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德日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精品历史课件】25德意日的法西斯化

1936年参加“二二六” 兵变的日本青年军官
1931年九一八事变, 进攻沈阳。
“死亡工厂”731部队试验遗址
1937年卢沟桥事变
1937年南京大屠杀
纳粹主义 法西斯主义
军国主义
世界三大法西斯主义形态
4.“柏林—罗马—东京轴心”形成
形成过程:1936年,德国和意大利签订《德意议定书》, 接着德国和日本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1937年,意大 利加入《反共产国际协定》,“柏林—罗马—东京”轴心 形成。
二、时空观念
(一)概念 事物与特定时间及空间的联系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 (二)目标 (1)辨识历史叙述中不同的时间与空间表达方式,理解它们的意 义,在叙述个别史事时能够运用恰当的时间和空间表达方式。 (2)能将某一史事定位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框架下;能够利用历 史年表、历史地图等方式对相关史事加以描述;能够认识事物发生 的来龙去脉,理解空间和环境因素对认识历史与现实的重要性。 (3)能够把握相关史事的时间、空间联系,并用特定的时间和空 间术语对较长时段的史事加以概况和说明。 (4)在对历史和现实问题进行独立探究的过程中,能将其置于具 体的时空框架下;能够选择恰当的时空尺度对其进行分析、综合、 比较,在此基础上作出合理的论述。
历史分期及其依据
新航路的开辟
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开始
世界 (英1国50资0年产前阶后级)革(命人类开首始次由确分立散资孤产立阶走级向代整议体制);
近代史
(1640)
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到来
鸦片战争(1840年) 中国开始被卷入
中国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辛亥革命(1911年) 中国首次确立资产阶级代议制
第二次工业革命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欧洲战争策源地 亚洲战争策源地
高中历史 日本法西斯专政的建立教材精解素材

日本法西斯专政的建立20世纪30年代,德日两国先后建立了法西斯专政,由于历史和国情不同,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德国是通过建立法西斯政党,经过宣传、竞选,在国会选举中取得胜利后建立法西斯专政的。
而日本既没有法西斯政党、也没有突出的领袖,是依靠军部法西斯势力在天皇的支持下控制政权。
那么,日本法西斯专政是怎样建立的?它建立的标志是什么呢?其一,天皇专制和军国主义路线是日本法西斯专政建立的历史根源。
明治维新后,日本近代天皇制确立,其实质是地主资产阶级专政。
由于明治维新后日本社会各方面都保留了较多的封建残余,政府中掌握实权的资产阶级改革派,继承封建武士道的衣钵,推行以效忠天皇为核心的军国主义教育,并制定了以中国和朝鲜为主要侵略对象的“大陆政策”和军国主义路线。
在对外扩张的战争中,天皇专制和军国主义不断强化。
其二,军部的形成是日本法西斯专政建立的政治基础。
20世纪初,日本开始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日俄战争后,三井、三菱、安田、住友等财阀垄断资本逐渐形成。
与此同时,军人势力煊赫,军阀获得军令制定权,成立了议会和内阁不得介入的“国中之国”——军部。
日本军部包括陆军省、海军省、陆军最高指挥部参谋本部、海军最高指挥部军令部等部门。
现代民主国家的军事部门都是在政府领导之下,可日本的军部却独立于政府、议会之外,直接听命于天皇,它就是在天皇名义下建立起法西斯独裁政权,对外侵略扩张的。
其三,《日本改造法案大纲》是日本法西斯专政建立的理论基础。
法西斯主义的基本特征是专制独裁、反共、反民主、对外侵略扩张和种族主义。
日本法西斯吸收了一些欧洲法西斯思想,但主要根据则是天皇至上的皇权主义和大和民族优越论。
其理论纲领是北一辉1919年写的《日本改造法案大纲》。
该书极力主张建立天皇制专政,反对一切民主主义,包括资产阶级民主;主张颁布戒严令,停止实施宪法,解散议会;反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坚持私有财产制度;叫嚣侵略有理,认为中国、印度等均应在日本的“保护”之下。
第5课 德意日法西斯专政

思考:这两则材料反映出德国军事有那些变化?这些变 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违背《凡尔赛和约》 开始扩军备战 军队数量增加
1936年,德军开进莱茵非军事区
三、日本法西斯专政建立
1、背景: a、缺乏民主传统(历史原因)
b、经济危机的打击(现实原因) c、军部法西斯势力的推动(直接原因) 2、建立标志: 1936年,广田弘毅内阁上台
墨索里尼对内实行独裁统治 (采用恐怖手段镇压革命力 量和其他异己势力,实行一 党专政)。 对外醉心于侵略扩张,梦想 恢复古代罗马帝国的疆界、 地位和威严.
