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战后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
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

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的二十年,美国经济经历了一段繁荣的黄金时代。
从1945年到1973年,美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快速加速,人们的生活水平一步步提高。
让我们来看看这段历史,探究美国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
一战和二战带来了经济崛起第一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在美国的经济中产生了重要作用。
一战使得美国成为了全球的工业巨头,因为欧洲各国都在战争中被摧毁了。
二战期间,美国的经济获得了一份最高的荣誉——为盟军提供物资。
此时,美国的产业框架已形成,包括工业、农业和服务业。
二战后,在这些领域中进行了广泛的投资和改进,从而增加了生产力、效率和经济增长。
科技的进步人们还可以归功于科技的进步。
在二战期间,许多重要的科学和技术成果在美国得以发展,如电子、核能和计算机技术。
这些科技的发展不仅为国防和科学研究开辟了道路,同时也有益于其他领域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理论对社会政策产生的影响。
在二战后的几十年,美国的社会政策保持了相对稳定。
确实,战后政策以创造更广泛的经济机会为目标,这与马克思主义对社会及其政策的影响是有关系的。
政策主要关注就业、工资、消费、税收和财政政策。
这些政策的改善推动了美国经济的增长。
资本主义发扬光大以上的因素产生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
这是因为美国的企业家和投资者在创业和资本市场投资方面表现出了极高的积极性和创新能力,因此推动了经济增长。
1933年《新政》以来,美国资本主义制度逐渐向其中间经济靠拢,从而削弱垄断。
这种市场模式提供了更广泛的机会和更大的市场竞争。
消费主义的兴起消费者信任市场的稳定,支持了市场经济,同时消费主义也开始盛行。
这是推动美国经济增长的一个关键因素,因为购买行为推动制造商继续生产更多产品。
这种购买行为是被广泛的广告宣传所吸引的。
传统上,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媒体在促进消费主义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总之,20世纪中期的美国是资本主义的黄金时代。
战争和科技的启示、经济政策的改变、创新和创业以及消费主义的崛起都是推动美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
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

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摘要】战后美国经济复苏开启了“黄金时代”,这一时期被定义为1945年至1970年间的经济繁荣期。
驱动美国经济发展的因素包括战后重建、技术进步和消费升级,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制造业蓬勃发展,经济政策的支持提供了稳定环境,科技创新推动了经济不断向前发展,劳动力市场状况良好。
这一时期对美国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为持续发展提供动力,也对全球经济格局产生影响。
这段“黄金时代”不仅是美国经济史的辉煌一页,也是全球经济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
【关键词】战后美国经济复苏, 黄金时代, 驱动因素, 产业结构调整, 经济政策支持, 科技创新, 劳动力市场, 美国经济影响, 持续发展动力, 全球经济格局。
1. 引言1.1 战后美国经济复苏战后美国经济复苏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经济快速恢复和发展的阶段。
战争结束后,美国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和产业基础,迅速转变为全球经济的领导者。
战后美国经济复苏的主要特点包括工业生产迅速增长,房地产市场蓬勃发展,消费水平大幅提升等。
在战后的几年里,美国经济出现了高速增长的趋势。
战争期间美国经济曾经处于动荡状态,但是随着战争结束,美国经济开始步入稳定增长的阶段。
战后美国经济复苏的原因主要包括战争带来的大规模需求、美国工业实力的增强、政府对基础设施和产业的支持等。
在战后的几十年里,战后美国经济复苏持续加速,美国经济从世界战略中心转变为经济强国。
这个时期的美国被称为“黄金时代”,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经济保持高速增长。
战后美国经济复苏为美国经济发展的大跃进奠定了基础,也为全球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1.2 “黄金时代”的定义黄金时代,是指二战后美国经济出现的繁荣时期。
在这个时期,美国经济获得了持续增长,并在全球范围内展现出强大的实力。
这个时期的特征包括高度的经济活力、低通货膨胀率、快速增长的生产力、高就业率和相对稳定的金融市场。
在“黄金时代”,美国成为了全球最强大的经济体之一,引领了世界经济的发展潮流。
二战后美国各阶段经济发展的特点、原因及启示

考点:二战后美国各阶段经济发展的特点、原因及启示1.二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时期发展特点原因20世纪50—60年代持续发展,出现战后的繁荣。
美国经济实力强大;战后广阔的国际市场;新科技的推动;稳定的政局,20世纪70年代经济地位下降,进入“滞胀”时期中东石油危机引发了世界性经济危机,美国经济受到严重打击。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经济形势逐渐好转美国政府调整经济政策,20世纪90年代持续稳定发展,进入新经济时代。
