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分析与战略选择

合集下载

我国周边形势分析及应采取措施

我国周边形势分析及应采取措施

我国周边形势分析及应采取措施一、我国周边安全环境中的不利因素在我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中,一些争议和摩擦的连续出现,是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其中,最主要的有以下几方面的因素:一是我国周边地理环境的复杂性。

我国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疆土,有2.2万公里长的陆地边界线,与我国接壤的国家有14个。

我国还有1.8万公里长的大陆海岸线,与日本、韩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文莱、马来西亚等国的领海相接或相重叠,它们是我国的海上邻国。

此外还有非接壤但有着密切关系的近邻国家,如柬埔寨、泰国、新加坡、孟加拉国等,因此,我国被称为“世界上邻国数目最多的国家”。

我国不仅邻国的数量多,而且这些国家的情况十分复杂多样,这在整个世界上较为少见。

我国所处周边环境特别复杂的性质,决定了在我国与邻国之间发生摩擦的概率要更大一些。

二是在我国与近邻国家之间,还存在着一些历史遗留下来的,未解决的边界问题。

其中包括中印边界问题、中日钓鱼岛问题,还有南我国海问题。

在这些领土和领海的划界问题上,虽然我国希望通过和平谈判的方式加以解决,但一些邻国不断采取各种手段,试图强化对争议地区的实际占领。

这反映了周边某些国家的一种机会主义的心态,它们试图利用我国的和平主义政策,造成对我国不利的既成事实,谋取现实的利益,或者强化自身在未来边界谈判中的地位。

三是由于我国崛起带来的冲击。

这一冲击既有物质的层面,也有心理的层面。

从物质层面上说,我国崛起,首先意味着东亚地区国家之间的实力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

与实力对比的变化随之而来的,是国家之间相对地位的变化。

以中日关系为例,在过去一个比较长的时期内,我国是东亚地区的政治大国,日本是东亚地区的经济大国,双方对这种地位结构已比较适应,也都能接受这样一个现实,双方在一个比较长的时期内基本相安无事。

随着我国经济地位迅速上升,日本东亚经济主导国的地位受到冲击。

从发展趋势上看,似乎我国正在逐渐确立自身在东亚地区的主导地位。

日本对这一前景并不是欣然接受,而是试图延缓这一进程,或者通过与其他国家联合的方式,制约我国影响力的上升。

中国周边安全形势分析报告

中国周边安全形势分析报告

中国周边安全形势分析报告第一篇:中国周边安全形势分析报告中国周边安全形势分析报告摘要:中国是世界上邻国最多,所处的安全状况和面临的安全条件最复杂的战略主体,与周边国家在领土、领海等权益上,存在巨大问题。

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的因素的存在和发展使周边安全环境呈现出总体稳定与局部动荡的局面,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继续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

关键词: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稳定动荡一.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存在的现实挑战和潜在危机近期,中国周边安全环境新变数与新“乱子”有所增加,不稳定与不确定性有所上升,在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中,一些争议和摩擦连续出现,如南海问题,中日钓鱼岛之争、中印边界领土争端、中菲黄岩岛对峙事件等当前中国周边环境总体上呈现“东缓”、“西安”、“南乱”、“北稳”之势。

1、中国南海海洋权益之争在我国周边安全诸多的挑战中,最近一段时变现得最为突出的无疑是我国与南亚五国(越南、文莱、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南海主权之争和中日钓鱼岛之争等。

菲律宾驱逐我国在黄岩岛作业的渔民、越南屡屡挑衅我国权益、日本无理扣押我国在钓鱼岛附近作业的渔民等。

事实,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南海之争,不仅存在岛屿之争,还有海域划界和资源开发之争。

中国和日本除了钓鱼岛的主权归属之争外,还有专属经济区和东海大陆架划界问题,中国和朝韩在东海域划界问题上也有分歧,这些问题都是关于资源和地缘优势争端,而这些海洋权益一旦丧失,将危害中国国土安全。

