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化中盐碱地土壤改良方法

合集下载

盐碱地改良的方法与措施

盐碱地改良的方法与措施

盐碱地改良的方法与措施
盐碱地是一种土地类型,其含盐量、碱性较高,导致农作物难以
生长。

为了使这些土地可以利用起来,就需要采取一些方法和措施对
盐碱地进行改良。

一、去盐法
1.灌溉法:利用地下水建成水井,用淡水灌溉盐碱地,将有害盐
分冲刷到土深层,通过排水处理或自然蒸发等方式排除,从而使得土
壤的含盐量降低,逐渐变成适合农作物生长的状态。

2.堆肥法:通过将农业废弃物、畜牧粪便等有机物进行混合堆肥,让土壤充分吸收有机质和肥料等营养物质,从而中和土壤中多余的盐分。

二、改土法
1.石灰改良法:在盐碱地表层撒上一定量的石灰,以中和土壤中
过多的碱性物质,降低土壤的碱度,从而改良土壤的性质,为作物生
长提供更为友好的生长环境。

2.植物修复法:选择适应盐碱环境的植物,通过自然生长或人工
种植等方法,让这些植物的根系对土壤进行修复。

例如,沙地柿等植
物在生长过程中,能吸收土壤中的盐分,并将其储存在体内。

三、防盐法
1.排盐渠道法:在盐碱地周边或下游建立排盐渠道,收集来自上
游的盐水并按常规排除其中的盐分,从而预防其反向流入盐碱地,保
护适龄农作物。

2.防渗隔离法:通过建立道路保护带或隔离地理屏障等措施,有
效限制盐碱地中过多的水分和钠盐等有害物质传播,以起到防盐作用。

综上所述,盐碱地改良措施众多,不同的方法可因地制宜,整合
运用也是可行的。

仅有一项方法难以解决盐碱化问题,我们需要多角
度入手,及时调整方案,才能让盐碱地变成宝贵的农耕土地。

盐碱地改良方案

盐碱地改良方案

盐碱地改良方案盐碱地是指土壤中盐分含量过高,pH值过低,且土壤中存在的盐分对植物生长产生负面影响的土地。

盐碱地广泛分布于全球各个地区,严重制约了土地的农业利用价值。

为了解决盐碱地问题,许多改良方案被提出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盐碱地改良方案,包括土壤改良措施、灌溉方式改进以及植物选择等,旨在帮助人们更好地利用和改善盐碱地。

一、土壤改良措施1. 石灰添加:根据盐碱土壤的具体情况,适量添加石灰可以提高土壤的pH值,中和酸性物质,减少盐分对植物的不利影响。

2. 石膏添加:石膏可以对盐碱土壤中的盐分进行化学反应,形成较不溶于水的沉淀物,从而降低土壤中盐分的含量。

3. 有机质施用:适量添加有机质可以提高盐碱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改善土壤结构,减轻盐分对植物的影响。