二、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背 上
⑴一战及战后赔款使德国处于崩溃的边缘;⑵魏玛 政府应对危机无能为力,工人运动高涨,阶级矛盾 景: 激化;⑶以希特勒为首的纳粹党,势力不断壮大。 (4)经济危机爆发,纳粹党更加兴风作浪。
台:
1932年
纳粹党成 为议会第 一大党
1933年
1934年
希特勒集总统、总理和 最高军事统帅大权于一 身,自称“国家元首”
希特勒出 任总理
法 西 斯 统治措施:
1、制造“国会纵火案”, 诬陷打击共产党 暴行 2、迫害屠杀犹太人 ,
3、疯狂扩军备战
1929-1933危机中的德国 工业生产下降40% 农业下降30%
而德日是在经济大危机后建立的。
B、途径不同:德意是通过法西斯党夺取政权建立,
而日本是通过军部控制内阁建立。
3、相似之处:
A、共同特征:对内独裁,对外扩张
B、都产生于20世纪二三十年,都对世界
和平构成威胁。 C、产生原因:都缺乏民主传统(因为走上资本主 义道路时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1931年)
1936年2月26日,法西斯青年军官的政变。它是日本议会
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PPT 苏教版

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的共同点:缺乏资产阶级民主传统, 带有浓厚的军事封建性。
推荐阅读:
心理学著作:弗洛伊德学说,人格结构论(本我、 自我、超我),个体心理学。
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张明亮
主要内容
一、经济危机对德国的打击 二、德国纳粹党的建立和发展 三、希特勒的上台与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四、纳粹党上台的原因
一、经济危机对德国的打击
一战后德国的经济复兴主要靠两个因素:一是外国资本特 别是美国资本的大量输入(道威斯计划),二是实行产业 的“合理化”。产业的“合理化”加强了对工人的剥削程 度。
3.根深蒂固的封建主义和军国主义 传统。
德国资产阶级的软弱,使德国通过王朝战争的方式实现了 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而普鲁士自十八世纪 以来就是一个著名的“ 强权胜于公理” 的军国主义和沙 文主义的封建国家,结果在确立资本主义制度时,政治上 仍然是“封建主、容克地主与王室军人占着首要地位”。 在欧洲,没有哪个国家像德国那样崇尚武力、崇向“铁和 血”。进人帝国主义阶段后,大量的封建主义和军国主义 残余并没有因此受到削弱。
•
227、别想一下造出大海,必须先由小河川开始。
•
228、有事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
229、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
•
230、积极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而消极的人则在每个机会都看到某种忧患。
•
231、出门走好路,出口说好话,出手做好事。
@世界史5德、意、日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世界史5德、意、日的法西斯化
意大利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1、意大利法西斯专政建立的背景、时间、人物、标志性事件。
引申问题:区分德、意、日三国建立法西斯专政的先后顺序——特别指出:意大利法西斯政权的建立是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之前,而德、日是在危机之后。
2、墨索里尼法西斯专政的内外政策
德国纳粹党上台
1、纳粹党上台的历史背景(政治背景和经济背景)
2、纳粹党上台的过程(希特勒建立纳粹党——纳粹党成为国会第一大党——希特勒组阁)引申问题:有人说,没有希特勒,德国就不会出现法西斯专政。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说说你的理由。
3、希特勒法西斯的恐怖统治(①国会纵火案;②迫害犹太人;③实行文化专制政策;④国民经济军事化。
)
4、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的标志性事件,对世界的影响。
引申问题:为克服严重的经济危机,美国和德国采取了不同的对策,走上了不同的道路,这是为什么?