改革社会经济;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发展;完成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
2.启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利用科技创新来推动国家经济的发展;要调整经济政策,防范经济危机;注意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合理配置;要有稳定的国内环境等。
例题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发展先后经历了()①新经济时代②迅速繁荣时期③持续调整时期④危机和滞胀时期A.④①②③B.③①②④C.①③④②D.②④③①答案:D解析:题中所述的发展时期,具体时间分别是:①新经济时代——20世纪90年代;②迅速繁荣时期——20世纪50—60年代;③持续调整时期——20世纪80 年代中后期;④危机和滞胀时期——20世纪70年代。
故选D。
例题2下列图表中,最能反映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状况的是()答案:A解析: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总体上是发展上升,但20世纪70年代出现危机,进入滞胀时期,经济发展下降,之后再缓慢回升,图示A反映了这一状况,故选A。
1.以下表格反映的是战后哪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历史时期经济发展情况20世纪五六十年代高速增长的“黄金时期”,西部和南部发展尤为迅速。
20世纪70年代出现负增长和“滞涨”现象。
20世纪80年代经济好转,但负担加重。
20世纪90年代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仍然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国家。
A.美国B.中国C.日本D.苏联2.从二战结束到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发展先后经历了四个阶段,其中80年代中期以后美国经济处于()A.持续发展时期B.危机时期C.调整时期D.新经济时代3.美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其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是()A.国际地位的提高B.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C.政治经济实力大增D.占据了广阔的国际市场,创造经济发展环境4.分析二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以下说法不相适应的是()A.要利用高新科技推动经济的发展B.要不断地调整经济政策C.要实现从农业到工业发展的转型D.要有稳定的国内环境1.【答案】A【解析】。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一、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1、五六十年代:(1)表现:美国工业生产空前发展,经济实力急剧膨胀。
(2)原因:①美国大力拓展市场,赚取高额利润。
②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大力发展高新产业。
③积极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2、七八十年代:(1)表现:①70年代危机,经济地位下降。
②80年代调整,经济开始复苏。
(2)原因:①经济发展弊端显露。
②受到危机严重打击通货膨胀,债务沉重。
3、九十年代:(1)表现:①经济高速增长,经济状况大大优于其他发达国家。
②率先进入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知识经济时代。
(2)原因:①突出面向未来的投资。
②以高科技带动经济发展。
③重视对外贸易,推行以出口带动经济增长的方针。
④积极推动多边经济合作。
二、欧洲联盟:1、经济的恢复:(1)西欧工业基础雄厚,劳动者技术素质高。
(2)各国政府不同程度地实行干预经济和社会福利政策。
(3)美国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大量“美援”涌入西欧。
2、欧洲的联合:(1)20世纪50年代初,法国、联邦德国等先后建立了欧洲“煤钢共同体”、“经济共同体”和“原子能共同体”组织。
(2)1965年,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6国签订《布鲁塞尔条约》,组成欧洲共同体。
1967年欧共体正式成立。
(3)1993年,成立了欧洲联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
三、日本经济的发展:1、原因:(1)战后美国在日本强制推行民主改革,并实行非军事化政策。
(2)美国对日本经济的扶植。
(3)日本重视科学技术和教育的发展,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2、表现:(1)50年代中期,日本进入经济高速发展阶段。
(2)60年代末,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
(3)1987年,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3、问题:存在严重的对外依赖性。
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一、苏联的改革与解体:1、赫鲁晓夫改革:(1)时间:从1953年起开始改革。
(2)内容:针对斯大林时期存在的一些弊端在经济、政治方面采取了一些改革措施。