4. 淋洗处理:通过大量的淋洗,将土壤中的盐分冲洗下来,有效地降低土壤的盐分含量。

5. 垦殖排除:通过地下排水等方式,将含盐水分排除出土壤,从而减少土壤中的盐分含量。

二、灌溉方式改进1. 清水灌溉:适用于盐碱地区的灌溉方式之一是清水灌溉,即使用没有盐分的水进行灌溉,从而减少土壤中的盐分积累。

2. 浸渍灌溉:浸渍灌溉是通过在浸水灌溉的基础上,降低水位,使土壤中的盐分随水分一同向下渗透,达到清除盐分的目的。

3. 滴灌技术:滴灌是一种有效利用水资源的灌溉方式,通过将水通过滴灌管缓慢滴入植物根部,减少水分流失和盐分积累。

三、植物选择1. 盐碱地适应性植物:一些植物具有较强的盐碱地适应性,可以在盐碱地上生长并发挥农业生产价值。

如碱蓬、红背委陵菜等。

2. 草本牧草:一些草本牧草植物在盐碱地上生长迅速,可用于养殖业的草料供应,如糙隐子草、苦荞、艾草等。

3. 林木树种选择:一些耐盐碱的林木树种可用于盐碱地的林业经营,如海桐、红豆杉、榉树等。

总结:盐碱地改良是解决盐碱地问题、发展农业生产的重要举措。

通过土壤改良措施、灌溉方式改进以及植物选择等多种方案的综合应用,可以有效降低盐碱土地的盐分含量,改善土壤质量,提高土地的农业利用率。

盐碱地改良的三种基本方法

盐碱地改良的三种基本方法

盐碱地改良的三种基本方法盐碱地是一种特殊的土地类型,其土壤中含有过多的盐分和碱性物质,导致植物难以生长。

为了改善盐碱地的生态环境和提高土地利用率,需要进行盐碱地改良。

本文将介绍三种基本的盐碱地改良方法。

一、物理法物理法是指通过改变土壤结构和水分状况来减少或排除盐渍化现象的一种方法。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 翻耕深松翻耕深松是物理法中最基础的措施之一。

通过将土壤深度翻耕到30厘米以上,可以打散土壤结构,增加通气性和透水性,使得盐分更容易被排出去。

同时,深松还可以增加土壤蓄水量和保水能力。

2. 排灌排水在盐碱地改良过程中,排灌排水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通过对土壤进行排灌处理,可以有效降低土壤中的盐分浓度,并增加潜在蒸发量。

同时,在排灌处理后还需要进行充足的补水工作,以保证植物的正常生长。

3. 覆盖保温覆盖保温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盐碱地改良方法。

通过使用覆盖材料(如塑料薄膜、稻草等)来遮盖土壤表面,可以减少土壤表面水分的蒸发,提高土壤温度,从而促进植物生长。

此外,覆盖材料还可以有效防止风沙侵袭,保护植物不受损害。

二、化学法化学法是指通过添加化学剂来改变土壤酸碱度和离子浓度的一种方法。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 石灰施用石灰施用是一种常用的化学改良方法。

在盐碱地中添加适量的石灰粉末,可以中和土壤中过多的酸性物质,并提高土壤pH值。

同时,石灰还可以增加土壤中钙离子浓度,促进植物根系生长。

2. 硫酸铁施用硫酸铁施用是一种针对含铁盐碱地的特殊改良方法。

在含铁盐碱地中添加适量的硫酸铁,可以使得土壤中的铁离子与盐分结合,形成不溶性的沉淀物,从而减少土壤中的盐分浓度。

3. 有机肥施用有机肥施用是一种既能改良土壤性质又能提高植物生长的化学改良方法。

通过添加适量的有机肥料(如腐熟堆肥、鸡粪等),可以增加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和微生物数量,提高土壤保水能力和通气性。