日本法西斯化
1、日本走上法西斯专政的背景(经济危机对日本的影响),在经济危机的打击下,日本采取了怎样的对华政策?引申问题: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之前进行了哪些侵略中国的活动?
2、日本法西斯专政建立的时间、标志性事件及对亚太地区和平的影响。
引申问题:说一说,法西斯统治为什么应受到谴责?引申问题:德、日法西斯专政建立的途径有什么不同?
“柏林——罗马——东京轴心”的形成
“柏林——罗马——东京轴心”形成的原因、过程、影响。
比较德意志和日本法西斯专政

•不同点:
①法西斯政权建立方式不同。德国是依靠纳粹党夺取政权建立法西斯专政。纳粹党 通过欺骗性宣传,骗取中下层群众的支持,并讨好军队,与垄断资产阶级勾结,使 势力大增。然后通过合法的形式,竞选为国会第一大党,进而夺取政权。日本不是 依靠法西斯党自下而上地掌握政权后,立即建立法西斯专政,而是依靠现有的天皇 制和军部法西斯势力实现法西斯化。军部法西斯分子通过制造一连串暗杀、政变等 恐怖事件,以及对外策动侵华战争来扩大势力和影响,进而自上而下建立军事法西 斯专政。 ②日本法西斯势力军部内部存在着派系斗争,故日本法西斯专政建立的时间较德国 法西斯专政建立的时间长。 日本法西斯从一开始就暴露出赤裸裸的对外侵略扩张的 欲望。如1927年田中义一上台,即制造“皇姑屯事件”,妄图占领中国东北。接着, 制定《对华政策纲领》,确定了日本分离满蒙、侵略中国、称霸东亚的方针。而广 田宏毅内阁通过的《基本国策纲要》则是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进而称霸亚太地 区的侵略方案。 ③突出的特点是日本法西斯是没有政党形式的法西斯政权。日本法西斯体制是天皇 制法西斯极权主义体制。日本法西斯体制的建立,没有经过政权的更迭。德国法西 斯专政是通过建立法西斯政党,经过宣传、竞选,在国会选举中获取胜利后建立起 来的。
• 相同点:
①历史原因相同。两国长期以来是君主专制的国家,都具有 浓厚的军国主义传统,缺乏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传统;一战 后,两国的海外市场都受到制约,德国丧失了全部海外殖 民地,日本在东亚的市场亦受到压制。 ②利用时机相同。30年代经济大危机为两国法西斯势力扩 张提供了条件。两国法西斯都利用经济、政治危机,乘机 扩张势力,进而夺取政权。 ③法西斯专政的本质相同。都是帝国主义极端反动的公开恐 怖独裁,对内独裁,对外侵略扩张,使世界大战的欧、亚 两个战争策源地形成,把世界引向战争。 ④两国都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不满 ⑤两国都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第5课 德、意、日法西斯专政

1937年日军发动卢沟桥事变,占领卢沟桥。
20世纪30年代,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结成轴心国集团。 轴心国集团的性质——侵略性的军事政治集团
轴心国的侵略野心造成什么影响?
