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塔阅读题及答案
河北省保定市语文小学五年级上学期期中试题与参考答案(2024年)

2024年河北省保定市语文小学五年级上学期期中复习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基础知识与积累(本大题有9小题,每小题4分,共36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柔韧(rèn)水獭(tǎ)振翅(zhèn)B. 惊愕(è)蜿蜒(wān)挖掘(jué)C. 摄像(shè)拓片(tà)汇编(huì)D. 沉思(chén)领悟(wù)拼搏(píng)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且表达通顺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比赛,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B. 我觉得这部电影特别好看,因此推荐给大家。
C.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对孩子们有很大的启发作用。
D. 在这次活动中,他不仅表现出了领导才能,而且还展示出了团队精神。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与其他三个不同的一项是:A. 河流(liú)B. 河岸(àn)C. 河畔(pàn)D. 河流(hé)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小明非常聪明,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是我们班上的学习榜样。
B. 为了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老师决定开展一场生动有趣的课外活动。
C. 我们在公园里散步,看到了美丽的景色,还听到了欢快的笑声。
D.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我几乎每天都能学到新的知识。
5、(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音、形、义都正确的一项是:A. 悬崖(悬:挂)B. 瞒天过海(瞒:欺骗)C. 踉踉跄跄(跄:跌倒)D. 挑拨离间(拨:挑动)6、(2)请写出下列成语的近义词。
A. 破釜沉舟()B. 前仆后继()7、请根据拼音写出下面词语的正确汉字。
(1)píng shēng ()(2)tīng yíng ()(3)pèi hè ()8、请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1)形容非常寂静,听不到一点声音。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主题阅读(含答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主题阅读(含答案)富饶美丽的大兴安岭①大兴安岭是我国最长的山脉之一,全长1200千米,最高海拔约2000米。
林区面积达22万平方公里,年产木材300多万立方米,居我国四大木材生产基地之首。
②大兴安岭树木数量非常多。
这里地处我国高纬度地区,气候较寒冷。
许多树木不宜在这里生存,所以树种比较单纯。
但这里夏季多雨,日照时间长,在峰峦沟壑(hè)中,到处是由高大的落叶松构成的林海。
这种落叶松是一种高大的落叶乔木。
它的木质坚硬,耐腐,可以用于建筑、桥梁、矿山、铁路等建设上,它的树皮还可以提取烤胶。
在茫茫林海中还生长着针叶樟子松,阔叶树白桦、栎、杨、水曲柳、红柳等树木。
在林区众多的植物中,杜香、蔷薇、榛子、山丁都是人造板的好原料。
③大兴安岭不仅植物多,药材也多。
黄芪、柴胡、沙参都是极好的药材。
④大兴安岭的动物种类也是繁多的。