同时,有机肥料还可以为植物提供充足的营养和生长环境。

三、生物法生物法是指通过利用植物和微生物来改善盐碱地环境和促进植被恢复的一种方法。

盐碱地的绿化土壤改良和栽培技术方案

盐碱地的绿化土壤改良和栽培技术方案

盐碱地的绿化土壤改良和栽培技术方案1.盐碱地的土壤特点盐碱地是指土壤中盐分和碱分含量过高,导致土壤质量差,对作物种植不利的土地。

主要土壤问题包括高盐度、高碱度、缺乏机械结构、缺乏有机质、缺乏肥力和水分。

2.土壤改良技术方案2.1.盐分淋洗通过灌溉大量的淡水,将土壤中的盐分冲刷掉。

这种方法需要大量的水资源,适用于水资源充足的地区。

2.2.耕作深耕通过深翻土壤,将盐分往下压,减小土壤中盐分的影响。

深耕还能改善土壤的通气性和保水性。

2.3.有机质添加向盐碱地添加大量有机质,如农业废弃物和城市生活垃圾堆肥等。

有机质能改善土壤的结构、保水性和肥力,降低盐分和碱度。

2.4.石膏施用盐碱地土壤一般缺乏钙离子,可通过施用石膏来提供钙离子,减少土壤中盐分的毒性。

3.水文环境治理技术方案3.1.引入外部水源通过引导和利用外部水源,如运河水或地下水来进行灌溉,以稀释土壤中的盐分和碱度。

3.2.灌溉排水系统建设在盐碱地建立灌溉排水系统,通过灌溉和排水来调节土壤的水分和盐碱度。

4.选择适应盐碱地的植物种植4.1.耐盐碱植物选择适应盐碱地环境的耐盐碱植物进行种植,如碱蓬、盐蓬、碱蒿等。

4.2.生长速度快且具有土壤改良作用的植物选择生长速度快且具有改善土壤的作用的植物,如绿肥作物、大豆等。

这些植物可以快速覆盖盐碱地表面,增加土壤养分和有机质含量。

5.合理灌溉管理5.1.调整灌溉方式采用渐进式浸湿灌溉方式,避免过量灌溉导致地下水位上升和盐分积累。

5.2.科学施肥合理施肥,根据作物需求向土壤中补充适量的氮、磷、钾和微量元素。

5.3.灌溉水排盐处理灌溉水中的盐分通过离子交换处理、反渗透脱盐等方法,减少向土壤中输送的盐分。

总结:盐碱地的绿化土壤改良和栽培技术方案包括淋洗、耕作深耕、有机质添加、石膏施用、引入外部水源、建设灌溉排水系统、选择适应盐碱地的植物种植、合理灌溉管理等。

这些技术方案可以有效改善盐碱地的土壤环境,提高土壤肥力,促进植物生长,实现盐碱地的可持续利用。

盐碱地绿化改良技术措施

盐碱地绿化改良技术措施

盐碱地绿化改良技术措施为更好更快使绿化苗木在盐碱地生长,达到良好的景观效果,首先在种植区更换含碱量少、理化性好的客土。

再结合以下排碱治碱的改良措施。

一、排灌结合,以水治碱排水措施,主要有开沟排水,井灌井排。

开沟排水,主要在盐碱较重,地下水位浅,排水有出路地区,可建立排水系统,排水沟深度应在1.5米以上,有利于土壤脱盐和防止返盐。

井灌井排,是利用水泵,从机井内抽吸地下水,以灌溉洗盐。

同时,也可降低地下水位,使机井达到灌溉、排水的双重作用。

井灌井排措施适用于有丰富的低矿化地下水源地区。

据有关单位测定,每亩灌水40~50立方米水,土体脱盐率达38.5%。

作为一个生长周期的井灌井排,0~20厘米,土层脱盐率为60~88%。

井灌井排,结合渠道排水,在雨季来临时抽咸补淡,腾出地下水占有的空间,增加汛期入渗率,淡化地下水,有效防止土壤内涝,加速土壤脱盐。

二、结合绿化地形塑造抬高地形可达到良好效果三、增施有机肥,增加土壤有机质四、合理施用化肥盐碱地施用化肥,应避免施用氯化铵和碳铵生理碱性肥料,可施用硫铵和过磷酸钙。

五、合理耕作,用改结合1.平田整地,消灭盐碱。

避免盐分向高处集中形成盐斑。

平田整地要因地制宜,划小畦灌溉,重度盐化土要先刮结皮,再平整。

2.深耕晒垡、切碎坷垃。

3.选种耐盐作物,躲盐巧种。

不同绿化苗木耐盐程度不同,如柽柳>白蜡>枣树>柳树>冬青>百日红。

根据耐盐程度不同的绿化植物选种,适时种植,躲盐巧种,以利保苗。

4.地膜覆盖可以增温、保墒,抑制盐分上升。

5.铺砂改碱,降低容量,增加孔隙度,调节土壤水、肥、气、热,减少土壤返盐。

六、生物措施1.种植绿肥作物。

据试验,亩产鲜绿肥1914~2333公斤,当年返压。

第二年,土壤0~20厘米土层含盐量降低0.112~0.148%,有机质提高0.11~0.29%。

2.植树造林。

盐碱地营造周边防护林带,可降低风速,改善绿化区小气候,减少地面蒸发,减轻土壤返盐,巩固和发挥水利效益,提高防涝排盐效果。

盐碱地改良措施范文

盐碱地改良措施范文

盐碱地改良措施范文一、土地改良1.灌溉方式调整:优化灌溉制度,选择合适的灌溉方式,如滴灌、管灌等,减少过度浇水造成的土壤渗漏和盐分积累。

2.引水浸泡法:利用自然水资源或人工引水,将水浸泡到盐碱土中,然后通过排水或蒸发,将过多的盐分带走。

3.土壤改良剂施用:添加适量的有机肥料、石灰、石膏等土壤改良剂,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4.深松耕作:通过深翻土壤,加强通气和排水能力,改善土壤结构,促进植物的根系发展。

