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冲小船的自制过程

反冲小船的自制过程

反冲力使小船前进自制教具步骤

第一步:

把泡沫块用小刀切割小船形状,

并在小船中挖出一个圆通孔。

第二步:在距离易拉罐底部

6-7厘米处剪下,在距底部

1-1.5厘米处打一个与塑料吸管相同的小孔。插入一根长约10厘米的塑料吸管做排管。

第三步:

把用管底做成的水管放在小船的圆孔处,先用夹子夹住

排水管的出水口,在往易拉罐里面加水。

第四步:先把船放在水盆中,再打开排水管,让罐中的水向小

船的正后方喷,小船就向前行了。

三年级上册第22课《设计与制作自制“小喷泉”》教学设计

第22课《设计与制作:自制“小喷泉”》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设计与制作:自制‘小喷泉’”是《科学》三年级上册第4单元“热与温度”的 第5课。本课活动中,学生已经了解了液体和气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利用身边合适的材料设计并制作一个“小喷泉”,经过评价与改进后尝试让“小喷 泉”喷得更高。 本课共由5个环节组成。环节1“任务”,思考小喷泉的工作原理,提出制作小喷泉 的任务。环节2“设计”是让利用气体热胀冷缩的性质,设计制作小喷泉的方案。环节 3“制作”是学生根据设计方案,选择材料进行制作。环节4“测试”中让学生测试“小 喷泉”的使用效果。环节5“评价与改进”是对经过测试的“小喷泉”进行评价,根据 测试结果改进“小喷泉”。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对热胀冷缩有了一定的认识,能通过观察“小喷泉”而知道其中的科学原 理就是利用了热胀冷缩的性质。由于学生不知道气体热胀冷缩的效果比液体热胀冷缩的效果要好,他们不知道在这个小制作中只是利用了气体的热胀冷缩效果,因此他们可能会在设计中不会特别考虑容器中水量的多少才合适。由于三年级的学生自控能力还是较差,本制作需要经过多次测试,期间可能会多次使用热水,因此在使用热水的使用可能还是会不那么注意。 三、教学策略 根据“任务驱动”和“科学与探究”之间的关系,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可将教法 和学法确定如下。 1.教法主要采取任务驱动教学法。具体过程分为两个部分: ①通过任务驱动情境,提出问题,给出设计与制作的任务,激发对如何制作一个“小喷泉”产生兴趣。 ②通过学生的制作活动,并进行自主观察、设计、讨论、交流、制作、测试、评价

与改进等环节,学生能利用气体的热胀冷缩的现象制作出一个“小喷泉”。 2.学法可分为两个部分: ①利用有效任务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成为设计与制作的主体。 ②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身经历任务、设计、制作、测试、评价与改进的环节,自制出一个“小喷泉”。 四、教学目标 1.会选择合适的材料制作小喷泉。 2.经历设计、制作、测试、改进的过程制作小喷泉。 3.能利用语言、文字、绘图表达自己的创意与构想。 4.在制作过程中及完成后对“小喷泉”进行相应的测试、调整。 5.在观察或交流的基础上,对他人的想法、草图等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经历设计、制作、测试、改进的过程制作小喷泉。 教学难点:根据设计“小喷泉”需要考虑的因素制定方案。 六、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仪器、实物投影、教学课件。 学具准备:大塑料瓶、小塑料瓶、小玻璃瓶、粗细不同的塑料管、橡皮泥、水槽、热水。 七、教学过程 (一)任务驱动 设置情境:实验室里,两个小朋友正在利用实验器材做“小喷泉”的实验。 问题:能利用其它材料制作“小喷泉”吗? 交流:对波波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 任务:设计和自制一个“小喷泉”。 (二)活动探究 (1)环节1:任务 提出:利用气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可以做小制作。

第五章《动量》碰撞爆炸反冲运动-物理优秀论文

第五章《动量》碰撞爆炸反冲运动-物理论文 第五章《动量》碰撞爆炸反冲运动 孙宝红 山西省怀仁一中物理组038300 【考点透析】 1.本专题考点 动量知识和机械能守恒知识的应用,本专题为Ⅱ类要求。 2.理解和掌握的内容 2.1 碰撞 (1)特点:作用时间极短,相互作用的内力极大,有些碰撞尽管合外力不为零,但外力相对于内力可忽略,故动量近似守恒。 (2)分类:①弹性碰撞(动能也守恒);②非弹性碰撞(存在动能损失);③完全非弹性碰撞(碰后具有共同速度,动能损失最多)。 (3)范围:从动能损失多少的角度看,所有碰撞都界于弹性碰撞和完全非弹性碰撞之间,即两者是动能损失的下限和上限。 2.2 爆炸及反冲运动 (1)爆炸:爆炸过程类似于碰撞,动量守恒。因有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动能,所以系统的动能在爆炸后将增加。 (2)反冲运动:在反冲运动中若内力远大于外力,可视为动量守恒。 2.3 难点释疑 (1)碰撞过程动能不会增加,动量守恒。常用到动量和动能的关系式:P2=2mEK (2)碰撞问题的处理方法:①客观实际(如甲同向追乙,碰后甲速度大小变小;

若仍同向则不可能大于乙的速度);②动量守恒;③动能关系(碰后动能小于或等于碰前动能,动能损失多少存在上限和下限)。 【例题精析】 例1质量相等的A、B两球在光滑水平面上沿同一直线、同一方向运动,A球的动量是7kgm/s,B球的动量是5kgm/s,当A球追上B球时发生碰撞,则碰后A、B两球的动量可能值是() A.PA=6kgm/s,PB=6kgm/s B.PA=6.5kgm/s,PB=5.5kgm/s C.PA=-2kgm/s,PB=14kgm/s D.PA=-4kgm/s,PB=17kgm/s 解析:从碰撞客观实际,由于A追B碰,碰后A的速度必小于B的速度,且两球质量相等,故B选项错;由碰撞动量守恒验证,D选项错;再从碰撞中动能关系,即碰后总动能只有守恒或减少来看,C错A正确。答案:A 例2 如图5-29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动能为E0、动量的大小为P0的小钢球1与静止小钢球2发生碰撞,碰撞前后球1的运动方向相反。将碰撞后球1的动能和动量的大小分别记为E1、P1,球2的动能和动量的大小分别记为E2、P2,则必有: A.E1E0 B.P1P0 C.E2E0 D.P2P0 解析:动能是标量,两球碰后动能不会增加,故A对,C错;动量是矢量,两球碰后它们动量的绝对值之和可以增加,由动量守恒定律可知矢量和保持不变,因碰撞前后球1的运动方向相反,有P0=P2+(-P1),故必有P2P0,故D对;对球1,由关系P2=2mEK可知,因为E1E0 ,可得P1P0 ,故B对。答案:

透析室各种应急预案

透析时电源中断的应急预案 一、发生原因 突然停电、透析机短路、电线老化等。 二、停电表现 停电报警、血泵停止。 三、停电预案 1、在透析中电源突然中断,须用手防止凝血。 2、要将静脉壶F端的管路从保险夹犟墨萧某,再用手摇血泵,精神集中防止空气进入血管路。 3、如果是透析机故障,应回血结束透析。如果是短时停电不必忙于回血,因透析机内有蓄电池可运行20-30min。 四、预防措施 1、血透室应双路供电。 2、定时对透析机进行检修维护。

透析时水源中断的应急预案 一、发生原因 驱水泵发生故障、输水管道断裂、水源不足或水处理机发生障碍等。 二、停水表现 透析机低水压报警 三、停水预案 1、立刻将透析改为旁路或进行单超程序。 2、寻找故障原因,如在1-2h内不能排除故障,应中止透析。 四、预防措施 1、血透室应双路供水或备有蓄水罐。 2、定期维修驱水泵、输水管。 3、定期对水处理机进行维护。

管路破裂的应急预案 一、发生原因 1、管路质量不合格 2、血泵的机械破坏 3、各接头衔接不紧 4、止血钳造成的破损 二、破裂表现 破裂处出现渗血,随着血流及裂孔的加大造成火量渗血。 三、应急预案 1、出现渗血时应立即回血,将管路的血同干净 2、将新管路用生理盐水预冲后史换 3、各衔接部位要紧密 4、如果失血量较大,应立即输新鲜血或血浆蛋白 5、当血压较低时,遵医嘱给予扩充血容量 6、密切观察生命征,采取相应的措施 四、预防措施 1、、上机前严格检查管路的质量 2、密切观察机器及管路的运转情况,发现渗血及时处理 3、定期检查维护透析机,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工程师

水质异常的应急预案 一、发生原因 1、反渗机出现故障 2、预处理系统没定时反冲 3、没按时消毒及维护 二、临床表现 患者血压下降、贫血、痴呆、心脏异常、骨软化、呕吐、致癌 三、应急预案 1、病人出现异常时,应立即抽血仳验寻找原因 2、由水质异常造成的并症停止透析 3、及时更换水处理系统 4、明确原因后尽快恢复透析 四、预防措施 1、水处理系统每半年维护一次,三个月消毒一次 2、每年检测水质情况,以美国AAMI标准或欧洲药典为准 3、每年检测内毒素1-2次 4、发现异常立即处理

制作小凳子

第十课制作小凳子 利用废弃的塑料瓶做一些小手工,既环保,又可以增加生活情趣。 工具/原料 白紙,鉛筆,剪刀,戒刀,塑料瓶(要瓶身沒有凹凸紋的) 步骤/方法 1.用鉛筆在白紙上繪制出要小凳子的制作图纸。 2.用剪刀剪出一塊長方形的塑料片。

3.将塑料片铺平,放在制作图上,按制作图里的长线用尺子在塑料片上画线条,做好记号

4.用剪刀次制作图中所示的实线部分剪掉。 5.最后將两片对插在一起,就得到了一张可爱的小椅子,如果想做个长沙发,可以把椅子宽度加宽就OK啦。

第十一课自制光盘气垫船 步骤1: 使用的工具和材料:壁纸刀、万能胶(我用的是AB胶,玻璃胶也可)、废旧光盘、气球、饮料瓶盖(照片中没有)。 步骤2: 光盘有两面,一面平整,另一面中间一块微凸。我们把饮料瓶盖正中用壁纸刀扎一个2到3毫米的小孔,然后把它粘在微凸的那面上。 步骤3: 这是从反面来看,也就是平整的那面。

步骤4: 把气球吹圆,用手捏住不让它撒气,然后把气球嘴套在瓶盖上。 把光盘放在平整的桌面上,撒开手,气球里的空气从瓶盖中央的小孔喷出,在光盘和桌面之间形成一层薄薄的气垫。由于气垫的存在,使得我们这个气垫船模型与桌面之间的摩擦力很小,轻轻一推就能很顺畅地滑动。 友情提示: 气球应该选大一些的,气球越大、越厚实,喷出的气体越有力,实验效果也就越明显。也可以通过调节瓶盖中央小孔的大小,来控制实验结果。 气垫使得摩擦力大大降低的原理非常有用,当然气垫船就是一个最突出的例子。还有一种玩具,好像叫“沙狐球”,球就是在气垫桌面上滑动。中学物理课里还有一个测量气垫导轨摩擦力的实验。另外还有气垫的轴承。

一年级手工制作图片漂亮的大气的,简单又漂亮的手工制作作品

一年级手工制作图片漂亮的大气的,简单又漂亮的手工制作作品 篇一:小学生手工制作图片及方法 塑料瓶手工制作小椅子 教你用塑料瓶手工制作小椅子。 利用廢棄的塑料瓶做一些小手工,既環保,又可以增加生活情趣。 工具/原料 白紙,鉛筆,剪刀,戒刀,塑料瓶(要瓶身沒有凹凸紋的) 步骤/方法 1.用鉛筆在白紙上繪制出要小凳子的制作图纸。 2.用剪刀剪出一塊長方形的塑料片。 3.将塑料片铺平,放在制作图上,按制作图里的长线用尺子在塑料片上画线条,做好记号。 4.用剪刀次制作图中所示的实线部分剪掉。 5.最后將两片对插在一起,就得到了一张可爱的小椅子,如果想做个长沙发,可以把椅子宽度加宽就OK啦。 注意事项: 篇二:课堂上的小学生手工小制作作品 课堂上的小学生手工小制作作品,很有艺术气息呢,小学生变废为宝手工制作作品可以开发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家里有小孩子的MM不妨让孩子们来学习一下小学生自制手工—可爱的小学生手工制作落叶拼贴哦!