它的形成是对世界和平的严重威胁。
小 结:
国家 背景 建立标志 时 间 内外政策 影响 欧洲战 争策源 地形成
德国 经济危机 希特勒任元 引起政治 首,建立法 危机 西斯独裁统 治
《我的奋斗》——希特勒
希特勒入狱期间,由自 己口述、他人笔录,完成了 《我的奋斗》一书,这是一 本极力宣扬种族主义理论和 建立大帝国梦想的著述,希 特勒上台后,这本书的发行 量达到600多万册,或者出 售,或者发送,盒面上雕刻 的“ss”标记闪闪发光,这 是希特勒的私人卫队—党卫 队的徽标。
演讲中的希特勒
纳粹焚书
3.日本法西斯化
(1)经济危机对日本的影响
(2)军部法西斯专政的逐步 建立
(3)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1929—1933年危机中的日本
工业生产下降1/3 进出口贸易下降50% 失业工人达300万人 在业工人工资下降1/3以上 1/3的农民失去土地 工人农民斗争不断
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世界经济危 机,严重打击了日国。 背景1
为克服严重的经济危机,美
国和德国采取了不同的对策, 走上了不同的道路,这是为什 么?
在美国,1933年罗斯福就任总统后,实行 新政,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使美国 的经济得以恢复,从而稳定了社会秩序,维护 了美国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防止了法西斯 专政在美国的建立。在德国,为摆脱经济危 机和政治危机,垄断资产阶级寄希望于建立 强权政府对内稳定统治,对外打破凡尔赛体 系的束缚,重新分割世界。纳粹党头子希特 勒1933年上台,建立起法西斯恐怖统治。
第5课_德意日法西斯专政

犹太人是伟大的种族,全美200名最有影响的名人中,犹 太人占一半; 全美100多名诺贝尔奖得主,犹太人占一半; 全美名牌大学教授,犹太人占三分之一; 全球最有钱的企 业家,犹太人占一半; 美国的百万富翁中,犹太人占三 分之一; 《富布斯》美国富豪榜前40名中,犹太人占18 名;美国国会参议员中,犹太人占10名;美国国会众议员 中,犹太人占27名……
我的奋斗
图为1934年兴登堡逝世。此后,希特勒 集总统、总理大权于一身,称国家元首。
标志着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
3、日本法西斯上台
项目 国名 工业生产 对外贸 易缩减 下降 工人失业 人数 工人罢工 次数 1931年 2415次
日本
32.5%
50%
300万
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对日本的打击同样严重。 1931年日本的外贸出口与1929年相比,减少了近50%。 工农业生产也严重衰落,失业工人近300万人,在业工人 工资下降1/3以上,1/3的农民失去土地,农民纷纷破产, 工人农民斗争不断,阶级矛盾异常尖锐。为摆脱严重的经 济、政治危机,日本以军部为主力的法西斯好战势力迅速 抬头。他们积极怂恿向外侵略扩张。
1922年10 月国王授权墨 索里尼组阁, 法西斯专政在 意大利建立。 图为墨索里尼 向意大利国王 致敬。 1922年10月法西斯专政在意大利建立
法西斯党徒在罗马街头焚毁反对派的宣传品。
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严重地打击了意大利。意 大利本来就资源短缺,资金匮乏,经济危机更使它雪上加 霜。墨索里尼对内实行独裁统治,对外侵略,企图转移人 们对国内危机的注意力。梦想恢复古代罗马帝国的疆界、 地位和威严.因此,加紧武力扩张,重新瓜分世界的野心 更加膨胀。
标志着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初步形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33年希特勒 (1889-1945) 任德国总理, 开始建立法西斯 专政,1934年成 为国家元首
希特勒(1889—1945年)出生于 奥地利布劳瑙的一个海关职员家 庭。受过初中教育,没有固定职 业,曾经两次投考美术学院均未 录取(希特勒一直认为自己有美 术天才,他上台以后更是如此) 。1913年,移居德国的慕尼黑。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加入德国 军队,曾获一枚他一生都引以为 自豪的铁十字奖章。1919年,希 特勒加入德意志工人党。凭着三 寸不烂之舌,希特勒逐渐控制了 该党。1920年,该党改名为民族 社会主义德意志工人党(即纳粹 党),希特勒成为党魁。1923年 ,啤酒馆暴动失败后被捕入狱。 在狱中撰写了《我的奋斗》。 1932年取得德国国籍。次年,取 得德国国家政权,1939年,挑起 了第二次世界大战。1945年4月30 日,在柏林总理府地下室自杀身 亡。