我国与南亚五国、日本、韩国、朝鲜等国的海权之争,实质是这些国家我国海洋资源的窥视、无理占有欲掠夺。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随着能源资源短缺的问题日益严重,人们渐渐地把更多的目光转到海上资源。

因为南海蕴藏这大量丰富的石油、鱼类等资源,所以我国周边各国都想来捞一手。

2、朝鲜半岛核问题。

朝鲜半岛影响我安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朝鲜半岛南北双方的斗争和朝核问题。

朝鲜半岛问题是东亚地区最大的冷战遗产,朝美第二次核发机的爆发,半岛局势再度趋紧。

周边安全环境及其应对策略

周边安全环境及其应对策略
危机管控与冲突解决
建立危机管控机制,通过外交手段和平解决争端,避免冲突升级 。
安全信息共享
情报信息交流
加强与周边国家的情报信息交流,共同应对跨国 威胁,如恐怖主义、贩毒、网络犯罪等。
联合侦测与预警
开展联合侦测和预警活动,提高对潜在威胁的感 知能力。
信息பைடு நூலகம்全合作
加强网络安全合作,共同防范网络攻击和数据泄 露等风险。
睦邻友好
推动与周边国家建立睦邻友好关系 ,通过高层互访、民间交流等方式 增进相互了解与信任,为地区和平 创造有利条件。
解决争端
通过外交途径和平解决与周边国家 的争端和矛盾,避免冲突升级,维 护地区和平稳定大局。
军事策略
防御为主
采取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 ,加强边境地区的安全防 御,确保国家领土完整和 安全。
经济合作与安全合作相互促进:深化经济合作有 助于加强安全合作,共同维护地区和平稳定。
在应对周边安全环境挑战时,我国需积极加强与 周边国家的沟通与合作,推动建立多边安全机制 ,共同维护地区和平稳定。同时,加强自身国防 建设,提升军事实力,以应对可能的安全威胁。
02
周边安全威胁分析
传统安全威胁
01
02
能力建设与培训
军事能力建设:通过联合军演、训练 互访等方式,提高与周边国家军事能 力的兼容性和互操作性。
灾害应对与救援:加强灾害应对和救 援能力的培训与合作,共同应对自然 灾害等突发事件。
执法能力培训:开展执法部门间的交 流与合作,共同提高打击跨国犯罪的 能力。
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努力,可以与周 边国家共同构建一个更加安全、稳定 和繁荣的地区环境。
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
共同发展
积极推动与周边国家的共同发展 ,加强产能合作、技术创新等领 域的合作,实现互利共赢,为地

当前中国周边安全环境与战略选择

当前中国周边安全环境与战略选择

当前中国周边安全环境与战略选择
万晓宏
【期刊名称】《战略决策研究》
【年(卷),期】2012(003)004
【摘要】纵向观察,建国以来中国周边安全环境总体向好,但时起时伏;横向比较,当前中国周边安全环境依然严峻。

当前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现状是北稳南动,西缓东急。

当前中国周边安全环境面对的最大挑战有朝鲜半岛安全问题、中日钓鱼岛主权与东海划界问题、南中国海问题、美国对台军售问题,以及复杂的中印关系等。

当前中国周边安全战略应继续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大方针;继续坚持睦邻、友邻、安邻和富邻的周边外交政策;具体执行中采取睦北、缓西、稳南和进东战略,为中国未来10年黄金发展期创造和平安宁的周边环境。

【总页数】7页(P8-14)
【作者】万晓宏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51063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822
【相关文献】
1.当前中国周边安全环境评析
2.当前中国在周边安全环境中面临的挑战
3.当前中国的地缘政治环境及战略选择
4.当前中国周边安全环境与中美关系
5.当前中国周边安全环境与战略选择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国家安全与国际安全环境下的战略选择

中国国家安全与国际安全环境下的战略选择

中国国家安全与国际安全环境下的战略选择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各国间的相互依存度也越来越高。