二、植物选育和种植管理1.选择耐盐碱植物:选择适应盐碱地条件的植物,如盐碱蓬、碱蓬菜、碱蓬子等,使其生长适应能力更强。

2.种植耐盐碱作物:选择适宜的耐盐碱作物种植,如苜蓿、大豆、番茄、草莓等,它们对盐碱土的适应能力较强。

3.选择合适的土壤改良技术:根据不同的植物需求和土壤性质,选择合适的土壤改良技术,如合理施肥、调整土壤酸碱度等。

4.精细化管理:合理安排种植密度、调整水肥管理,增加植物的养分吸收和利用效率,提高产量和抗逆能力。

三、水资源管理1.减少深层水的抽取:合理安排农业灌溉用水,避免深层水的过量抽取,减少深部地下水位的降低和盐渍化的加剧。

2.土地排水系统建设:加强地下排水系统的建设,通过排水,将过多的盐分从土壤中排除,改善土壤环境。

3.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如滴灌、喷灌等,减少农田水的蒸发和排泄,合理利用每一滴水资源。

四、政策与经济手段1.政府支持政策:加大盐碱地改良工程的资金支持力度,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农民参与盐碱地的改良工作。

2.降低农民的负担:减免或减少农民对盐碱地改良所需投入的成本,提供补贴或贷款政策,鼓励农民参与盐碱地改良工作。

3.积极引导土地利用:通过土地政策的调整,引导农民合理利用盐碱地资源,发展适宜的农业产业,提高土地利用效益。

总之,盐碱地改良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和不断积累经验的过程。

通过综合运用多种措施,我们可以逐步改善盐碱地的土壤质量,提高农作物的耐盐碱能力,实现盐碱地的有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盐碱地改良方法

盐碱地改良方法

盐碱地改良方法
1、改良土壤:盐碱地的土壤多呈灰黑色,不利于植物生长。

因此,需要通过增加有
机质,粪肥等方法改良土壤,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增强土壤的挥发性,改善土壤质地,以改善栽培环境,提高植物的生长发育水平。

2、选择抗盐植物:选择抗盐植物来改良盐碱地,这种植物对盐碱的耐受性较强,抗
性较强,适宜栽培,能够有效改良盐碱地。

3、种植抗盐植物:根据需要种植抗盐的植物,如柽柳花、芦苇、紫藤苔、沙地芦荟等;抗硼的植物,如海棠果、木芙蓉、芦蒿等;在树种和杂草之间种植杂草,如沙地芦荟、芦笋、五花褐藓等。

4、灌溉:通过灌溉把营养物质以及有机质溶入到土壤之中,促进植物生长,改良土壤,除去盐碱地上的盐离子,解决植物要求新鲜水源的问题。

5、施肥:使用适量的有机肥料或腐熟的堆肥来施肥,使土壤有机质的含量更加丰富,改良土壤的透气性和浸渍性,以及改良土壤的盐分含量,减轻盐分的影响,促进植物的生长。

6、植被种植:通过植被种植来减少风蚀、改善土壤条件,在盐碱地上种植能够耐盐
植物,如柽柳、蔓荆、柳叶菜、芦笋、拟黑藻、芦苇等,以减少因盐分影响而影响种植的
植物的死亡率,提高植物的连续种植率,有效改良盐碱地。

盐碱地改良施肥方案

盐碱地改良施肥方案

盐碱地改良施肥方案
1. 酸碱调节:使用酸性肥料(如硫酸铵、硫酸钙等)或碱性添加剂(如石灰石等),逐渐调节土壤的酸碱度,使之接近中性。

2. 脱盐处理:在施肥前,进行适当的脱盐处理,可以通过淋洗、渗漏、浸泡等方式,将土壤中的重盐分质去除。

3. 施用有机肥料:施用适量的有机肥料,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持水能力,减轻盐分对植物的伤害。