德 国 法 西 斯 专 政 的 建 立
阅读下列材料: .我们要求得到领土和土地(殖民地)来养活我国人民和迁移 我国过剩的人口 .只有本民族同志才能成为公民。不分职业如何,凡是具 有日耳曼血缘的人才能成为本民族同志。 ——纳粹党的早期纲领 思考后回答: 上述引文反映的主张是什么? 要扩张领土以寻求生存空间;宣扬民族优劣论 对德国的法西斯运动有何影响? 煽动了民族主义情绪,使德国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
6、希特勒法西斯党利用民族主义宣传成功主要是利用了
A.资产阶级扩大市场的愿望
B.经济危机造成的社会动荡 C.德意志民族的传统优越感 D.德国人对《凡尔赛和约》的反感 7、20世纪30年代,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面临最大的威胁来自
A.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
B.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C.法西斯的崛起与扩张 D.苏联综合国力的提高
特点:纳粹党通过国会大选合法地自下 而上地掌权 过程: (1)1932年,纳粹党成为国会 第一大党 (2)1933年,希特勒出任总理,标志法 西斯独裁建立(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3)德国走上了对内实行恐怖统治、 对外积极扩张的道路
德 国 法 西 斯 专 政 的 建 立
三、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内外政策
1、政治上: 建立纳粹党一党独裁统治 ——国会纵火案 2、军事上: 扩军备战——扩充陆军,重建空军,建造 军舰;进军莱茵非军事区。 3、外交上: 退出国联,撕毁《凡尔赛和约》 4、经济上: 大力发展军事工业及与之相关的民用工业, 实行国民经济军事化
针对危机各国的不同选择
1、美国:
全面干预 罗斯福总统实行“新政”国家对经济进行 _________
2、德国、日本:
建立法西斯专政, 走上了对内专制独裁,对外侵略扩展的道路
虚拟一刻
大胆假设
针对经济危机爆发的这些原因, 假设你是这个国家的首脑,面临这 种状况,你又如何来解决呢?
德 日 法 西 斯 专 政 的 建 立
建 戈林(纳粹德国元帅,曾经是仅次于希特勒的纳粹
德 国 法 西 斯 专 政 的 建 立
德 国 法 西 斯 专 政 的 建 立
德 国 法 西 斯 专 政 的 建 立
德 国 法 西 斯 专 政 的 建 立 法西斯专政建立的原因 历史原因 现实原因 直接原因
法西斯专政建立的标志 政治上 军事上 外交上 经济上 思想上 民族上
法西斯专政的内外政策
日 一、日本法西斯专政建立的原因 1、历史原因 —— 缺乏民主传统 本 法
2、现实原因 3、直接原因
—— 经济危机的打击 —— 军部法西斯势力的推动
西 二、日本法西斯专政建立的标志 斯 专 政 的 三、日本法西斯专政的内外政策 建 立
1、政治上: 军事法西斯专政
1936年,受军部控制的广田弘毅组阁,建立
B.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
C.1934年希特勒成为国家元首 D.1935年德国公开撕毁《凡尔赛和约》 2、1932年纳粹党成为国会第一大党的原因有 ①经济危机使统治阶级倾向于建立独裁政府
②纳粹党利用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招牌进行宣传
③竭力讨好军队生在1936年的是
2、军事上:
3、外交上:
1.德、意、日、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的时间、标志
( 1 )意: 1922 年,墨索里尼“向罗马 进军”,建立起法西斯专政。
( 2 ) 德: 1933 年 1 月,希特勒出任 德国总理,建立了法西斯专政。
( 3 )日: 1936 年,日本建立以军部为 核心的法西斯专政
德 日 法 西 斯 专 政 的 建 立