如何保障国家安全,成为了所有国家都必须面对的问题。

对于中国这样的大国来说,要保障国家安全,需要对外战略做出合理和有效的选择。

一、国际安全环境下的风险与挑战在当前国际形势下,国家面临着以战争、恐怖主义、贸易保护主义等形式的安全威胁。

由于各国发展水平差异巨大,社会制度差异大,导致的利益分配不平衡和争夺加剧。

在全球范围内,国际恐怖主义活动和极端主义思潮侵蚀国际社会秩序和稳定,还有一些国家对自己周边的制造纷争不断,导致地区恐慌不断升级。

另外,贸易保护主义和反全球化情绪在一些国家逐渐抬头,给全球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

二、中国国家安全的核心对于中国,国家安全的核心是实现经济发展、人民安全、领土完整和政治稳定。

在实现这些核心目标的同时,要兼顾自身国防和安全战略需求。

特别是在当前的国际环境下,中国需要积极维护和增进自己的国家利益,同时也要倡导多边主义、维护全球的和平与稳定。

对于中国来说,唯有在和平的国际环境下,才能够更好的发展自己。

三、中国在国际安全环境下的战略选择在国际安全环境下,中国的战略选择不光是自身安全的考虑,还要考虑到全球的稳定和发展。

具体来说,要贯彻多边主义的原则,发挥自己在联合国等国际机构中的作用,积极倡导建立以合作为基础的国际秩序。

此外,中国还要着力培养自身的安全能力,加强国防建设、提升军事技术、加强网络和信息安全,形成具有强大实力的防御姿态。

四、结语维护国家安全和促进国际和平稳定是所有国家共同的责任。

唯有以合作和互利共赢为基础,积极推进国际化进程和改革,加强交流互动,全球的安全和稳定才能够更好地得到保障。

我国周边形势安全分析(5篇)

我国周边形势安全分析(5篇)

我国周边形势安全分析(5篇)第一篇:我国周边形势安全分析我国周边形势安全分析我国的发展,与我国的周边安全形势密不可分。

中国目前的周边安全形势十分复杂。

以下,是我的分析:北方的威胁莫过于俄罗斯,但是由于90年代苏联解体以及现在的北约东扩,已经让俄罗斯意识到能与之为伍的国家已经为数不多了。

而作为同是5个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之一的中国则更是重中之中,当今的俄罗斯若与中国交恶,那他们将万劫不复。

因此北方的威胁对目前的中国来说,已经不像以前那么严重了,使中国可以抽出兵力镇压东南。

西南的威胁莫过于印度,这个被国人称之为阿三的国家,他们有着仅次于中国人口基数,并且也有着称霸南亚即而成为世界大国的野心。

他们与中国有边界纷争,也有因败于过中国而耿耿于怀的复仇之心。

因此造成这个国家与中国短期内不太可能成为真正的好邻居,但是因为中国内地与之有着青藏高原的阻隔,并且还有巴基斯坦这个中国的忠实盟友夹在其中,因此印度与中国发生大规模的地面战争的可能性也非常小。

韩国及东南亚各国:首先说韩国,因朝鲜战争,中韩之间还是有一定的恩怨的,但是中韩的一些有共识文化传统以及同对日本的愤慨又造就了中韩之间并非有很大的矛盾,再说还有朝鲜夹在当中。

即使有美国的蛊惑,韩国应该也不会公然与中国作对。

而那些东南亚的小国,我国时常以老大哥的身份多慰问慰问也就应该可以摆平了。

东海的威胁,也可以说日本的威胁:客观的说日本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国家,一个加起来不过中国的一个省大的岛国,有着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经济规模,并且他们依靠他们的经济和民族的忧患意识,把他们的国家和为数不多的军队都发展的非常先进。

在他们的骨子里,始终都有走出岛屿,踏上大陆的意识!但他们也不是无懈可击,比如:与周边国家的不和,而自身的区域狭小没有战略纵深,没有核武器,因此他们还离不开美国这座靠山。

