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的中美关系之我见

合集下载

中美关系之我见

中美关系之我见

中美关系之我见众所周知,在国际交往中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国家利益是国家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决定着国家的政治策略和外交政策,中国崛起与美国单极霸权之间的结构性矛盾决定了中美之间的战略利益冲突,根本利益不一致,两国很难建立起真正的友好关系。

但是两国之间有很多具体复杂的利益交织在一起,因此共同的利益要求双方合作。

中美关系问题可以用矛盾分析法分析。

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对立和统一分别体现了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的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

而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两者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

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寓于统一性之中,没有统一性也没有斗争性。

一直以来,中美关系,就是一个矛盾的集合体。

冷战时,美国既想拉拢中国来对抗前苏联,来缓解苏联对美国巨大的威胁,又担心中国的强大影响美国的战略利益。

因此,当苏联一解体,美国马上对中国下黑手,对中国实施种种制裁,中美关系也因此由“蜜月期”迅速滑落到自中美建交的低谷。

中美关系自建交以来,一直是缓和到紧张再到缓和循环的周期性局面,而且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不可调和的矛盾造成的发展道路上的曲折,但总趋势是向着双方共同利益。

中美之间的利益随着经济、政治、文化、军事、国际等方面的不同而不变化,因此要区别看待,权衡每个领域中的利弊。

经济上,从同一性的角度来分析中美间的贸易情况,我们可以看到,中美的贸易额占了中国对外贸易的14%多,占了美国对外贸易的12%多,这是一个很大的比例。

美国需要中国这个广大的市场来拓展产品销售市场,也需要中国的廉价产品来维持美国高质量的生活水平,中国需要出口贸易来拉动GDP增长,双边贸易,互补利益,这种互补性决定了依赖性。

另外,中国现在是最大的外汇.储备国,我们有1.95 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其中70%是存的美元,而且中国持有大量的美国财政部发的债券,是美国财政部债券的最大持有者。

中美关系的观察和思考

中美关系的观察和思考

中美关系是当前全球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对全球政治、经济和安全格局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对中美关系的一些观察和思考:1.经济相互依存:中美两国是全球最大的经济体,彼此之间的经济
联系非常紧密。

两国之间的贸易和投资往来对双方的经济增长和就业都至关重要。

因此,中美经济关系的稳定和发展对全球经济的稳定和繁荣也具有重要意义。

2.政治和战略竞争:中美之间的政治和战略竞争日益加剧。

在一些
地区和全球性问题上,如贸易、知识产权、网络安全、南海等问题上,两国存在分歧和争端。

这种竞争对全球政治格局和国际秩序产生了重大影响。

3.合作与对话的必要性:尽管中美之间存在竞争和分歧,但两国也
有许多共同利益和合作的领域。

例如,在气候变化、反恐、跨国犯罪等全球性问题上,中美合作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此外,通过对话和谈判解决分歧,维护两国关系的稳定,对于双方和全球都具有重要意义。

4.管理和控制风险:中美关系的紧张和不确定性给双方带来了风险。

双方需要通过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和危机管理机制,来管理和控制风险,避免局势升级和冲突的发生。

总之,中美关系的发展对全球都具有重要影响。

双方需要在竞争与合作中寻求平衡,通过对话和合作解决分歧,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以实现互利共赢的局面。

新形势下关系之我见

新形势下关系之我见

新形势下关系之我见中美两国,一个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明显的成本优势,广阔的市场和无可限量的发展潜力;另一个是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经济,科技实力的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

中美两国的关系,直接影响到世界经济的发展。

几十年来,中美之间既有对抗也有缓和,既有合作也有竞争,经受了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但中美关系仍然克服了各种困难和障碍,在惊涛骇浪中向前发展。

中美两国之间的矛盾与分歧,这是美国遏制中国的根本原因,但共同战略利益的存在,这是两国开展合作的基础。

美国对华采取遏制还是合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对中美之间共同利益的当今世界,在一超(美国)多强(俄罗斯、欧盟、日本、中国等)并存竞争的现实背景下,政治多极化态势与经济全球化趋势共同发展,以美国为首的霸权主义继续作用于国际舞台,借重合作与牵制防范共同构成了大国间的相互关系。

