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设计大师勒埭强
视觉大师作品赏析

总结:福田繁雄
福田繁雄教授是世界三大平面设计师之一,他在设计理念及实践 上的卓越成就使福田繁雄教授被西方设计界誉为“平面设计教父”。 他的设计理念及设计作品享誉世界,对现代的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福田作品突显魅力的法宝,是对错视原理的精到掌握和应用。他 善于运用图底关系、矛盾空间等错视原理,使其作品大放光彩。正如 福田自己所说的:"我的作品,无论是平面的、还是立体作品的创作 核心,都是围绕着以视觉感官的问题为前提来进行思考。"因此,他 不断地对视错觉进行探求,将不可能的空间与事物进行巧妙的组合达 到视觉上的新知,将合理的与不合理的共同营造出奇异的视觉世界, 在看似荒谬的视觉形象中透出一种理性的秩序感和连续性。 • 他善于运用图底转换、矛盾空间等错视原理,以单纯简洁的元素, 诙谐幽默的形式,创造出富有哲理性思维的视觉世界。他的设计理念 开创了现代设计的先锋,为我们以后的设计开辟新路。 •
土豆招贴(深度分离)
•
•
冈特· 兰堡出生于二战的发源地德国, 土豆伴随兰堡度过了苦难的青少年时期, 因此土豆深深地印在了他的脑海里。兰 堡对土豆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他认为土 豆是德国的民族文化。他的土豆招贴, 令人称道的不是土豆本身,而是奇特的 创意和视觉效应的魅力。土豆系列招贴 体现了兰堡对土豆的钟情,也反映了兰 堡对同一种设计主题的执着。 这些作品都充分体现了兰堡奇特 的想象力,没有人会想到土豆可以分裂 上色,可以在平面上展示空间效果。兰 堡开创了一个先例,他将土豆"玩"到极 致,将对土豆的深度分离当成一种享受 和创造,在摆弄中获得灵感,在享受中 积极思考。他通过平面上的深度分离使 得平凡的土豆获得超乎寻常的视觉冲击 力。
总结
• 靳埭强的水墨作品海报简洁大气,凸显独特的视觉魅力,首先是简 洁,在有限的时间表现出邓福内容页是与中国传统水墨的追求是一致 的,在极简单之中蕴含无尽的内涵,,具有原创风格,用水墨手法表 现现代主义,是对符号内涵的增值和扩充,也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 是中国古典设计与现代设计的完美结合,是中国设计的典范。
五名著名设计师及作品赏析

计学院院长,现任香港艺术馆荣誉顾问、中国中央美术学院客座教 授、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客座教授、广西师范大学名誉教授、景德镇 陶瓷学院科技艺术学院荣誉教授、香港美术家协会理事会副主席、 比利时国际商标中心荣誉大使及香港艺术发展局委员,出版有《平 面设计实践》、《商业设计艺术》、《海报设计》、《广告设计》、 《日本设计师对谈录》及《商标与机构形象》。
《消除口臭》(End Bad Breath)是切瓦 斯特在1968年(37岁)设计的反战海报, 反对美国在越南战争(1959年~1975年) 中对河内进行轰炸。这幅海报以浓郁的色 彩、简洁的标语、漫画的形式来表现反战 主题,只要我们仔细观察便会发现海报里 男子口中描绘的正是飞机轰炸的战争场面, 而标语“End Bad Breath”中的“Bad Breath”在英文中是“口臭”的意思,以 “消除口臭”来影射“反对战争”,传递 热爱和平的愿望。海报以标志美国的“星 条旗”为背景,以此来讽刺美国对越南的 无理干涉,并激发美国民众考虑受战争侵 袭的越南人民的感受,从中可看得出切瓦 斯特作为一名艺术家其热爱民主、和平的 人文主义情怀。
这是澳门回归祖国的招贴设 计,很好的体现了对中国传 统元素和现代设计思想的巧 妙结合。
类似的作品还有很多, 如大家熟悉的中国银行的标 志设计以及多幅招贴,都能 体现这一特点。这些都是很 值得我们学习的。
此作品提取了中国的传 统元素:毛笔的笔触,结 合日式的构图,巧妙的体 现了沟通交流的主题。让 人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智 慧与现代商业文明的和谐 对话。
书籍是兰堡创作的另一个设计主题。在兰 堡眼中,书籍能给人带来光明和希望。他 每年至少为S·费舍尔出版社设计一幅招贴。 这个系列作品中展现了平面书籍给人带来 的想象空间十分广阔。他往往把平面设计 元素分成几个层次,如图中的书被手握住, 这只手由平面转向立体,书似乎悬浮在空 中并投下阴影,营造出一种失重的空间感。 它传达了把握住了知识就拥有了力量的设 计理念。
靳埭强平面设计作品赏析