海上第一岛链的元凶台湾的威胁:中国要发展,就必须走出大陆,才能屹立在世界强国的舞台。

冲出第一岛链的封锁是重中之重,而台湾则是第一岛琏封锁的咽喉,解决台湾问题是国家的生存大计,不能有任何闪失,一旦失败后果将不堪设想,因此要稳、准、狠!幕后的黑手:美国,这个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自苏联解体后,美国为了不使自己的军工力量因没有挑战而萎靡荒废,因此不断的寻找战争的理由和借口,中东战争,海湾战争...使南联盟、伊拉克等国家成了美国的武器试验场,为美国的武器出口及石油等资源的来源做出了贡献。

当前我国周边安全环境与国家安全战略

当前我国周边安全环境与国家安全战略

二、中国的国家安全战略举措 (一)奉行独立自主、合作共赢的和平外交政策,坚 决维护我国核心利益 1.以综合国力为基础,扩大亚太和国际合作,在国际 事务中谋取话语权 2.以经贸合作为“压舱石,”妥善应对美国的两面政 策 3.远交近稳,结伴而不结盟 (二)富国与强军相统一,充分做好军事斗争准备
当前我国周边安环境与 国家安全战略
一、当前我国周边安全环境 (一)美国重返亚洲,对我国实行C型乃至O战略 围堵 1.加强在东北亚的军事存在 2.在南海方向遏制中国 3.打造美澳日联盟遏制中国 4.在中亚中东制造恐怖危机 (二)我国周边一些国家与美国共舞向我国发难 1.日本 2.越南、菲律宾 3.印度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经济一体化趋势
中国与周边国家之间的经济一体化趋势不断加强,经济联系的紧密 将有助于促进地区和平稳定。
05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未来 展望
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加强
深化与周边国家的经贸合作
加强贸易往来,推动双边或多边自由贸易协定的签署,促进经济 一体化进程。
文化交流与人员往来
加强教育、文化、艺术等领域的交流活动,增进相互了解与友谊, 促进民间交往。
中国与周边国家深化金融合作,推动 建立区域性金融机构,提供融资支持, 促进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推动基础设施建设
中国通过提供资金、技术和经验,支 持周边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当 地民生和经济条件,增强地区经济的 稳定性和发展潜力。
科技与教育策略
加强科技合作
中国与周边国家加强科技合作, 共同开展科研项目,推动科技创 新和成果共享,提高地区的科技 水平和竞争力。
军事合作与结盟
周边国家之间加强军事合作和结盟关 系,对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地区安全形 势产生影响。
03
中国应对周边安全挑战的 策略
外交策略
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中国在处理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时,始终坚持和平共处五项 原则,即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 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倡导区域合作
科技合作与创新
推动与周边国家在科技领域的合作,共同研发、创新,提高科技水 平,促进共同发展。
地区和平稳定的维护
强化安全合作
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安全合作,共同应对地区安全威胁,维护地区 和平稳定。
建立信任机制
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建立与周边国家的信任机制,减少误解和 误判,预防冲突的发生。
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步入新世纪以来,为了进一步推动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中国政府提出了“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和“富邻、睦邻、安邻”以及“周边是首要”的外交方针。

在我国政府和周边国家的共同努力下,周边外交取得显著成效,周边安全环境明显改善。

但是,近年来,随着地区力量的变化,我国周边安全形势也出现了一些微妙的变化,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加,领土领海纠纷时有发生,地区热点问题愈演愈烈,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同时并存。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正确认识当前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周边安全战略,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