中美两国之间虽然存在着不少的矛盾和分歧,但同时也存在着广泛的共同利益。

1.中美两国间的矛盾和分歧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经济发展日新月异,国内各项建设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在国际舞台也有了更多的话语权。

中国从那个在大国之间寻求平衡的棋子,转而成为了一个参与到世界格局划分的棋手,在暗流涌动的世界政治舞台上积极实现自己的利益诉求。

而美国作为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虽然经济危机让其大伤元气,但是国家根基尚在,依然是无可争议的霸主。

中国的崛起势必会引起美国的警惕,但是中美在地缘政治上并无太大冲突,最容易引起两国摩擦的是能源和贸易等方面,这也是近年来中美一直在争论的焦点。

中国政府一直坚持,台湾问题纯属中国内政,不容他国干涉。

诚然,中国的统一问题,本是中国人自己的事务,但是,外交政策必须基于现实主义。

无论承认与否,台湾问题受诸多国际因素的制约,其中最大的因素是美国。

朝鲜南北双方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南北最高领导人的会谈,但就台湾海峡两岸关系情况看,在可预见的将来,仅靠这样的努力显然很难实现这样的目标。

探讨中美关系的个人观点

探讨中美关系的个人观点

探讨中美关系的个人观点标题:中美关系的复杂性与未来发展:个人观点探析导言:中美关系作为当今全球最为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其发展和演变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将深入探讨中美关系的各个方面,从历史、经济、政治、文化等层面进行综合分析,并分享个人对中美关系的观点和理解。

通过本文的阐述,旨在提供一种全面、深入的视角,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中美关系的复杂性与未来发展。

一、历史渊源:从合作到竞争中美关系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当时两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美关系经历了从合作到竞争的演变。

这一部分将回顾中美两国之间的关键事件,并探讨其对关系发展的影响。

二、经济联系:相互依赖与贸易争端中美经济联系的紧密程度在全球范围内都是独一无二的。

在这一部分,将讨论促进双方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并解析当前两国之间存在的贸易争端和经济摩擦的原因和影响。

三、政治互动:合作与摩擦中美之间的政治互动涵盖了众多议题,包括地区安全、人权、军事合作等。

本部分将分析这些议题对中美关系的影响,并探讨两国在该领域的合作和摩擦。

四、文化交流:增进相互理解与文明互鉴中美文化交流是两国关系中重要的一部分,构建了增进相互理解与文明互鉴的桥梁。

这一部分将讨论如何加强文化交流,并探究中美文化交流的挑战与机遇。

五、展望与个人观点:在这一部分,将对中美关系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并分享个人观点。

通过提出建议和思考,希望能为中美关系的发展和改善贡献一份力量。

结论:通过对中美关系的综合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中美关系的发展走过了合作、竞争等多个阶段。

面对当前的挑战和机遇,我们应该积极探索合作的潜力,增进相互理解,以实现中美关系的持久稳定和共同繁荣。

个人观点:在我看来,中美关系的发展对于全球的和平稳定和经济繁荣至关重要。

我们应该摒弃冷战思维,彼此尊重和倾听对方的声音。

促进中美关系的健康发展有利于双方和平共处、互利共赢的目标实现,也有助于解决全球性的问题和挑战。

通过本文的分析,我们希望读者能够更全面、深入地了解中美关系的复杂性,并对其未来发展保持警觉和乐观的态度。

中美关系之我见

中美关系之我见

中美关系之我见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

从历史上看,影响中美关系的因素很多,诸如国际格局、经济和意识形态、地缘政治和国家利益以及彼此处理双边关系的政策等等。

但其中彼此处理双边关系的政策在中美关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影响。

回顾50多年来中国的对美政策和中美关系的历史,双方既有尖锐的对立,也有真诚的合作。

冷战后的中美关系也曾经出现了多次起伏和危机,但是中美关系并未破裂,反而加深了。

其深刻的原因就在于,中美之间存在着许多共同的战略利益。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两国对亚洲和世界局势都负有重大责任。

