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混合料——知识考点
沥青混合料知识点总结

沥青混合料知识点总结了解沥青混合料,首先需要了解其主要组成部分。
沥青混合料一般由四个主要部分组成:矿料、沥青、添加剂和空气孔隙。
其中,矿料是沥青混合料的主要骨料,沥青是粘合骨料的胶凝物质,添加剂则是用来改善混合料性能的物质。
空气孔隙是指混合料内部的气体空间,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混合料的性能。
了解这些组成部分可以更好地理解沥青混合料的性能与特点。
在混合料的生产与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到许多因素。
例如,矿料的种类、粒径分布、形状等因素都会影响混合料的性能。
在选择骨料时,需要考虑到其物理性质、力学性质以及耐久性等因素。
而沥青的选择则需要考虑其黏度、温度敏感性、老化性能等因素。
此外,添加剂的选择也需要根据混合料的具体要求进行调整。
因此,在混合料的生产与设计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以确保混合料具有良好的性能和耐久性。
混合料的设计是保证混合料质量的重要环节。
混合料的设计需要根据具体工程要求,结合原材料的性能与特点,进行合理的配合设计。
混合料设计需要考虑到混合料的抗压强度、抗变形性能、耐久性等因素,以确保混合料具有良好的性能。
在混合料设计中,需要考虑骨料的配合比、沥青的用量、添加剂的种类与用量等因素,以确定最佳的混合比例。
混合料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原材料的性能与特点,以提高混合料的性能和耐久性。
在混合料的施工过程中,需要考虑到不同的施工方法与要求。
例如,热拌混合料需要在混合料厂内进行预制,然后在施工现场进行铺装。
而冷拌混合料则可以在施工现场进行混合与铺装。
对于不同类型的混合料,需要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法与工艺,以确保混合料具有良好的密实性和耐久性。
另外,在混合料的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施工的温度与湿度。
特别是对于热拌混合料,需要控制混合料的管理温度与铺装温度,以确保混合料的质量。
此外,在混合料的压实过程中,也需要注意控制温度与湿度,以确保混合料的良好密实性。
混合料的质量检验是保证混合料质量的重要环节。
混合料的质量检验需要对骨料、沥青和混合料进行全面的检测,以确保混合料具有良好的性能和耐久性。
沥青混合料复习资料

沥青混合料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蠕变:黏弹性物体在应力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应变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的现象。
2、僵硬:黏弹性物体在维持快速反应维持不变的条件下,形变随其时间的减少而逐渐增大的现象。
3、有效密度:沥青混合料的总质量与有效体积的比值。
有效体积包括集料实体体积、闭口孔隙体积以及部分开口孔隙体积。
(p96~97)4、毛体积密度:沥青混合料的总质量与毛体积的比值。
毛体积包含沥青体积、有效率体积以及空隙体积。
5、sma:是沥青玛蹄脂碎石,是由大量的沥青、矿粉、粗集料和少量的纤维稳定剂、细集料组成的一种沥青混合料。
6、vca:就是细集料间隙率为,包含细集料骨架间隙率为vcadra和压实沥青混合料时间粗集料间隙率vcamix。
vcadra是指粗集料实体之外的空间体积占整个试件体积的百分率(p17)。
vcamix就是指压实沥青混合料试件内粗集料骨架以外的体积占整个试件体积的百分率(p133)。