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

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是指二战结束后的1945年至1973年的时期,这一时期美国经济表现出了强劲的增长和繁荣,被认为是美国经济史上最为辉煌的阶段之一。
战后的美国经济在多个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从军事工业的转型到基础设施建设,再到技术创新和消费升级。
以下是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几个主要特点:1. 经济复苏和巨大的增长:二战结束后,美国经济迅速从战时经济转型为和平经济,并在1945年至1948年间迅速恢复。
战争期间的技术创新和军事需求,为战后经济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
此后,美国经济持续增长,年平均增长率高达3.8%,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
2. 科技革新的推动:战后美国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尤其是信息技术和航空航天领域。
这些创新推动了生产力的提高和经济效益的增加。
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广泛应用,使得信息处理和数据分析变得更加高效。
航空航天工业的发展也为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3. 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为了满足经济增长的需求,战后美国进行了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
这包括公路、铁路、桥梁、水力发电、供水供电等项目的建设,为经济提供了扩张的空间,同时也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4. 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进程:战后的美国经济繁荣也促进了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进程。
从农村地区涌入城市的大量劳动力推动了城市和都市地区的扩张。
这一现象也引发了住房建设的热潮,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5. 消费升级和娱乐业的兴起:随着经济繁荣,美国人的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提高。
消费升级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家庭购买力的增加带动了家电、汽车、家具等产品的销售。
娱乐业也得到了长足发展,电影、电视、音乐等文化娱乐行业蓬勃兴起。
6. 高度组织化的劳工力量:战后美国的劳工力量相对组织化,工会的势力得到了显著增强。
工会的谈判力量和工资保障,为工人争取到了更好的工作条件和福利待遇。
这也推动了消费水平的提高,进一步促进了经济发展。
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在1973年石油危机后逐渐减缓,并最终转向了不同的轨道。
美国经济发展概况

3.混合所有制
三、政府在美国经济中的作用
• 政府对美国经济的影响有四大方面: • 1.Direct Services: • postal system: federal system, servicing military need • Highways: construct and maintain by state governments • The public education: sponsor by state, county and city governments • Police and fire protection: local government’s responsibilities.
四、战后美国经济增长的原因
• 科技的发展,尤其是战后第三次科技革命是美国 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因 • 政府高效的宏观调控是美国经济增长和稳定的重 要保障 • 企业的高水平管理和动作 • 经济全球化让美国经济迅速向全球扩展 • 国际经济协调 • 战后总体和平环境 • 发展中国家廉价的资源 • 美国得天独厚的自然和人文环境
第二节 美国经济运行机制
• 一、美国经济的基本要素 • 1. Natural Resources: rich in mineral resources; fertile farm soil; moderate climate • 2. Labor force: available labor force; immigrants . The quantity of labor is plentiful, the quality is high, work hard, skilled, educated. The united states has developed education system, including enormous university education net and technical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
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1. 引言1.1 战后美国经济的兴旺战后美国经济的兴旺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经济在短时间内迅速复苏和快速发展的时期。
战后美国经济的兴旺可以追溯到二战后的1945年,当时美国在全球范围内站在了经济和军事的巅峰位置。
在二战结束后,美国开始了大规模的军事工业转型,将生产重心转向了民用产品,这推动了美国经济的快速复苏。
此时的美国正处于全球范围内经济最为强劲的国家,美国的产业系统和技术实力在世界上独具优势。
