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电线路防鸟害分析

合集下载

浅析220kV输电线路鸟害综合防治

浅析220kV输电线路鸟害综合防治

浅析220kV输电线路鸟害综合防治摘要:今年来,随着生态环境逐渐变好,鸟类数量逐年增加,特别是大型候鸟。

输电线路所作为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行质量还会影响到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质量。

但是输电线路所处的环境往往在高山之中,导致多数鸟类选择输电线路杆塔作为栖息地,迁徙过程中的候鸟也选择输电线路杆塔作为落脚点,使得输电线路鸟害跳闸事故逐年增加。

本文主要就如何防治输电线路鸟害跳闸进行探究分析。

关键词:输电线路;鸟害跳闸;防治引言生态环境的逐渐完善,鸟类数量的增多,导致输电线路鸟害跳闸事故逐年增加,如何防治鸟害跳闸成为输电线路运维的重中之重,对输电线路走廊鸟类活动进行统计调查、研究评估可能发生的鸟害情况,采取针对性的鸟害防治措施,并在此基础上继续推进输电线路新材料、新方法和新技术的应用通过科技创新解决输电线路鸟害防治问题。

一、鸟害产生原因从形成机理上分析,可将鸟害故障分为筑巢类、猛禽类、泄粪类、鸟啄绝缘子和其他类五类。

筑巢类:鸟类筑巢的过程中,树枝等筑巢材料脱落导致线路短路、鸟巢吸引其他物种(如蛇)爬杆塔,通过蛇体或其他物体接地短路造成故障。

猛禽类:猛禽在绝缘子串上部横担等危险部位食用小动物时,小动物内脏,血液流出,倾泻在绝缘子上,导致单相接地短路,从而造成跳闸。

泄粪类:一是鸟类在杆塔绝缘子串上部横担上进行排便活动,造成绝缘子严重污染在潮湿环境下而引起线路跳闸;二是体型较大的鸟排便时粪便形成连续的线状型,由于鸟粪的高导电率,直接短接全部或部分绝缘子造成跳闸。

鸟啄绝缘子类:绝缘子特别是复合绝缘子含有大量复合材料,绝缘子的颜色和芳香烃等易吸引某些鸟类啄食,鸟啄绝缘子部位大都发生在未带电运行线路,损坏部位集中在绝缘子上端均压装置附近的伞裙以及护套间,此类与泄粪类不同,主要集中在耐张串和“V”型串,因为这些方便鸟类栖息,啄损情况较为严重。

其他类:除上述类型外其他鸟害,如大型鸟类飞翔或争斗时直接接触导线而造成的相间短路或单相接地短路。

10kV配电线路鸟害防治措施研究

10kV配电线路鸟害防治措施研究

10kV配电线路鸟害防治措施研究鸟害故障由鸟类活动引起,而鸟类活动的影响因素多,不确定性大,且鸟类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与调节能力,使得鸟类活动的防范措施实施起来难度很大,无法起到很好的效果。

根据电网多年的运行经验,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电压等级配电线路,并结合经济性、可行性等,已形成了差异化的防鸟措施。

一、鸟害故障特征(一)季节特征季节的变换对鸟类活动具有显著的影响,所以鸟害故障具有明显的季节特征。

春季为大部分鸟类的繁殖及觅食季节,鸟类活动频繁程度高于其他季节,因此配电线路春季鸟害故障出现的频度明显高于其他季节。

秋季为各种作物的丰收季节,鸟类有充足的食物供给,因此易产生大量的排便,由此引起的鸟粪闪络也呈高发的特点。

(二)地理特征鸟类种类及分布与地理环境有紧密联系,因此鸟害故障与地理环境具有高度相关性。

根据历年电网统计数据,鸟害故障多发生于跨越山川、河流、湖泊、森林的线路区段,一来远离人类活动的干扰,二来这些地区可以为鸟类提供充足的食物,另外,也有较好的天然栖息环境。