7、vfa(沥青饱和度):就是指压实沥青混合料试件中沥青实体体积占到矿料骨架实体以外的空间体积百分率,又称作沥青填隙率为。
(p100)8、公称最大粒径:是指全部通过或允许少量不通过的最小一级标准筛的筛孔尺寸,通常比最大粒径小一个粒径级。
(p94)9、乳化沥青:就是粘稠沥青经热熔和机械促进作用以微滴状态集中于所含乳化剂—稳定剂的水中,构成水包油(o/w)型的沥青乳液。
10、橡胶沥青:是指含量15%以上的橡胶粉在高温条件下(180℃以上)与沥青光滑加水而获得的改性沥青融合可望。
1、沥青的体膨胀系数与沥青的路用性能有何关系?请问:沥青的体体膨胀系数与沥青的路用性能存有密切关系。
体膨胀系数越大,则夏季沥青路面越难产生泛油,而冬季又难发生膨胀裂缝。
2、采用沥青化学组分分析方法可将沥青分离为哪几个组分?与沥青的技术性质有何关系?请问:三组分:沥青质、胶质、油分。
四组分:沥青质、胶质、芳香族、饱和状态分后。
①沥青质含量对沥青的流变特性有很大影响。
沥青及沥青混合料复习知识点

沥青及沥青混合料复习知识点沥青是一种由石油或沥青矿石经过加工制得的胶状物质,广泛应用于道路建设、防水材料、屋顶覆盖等领域。
而沥青混合料(ACM)则是将沥青与骨料、添加剂等混合制成的一种复合材料,常用于道路基层、面层和修补层的施工。
1.沥青的性质和特点:-黑色、胶状的物质,可软化、溶解于温度较高的条件下。
-耐水、耐酸碱,不易受化学腐蚀。
-具有良好的黏附性和可塑性,能与骨料等材料紧密结合。
-具有较高的抗变形和耐磨损性能。
-高温时有一定的流动性,可通过压实和冷却形成坚实的结构。
2.沥青混合料的组成:-骨料:常用的骨料有沥青砂、石粉、碎石等,用于提供沥青混合料的强度和稳定性。
-沥青:作为胶结剂,用于粘合骨料并形成坚固的结构。
-添加剂:如胶粘剂、改性剂、增粘剂等,用于改善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和工艺特性。
-矿质填料:如石粉、轻骨料等,用于填充骨料之间的空隙,提高沥青混合料的致密性和抗开裂性能。
3.沥青混合料的分类:-按骨料粒径分类:粗骨料、中骨料、细骨料。
-按沥青用量分类:富沥青混合料、贫沥青混合料。
-按沥青稠度分类:厚层沥青混合料、薄层沥青混合料。
4.沥青混合料的制备工艺:-骨料干燥:将骨料经过筛分、清洗后,通过加热和干燥去除水分,确保沥青能够与骨料粘结。
-沥青加热:将固态的沥青加热至液态,以便与骨料充分混合。
-混合配比: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沥青、骨料和添加剂的配比,以保证沥青混合料的性能。
-混合搅拌:将沥青和骨料加入搅拌设备中,通过搅拌使其均匀混合,形成沥青混合料。
-施工铺设:将混合料铺设在路面上,通过压实和冷却使其形成坚实的道路结构。
5.沥青混合料的性能研究:-抗剪强度:用于评估沥青混合料的强度和抗剪切能力。
-动态稳定性:用于评估沥青混合料在交通荷载下的变形能力和稳定性。
-抗老化性能:用于评估沥青混合料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的性能稳定性。
-密度和空隙率:用于评估沥青混合料的致密性和抗水损害能力。
-显微结构分析:通过显微镜等手段观察沥青混合料的内部结构,了解其性能和变形机制。
沥青混合料——知识考点

第七章沥青混合料一、填空题1、沥青混合料是经人工合理选择组成的矿质混合料,与适量拌和而成的混合料的总称。
2、沥青混合料按公称最大粒径分类,可分为、、、、。
3、沥青混合料按矿质材料的级配类型分类,可分为和。
4、沥青混合料按矿料级配组成及空隙率大小分类,可分为、、和。
5、沥青混合料按沥青混合料制造工艺分类可分为、、,目前公路工程中最常用的是。
6、目前沥青混合料组成结构理论有和两种。
7、沥青混合料的组成结构有、、三个类型。
8、沥青与矿料之间的吸附作用有与。
9、沥青混合料的强度主要取决于与。
10、根据沥青与矿料相互作用原理,沥青用量要适量,使混合料中形成足够多的沥青,尽量减少沥青。