4. 追施钾肥:盐碱地土壤往往缺乏钾元素,可以适量追施钾肥,以补充植物所需的营养。

5. 微量元素补充:盐碱地土壤通常缺乏微量元素,可以适量添加微量元素肥料,如硼肥、锌肥等,以提高植物的抗盐碱能力。

6. 分层施肥:针对盐碱地土壤的特点,可以采用分层施肥的方式,将肥料分层施入土壤不同深度,以避免施肥对盐碱的直接影响。

以上是一些盐碱地改良施肥方案的常见做法,具体操作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建议在实施前咨询专业的农业技术人员或土壤专家,以确保施肥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园林绿化中盐碱地土壤改良方法
园林绿化中盐碱地土壤改良方法
摘要:盐碱土的物理、化学性质,对树木生长造成生理障碍,植物群落不易形成,对建设城市生态园林带来很多困难。

将盐碱土的改良措施与造园艺紧密结合,既为园林绿化建设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山水景观,又达到了改土治盐的目的,从而可使环境达到绿化、美化,城市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等方面得到改善。

关键词:园林绿化、盐碱环境、盐碱土、改良措施。

一、土壤简介
所谓盐碱环境是指在水体、土壤、地层、大气、各种宏观或微观环境中含有较高的盐分。

盐碱环境不能适合园林绿化植物的生长需要,从而使园林绿化建设难以满足当代城市经济和生态经济发展的需要。

因此,盐碱土的改良和利用,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城市经济的发展都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

盐碱土地区由于土壤含盐量较高,大多为不毛之地,迫切需要改善绿化环境面貌。

因此,在排盐的基础上,用乔、灌木和草本植物组建群落,形成新的生态系统。

有效的减少地表水分的蒸发,抑制盐碱的上移和积累。

同时乔、灌、草所形成的强大根系,吸收水分进行蒸腾,起到了降低地下水位作用,有效的防止土壤盐渍化,形成良好的生态循环。

植物和环境是统一的整体,它既受环境的制约,又反过来对环境以重大的影响。

在土壤粘重、含盐量高、地下水位高的盐碱地上,应选择耐水湿,抗盐碱的树木花草。

如绒毛白蜡、柳树、国槐、柽柳,草坪草如白三叶等。

这些树种在生命活动中,需要大量的水分,在管理中也可大量浇水,这些水除部分被植物吸收消耗外,绝大部分将成为重力水,携盐碱渗入土壤或通过渗管排出土体以外,使土壤脱盐淡化。

同时植物在其生命活动中,借助它发达的根系,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和有机酸,从而降低土壤中的pH值,置换土壤表面所吸附的钠离子,随水排出土体以外,使土壤的化学、物理性质都得
到改良。

盐碱地的危害
由于土壤内大量盐分的积累,引起一系列土壤物理性状的恶化:结构粘滞,通气性差,容重高,土温上升慢,土壤中好气性微生物活动性差,养分释放慢,渗透系数低,毛细作用强,更导致表层土壤盐渍化的加剧。

盐碱对植物的危害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引起植物的生理干旱盐土中含有过多的可溶性盐类,可提高土壤溶液的渗透压,从而引起植物的生理干旱,使植物根系及种子发芽时不能从土壤吸收足够的水分,甚至还导致水分从根细胞外渗,使植物萎蔫甚至死亡。

