矩形波三角波发生器

合集下载

方波三角波发生器设计

方波三角波发生器设计

方波三角波发生器设计设计思路:方波和三角波都是周期信号,因此我们可以使用周期信号发生器的原理来设计方波三角波发生器。

具体的设计思路如下:1.方波发生器设计:方波信号由高电平和低电平组成,所以我们需要设计一个产生高电平和低电平的电路。

可以使用一个三极管作为开关来实现方波的产生。

当输入信号为高电平时,三极管导通,输出高电平;当输入信号为低电平时,三极管截止,输出低电平。

2.三角波发生器设计:三角波信号是一个连续上升和下降的斜线信号,所以我们需要设计一个连续改变输出电压的电路。

可以使用一个集成电路比如操作放大器(OP-Amp)作为三角波发生器的核心组件。

使用一个电容和两个电阻来控制输出电压的上升和下降。

设计步骤:1.方波发生器设计:(1)选择一个适当的三极管,根据其参数确定电路中的电阻值。

(2)使用电阻和电源电压来确定三极管的偏置电压。

(3)将输入信号与三极管的基极相连。

(4)根据输入信号的高低电平改变三极管的导通和截止状态,从而实现方波的产生。

2.三角波发生器设计:(1)选择一个合适的操作放大器,根据其参数确定电路中的电阻值。

(2)使用电阻和电源电压来确定操作放大器的工作点。

(3)使用一个电容和两个电阻来控制操作放大器的输出电压的上升和下降。

(4)将操作放大器的输出电压与输入信号相连,并通过电容和电阻控制输出波形。

测试与调节:完成方波和三角波发生器的设计后,可以进行测试和调节,以确保输出信号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可以使用示波器来观察和测量输出波形,并通过调节电路中的电阻和电容来调节输出波形的频率和幅度。

此外,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性能优化和稳定性测试,以确保方波三角波发生器的正常工作。

总结:本文介绍了方波三角波发生器的设计思路和步骤。

方波三角波发生器的设计涉及了电路设计、参数选择、测试和调节等方面的知识,需要对电路原理和信号处理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

通过设计方波三角波发生器,我们可以产生方波和三角波信号,为实际应用提供了便利。

三角波方波发生器实验报告

三角波方波发生器实验报告

三角波方波发生器实验报告1. 引言实验名称:三角波方波发生器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搭建三角波和方波发生器,探究波形发生电路的原理和工作特性。

2. 实验器材•电压源•电阻•电容•运算放大器•开关•示波器•手持数字万用表3. 实验原理三角波发生器和方波发生器都是常用的波形发生器。

三角波发生器产生的波形呈现由连续直线组成的三角形状,而方波发生器产生的波形则是由高电平和低电平交替组成的矩形波形。

3.1 三角波发生器三角波发生器的主要电路原理是利用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反馈和积分功能。

具体原理如下: 1. 利用负反馈原理,在运算放大器的非反向输入端接地。

2. 在运算放大器的反馈回路中,串联一个电阻和一个电容,构成积分电路。

3. 初始时,运算放大器的输出为0V。

4. 开关接通后,电压源开始充放电,经过一段时间,电压上升到一定值。

5. 当电压上升到达运算放大器非反向输入端电压的阈值时,运算放大器开始反馈,输出电压反向。

6. 反馈使得电容开始放电,电压下降。

7. 当电压下降到达运算放大器非反向输入端电压的阈值时,运算放大器再次反馈,输出电压再次反向。

8. 通过不断的反馈和放电过程,输出电压呈现连续的三角波形。

3.2 方波发生器方波发生器的主要电路原理是利用反相比较器的输出。

具体原理如下: 1. 利用负反馈原理,在运算放大器的非反向输入端接地。

2. 在运算放大器的反馈回路中,串联一个电阻和一个开关,构成反相比较器。

3. 初始时,运算放大器的输出为低电平。

4. 开关接通后,电压源开始充电,并被反相比较器放大。

5. 当电压上升到达反相比较器的阈值时,输出电压由低变高。

6. 当输出电压达到高电平后,反弹回低电平。

7. 反弹后,输出电压由高变低。

8. 通过不断的反弹和下降过程,输出电压呈现连续的方波形。

4. 实验步骤4.1 三角波发生器1.根据电路图连接线路,确保电路连接正确。

2.打开电压源,并设置合适的输出电压和频率。

非正弦波产生电路(矩形波产生电路-三角波产生电路)

非正弦波产生电路(矩形波产生电路-三角波产生电路)