树叶拼贴画下载、树叶拼贴制作 小学生手工艺品拼贴制作素材图片欣赏 树叶装饰画 树叶装饰画 树叶装饰画 树叶(散文) 秋风刮过大地,一片片树叶落在地面。小蚂蚁捡起一片树叶:“这是我的渡船。” 小老鼠捡起一片树叶:“这是我的雨伞。” 小刺猬捡起一片树叶:“这是我的花帽。” 梅花鹿捡起一片树叶:“这是我的饼干。” 大家一起捡树叶,捡得多高兴啊!我捡得最多,捡回家倒在桌子上,拼呀!拼呀!贴呀!贴呀! “这就是我的作品,我把它当作礼物, ----送给大家!!!” 篇三:小学生手工制作图片及方法 塑料瓶手工制作小椅子 2011-5-12 10:36|发布者: 张磊|查看: 189792|评论: 68 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人人网百度搜藏百度空间百度贴吧腾讯朋友87 教你用塑料瓶手工制作小椅子。

[趣味物理]新式的“希罗喷泉”

对希罗喷泉的改进 本改进可在希罗喷泉停止时,顺时针摇动转柄120度,即可开始新一次喷泉,可省去调换瓶子的麻烦。 做一圆筒,将圆筒用隔板隔成三等分,正面板如下图打孔接管子并保持固定,背面及隔板做在一起并可转动,然后在背面加上摇柄即可。 整个装置大小随意。 作者:https://www.360docs.net/doc/999559211.html,/%D3%C0%B6%AF%BB%FA%D6%AE%D1%D0%BE%BF

[趣味物理]新式的“希罗喷泉” 读者们大概都知道一种普通形式的喷泉,这种喷泉相传是古代的力学家希罗设计的。我在这里先谈一下它的构造,然后再谈这种有趣装置的新的形式。希罗喷泉(图205)是由三个容器组成的,上面一个是没有盖的碟子(a),下面两个是密闭的球(b和小这三个容器用三根管子连了起来,连接的方法见图。 在碟子a里装着一些水、球b里装满水、球c里装满空气的时候,喷泉就开始起作用了:水沿着管子从a流到c,把c里的空气排到球b里;球b里的水受到进来的空气的压力,就沿着管子往上冒,在容器a上形成喷泉。到球b里的水流完为止,也就是说它里面的水全部流进了球C里的时候,喷泉就停止喷水了。这就是希罗喷泉的老的形式。在今天,一位意大利学校教师已经改造了这种喷泉。这位教师由于自己的物理实验室设备太少,不得不运用自己的创造性来简化希罗的喷泉装置,结果他想出了一种用最简单的设备来制造新喷泉的方法。在新装置里,药瓶代替了球形容器,橡皮管代替了玻璃管或金属管。上面那个容器也不一定要穿孔,只要像图206的上图所画的那样,把橡皮管的一端放在里面也成。

经过这样改造以后的仪器,使用起来就十分方便:当瓶b里的水经过碟a 全部流进了瓶C的时候,只要简单地把b、C两个瓶子换一下位置,喷泉就会重新喷水;不过不要忘记,同时也要把喷嘴移到另一条管子上去。 改造以后的喷泉还有一种方便的地方,就是使我们有可能任意变动容器的位置,来研究各个容器的水面之间的高度差对水流喷射高度的影响。 如果你想把喷泉的喷射高度加大好几倍,只要把这个装置下面的两个瓶里的水换成水银,空气换成水,同时把喷嘴移一下(图207)就可以做到。这个装置所起的作用是容易明白的:水银从瓶C流进瓶b的时候,就把瓶b里的水排出去,造成喷泉。水银的密度是水的13.5倍,我们知道了这点就可以算出,这时候的 喷泉可以喷多么高。让我们用h 1、h 2 、h 3 来表示各个液面之间的高度差。现在我 们可以研究一下瓶C里的水银是用多大的力在向瓶b流去的。两瓶之间的连接管里的水银受到了两方面的压力。在右面对它起作用的是h 2 的这么一段水银柱的 压力(这个压力等于13.5h 2这么高的水柱的压力),加上h 1 这么高的水柱的压 力。在左面起作用的是h 3 这么高的水柱的压力。总起来看,水银所受的压力等于这么高的水柱的压力:

动量能量总结

知识点 1 弹性碰撞与非弹性碰撞 Ⅰ 1.碰撞现象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在相遇的_________内产生_______的相互作用的过程。 2.碰撞特征 (1)作用时间短,作用力_______。 (2)内力_______外力。 3.碰撞的分类及特点 动量是否守恒 机械能是否守恒 弹性碰撞 _____ _____ 非完全弹性碰撞 _____ 有损失 完全非弹性碰撞 _____ 知识点 2 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Ⅱ 1.爆炸现象 爆炸过程中内力远大于外力,爆炸的各部分组成的系统___________。 2.反冲运动 (1)物体的不同部分在内力作用下向_____方向运动的现象。 (2)反冲运动中,相互作用力一般较大,通常可以用______________来处理。 1.碰撞的规律 (1)完全弹性碰撞:如图所示,在光滑地面上,运动小球m1和静止小球m2相碰。 动量关系:m1v1=m1v ′1+m2v ′2 ① 能量关系: ② 解①②得: 若m1=m2,则有v ′1=0,v ′2=v1(交换速度)。 (2)完全非弹性碰撞:设m1和m2碰后的共同速度为v ′。 ①动量关系:m1v1=(m1+m2)v ′,即v ′= ②能量关系: ΔE 为碰撞损失的动能。 碰撞遵守的原则 (1)动量守恒:p1+p2=p ′1+p ′2。 (2)碰撞结束后总动能不增加,表达式为Ek1+Ek2≥E ′k1+E ′k2 或 (3)速度符合实际:①碰撞后,原来在前的物体速度一定增大,且v 前≥v 后。 ②两物体相向运动,碰撞后两物体的运动方向至少有一个改变。 【典例透析 1】如图所示,abc 是光滑的轨道,其中ab 是水平的,bc 为与ab 相切的位于竖直平面内的半圆,半径R=0.30m 。 质量m=0.20kg 的小球A 静止在轨道上,另一质量M=0.60kg 、速度为v0=5.5m/s 的小球B 与小球A 正碰。已知相碰后小球A 经过半圆的最高点c 落到轨道上距b 点为L=4 R 处,重力加速度g 取10m/s2,求:碰撞结束时,小球A 和B 的速度的大小。 222111122111m v m v m v 222='+'121 11211212 m m 2m v v ,v v , m m m m -'='=++11 12 m v m m +()22111211m v m m v E,22 =+'+?2222 12121212p p p p 2m 2m 2m 2m ''+≥+。

自制小喷泉

自制小喷泉 时间:2019-09-24 12:26:21 | 作者:裴尉茗 这个周末,我早早写完作业,对爸爸说:“爸爸,我们做一个喷泉实验吧。”爸爸立刻说:“那咱们开始吧!” 我马上准备实验材料,一个带盖的小矿泉水瓶、一个小桶、一些黏土、一支较长的吸管、蓝色的颜料和一个锥子。 我们的实验开始了。首先,我用锥子在瓶盖上用力扎了一个小孔,用锥子在小孔上不断地转动,钻了一个和吸管一样粗细的孔。接着,把吸管对准小孔穿过去,把瓶盖拧紧。然后,往矿泉水瓶里挤几滴蓝色颜料,倒入少半瓶自来水将其稀释,在瓶盖与吸管的交接处和瓶盖周围及吸管口抹点黏土,再往小桶里放满热水。最后,我小心翼翼地把矿泉水瓶放进小桶里。这样,我的喷泉就做好了。 我静静地等待着奇迹的发生,…只听“砰”的一声,水从吸管里喷了出来,喷到了我的脸上,我愣了一下,把坐在一旁观看的爸爸逗得笑了起来。等我擦完脸来的时候,水流已经喷得很低了。于是,我又试了一次,放颜料、装自来水、抹黏土、倒热水,把水瓶放进有热水的小桶里,水立刻喷了出来,形成美丽的水花,向四面八方喷洒,像一朵盛开的梨花漂亮极了。我被眼前的这一幕惊呆了,发呆了好半天才回过神来。 我兴奋地告诉爸爸:“这是我从网上查到的,矿泉水里的冷水放进有热水的小桶里后,瓶里的空气受热急剧彭胀,气压加大,瓶子内外气压相差变大,在压力的作用下,瓶子里的水就被挤出来,冲破粘土,形成了喷泉。等到瓶内外气压平衡后,喷泉就结束了。” 爸爸告诉我,科学来源于生活,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积极动手,就会发现好多奥秘。鲁班发明了锯,爱迪生发明了电灯,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他们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高考物理三轮复习知识点串透高中物理

