺挫伤对肺功能的影响 程度。
康复治疗与随访计划
康复治疗
包括氧疗、机械通气、呼吸锻炼等,有助于改善呼吸功能,减轻症状。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肺挫伤易导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表现为呼吸急促、低氧血症和X线 胸片弥漫性浸润影。
肺部感染
肺挫伤后易继发肺部感染,可出现 发热、咳嗽、咳痰等症状。
肺水肿
严重肺挫伤可引起肺水肿,导致呼 吸困难、低氧血症和粉红色泡沫痰 等症状。
肺挫伤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原则

肺挫伤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原则肺挫伤是指肺部受到外力打击或挤压,导致肺组织受损的一种情况。
挫伤后,受损的肺部容易受到细菌感染,因此合理选用和使用抗菌药物是治疗肺挫伤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以下是肺挫伤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的原则。
1. 根据细菌药敏结果选择药物:在开始治疗之前,应进行病原菌培养和药敏试验,以便确定感染的致病菌及其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
根据药敏结果选择使用敏感的抗菌药物,以提高治疗效果。
2. 保守用药原则:在选择抗菌药物时,应始终坚持保守用药原则。
即首选广谱青霉素类药物(如阿莫西林、氨苄西林等),其次为第二代头孢菌素(如头孢呋辛、头孢他啶等)。
这些药物对于常见的肺挫伤致病菌具有较广谱的杀菌作用,并且具有较低的耐药率。
3. 联合用药:对于严重的肺挫伤感染,可以考虑联合用药。
联合用药不仅可以提高抗菌活性,还可以延迟耐药菌株的产生。
联合用药应根据病原菌的药敏结果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进行组合。
4. 注意药物的体内分布和穿透性:选择抗菌药物时,应考虑药物的体内分布和穿透性。
对于肺挫伤患者来说,抗菌药物需要在肺部组织中达到足够的浓度,以有效杀灭感染菌株。
因此,应选择具有良好肺组织渗透性的药物,如β-内酰胺类药物。
5. 注意药物的毒副作用:在使用抗菌药物时,应注意药物的毒副作用。
有些抗菌药物可能会对肝肾功能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在选择抗菌药物时,应根据患者的肝肾功能状态加以考虑,避免因药物不良反应导致患者病情恶化。
6. 治疗时间的控制:在使用抗菌药物时,应根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和临床反应来确定治疗时间。
一般来说,对于轻度感染可以使用7-10天,而对于重度感染可能需要持续使用抗菌药物2-3周或更长时间。
7. 定期评估疗效及调整药物:在使用抗菌药物治疗肺挫伤感染期间,应定期评估疗效。
如果治疗效果不佳或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调整抗菌药物的种类、剂量或给药途径,以提高治疗效果。
总之,肺挫伤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需要根据药敏结果、药物特性、患者情况及疗效评估等多个方面综合考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肺挫伤
[概述]
1.定义:肺挫伤的发生是由于强大暴力作用于胸壁,使胸腔容积缩小,
增高的胸内压力压迫肺脏,引起肺实质出血、水肿;外力消除后变
形的胸廓回弹,在产生胸内负压的瞬间又导致原损伤区附加损伤[1]。
2.流行病学:肺挫伤是胸部钝性伤后常见的肺实质损伤,约占外伤发
病的5%,,其死亡率在成年人中可高达5%~25%[2]。
其中严重的
肺挫伤死亡率达43%~50%[3]。
肺挫伤在钝性胸伤中很常见。