非正弦波产生电路(矩形波产生电路-三角波
产生电路)
在学习之前我们先来学习一下有关非正弦波形的一些知识。

矩形波、锯齿波、三角波等非正弦波,实质是脉冲波形。

我们一般用惰性元件电容C和电感L的充放电来实现。

一:非正弦波产生电路它是由积分电路和滞回比较器电路组成的。

积分电路的作用是产生暂态过程。

滞回比较器起开关作用。

即:通过开关的不断的闭合,来破坏稳态,产生暂态过程。

(1)矩形波产生电路
用滞回比较器作开关,RC组成积分电路,即可组成矩形波产生电路。

电路图如(1)所示:
工作原理:
电路是通过电阻Ro和稳压管对输出限幅,如它们的稳压值相等,则电路输出电压正、负幅度对称。

在利用数据比较器和积分电路的特性即可得到矩形波。

振荡周期计算:
它等于正半周期和服半周期的和。

我们可通过电容充放电的三要素和转换值求得。

其中:;;;
因此振荡周期: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改变R、C或R2、R3均可改变电路的振荡周期。

我们以上所述的是建立在的基础上。

若,则产生的矩形波。

(2)三角波产生电路
用集成运放的积分电路代替矩形波产生电路的RC电路,(略加改进)即可形成。

它的电路图如图(2)所示:
它的前级集成运放组成滞回比较电路,后级组成积分电路。

它可同时产生方波(前级集成运放产生)和三角波(后级集成运放产生)。

三角波的电容充放电时间相等,若电容的充放电时间不等而且相差很大,便产生锯齿波。

占空比可调矩形波-三角波发生器..

占空比可调矩形波-三角波发生器..

郑州科技学院《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题目占空比可调矩形波-三角波发生器学生姓名专业班级学号院(系)指导教师完成时间年月日目录1 课程设计的目的 (1)2 课程设计的任务与要求 (1)3 设计方案与论证 (1)4 设计原理及功能说明 (8)5 单元电路的设计(计算与说明) (11)5.1 参数计算 (11)5.2 元件计算 (12)6 硬件的制作与调试 (16)7 总结 (17)参考文献 (18)附录1:总体电路原理图 (19)附录2:元器件清单 (19)1 课程设计的目的利用模电知识设计一个占空比可调的矩形波-三角波发生器。

进一步巩固简熟悉易信号发生器的电路结构及电路原理并了解波形的转变方法。

学会用简单的元器件及芯片制作简单的函数信号发生器,锻炼动手能力,以及调试电路并根据测试结果分析影响实验结果的可能因素,适当的对电路进行改进。

2 课程设计的任务与要求掌握波形发生电路设计和调试的方法。

掌握波形发生电路参数的计算方法。

振荡频率范围:500~1000赫兹;三角波幅值调节范围:1~2伏。

根据题目要求,选定电路结构。

计算和确定电路中的元件参数。

调试电路,以满足设计要求。

写出设计总结报告。

3 设计方案与论证函数发生器一般是指能自动产生正弦波、方波、三角波的电压波形的电路或者仪器。

电路形式可以采用由运放及分离元件构成;也可以采用单片集成函数发生器。

根据用途不同,有产生三种或多种波形的函数发生器。

函数信号发生器在电路实验和设备检测中具有十分广泛的用途。

现在我们通过对函数信号发生器的原理以及构成设计一个能变换出三角波、正弦波、方波的简易发生器。

通过对电路的分析,参数的确定选择出一种最适合本课题的方案。

在达到课题要求的前提下保证经济、方便、优化的设计策略。

按照设计的方案选择具体的原件,焊接出具体的实物图,并在实验室对焊接好的实物图进行调试,观察效果并与最初的设计要求的性能指标作对比。

最后分析出现误差的原因以及影响因素。

实验五 三角波-方波(锯齿波-矩形波)发生器实验报告

实验五  三角波-方波(锯齿波-矩形波)发生器实验报告

实验五三角波-方波(锯齿波-矩形波)发生器实验报告实验目的:学习、理解、掌握由运算放大器构成的施密特比较器、积分器的原理,掌握锯齿波-矩形波(三角波-方波)发生器的构成方式,波形参数与电路元件值的关系,通过对理论计算、仿真、测试的数据对比分析获得对电路原理及实践能力的提升。

实验设备及器件:笔记本电脑(软件环境:Multisim13.0、WaveForms2015)AD2口袋仪器电容:0.1μF电阻:200Ω、10kΩ*4、30kΩ*3二极管:发光二极管*2(红色或绿色)、普通二极管*2运放:μA741*2面包板、连接线等实验内容:用两片μA741构成的三角波-方波发生器(施密特触发器+积分电路)见图1。