大型的珍贵动物有黑熊棕熊驼鹿鹿(tǎ)紫貂雪兔鸟类有一百多种其中飞龙是珍⑤大兴安岭地下的矿藏也相当丰富,已探明的有:黄金、铅、锌、铍(pí)等。
⑥茫茫大兴安岭,满山遍野都是宝。
美丽富饶的大兴安岭多么令人向往和自豪啊!1【运用标点】给第④段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2【品读句子】读句子,做练习。
大兴安岭不仅..植物多,药材也.多。
(1)这句话在文中起到了()的作用。
A.总结全文B.照应开头C.承上启下(2)用句中加点的词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理解句段】短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的作用是()A.总结全文,点明中心B.首尾照应C.承上启下4【语文要素】借助关键句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自然段的意思。
请你用“”分别画出短文第②③④⑤段的关键句。
从关键句中可知道短文是从()这几个方面来描写大兴安岭的。
(多选)A.树木B.药材C.动物D.矿藏5【梳理内容】第④段中,作者围绕关键句具体列举的内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禽兽为邻》阅读答案

《禽兽为邻》阅读答案禽兽为邻梭罗在森林之中,有多少动物是自由而奔放地,并且是秘密地生活着的。
水獭在这里过着何等僻隐的生活啊!他长到四英尺长,像一个小孩子那样大了,也许还没有被人看到过。
以前我还看到过浣熊,就在我的屋子后面的森林中,现在我在晚上似乎依然能听到它们的嘤嘤之声。
有一天,我观察到两只大蚂蚁,一只是红的,另一只大得多,几乎有半英寸长,是黑色的,正在恶斗。
一交手,它们就谁也不肯放松,挣扎着,角斗着,在木片上不停顿地打滚。
再往远处看,我更惊奇地发现,木片上到处有这样的斗士,看来这不是决斗,而是一场战争,这两个蚁民族之间的战争,红蚂蚁总跟黑蚂蚁战斗,时常还是两个红的对付一个黑的。
两方面都奋身作殊死之战,虽然我听不到一些声音,人类的战争还从没有打得这样坚决过。
我看到在和丽阳光下,木片间的小山谷中,一双战士死死抱住不放开,现在是正午,它们准备酣战到日落,或生命消逝为止。
那小个儿的红色英豪,像老虎钳一样地咬住它的仇敌的脑门不放。
一面在战场上翻滚,一面丝毫不放松地咬住了它的一根触须的根,已经把另一根触须咬掉了;那更强壮的黑蚂蚁呢,却把红蚂蚁从一边到另一边地甩来甩去,我走近一看,它已经把红蚂蚁的好些局部都啃去了,它们打得比恶狗还凶狠。
双方都一点也不愿撤退。
显然它们的战争的口号是“不战胜,毋宁死”。
同时,从这山谷的顶上出现了一只孤独的红蚂蚁,它显然是非常地冲动,它从远处看见了这不平等的战斗——因为黑蚂蚁大于红蚂蚁将近一倍,——它急忙奔上来,直到它离开那一对战斗者只半英寸的间隔,于是,它觑定了下手的时机,便扑向那黑色斗士,从它的前腿根上开始了它的军事行动,根本不顾敌人反噬它自己身上的哪一局部;于是三个为了生命纠缠在一起了,好似创造了一种新的胶合力,使任何铁锁和水泥都比不上它们。
这时,如果看到它们有各自的军乐队,排列在比拟突出的木片上,吹奏着各自的国歌,以鼓励那些落在后面的战士,并鼓舞那些垂死的战士,我也会毫不惊奇了。
浙江省温州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温州市2023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下)学业水平期末检测语文试题2024.6亲爱的同学:欢迎参加考试!请你认真审题,积极思考,细心答题,发挥出最佳水平。
答题时,请注意以下几点:1.全卷共6页,有16道题。
满分100分(含书写3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3.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卷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一、班级开展“水文化”专题学习,请你参与。
(19分)◎水·汉字整理1.人们的生活与水密不可分。
