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七单元 口语交际 习作 语文园地七人教(部编版)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七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七教案

语文园地七第 1课时我的发现与日俱增学习目标:1、能主动发现成语的构词特色,指引学生识记十二条成语。

2、读读认认经过生字加偏旁组字连词,认识八个生字词语。

读读背背优美的古诗名句,培育学生对古诗句的赏识能力。

一、我的发现(本组“我的发现”编排的是AABC式的成语。

)读一读1.请同学们各自轻读词语,读禁止的字能够借助拼音或向同桌讨教。

2.开火车轮读词语。

想想读了这些词语以后,你有什么发现?比一比1.依据这些词语的规律,你还可以想出这样的词语吗?此刻比一比谁累积的词语多。

老师这里也有一些特别形式的词语 , 请你读一读。

2.竞赛速记:一分钟时间读记,看你能记着多少词语。

3.你会用这些词语灵巧运用吗 ?( 同步 45 页 4 题)说一说你知道哪个词语的意思?随意说一句话或一段话,用上一个或几个词语。

4.除了 ABCC的词语还有 AABB的词语你还记得吗?老师这里有一些你读读。

你理解哪个词语的意思就记在书上。

(最少记三个)5.我们还学习过 ABB的词语,请你记在书上。

二、与日俱增读读认认1.轻声读每组词语,要求读正确。

2.投影打出词语,请学生轮读。

3.题中每一组字有什么共同之处?(每组中左侧是已学过的熟字,右侧的字是熟字加偏旁构成的)4.借助拼音,读准生字条中的 12 个生字。

5.朗诵稳固。

6.说一说你还有哪些学习汉字的方法。

三、读读背背1.我们读了许多的古诗,好多古诗的内容是反应单纯的友谊、浓浓的乡情和永久的亲情的。

今日我们就来学一些。

2.各自轻声念书上供给的诗句,把此中的生字拼读正确,把诗句读通顺。

3.指名读──小组齐读──高声自由读。

4.品尝这些诗句的意思,而且试着读出感情。

5.指名再读诗句,师生评论。

6.练习背诵──指名背诵。

7.鼓舞学生按自己喜爱的方式累积诗句。

(如,采集描绘春季的诗句,描绘边塞战争的诗句,反应送其余诗句等。

)四、兴趣语文故事引入说“言”激趣1.猜一猜:表示祥瑞的话叫──“吉言”名人说过的话叫──?精华有名的话叫──?起誓所说的话叫──?临走写下的话叫──?2.读一读。

最新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七 教案+反思-精品

最新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七 教案+反思-精品

语文园地七教学导航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课堂小结参考答案:1. (1)小明这次只考了50分,他没精打采地走在回家路上。

(2)这次高考,她虽然名落孙山,但她并没有灰心丧气,决定复习一年再考。

(3)黄河不断地奔涌着,永不停息。

(4)徐悲鸿是一位名扬中外的画家,以画骏马最为有名。

(5)我不过是对他作了善意的批评,但他就此耿耿于怀,认为是和他过不去。

2. (1)中秋夜,一轮明月宛如一个圆圆的大玉盘挂在夜空中。

(2)天上的星星像无数颗珍珠撒在深蓝的夜空。

(3)夏天的太阳好像一个大火球烧烤着大地。

(4)天上的白云好像一朵朵雪白的棉花。

(5)细细的春雨就像春姑娘纺出的线一样。

(6)天上的彩虹好像一座七彩的桥。

(7)树叶一片片落下,像一只只蝴蝶在飞舞。

(8)远看桃花,就像一片火红的朝霞。

(9)树上的苹果像灯笼似的又大又红。

3. 你可知道,枫叶有多可爱吗?走进公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一片灿烂燃烧着的枫树林,从远处望,犹如一座火焰山。