战后美国还出台了一系列经济政策,比如马歇尔计划和“杜鲁门主义”,这些政策有力地推动了美国经济的发展。
大规模的经济援助和国内市场的扩张,为美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战后美国经济的兴旺是在战争的硝烟之后迅速走向繁荣,这一时期的经济增长给了美国人民以前所未有的生活水平和发展机遇,也为美国经济的“黄金时代”奠定了坚实基础。
1.2 “黄金时代”的定义“黄金时代”的定义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的美国经济繁荣期。
这个时期被称为“黄金时代”,是因为在这段时间里,美国经济实现了持续高速增长,人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社会各个领域都出现了巨大的发展和进步。
在这个时代,美国经济展现出了强大的活力和创造力,成为了当时世界上最繁荣和最具竞争力的经济体。
“黄金时代”还体现在美国经济结构的多元化和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上。
传统产业如农业和制造业仍然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同时高科技产业、金融、服务业等新兴产业也蓬勃发展,为美国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黄金时代”的定义包括经济持续繁荣、生产力的快速增长、市场的繁荣和多元化、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等方面。
这个时代被认为是美国经济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之一,为美国经济的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正文2.1 经济复苏和发展经济复苏和发展是战后美国经济“黄金时代”的重要特征之一。
在二战结束后,美国经济面临着巨大的重建任务,但是在政府的积极干预和私人企业的投资下,美国经济很快实现了迅速的复苏和发展。
一战后的美国经济
1
自身具有调 节能力不需 要人为干预
2
鼓吹自由放 任和自由竞 争
3
柯立芝认为无为而治的政府才是好政府, 柯立芝认为无为而治的政府才是好政府,反对政 府对经济事务的干预
一战大发战争财
战争初期美国 没有参战,大 量的生产军工 出口英法 对英法贷款战 后由债务国变 成债权国
战争结束后到 1924年,美国 的黄金储备占 世界储备的1/2, 在世界金融市 场占据霸主的 地位,成为世 界金融的中心
技术革命
掀起热潮
战争初期,忙于生产重工和军工产品,参战后 又忙于战争,无暇顾及陈旧设备的更新,战争结 束后,随着新技术的突破,美国掀起了更新设备的 热潮。汽车工业、电气工业、钢铁工业和建筑业 大发展
技术革命
泰罗制
泰罗制
1、管理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效率。 2、制定工作定额。3、选择最好的工人。 4、实施标准化管理。5、实施刺激性的付酬制度。 6、强调雇主与工人合作的“精神革命”。 7、主张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开。 8、实行职能工长制。 9、管理控制上实行例外原则。
本次课程到此结束,谢Leabharlann 欣赏谢谢观赏←梁永全
二〇一一年十一月二十一日
Make Presentation much more fun
请关注我
/1842293075/profile?leftnav=1&wvr=4 1214269886
柯立芝繁荣的原因
无为而治的政府
一战大发战争财 技术革命是繁荣的重要原因 广阔的国内外市场
1
2
3
4
无为而治的政府
结束农奴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打败法国,德国联邦成立 结束南方以奴隶制的种植经济 废除封建制度,学习欧美自强
9.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美国经济
(2)20世纪90年代,美国推行以高科技带动经济发展,大力扶
植第三产业的发展等经济政策。
错误:第三产业 改正:信息产业
9.识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以上图片反映了美国经济的什么主要特征? (2)这一时期美国经济有了持续稳定的发展。你能说出是哪些 原因造成的吗? (3)在这一时期,美国经济在哪两个方面和以前有很大不同?
这场竞争。
请你联系当前实际,想一想各大国对建立“信息高速公路” 如此感兴趣,说明什么问题?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当今世界的竞 争实际上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而综合国力的增强依靠的是科 技实力。所以各国要想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 答案:当今世界的经济竞争,已不再是产品产量或产值的竞进程。战后,哪个国家成为最富强的国家( A.英国 B.美国 C.联邦德国 D.日本 )
【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再认再现能力。第二次世 界大战中,A、C、D三国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削弱,而战争初期, 美国大发战争横财,战后拥有广阔的国际市场,大力发展教 育和科技等,美国成为二战后最富强的国家。
美国调整经济政策,以高科技带动经济发展,大力扶植信息 产业的发展。
6.(2009·潍坊中考)下面是二战后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 长率变化表
对上表反映的美国经济发展状况的描述,较为正确的是(
)
A.一直萎靡不振 B.保持繁荣稳定 C.起伏变化明显 D.保持攀升势头 【解析】选C。本题属于图表材料型选择题,考查学生对材料 的阅读分析能力。从图表所示的内容看,战后美国经济的发
失业人数猛增。1975年,美国有近9%的劳动人口失业,人数
超过800万。