图1 三角波-方波电路1.测试(使用红色发光二极管):(1)按图1搭建电路,使用AD2测试vo1和vo的波形(屏幕拷贝波形并贴于下方,图2),观察测试的波形,给出方波及三角波的高电平、低电平、方波的高电平持续时间、方波的低电平的持续时间、占空比、振荡周期,并填入表1。

图2 三角波-方波电路的测试波形(2)令图1中的R4=10 kΩ,其他器件参数不变,构成锯齿波-矩形波发生器,使用AD2测试vo1和vo2的波形(屏幕拷贝波形并贴于下方,图3),通过波形给出锯齿波及矩形波的高电平、低电平、矩形波的高电平持续时间、矩形波的低电平的持续时间、占空比、振荡周期,并填入表2。

图3 锯齿波-矩形波电路的测试波形2.计算(1)利用测试(1)所得的方波高电平和低电平值(输出vo1,也就是发光二极管在该工作条件下的正向压降,计算周期时可使用正负峰值的平均值计算),并根据电路器件参数,理论计算三角波输出端(vo)的高电平和低电平值、方波高电平持续时间、方波低电平的持续时间、占空比、振荡周期,并填入表1。

(计算时需要考虑D3、D4二极管正向压降的影响,鉴于选用二极管的特性及实验中流过D 3、D4二极管的电流只有100μA左右,取正向压降为0.5V)。

设计方波三角波函数发生器

设计方波三角波函数发生器

设计方波三角波函数发生器
设计方波三角波函数发生器可以使用集成电路或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来实现。

下面是一种基本的设计方法:
1.方波发生器部分:
使用一个比较器和一个可调节的阈值电平,将一个正弦波输入与阈值进行比较。

当正弦波的幅值高于阈值时,输出为高电平;当正弦波的幅值低于阈值时,输出为低电平。

这样就得到了一个以阈值为基准的方波输出。

2.三角波发生器部分:
使用一个积分器和一个反向比较器。

将方波输出输入到积分器中,并控制积分时间常数。

积分器会对方波进行积分操作,从而得到一个斜率递增或递减的三角波形。

将积分器的输出与一个可调节的阈值电平进行比较,得到最终的三角波输出。

3.调节参数:
可以通过调节阈值电平、积分时间常数等参数来控制方波和三角波的频率、幅值和形状。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电路设计可能会有一些复杂性和细节上的差异,因此建议在设计过程中参考相关的电路设计手册、数据手册或咨询专业电路设计工程师。

1。

三角波-方波(锯齿波-矩形波)发生器实验报告

三角波-方波(锯齿波-矩形波)发生器实验报告

三角波-方波(锯齿波-矩形波)发生器实验报告一、实验背景及目的在电子技术中,经常需要产生特定频率和形态的波形信号。

三角波-方波(锯齿波-矩形波)发生器可以产生多种波形信号,因此应用广泛。

本实验的目的是学习如何设计和制作三角波-方波(锯齿波-矩形波)发生器,并且深入理解相关电路的工作原理。

二、实验原理本实验中,我们使用反相输入放大器作为比较器。

比较器会将输入的连续波形信号与阈值进行比较,若输入信号高于阈值,则输出高电平;反之,则输出低电平。

通过将两个反相输入放大器连接形成反馈环路,可以得到三角波和锯齿波的信号。

通过在反馈环路中添加开关管,可以将三角波信号转化为矩形波信号。

三、实验器材1. 实验板2. 集成电路 LM3583. 可变电阻4. 电容5. 二极管6. 开关管四、实验步骤1. 将 LM358 集成电路插入实验板正确位置。

2. 连接反馈电路:将时序电容和可变电阻串联,连接到反相输入端口。

将电容和电阻的另一端连接到非反相输入端口。

3. 连接反馈电路:将正输入端口连接到负电源的直流电压。

4. 连接输出端口:将反相输出端口连接到非反相输入端口。

5. 连接输出端口:将输出端口连接到输出负载电阻。

6. 添加电容:将一个电容连接到输出负载电阻的另一端,并将其连接到微调电器。

7. 连接矩形波开关管:将开关管连接到反馈环路中,通过它进行转换。

8. 连接锯齿波开关管:将开关管连接到反馈环路中,通过它进行转换。

9. 测试电路:检查电路是否连接正确。

10. 调节电阻:根据需要调节可变电阻以产生不同的波形信号。

五、实验结果在实验中,我们成功地设计和制作了三角波-方波(锯齿波-矩形波)发生器,并且得到了以下结果:1. 通过调节电阻,我们可以产生不同的波形信号,包括三角波、锯齿波和矩形波。