走进枫树林,热情洋溢的枫叶,在微风的吹拂下,向我们点头微笑,欢迎我们的到,我捡起一片枫叶,细细地观察起,一片枫叶上有七个小小的叶瓣组成,它的边有些毛糙,红色的茎细长细长的,像一只张开的手掌,枫叶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它变化的色彩,春天的枫叶是绿色的,可是一到秋天就渐渐变成红色,火红火红的,像一个魔法师,美艳极了。

4. 寻物启事今天上午早操时间,因本人不慎,在操场丢失米黄色塑料文具盒一个,内有自水笔、圆规、三角尺等。

那位同学拾到,请交给中队辅导员老师,谨表谢意。

三年级一班李晓慧2018年5月27日5.(1)笔画较少的字,要把笔画写开一些。

(2)笔画较多得字,要把笔画写得短小些,缩小笔画间距。

6. 兵将挡,水土掩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眼见为实,耳听为虚近朱者赤,近墨者黑7.知无不言,言无不尽送君千里,终须一别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两虎相争,必有一伤下笔千言,离题万里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山河易改,本性难移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与人方便,自己方便言者无意,听者有心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失之毫厘,差之千里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反思)第七单元口语交际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反思)第七单元口语交际
3.教师小结,导入课题:这些言语形象生动的说明了在平时交流中语言的艺术性,这节课我们就围绕以上谚语展开口语交际。(板书课题:说说自己的感受)
二、小组交流,畅所欲言。
1.小组内交流。
(1)交流内容:在平时的学习中老师无意间的一个眼神,同学的一句规劝可能都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也可能会对你的学习或行为产生很大的促进作用。生活中妈妈的一句鼓励,亲友的一句问候,可能会使你觉得暖洋洋的。别人无意间的一句话也有可能会对你造成伤害。请回忆自己有关的亲身经历和当时的感受,然后进行交流。
(2)劝说的技巧:劝慰别人要情感真挚,语言真诚,以情动人,以理服人,另外还要看清劝说的对象,了解对方的性格特点,弄清楚事情的前因后果,明确劝说的目的。(板书:情感真挚,语言真诚,弄清因果,明确目的。)
(3)我会这样劝说那个小同学:你好,小朋友,楼梯扶手又陡又滑,你这样玩儿会摔伤的。以后不要再这样了,好吗?
口语交际 劝说
教学导航
[教学目标]
1.了解和感悟语言的技巧,与人交流态度真诚。
2.了解和感悟劝说的技巧,能态度真诚地劝说别人。
3.了解和感悟劝告语言的特点和技巧,鼓励学生回忆和了解生活中的具体事件和情境,充分考虑对方的身份的地位,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进行得体的劝说。
4.继续引导学生练习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具体清楚,把句子说通顺。
(2)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劝说那个小同学?
2.小组同学交流,小组长汇总小祖同学的意见。
3.小组派代表发言,组内其他同学可以做补充发言。
4.教师小结:
(1)第一个同学的劝说带有责备的语气,第二个同学的劝说带有批评的语气,第三个同学的劝说语言真诚,以情动人,以理服人。所以,我认为那个小同学更有可能接受第三个同学的劝说。
(2)交流要求: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有相同经历的同学也可以进行补充发言,也可以提出自己的疑问,发言的同学要耐心回答。语言要诚恳,说得详略得当,条理清晰。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7单元语文园地七(教案)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7单元语文园地七(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本单元,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能够用普通话进行交流;学习本单元的生字词,并能用学到的词语造句;学会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掌握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学会书写规范的楷书字;培养学生欣赏美、表现美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交流等方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高语文素养,培养阅读、写作、口语表达能力;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本单元,使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培养热爱大自然、珍惜资源的情感;培养团结协作、乐于助人的品质;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识字与写字:学习本单元的生字词,掌握其音、形、义,会用生字词进行口头和书面表达。

2. 课文阅读:学习本单元的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语文园地:学习修改病句、掌握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学会书写规范的楷书字,欣赏美文,进行口语交际。

