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静脉置管术PPT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PPT

锁骨பைடு நூலகம்静脉穿刺
置管操作步骤
(1)穿刺点为锁骨与第一肋骨相交处,即锁骨中1/3段与外1/3交界处,锁骨下缘1~2cm处,也可由锁骨 中点附近进行穿刺。 (2)体位:平卧位,去枕、头后仰,头转向穿刺对侧,必要时肩后垫高,头低位15 ~30 ,以提高静脉压 使静脉充盈。 (3)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局部皮肤常规消毒后铺无菌巾。 (4)局部麻醉后用注射器细针做试探性穿刺,使针头与皮肤呈30 ~45 向内向上穿刺,针头保持朝向胸骨 上窝的方向,紧靠锁骨内下缘徐徐推进,可避免穿破胸膜及肺组织,边进针边抽动针简使管内形成负压, 一般进针4cm可抽到回血。若进针4~5cm仍见不到回血,不要再向前推进以免误伤锁骨下动脉,应慢慢向 后退针并边退边抽回血,在撤针过程中仍无回血,可将针尖撤至皮下后改变进针方向,使针尖指向甲状软 骨,以同样的方法徐徐进针。
颈内静脉穿刺
置管操作步骤
(1)以右侧颈内中路穿刺点为例,确定穿刺点位,锁骨与胸锁乳突肌 的锁骨头和胸骨头所形成的三角区的顶点,颈内静脉正好位于此三角区 的中心位置,该点距锁骨上缘3~5cm。 (2)体位:患者平卧,去枕,头后仰,头转向穿刺对侧,必要时肩后 垫一薄枕,头低位15 ~30 使颈部充分外展。 (3)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局部皮肤常规消毒后铺无菌巾。 (4)局部麻醉后用注射器细针做试探性穿刺,使针头与皮肤呈30 ,与 中线平行直接指向足端。进针深度一般为3.5~4.5cm,以进针深度不超 过锁骨为宜。边进针边抽回血,抽到静脉血即表示针尖位于颈内静脉。 如穿人较深,针已对穿颈静脉,则可慢慢退出,边退针边回抽,抽到静 脉血后,减少穿刺针与额平面的角度(约30 )。
锁骨下静脉穿刺
锁骨下静脉是腋静脉的延续,起于第一肋骨的外侧缘,成年人长3~4cm。
中心静脉置管术及中心静脉压监测62页PPT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谢谢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
中心静脉置管术及中心静脉 压监测
26、机遇对于有准备的头脑有特别的 亲和力 。 27、自信是人格的核心。
28、目标的坚定是性格中最必要的力 量泉源 之一, 也是成 功的利 器之一 。没有 它,天 才也会 在矛盾 无定的 迷径中 ,徒劳 无功。- -查士 德斐尔 爵士。 29、困难就是机遇。--温斯顿.丘吉 尔。 30、我奋斗,所以我快乐。--格林斯 潘。
中心静脉置管ppt课件

气管内。
操作方法
• 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基本操作 • 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
• 颈内静脉穿刺很少刺破胸膜,但局部易形成血肿, 易看到,适当压迫即可。置管后颈部活动应限制。
• 置管深度: • 左侧15cm,右侧13~15cm。
股静脉
在腹股沟韧带的紧下方,髂前上棘和耻 骨联合连线的中点,与连线垂直即可扪及股 动脉,其内侧为股静脉。
解剖位置
图5:颈内静脉的解剖部位
穿刺方法
颈内静脉穿刺的进针点和方向,根据颈内静脉 与胸锁乳突肌的关系,可分为前路、中路、后路三 种。
前路
• 体位:
• 病人仰卧,头低位,右肩部垫起,头后仰使颈部充分 仲展,面部略转向对侧。
• 穿刺点及进针:
• 操作者以左手示指和中指在胸锁乳突肌的中点前缘相 当于甲状软骨上缘水平触及颈总动脉搏动,并向内侧 推开颈总动脉,在颈总动脉外缘约0.5cm处进针,针干 与皮肤呈45°角,针尖指向同侧乳头或锁骨的中、内 1/3交界处。
• 液胸是穿刺针穿透静脉而进入胸腔后,大量液体输入胸腔内可形
成液胸。胸腔内输入高渗液体后,可引起胸痛、呼吸困难 甚至休克。其表现为:①测量中心静脉压时出现负值。②输液
通路通畅但抽不出回血。出现此现象时应立即拔出置管,必要时 行胸穿抽液或胸腔闭式引流。
有条件者应使用输液终端滤器,以阻止微生物的侵入,减少 导管败血症的发生,延长导管留置时间。
为防止导管内血液凝固,输液完毕应用肝素液5ml注入导管内。