高考物理三轮复习知识点串透高中物理 态度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败 第一讲 物体的平稳咨询题的分析方法。 二.热点透析 〔一〕三个模型的正确明白得: 1.轻绳 〔1〕不可伸长——沿绳索方向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不能承担压力,拉力必沿绳的方向。 〔3〕内部张力处处相等,且与运动状态无关。 2.轻弹簧 〔1〕约束弹簧的力是连续变化的,不能突变。 〔2〕弹力的方向沿轴线。 〔3〕任意两点的弹力相等 3.轻杆 〔1〕不可伸长和压缩——沿杆方向速度相同。 〔2〕力可突变——弹力的大小随运动能够自由调剂。 〔二〕受力分析适应的养成: 1.受力分析的步骤: 〔1〕重力是否有()?? ?微观粒子 动研究动量定理应用和圆周运宏观物体 〔2〕弹力看四周?? ?--弹簧的弹力多解性 利用牛顿定律力的存在性判断

受 力 分 析 确 定 研 究 对 象 〔3〕分析摩擦力 大小:由牛顿定律决定 静摩擦力 由牛顿定律判定 方向: 多解性 〔4〕不忘电磁浮 2.正确作受力分析图 要求:正确、规范,涉及空间力应将其转化为平面力。 〔三〕共点力平稳的分析方法 1.判定——变量分析 〔1〕函数讨论法 〔2〕图解法〔△法〕 方法的 〔3〕极限法 选择思路 〔4〕物理法 2.平稳状态运算: Rt △:三角函数勾股定理 三个 力作用——合成平稳法: F 12=-F 3构成封闭△→解△ 一样△: 正弦定理、余弦 定理、相似定理 ∑F x =0 受四个力及以上——分解平稳法 ∑F y =0

第二讲力与运动一.知识图表 二.热点透析

运动受力紧相连,严谨笃实细分析,临界隐含图助研,物理模型呈眼前 〔一〕动态变量分析——牛顿第二定律的瞬时性 1.动态过程分析 大小 V min V=0〕力 力加速度速度变化〔V 方向 有明显形变产生的弹力不能突变 2.瞬时状态的突变无明显形变产生的弹力不能突变 接能的刚性物体必具有共加速度 矢量性〔确定正方向〕 关键运动示意图,对称性和周期性,v-t图 a是否一样 3.运动会成分解方法的灵活使用 按正交方向分解平抛运动 ? 按产生运动的缘故分解渡河咨询题 〔二〕牛顿定律与运动 1.在恒力作用下的匀变速运动 〔1〕句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技巧 矢量性〔确定正方向〕 关键运动示意图,对称性和周期性,v-t图 a是否一样〔往复运动〕 〔2〕研究匀变速曲线运动的差不多方法〔动身点〕 ——灵活运用运动的合成和分解 按正交方向分解抛体运动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按产生运动的缘故分解渡河咨询题 2.在变力作用下的圆周运动和机械振动 〔1〕圆周运动 ①圆周运动的临界咨询题 绳子T=0 圆周轨道的最高点、最低点〔绳型、杆型〕的极值速度临界轨道N=0 ? 摩擦力f=fmax 锥摆型、转台型、转弯型的轨道作用力临界 ②典型的圆周运动:天体运动、核外电子绕核运动、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 带电粒子在多种力作用的圆周运动 ③等效场咨询题 ④天体运动咨询题 考虑多解性 〔2〕振动过程分析对称性V |a| |F|的对称平稳位置的确定 专门位置特点

小喷泉教案

《小喷泉》教案 一、教学目的: 1、通过理解制作原理和解释喷泉形成的原因 2、客观形象地认识到大气压强的存在和实际应用 3、巩固物理知识如一定质量的密闭气体的压强随体积的变化规律,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的关系等等 4、通过动手制作喷泉,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教具准备: (1)外壳比较厚实的饮料瓶; (2)喷水管:用废签字笔芯去掉其笔尖金属部分并清洗干净; (3)出水管:废签字笔外笔杆,下端用橡胶管; (4)储水槽:可用废饮料瓶装水,用来提供持续的水源; (5)排水槽:也用废饮料瓶装水,盛接出水管流出的水,也可直接把出水口与下水道相通。 (6)饮料瓶盖或橡皮塞:用于封闭瓶口 三、教学过程: 1、大气压的存在 教师介绍:大气对浸入其中的物体产生压强的作用,叫大气压强,大气压看不见摸不着,但我们可以通过实验证明大气压的存在。 演示实验:覆杯实验、吸盘挂钩、吸管吸饮料、注射器的使用等等,介绍马德堡半球实验有力地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讨论:人的呼吸与大气压强的关系。 教师总结:一定质量的气体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体积变大,压强变小。 2、展示制成的简易喷泉,并介绍喷泉形成的原理 如图所示:当水沿出水管流出时,封闭的饮料瓶中空气的体积增大,压强减小,使管外大气压强大于管中空气的压强,所以水能从喷嘴喷出。喷射的水柱高度由储水槽到接水槽水平面的高度差来决定。 水柱喷射高度的计算方法如下:设大气压强为p 0,签字笔喷管中 的空气压强为p ,接水槽到储水槽的高度差为H ,储水槽液面到饮料瓶中液面的高度差为s ,喷射水柱高度为h 。则储水槽液面的压强应满足p gh gs p ++=ρρ0,接水槽液面的压强也应满足p gs gH p ++=ρρ0 由以上两式可得H =h ,即水柱高度等于出水口到进水口的高度差,由于水与管之间有粘滞阻力,因而实际上h <H 。 1饮料瓶 2 喷水管 3 出水管 4 储水槽 5 接水槽 6 饮料瓶盖

