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力发电系统中储能技术的应用
储能技术在风力发电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储能技术在风力发电系统中的应用研究摘要:在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执行过程中,新能源电力系统的建设对于保障我国能源的供应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但新能源电力系统具有间歇性发电的特点,发电的时间并不稳定,导致大量的新能源电能在发电后浪费。
在新能源电力系统中应用储能技术,有助于提升新能源电力系统的发电利用率,并在高峰和低谷发电期均保持稳定供电,从而确保新能源电力系统的有效应用。
现阶段,我国广泛应用的光伏并网、相变储能技术等储能技术提升了新能源发电系统的利用效率,对于保障良好的电能供应具有重要意义。
文章介绍了储能技术的类型和发展现状,对储能技术在新能源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价值和应用途径展开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储能技术;风力发电系统;应用引言在能源紧缺和环境污染问题越发严峻的情况下,电力行业在发展中需要加强对新能源电力系统的开发和利用,配合科学的储能技术来满足社会发展对能源的现实需求,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应用储能技术,可以实现对新能源的合理调节,实现能源的最大化利用,从而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风力发电储能技术当前,我国各个行业已经被不同的科学技术覆盖,发展日新月异,供电稳定是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
基于此,风力发电企业对储能技术展开全方位研究,已经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优异成绩,同时将储能技术成果应用于我国各地的风力企业,逐渐成为风力发电建设中的常规化配置。
将储能技术与风力发电系统结合能够提升发电稳定性,解决部分地区无法获得长久稳定的风力资源的问题,保证这些地区在少风季节依旧可以满足基本要求的发电量。
同时,储能技术还可以保证风力发电平稳发展,避免让接入的电网系统产生强烈波动,从而保证输电稳定性,让社会可以享受到安全可靠电力资源,满足城市发展能源需求,进一步提升发电质量、提高系统运行稳定性,对生产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从长远角度分析,储能技术推动风力发电平稳发展,让电力系统可以持续供应电量,缓解现阶段工业发展能源短缺的问题,为未来探索新能源建设争取宝贵时间。
储能技术在风力发电系统中的应用

储能技术在风力发电系统中的应用摘要:目前来看,储能技术是风能生产系统中的一项重要技术,也是风电场相关技术人员一直研究的一个核心课题。
随着风能生产系统的不断发展,各种能源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储能技术将变得更加广泛。
本文首先介绍了能源技术的研究现状,然后分析了能源技术在风能生产系统中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关键词:储能技术;风力发电系统;应用1 引言在现代化时代背景下,社会需电量逐年增加,据国家能源局数据统计,2020年风电并网装机容量在新能源总装机容量中占37.5%,全年风力发电量为466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
在大力发展新能源发电的“双碳”战略指导下,电网调频、调峰需求增大,在此形势下,风力发电系统将进一步稳定发展,通过储能实效消纳,避免资源浪费,充分利用风力资源,必须根据风力发电系统实际情况配置储能系统,用于调节电力供给情况,提升电力系统稳定性。
2 储能技术在风力发电系统中的重要性首先,风力发电能和电池储蓄能可以进行完美的结合,形成稳定的能量来源。
蓄电池放电平稳,成本低廉,没有安全隐患,并且制作蓄电池的原料储存丰富,可以回收再利用。
其次,大型能量型储能设备可以用于全球互联网调峰填谷。
例如抽水蓄能、压缩空气等具有可长时间储能功能的设施,可以用在大电网峰,延缓系统对容量的需求,减轻调风机组的运行压力。
再次,电力系统频率的变动应该保持在一定范围内,所以需要调整发电机组的有功出力。
储能技术可以对传统的电网进行调频,并且能够将能量长时间保存的同时保证零耗损。