中心静脉穿刺置管后的并发症与处理
中心静脉插管的并发症,一类与操作时误伤其 邻近的重要器官、组织有关,其发生率与操作者的 经验成反比例关系,因此无论选用哪一种途径做中 心静脉插管术,都需要很好的了解该区域的局部解 剖关系,严格按照操作要求进行,以减少这一类并 发症的发生。另一类则与导管感染有关,所以插管 前、中、后均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是减少感 染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操作方法
• 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基本操作 • 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
• 颈内静脉穿刺很少刺破胸膜,但局部易形成血肿, 易看到,适当压迫即可。置管后颈部活动应限制。
• 置管深度: • 左侧15cm,右侧13~15cm。
股静脉
在腹股沟韧带的紧下方,髂前上棘和耻 骨联合连线的中点,与连线垂直即可扪及股 动脉,其内侧为股静脉。
解剖位置
图5:颈内静脉的解剖部位
穿刺方法
颈内静脉穿刺的进针点和方向,根据颈内静脉 与胸锁乳突肌的关系,可分为前路、中路、后路三 种。
前路
• 体位:
• 病人仰卧,头低位,右肩部垫起,头后仰使颈部充分 仲展,面部略转向对侧。
• 穿刺点及进针:
• 操作者以左手示指和中指在胸锁乳突肌的中点前缘相 当于甲状软骨上缘水平触及颈总动脉搏动,并向内侧 推开颈总动脉,在颈总动脉外缘约0.5cm处进针,针干 与皮肤呈45°角,针尖指向同侧乳头或锁骨的中、内 1/3交界处。
• 液胸是穿刺针穿透静脉而进入胸腔后,大量液体输入胸腔内可形
成液胸。胸腔内输入高渗液体后,可引起胸痛、呼吸困难 甚至休克。其表现为:①测量中心静脉压时出现负值。②输液
通路通畅但抽不出回血。出现此现象时应立即拔出置管,必要时 行胸穿抽液或胸腔闭式引流。
有条件者应使用输液终端滤器,以阻止微生物的侵入,减少 导管败血症的发生,延长导管留置时间。
为防止导管内血液凝固,输液完毕应用肝素液5ml注入导管内。
中心静脉穿刺置管后的并发症与处理
中心静脉插管的并发症,一类与操作时误伤其 邻近的重要器官、组织有关,其发生率与操作者的 经验成反比例关系,因此无论选用哪一种途径做中 心静脉插管术,都需要很好的了解该区域的局部解 剖关系,严格按照操作要求进行,以减少这一类并 发症的发生。另一类则与导管感染有关,所以插管 前、中、后均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是减少感 染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新生儿picc置管术ppt课件

选择合适导管
根据新生儿血管情况选择合适 的导管型号和材质。
定期维护导管
定期更换敷料、冲洗导管,保 持导管通畅。
加强新生儿护理
保持新生儿皮肤清洁干燥,避 免过度活动导致导管异位。
处理方法介绍
静脉炎处理
立即拔管,局部外敷药物,抬高 肢体促进静脉回流。
感染处理
局部或全身使用抗生素,加3
picc置管术基本概念和操作原 理
新生儿picc置管术适应症和禁 忌症
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04
并发症预防和处理
考核方式选择
理论考试
测试学员对picc置管术理论知识的掌 握程度
案例分析
考察学员对并发症处理和临床应用的 掌握情况
实操考核
评估学员在实际操作中的技能水平和 应变能力
术后护理
更换敷料
定期更换敷料,保持穿刺部位 清洁干燥,防止感染
健康教育
指导患者及家属正确维护导管, 避免导管受压、打折或脱
观察
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渗液, 导管是否通畅,患者有无不适 主诉
冲管与封管
每次输液前后用生理盐水脉冲 式冲管,输液完毕用肝素盐水 正压封管
并发症处理
如出现静脉炎、导管堵塞等并 发症,应及时处理并记录
合格标准制定
理论考试合格分数线设定 实操考核评分标准和通过率要求
案例分析评分标准和合格标准制定
感谢观看
THANKS
导管堵塞处理
尝试用生理盐水冲洗导管,若无 效则拔管重新置管。
导管异位处理
通过X线确认导管位置,调整导 管位置或重新置管。
05
临床实践案例分析
成功案例分享
案例一