由于肺挫伤系强大暴力所致,往往伴有其他脏器或组织损伤,因而增加了损伤的严重性和伤情的复杂性,而肺挫伤后肺炎和肺不张的发生更增加了患者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RDS)发生率和死亡率。
一、肺挫伤的致伤机制及病理与生理变化
(一)致伤机制
致伤机制肺挫伤的致伤机制目前还不完全清楚,普遍认为是由直接暴力损伤和炎症反应导致的继发性损伤两部分构成:(1)直接暴力损伤。
由于强大的暴力作用于胸壁,使胸腔骤然缩小,增高的胸内压力作用于肺脏,引起肺实质的出血、水肿。
外力消除后,变形的胸廓弹回,在产生胸内负压的一瞬间又导致原来损伤区的附加损伤。
(2)炎症反应导致的继发性损伤。
(二)病理与生理变化
肺挫伤的病理改变主要为挫伤区外观呈暗紫色,含气少,不易萎缩。
严重肺挫伤合并肺撕裂伤常形成肺内血肿及肺内假性气囊肿,并发肺不张、血气胸等。
镜下可见肺毛细血管破裂,间质及肺泡内血液渗出,问质水肿,细胞液及渗出液广泛充满肺泡内,肺泡问质出血。
生理改变主要表现在炎症递质的释放破坏肺泡的正常结构,从而影响肺的气体交换。
(1)炎症细胞的迁移与聚集。
中性粒细胞是参与急性肺损伤发病最重要的效应细胞之一[4]。
在细菌内毒素、免疫复合物、肿瘤坏死因子、白介素(IL-l、IL-6、IL-8)等细胞因子作用下,导致中性粒细胞经跨内皮移行浸润至肺泡腔。
被活化的中性粒细胞膜上还原辅酶Ⅱ氧化酶活性增强,引发呼吸爆发,导致多种炎症递质其代谢产物的大量释放,引起肺毛细血管内皮和肺泡上皮细胞损伤,这是导致ARDS的重要环节[5]。
(2)炎症递质释放。
来自肺内外的各种病原体(如LPS)与单核-巨噬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表面的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结合后,通过激活髓样分化因子88(MyDS8)依赖性与非MyD88依赖性信号转导通路,导致多种炎症相关转录因子的活化,继而启动TNF-α、IL-1、IL-6、IL-8等促炎细胞因子、趋化因子、黏附因子及诱导性NO合酶(iNOS)等基因转录,导致表达调控机制发生紊乱,并且由此分泌的炎症递质又可与炎症细胞受体结合,进一步促使炎症细胞的激活产生次级炎症递质,引起炎症反应的放大。
二者互为因果,形成所谓的“炎症级联反应”,造成炎症递质的泛滥。
其中核因子-ƘB(NF-ƘB)的激活在炎症反应中起着中心作用。
(3)急性弥漫性肺泡-毛细血管膜损伤。
血管内皮细胞(EC)对血管壁通透性的调节和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合成及分泌肺表面活性物质(Ps)起到较为重要的作用[6]。
氧自由基、蛋白酶等造成肺泡、毛细血管膜结构完整性被破坏,肺微血管通透性增高,血浆蛋白质渗入
肺间质,造成肺间质和肺泡水肿及大量纤维素渗出;PS减少或活性降低,导致肺泡表面透明膜形成,小气道陷闭,肺泡萎陷不张,发生弥漫性微肺不张,肺的顺应性降低。
上述改变都能造成肺内氧弥散障碍,气/血比例失调,肺内分流增加而发生低氧血症,引起呼吸窘迫。
二、肺挫伤的诊断方法
(一)详细了解患者的损伤机制
充分了解患者因何种方式受伤,外力主要作用于患者身体哪个部位等均有助于医生作出正确的诊断。
一般认为高速低位移主要引起肺泡区肺挫伤,类似于冲击型肺损伤,冲击侧损伤大于对侧;而低速高位移时,主要引起肺门区损伤,类似于挤压型肺损伤,两侧损伤程度相似;高速高位移时,所有肺组织均受损伤。
(二)临床表现
据损伤程度分为单纯型肺挫伤和严重肺挫伤。
前者表现为胸壁压痛,咳嗽时加重,无明显气短;有合并伤者,除胸痛较前加重外,出现不同程度的胸闷、气短、咳嗽、咯血、皮下气肿、呼吸浅快及口唇紫绀。
而严重肺挫伤患者易发生ARDS。
(三) X线胸片检查
X线胸片是肺挫伤的主要传统诊断手段,且经济、方便,应首先使用。
其表现大多在受伤即刻或l小时内出现,一部分在伤后4-6小时出现,也有小部分在创伤后48小时后出现。
范围可由小片局限区域到一侧多个肺叶,程度可以有斑点状浸润、弥漫性或局部斑片融合浸润,以至弥漫单肺或双肺大片浸润或实变阴影。
但X线胸片的改变不一定在伤后早期出现,而且其发现往往比实际损伤为轻,故对怀疑本症者应多次复查。