观察下边的汉字树,发现规律,填写汉字。
(2分)(汉字树)2.根据汉字树,推测其分成三类的依据。
(2分)◎水·诗文鉴赏3.梳理诗文,借助图示赏析古诗。
(11分)关关雎鸠,①______。
(《诗经·关雎》)气蒸云梦泽,②______。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③______,______。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胃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④______,忘路之远近。
(陶渊明《桃花源记》)(1)将图示中的诗文补充完整。
(5分)(2)从图示的诗文中任选一句(示例诗句除外),借助图示,参考示例,发挥想象,进行赏析。
(3分)【示例】“茅飞渡江洒江郊”,大河相连为“江”,这里用“江”凸显阻隔之远,可以想象诗人眼睁睁看着茅草被秋风吹过江,却又无法过江去取的画面,感受到他的无奈与悲伤。
(3)运用以上鉴赏方式,结合加点字,赏析下面的诗歌。
(3分)北涧泛舟[唐]孟浩然北涧流恒满,浮舟触处通。
沿洄自有趣,何必五湖中。
◎水·文化领悟4.中华文化有以水喻人的传统。
从下列人物中任选一个,借助示意图,参考示例,分析人物。
(4分)【示例】孙少平像大江一样奔涌向前,积极进取。
他不甘平凡,外出黄原揽工,坚持自学,努力追求理想:遭遇师傅离世、田晓霞牺牲等打击,他勇敢面对。
他以奔涌之姿,谱写平凡而有力的人生篇章。
2021年冀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短文阅读专项水平练习及答案

2021年冀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短文阅读专项水平练习及答案一、阅读下面短文,完成问题。
文房四宝古代人写字主要用毛笔,用毛笔离不开墨、纸和砚(yàn)台、他们把笔墨纸砚叫作“文房四宝”。
以前、全国有很多地方出产这几样东西,以安徽的产品最为出名。
古代的文人、画家如果得到安徽的笔墨纸现、就会高兴得如获至宝、爱不释手。
安徽的“文房四宝”是:宣纸、徽墨、宣笔、歙(shè)砚。
安徽泾(jīng)县是宣纸的故乡。
泾县在古代属宣州管辖(xiá),所出产的纸就叫宣纸。
宣纸主要原料是青檀树皮和稻草,造纸要用一年时间,经过大小工序一百多道,造出来的纸又白又光又薄、而且结实,卷、折都不怕、保存几百年也不会变色,被人们称为“纸中之王”。
徽墨有很多品种。
它的特点是色泽黑润,写起字来特别流畅、能分出浓淡层次。
徽墨做得也很精美,上面刻着山水花草图案,是难得的工艺品。
学宣笔和宣纸一样,也是泾县出产,它以选料严格、精工制作著称。
用来制歙砚的材料很稀有,镌刻时很不容易。
一块歙砚。
往往要用几个月时间才能制成,所以显得来之不易、异常珍贵。
1.短文有________个自然段,主要是绕第________自然段写的。
2.从文中找出合适的词填在横线上。
①好像得到极珍费的宝物。
________②得到它非不容易。
________③喜爱得舍不得放下。
________3.“宣纸主要原料是青檀树皮和稻草,造纸要用一年时间,经过大小工序一百多道”这句话中的“一年时间”说明________;“一百多年”说明________。
4.根据短文中的介绍,纸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徽墨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
5.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
①宣纸制作精美,是难得的工艺品。
(____)②歙砚珍贵的原因是材料稀有,制作不易。
(____)③安徽泾县是宣笔和宣纸的故乡。
(____)二、阅读理解蜻蜓和蚂蚁逛来逛去的蜻蜓,整个夏天尽是唱啊跳啊玩啊,转瞬之间,冬天已经在眼前了。
2021年语文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理解阅读专项强化练习及答案