diy自制希罗喷泉

自制希罗喷泉 以下图片转载自网络。 亚历山大里亚的希罗(公元10年-70年),是古希腊的一位著名的科学家和发明家,我们曾经介绍过的“希伦蒸汽机”就是他发明的,关于希伦蒸汽机请看这里:。 不错“希罗”和“希伦”是一个人,中国教育界对外国科学家人名的翻译似乎没有统一的标准,往往让人迷惑。比方电压的单位是“伏特”,而化学电池被叫做“伏打电池”,其实“伏特”和“伏打”也是同一个人。 希罗有很多发明,比方希伦蒸汽机、风力机械装置、注射器等。最有趣的是一种自动售货机,向里面投入硬币,这台机器就会自动流出一定分量的“圣水”,很像现在的自动咖啡机啊。 普通喷泉利用了连通器的原理。比方在山上修建一个蓄水池,用一根管子把池子里的水引到山下,因为山上水的液面高于山下,压力差会使山下水管里的水喷向空中,成为喷泉。但是这种喷泉喷出的水会高于山顶的水池吗?显然不会,最多只能与山顶的水面等高,这是很简单的物理原理。 但是希罗喷泉不同,希罗喷泉相当于建在山顶,喷出的水柱远高于山顶的蓄水池,所以第一次看到它的人会惊讶不已,仿佛它违反了最基本的物理定律。当然希罗喷泉是不会打破物理定律的,你发现任何貌似不符合物理定律的现象,都只是由于你了解的深度不够而已。 下图是普通喷泉与希罗喷泉的比较。 对普通喷泉来说,山顶水面高度与喷泉喷嘴处水面高度的差h,这段高度的水柱产生的压力,就是喷泉往空中喷发的动力,这一点很好理解。 对希罗喷泉而言,同样是利用了水的液面高度差造成的压力,使水柱喷向空中,只不过装置非常巧妙而已。容器A,就是山顶的蓄水池里的水,通过水管1进入容器C,C是建在山脚的一个密封的容器,设A与C的水的液面高度差为h1。容器C里面一半装的是水,

三年级科学上册第22课《设计与制作:自制“小喷泉”》教学设计

《科学》三年级上册 第22课《设计与制作:自制“小喷泉”》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设计与制作:自制“小喷泉”》是《科学》(粤教科技版)三年级上册《热与温度》单元的第5课。本课活动中,学生已经了解了液体和气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利用身边合适的材料设计并制作一个“小喷泉”,经过评价与改进后尝试让“小喷泉”喷得更高。 本课共由5个环节组成。环节1“任务”,思考小喷泉的工作原理,提出制作小喷泉的任务。环节2“设计”是让利用气体热胀冷缩的性质,设计制作小喷泉的方案。环节3“制作”是学生根据设计方案,选择材料进行制作。环节4“测试”中让学生测试小喷泉的使用效果。环节5“评价与改进”是对经过测试的小喷泉进行评价,根据测试结果改进小喷泉。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第20、21课有关于液体和气体热胀冷缩的学习基础上,学生已经热胀冷缩有了一定的认识,能通过观察“小喷泉”的使用而找到其中的科学原理就是利用了热胀冷缩的现象。三年级的学生十分喜欢动手操作,尤其是想这一类的小制作,能制作一个能喷出水的“小喷泉”,他们的主动性会更加高。由于学生不知道气体热胀冷缩的效果比液体热胀冷缩的效果要好,他们不知道在这个小制作中只是利用了气体的热胀冷缩效果,因此他们可能会在设计中不会特别考虑容器中水量的多少才合适。由于三年级的学生自控能力还是较差,本制作需要经过多次测试,期间可能会多次使用热水,对热水的使用可能还是会不那么注意。 三、教学策略 根据“任务驱动”和“科学与探究”之间的关系,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可将教法和学法确定如下: 1.从教的方面来说,主要采取任务驱动教学法。具体过程分为两个部分: ①通过任务驱动情境,提出问题,给出设计与制作的任务,激发对如何制作一个“小喷泉”产生兴趣。

神奇喷泉

《神奇喷泉》 巧设计,妙引领,神奇喷泉乐趣多 《神奇喷泉》教学案例 活动背景: 从小,孩子们就对“水”充满了兴趣,在街边、公园里的喷泉里钻来钻去;用手捂住水龙头让水四处喷射;摇摇可乐饮料,再打开瓶盖让饮料飞溅而出等等,而生活中废弃的饮料瓶也是越来越多,结合教材里的小喷泉一课,让学生们用废旧的塑料瓶与水结合,自行动手制作一个小喷泉,从而引发学生探索的兴趣,并培养从小节能环保的意识。 活动教材:湖北美术出版社科技制作五年级下册 活动目标: 1、利用生活中的废旧材料学习并独立制作一个简单的喷泉。 2、通过动手操作,明白喷泉喷水的原理,了解一定的科学道理。 3、能在多次制作及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探索的勇气以及多角度、多方向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活动重难点: 喷泉喷水的原理 活动准备: 装好水的整理箱若干个 小喷泉:饮料瓶,吸管,橡皮泥 希罗喷泉:饮料瓶3个并钻好相应的孔,塑料软管3根(20cm,30cm,40cm) 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在公园,在广场,我们经常能看到各种美丽的喷泉(出示喷泉图片),五颜六色的喷泉随着音乐舞蹈,非常壮观。怎样在家里也可以欣赏到喷泉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制作创意喷泉,看看怎样让水从下往上喷出来。 2、揭题并板书:神奇喷泉。 【设计意图:用各种美丽的喷泉图片或视频片断,展示喷泉的美及壮观,激发学生学习制作的积极性。】 二、做一做:小喷泉制作 1、出示小喷泉制作方法: 在饮料瓶的瓶口上插入两根吸管,一根长吸管作喷管,一根短的可弯曲的吸管作吹气管, 用橡皮泥封住吸管周围。向吹管里吹气。 2、学生自学制作方法并完成制作。 3、试一试:会玩吗?试着玩一玩吧。 4、想一想:思考并说出小喷泉喷水的原理。