(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美国失业人口增多的现象,分别是由什 么事件造成的? (2)美国是如何应对造成材料一现象的这个事件的? (3)材料二反映的事件是由于什么原因导致的? (4)材料二反映的事件对美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高中历史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原因素材
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原因
关于美国战后经济发展的原因,学界一般有以下几种观点:其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经济的干预、协调是美国经济得以发展的重要原因;其二,科技飞速进步,尤其知识经济的出现是美国战后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其三,利用经济全球化的契机,凭借经济、军事、政治等综合优势输出资本,争夺国外市场,扩大商品出口,这是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又一重要原因。
此外,还有学者认为,战后美国利用先进的军工科技,靠出售军火,甚至靠战争来推动经济增长也是其经济增长的一个原因。
据美国经济学家估计,美国民间劳动力每100人中就有20个人在经济上依靠国防部为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战后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
二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大体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战争结束后,经过恢复与改造,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经济持续发展,西部、南部呈现繁荣景象;第二阶段,面对危机与“通胀”,经过调整,80年代中期以后,经济形势好转,但债务负担沉重;第三阶段,通过调整政策,90年代以来,经济持续稳定发展,进入新经济时代。
二战后美国的经济发展及其特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经济实力骤然增长,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中占有全面的优势。
在完成了由战时经济向和平时期转变之后,美国经济从20世纪50年代起在上述优势地位的基础上进一步持续增长。
从1955至1968年,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以每年4%的速度增长。
虽然在同一时期西欧各国和日本的整体经济增长速度赶上了美国(法国为5.7%、联邦德国为5.1%、日本为7.2%、英国为2.8%),但是战后美国经济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中仍占有优势地位。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该时期美国经济曾经出现连续106个月的持续增长,这一记录直至90年代出现所谓的“新经济”之后才被打破。
美国战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优势地位的保持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美国联邦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战后美国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不是表现在采取工业国有化的形式,而是运用财政和金融手段对资本主义的再生产进行干预。
其主要特点是不断地依靠增加国家预算中的财政支出,依靠军事定货和对垄断组织甚至中小私营企业实行优惠税率来刺激生产,增加社会固定资本投资。
虽然美国没有在战后实行工业国有化,其经济体制仍保持着较为典型的资本主义私有制,但是,美国联邦政府在战后对许多新兴的工业部门、重大科研项目、现代化公共设施进行大量的投资。
比如美国政府对发展原子能工业的投资,从1945年至1970年共计175亿美元;对宇航工业的投资,从60年代末起每年投入50多亿美元。
美国政府之所以如此做,是因为战后科技革命的需要。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战后美国的经济繁荣有直接的作用,然而,对新科技产业部门的投资风险高,因此战后美国政府就主动出面承担起对这些部门的投资任务。
美国政府在战后对经济的干预还表现在,为了维持高出口水平,一方面在“援外”项目下通过国家购买进行出口,另一方面对某些美国产品的出口实行补贴。
在“援外”项目下提供的出口在美国出口比重中,1949年占46%,50年代占30%左右,60年代占20%左右。
此外,美国政府还通过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科研和教育网点,推行社会保障政策等,在缓和国内阶级矛盾的同时,进一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具有一系列新特点。
首先,从50~60年代,美国经济增长出现了一个西方经济学家所称的“黄金时代”。
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经过“黄金时代”的发展从1961年的5 233亿美元上升到1971年的10 634亿美元;1965~1970年美国的工业生产以18%
的速度增长。
1970年美国拥有世界煤产量的25%,原油产量的21%,钢产量的25%。
1971年美国拥有汽车1.11亿辆,83%的家庭至少拥有一辆汽车。
1970年美国农产品比1950年增长了2倍,一个农民能养活47.1个人。