一名新生儿因病情需要接受长时间静 脉输液治疗,通过PICC置管术成功建 立静脉通道,避免了反复穿刺的痛苦, 保证了治疗顺利进行。
中心静脉置管术 PPT课件

➢ 穿刺点位于腹股沟韧带下方2-3厘米, 股动脉搏动的内侧1厘米,针与皮肤呈45 角,对准肚脐方向进针。
14
中心静脉导管的操作方法
15
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术
(1)在已经选定的穿刺点上,先做消毒/铺巾/局 部麻醉的准备。取出空针,抽吸1毫升肝素生 理盐水在其中,按照该穿刺位置的操作要领穿 刺,针尖斜面指向心脏方向,边进针边回吸直 到抽到血液。
16
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术
大多数状况下,可以通过观察血液的颜色(动脉血为鲜红色,静 脉血为暗红色)来确认穿刺针尖是否在静脉内。某些状况下(如:低 氧血症,贫血),可能不能用颜色区分动脉/静脉。ARROW提供了特殊 的构造来解决。将压力探针(pressure probe)连接压力换能器后插 入蓝空针尾端的小孔,自监护仪上得到静脉波形(如右上角图形)。 或者,将压力探针接到静脉输液器的尾端后,插入蓝空针尾端的小孔, 若见到盐水滴入通畅即为静脉,若盐水不能滴入说明位置错误,若有 血液返回到输液器中说明穿刺入动脉。
11
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术
穿刺点
在锁骨中/内1/3段交界处下方1厘米处定 点,注射器和穿刺针与额面平行,穿刺针指向 内侧稍上方,紧贴在锁骨后,对准胸骨柄上切 迹进针,深度为3-5厘米。
12
股静脉
股静脉导管置入术
13
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术
➢ 股静脉穿刺与其他方法有很大的区别, 在解剖上股静脉位于腹股沟韧带下股动 脉内侧,外侧为股神经,因此,股静脉 穿刺需要在摸到股动脉搏动后在其内侧 穿刺。
22
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术
导管置入后,用注射器连接延长管尾端并抽吸, 应当回血通畅,证明导管尖端在静脉血管中。然后, 将不会立即使用的管径中注入肝素生理盐水以防止凝 血。缝合点缝在皮肤上固定。
14
中心静脉导管的操作方法
15
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术
(1)在已经选定的穿刺点上,先做消毒/铺巾/局 部麻醉的准备。取出空针,抽吸1毫升肝素生 理盐水在其中,按照该穿刺位置的操作要领穿 刺,针尖斜面指向心脏方向,边进针边回吸直 到抽到血液。
16
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术
大多数状况下,可以通过观察血液的颜色(动脉血为鲜红色,静 脉血为暗红色)来确认穿刺针尖是否在静脉内。某些状况下(如:低 氧血症,贫血),可能不能用颜色区分动脉/静脉。ARROW提供了特殊 的构造来解决。将压力探针(pressure probe)连接压力换能器后插 入蓝空针尾端的小孔,自监护仪上得到静脉波形(如右上角图形)。 或者,将压力探针接到静脉输液器的尾端后,插入蓝空针尾端的小孔, 若见到盐水滴入通畅即为静脉,若盐水不能滴入说明位置错误,若有 血液返回到输液器中说明穿刺入动脉。
11
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术
穿刺点
在锁骨中/内1/3段交界处下方1厘米处定 点,注射器和穿刺针与额面平行,穿刺针指向 内侧稍上方,紧贴在锁骨后,对准胸骨柄上切 迹进针,深度为3-5厘米。
12
股静脉
股静脉导管置入术
13
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术
➢ 股静脉穿刺与其他方法有很大的区别, 在解剖上股静脉位于腹股沟韧带下股动 脉内侧,外侧为股神经,因此,股静脉 穿刺需要在摸到股动脉搏动后在其内侧 穿刺。
22
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术
导管置入后,用注射器连接延长管尾端并抽吸, 应当回血通畅,证明导管尖端在静脉血管中。然后, 将不会立即使用的管径中注入肝素生理盐水以防止凝 血。缝合点缝在皮肤上固定。
中心静脉置管(全)ppt课件

• 锁骨上途径:
膈神经麻痹 血胸 气胸 胸腔积液 动静脉瘘 臂丛神经损伤 空气栓塞 心律失常 肺动脉撕裂
.