初中物理课外小制作:有趣的喷泉

有趣的喷泉 在讲大气压强时,为了让学生比较直观形象的认识到大气压的存在和利用大气压的现象,我们总是喜欢做一些既能说明问题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的小实验.以往我们做的各种喷泉实验就是一例,这里笔者给大家推荐一种能连续喷水的喷泉实验. 1.仪器的装置如图1所示. (1)上端封闭的玻璃管:管子越长效果越好,最好选用牛顿管之类的玻璃管.(2)喷水管:选用长度约20cm左右的尖嘴玻璃管,其一端接有橡胶管.(3)出水管:上端用玻璃管,下端用有一定硬度的橡胶管.(4)储水槽:可与自来水嘴相连,用来提供持续的水源.(5)接水槽:盛接出水管流出的水,也可直接把出水口与下水道相通.(6)橡皮塞:用于封闭玻璃管口. 图1 2.安装与调试 (1)将喷水管和出水管插入橡皮塞,然后用止水夹夹住进水口和出水口.(2)将玻璃管装适量的水后并盖紧橡皮塞.将整个装置倒置,然后固定在支架上.(3)将喷水管插入储水槽后,再同时打开止水夹,这时喷泉就可以工作了.(4)如玻璃喷管中水面高于喷嘴时将对喷水高度有影响,这时可调整出水口到进水口的高度差.如果水面较低时由于管外空气压强要比管内空气压强大,这时空气容易通过出水管进入玻璃喷管,使整个装置停止工作. 3.工作原理 当水沿出水管流出时,封闭的玻璃管中空气的体积增大,压强减小,使管外大气压强大于管中空气的压强,所以水能从喷嘴喷出.喷射的水柱高度由储水槽到接水槽水平面的高度差来决定.水柱喷射高度的计算方法如下:设空气压强为p0,玻璃喷管中的空气压强为p,接水槽到储水槽的高度差为H,储水槽液面到玻璃管中液面的高度差为s,喷射水柱高度为h. 则储水槽液面的压强应满足 p0=ρgs+ρgh+p, 接水槽液面的压强也应满足

大班科学活动:制作喷泉

幼儿教育:________ 大班科学活动:制作喷泉 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第1 页共6 页

大班科学活动:制作喷泉 活动目标: 1.乐于参与探究活动,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2.通过操作感知空气的存在。 3.在活动中体验发现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实验材料:塑料瓶、吸管、装有水的脸盆、小水杯; 2.记录表格、记号笔、报纸、抹布、视频课件、表演绸带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欣赏喷泉 1.师:我们已经用磁铁做了一些小实验,有打电话、钓鱼等。今天有两位叔叔他们也来做小实验,我们一起看看他们用了哪些材料?做了什么实验? 2.幼儿欣赏《可乐喷泉实验》,问:“你看到了什么?叔叔用什么材料制作喷泉的?” 3.喷泉真好玩,我们也来做喷泉吧! 二、指导幼儿制作喷泉。 1.教师向幼儿介绍实验材料。 2.教师示范制作喷泉。 (1)在密封的塑料瓶里扎两个洞,灌上水,插上两根吸管。 (2)用力向其中一根吸管吹气,水就会从另一根吸管里喷出来。 3.教师介绍喷泉实验原理: 我们向一根吸管吹气,吹入的空气会变成气泡,对水施加压力,水 第 2 页共 6 页

就会从另一根吸管中被推挤上来,形成喷泉。只要不断吹气,水就会不断喷出来。 4.幼儿制作喷泉,教师随堂指导。 5.幼儿玩喷泉,提醒幼儿不要弄湿衣服。 三、引导幼儿讨论:怎样让喷泉喷得更高? 1.问:怎样让喷泉喷得更高?请你试试,并记录下来。 2.鼓励幼儿大胆猜想,并能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下来。教师注意观察幼儿,了解幼儿的问题和发现并给以适时的支持与帮助。 3.预想与对策:玩的过程中存在操作技能上的问题,如喷泉的水柱总是喷到脸上、手上,有时瓶子爱倒……帮助幼儿发现操作技巧中的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4.讨论结果:鼓励幼儿大胆与同伴交流,关注每个幼儿的发现和感受,获得相关经验。 如:孔打得高,喷泉喷得高;用力吹,喷泉喷得高。 四、游戏表演: 1.幼儿分组竞赛,比比谁的喷泉喷得更远? 2.表扬遵守游戏规则的幼儿。 3.欣赏音乐喷泉,幼儿表演:我们一起来当喷泉,跟随音乐一起表演吧! 五、总结延伸: 1.我们欣赏了神奇的喷泉,小朋友们表演得真棒!在大海深处,蓝猫又有神奇的发现了,我们快点跟随蓝猫去海底探险吧! 2.欣赏视频《蓝猫淘气30问》之《海底喷泉》 3.总结活动:大自然真神奇,我们小朋友好好学习,长大了发现 第 3 页共 6 页

幼儿园大班科学探索《制作喷泉》活动教案

大班科学活动:制作喷泉 活动目标: 1.乐于参与探究活动,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2.通过操作感知空气的存在。 3.在活动中体验发现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实验材料:塑料瓶、吸管、装有水的脸盆、小水杯; 2.记录表格、记号笔、报纸、抹布、视频课件、表演绸带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欣赏喷泉 1.师:我们已经用磁铁做了一些小实验,有打电话、钓鱼等。今天有两位叔叔他们也来做小实验,我 们一起看看他们用了哪些材料?做了什么实验?b5E2RGbCAP 2.幼儿欣赏《可乐喷泉实验》 ,问: “你看到了什么?叔叔用什么材料制作喷泉的?” 3.喷泉真好玩,我们也来做喷泉吧! 二、指导幼儿制作喷泉。 1.教师向幼儿介绍实验材料。 2.教师示范制作喷泉。 (1)在密封的塑料瓶里扎两个洞,灌上水,插上两根吸管。 (2)用力向其中一根吸管吹气,水就会从另一根吸管里喷出来。 3.教师介绍喷泉实验原理: 我们向一根吸管吹气,吹入的空气会变成气泡,对水施加压力,水就会从另一根吸管中被推挤上来, 形成喷泉。只要不断吹气,水就会不断喷出来。p1EanqFDPw

4.幼儿制作喷泉,教师随堂指导。 5.幼儿玩喷泉,提醒幼儿不要弄湿衣服。 三、引导幼儿讨论:怎样让喷泉喷得更高? 1.问:怎样让喷泉喷得更高?请你试试,并记录下来。 2.鼓励幼儿大胆猜想,并能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下来。教师注意观察幼儿,了解幼儿的问题和发现并给 以适时的支持与帮助。DXDiTa9E3d 3.预想与对策:玩的过程中存在操作技能上的问题,如喷泉的水柱总是喷到脸上、手上,有时瓶子爱 倒……帮助幼儿发现操作技巧中的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RTCrpUDGiT 4.讨论结果:鼓励幼儿大胆与同伴交流,关注每个幼儿的发现和感受,获得相关经验。 如:孔打得高,喷泉喷得高;用力吹,喷泉喷得高。 四、游戏表演: 1.幼儿分组竞赛,比比谁的喷泉喷得更远? 2.表扬遵守游戏规则的幼儿。 3.欣赏音乐喷泉,幼儿表演:我们一起来当喷泉,跟随音乐一起表演吧! 五、总结延伸: 1.我们欣赏了神奇的喷泉,小朋友们表演得真棒!在大海深处,蓝猫又有神奇的发现了,我们快点跟 随蓝猫去海底探险吧!5PCzVD7HxA 2.欣赏视频《蓝猫淘气 3000 问》之《海底喷泉》 3.总结活动:大自然真神奇,我们小朋友好好学习,长大了发现更多的科学奥秘。