本文着重分析了当前中国周边安全形势,并针对这些形势所面临的挑战与威胁选择切实可行的战略,为中国未来的发展期创造和平安宁的周边环境。

关键字:中国周边;安全环境;挑战与威胁;战略选择;Abstract:since entering the new century, in order to further promote the friendly relations with neighboring countries, Chinese government put forward "with its neighbors, the neighbors as partners" and "the rich neighbor , an amicable, secure" and "surrounding is the first" foreign policy. Thanks to the concerted efforts of the Chinese government and the neighboring countries, neighboring diplomacy has achieved remarkable effect, peripheral security environment improved obviously. However, in recent years, along with the changes in the regional power, China's peripheral security situation there have been some subtle changes, unstable and uncertain factors increase obviously, territory disputes occur from time to time, regional hot spot issues intensified, traditional and non-traditional security threats coexist. In this case, how to correctly understand the Chinese peripheral security environment surrounding security strategy and make feasible, become an important strategic task facing u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ecurity situation around China, and in the light of the challenges facing the threat situation to choose feasible strategy, create a peaceful environment for China future development period. Keywords:China’s periphery;security environment;challenges and threats;Strategic choice;一、中国周边慨况“中国周边”从狭义上理解是指与我国陆地领土接壤的邻国所构成的亚太地区。

从广义上理解是是指整个亚洲太平洋地区。

包含六大“板块”,分别是中亚、南亚、东北亚、东南亚,西亚与南太平洋的部分地区,这六块区域统称为中国的“大周边”,在中国外交的总体布局中处于“首要”地位。

①中国周边国家有21个,其中海上邻国是9个,包括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新加坡、越南、朝鲜;陆地邻国是14个,包括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朝鲜和越南;其中越南、朝鲜既是陆上邻国又是海上邻国,陆地边境线超过2.2万公里。

我国作为邻国最多国家,地缘矛盾最多,最复杂的战略主体,它与周边国家在领土、领海等权益上,存在着很多问题。

四邻和则周边稳,周边稳则中国安,周边乱则中国损。

从这句话中可以知道周边安全环境的稳定是我们中国和平发展的重要前提之一。

二、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特点相邻国家甚多的中国,由于历史性因素与现实利益矛盾的纠合,周边安全环境呈现出较大的差异。

在陆地上,几乎和每个邻国都曾存在着边界的问题;在海上,也存在着与不少岛屿及领海的争端。

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安全问题就像一条“V 形热点线”,呈现放射状特点,在北部、西部、南部、东部和东南部都存在着不安全因素。

V型线的左端是一条西北东南走向的大陆线,有中亚五国问题、阿富汗冲突、印巴之争、印中争端、柬埔寨问题等等;V型线的右端是一条东北西南走向的海洋线,有日俄北方领土之争、日韩的竹岛(独岛)之争、朝鲜半岛之争、中朝黄海大陆架之争、中日东海大陆架和钓鱼岛之争以及台湾海峡对峙、南中国海之争等。

这两条线都靠近中国的陆域和海域,而且一部分争端直接涉及中国的主权和安全。

上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中俄边界问题的解决以及中俄关系的良好运行,陆地安全环境大为改善,历史上长期存在的北部安全问题已构不成现实的军事威胁。

海洋环境方面,上世纪末本世纪初以来,逐渐呈现出紧张局面。

维护海上安全和经济利益将是中国在21世纪面临的主要课题。

相比V型线的左端而言,V型线的右端即东部和东南部的安全问题显得至关重要,明显有朝着不利于中国所期望的方向运行的趋势,很可能会远离中国的期望值。

总的说来,中国周边环境具有复杂性、功能性、整体性和全球性的特点。

三、当前中国周边安全环境面临的挑战与威胁当前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现状是北稳南和,东紧西动”、“西缓东急,北和南迷。

②在这种现状下,2013年中国周边安全将面临以下四大挑战与威胁:①钟飞腾:《“周边”概念与中国的对外战略》,载《外交评论》,2011年第4期,第117-130页②不同时期关于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现状的判断有“北稳南和,东紧西动”、“西缓东急,北和南迷”和“陆(一)如何应对中美政府换届后的试探期;2013年,奥巴马将开始第二个总统任期,中国新一届国家领导班子也将产生,中美关系转入调整期似乎已不可避免。