作者: 胡晓敏
作者机构: 邢台学院
出版物刊名: 小说评论
页码: 183-185页
年卷期: 2012年 第S2期
主题词: 平面设计;作品赏析;意境美;艺术家;设计师;三个方面;不同角度;人格魅力;大师;个人经历
摘要:<正>1引言靳埭强先生的卓越成就连同他伟大的人格魅力都是值得学习的。
在他的思想里,一个设计师,艺术,态度,思维这三个方面的修养都很重要,只有成为真正的思想家才能成为有内涵的艺术家。
本文结合靳埭强先生的个人经历以及其几年来的优秀作品,从不同角度对这位伟大的艺术家的作品进行赏析。
中国著名设计师

中国著名设计师信息来源,豆瓣网、新浪网、百度、花瓣网、设计之家。
(1) 陈绍华--中国设计界的李敖。
陈绍华,人名,较常见,较为有名的是中国当代著名平设计师,深圳市平面设计协会常务理事、深圳市室内设计师协会的高级顾问。
也是中国著名平面设计师有个性、最有成就的设计大师之一的陈绍华。
(2) 靳埭强在平面设计界是当之无愧的大师级人物。
他曾获得过300多个设计类的奖项,其中很多是国际平面设计界一流的大奖。
1999年靳埭强因为对设计界的杰出贡献,被授予香港紫荆勋章。
(3)陈幼坚,生于1950年的香港,凭着个人的天分和敏锐的艺术触觉在设计行业打拼了26个年头。
他曾荣获香港乃至国际奖项400多个,在纽约、伦敦、东京等地名声大噪。
1996年,被设计界视为“圣经”的《Graphis》杂志将陈幼坚设计公司选为世界十大最佳设计公司之一,1997年,海报及艺术挂钟被美国旧金山市现代美术博物馆纳为永久收藏品。
但陈幼坚告诉记者,这次“东情西韵”的展览比所获得荣誉更能涵括他的设计特点和艺术追求(4)王粤飞中国的平面设计史我们无法忽略一个人,他见证了这几十年中国平面设计发展。
作为中国最有影响力和最早的设计师之一,1979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设计系的王粤飞,1987年创办深圳第一家中外合资设计机构深圳嘉美设计有限公司。
平面设计包装设计CIS 王粤飞华人设计师十大设计师深圳设计师著名平面广告书籍一,Making and breaking the grid(如何制作和删除网格)一些平面设计师疯狂地喜爱着运用栅格进行设计,其他设计师则对此不感冒,因为他们认为栅格化的设计使得所有布局看起来大同小异。
即使你是后者,也应该了解平面设计中的网格是怎么一回事,以及如何运用它。
这本书就是教你这些基本知识。
二,The Elements of Graphic Design(译者注:中文书名《平面设计原理》)对于初学者来说,这绝对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它教会你很多有关平面设计的历史以及基础知识。
靳埭强海报作品设计的水墨手法研究