4. 课后作业: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语文素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习本单元的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修改病句、书写规范的楷书字。

2.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掌握比喻句的基本结构,进行口语交际。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文朗读录音、PPT课件、黑板、粉笔等。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字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故事等形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学习:学习生字词,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交流学习心得,分享学习成果。

4.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强调重点、难点。

5.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7单元语文园地七2. 内容:本节课所学知识点的关键词,以提纲形式呈现。

部编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教案设计

部编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教案设计

第七单元《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教案设计第七单元《口语交际:劝告》[教学目标]1.能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方式,尝试劝告别人。

2.能采用合适的语气,站在别人的角度劝告别人。

[教学重难点]能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合适的语气,从别人的角度着想劝告别人。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播放视频:有一个同学,下课时坐在楼梯的扶手上往下滑。

2.提出问题:看到这个同学的行为,你会怎么做呢?3.揭示课题,齐读课题。

(板书:劝告)二、互动讨论,感知劝告1.播放视频,组织讨论:对那位同学的不当行为,应该怎样进行劝告?(1)出示教材中的三种不同的“劝告”。

(2)小组讨论:如果你是那位同学,你更乐意接受谁的劝告呢?为什么?2.全班交流,归纳总结。

三、实践尝试,巩固要点1.创设情境,练习劝告。

(1)提出问题:这周轮到我们班执勤,如果你看到下列现象,会怎样劝告呢?课件出示情境:①下课了,一年级小朋友在走廊里追逐打闹。

②午饭后,几个高年级同学随手把餐盒扔在地上。

③午间休息时,几个男生在阅览室里大声喧哗。

(2)同桌合作,选择一个话题练习。

2.全班交流,教师引导辨析:哪些劝告是成功的?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呢?哪些劝告是不成功的?可以做哪些改进?(提醒学生依据“注意说话的语气,不要用指责的口吻,多从别人的角度着想,这样别人更容易接受”展开点评,提出改进建议)3.依据教材,提供情境。

(1)提出问题:刚才的劝告都是发生在校内,如果在校外看到这些情况,你会怎样劝告他们?①有同学违反交通规则,横穿马路。

②表哥喜欢玩电脑游戏,一玩就是一整天。

(2)小结:注意劝告的场合要适宜,在劝告的同时,还可以提出建议。

劝告有时候未必会成功,在规劝他人时要注意对象的反应,保护好自己。

四、布置作业选择一个内容练习“劝告”,和伙伴合作练一练。

①看到小伙伴在河上窄桥追逐打闹。

②看到家长在室内抽烟。

[教学反思]本节口语交际课上,我先创设情境给予学生自主表达的机会,为后续讨论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2020年春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7单元《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精品教学设计

2020年春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7单元《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精品教学设计

口语交际:劝告习作:国宝大熊猫二、利用资源学习表达1.(课件出示3:大熊猫图片)对于大熊猫,你想了解哪些问题呢?根据学生的发言,教师总结如下:(课件出示4)(1)大熊猫是猫吗?(2)大熊猫吃什么?(3)大熊猫生活在什么地方?(4)大熊猫哪些地方是白的,哪些地方是黑的?(5)大熊猫为什么被视为中国的国宝?……2.师随生的回答,在题目下板书:外形(样子);生活习性;为什么被视为国宝。

(板书:外形(样子)生活习性为什么被视为国宝)3.(课件出示5)(1)可以参考以上信息,也可以根据自己课前查找的资料,围绕上面的问题,介绍一下大熊猫。

(2)学生上台说。

提示:说的同学要清楚、完整、流利;听的同学要专心、认真,想补充时要先举手。

(3)小组内说,互相提意见、补充,再推选代表上台说。

(4)组织学生参与评价。

评价时,重鼓励,少批问题引领,资料展示,教给学生写作的方法,解决一些疑难问题,减轻了写作的难度,理顺了写作的思路。

不着痕迹地指导学生从说到写,进行牵移,降低了写作的难度,激发了学生写作的兴趣。

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学会修改,尽量保证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获得写作的快感。