塑料瓶手工制作厨房收纳盒技巧教程

爱喝饮料的朋友注意了,每次喝完饮料后随手一丢的瓶子,看似不值钱,其实随手剪一剪就能变成居家的宝贝,轻松收纳锅碗瓢盆! ▼碗碟架子 洗干净的碗总是不知道放在哪里,水没有完全沥干,放在碗柜害怕潮湿。一个塑料瓶帮您解决烦恼,以后再也不需要买碗柜了! 步骤 1、准备一个大号的塑料瓶,按照塑料瓶的纹路,间隔剪下突出的部分。

2、用剪刀剪下多余的部分。 3、准备另一个小号塑料瓶,取下盖子。在大号塑料瓶的侧面比对出盖子的大小,然后剪出盖子大小的洞。最后将盖子固定到大号塑料瓶上。 一个便宜又好用的碗碟收纳就完成啦,还能顺便收纳筷子和刀叉呢~ ▼杯子收纳 家里的咖啡杯、茶杯、玻璃杯……大小杯子怎么收纳才好?相信你一定头疼过这个问题,不如用塑料瓶巧制杯子收纳架吧!

▼一次性纸杯收纳

1、准备一个小号塑料瓶,同事剪去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并保留下半部分剪出来的盖子。 2、在上半部分开口处,剪一个小小的“V”型开口。 3、将一次性纸杯塞入做好的塑料桶中,盖上盖子。 可以把这个做好的塑料桶挂在墙上,需要的时候轻轻抽取纸杯即可,是不是特别方便呢~ ▼茶杯收纳 1、去一个小号塑料瓶,从开口到底部一直剪出一道细长的口子,再剪掉多余的部分。

2、将茶杯的把对准剪的开口处,一次叠放。是不是既整齐又省力呢。 ▼收纳锅盖 锅盖不用时放哪里比较合适呢?相信这是大多数下厨的朋友们,经常头疼的问题。真没想到塑料瓶还能收纳锅盖呢!

步骤 1、将大号塑料瓶下半部分剪成一个前低后高的“U”字形状,然后用打火机将边缘烫平整,防止塑料锋利割伤手指哦。 2、暂时不用的锅盖放在这里就OK啦!

《项目式教学:神奇的希罗喷泉》说课稿(全国实验说课大赛获奖案例)

《项目式教学:神奇的希罗喷泉》说课稿 实验器材实验设计思路实验原理实验目标 自制简易希罗喷泉:塑料瓶子3个,软管2根,胶枪,水,彩色墨水将插有两根软管的瓶子倒立,里面装有 黄色水,两根软管分别插入装有蓝色水 的瓶子和空瓶子中,观察到黄色水沿软 管流入空瓶子,而蓝色水通过软管进入 装有黄色水的瓶子。 气压差和液体 压强的平衡 引起学生兴趣, 激发学生探究 欲望 被压扁的瓶子:塑料瓶子1个,热水用热水冲洗空塑料瓶子,倒出热水后, 迅速拧紧瓶盖,学生可以清晰的观察到 瓶子逐渐变扁,拧开瓶盖,瓶子恢复原 状。 证明大气压强 存在 帮助学生认识 大气压强,理解 大气压强存在 的原因,并证明 大气压强是存 在的 自制气压差演示仪:塑料瓶子2个,气球2个,软管2根,胶枪将两个塑料瓶子的前半部分剪下,中间 贴上两张不同颜色的橡皮膜,橡皮膜可 以用剪开的彩色气球皮替代,在瓶口处 分别开孔并插入软管,并用胶枪密封接 口处。本实验仪器完全自制,有效的解 决了学生存在的认知冲突。 大气压不一定 使物体发生形 变,必须有气 压差 通过真实情景 体验,让学生明 白有大气压时 物体不一定会 发生形变,有 “气压差”时才 形变 罩内蜡烛燃烧“吸”水实验:一次性餐盒1个,蜡烛1支,塑选取废弃的底面积较大的一次性透明 餐盒作为托盘,托盘中加入带有颜色的 水,放入点燃的蜡烛,并在蜡烛上扣上 气压差和液体 压强的平衡 通过演示实验, 向学生展示气 压差遇到液体

料瓶子1个,水,彩色墨水,打火机 半截塑料瓶子,此时要选用半径较大的塑料瓶子,防止蜡烛点燃瓶子。 时的奇妙现象,让学生理解气压差可以使液体运动 低压喷泉:塑料瓶子1个,软管1根,胶枪,热水,冷水,彩色墨水,盛水容器 在塑料瓶子的瓶盖上传过一根软管,并密封接口。用热水冲洗瓶子,倒出热水后迅速拧紧瓶盖,将瓶子倒立,使软管浸入带有颜色的水中,此时明显的看到瓶子内形成喷泉。 气压差和液体压强的平衡 通过制造低压环境,利用气压差形成喷泉,一步步接近希罗喷泉真相 学生自制希罗喷泉:塑料瓶子若干,吸管、软管若干,一次性餐盒,胶枪,剪刀,水,彩色墨水 学生根据所学以及参考资料,制作三个瓶子、三根软管、形态各异的希罗喷泉。 气压差和液体压强的平衡 通过学生动手实践,小组合作,制作自己喜欢的希罗喷泉,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希罗喷泉原理,正确认识大气压强 经过查阅文献,采访有经验的教师,制定“大气压强”相关概念调查问卷,将问卷发放给学生,统计作答情况,发现学生具有的错误前概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手工制作说明书