2021年语文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理解阅读专项强化练习及答案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花的授粉花有雌雄两种花蕊。
花要结果子,必得要雌蕊得到雄蕊的花粉才行。
有些花的雌蕊得不着花粉,就白开一场,没有结果就凋残枯死了。
有些花的雄蕊的花粉,是自动地落到本花的雌蕊上。
可是有些花却要靠外界的力量做媒介,把这花的花粉传递到那花的雌蕊上。
说是这样结成果实种子,要比较强健些呢。
所以多数花为了要得着强健的后代,使种族兴盛,都找媒人给自己做媒传递花粉。
花所请的媒人,有风,有水,有昆虫。
大概请昆虫做媒的花最多。
在昆虫媒人当中,顶顶受花欢迎、有名气的,是蜂、蝶、蛾三大望族。
花很懂得虫情世故,它知道昆虫决不肯白白地替它效劳。
它必定要备一份厚礼,才请得到媒人。
所以它特别制造了香甜的花蜜,作为酬谢媒人的筵席。
花恐怕昆虫不知道它有花蜜,还用了心计,装上艳丽的花冠,散出芬芳的香气,利用荚色芳香来招引昆虫上门。
这跟商店用大招牌、装霓虹灯招引顾客有些相像。
昆虫来到花里,就不客气地享用花备办的筵席。
吃这顿丰盛的筵席的时候,昆虫还带上一身花粉,就把花粉传送到别朵花的雌蕊上,完成它的使命。
1.花朵怎样才能结成比较强健的果实种子?说法最准确的是()A.自动落粉B.靠外界的力量传粉C.请昆虫传粉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花朵可以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帮助传粉,其中本文重点介绍的媒介是________。
3.画线句子中的“大概”一词可以去掉吗?说法正确的是()A.可以去掉,显得啰唆B.不可以去掉,因为作者也不知道详情C.不可以去掉,因为下面的内容只是作者的推测,显示了语言的准确性4.短文把昆虫比成了________,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
5.花朵为了让昆虫传粉,做了哪些努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迪斯尼和米老鼠沃尔特·迪斯尼是美国最负盛名的人物之一。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短文阅读及答案(审定版)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短文阅读及答案(审定版)一、课外阅读,完成练习。
鸟趣几年前,家里的糯米生了虫子,在阳台上晾晒时,发现常有麻雀啄食,怯生生的,甚是有趣。
从那以后,我便有意在阳台的水泥台上撒下一些米,玻璃杯里装满水。
几年来,不管酷暑寒冬,一群群的麻雀成了每天必然“光临”的朋友了。
每到4月上旬,雏鸟来了,由母鸟带着,一只母鸟带着两三只小雏鸟,母鸟啄了食物嘴对嘴地喂,不辞辛苦地履行母亲的职责。
有一次,我发现一只受伤的鸟,一条腿已经折断,伤残的肢体连皮耷拉着,只能用一条腿艰难地支撑着身体,用爪子紧紧抓住电线,摇摇晃晃好不容易才使身体保持平衡。
我为它的生存担忧了,此后,我大约有半个月未见它的踪影,我想,它肯定是死了,心中不免有些怅然。
在一个雨雾蒙蒙的天气里,天空一片灰暗,突然我眼睛一亮,我又看见那只伤鸟了。
它的羽毛淋得透湿,停在电话线上仔细整理羽毛,抖搂水珠。
更使我吃惊的是,它的伤腿居然“康复”了,像一个伤病人拄着拐棍,一颠一颠地跳跃。
我庆幸它战胜伤残活下来了。
还有一只老麻雀,它伤了翅膀,一个翅膀拖挂到地上,起飞蛮费劲,几经磨炼,伤翅硬朗起来,又能振翅高飞了……我常感叹,这些小生灵,它们蹦蹦跳跳,叽叽喳喳地生活在大自然中,也会遇到各种困难与麻烦,它们为了生存,顽强地活着,真是令人感动。
1.面对那只受伤的鸟儿,“我”的情绪发生了哪些变化?从文中找出反映这一情绪变化的词语,依次写在下面的括号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作者发现麻雀在阳台上吃虫子时“__________”的样子,觉得“甚是有趣”;又把感动于“遇到各种困难与麻烦”的小生灵能“________地活着”视为另一种“鸟趣”。