最后,储能技术为风力发电系统提供了负荷跟踪的方法。
在风力发电系统中的电力电子接口位置,接入蓄电池储能、飞轮储能等系统,可以跟踪接口处的负荷变化,从而把控风力系统的应用。
3 风力发电系统中储能技术的具体应用3.1碳纳米管超级电容器超级电容器储能装置主要由电流采集装置、电解质、隔离物以及两个极板组成,通过对电解质进行极化达到能量储存目的。
与蓄电池相同,超级电容器储能装置在充电过程中,以离子形式将电荷储存下来,超级电容器储能装置通常采用活性炭纤维、金属氧化物以及碳纳米管等材质作为基本电极材料。
风力发电系统中储能技术的应用分析

风力发电系统中储能技术的应用分析摘要:储能技术作为解决该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在工程实际中的重要性就日益显著。
本文中,笔者旨在分析储能技术在新能源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优势,归纳总结储能技术在新能源发电中的应用方法,从而说明储能技术在构建新型发电系统中的重要作用,并得出了新能源发电领域中储能技术的一般可行性方法。
关键词:风力发电;储能技术;应用引言随着新能源电力系统的持续性发展,对该类能源的电力开发形式也逐步增多,相关部门应科学选择合适的储能技术,利用电磁、化学与物理手段来更好地规范应用新型能源。
开发与利用新能源可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要全面探究储能技术的内在形式,在实际应用中将其技术优势充分发挥出来。
1风力发电储能技术概述随着新能源发电的不断发展,许多先进的能量储存技术已经被开发出来,并在实际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将能量储存技术应用于风力发电系统中有以下两方面优势:一是能量储存技术能够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并可解决风电资源的间歇性问题;二是利用储能技术,风力发电系统可以稳定运行,为人们提供更加可靠的能源供应,满足大规模的能源需求,从而可以有效地利用资源。
总之,储能技术在风电系统中的应用不仅可以满足负荷侧的需求,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提高电网的稳定性、适应性和经济性,同时提高电网整体的运行效率。
2储能技术在新能源发电领域中应用优势2.1抑制风电并网的功率新能源并网的过程对电力系统带来的不良影响会损害电压的稳定性。
结合储能技术,对风力发电场进行建模分析,构建有效的风—光—储协调控制方案,开展对电网无功功率和有功功率调节和容量配置,可控制功率的频繁变化,稳定并网的输出功率。
2.2稳定电力系统的频率新能源并网的过程对电力系统带来了不良影响—频率波动。
在新能源发电的情况下,加入行之有效的储能系统,可对电力系统进行功率补偿,确保入网频率的一致性。
在此基础上对储能系统的进行优化,可提高新能源发电系统的寿命,进而降低整个电力系统的生产成本。
风力发电系统的储能技术研究

风力发电系统的储能技术研究风力发电是一种可再生能源,被广泛应用于全球各个国家的能源产业中。
然而,风力发电系统面临着一个共同的挑战,即如何有效地储存和利用风能。
储能技术在风力发电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平衡供应和需求之间的差异,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灵活性。
本文将探讨风力发电系统的储能技术,并讨论一些当前研究的方向和应用。
储能技术是通过将多余的能量储存在一种或多种形式的能量中,以便在需要时随时释放出来。
在风力发电系统中,储能技术可以帮助解决风能波动性的问题。
风力发电系统通常包括风力发电机组和储能设备。
当风力发电机组产生超过需求的电能时,多余的能量将被储存在储能设备中。
当需求超过发电机组产生的电能时,储能设备将释放存储的能量以满足需求。
技术上可行的储能技术有很多种类,包括电池储能系统、压缩空气能量存储、重力储能、超级电容器以及储水泵等。
电池储能系统是一种常见的储能技术,它可以将风能转化为电能并将其储存在电池中。
这种技术的优势在于,它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和较高的效率。
目前,锂离子电池和钠硫电池是常用的储能电池类型。
由于电池技术的发展,储能容量和寿命都得到了显著提高,使得电池储能系统在风力发电系统中越来越受到关注和应用。
压缩空气能量存储是另一种常用的储能技术。
它通过将风能转化为压缩空气,并将其储存在地下储气库或大型储罐中。
当需求增加时,储气库中的压缩空气被释放,并且通过膨胀机组转化为电能。
相比于电池储能系统,压缩空气能量存储系统的优势在于具有较低的成本和较长的寿命。