2. 我们发现,当添加了矩形波开关管时,产生的矩形波信号的占空比由电阻决定。

3. 我们发现,在添加锯齿波开关管时,电容和电阻的值将会影响锯齿波的斜率。

方波三角波发生器的工作原理

方波三角波发生器的工作原理

方波三角波发生器的工作原理要说这方波三角波发生器的工作原理啊,咱得先明白啥是方波,啥是三角波。

方波就像那工地上的锤子,当当当地敲,规律得很;三角波呢,就像是那孩子玩的滑梯,一头高一头低,滑下来再上去,来回地折腾。

这俩波形啊,各有各的用处,各有各的妙处。

咱先说说方波吧。

方波的产生,离不开一个关键角色——滞回比较器。

这家伙就像是那村里的老王,你给他一个电压,他要是觉得高了,就给你来个高电平,觉得低了,就给你来个低电平。

要是电压在它那阈值上下晃悠,他就跟那墙头草似的,来回倒。

这不,咱要是给滞回比较器输入一个正弦波,他就能给你输出个方波。

你说神奇不神奇?那三角波又是咋来的呢?这可得靠积分电路了。

积分电路就像是那村里的会计,一笔一笔地给你记账。

你给他一个电压,他就给你积起来,积到一定程度,就给你一个电压输出。

这不,滞回比较器输出的方波,经过积分电路一积,就变成了三角波。

就像是那孩子玩滑梯,从高到低,再从低到高,滑下来再上去,来回地折腾,就成了个三角波。

要说这方波三角波发生器啊,它可不是吃素的。

它里头那电路,复杂着呢。

有电阻、电容、运放,还有那滞回比较器和积分电路,一个个跟那村里的能人一样,各有各的本事,各有各的用处。

它们凑一块儿,就像是那村里的大戏台,你唱罢我登场,热闹得很。

要说这工作原理啊,其实也不难。

就是电容充电放电,电压来回变,滞回比较器来回跳,积分电路来回积,就这么来回折腾,就成了方波三角波了。

你说这科学啊,真是奇妙得很。

有一次啊,我跟村里那老李聊起这事儿,他听了半天没明白。

我就跟他说:“老李啊,你想象一下,你儿子在那滑梯上玩,从高到低,再从低到高,滑下来再上去,这不就是个三角波嘛!然后他玩累了,在那工地上敲锤子,当当当地敲,这不就是个方波嘛!”老李一听,恍然大悟,说:“哎呀,刘老师,你这么一说,我就明白了!”所以说啊,这方波三角波发生器的工作原理啊,就像是那村里的生活,有起有落,有高有低,来回折腾,这才有了那丰富多彩的波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封面)天津理工大学中环信息学院电子技术课程设计设计题目:矩形波、三角波发生器姓名:薄一慧学号:12050095系别:电子信息工程系专业班级:通信工程2班开始日期:2014年6月9日完成日期:2014年6月20日指导教师:彭利标成绩评定等级天津理工大学中环信息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系别:电子信息工程系班级:12 通信工程2班姓名:薄一慧学号:12050095本表附在课程设计说明书的目录之后。

天津理工大学中环信息学院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系别:电子信息工程系班级:12 通信工程2班姓名:薄一慧学号:12050095本表附在课程设计任务书之后。

目录一、设计意义 (4)1.1、任务 (4)1.2、完成措施 (4)二、设计方案比较 (4)2.1、方波-三角波的产生方案 (4)(1)滞回电压比较器 (4)(2)方波三角波发生器 (7)2.2、方波-三角波的产生方案二 (8)(1)由集成运放构成的三角波—方波发生器原理图 (8)(2)由集成运放构成的三角波—方波发生器输出波形 (8)三、电路组成框 (10)3.1、方波-三角波发生电路组成框图 (10)3.2、方波形成的工作原理 (10)四、电路原理图 (12)4.1、方波-三角波发生器的电路原理图 (12)4.2、方波-三角波发生器的元件清单 (12)五、组装及技术指标及仿真 (13)5.1、输出方波的仿真 (13)六、总结 (14)一、设计意义众所周知,制作函数发生器的电路有很多种。

本次设计采用的电路是基于运放的试验电路。

由理论分析知,电压比较器可以产生方波,积分电路可以产生三角波,三角波再经过差动放大器可以产生正弦波。

向电压比较器输入三角波就可以产生方波,于是可以将积分电路的输出作为电压比较器的输入。

各种波形频率段的调整可以由外电路的改变来实现。

它的成本不高,电路简单,使用方便,有效地节省了人力,物力资源,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