3.仔细阅读短文,说说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你积累了哪些含有鸟名的成语和古诗句?写在下面短横线上。
(1)含有鸟名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含有鸟名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短文阅读及答案(考题)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短文阅读及答案(考题)一、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水柳村的抱抱树(节选)东山山脚下的水柳村,河道两旁长着成排的柳树,柳条映在清澈的河水上,干净又漂亮。
最近,水柳村有了大麻烦。
十字河道口的一棵老柳树,不知犯了什么毛病,谁经过他那里,他便伸长柳条,紧紧一抱,直抱到满意了才松手。
他抱了娶媳妇的新郎,却把一船礼物推到了河里;抱了滑滑板的阿水,却让他栽了个大跟头……老柳树变成了抱抱树,河道口的交通变得无比拥堵,水柳村的人伤透了脑筋。
终于,人们要去和老柳树谈判了。
村长说:“老柳树,你不能再乱抱了,你知道你惹了多少祸吗?要是你不听,我们就要把你的柳条统统剪掉啦!”老柳树终于忍不住哭起来,柳条乱掀乱舞,吓得村民们都往后退了退。
“我喜欢你们,给我抱抱吧。
你们小时候,不都和我抱得紧紧的吗?”老柳树又哭又笑,“你们都长大了,个个都忙,没时间和我招呼。
但是我喜欢你们,想跟你们抱一抱。
”水柳村的村民们慢慢地靠过来,没一个敢嬉笑,一个一个走过去让老柳树抱一抱。
如今,老柳树开心极了,没事还是抱一抱,它还抱过几个溺水的小孩呢!1.水柳村的大麻烦是()A.老柳树不知道犯了什么毛病B.老柳树随意抱人C.河道口交通拥堵2.老柳树都抱了谁?造成了怎样的结果?请你在短文中找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老柳树还会抱谁?请你展开想象力,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老柳树为什么要抱人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根据短文内容判断正误,对的画“√”,错的画“×”。
①水柳村的人们都很讨厌老柳树。
________②听了老柳树的话,人们很害怕老柳树,无奈地过去和他抱一抱。
________③一开始,水柳村的人们有些烦恼,后来听了老柳树的话,大家都知道错了,用实际行动——抱一抱来向老柳树道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塔阅读题及答案
导读:①在新疆北部的原野上,有一座高高的水塔。
在高高的水塔之上,勇敢地站立着一棵两米多高的白杨树。
那年夏天,当我驱车从这里路过,目睹它的尊容的时候,我惊呆了,绝境之上站着一个生命,一个郁郁葱葱,生机盎然的生命!我向它行的注目礼,持续了很久很久,直到汽车把我从视野中艰难地拉出来。
②那棵白杨树是怎样登临高塔的?也许是在它还是种子的时候,风把它送上去的,在那个悬崖绝壁上,它找到了一个崖缝,战战兢兢地落住了脚。
也许是在水塔建造之初,随泥土被工匠运上去,砌到墙体里的。
也许是飞鸟搞的恶作剧。
③它是怎样生根发芽的呢?它在水塔贫瘠的土地上,先找到一个盛有泥土的营养钵,耐心等待。
当水送到它的唇边的时候,它接受了水的滋润。
当太阳向它伸出温暖手臂的时候,那个可怜的小生命,在春天的襁褓里破壳而出,开始试探着生长了。
④小白杨越长越大,头重脚轻可不行。
它的根是如何突破坚硬的壁垒,克服狭小空间的限制而站稳脚跟儿的呢?小白杨懂得,在水塔这样近乎绝境的地方求生存,必须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
为了生存,不能娇气,不能和土地讲条件。
和水塔这样的土地谈条件、讲价钱,更是毫无意义的。
因为水塔不负责培育,它的职责是汲水、供水,为地面的动物和植物服务。
而小白杨是位不速之客,水塔能允许它冒昧借宿已经是很客气、很礼貌、很友好的了。
小白杨要站稳脚跟儿,必