中美关系不仅对两国是重要的,而且对整个亚太地区都是至关重要的。

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讲,中美关系已经具有了全球影响。

这也就是一旦中美关系出现问题,周边国家和其它大国都非常关注的原因所在。

自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中美关系开始实现正常化以来,两国关系的发展经常是在进展与停滞、合作与对抗中来回摆动。

这种不稳定状态的出现,主要是中美间既在许多方面存在着矛盾,又在众多领域有着共同利益决定的。

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中美建交后冷战的来临,使中美之间的关系再次陷入冷淡,而且冷战时期美对华进行所谓经济制裁。

冷战结束以后,美国对华政策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中美间新的矛盾与利益也正在凸现出来。

随着苏联的解体,冷战结束,中国对美略有回温,但两国的外交也只限于经济之间,并且之后我国同美国产生多次的摩擦。

根据党的三代领导人集审时度势积极谋求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的第三方针为特征的新大国关系,主张国与国之间应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寻求共同利益的会合点,扩大互利合作,共同对付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坚持对话不搞对抗,从双方长远利益着想以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大局出发,妥善解决彼此之间的分歧。

总之,我国同美国的外交在曲折中发展。

在新的国际形势下,中美之间在许多全球性和区域性的重大问题上具有共同利益,存在着广泛的合作基础,中美经济合作的前景更是不可限量。

中美关系看法300字

中美关系看法300字

中美关系看法300字
中美关系看法300字
中美关系看法300字
中国的现代化经历了许多磨难,从解放前的战乱到新中国成立后不久的文革动荡,在这个过程中有人帮助了中国也有人出卖了中国。

我对于中美关系的看法如下:一、中国是独立自主的。

新中国成立时虽然毛泽东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但是到了毛泽东晚年却为了保住他的个人地位而抛弃了这些原则,让中国走向被侵略的道路。

二、中国的发展需要强大的国际合作伙伴。

在近期内,中国不可能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

中国的现代化发展依靠的是外国先进技术和资金。

因此,中国需要合作伙伴来协助完成现代化建设。

三、中国的核心利益必须得到保护。

- 1 -。

中美关系之我见(形势与政策论文)

中美关系之我见(形势与政策论文)

形势与政策论中美关系班级:城规81班学号:3138211 姓名:张红摘要:回顾50多年来中国的对美政策和中美关系的历史,双方既有尖锐的对立,也有合作。

首先中美之间存在着许多共同的战略利益。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两国对亚洲和世界局势都负有重大责任。

在新的国际形势下,中美之间在许多全球性和区域性的重大问题上具有共同利益,存在着广泛的合作基础,中美经济合作的前景更是不可限量。

当然,影响两国关系的负面因素也不容忽视,诸如人权问题、贸易问题、军售问题和台湾问题和南海问题等,其中台湾问题事关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影响中美关系改善和发展的最大障碍,也是最容易导致中美两国发生直接冲突的敏感问题。

然而,只要中美双方能够站在历史的高度,用战略的眼光来处理中美关系,在中美3个联合公报的基础上审视和处理台湾问题及南海问题,中美关系可以沿着健康的轨道顺利前进。

关键词:中美关系;对立;合作;问题解决最近这段时间中美在安全领域发生一系列变化。

2010年因美国售台武器,两军关系中断,安全领域里的对话与合作也随之中断。

直到今年年初胡锦涛主席访美,两军关系才慢慢得以恢复。

最近比较热闹,5月战略经济对话涉及安全问题,中国首次派出以副总长马晓天为首的军人。

会谈涉及两军关系的并不是重头戏,相反,谈的比较多的是两国的安全关切,如地区安全问题被列入了中美两国合作的重要内容。

美国最近向我国示好,从胡锦涛主席访美的高规格接待,到这次陈炳德访美开放这么多相对敏感的军事设施。

原因至少有:一,两国政治关系年初以来得以恢复和发展,两国在安全领域里对话深入展开,在军事方面的交流必然顺畅许多;二,中美两国力量此消彼长,特别是经过最近十多年的发展,中国国力有了长足发展,军事能力也随之有所进步,美国开始关注中国军力发展;三,尽管采取咄咄逼人的亚太政策,但美国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要维系亚太地区的稳定,美国并不愿意在这一地区看到出现冲突,甚至爆发中美两国之间的直接对抗。