6
概述 术前准备
➢ 物品准备:
a. 中心静脉置管包 b. 1%利多卡因 c. 无菌注射用水 d. 肝素钠盐水 e. 消毒敷料 f. 消毒用物 g. 手术包 h. 静脉输注液体及输液管 i. 敷贴 j. 垫肩小枕
➢ 术者准备:
a. 洗手 b. 穿无菌衣、戴无菌手套、 c. 口罩、帽子
➢ 患者准备:
锁骨上途径优点:
a. 锁骨下静脉和颈内静脉的结合部“目标”很大。 b. 进针方向远离胸膜,朝向纵隔。 c. 可避开锁骨骨膜,所以疼痛程度较轻。 d. 与锁骨下途径技术相比,皮肤与静脉之间距离较
短。
e. 避免了第一肋和锁骨之间的间隙。 f. 导管置入适合部位的成功率较高。误入颈内静脉
的几率较小。
g. 置管时患者可取坐位。.对不能平卧者更为有用。 45
由SCM覆盖。 上段位于SCM内侧,颈内动脉后方 中段位于SCM前缘下面,颈总动脉后外侧 下段位于SCM胸骨头与锁骨头之间的三角间隙 内 ,颈总动脉前外方
在胸锁关节处与SCV汇合成无名静脉
.
14
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
.
15
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
➢ 适应证:
a. 高营养支持 b. 应用升压药物 c. 中心静脉测定和监测 d. 快速冲击使用大量液体 e. 插入颈内静脉起搏器 f. 插入Swan-Ganz导管 g. 外周静脉无法开通. 患者建立静脉通路 16
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
➢ 禁忌证:
a. 激动和不合作的患者 b. 肥胖、肩带肌创伤、纤维化改变、胸壁畸形、既
往外科手术和锁骨骨折造成解剖标志扭曲
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ppt课件

37
股静脉穿刺术
2、能摸到股动脉博动时,手指感觉摸实动脉的走行 线,以股动脉内侧0.5cm与腹股沟皮折线交点为穿刺 点;胖人穿刺点下移1-2cm;
3、右手持穿刺针,针尖朝脐侧,斜面向上(很重 要),针体与皮肤成30-45度角。胖人角度宜偏大。
4、沿股动脉走行进针,一般进针深度2-5cm,持续负 压。
2、确定胸锁乳突肌前缘中点进针,针干 与皮肤(冠状面)呈30°~ 45°角,针 尖指向同侧乳头或锁骨中、内1/3交界处 前进,常在胸锁乳突肌中段后面进入静 脉。
19
中路穿刺法
1、胸锁乳突肌下端胸 骨头和锁骨头与锁骨 上缘组成一个三角, 称胸锁乳突肌角,颈 内静脉正好位于此三 角的中心位置。
中心静脉置管术
1
中心静脉置管
经皮肤直接自颈内静脉、颈外静脉、锁骨下静 脉和股静脉等进行穿刺,沿血管走向直至腔静 脉的插管,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下1/3与右心 房连接处,即右心耳处
我们常用的穿刺路径:锁骨下、颈内、股静脉、 外周(PICC)
2
适应证
1. 外周静脉穿刺困难 2. 长期输液治疗 3. 各种原因引起的大出血,休克,四肢血管塌 陷,脆弱又需大量快速补液 4. 胃肠外营养治疗 5. 药物治疗(化疗、高渗、刺激性) 6. 血液透析、血浆置换术
24
颈内静脉置管要点
误入颈总动脉,则回血鲜红,呈喷射状, 应立即拔除并压迫5分钟,避免形成血肿
穿刺点不要离开三角区 开始时可用细针试穿,定好位,多次强刺
激会引起血管痉挛
25
锁骨下静脉穿刺法
解剖:较浅表粗大,常处于充盈状态,有 颈固有筋膜固定不易塌陷,有颈内静脉与 锁骨下静脉相交处的静脉角,选右侧较安 全,静脉角后0.5cm为肺尖,易刺破胸膜和 肺组织
股静脉穿刺术
2、能摸到股动脉博动时,手指感觉摸实动脉的走行 线,以股动脉内侧0.5cm与腹股沟皮折线交点为穿刺 点;胖人穿刺点下移1-2cm;