须采取“见缝插针”的生存技巧。
是扣子,就会有洞眼的,任何生命都有缺点和漏洞,它需要智慧地去发现水塔的'漏洞,填补这些漏洞。
水塔可不希望自己有漏洞,根能够弥补水塔的漏洞,等于是在帮助水塔克服缺点和不足,完全符合水塔的利益和愿望。
水塔的每一个家庭成员都会欢迎“根”的光顾。
只是,这样的根,必须能屈能伸,能大能小,能粗能细,与水塔的家庭成员达成一种默契,从而和谐相处。
根在开拓疆域,但必须不以侵犯他人利益为前提。
根很准确地把握着发展的尺寸。
总之,小白杨在站稳脚儿的过程中,既要时不我待地开拓进取,又不能因求快而搞得适得其反。
⑤小白杨虽然站稳脚儿了,并非万事大吉了,它还会面临各种危险,最大的危险来自于风。
小白杨能够支撑多久,这并不重要,可贵的是它在努力支撑,在尽全力支撑。
在未来的岁月里,也许风会将它拦腰斩断,但是风却无法将小白杨置于死地,生命的枝条还会从根系里源源不断地抽出。
只要水塔不废弃,任何力量都无法置小白杨于死地。
⑥许多生命在身处绝境的时候,都会怨天尤人,自暴自弃,甚至绝望轻生。
而这棵小白杨选择的不是死而是生。
如果它选择“死亡”,上天也无可厚非。
但它自己清楚,它的使命是为自然界添加宜人的色彩和凉意,它不能因为生存希望微弱而借口放弃;它不能因为生活艰辛而选择轻生。
生命是自然之母所赐,除了自然之母,任何生命都无权处置自己的生命。
主动放弃生存权,也是对自然法则的公然违背。
小白杨敬畏自然,恪守法则,日子虽然过得很难很难,但还是有办法过下去。
既然有办法过下去,为什么要自断生路呢?
⑦所谓“绝境”并不绝对。
纵观历史长河,放在不同的时空里来观察,有时候,那个所谓的“绝境”,并非绝境,它只是一个还在积累中的顺境,或者是一个等待成熟的顺境。
关于这个问题,在这个世界上只有种子最能领悟上述哲理。
种子是最为坚强、坚韧的生命,种子是最有耐心的生命。
有些种子已经在“绝境”之中等待了几子虽小,但眼界很宽,种子和人的时空概念完全不同。
人认为过去一百年了,种子也许认为才过了一年,着急什么呢?
⑧天无绝人之路。
当生命绝望的时候,“绝境”才会真的出现。
14.文章第一段运用了哪些手法来描写水塔上的小白杨?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分)
15.理解下面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4分)
⑴根很准确地把握着发展的尺寸。
(2分)
⑵当生命绝望的时候,“绝境”才会真的出现。
(2分)
16.文章第4自然段从哪几个方面叙写了“小白杨在站稳脚儿”的生存技巧?(6分)
17.根据全文,请分析文中的“小白杨”形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6分)
14.(1)拟人、反衬(侧面衬托)。
(2分)
(2)“站”、“尊荣”赋予小白杨以人性,表达了作者对小白
杨的敬意;用“我”的“惊呆”反衬小白杨具有顽强的生命力;(2分)同时为下文抒情议论作铺垫。
(2分)
15.答:(1)根懂得绝地求生的智慧。
(2分)
(2)只要心中有希望,生活中是没有绝境的。
(2分)
16.答:三个方面:(1)学会思维方式的转变,打破传统的思维方式;(2分)
(2)善于找生活中的机遇,要“见缝插针”;(2分)
(3)能够处理好与别人的关系,和别人和谐相处。
(2分)
17.(1)小白杨是一个能够在绝境中找生长的机会、懂得生活技巧、敬畏自然,在绝境中永不放弃生存机会想尽办法活下去,令人可敬的顽强的智者的化身。
(2分)
(2)本文运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1分)通过对水塔上小白杨生活状态的合理想象,(1分)表达了对身处绝境的小白杨的敬畏之情,寄托了作者对身处逆境,保持自我,不失风骨,勇于进取的坚忍、顽强精神的赞美。
(2分)
【水塔阅读题及答案】
1.《等》阅读题及答案
2.故乡阅读题及答案
3.《月迹》阅读题答案
4.煮书阅读题答案
5.幸福阅读题及答案
6.白鹭阅读题答案
7.《瑕》阅读题及答案
8.陕北柳阅读题答案
上文是关于水塔阅读题及答案,感谢您的阅读,希望对您有帮助,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