中美关系之我见

中美关系之我见

形势与政策论文机电工程学院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10-01马奔学号:**********中美关系之我见中美两国,一个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明显的成本优势,广阔的市场和无可限量的发展潜力;另一个是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经济,科技实力的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

中美两国的关系,直接影响到世界经济的发展。

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

从历史上看,影响中美关系的因素很多,诸如国际格局、经济和意识形态、地缘政治和国家利益以及彼此处理双边关系的政策等等。

一直以来,中美关系都是中国外交关系当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两国对亚洲和世界局势的发展都有重要影响。

在新的国际形势下,中美之间在许多全球性和区域性的重大问题上具有共同利益,存在着广泛的合作基础,中美经济合作的前景更是不可限量。

当然,影响两国关系的负面因素也不容忽视,诸如人权问题、贸易问题、军售问题和台湾问题等,其中台湾问题事关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影响中美关系改善和发展的最大障碍,也是最容易导致中美两国发生直接冲突的敏感问题。

所以,中美关系的变化,不仅仅关系到中美两国的利益,更关系到整个亚太地区乃至全球经济发展的和平与稳定一个良好的中美关系不仅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根本利益,而且有利于促进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稳定、繁荣。

中方愿同美方一道,坚持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出发,加强对话和交流,增进互信和合作,相互尊重和照顾彼此核心利益,妥善处理分歧和敏感问题。

中美双方决定建立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机制,是推动新时期中美关系发展的重大举措。

相信在双方国家元首特别代表的共同努力下,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一定会取得积极成果。

同舟共济、合作共赢是中美关系新航程的显著特色。

中美都强调了两国同舟共济的重要性,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前不久还引用中国古语“毋临渴而掘井”来形容中美携手合作的紧迫性。

两国决定建立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机制,这是推动新时期中美关系发展的重大举措,双方将继续加强就战略性、全局性、长期性问题的讨论,不断增进互信与合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目:新形势下的中美关系之我见
学生:常逸
学号:************
院(系):管理学院
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
班级: 081班
2011年 12月 12日
新形势下的中美关系之我见
摘要:中国和美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两个国家,他们代表着不同的社会阵营,一个是社会主义强国,一个是资本主义强国;一个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一个是最强的发达国家;一个是正在崛起的超级新兴大国,一个是全球政治金融中心。

这两个国家的关系已经不仅仅是影响两国政治经济社会的层面上了,布热津斯基说过,“中美关系”具有催化剂作用,如果这一关系发生变化,可能除了欧美关系以外,美俄、美日关系中的任何一个都有可能发生变化。

那么形势下的中美关系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关键词:中美关系,经济,贸易,世界局势,双边关系
自1972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已经过了近40年的光阴,这四十年,两国关系跌宕起伏,时而紧张,时而缓和,不仅对两国本身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还波及到世界上其他国家,中美关系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影响两国政治经济社会的层面,两国的每次交锋都引来了世界各国的深度关注。

一、回顾历程
1)新中国建立初期,中美两国在朝鲜战场上展开了一场殊死较量,中国人民取得了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
2)1971年,中美“乒乓外交”和基辛格秘密访华,为拉开两国新关系的序幕奏响了前奏曲。

1972年,尼克松总统成功实现了访华,中美双方签署了《上海公报》;
3)两国于1978年12月签署了《中美建交公报》。

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实现关系正常化,从而揭开了两国关系史上的新篇章;
4)20世纪80年代,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扩大,中美两国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的交流日益活跃;
5)1989年,美国政府宣布对华实行经济制裁,中断了两国的高层互访;
6)在中美西雅图最高级会晤的推动下,1994年克林顿政府提出了对华接触政策;7)中美至今关系正常稳健化,矛盾集中在双边经贸问题和台海问题以及金融危机遗留的人民币汇率矛盾。