可以欣赏自己的,也可以欣赏别人的;也可以欣赏一个词语。

语文园地1.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笔画笔顺。

2.教师巡视,强调写字姿势和握笔姿势,个别指导。

注意这些字笔画较多,有的字笔画较少,要注意笔画少的字,要把笔画写开一些,笔画较多的字,要把笔画写得短小些,缩小笔画间距。

(板书:笔画少的字,要把笔画写开一些,笔画较多的字,要把笔画写得短小些,缩小笔画间距。

)比如“术”,撇捺要写得舒展,竖占准竖中线,整个字在田字格的正中央。

“露”笔画很多,要把哥哥笔画写得短小扁一些,才不至于出格。

3.优秀作业,投影展示,师生评议:在书写中特别需要注意的两点。

(1)一是笔画要写规范、正确、整洁。

(2)二是字的大小要适中。

(3)注意笔画和笔画少的字,间距、比例、长短不一样,笔画多的字不要写得太拥挤。

部编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教案设计

部编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教案设计

第七单元《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教案设计第七单元《口语交际:劝告》[教学目标]1.能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方式,尝试劝告别人。

2.能采用合适的语气,站在别人的角度劝告别人。

[教学重难点]能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合适的语气,从别人的角度着想劝告别人。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播放视频:有一个同学,下课时坐在楼梯的扶手上往下滑。

2.提出问题:看到这个同学的行为,你会怎么做呢?3.揭示课题,齐读课题。

(板书:劝告)二、互动讨论,感知劝告1.播放视频,组织讨论:对那位同学的不当行为,应该怎样进行劝告?(1)出示教材中的三种不同的“劝告”。

(2)小组讨论:如果你是那位同学,你更乐意接受谁的劝告呢?为什么?2.全班交流,归纳总结。

三、实践尝试,巩固要点1.创设情境,练习劝告。

(1)提出问题:这周轮到我们班执勤,如果你看到下列现象,会怎样劝告呢?课件出示情境:①下课了,一年级小朋友在走廊里追逐打闹。

②午饭后,几个高年级同学随手把餐盒扔在地上。

③午间休息时,几个男生在阅览室里大声喧哗。

(2)同桌合作,选择一个话题练习。

2.全班交流,教师引导辨析:哪些劝告是成功的?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呢?哪些劝告是不成功的?可以做哪些改进?(提醒学生依据“注意说话的语气,不要用指责的口吻,多从别人的角度着想,这样别人更容易接受”展开点评,提出改进建议)3.依据教材,提供情境。

(1)提出问题:刚才的劝告都是发生在校内,如果在校外看到这些情况,你会怎样劝告他们?①有同学违反交通规则,横穿马路。

②表哥喜欢玩电脑游戏,一玩就是一整天。

(2)小结:注意劝告的场合要适宜,在劝告的同时,还可以提出建议。

劝告有时候未必会成功,在规劝他人时要注意对象的反应,保护好自己。

四、布置作业选择一个内容练习“劝告”,和伙伴合作练一练。

①看到小伙伴在河上窄桥追逐打闹。

②看到家长在室内抽烟。

[教学反思]本节口语交际课上,我先创设情境给予学生自主表达的机会,为后续讨论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教案语文园地七口语交际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教案语文园地七口语交际