然而,这种技术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能量转换过程中的能量损失和地下储气库的建设成本。
重力储能是一种相对较新的储能技术,它利用重力势能进行能量存储和释放。
这种技术一般包括两个主要组件:上升机和下降机。
在储能状态下,上升机会将风能转化为高度,并将其储存为重力势能。
当需求增加时,下降机将释放储存的重力势能,并通过发电机将其转化为电能。
重力储能技术的优势在于具有较高的效率和较长的寿命。
储能技术在风力发电系统中的运用

储能技术在风力发电系统中的运用发布时间:2023-01-30T03:08:46.109Z 来源:《中国电业与能源》2022年8月16期作者:常冰冰[导读] 风力发电是目前应用最广、成本最低廉的一种发电技术,其在使用的过程中不会产生污染。
常冰冰中广核新能源投资(深圳)有限公司安徽分公司安徽省合肥市摘要:风力发电是目前应用最广、成本最低廉的一种发电技术,其在使用的过程中不会产生污染。
风力发电虽然好处很多,但是其也给电力系统的运行安全带来了很多不确定因素。
其中,储能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新能源电力系统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失的重要部分,该文主要围绕储能技术在新能源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指出储能技术搭配系统中其他技术,能够为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支持,并实现系统整体结构的优化处理。
关键词:风力发电系统;储能技术;应用中图分类号:TM75 文献标识码:A引言近年来,随着各种清洁能源的不断涌现,传统的由发电侧、电网侧和用电侧构成的“源、网、荷”结构逐渐转变为“源、网、荷、储”结构,其中,储能环节贯穿电力系统运行全过程。
增加储能这一环节主要是为了克服风能、光伏发电的波动性问题,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储能技术应运而生,这也意味着储能技术已经成为电力行业发展的一项重要技术内容。
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是推动电力行业健康发展的关键。
1 风力发电现状一些风力发电厂对设备进行配置时,较为重视关键功能设备,忽视了辅助功能设备,使发电系统一些功能无法有效显现。
此外,我国风力发电系统模型主要有线性和非线性两种,其中前者主要在传统的风力系统中进行应用,有关发电机关键属性的调控主要通过风能捕捉量提升来实现,相对来讲较为简单,不过在工作条件以及范围上具有一定的限制。
而后者的复杂性较高,相对也不够成熟,对于电气控制工作存在一定的不利影响,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风力发电系统的长久发展。
除了设施设备的问题,风力发电中,外部因素也会对发电的稳定性产生影响,其中包含自然环境和人为因素。
风力发电系统中储能技术的应用分析

风力发电系统中储能技术的应用分析摘要:储能技术在风力发电系统中的应用,能够为系统正常运行储备充足足够电能,对增强风力发电系统稳定性、提高风力发电系统运行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有关人员应充分了解并掌握各种常见储能技术类型,根据风力发电系统特点及实际运行状况,采取相应高效储能装置,促进风力发电技术不断发展。
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风力发电系统中储能技术的应用。
关键词:风力发电系统;储能技术;应用1、常见的储能技术类别1.1超级电容器储能技术超级电容器储能技术相比于其他技术,能够提供的脉冲功率更大。
在对电容器进行充电的过程中,电极表面的离子不断吸引异性离子,双方之间的吸引力相互作用,从而依附在电极的表面,形成双电层电容。
超级电容器储能技术由于脉冲功率较大,一般都运用于电力系统中质量高峰值功率场所中。
一旦电容负荷过大,导致电压跌落,超级电容器储能技术就能立即放电,增强电压,从而实现稳定供电。
1.2蓄电池储能技术第一,铅酸蓄电池作为当前蓄电池的主要类型,其主要容量为 20MW,是蓄电池初期发展的上百倍。
铅酸电池是当前风力发电技术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其制作成本较低,可靠性高,对于存储环境的要求并不是很高第二,镍氢电池最早运用于 2008 年,国家首都北京是首先利用镍氢蓄电池作为混合电动车的核心部分的地区。
但是在实际运用中,其能量的转化及相关密度与周边环境息息相关。