二、中美关系现状概述及分析
1、政治:奥巴马上台后继承了美国前几任总统一贯的对华政策方针,并没有像某些国家极端的对中国采取遏制手段,而是重视中美关系发展,重视中国本国发展,说俗点一点就是“不冷不热”,不过是“暗中较劲”。

两年内,中美高层领导人进行了7次会晤,达到历史之最。

不管是亚太经合会议还是联合国大会,美国总是跟中国亲密接触,以求达成共识。

然而,表面的繁荣背后却充满了火药味,美国国会对中国的“人权”的指责从没停止过。

最核心的问题就是台湾问题,美国对台军售从没停过,完全不理会大陆的严词警告,跟日本,韩国更是组成了军事岛链,形成对中华的包围圈,甚至要求他国对中国一起实行制裁。

2、经济:在以和平为主题的世界环境下,经济发展成为各国最重视的内容。

中美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两国的GDP总值占世界总量的33%,其中美国占21%,中国占12%。

双边贸易关系也很密切,互为对方的第二大贸易国(美国最大的贸易国是欧盟,中国最大的贸易国是日本)。

中国和美国经贸,已经达到了互相依赖的程度,缺一不可,缺一就可能带来经济灾难。

两国的共同利益就是促进经济的发展,但是,大方向的利益却隐藏了许多矛盾体。

美国国会先后提起32起涉华经贸议案,且召回的中国产品并不都是因为质量问题等现象。

美国在与中国的竞争中采取了不恰当的手段。

美国曾经向WTO争端解决机制提出了针对中国的诸如知识产权,出版物市场准入等问题,而中国本着一贯的立场,同美国奉陪到底。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贸易顺差国,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贸易逆差国,贸易上的不平衡,让美国深受其害,中国政府也一直积极地采取措施来减少中美之间的贸易不平衡问题。

我觉得中国这点精神是值得美国学习的,不能总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去压制别人,要本着互利互惠的原则,达到共赢目标。

3、文化:中国和美国一个是东方大国,一个是西方大国,两国的文化差异很大,随着世界科技的发展,中美两国的文化相互交融,已经成为两国人民生活中的一部分。

中国人民开始过圣诞节,美国也有很多城市将中国的春节作为城市法定假日,并且以中国红作为当天的主题颜色,这些都反映了中国文化在美国的影响力。

近几年两国的文化交流出了民间团体,政府高层也对两国的文化交流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不管是学术探讨还是人才交流,都得到了改善。

为我们这一代人将来建立起和谐美好的中美关系奠定了基石。

三、中美关系前景预测
中国和美国的政治实力已经超越其他国家位居世界前两位,中国的经济发展一直保持着很高的水准,而美国也已经走出了金融危机的阴影,经济开始慢慢复苏。

中美两国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依然是主导全球的两个国家。

他们的关系正常与否也直接关系到其他各国的利益。

奥巴马认为世界是相互连接的,所以,美国和中国的工作很多都是共同的,是相互连接的,奥巴马还有一个观点,他说,在全球化过程中,没有必要害怕别国的成功,希望中国在世界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他反复强调中美关系不应当是零和游戏,大国关系不应该以对方的牺牲为代价获取自己的成功,这个观点还是对的。

现在的国际关系中,这种零和的思维或者冷战的思维还是有的,但是他能够表达出这种非零和的思想其实是非常重要的。

前一段时间,胡主席在美国参加联合国峰会的时候就说,在今天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世界,不存在绝对的安全、不存在孤立的安全、不存在周边其他国家关起门来情况下能够实现自身安全的情况。

当时胡主席讲的对“绝对安全、孤立安全”的摒弃,我觉得实际上反映出两国领导人对新时期中美关系建立的认识基础是有很大的共同点的。

中国和美国相互依赖,缺一不可,在未来的时间里能保持着和平共处,也能够相互促进经济的发展和人文的交流,唯一棘手的矛盾在于台湾问题。

这也是两国之间领导人最关心,最敏感的问题,如果台海局势稳定,两国定能够去的共赢,联手建立世界经济新秩序,为人类的发展做出贡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