环保手工制作说明书 名称:环保相框 制作人:机制112 金晶马菊霞 作品用途:放置照片,美化室内环境 作品特点:废物利用 制作材料:一次性筷子、废旧纸盒、面纸、胶水、彩色线、旧海报 制作方法:①.将一次性筷子剪裁并固定成型②.用面纸包裹成型的筷子 ③.裁剪旧海报做成照片 ④.编制彩色线并将其粘贴在筷子上 制作理念: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提高同学们的动手能力,增强废物回收利用、变废为宝的环保意识,展示当代大学生的风采,全面提高我校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进一步营造我校的艺术氛围,从手工做起, 树立环保节能意识。通过制作环保手工,唤起同学们的环保意识。篇二:环保手工制作说明书(2) 环保手工制作说明书 名称:中国龙 制作人:硚口区安徽街小学方嘉怡、王子迎、王诗彤、熊诗琪辅导老师:丁华赵静作品用途:美化环境 作品特点:废物利用 制作材料: 废旧鞋盒、铁丝、彩条、卡纸、两个旧乒乓球、胶水、胶带、剪刀、订书机等 制作方法: 1、制作头部:将鞋盒的盖子打开一边固定,沿边粘贴用白卡纸剪的锯齿状的牙齿,粘贴上龙睛、龙角、龙须;然后用金黄的彩条装饰。龙头就做成了。 2、身体制作:先将3个大小差不多的鞋盒用旧包书纸包起来。然后在盒身上装饰上几朵用红纸剪的祥云图案。最后用一条金色彩条装饰一下就行了。 3、尾巴制作:将一个鞋盒侧边沿对角线去掉一半,做成斜坡状,再在上下两边贴上剪成鱼尾的卡纸。最后进行装饰。 4、在龙头、龙身、龙尾的底部插上细棍做把手,孩子们课间就可以进行舞龙比赛了,还可以锻炼孩子们团结合作的精神。 制作理念: 在教育活动中作为渗透民族文化教育,让孩子们从小就去了解、参与到我们民族的文化当中,并从中培养了孩子的艺术性,锻炼了孩子的身体。在动手制作过程中,孩子们进一步增强了动脑动手能力,培养了勤俭节约、保护环境良好习惯。 在这个污染愈发严重的时代,身边的垃圾该何去何从,我们该从何做起?是的,环保,就这么简单。从点滴做起,哪怕是一滴水,一抹绿,亦能汇聚成江河与湖海,汇聚成森林与草地。篇三:小学生手工制作图片及方法 塑料瓶手工制作小椅子 2011-5-12 10:36|发布者: 张磊|查看: 189792|评论: 68 教你用塑料瓶手工制作小椅子。 利用廢棄的塑料瓶做一些小手工,既環保,又可以增加生活情趣。 工具/原料 白紙,鉛筆,剪刀,戒刀,塑料瓶(要瓶身沒有凹凸紋的) 步骤/方法 1.用鉛筆在白紙上繪制出要小凳子的制作图纸。 2.用剪刀剪出一塊長方形的塑料片。

希罗喷泉

自制希罗喷泉 收藏分享2010-10-25 18:33|发布者: 张磊|查看数: 5562|评论数: 1 暑假快结束了,小侄子找我帮忙做个手工作业。以前电动的玩意做太多了,这次我打算做点不需要电力的东西,而且要有点科学深度滴,可以用它考考老师的智慧。考虑再三,我决定利用家里常见的材料做一个希罗喷泉。它的制作过程相当简单,可以和小侄子一起来完成它。 材料: ? 三个空的矿泉水瓶 ? 三根胶管,水族箱用的胶管比较好用,实在没有的话,饮料吸管也行,长度分别为20,30,40厘米 ? 少量胶水

工具: ? 电钻(任何能打小孔的工具都行),钻头直径要和胶管外径差不多 ? 剪刀 第一步:首先我们来制作喷泉的贮水池,用剪刀将其中一个瓶子剪成下列形状。

第二步:接下来就是钻孔了,每个瓶盖都要钻两个小孔,注意安全,叫小朋友站远点。 比较好的做法是先钻好一个瓶盖

第三步:然后将第一个钻好的瓶盖倒扣在第二个瓶子的瓶盖上,透过第一个瓶盖钻好的孔去加工第二个瓶盖,这样就可以保证所有的瓶盖钻孔的位置都是一致的。使用同样的方法处理第三个瓶盖。 第四步:零件都加工好了,我们来装配它吧。示意图如下,相信大家都很容易看懂。 注意事项: ? 保证所有的接口处都要保证是密闭的; ? 一号管20厘米,二号馆30厘米,三号管40厘米; ? 使用胶水封闭管子与瓶盖的接口处; ? 请确保胶管都处在适当的高度,参考装配图。

读者们大概都知道一种普通形式的喷泉,这种喷泉相传是古代的力学家希罗设计的。我在这里先谈一下它的构造,然后再谈这种有趣装置的新的形式。希罗喷泉(图205)是由三个容器组成的,上面一个是没有盖的碟子(a),下面两个是密闭的球(b和小这三个容器用三根管子连了起来,连接的方法见图。在碟子a 里装着一些水、球b里装满水、球c里装满空气的时候,喷泉就开始起作用了:水沿着管子从a流到c,把c里的空气排到球b里;球b里的水受到进来的空气的压力,就沿着管子往上冒,在容器a上形成喷泉。到球b里的水流完为止,也就是说它里面的水全部流进了球C里的时候,喷泉就停止喷水了。这就是希罗喷泉的老的形式。在今天,一位意大利学校教师已经改造了这种喷泉。这位教师由于自己的物理实验室设备太少,不得不运用自己的创造性来简化希罗的喷泉装置,结果他想出了一种用最简单的设备来制造新喷泉的方法。在新装置里,药瓶代替了球形容器,橡皮管代替了玻璃管或金属管。上面那个容器也不一定要穿孔,只要像图206的上图所画的那样,把橡皮管的一端放在里面也成。 经过这样改造以后的仪器,使用起来就十分方便:当瓶b里的水经过碟a全部流进了瓶C的时候,只要简单地把b、C两个瓶子换一下位置,喷泉就会重新喷水;不过不要忘记,同时也要把喷嘴移到另一条管子上去。 改造以后的喷泉还有一种方便的地方,就是使我们有可能任意变动容器的位置,来研究各个容器的水面之间的高度差对水流喷射高度的影响。 如果你想把喷泉的喷射高度加大好几倍,只要把这个装置下面的两个瓶里的水换成水银,空气换成水,同时把喷嘴移一下(图207)就可以做到。这个装置所起的作用是容易明白的:水银从瓶C流进瓶b的时候,就把瓶b里的水排出去,造成喷泉。水银的密度是水的13.5倍,我们知道了这点就可以算出,这时候的喷泉可以喷多么高。让我们用h1、h2、h3来表示各个液面之间的高度差。现在我们可以研究一下瓶C里的水银是用多大的力在向瓶b流去的。两瓶之间的连接管里的水银受到了两方面的压力。在右面对它起作用的是h2的这么一段水银柱的压力(这个压力等于13.5h2这么高的水柱的压力),加上h1这么高的水柱的压力。在左面起作用的是h3这么高的水柱的压力。总起来看,水银所受的压力等于这么高的水柱的压力: 13.5h2+h1-h3 但是,h2-h1=h2,所以我们可以用-h2来代替h1-h3,上面那个式子就变成 13.5h2-h2 也就是12.5h2。这样看来,水银压进瓶b里去的压力是一根高达12.5h2的水柱的重力。从理论上来说,喷泉喷射的高度应该等于两个瓶里的水银面的高度差的12.5倍。但是摩擦力会把这个理论上的高度稍微降低一些。 虽然是这样,这个装置仍旧使我们有可能得到很高的喷射水流。譬如说,为了使喷泉达到10米的高度,只要把一个瓶移到比另一个瓶大约高1米的位置就够了。奇怪的是,从我们的计算可以看出。碟a离水银瓶的高低对水流的高度一点没有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