计师外 , 他还常常在 自己 的海报作 品中体现出一 个设计 师的对 社会关 心的态度。在香港 , 每年的 6月 4目都有 很多人 在公园 里点蜡烛静坐纪念 8 9年 的学潮 , 1 9 9 8年是人数最多的一年 。而 就在这一年 , 靳埭强应邀参 加一个字体展览 , 他 有感于 “ 一 国两 制” 后, 香港还能在这一天表达 自己的情感 , 所 以他做 了这 样的 系列海报 。设计中 , 他用水 墨的笔画和宋体的笔 画来展现 字体 的形象 , 把“ 永字八法 ” 做 成 了一个 烛光版本 , 海报 中“ 永” 字的 背景设计 时当年香港 五万人手捧蜡烛集体悼 念的照 片。由此 , 不难看 出靳埭强在海报设计中体现 了对普通 民众生活的关注和 对社会 的关怀。 3 靳埭强海报作品设计 的水墨风格形成的原因 靳埭强海报作品设计 的水墨风格形成 的原 因有 诸多方 面, 也很复杂 , 但归纳起来 , 不外乎客观 因素和主观 因素两种方 面。 首先 , 从客观 因素来看 , 靳埭强水 墨风格的形成 , 显然是受 到了 中国传统文化 的深 深影响 , 继而影 响到 了他的思 维方式 转变 。 从其设计的众多海报作品中 , 我们不难看出 , 他对 中国的文化 的 精髓有其特殊的解读与深刻 的理解 , 这对他 自身设计 风格 的形 成起到 了外因的作用 。其次 , 从 主观 因素来看 , 这 与他 自己学习 的经历有关系。他 曾在伯父 的影响下爱上 了书法 、 绘画 , 并对水 墨有种很特别 的敏感 , 这奠 定了其在 日后 的海报作 品 中运用 水 墨元素的基础 。其实 , 靳埭强水墨风格的形成不是一帆风顺 的, 是其在长期的实践 中逐渐形成的 。在 2 o世纪 的 6 o年 代刚从 事 设计时 , 他的设计 手法还很 西方化 , 使用 的是包豪斯 、 波普等西 方 国家 流行 的设计套路 , 其设计没有独特之处 , 没有得 到设计界 的认可 。7 0年代 , 通过 自己不懈努力在获得 一些肯定后他 开始 研究 中国传统 的文化 , 并在一些 作品中注入代表 中国传统文化 的符号和元素 , 这代表着靳埭强 设计风格开始转 向了。进入 8 o 年代 以后 , 靳埭强逐渐形成了 自己的水墨设计风格 , 对 中国传统 文化的思考与运用也更深入 。现在 , 他已经是 7 0多岁 的享有盛 誉的著名 国际设计师 , 然 而, 他还在不断 的努力 , 希望通 过 自己 创新的作 品能使 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世界 的设计舞台上得到更多
平面构成大师分析

中间的红色圆点有较强的 引人注目力和扩张感,产生 视觉中心。周围以淡墨的方 式绘制了正方形,实现了虚 实结合。圆形给人圆滑的感 觉,直线给人刚强的感觉, 同时,“天圆地方”方与圆 达到了一种平衡。
同族同类的近似构成
5、埃舍 尔
简介
中文名:
摩里茨·科奈里斯·埃舍尔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外文名: 国籍: 出生地: 出生日期: 逝世日期:
《F》海报系列
"UCC"咖啡馆海报 京王百货宣传海报
同形异构的近似构成
2、冈特·兰堡
中文名:
简介
外文名:
冈特·兰堡 Gunter Ram bow
国籍:
德国
出生地:
麦克兰堡地区
出生日期: 职业:
1938 美术家、设计师
毕业院校: 主要成就:
卡塞尔美术学院 世界三大平面设计师
冈特·兰堡是欧洲“视觉诗人”派公认 的一位最有创造力的招贴大师;他始终 坚持用视觉形象语言说话,追求画面的 韵律感、层次感,用最简单的视觉形象 表达最深刻的内涵。兰堡出生于二战的 发源地德国,土豆伴随兰堡度过了苦难 的青少年时期,因此土豆深深地印在了 他的脑海里。兰堡对土豆有一种特殊的 感情,他认为土豆是德国的民族文化。 他的土豆招贴令人称道的不是土豆本身, 而是奇特的创意和视觉效应的魅力。土 豆系列招贴体现了兰堡对土豆的钟情, 也反映了兰堡对同一种设计主题的执着。
M.C.Escher 荷兰
Leeuwarden 1898年
1972年3月27日
职业:
艺术家
毕业院校:
Arnhem建筑与装饰艺术学院
代表作品: 《画手》、《凸与凹》、《画廊》、《圆 极限》、《深度》
平面设计大师及其作品简介