中美如何尽快走过试探期,增加政治互信将考验双方的政治智慧。

我们都知道美国最近3年来在推进战略东移策略,从2009年美国提出“重返亚太”,2011年抛出“太平洋世纪”的概念,2012年美国国防部长帕内塔又直接把亚太战略贴上了“再平衡”的标签。

可见美国的亚太战略正在逐步深化。

2012年11月,奥巴马连任后出访的第一站就是东南亚国家,再次高调宣示了美国重视亚太地区的决心。

“再平衡”战略的核心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一个中心”即以保住美国在亚太的“老大”地位为中心。

“两个基本点”即“党同”与“伐异”,一是通过“不忘老朋友(巩固与老同盟国家的关系)、结识新朋友(扩大与新伙伴的关系)、扩大关系网(主导多边机制)”进行“党同”,二是通过挑动亚太纷争、捞取渔翁之利、打压中俄等异己进行“伐异”。

美国“再平衡”战略由三大平衡组成。

第一大平衡主要与军事领域相关,涉及地理上的再平衡和能力的再平衡。

前者包括调整美国的地区战略、军事部署以及武装力量结构以应对挑战和把握机遇;后者则指在硬件、系统和技术方面的投入。

第二大平衡是巩固和更新同盟关系。

美国与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泰国和菲律宾有紧密的同盟关系,与印度、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亚形成伙伴关系,美国将以这些关系作为基础增进与其他国家的关系。

第三大平衡是经济领域的再平衡。

TPP(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是美国重返亚洲的经济抓手,虽然美国不是TPP的首倡者,但美国很快主导了TPP进程的方向。

美国战略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尽快将日本拉入TPP,从而使美日两国在TPP架构中处于绝对优势和主导地位。

美国的亚太布局是一个渐进与不断扩展的过程,从“重返亚太”到战略再平衡,从安全领域到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

经过近几年的经营,其战略效应开始逐渐显现,整个亚太国家都不得不选边站队,这对于中国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与威胁。

(二)如何应对朝鲜半岛的新变化;从近代开始,以朝鲜半岛为核心的东北亚地区一直是中国安全的致命弱点。

2010年,“天安号事件”莫名沉没,韩国认定为朝鲜导弹袭击,朝鲜坚决否认,此后“延坪岛炮击事件”发生,使朝鲜半岛局势出现了1953年朝鲜停战以来最严重的危机,加剧了朝韩之间的紧张关系,韩国李明博政府反映强烈,态度强硬!美国和日本趁机迅速介入,在朝鲜半岛西部和东部海域进行规模空前的军事演西缓东急”,即北部稳定、南部动荡、西部缓和、东部紧急。

习,美、日、韩三边军事同盟雏形初现。

而朝鲜方面,坚持核试验,朝核危机阴云不散,六方会谈终止。

2011年12月17日,金正日去世,年轻的金正恩接班,半岛局势的不确定性变得更大。

第一是朝鲜发射卫星:2012年4月13日,朝鲜于当天7时38分55秒(北京时间6时38分55秒)从平安北道铁山郡的西海卫星发射场发射了首颗应用卫星“光明星3号”,但这颗地球观测卫星没有进入预定轨道,卫星发射宣告失败。

于是在2012年12月12日,朝鲜又再次用银河3号运载火箭将“光明星3号”发射,并且成功。

朝鲜的主要考量与诉求:内部维稳、外御强敌、强盛大国。

对内---发展经济与拥核并重;对外---朝鲜已成为核拥有国。

第二是朝鲜启动第三次核试爆:韩国在2013年2月12日监测到在朝鲜咸镜北道吉州郡发生5.1级的“人工地震”,该地区是朝鲜丰溪里核试验场所在地。

韩国官员称,这“很有可能”预示朝鲜已经进行核试验。

①从现阶段来看,朝鲜半岛的局势进入了白热化的状态,尤其是随着朝鲜开展核试验,更加加剧了朝鲜半岛的紧张状态。

(三)如何应对来自中南半岛的挑战;2009年美国奥巴马政府宣布“重返亚太”后,日本更是紧密配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