(二)伤害植物组织土壤含盐量过高,尤其在干旱季节,盐类集聚表土常伤胚轴,其伤害能力以碳酸钠、碳酸钾为最大。

有的植物体内集聚过多的盐,而使原生质受害,蛋白质的合成受到严重阻碍,从而导致含氮的中间代谢物的积聚,造成细胞中害。

(三)影响植物正常营养由于钠离子的竞争,使植物对钾、磷和其他营养元素的吸收减少,磷的转移也会受到抑制,从而影响植物的营养状况。

(四)影响植物的气孔关闭在高浓度盐类作用下,气孔保卫细胞内的淀粉形成受到阻碍,致使细胞不能关闭,因此植物容易干旱枯萎。

三、盐碱地的改良
盐碱地传统的改良方法
盐碱土中可溶盐类对植物的危害以碳酸钠为最厉害,其次有氯化钾、硫酸镁、氯化镁、氯化钾,碳酸氢钠,硫酸钠毒害较轻。

在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之前必须把它们从土壤中除掉。

1、物理改良
(1)平整地面。

留一定坡度,挖排水沟,以便灌水洗盐。

(2)深耕晒垡。

凡质地粘重,透水性差,结构不良的土地,特别是盐碱荒地,在雨季到来之前进行翻耕,能疏松表土增强透水性,阻止水盐上升。

(3)及时松土,松土能保持良好墒情,控制土壤盐分上升。

(4)客土抬高地面。

(5)微区改土,大穴整地。

在树穴内铺隔盐层,通过铺粗砂、炉灰渣、锯屑、碎树皮、马粪或麦糠等然后填以客土。

2、水利改良
(1)蓄淡压盐。

在盐土周围筑存淡水,促使土壤脱盐。

(2)灌水洗盐。

降水条件较好的地区,在田内灌水洗盐,可加快土壤脱盐速度。

(3)大穴客土,下部设隔离层和渗管排盐,回填客土。

3、化学改良
(1)对盐碱土增施化学酸性废料过磷酸钙,可使PH值降低,同时磷素能提高树木的抗性。

施入适当的矿物性化肥,补充土壤中氮、磷、钾、铁等元素的含量,有明显的改土效果。

(2)施用大量有机质,如:腐叶土、马粪、泥炭、醋渣及有机垃圾等。

4、生物改良
种植耐盐的绿肥和牧草,对盐土改良有积极作用。

降低绿化成本,加快绿化速度,提高美化效果,是评价盐碱地区绿化工程效果的主要指标。

在这其中生物改碱投资最小,但见效慢,美化效果差;抬高地面和地上花盆式客土抬高地面措施,虽然见效快、绿化美化效果好,但投资太高;挖大穴整地、淡水洗盐工程措施,成本低,见效较快、绿化美化效果好,是街道绿化和住宅区绿化的好办法,大穴客土,下部设隔离层和渗管排盐,见效快,客土持续时间长,绿化美化效果好,成本相对较低,值得推广。

一切改良土壤的措施都是相辅相成的,所以在改良盐土时不能只用单一方法,应本着综合开发;另一方面,不是所有的改土措施都等量齐观,而要因地制宜,有主有辅。

而在众多的改土措施中,关键的是遵循水盐运动的规律,培肥地力,保持客土的长效,合理灌溉,有效排水,减少径流,增加重力水,切断毛细管水。

(二)园林工程中具体施工方法
1.渗管排盐:在一些大型在绿地中渗水管排盐是绿地改土的常用方法之一,它是根据盐随水来、盐随水去的水盐运动规律。

铺设渗
水管把土壤中的盐分随水排走,并将地下水位控制在临界深度以下,达到土壤脱盐和防止产生盐渍化的目的。

2.客土抬高地面:四周不具备排水条件的小型街头绿地,采用客土抬高地面下设隔离层,利用高差进行排水淋盐,达到改土的目的。

抬高高度以土壤临界深度减去地下水位深度即为抬高度。

3.挖大穴换客土:采用挖大穴整地的治盐措施,能较好的、较快的改变土壤盐碱状况,利用创造有利于园林绿化植物生长的土地条件。

但无论客土的盐碱程度如何,若不加以排盐和培肥土壤等改良措施,很快就会使土壤次生盐渍化,甚至变成盐土。

有效地控制土壤次生盐渍化,并通过采取适地适树、小苗密植、适时栽植、种植地被植物、合理灌溉、及时松土、多施有机肥等一系列栽培措施,能改善土壤结构、减少盐碱和大风对树木的危害,有效地提高栽培植物的成活率和促进生长。

实践证明,重盐碱地区的城市园林绿化虽然难度很大,但只要遵循水盐运动规律,根据绿化区的功能要求和土地条件,用合理的治盐工程措施和科学的管理技术,实现绿化美化是可以办到的。

选育耐盐碱绿化植物树种、草种,培育盐碱地生态植物群落,是搞好盐碱地绿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盐碱地区,因为投资多、耗费人力大,绿化难度大。

如果管理工作跟不上,难以见效,因此,除因地制宜的综合运用盐园林绿化技术之外,起苗、运输、栽植、修剪、灌溉等一系列栽植技术和管理环节,都要强化扣紧。

参考文献:
1.王凤亭浅滩盐碱地的绿化盐碱土造林绿化与综合开发利用文集:1-4
2.杨赉丽主编城市园林绿地规划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5
3.刘惠缓、魏坤峰提高盐碱地绿化成活率的关键技术园林中国1997年增刊:130
4李瑞春天津市盐碱地区绿化技术的研究盐碱土造林绿化与综合开发利用文集:12-13
------------最新【精品】范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