福田利用"图"、"底" 间的互生互存的关系来探究 错视原理。作品巧妙利用黑 白、正负形成男女的腿,上 下重复并置,黑色"底"上白 色的女性的腿与白色"底"上 黑色男性的腿,虚实互补, 互生互存,创造出简洁而有 趣的效果,其手法为"正倒 位图底反转"
靳埭强(中国广东)
靳埭强在平面设计界是当之无愧的大 师级人物。他曾获得过300多个设计类的 奖项,其中很多是国际平面设计界一流的 大奖。1999年靳埭强因为对设计界的杰 出贡献,被授予香港紫荆勋章。 靳埭强特别强调设计师的专业精神 ,他认为漂亮的设计并不一定是好的设计 ,最好的设计是那些适合企业、适合产品 的设计。靳埭强是靳与刘设计顾问公司创 作总监,靳与刘设计顾问公司是香港一流 的设计公司,为无数企业进行过包装设计 。靳在8 0年代初设计的中国银行的行徽 至今仍然被视为典范。
基本要素: 创意+构图+色彩
中外平面设计大师
世界三大平面设计大师
▪ 岗特兰堡(德国) ▪ 西摩·切瓦斯特(美国) ▪ 福田繁雄 (日本)
中国著名平面设计大师
▪ 靳埭强(中国广东) ▪ 刘小康(中国香港)
冈特·兰堡 (德国)Gunter Rambow
• 1938年出生于德国麦克兰堡 • 1958年进入卡塞尔造型艺术 学院学习绘画和实用美术 毕业后担任了多年广告代理机 构的艺术总监, 设计产品和服务业的广告,从 中积累了大量经验, • 1974年担任卡塞尔大学教授 ,国际平面设计师协会成员。
陈幼坚是深爱中国传统文化的 ,但对中国文化遗产的执着和骄傲,并 没有使他变成一个固守传统的“艺术遗老 ”,而是让东西文化在他的设计理念中更 为合理地融结在一起。他成功地揉合西 方美学和东方文化,既赋予作品传统神 韵又不失时尚品味的优雅,展出的有柄 瓷杯、茶叶盒、文具以及杯垫等作品中 国风味浓重,却又不失优雅精细。他在 东京新宿的高岛屋有一家命名“茶语”的 茶馆, 陈幼坚在展馆现场 从茶馆的室内装潢和司标设 计到茶具的选用,都堪称是陈幼坚设计 艺术精髓,而东京三菱银行的CI、 NIKKO的现代中国餐具都让人体会到了 东西合璧的唯美。
国内外平面设计师作品分析

二、(9)靳埭强作品赏析——《自在》
“一艺术品,须能代表一民族,一时代,一地域,一作家,方为合 格”。靳埭强先生的海报《自在》系列,行云流水般的水墨元素与表达 主题的物体共同出现在画面中,其画面元素安排风格各异,或行云流水, 或憨态可掬,或自由自在,或木讷若拙,无不契合“行”、“坐”、 “睡”、“吃”、“玩”等生命之真谛,给人以气韵生动之感。
一、(6)陈幼坚作品赏析——香港 品牌标志 LOGO设计
“香港品牌”更新后的形象标志保留了原来的飞龙图案,但看起来更富现代 感。带有神话色彩,充满力量的飞龙,把这个城市的历史背景,动力和时代气息 结合起来,并巧妙地嵌进了香港英文名称的缩写“香港”。 由飞龙延伸出来的蓝,绿彩带,分别代表蓝天绿地和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红 色彩带则勾划出狮子山山脊线,象征香港人“我做得到”的拼搏精神。彩带飘逸 灵动,代表香港人应变灵活。而缤纷的色彩则代表这个城市多元化,富活力。这 套新的形象由香港著名设计师陈幼坚完成。
一.(4)福田繁雄《UCC咖啡馆》 海报 1984年
1984年《UCC咖啡馆》海报,他以搅拌咖啡的杯中漩涡正负纹理交错, 造型成众多拿着咖啡杯子的手,并呈螺旋状重复并置,突出咖啡这一主 题图形又不失幽默情趣。这种将主题图形分置并列呈现出相互回转展开 的动态意味的手法,称之为"放射状图底反转"。
一.(5)福田繁雄1986年作品展 海报
国内平面设计师作品分析
一、(1)陈幼坚作品赏析——上海 外滩美术馆LOGO(标志)
陈幼坚设计公司(ACDC)为美术馆设计之标识字体,以Rockbund Art Museum的简写RAM组成,利用简洁的线条反映美术馆简约、充满空间感的 建筑特色;标识的设计稳重之余亦不失亲切感,体现美术馆与城市及生 活互动的特色。其现代简约的风格不论映衬旧建筑,或是与当代艺术一 同展示都表现出和谐与大气。 标识设计亦配合美术馆作为永久文化机构的属性,其中性的风格令 标识历久常新。RAM简写的A字特意镂空,令字体的线条更简约之余,亦 反映美术馆宽阔的空间,以及David Chipperfield所创造的建筑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