在放电时,如果电流较小其能量密度会高于 80kWh/kg,但当电流较大时,其密度则会降为 40kWh/kg ;第三,对于铿离子电池而言,其制作周期较长,工艺复杂,极易受到环境的影响,无法适应风力发电的实际环境以及相关需求,在风力发电中并没有得到广泛的运用。
1.3超导储能系统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超导储能系统相比飞轮储能系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它是将电能转变为磁场能量进行有效的存储,当相关人员要进行使用时则再次转变为电能。
超导储能技术作为一种新型技术,能够对电能进行长时间的有效存储,并且在转化过程中将能量损耗降低到最低,从而提高了能量使用效率。
风力发电系统中储能技术的应用分析

风力发电系统中储能技术的应用分析摘要: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加快,社会的用电需求不断增加,我国的电网系统面临严峻挑战。
在当前背景下,通过科学合理发展风力发电技术,能够有效缓解用电压力,减少资源损耗,实现环境保护的最终目的。
在此过程中,通过在风力发电系统中有效应用储能技术,可以全面提高风力发电系统的运行效率及质量。
本文对风力发电系统中储能技术的应用进行研究分析。
关键字:风力发电系统;储能技术;应用分析引言:总的来说,抽水储能技术、压缩空气储能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电网调峰作业过程中;电储能技术被应用于小规模的储能系统当中;超级电容储能技术更加适用于电动汽车储能以及混合系统储能过程中;超导电池储能技术、飞轮储能技术可以用于提高供电质量,保证电网运行、电网调频作业有序开展。
一、风力发电系统中储能技术的类型(一)超导电力磁储能技术超导电力磁储能技术主要是通过有效应用超导体中的电感线圈,从而将电网在供电过程中产生的磁场能量进行科学合理地存储,能够为后续供电网的使用存储能量、释放能量。
通过科学合理应用超导电力磁储能技术,能够全面提高能量释放的效率,保证能量输送过程无需通过能量转化就能够完成能量传输,具备较高的容积比功率,响应速度快,存储效率高。
同时,通过科学合理应用超导电力磁储能技术,能够有效降低在储存过程中产生的能源损耗,具备较高的能源回馈效率。
此外,通过有效应用超导电离子储能技术,也能够对电网中的电压频率功率进行有效调节、控制,被广泛应用于风力发电系统当中。
(二)超级电容储能技术超级电容储能系统主要是以双电层电容器为基础,能够对电能进行存储的装置。
通过科学合理应用超级电容储能技术,能够提高脉冲功率,缩短充电时间,在充电的过程中,能够将电解质溶液中包含的异性离子附着在电极表面,从而形成双电荷层,进一步形成双电层电容。
当前情况下,我国的超级电容储能技术已经得到了不断地完善、优化,相关产品已经更加完整、全面。
储能技术在风力发电系统中的应用

储能技术在风力发电系统中的应用在风力发电系统中,储能技术是十分重要的一种应用技术,其能够有效的降低风力发电中功率波动的负面影响,确保整个风力发电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本文重点探讨了储能技术在风力发电系统中的相关应用,以期促进我国风力发电技术的进一步提升。
标签:储能技术;风能;风力发电系统;应用1 储能技术简介1.1 超导储能系统超导储能系统主要指的是利用超级导线来制作线圈的储能系统,其能够将电网中多余的磁场能源有限的储存起来,当电网中的能量不足时再将其释放出来。
通常情况下,超导储能系统具有以下特点:首先其释放能量的速率很好,在输送时不需要进行能量转换这个环节,运行时的比功率与比容量都很大,所以速度就非常快、而且转化的效率非常高;其次在进行储能过程中的损耗较少,而且在能量输送时,送回能量的速度非常快。
1.2 超级电容器储能系统超级电容器储能系统是根据电化学的双电层制作而成的,相对于普通的电容器而言其能够提供更大的脉冲公路,因此其在充电时能够处于理想状态下的电极表面,电解质溶液中的一些异性离子很容易被电荷吸引过来,并且这些离子会被依附在电极的表面,如此一来,所谓的双电荷层就这样形成了,它们又组合而成双电层电容。
它主要功能有两个,一是负责电力系统中短时间、大功率的平滑;二是在电能质量高峰值的功率的状况下,可能会使得电压瞬间下滑或者突然受到干扰,这时,超级电容器储能系统就来拯救这种突发状况了,它会以最快的迅速提高供电水平,平和电压。
1.3 飞轮储能系统这项技术就是首先经电能使得机械运动,而后通过机械的快速产生动能,最后将这些动能都储存起来,以备后期使用。
这是一种简单的储存系统,如今在电力工程的应用中也是较为广泛的。
许多技术的发展都促进了飞轮储能技术的发展。
譬如:电子电力变流技术、高强度碳素纤维技术、玻璃纤维材料技术等。