(三)电压等级鸟害故障多发生于220kV及以下电压等级配电线路上,由于电压等级较低,绝缘子串长较短,鸟类活动能轻易地引起间隙电场畸变以致发生闪络。

而500kV 及以上电压等级则相对较难发生闪络[1]。

二、鸟害故障原因鸟类在配电线路杆塔上筑巢过程中,鸟叼铁丝等金属飞行穿梭导线和杆塔间,容易引发相间短路故障;鸟类通常采用树枝、羽毛或者金属丝等筑巢,如果遇上大风降雨等恶劣天气,原本绝缘的树枝、羽毛等被雨水打湿,可能出现配电线路相间短路故障,或者搭接横担出现单相接地故障;因鸟粪在绝缘子上堆积,在特殊天气条件下容易引起鸟粪污闪绝缘子沿面闪络故障;部分配电线路绝缘导线连接点存在绝缘包缠不严、绝缘护罩脱落等现象,也是造成鸟害故障的重要原因。

三、鸟害防治措施(一)布设防鸟挡板布设防鸟挡板的目的是防止鸟粪沿绝缘子旁边下落,或者避免鸟粪掉落在绝缘子伞裙上,可以避免因鸟粪引起的闪络发生。

输电线路鸟害故障机理分析与防治措施

输电线路鸟害故障机理分析与防治措施

输电线路鸟害故障机理分析与防治措施为了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对于输电线路鸟害故障,必须进行分析和处理。

本文将介绍输电线路鸟害故障的机理分析和防治措施。

输电线路鸟害故障是指由于鸟类误飞或停栖在高压输电线路上,导致输电线路发生短路或接地故障。

造成输电线路鸟害故障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鸟类迁徙过程中误飞在鸟群的迁徙过程中,有些不慎瞪见的鸟类,为了规避障碍物,往往向高处飞去,结果误飞到输电线路内部,导致了鸟害故障。

2、鸟类停栖在输电线路上有的鸟类喜欢在输电线路构架和电缆上停留和栖息,因为它们认为这样可以远离地面上的掠食者。

但是,由于其体表带电,容易引起线路短路或接地。

3、鸟类飞行不稳定一些鸟类由于飞行不稳定,常常飞到输电线路上,这也是较常见的一种鸟害故障情况。

为了防止输电线路鸟害故障的发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防治措施:1、线路设计上的改进在输电线路的设计中,应该考虑到鸟害故障的可能性,并进行相应的改进。

例如,可以对输电线路的防护装置或绝缘子的材料和形状进行调整,降低未来鸟害故障的风险。

2、输电线路周边环境改善为了减少鸟类误飞,应该在输电线路周围建造高大的建筑物或者其他高障碍物,以吸引鸟类停留和栖息,从而间接地减少它们误飞到输电线路的可能性。

3、安装鸟害防护系统对于已经建造的输电线路,可考虑在线路周围布置鸟害防护网、超声波呼叫器等设备,以吓走附近鸟类。

此外,管道法可以利用电荷补偿技术实现能够撤销线路上带电物体的电荷,消除带电鸟类的线路变化。

4、操作规程的制定和宣传输电线路不仅要建设好,而且必须有合格的操作和监测人员和运营商来安保和监测这些线路。

在操作规程上,应明确防范鸟害故障的措施和执行标准,以提高对鸟害故障的防范和识别能力。

结论在出现输电线路鸟害故障的情况下,可以从线路的设计与改进、周边环境的改善、安装鸟害防护系统等多方面出发,针对不同因素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以减少鸟害故障的发生率,从而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输电线路防鸟害技术的研究与实践

输电线路防鸟害技术的研究与实践

输电线路防鸟害技术的研究与实践随着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电网建设覆盖面广泛,输电线路成为人们工作和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随之而来的问题是,输电线路常常面临着鸟害给人民生活和企业运营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

鸟害不仅会导致电网的质量下降,而且会给周边环境带来危险。

为了保障电力安全和环境的普遍稳定,必须对输电线路防鸟害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和实践探索。

一、输电线路防鸟害技术的现状输电线路防鸟害技术已经有了较多成熟的防护措施,基本分为以下几种:1.使用防护装置传统的方式是在输电线路周围使用各种防鸟网或者弹弓等器材,来防止鸟害的危害。

这种方式操作简单,但是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较大,会导致灾害的扩散,其应用受到了限制。