1、交流时做到态度大方有礼,表达明白流利,内容丰富,吸引人。 2、培养认真倾听的习惯和多种评价方式。
课件
教学内容、时间安排、教法选择、学法指导 一、导入新课 1.世界真奇妙,不看不知道。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给我们人类留下 无数的奇珍异宝,大自然中,植物奇闻,动物轶趣,有太多的知识 等待我们去了解。在我们人世间,真善美、假丑恶,有太多的故事值 得我们去交流……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讲述一下大家 所了解的奇妙的世界。 2.下面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神奇世界”,给小伙伴们分享吧。 二、提出要求 1.交代讲述、倾听要求。 讲的同学要举止自然大方,吐字清楚,让别人听明白;听的同 学要认真听,可以提问;如果是你熟悉的地方还可以补充。 2.四人一小组,各人先在组内展示自己搜集的有关资料,向小 组成员简要介绍自己要讲的内容。 3. 组内成员里每个人以“小组代言人”的形式交流自己的信 息,教师巡视。 三、全班交流 1.每个学生上台演讲,全班交流,共同评议讲述情况。(班上人 数不多) (评议要求:如仪态是否自然大方、 语言是否流利通顺,是否有 声有色,也可以 谈谈 你 从 中 获 得了 什么 信息,各 抒 己 见 ,不做 规 定。) 2.大家评选出每本组的“最佳代言人”。 3.说说哪些同学比以前有进步,比以前说得好。掌声鼓励。 四、激发兴趣,拓展练习 1.这节课同学们每个人都讲述了自己搜集的“奇妙世界”。你们 每个人介绍的内容,就像打开大千世界的一扇门,这么多的信息, 你们是从哪里搜集到的,请同学们各自谈谈。 2.学生交流。 3.同学们这么喜欢 和小伙伴们分享自己的 收获 ,那 我们 办一个 “世界真奇妙”展示厅。 请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发布自己的信息,让 同学们来和你一起分享快乐。 修改记录
1
板 书 设 计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
【学习目标】
1.鼓励学生回忆和了解生活中的具体事件和情境,充分考虑对方的身份、地位,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进行劝说。

2.了解和感悟劝说语言的特点和技巧,体会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3.了解大熊猫,并能整合资料,写一篇作文向大家介绍大熊猫。

4.通过交流平台,引导学生平时多积累好词好句,并能运用到自己的习作当中。

5.通过词句段学会用问句开头写一段话。

6.学写寻物启事,注意格式。

7.注意笔画较少的字和笔画较多的字的间距架构。

8.积累约定俗成的八字成语。

【学习重难点】
1.了解和感悟劝说语言的特点和技巧,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进行劝说。

2.整合信息,向大家介绍大熊猫。

3.学会写寻物启事;积累八字成语。

【学前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劝说)
一、巧设情境,导入话题。

同学们,今天早上老师上楼的时候遇到了一件事情,觉得很有意思,想让同学们帮忙判断一下谁的劝说效果最好。

1.课件出示课本中所给的劝说事例。

2.你认为那个同学最有可能接受谁的劝说?为什么?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劝说?
3.引导学生思考交流。

4.引导学生思考:劝说别人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
5.师总结:不用指责的口吻;多从别人的角度着想。

二、实战运用。

课件出示:
情景一:有同学违反交通规则,横穿马路。

情景二:表哥喜欢玩电脑,一玩就是一整天。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商量怎么样劝说更有效,小组交流后,推选代表在全班交流展示。

2.小组代表交流时,其他同学认真听,听后进行评议。

第二课时
(习作:国宝大熊猫)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播放有关大熊猫活动的图片和视频。

2.看到这样可爱的大熊猫,肯定有许多同学迫不及待地想进一步了解大熊猫吧?你们心中应该有许多关于大熊猫的疑问需要解答吧?说一说你心中的疑问。

预设:(1)大熊猫是猫吗?(2)大熊猫吃什么?(3)大熊猫生活在什么地方?(4)大熊猫身上哪些地方是白色的?哪些地方是黑色的?(5)大熊猫为什么被视为中国的国宝?……
二、解决问题,了解大熊猫。

1.看来大家很想全面了解大熊猫,我们先来看一个表格。

(课件出示课本中的图表)
(1)从表格中你了解了大熊猫的哪些方面?
(2)指名说。

2.你还知道有关大熊猫的哪些方面的知识?(可采用小组抢答的形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3.大熊猫为什么被称为“国宝”?师补充介绍。