飞轮储能技术的能量密度一般不能小于20kWh/kg,功率密度不能低于5kW/kg,同時飞轮储能技术对于能量的转化效率非常高,一般可以达到90%之上,它损耗的能量是非常少的,同时此储能系统还有这些特点:可以持续运作、无污染、噪音小、维修容易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力发电系统中储能技术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9-02-18T14:46:24.383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36期作者:董思锋董伟
[导读] 摘要:近几年我们国家的储能技术在不断的进步。
国网宣城供电公司国网芜湖县供电公司运维检修部
摘要:近几年我们国家的储能技术在不断的进步。
一般情况下都是即发即用的方式,而新的技术能够有效的储存电能,解决传统方式下带来的很多弊端。
近几年经济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行业都开始应用储能技术,尤其是在风力发电这一方面。
在逐渐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智能电网,供电质量得到了提高。
所以说,我们要根据不同的电力生产结构、不同的电力规划应用不同的储能技术,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发挥优势,实现智能电网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储能技术;风力发电;系统
随着我国对环境的保护不断重视,国家对新能源的研究投入也越来越大,并且提出了新能源振兴计划,其中风力发电因其污染小、可再生性强等特点尤其被大家关注。
风力发电涉及到多方面的专业技术,要将储能技术引入到风力发电系统中,以此来更好的提高电能的质量。
当前风力发电已经获得了一些应用,并且正朝着提高风电场输出功率的方向发展,预计在 2020 年左右,风力发电将会在我国总体发电容量中占有较大的份额。
1.1飞轮储能系统
飞轮储能的主要原理是利用电动机带动飞轮高速旋转,将电能转化成动能储存起来,在需要的时候再用飞轮带动发电机发电的储能方式。
目前通过超导磁悬浮技术能够有效降低损耗,采用复合材料能够提高储能密度,降低系统体积和重量。
飞轮储能系统中需要使用到许多性能优秀的材料技术以及电力电子变流技术,在实际应用中能量转化过程有所消耗,最终使得整个飞轮储能系统的转化效率一般在90%左右。
这种储能系统具有无污染、充放电次数无限以及维修便利的优势,已经得到了很多应用。
在后来的研究中发现,在飞轮储能系统中使用积木式组合之后,能够使得该储能系统的储能效率更高,输出的电能持续时间更长。
在实际应用中,飞轮储能系统一般都应用在一些UPS和EPS中,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
1.2超导储能系统
超导储能系统与飞轮储能系统存在一些区别,在工作过程中是将电能首先转变成磁场能量进行存储,等需要使用的时候再转换为电能。
超导储能是比较先进的技术,能够实现对能量的长期存储,并且损耗更小,使得对能量的利用效率很高。
在将磁场能量转换为电能时,能量转换的速度非常快,相比于飞轮储能系统,超导储能系统能够将能量转换效率提升至96%以上。
由于超导具有很好的动态性,响应时间短等优点,超导储能系统的技术运用十分广泛,主要运用于输配电网支撑、调节功率、提高系统稳定性等方面。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关于超导储能技术方面的研究就已经比较成熟,能够比较好地运用在风力发电系统中,但是如何进一步提高超导的工作转换效率仍然是学界需要攻克的问题。
1.3蓄电池储能技术
蓄电池储能技术是最早在储能方面得到应用的,已经在生活中的很多方面得到了实际应用。
在经过几代科学家的努力研究之后,蓄电池的容量逐渐扩大,储存容量不断得到提高,逐渐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在现阶段,一般的铅酸蓄电池容量为20MW,是最开始蓄电池的近百倍,铅酸电池在风力发电系统中比较常见,这与铅酸电池的成本低以及可靠性高密不可分,并且对于环境的要求不是很严格。
但是也存在一些缺陷,比如说当达到使用寿命之后很难进行无害化处理,造成对环境的影响。
镍氢电池已经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得到了应用,北京地区的混合电动车都是使用镍氢蓄电池作为移动电源。
但是镍氢电池的能量密度与其实际使用环境有关,当放电电流比较小时,其能量密度能够超过80kWh/kg,但是当放电电流比较大时,能量密度降低到40kWh/kg。
对于锂离子电池,由于其生产工艺比较复杂,并且受环境影响比较严重,因此也就造成锂离子电池无法胜任实际风力发电中的需求,很难进行应用。