2.使用噪音检测技术噪音检测技术主要是针对鸟类产生声音的情况。

在高压输电线路内部安装检测设备,当设备检测到鸟类或其他噪音时,通过电子信号将信息传递出去,相应的防鸟措施会被启动,从而实现防鸟害的目的。

3.利用红外线技术通过安装红外线探头或者红外线喷嘴,当鸟类飞过时,红外线感应器会自动启动,喷洒蜜蜡、喷雾等物质,从而阻止鸟类的驻留和停留。

4.电极氧化技术在高压输电线路上安装电极氧化装置,其能够发挥电极反应的作用,制造一种电场,并对靠近电场的鸟类产生刺激。

通过电极氧化技术可以有效地防止鸟类停留以及对线路带来的危害。

二、输电线路防鸟害技术的优缺点从以上技术防鸟害的介绍可以看出不同的技术方式均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其中,最传统的防护装置较为简单,而且适用范围较广,但是在使用中存在着很多不足。

首先,安装各种防鸟器材,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使得成本较为高昂。

其次,由于防护装置的使用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很大,导致了环境污染和自然资源的浪费。

而对于其他技术,如噪音检测技术、红外线技术以及电极氧化技术等,可以有效地对输电线路进行防鸟害的保护,但是也存在着相应的缺点。

噪音检测技术不宜在远程实时监测中使用,因为其成本较高和实时性的问题;而红外线技术、氧化技术等方式都需要首先对线路进行条件优化,使用起来比较复杂;同时,对于鸟类种类的不同也需要不同的设备监测和防范措施,这对制定防范计划带来了一定难度。

输电线路鸟害故障机理分析与防治措施

输电线路鸟害故障机理分析与防治措施

输电线路鸟害故障机理分析与防治措施
输电线路鸟害故障是指由于飞鸟在输电线路上触电或撞击导致线路发生跳闸、短路等
故障。

具体分析其机理和防治措施如下:
机理:
1. 鸟类触电:鸟类在输电线路上觅食或栖息时,可能会不慎触碰到带电导线,导致
电流通过鸟体致死,同时也会引发线路的短路故障。

2. 鸟类撞击:部分大型鸟类在飞行过程中可能误飞进输电线路的禁飞区域,造成与
带电导线的碰撞,导致导线跳闸或线路短路。

防治措施:
1. 设置鸟害屏蔽装置:在输电线路上设置鸟害屏蔽装置,可以有效阻挡鸟类接近带
电线路,降低鸟害故障的发生概率。

常用的鸟害屏蔽装置有倒挂式、螺旋式和环形式等。

2. 安装鸟类警示器:在输电线路附近的杆塔上安装鸟类警示器,通过声音、光线等
方式来吸引鸟类,使其远离线路,减少撞击事故发生。

鸟类警示器可以使用闪光灯、警示
标志等。

3. 密封线路设备:对于一些易受鸟害影响的线路设备,如绝缘子、开关跳闸器等,
可以进行密封处理,避免鸟类造成短路故障。

4. 处理周边环境:及时清理线路附近的杂草和树枝等,以减少鸟类在线路附近停留
的机会。

适当修剪附近树木的树枝,减少鸟类离地高度,降低撞击风险。

5. 增加巡检频率:对易受鸟害影响的线路,增加巡检频率,早发现鸟类骚扰和故障
隐患,及时采取措施解决,避免线路中断。

鸟害是输电线路常见的故障原因之一,通过合理设置鸟害屏蔽装置、安装鸟类警示器、密封线路设备,处理周边环境并增加巡检频率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输电线路鸟害
故障的发生,提高线路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输电线路鸟害故障机理分析与防治措施

输电线路鸟害故障机理分析与防治措施

输电线路鸟害故障机理分析与防治措施输电线路鸟害故障是指由于鸟类在输电线路上活动或停留,导致电线短路、断路、烧蚀等现象,从而影响输电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

目前,世界各国输电线路中发生的鸟害事故日趋增多,成为一大困扰和威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因素。

因此,对于输电线路鸟害故障机理进行深入研究,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和工作任务。