3、社会环境: 日、德法西斯势力较强,美国法西斯势力较弱。 4、经济实力的影响: 美国掌握了世界经济霸权,经济实力雄厚 德国经济发展对国外资本依赖性强 日本经济基础薄弱,国内市场狭小,受危机打击严重 5、领导者个人素质 罗斯福是个卓越的行政管理者,热心改革;希特勒则 是个政治狂徒
1、法西斯独裁在德国建立起来的标志是 A.1932年纳粹党成为国会第一大党
1919年,希特勒加入德意志工人党。凭着 三寸不烂之舌,希特勒逐渐控制了该党。 1920年,该党改名为民族社会主义德意志 工人党(即纳粹党),希特勒成为党魁。
国会纵火案
纳 粹 分 子 在 焚 书
柏林警察残酷对待犹太学生
德 国 法 西 斯 专 政 的 建 立
二、德国法西斯专政建立的标志
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1、建立的原因 (1)历史原因 第一,德国军国主义色彩浓厚, 缺乏民主传统。 第二,《凡尔赛和约》,激发了 德国的民族复仇情绪。 (2)现实原因: 经济危机的打击
(3)直接原因: 纳粹党的兴风作浪
纳粹党打着社会主义和民族主义的旗号, 进行蛊惑人心的宣传,向不同阶层许下了虚伪的诺 言以获得广泛支持; 纳粹党还争取得到垄断资产阶级和军人的支持
A.“九一八”事变
C.德军开进莱茵非军事区 D.日本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B.“二二六兵变
4、日本法西斯主义的特点是 A.军部是法西斯势力的核心
B.制造暗杀、政变等恐怖事件
C.对内独裁,对外侵略扩张 D.制定侵略扩张的基本国策
5、德、日三国法西斯上台的相同条件有
①垄断资产阶级的支持
②法西斯势力活跃 ③经济危机的影响 ④通过对外战争上台 A.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 D. ③④
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
德国总理维利-勃兰特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
德日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德 日 法 西 斯 专 政 的 建 立
法西斯:古罗马长官权力 的标志,是用红带捆绑的 榆木或桦木棍棒,上面插 着战斧的斧头,象征团结 一致,服从一个意志和权 力及国家的权威。
后象征强权、暴力、对内 恐怖统治,对外侵略掠夺, 是资本主义国家的极端独 裁形式。
5、思想上: 用纳粹党的理论钳制人们的思想
6、民族上: 疯狂迫害犹太人,推行种族灭绝政策
德 国 法 西 斯 专 政 的 建 立 第一次世界大战协约国军队统帅、 法国元帅福熙对此评价说: “这根本不是什么和平,这不过 是20年的休战而已”
德 国 法 西 斯 专 政 的 立
国会纵火案
第二号人物)在一次谈话中大声说:“唯一真正熟 悉国会的人,就是我;是我放火把它点着的。”
不同点:
A、建立的过程不同
B、核心力量不同:德国纳粹党、希特勒
日本军部、天皇
C、建立的方式不同:德国通过选举
日本发动政变 德国是纳粹党夺取政权建立的。 纳粹党通过欺骗性的宣传和拉拢社会各阶层, 成为国会第一大党,进而取得政权。 日本不是依靠法西斯党自下而上地掌握政权, 而是依靠天皇和以军部法西斯势力为核心,通过 发动政变,进而自上而下建立军事法西斯专政。
请思考
面对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
美国和德日采取不同对策的原因是什么?
为什么在30年代大危机影响下,美国与德、 日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历史原因、现实原因)
1.历史传统的影响: 美国是通过两次资产阶级革命走上资本主义道 路,比较彻底,没有沉重的封建包袱,有较浓 的民主色彩 德日都没有经过资产阶级革命的冲击,带有较 强的封建残余势力 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不同的地位: 美、德、日在战后格局中处于不同地位,美国 要维持这一格局,德、日则要冲破它。
比较德日法西斯 夺权方式异同
相同点:
A、历史原因相同 1)两国长期以来都是君主专制国家,缺乏民主传统 都有浓厚的军国主义传统。民族主义深入人心。 2)两国都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极度不满
B、法西斯专政的本质相同 都是帝国主义极端反动的公开独裁统治, 对内独裁,对外侵略扩张。
C、利用时机相同:
都利用经济危机造成的社会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