11、沥青混合料若用的是石油沥青,为提高其粘结力则应优先选用矿料。
12、我国现行国标规定,采用试验和试验来评价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其技术指标项目包括、和。
13、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包括、和三个阶段。
14、在AC—25C中,AC表示;25表示;C 表示。
15、沥青混合料悬浮—密实结构中的粗集料数量比较,不能形成骨架。
它的粘聚力比较,内摩阻角比较,因而高温稳定性。
16、标准马歇尔试件的直径为mm,高度为mm。
二、选择题1、特粗式沥青混合料是指()等于或大于31.5mm的沥青混合料。
A、最大粒径B、平均粒径C、最小粒径D、公称最大粒径2、在沥青混合料AM—20中,AM指的是()A、半开级配沥青碎石混合料B、开级配沥青混合料C、密实式沥青混凝土混合料D、密实式沥青稳定碎石混合料3、关于沥青混合料骨架—空隙结构的特点,下列说法有误的是()A、粗集料比较多B、空隙率大C、耐久性好D、热稳定性好4、关于沥青混合料骨架—密实结构的特点,下列说法有误的是()A、密实度大B、是沥青混合料中差的一种结构类型C、具有较高内摩阻角D、具有较高粘聚力5、关于沥青与矿料在界面上的交互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矿质集料颗粒对于包裹在表面上的沥青分子只具有物理吸附作用B、矿质集料颗粒对于包裹在表面上的沥青分子只具有化学吸附作用C、物理吸附比化学吸附强D、化学吸附比物理吸附强;6、关于沥青与矿粉用量比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沥青用量越大,沥青与矿料之间的粘结力越大B、沥青用量越小,沥青与矿料之间的粘结力越大C、矿粉用量越大,沥青与矿料之间的粘结力越大D、以上说法都不对7、沥青混合料马歇尔稳定度试验中,MS指的是()A、马歇尔稳定度B、流值C、沥青饱和度D、马氏模数8、沥青混合料马歇尔稳定度试验中,FL指的是()A、马歇尔稳定度B、流值C、沥青饱和度D、马式模数9、车辙试验所用的标准试件大小是()A、150mm×150mm×150mmB、150mm×150mm×300mmC、150mm×150mm×450mmD、300mm×300mm×50mm ;10、关于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可采用马歇尔稳定度试验来评定B、其影响因素有沥青用量、沥青粘度等C、提高沥青混合料粘结力可以提高高温稳定性D、提高内摩阻力不能提高高温稳定性11、关于沥青混合料的耐久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沥青的化学性质是影响沥青混合料耐久性的因素之一B、为保证沥青混合料的耐久性,沥青混合料的空隙越少越好C、现行规范采用空隙率、沥青饱和度和残留稳定度等指标来表征沥青混合料的耐久性D、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与沥青含量有很大关系12、关于沥青混合料的抗滑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为保证其抗滑性,沥青用量尽可能取大B、为保证其抗滑性,沥青用量尽可能取小C、为保证其抗滑性,含蜡量尽可能取大D、为保证其抗滑性,含蜡量尽可能取小13、在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计算中,OAC指的是()A、最大沥青用量B、最小沥青用量C、沥青用量平均值D、最佳沥青用量14、在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计算中,α1指的是()对应的沥青用量。
沥青混合料——基本知识点

沥青稳定碎石混合料(简称沥青碎石)