(一)鸟害故障机理1.鸟类造成的直接短路和接地故障。

当鸟类同时触碰到输电线路上的两个导线或导线与杆塔接触面形成接地时,就会导致电流短路和接地故障,从而影响输电线路的正常运行。

2.鸟类造成的线路断路。

当鸟类停留在输电线路上,形成鸟架,会导致导线松弛、振荡和振铃,从而导致线路断路。

3.鸟类造成的电弧烧蚀故障。

当鸟类在输电线路导线上停留或通过时,由于鸟类体表积聚了许多离子,会产生电弧放电现象,从而导致电线烧蚀,进而形成电弧烧蚀故障。

(二)防治措施1.优化输电线路设计。

在设计输电线路时,应根据鸟类活动规律和行为特点,合理确定线路走向和布置。

采用斜交式布线和欠张越架设计,减少长跨,可以降低鸟害故障的发生率。

2.安装鸟害防护设施。

在输电线路上设置鸟害防护器具,如鸟笼、鸟刺、电线挂囊、阻止挂条等,可以有效地避免鸟害故障的发生。

3.配合科学管理控制鸟类数量。

采用防止鸟类筑巢、喂食和必要的鸟类普查等方法,控制鸟类数量。

在生态保护的前提下,避免鸟类与输电线路的冲突,从而减少鸟害故障。

4.加强技术维护。

要定期组织对输电线路进行巡检和维护,对发现的鸟害隐患给予及时处理,及时排除潜在危险。

总之,通过科学的防鸟害技术、合理的线路设计和鸟类的科学管理,可以有效地控制和预防输电线路鸟害故障的发生,保障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输电线路鸟害事故原因及预防措施

输电线路鸟害事故原因及预防措施

输电线路鸟害事故原因及预防措施
随着人类对自然生态环境爱护意识的加强,鸟类的繁衍数量渐渐增多,活动范围日趋扩大,给输电线路造成了极大危害。

线路的防鸟害工作刻不容缓。

1鸟类对输电线路的危害
1.1鸟类筑巢
春季鸟类开头在输电线路杆塔上筑巢产卵、孵化。

经实地观看,多是喜鹊、乌鸦、苍鹰等鸟类。

这些鸟叼树枝、铁丝、柴草等物,在线路上空来回飞行,当铁丝等物落在横担与导线之间,会造成线路故障。

刮风时,杆塔上的鸟巢被风吹散掉落在带电导线或悬瓶上,会造成短路接地故障。

1.2鸟类飞行
体型较大的鸟类,如黑鹳,其体长1m多,翅膀绽开更大。

体型较大的鸟类或鸟类争斗时飞行在导线间可能造成相间短路或单相接地故障。

1.3鸟粪闪络
鸟类(特殊是猫头鹰的稀屎)污染瓶串,在空气潮湿、大雾时易发生闪络。

鸟站在瓶串上部的横担上向下拉稀屎并沿瓶串下流时造成单相接地,或者鸟粪随风吹向带电体造成空气间隙击穿,引起故障。

2鸟害故障发生的特征
2.1鸟害引起故障的地形地貌经观看,鸟害引起故障的地形地貌,多在靠近河流、水库、低洼潮湿地带;有较大树
木和一些村庄少、偏僻开阔的庄稼地带。

依据大同地区的资料统计,鸟害分布区域特征如表1所示。

表一鸟害区域分布特征
分布区域
河流
农田
森林
开阔地
平地
沼泽地
其它
分布率(%)
35
15
16。

输电线路鸟害故障机理分析与防治措施

输电线路鸟害故障机理分析与防治措施

输电线路鸟害故障机理分析与防治措施【摘要】输电线路鸟害是一种常见的故障现象,会给输电线路的正常运行带来严重影响。

本文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指出了对输电线路鸟害故障进行分析和防治的重要性。

然后对输电线路鸟害故障的机理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鸟害防治策略,包括防止鸟类触碰导线、防止鸟类筑巢在塔身或导线上、提高导线绝缘等级等措施。

结论部分呼吁加强对输电线路鸟害故障的防范意识,科学有效地应对该故障,以保障输电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

通过本文的阐述和探讨,有望为相关部门和从业人员提供指导和参考,促进输电线路鸟害故障防治工作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输电线路、鸟害故障、机理分析、防治措施、导线、鸟类、塔身、绝缘等级、防范意识、科学应对1. 引言1.1 研究背景输电线路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之一,它为电能的传输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输电线路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鸟害故障的威胁。