(四) CT检查
物试验表明,CT对肺挫伤的评价与活检结果基本一致,无假阳性。
现多数学者[7]认为CT诊断肺挫伤的准确性高于X线胸片,且肺挫伤常继发于其它严重胸伤,为快速准确了解胸部创伤情况,有条件的单位高速螺旋CT检查作为早期主要诊断方法,是确诊的最主要手段。
(五)血气分析
肺挫伤患者的动脉血气分析指标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变,故它主要用来区别单
可正常或轻纯型肺挫伤和和呼吸功能不全性肺损伤。
一般认为单纯型肺挫伤PaO
2
度下降,经吸纯氧后好转;肺功能不全性肺损伤有明显的低氧血症,Pa0
<60mmHg,
2
吸纯氧时仍较低;当肺泡-动脉氧压差加大或氧合指数<300mmHg时,应该高度怀疑肺挫裂伤的存在;当氧合指数<200mmHg时,应高度怀疑ARDS的可能。
另外,血气分析在连枷胸对呼吸功能影响的评价,决定是否实施胸壁固定术及呼吸机使用的指征中有重要的作用,且有助于随时了解治疗效果及判断预后。
三、肺挫伤的治疗
(一)基本原则
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胸廓的完整性,止痛,供氧,必要机械通气、补液、利尿、广谱高效的抗生素预防控制感染,短期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药物解除肺血管、支气管痉挛及预防应激性溃疡等。
(二)保持呼吸道通畅
凡肺挫伤都有一定程度的下呼吸道阻塞,特别要注意严重肺挫伤气管内有血液、渗出液及分泌物等储留、阻塞,且常合并连枷胸,排痰功能减弱,易发生严重低氧血症而致ARDS,故保持呼吸道通畅甚为重要。
单纯肺挫伤患者可采用高频雾化吸入,加入沐舒坦等药物效果更好;运用镇静止痛药,并拍背协助排痰。
若
是患者仍不能有效咳嗽排痰,可采用纤支镜冲洗排痰,对胸廓损伤严重或伴颅脑损伤者宜尽早行气管切开排痰。
(三)机械通气
严重肺挫伤采用呼吸器治疗,能减少或防治肺出血、水肿,促进不张的肺膨胀,保证充分的换气、供氧,纠正低氧血症。
肺挫伤伴呼吸功能不全者,应立即施行机械通气,其应用指征为:呼吸频率>40次/分或<10/分,
Pa02<7.98kPa(60mmHg)(Fi02>50%),PaC02>6.67kPa(50mmHg)。
在使用呼吸机时,PEEP是呼吸支持的标准治疗,在获得有效的氧合情况下应保持较低的PEEP值,过高的PEEP值会减少氧合,使肺挫伤区加大,产生气压损伤,同时因胸腔内负压消失,使回心血量减少,对循环稳定造成不良影响。
过去认为在患者合并连枷胸时,使用PEEP能减轻反常呼吸对肺功能的损害,大大减少了手术内固定的应用,现在也主张连枷胸早期手术固定[8]。
(四)抗生素的应用
肺挫伤可导致严重的巨噬细胞、单核细胞免疫功能障碍,对感染的易感性增加,一旦感染后患者生存率将降低[9]。
特别是合并失血、晶体液输入或肾上腺皮质激素都可导致挫伤肺降低细菌清除能力,使肺部易于发生感染。
,故应使用有效的广谱抗生素。
(五)合并伤的治疗
肺挫伤常常伴其他部位的损伤,特别是胸部创伤常常有多发性肋骨骨折、连枷胸、血气胸及肺裂伤等,合并伤伤情严重,需要紧急处理。
如胸腔内积气、积血,需要行胸腔闭式引流;连枷胸形成反常呼吸运动,需要行肋骨固定;腹腔内脏器破裂或出血行剖腹探查手术;合并有头颅开放性损伤或颅内出血的患者,需紧急开颅手术。
(六)缓解疼痛
伤后疼痛是引起肺部感染的重要原因。
患者因害怕疼痛,不敢深呼吸和用力咳嗽,使气体交换量减少,气管和支气管内分泌物潴留。
故有效的镇痛有助于患者咳嗽排痰,且能缓解因疼痛引起的限制性呼吸困难,让患者早期下床活动,促进肠蠕动恢复,改善因术后伤口疼痛所致凝血功能紊乱,有利于术后康复。
药物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非甾体类抗炎药、阿片类镇痛药等[10];用药方式包括传统的口服、肌肉注射及皮下及静脉途径。
现目前国内外应用硬膜外自动镇痛泵术后镇痛日益增多,通过一次性自控镇痛泵硬膜外腔连续释放药物,镇痛疗效确切,平均用量小,不良反应少。
其他治疗包括激素的应用和限制晶体液的输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