3、右手持穿刺针,针尖朝脐侧,斜面向上(很重 要),针体与皮肤成30-45度角。胖人角度宜偏大。
4、沿股动脉走行进针,一般进针深度2-5cm,持续负 压。
2、确定胸锁乳突肌前缘中点进针,针干 与皮肤(冠状面)呈30°~ 45°角,针 尖指向同侧乳头或锁骨中、内1/3交界处 前进,常在胸锁乳突肌中段后面进入静 脉。
19
中路穿刺法
1、胸锁乳突肌下端胸 骨头和锁骨头与锁骨 上缘组成一个三角, 称胸锁乳突肌角,颈 内静脉正好位于此三 角的中心位置。
中心静脉置管术
1
中心静脉置管
经皮肤直接自颈内静脉、颈外静脉、锁骨下静 脉和股静脉等进行穿刺,沿血管走向直至腔静 脉的插管,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下1/3与右心 房连接处,即右心耳处
我们常用的穿刺路径:锁骨下、颈内、股静脉、 外周(PICC)
2
适应证
1. 外周静脉穿刺困难 2. 长期输液治疗 3. 各种原因引起的大出血,休克,四肢血管塌 陷,脆弱又需大量快速补液 4. 胃肠外营养治疗 5. 药物治疗(化疗、高渗、刺激性) 6. 血液透析、血浆置换术
24
颈内静脉置管要点
误入颈总动脉,则回血鲜红,呈喷射状, 应立即拔除并压迫5分钟,避免形成血肿
穿刺点不要离开三角区 开始时可用细针试穿,定好位,多次强刺
激会引起血管痉挛
25
锁骨下静脉穿刺法
解剖:较浅表粗大,常处于充盈状态,有 颈固有筋膜固定不易塌陷,有颈内静脉与 锁骨下静脉相交处的静脉角,选右侧较安 全,静脉角后0.5cm为肺尖,易刺破胸膜和 肺组织
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PPT课件

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
30
解剖
腋静脉的延续,起于第一肋骨外侧缘,成人长度大约3~4cm。 前方为锁骨内侧缘、下方为第一肋骨上表面、后方为前斜角肌。 锁骨下静脉越过第一肋表面略呈弓形;然后向内下跨越前斜角肌
与颈内静脉汇合。 锁骨下静脉正位时最高点在锁骨中点偏内,侧位时位于锁骨下动
此路径进针造成气胸的机会不多,但易误入颈总动脉。
18
中路法
定位: a.SCM三角的顶端作为穿刺点约距锁骨上 缘2~3横指 b.颈总动脉前外侧
进针:针干与皮肤冠状面呈30°角,紧靠SCM锁骨头 内侧缘进针,直指同侧乳头。
19
锁骨内侧端上缘切 迹 作为骨性标志,IJV正好经此而下行与SCV汇 合。穿刺时左拇指按压此切迹。在其上方1-1.5cm进针。针干与 中线平行,与皮肤呈30°-45°,朝尾端前进2-3cm即可成功;若不 成,针尖略偏外。
2
历史
1733年 Stephen Hales玻璃管插入母马IJV测压 1905年 Bleichroder首先用于人体 1929年Forssman对急救给药意义 1952年 Awbaniac首次报告SCV 1962年Wilson 介绍监测CVP 1966年 Hermosura Colleagues首先报告IJV
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
1
概述
概念 中心静脉是指右心房连接的上下腔静脉。 中心静脉置管是把一种特制的导管经皮肤穿刺置留于中心静脉腔
内利用其测定各种生理学参数并进行相关诊断及治疗,同时也可 建立长期的输液途径。 目前中心静脉置管已是急救复苏、危重病人、大手术中监测与治 疗必不可少的技术。 我们常用的穿刺路径:锁骨下、颈内、股静脉、外周(PICC)。
在胸锁乳突肌三角的顶端处约离锁骨上缘2-3横指作为穿刺点; 局部消毒后进行麻醉,并进行试穿,可以初步判定穿刺方向及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