鸟类在寻找食物、筑巢或休息的过程中常常会误入输电线路区域,导致触碰导线、筑巢在塔身或导线上等行为,进而导致输电线路的故障或短路,给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了极大的隐患。

目前,鸟害故障已成为影响输电线路安全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需要引起广泛重视。

对输电线路鸟害故障机理进行深入分析,探讨有效的防治策略,提高输电线路抗鸟害故障能力,已迫在眉睫。

这也是本文进行相关研究的重要背景之一。

通过对输电线路鸟害故障机理的深入研究和分析,可以为今后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和指导,有效地降低鸟害故障对输电线路的影响,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中的内容至此结束。

1.2 研究意义输电线路鸟害故障是一个长期存在且日益严重的问题,对电网运行安全和可靠性造成了较大影响。

对输电线路鸟害故障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际价值。

输电线路鸟害故障直接影响了电力系统的供电可靠性和稳定性。

鸟类在导线上筑巢、停留或触碰导线,容易造成导线间短路、接地故障等,导致输电线路跳闸,影响用户正常用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输电线路防鸟害分析
中图分类号:TM7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5)10-000-01
摘要鸟害是导致架空线路跳闸的一个重要因素,鸟类在输电线路杆(塔)头上筑巢、排便等活动很容易导致线路跳闸[1]。

随着输电线路长度增加,鸟害成为严重威胁电网安全的因素之一,为了保证电网稳定,有必要加强防鸟害工作。

关键词输电线路防鸟
一、输电线路鸟害原因分析
1.鸟粪:鸟害通常发生在直线杆塔悬垂绝缘子串或耐张杆塔引流线悬垂绝缘子串上[2],其直接原因大都是由鸟粪拉丝引起的;或是排泄在绝缘子上的鸟粪不断堆积,造成绝缘子严重积污,在雨、雾、露、霜、雪等气象条件下,污秽层湿润后,使其表面电导率增加,绝缘子泄漏电流急剧增加,产生局部放电并发展为沿面闪烙,造成导线对横担放电。

2.鸟巢:鸟一般在每年三四月份在输电铁塔20~30 m筑巢,由于季风的影响,往往使鸟巢被风吹散或下挂而造成与带电导线距离不足等放电事故。

3.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停留在杆塔上的大鸟在嬉戏或起飞时造成导线与杆塔、横担距离不够,直接放电,造成接地故障而跳闸。

二、唐山鸟害故障分析
(一)地域环境原因分析
唐山电网地处华北平原,属亚热带气候,春天雨量充沛,气候适宜,植被多样,生物资源非常丰富,这为鸟类的繁殖提供了天然良机。

不同电压等级的架空送电线路则像一张巨网,已覆盖整个唐山地区,形式各样的输电铁塔到处矗立在田间地头。

已基本替代了大(古)树作为鸟类产卵和育雏的临时住宅。

唐山地区的鸟喜好筑巢于输电铁塔的横担头上。

筑巢期间,其频繁地叼运巢材等活动给电网安全运行带来了巨大危害。

唐山地区的鸟害跳闸主要发生在南部沿海地区[3]。

丰南、滦南、唐海和乐亭一带滩涂、芦苇荡等湿地、水田、鱼池等地貌较多,适于以水鸟为主的多种鸟类生存,路径在该区域内的线路鸟害跳闸最多,几乎每年都发生2~3次;丰润、滦县、玉田一带为平原、农田地貌,麻雀、燕子、喜鹊、鹰、鹤等鸟类较多,鸟害跳闸时有发生;遵化、迁西、迁安为山区地貌,森林覆盖率高,鸟害跳闸较少,但在水库、河流区域
鸟类活动多,附近的线路曾经发生过鸟害跳闸。

(二)鸟害原因分析
(1)鸟类筑巢喜欢就地取材,叼运的巢材主要以草茎、野刺藤、工业残料金属丝和各类旧包装带为主,叼运过程中,易引发巢材与带电导线安全距离不足的跳闸故障;筑成的鸟巢被大风吹下,可能引起线路跳闸。