由矿料和沥青组成具有一定级配要求的混合料, 按空隙率、集料最大粒径、添加矿粉数量的多少, 分为密级配沥青碎石(ATB)、开级配沥青碎石 (OGFC表面层及ATPB基层)、半开级配沥青 碎石(AM)。
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MA)。
热拌沥青混合料种类
密级配 混合料 类 型 连续级配 沥青 混凝土 特粗式 — 沥青 稳定碎 石 ATB-40 间断级配 沥青 玛蹄脂碎 石 — 开级配 间断级配 排水式 沥青磨 耗层 排水式沥 青碎石基 层 ATPB-40
31.5 26.5 19.0 16.0 13.2 9.5 —
三、沥青混合料体积指标的计算
1、空隙率(VV) 计算公式:
注意:①式中
f
f VV 1 100 mm
的意义,一定是毛体积相对密度,而非视密度;
②最大理论相对密度与矿料及沥青的用量、矿料及沥青的相对密 度等有如下的内在联系:
21
总结:新规范关于三个体积指标的计算公 式作了统一:考虑了集料部分吸收沥青。
① 空隙率:最大理论相对密度对应着矿料的有 效相对密度; ② 矿料间隙率:只有一个计算公式(b); ③ 沥青饱和度:有效沥青饱和度。
22
23
— SMA-20 SMA-16 SMA-13 SMA-10 — 3~4 — OGFC16 OGFC13 OGFC10 — >18
ATPB-25 — — — — — >18
— AM-20 AM-16 AM-13 AM-10 AM-5 6~12
26.5 19.0 16.0 13.2 9.5 4.75 —
④ 半开级配沥青碎石混合料: 由适当比例的沥青粗集料、细集料及少量填料 (或不加填料)与沥青结合料拌合而成,经马歇 尔标准击实成型试件的剩余空隙率在6%~12% 的半开式沥青碎石混合料(以AM表示)。 ⑤ 开级配沥青混合料: 矿料级配主要由粗集料嵌挤组成,细集料及填料 较少,设计空隙率为不小于18%的混合料。
最新二级建造师《市政》备考中与“料”相关常见考点

最新二级建造师《市政》备考中与“料”相关常见考点
1.沥青混合料
1)沥青混合料是一种复合材料,主要由沥青、粗集料、细集料、矿粉组成,有的还加入聚合物和木纤维素。
2)粗集料与沥青有良好的粘附性,具有憎水性。
3)城镇快速路、主干路的沥青面层不宜采用粉煤灰作填料。
4)不宜使用石棉纤维。
2.沥青混合料面层横向接缝施工要求
高等级道路的表面层横向接缝应采用垂直的平接缝,以下各层和其他等级的道路的各层均可采用斜接缝或阶梯形接缝,斜接缝的搭接长度与厚度有关,宜为0.4~0.8m;阶梯形接缝的台阶经铣刨而成,并洒粘层沥青,搭接长度不宜小于3m;平接缝宜采用机械切割或人工刨除层厚不足部分,使工作缝成直角连接。
清除切割时留下的泥水,干燥后涂刷粘层油,铺筑新混合料接头应使接槎软化,压路机先进行横向碾压,再纵向充分压实,连接平顺。
3.路基的填料
路基填土不应使用淤泥、沼泽土、泥炭土、冻土、有机土及含生活垃圾的土。
填土内不得含有草、树根等杂物,粒径超过100mm的土块应打碎。
4.基层材料的选用原则
根据道路交通等级和基层的抗冲刷能力选择基层材料;特重交通:贫混凝土、碾压混凝土、沥青混凝土;重交通:水泥稳定粒料或沥青稳定碎石;中、轻交通:水泥或石灰粉煤灰稳定粒料或级配粒料。
5.水泥混凝土路面胀缝填缝料
胀缝板宜用厚20mm,水稳定性好,具有一定柔性的板材制作,且经防腐处理。
填缝材料宜用树脂类、橡胶类、聚氯乙烯胶泥类、改性沥青类填缝材料,并宜加入耐老化剂。
6.常用的基层材料
7.土工合成材料用途
①路堤加筋;
②台背路基填土加筋;
③过滤与排水;
④路基防护。
7.1.12.3.1沥青混合料认知

(1)油石比(Pa )与沥青含量(Pb) 油石比Pa : 沥青混合料中沥青质量与矿料总质量的比值,以 百分率表示。
沥青含量Pb : 沥青混合料中沥青质量与沥青混合料总质量的
比值,以百分率表示。
Pb
Pa 100
Pa
100 %
三、沥青混合料的主要技术指标与标准 (2)密度
三、沥青混合料的主要技术指标与标准
粗粒式(DNmax=26.5、31.5mm)