三、指导写作。

1.把对大熊猫的了解写下来,要求:
(1)解答以上问题要注意先后顺序。

(2)语言要准确、生动,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

(3)合理利用自己收集到的资料。

2.例文引路。

(1)出示例文,学生读一读。

(2)说一说例文介绍了大熊猫的哪些方面。

(3)你认为例文介绍得准确、生动吗?为什么?
3.学生习作,教师巡视辅导。

四、修改评议。

1.写完后,自己读一读,看看有没有不准确的内容,还需不需要补充新的内容。

2.同桌互读,互相检查修改习作。

3.小组推荐优秀作品,全班交流。

4.这些优秀作品哪些值得你学习?借鉴别人的优点修改自己的习作。

第三课时
(语文园地)
一、交流平台。

1.读书时,如果你遇到好词或写得好的句子,你会积累下来吗?在习作时,你会用上这些积累的词句吗?
2.学生各自说出自己的做法。

3.课件出示课本上“交流平台”的内容,请学生读一读这些语句。

4.学生交流读后感受。

5.教师总结:希望同学们今后在读书过程中遇到好词好句时要积累下来,并学着在习作中加以运用,提高写作的水平。

二、词句段运用。

(一)“你可知道,大海深处是怎样的吗?”这是《海底世界》的开头。

请你也用类似的开头说一段话,向别人介绍一种事物。

1.回顾《海底世界》,“你可知道,大海深处是怎样的吗?”这句话起什么作用?
2.课文是怎样围绕这句话来写的?
3.小结:以一个设问句开头,再用整篇文章来回答,通篇的结构层次很清晰,值得我们学习。

4.请你也用这样的开头说一段话。

出示:你可知道,那座山上的石头有多么奇妙吗?……
你是否听说过……
(1)同桌交流。

(2)教师引导:第一句要紧扣石头怎样奇妙展开描写;第二句是个开放性的题目,先提出疑问,再紧扣疑问进行解答。

针对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产生疑问,再探究具体解答,学会总分的表达方式。

(二)写寻物启事。

1.课件出示课本上的寻物启事。

2.了解要点:寻物启事的格式是怎样的,应写清楚哪些信息。

3.学生交流讨论,教师点拨。

4.小结:写寻物启事,内容要完整,说话要得体,交代要清楚,不仅要写清丢失物品的名称、主要特征和丢失时间、地点,也要写明交给谁或交到什么地方。

要注意格式。

5.小练笔:
(1)三(5)班的魏丽昨天下午在操场上丢失了一串钥匙,请你代她写一个寻物启事。

(2)小红今天上午在多功能教室上课时落下了自己的铅笔盒,请你代她写一个寻物启事。

三、书写提示。

1.课件出示:止、内、术、斗、露、醒、慧、蘑。

2.指名读一读这些字,说说自己的发现。

(“止、内、术、斗”笔画都较少;“露、醒、慧、蘑”笔画都较多)
3.师示范书写这些字,强调:笔画少的字,书写时要把笔画写开一些;笔画较多的字,要把笔画写得短小些,缩小笔画间距。

4.指名书写“斗”和“慧”,全班评议,再次强调该注意的地方。

5.学生描红,同桌互评。

6.作品展示,师生交流。

四、日积月累。

1.出示: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它有深刻的思想内涵,简短精辟,易记易用。

成语多数为4个字,也有3字的以及4字以上的成语,有的成语甚至是分成两部分,中间有逗号隔开,如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八字成语。

2.请学生说说“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意思。

(指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灵活的对付办法。


3.出示: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1)读一读这几个八字成语。

(2)借助词典理解这些成语的意思。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比喻不经历艰险,就不能取得成功。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指不要轻信传闻,看到的才是事实。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比喻接近好人可以使人变好,接近坏人可以使人变坏。

指客观环
境对人有很大影响。

4.再读一读这些成语,并试着背一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