(2)鸟儿在产卵和育雏期间,稀拉粘稠的鸟屎断续地沿绝缘子串裙边或离裙边10 cm左右处下落,引发潮湿的空气中局部空气间隙击穿而发生线路跳闸事故。

几年来统计资料表明,鸟类在筑巢期的活动区域非常广泛,涉及到本地区110、220 kV电压等级共五十余条线路的近1500余基杆塔。

(三)鸟害防治措施分析
防止鸟害不能采用单一的方式,因为鸟的适应能力很强,单一方式会很快失效。

唐山供电公司一直探索运用多种方式消除输电线路上的各类鸟害事故,使鸟害得到了很好的控制。

1.以防鸟刺、防鸟排刺为主要措施,以驱鸟器、大盘径单伞瓷绝缘子、硅橡胶大伞裙和引鸟架为辅助措施,配合声、光驱鸟装置防鸟。

利用春检、秋检、大修及时对防鸟装置进行更换、修补;对新投运线路
及时安装防鸟装置;定期安排对线路已有防鸟装置进行检查补充。

安装防鸟设施未必能完全阻止鸟类在输电杆塔筑巢,但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鸟类在输电杆塔上的筑巢位置从而减少鸟害闪络的发生几率。

2.划分鸟害区域。

通过对输电线路附近鸟类活动频繁的地段进行长期观察和调查研究,结合以往发生鸟害的杆段和清除鸟巢的记录,划定了所辖线路的鸟害区,制定了鸟害防治台账,并每半年作一次滚动修改,实施动态管理,将鸟害巡视作为线路巡视的一项重点工作,对该区域的鸟类活动情况进行监控,及时掌握输电线路鸟害区的第一手资料,对鸟害工作做到可控、在控、能控。

3.绘制线路的鸟害区域图。

根据对线路鸟害故障的统计与分析及各种运行资料,制定出线路的鸟害区域图,建立输电线路鸟害台账,对鸟害区域重点进行预防,缩小巡视范围,快速查找出鸟害故障的发生点。

4.对鸟害区域加强巡视频率,缩短巡视周期,配合登塔检修及时拆除发现的鸟窝,拆除鸟窝是应使用合适的工具,如布口袋将鸟巢杂物收起来带下杆塔,禁止直接在杆塔上拆除鸟窝,防止异物散落造成相间短路。

四、总结
鸟害主要有三个特点:季节性、迁移性、重复性。

冬季降水少,堆积在绝缘子上的鸟粪不容易被冲刷,增加了污闪的几率,春季鸟类为了繁殖大量筑巢,也使鸟害概率大大增加;当鸟类在杆塔某处栖息条件被破坏后,它会在该杆塔附近重新寻找栖息地并可能引发鸟害故障,应注意分析该鸟巢所处位置是否确已对线路安全运行构成威胁,而不要盲目地见巢就拆,以防鸟巢被破坏后在杆塔更危险的地方重新筑巢。

所谓鸟害故障重复性是指同一类鸟害故障在同一基杆塔上在短时间内重复发生。

许多事例说明同一类的鸟,活动的区域有一个较固定的范围,鸟害故障易出现重复性。

要防止送电线路鸟害事故的发生,单凭一种防鸟害措施是不能收到满意效果的,必须进行综合治理,针对鸟粪污染绝缘子的情况,要定期进行清扫,重点是耐张绝缘子串,对污秽严重的合成绝缘子应予以轮换。

对大鸟来说,无论采用合成绝缘子或加装大盘径绝缘子的作用不明显,但合成绝缘子因其良好的憎水性,对由鸟粪污秽引起的绝缘子污闪优于普通绝缘子,而大盘径绝缘子则对小鸟确有防鸟粪污闪作用。

依据线路径特征及历年的运行工作经验,认真做好线路鸟粪闪络特殊区域的界定与划分。

唐山供电公司输电专业的管理和技术人员已经摸索出一套比较有效的、人性化、“鸟性化”、符合环保精神的综合防鸟害措施。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探索,寻求更便捷、更有效、更环保的新措施,并付诸实施。

参考文献:
[1] 毛吉贵.电力系统防鸟害技术的探索[J].华电技术,2008.31(6)48-49.
[2] 胡毅.输电线路运行故障的分析与防治[J].高电压技术,33(3):2-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