中粒式(DNmax=16、19mm)
细粒式(DNmax=9.5、13.2mm
砂砾式(DNmax≤4.75mm
DNmax
二、沥青混合料的分类
4. 按生产温度
热拌沥青混合料 拌和温度:150-1800C 优点:技术工艺成熟,路用性能好 缺点:能耗大,环境污染大,易老化
空隙率(VV)=3%~6% 例如:密实型沥青混凝土
密级配沥青稳定碎石
空隙率(VV)=3%~4% 例如:沥青玛蹄脂碎石SMA
空隙率(VV)=6%~12% 例如:沥青碎石AM
空隙率(VV)=18%~25% 例如:沥青排水基层混合料ATPB
二、沥青混合料的分类 3.按公称最大粒径
特粗式(DNmax≥37.5mm)
一、沥青混合料的材料组成
矿质材料
沥青混合料
沥青
添加剂
粗集料 细集料
填料
二、沥青混合料的分类
1. 按矿料级配类型 连续级配沥青混合料 间断级配沥青混合料 开级配沥青混合料
二、沥青混合料的分类 2. 按级配类型和空隙率 连续密级配沥青混合料
间断密级配沥青混合料 连续半开级配沥青混合料 开级配沥青混合料
DS
(t2 t1) 42 d2 d1
c1 c2
沥青与沥青混合料知识点总结

沥青质提高热稳定性和粘滞性。
含量↑则粘度↑,针入度↓,软化点↑,温度稳定性↑,硬度↑油分赋予沥青流动性。
含量越多,则软化点↓,稠度↓树脂赋予胶体稳定性,提高粘附性及可塑性蜡破坏沥青结构的均匀性,降低塑性石油沥青的化学结构与技术性质的关系:(1)烷碳率↑侧链根数↓平均侧链长度↑→感温性↑(2)芳烃指数↑芳香环数↑→粘附性↑(3)饱和率↑→耐候性↑(4)分子量聚合度→粘度(5)分子量聚合度平均侧链长度→劲度模㈠悬浮-密实结构:采用连续级配,矿料颗粒连续存在,而且细集料含量较多,将较大颗粒挤开,使大颗粒不能形成骨架,而较小颗粒与沥青胶浆比较充分,将空隙填充密实,使大颗粒悬浮于较小颗粒与沥青胶浆之间,形成“悬浮-密实”结构。
这种结构的沥青混合料粘聚力较高,内摩阻力较小,密实度、强度、耐久性较高,但稳定性较差㈡骨架-空隙结构:采用连续开级配,粗集料含量高,彼此相互接触形成骨架;但细集料含量很少,不能充分填充粗集料间的空隙,形成所谓的“骨架-空隙”结构。
这种结构的沥青混合料粘聚力较低,内摩阻力较大,稳定性较好,但耐久性较差。
㈢骨架-密实结构结构特点:采用间断级配,粗、细集料含量较高,中间料含量很少,使得粗集料能形成骨架,细集料和沥青胶浆又能充分填充骨架间的空隙,形成“骨架-密实”结构。
这种结构的沥青混合料粘聚力与内摩阻力均较高,稳定性好,耐久性好,但施工和易性较差。
※※影响沥青混合料强度的因素内因:沥青集料集料和沥青的交互作用外因:温度T 时间t1·沥青的性质对粘结力的影响*沥青的粘滞度是影响粘结力C的首要因素沥青的粘滞度反映了沥青在外力作用下抵抗变形的能力。
粘滞力越大→抵抗变形的能力越强→保持矿质集料的相对嵌挤作用※粘度↑→粘聚力↓,影响大对内摩阻角影响不大2·矿质混合料级配、矿质颗粒形状和表面特性等对内摩阻角的影响※矿质颗粒粒径↑→内摩阻角↑内摩阻角:中粒式沥青混凝>>细粒式和砂粒式级配类型:级配良好空隙率适当颗粒棱角尖锐→内摩阻角↑3·矿料与沥青的交互作用能力的影响沥青与矿料表面的相互作用对沥青混合料的粘结力和内摩阻角有重要的作用沥青四组分在石料表面重新排列:结构沥青→连接作用自由沥青→粘度较低使粘结力降低4·沥青混合料中矿料比面积和沥青用量的影响4·1沥青的用量沥青用量很少时沥青不足以形成结构沥青的薄膜来粘结矿料颗粒沥青用量增加结构沥青逐渐形成沥青更完整地包裹在粒料表面使沥青与矿料间的粘附力随着沥青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当沥青用量足以形成薄膜并充分粘附在矿粉颗粒表面时,沥青胶浆具有最高的粘结力沥青用量过多逐渐将矿料颗粒推开在颗粒间形成自由沥青则沥青胶浆的粘结力随着自由沥青的增加而降低4·2矿料的化学性质不同性质矿粉表面形成不同组成结构和厚度的吸附溶化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沥青混合料
一、填空题