最后就是全钒液流电池,在应用时涉及到电解液和汞之间的相互作用,在电极表面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以此来实现对电池的充放电过程。
目前全钒液流电池已经成为研究的主流,我国国家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已经掌握了比较领先的技术。
1.4超级电容器储能技术
该技术能够提供更大的脉冲功率。
在对该电容器进行充电时,在电极表面的离子不断的吸引异性的离子,最终因为吸引力的作用而依附在电极的表面,也就形成了双电层电容。
一般超级电容器储能技术都用在电力系统中电能质量高峰值功率场合中,一旦出现负载过大导致电压跌落比较严重时,就能够立即放电,提高电压,使得供电更加稳定。
超级电容器储能技术的优点有很多,例如:可以产生较大并且稳定的电流、充电放电的时间比较短,并且多次重复循环的充电放电不会让电容器有损害。
但是目前由于我国这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我国在这方面的技术比较落后,相对于像美国、日本、韩国、欧洲等掌握核心开发技术的国家,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如果在风力发电系统中使用超级电容器储能技术,会让风电电能的质量更高,稳定性更强。
1.5其他储能形式
在电力系统的实际应用中,还有抽水储能、氢燃料电池储能以及压缩空气储能等这些方式。
一般来说,抽水储能装置能够在调峰中发挥重大作用。
但是这种技术由于需要建立抽水储能电站,由于对环境的要求比较高,导致该技术在很多地区无法得到应用。
氢燃料电池需要实现化学能和电能之间的转换,当氢气燃烧时,就需要将燃烧放出的能量转换为电能。
但是目前氢气的价格比较昂贵,并且在运输过程中条件相对苛刻,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出现爆炸。
要想更好的使用氢燃料电池,就必须要解决好运输的问题。
在风力发电中,也可以将发电场作为氢气制造基地,这样就能够为一些以氢气为原料的汽车提供能源。
但是目前由于技术不成熟和成本比较高的原因限制了它的发展。
压缩空气储能应用在调峰过程中,这种技术消耗的燃气比较少,具备节能的特性。
当前大容量和复合化发电不断发展,可以预见的是关于压缩空气储能技术将会持续成为研究热点。
1.6储能技术比较
在选用何种储能技术进行时,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其中包括容量大小、功率、储存期限、转换参数等,只有将多方面的因素考虑进去,才能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一种。
2 储能技术在风力发电中的应用前景分析
在经过技术积累之后,已经有很多储能技术在电力系统中得到了实际应用。
在电网调峰中,一般会使用到抽水储能和压缩空气储能。
但是在对电能质量进行保护时,使用电磁储能和飞轮储能比较合适。
但是还是有很多储能技术无法得到应用,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成本的限制,并且还存在能量转换效率比较低的缺陷。
在风力发电不断成为研究热点的背景下,各种储能技术的应用前景更加可观,因此就需要在未来的工作中不断加大对储能技术的研究,尽量减小成本,提高能量转换效率,这样才能够使得储能技术在风力发电中的应用更加广泛。
目前高速飞轮和超级电容器这些技术已经能够使得风电场的输出电能功率更加平滑。
结束语:
中国风电行业发展迅猛,同时也改变了世界风电格局,成为全球风电产业新的“风向标”。
储能技术在风力发电系统中的应用具有广阔的前景。
因此我国需要在今后加强对储能技术的研究力度,掌握自主知识产权,这样才能够实现对储能技术的广泛使用。
政府也应当制定相应的政策支持,鼓励电力企业对储能技术进行研究,努力在混合式储能技术研究中占据优势地位,为我国电力系统安全高效运行提供新的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丛晶,宋坤,鲁海威,等.新能源电力系统中的储能技术研究综述[J].电工电能新技术,2014,33(03):53-59.
[2]程道平.智能电网中储能技术及其容量合理配置分析[J].供用电,2012,29(05):1-7.
[3]杨苹,马艺玮.储能技术在风力发电中的应用[J].系统科学与数学,2012,32(04):410-417.[4]李艳.浅析超导储能系统的研究进展[J].工业技术,2001.
[5]王成亮.飞轮储能在风力发电系统中的应用[J].江苏电机工程,2009.
[6]聂晶鑫.风力发电系统中储能技术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