战后美国经济增长出现“黄金时代”的主要原因为:(1)上述已经提到的美国联邦政府对经济加强了干预;(2)为应付冷战而加强的国民经济军事化极大地刺激了经济的增长;(3)战后技术革命推动了经济的迅速发展;(4)利用战后的经济优势地位,扩大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充分利用国外的廉价资源,其中特别是石油资源,从而极大地获取高额利润;(5)战后美国的国内政治局面相当稳定。
其次,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重心逐渐向西部和南部转移。
美国传统的工业区在东北部,随着战后新兴工业的迅速发展,没有传统工业负担的美国西部和南部,由于拥有新兴工业的原料——石油而特别适宜于诸如飞机制造业、石油工业和石油化工等新兴产业的发展。
与此同时,美国西部和南部的新财团也骤然兴起,在经济乃至政治上与传统的东北部财团形成激烈的竞争。
比如太平洋沿岸的加利福尼亚的资本家,形成了加利福尼亚财团,控制了美国最大的银行——美洲银行;而南部的得克萨斯州由于战时石油开采和军事工业的扩建也形成了得克萨斯财团。
加利福尼亚财团在50年代就已成为美国的第三大财团,其实力仅次于摩根财团和洛克菲勒财团。
得克萨斯财团的实力虽然差一些,但是它经常和其他财团结盟与东北部的老财团如摩根和洛克菲勒财团展开对抗。
美国西部和南部经济实力的增长,以及西部和南部新财团的兴起,对美国的政治也产生巨大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美国历届政府的大权主要由东北部的财团操纵,但是这种政治局面在战后开始发生变化,西部和南部的财团逐渐在政治上与东北部的财团展开竞争。
美国的政治权力不再由“多雪地带”的东北部独占,西部和南部的“阳光地带”开始分享政治权力。
再次,现代跨国公司在美国兴起。
跨国公司在20世纪上半期就已出现,但是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早期的跨国公司还是以局部地区为重点,其经济实力和业务经营的多样化也没有达到现代跨国公司的地步。
战后,现代跨国公司首先在美国获得空前的发展,对美国乃至世界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影响。
现代跨国公司首先在美国飞速发展的原因是:(1)美国在战后凭借其经济、政治和军事上的绝对优势地位,掌握了世界经济的领导权。
美国的垄断企业因此可以自由地向海外扩张,充分地利用全球资源和世界市场,通过直接投资,以投资代替出口,扩大并保持在世界市场上的绝对份额,从而赢得高额利润。
(2)美国政府对待企业特别是对待大公司采取十分宽容的态度。
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美国经历了三次企业兼并的浪潮。
第一次兼并浪潮发生于19、20世纪之交,主要为同一产业部门的大企业吞并小企业。
第二次兼并浪潮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其特点是从控制生产开始,到控制原料的供应和加工,直至最终控制销售市场。
第三次兼并浪潮就发生在二战后,从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其特点为混合合并,即在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上互不联系的企业进行合并和吞并,从而形成混合联合公司。
这样的混合联合公司从一开始就不是仅以争夺美国国内市场为主要目标,而是以世界市场为导向,为世界市场设计商品,根据全球资源(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的不同分布情况,同时在几个国家生产,并把自己的金融和销售战略瞄准世界市场。
由此,通过战后混合兼并的美国大公司纷纷成为现代跨国公司。
它们拥有巨额的资本、广泛的经营范围,并且其业务经营强调“全球战略”,因此可以获取庞大的利润。
例如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原先的主业是制造汽车,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该公司除了制造汽车,还制造飞机
发动机、洲际导弹、潜艇、宇宙飞船和家用电器等,并且在全球范围内设立子公司,形成全球性的生产和销售网络,以降低成本和提高利润。
美国国际电话电报公司在60年代合并了120个不同的工商企业,并将业务扩展至全球,在海外的57个国家中建立150余家子公司,经营范围也扩大到面包和食品、人造纤维和纺织、建筑、旅游、印刷和出版、金融和保险等行业和部门,当然电话和通讯业依然是该公司的主业。
最后,战后美国的经济危机的烈度大大减低。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60年代末,美国没有出现过1929~1933年那样的经济大危机,但是曾经经历过5次经济衰退(或者可以说发生过5次一般的经济危机)。
战后美国经历的第一次经济衰退是在1948~1949年,其间工业生产下降了8.3%,失业率达5%。
第二次经济衰退从1953年8月延续至1954年8月,工业生产的幅度下降9.1%,失业率达6.2%。
第三次经济衰退从1957年7月起到1958年4月止,时间虽比较短,但是程度却比较严重,工业生产骤然下降13.5%,失业率高达7.5%。
1960年2月到1961年2月美国发生了战后的第四次经济衰退。
工业生产下降8.6%,失业率为7%左右。
1969年10月到1970年11月美国发生了战后的第五次经济衰退。
工业生产下降8.1%,失业率达7%以上。
从上述一系列数字可见,虽然战后美国经济并没有摆脱资本主义经济固有的周期性循环,经济危机或经济衰退依然相隔一段时间就要出现一次,但是经济危机的烈度都不很大,比如工业生产下降幅度基本在10%以下,只有一次在13.5%,但恰恰这次持续的时间最短。
另一方面,战后美国政府对经济危机都实行了一系列凯恩斯主义的反危机手段,即运用赤字财政,通过膨胀通货,刺激总需求,从而抑制经济危机的破坏程度,避免大量的企业在危机中倒闭,同时控制失业率的急剧攀升,稳定社会秩序。
当然,美国政府的这些国家干预的办法,在解决危机的同时,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国债大增,通货膨胀有增无减,以至于积重难返,对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经济产生强烈的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