1、沥青混合料是经人工合理选择组成的矿质混合料,与适量拌和而成的混合料的总称。
2、沥青混合料按公称最大粒径分类,可分为、、
、、。
3、沥青混合料按矿质材料的级配类型分类,可分为和。
4、沥青混合料按矿料级配组成及空隙率大小分类,可分为、、和。
5、沥青混合料按沥青混合料制造工艺分类可分为、、
,目前公路工程中最常用的是。
6、目前沥青混合料组成结构理论有和两种。
7、沥青混合料的组成结构有、、三个类型。
8、沥青与矿料之间的吸附作用有与。
9、沥青混合料的强度主要取决于与。
10、根据沥青与矿料相互作用原理,沥青用量要适量,使混合料中形成足够多的沥青,尽量减少沥青。
11、沥青混合料若用的是石油沥青,为提高其粘结力则应优先选用矿料。
12、我国现行国标规定,采用试验和试验来评价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其技术指标项目包括、和。
13、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包括、和三个阶段。
14、在AC—25C中,AC表示;25表示;C 表示。
15、沥青混合料悬浮—密实结构中的粗集料数量比较,不能形成骨架。
它的粘聚力比较,内摩阻角比较,因而高温稳定性。
16、标准马歇尔试件的直径为mm,高度为mm。
二、选择题
1、特粗式沥青混合料是指()等于或大于31.5mm的沥青混合料。
A、最大粒径
B、平均粒径
C、最小粒径
D、公称最大粒径
2、在沥青混合料AM—20中,AM指的是()
A、半开级配沥青碎石混合料
B、开级配沥青混合料
C、密实式沥青混凝土混合料
D、密实式沥青稳定碎石混合料
3、关于沥青混合料骨架—空隙结构的特点,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A、粗集料比较多
B、空隙率大
C、耐久性好
D、热稳定性好
4、关于沥青混合料骨架—密实结构的特点,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A、密实度大
B、是沥青混合料中差的一种结构类型
C、具有较高内摩阻角
D、具有较高粘聚力
5、关于沥青与矿料在界面上的交互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矿质集料颗粒对于包裹在表面上的沥青分子只具有物理吸附作用
B、矿质集料颗粒对于包裹在表面上的沥青分子只具有化学吸附作用
C、物理吸附比化学吸附强
D、化学吸附比物理吸附强;
6、关于沥青与矿粉用量比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沥青用量越大,沥青与矿料之间的粘结力越大
B、沥青用量越小,沥青与矿料之间的粘结力越大
C、矿粉用量越大,沥青与矿料之间的粘结力越大
D、以上说法都不对
7、沥青混合料马歇尔稳定度试验中,MS指的是()
A、马歇尔稳定度
B、流值
C、沥青饱和度
D、马氏模数
8、沥青混合料马歇尔稳定度试验中,FL指的是()
A、马歇尔稳定度
B、流值
C、沥青饱和度
D、马式模数
9、车辙试验所用的标准试件大小是()
A、150mm×150mm×150mm
B、150mm×150mm×300mm
C、150mm×150mm×450mm
D、300mm×300mm×50mm ;
10、关于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可采用马歇尔稳定度试验来评定
B、其影响因素有沥青用量、沥青粘度等
C、提高沥青混合料粘结力可以提高高温稳定性
D、提高内摩阻力不能提高高温稳定性
11、关于沥青混合料的耐久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沥青的化学性质是影响沥青混合料耐久性的因素之一
B、为保证沥青混合料的耐久性,沥青混合料的空隙越少越好
C、现行规范采用空隙率、沥青饱和度和残留稳定度等指标来表征沥青混合料的耐久性
D、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与沥青含量有很大关系
12、关于沥青混合料的抗滑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为保证其抗滑性,沥青用量尽可能取大
B、为保证其抗滑性,沥青用量尽可能取小
C、为保证其抗滑性,含蜡量尽可能取大
D、为保证其抗滑性,含蜡量尽可能取小
13、在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计算中,OAC指的是()
A、最大沥青用量
B、最小沥青用量
C、沥青用量平均值
D、最佳沥青用量
14、在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计算中,α1指的是()对应的沥青用量。
A、密度最大值
B、稳定度最大值
C、目标空隙率(或中值)
D、沥青饱和度范围的中值
15、在沥青混合料配合比中,对OAC1取值的要求是()
A、大于OAC max
B、小于OAC min
C、在OAC min和OAC max之间
D、在OAC min和OAC max范围之外
16、若沥青混合料中的油石比为5%,则其沥青含量为( )
A、4.8%
B、5%
C、5.3%
D、无法确定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条件下,矿粉比表面积越大,沥青混合料粘聚性越差
B、沥青混合料中,沥青含量越高,则沥青混合料稳定度越高
C、道路石油沥青,用酸性矿料比用碱性矿料好
D、在水的作用下,沥青与矿料表面的化学吸附是不可逆的
1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沥青混合料密实度越大,耐久性越好
B、沥青与矿料产生物理吸附后的水稳定性比化学吸附的水稳定性差
C、选用道路沥青材料时,寒冷地区宜选用针入度较大,延度较大的沥青
D、沥青混合料温度稳定性,随油量的增加而提高
19、沥青混合料中的细集料是粒径小于()mm的集料。
A、4.75
B、2.36
C、1.18
D、0.6
20、在沥青混合料配合比检验阶段,检验沥青混合料耐久性的试验是()
A、马歇尔稳定度试验
B、车辙试验
C、密度试验
D、浸水马歇尔试验
三、判断题
1、()沥青混合料作成的路面不需要设置施工缝和伸缩缝。
2、()沥青混合料路面的抗滑性能很差。
3、()沥青路面施工方便,速度快,养护期短,一般只需要养护28天就可开放交通。
4、()集料的最大粒径是指全部通过或允许少量不通过(一般允许筛余不超过10%)的
最小标准筛筛孔尺寸。
5、()沥青混合料组成结构三种类型中,最理想的结构类型是骨架—密实结构。
6、()在沥青混合料中沥青加得越多,其粘结力越强。
7、()沥青混合料的温度稳定性,随用油量的增加而提高。
8、()在沥青混合料中加入矿粉的目的是提高混合料的密实度和增大矿料的比表面积。
9、()沥青混合料的耐久性是用密实度来表征的,密实度越大耐久性越好。
10、()沥青用量在足够包裹矿料表面的前提下,膜越薄越好。
11、()沥青混合料空隙率越小,越密实,路用性能越好。
12、()选用道路沥青材料时,寒冷地区宜选用针入度较大,延度较大的沥青,较热地区宜选用针入度较小,软化点高的沥青。
13、()在相同沥青用量情况下,矿料表面积越大,形成的沥青膜越薄,结构沥青所占比例越小,沥青混合料粘结力越低。
14、()马歇尔稳定度试验时的温度越高,则稳定度越大,流值越小。
15、()沥青混合料中,沥青含量越高,则沥青混合料的稳定度也越高。
16、()沥青用量超过最佳用量的0.5% ,可使摩阻系数明显降低。
17、()沥青混合料中,沥青与矿料发生吸附作用,形成扩散结构膜称为结构沥青,可改善沥青原有的粘结力性质。
18、()矿质混合料配合组成设计的目的,是选配一个具有足够密实度,并且有较高内摩阻力的矿质混合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