波形发生器广泛的用于各大院校和科研场所。

随着科学的进步,生活会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单一的波形发生器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而卧们设计的正式多种的波形发生器,本实验运放来组成积分电路,滞回电压比较器来实现三角波、方波的输出。

本次课程设计是要求做一个能够产生方波-三角波-正弦波的函数发生器。

1.1、任务1、首先要三角波的输出。

最后进行方波和三角波的同时输出。

3、对电路图分进行析设计好信号发生器的原理图,进行方波的产生。

2、然后再器原理并进行实际的操作。

1.2、完成措施利用Multisim 进行仿真。

二、设计方案比较本设计选两个方案进行比较,如下: 2.1方波-三角波的产生方案一(1)、 滞回电压比较器图2-1为一种滞回电压比较器电路,双稳压管用于输出电压限幅,R 3起限流作用,R 2和R 1构成正反馈,运算放大器当u p >u n 时工作在正饱和区,而当u n >u p 时工作在负饱和区。

从电路结构可知,当输入电压u in 小于某一负值电压时,输出电压u o = -U Z ;当输入电压u in 大于某一电压时,u o = +U Z 。

运算放大器在两个饱和区翻转时u p =u n =0,由此可确定出翻转时的输入电压。

u p 用u in 和u o 表示,有21o1in 221o2in 1p 1111R R u R u R R R u R u R u ++=++=根据翻转条件,令上式右方为零,得此时的输入电压:th Z 21o 21in U U R R u R R u ==-=U th 称为阈值电压。

滞回电压比较器的直流传递特性如图2-2所示。

设输入电压初始值小于-U th ,此时u o = -U Z ;增大u in ,当u in =U th 时,运放输出状态翻转,进入正饱和区。

如果初始时刻运放工作在正饱和区,减小u in ,当u in = -U th 时,运放则开始进入负饱和区。

图2-1 滞回电压比较器图2-2 滞回电压比较器的直流传递特性如果给图2-1所示电路输入三角波电压,其幅值大于U th ,设t = 0时,u o= -U Z ,其输出波形如图2-3所示。

可见,输出为方波。

图2-3 输入为三角波时滞回电压比较器的输出波形(2)、方波三角波发生器:给图2-1所示的滞回电压比较器级联一积分器,再将积分器的输出作为比较器的输入,如图2-4所示。

由于积分器可将方波变为三角波,而比较器的输入又正好为三角波,因此可定性判断出,图2-4电路的输出电压uo1为方波,uo2为三角波,如图2-5所示。

下面分析其振荡周期。

图2-4 方波—三角波发生器积分器输出电压从-Uth 增加到+Uth 所需的时间为振荡周期T 的一半,由积分器关系式⎰+---=2Z th th 00d )(1Tt t tU RC U U214R RCR T =振荡频率则为1241RCR R T f ==方波-三角波发生器输出的波形则如下图2-5所示.2.2、方波-三角波产生的方案二(1)、由集成运放构成的三角波—方波发生器原理图在图2-7所示的电路中,第一级A1组成迟滞电压比较器,输出电压uo1为对称的方波信号。

第二级A2组成积分器,输出电压u。

为三角波信号。

设稳压管的稳压值为Uz ,则电压比较器输出的高电平为+Uz,低电平为-Uz,由图2-7可得,A1同相端的电压为:由于此电压比较器的u=0,令u+=0,则可求得电压比较器翻转时的上、下门限电位则门限宽度为:(2)、由集成运放构成的三角波—方波发生器输出波形图2-8 由集成运放构成的三角波-方波发生器输出波形在图2-7所示的电路中,第一级A1组成迟滞电压比较器,输出电压uo1为对称的方波信号。

第二级A2组成积分器,输出电压u。

为三角波信号。

设稳压管的稳压值为Uz ,则电压比较器输出的高电平为+Uz,低电平为-Uz,由图2-7可得,A1同相端的电压为:由于此电压比较器的u=0,令u+=0,则可求得电压比较器翻转时的上、下门限电位则门限宽度为:比较器输出±Uz经电位器RP分压后,加到积分器的反相输人端。

设分压系数为n,则积分器输入电压为±nUz,反相积分器的输出电压为:方波和三角波的周期为:方波和三角波的频率为:结论:由以分析可知,改变U z可改变输由电压u01,U0的幅度改变R1/R2的比值,可改方波、三角波的周期或频率,同时影响三角波输出电压的幅度,但不影响方波输出电压的幅度;改变而和R.C,可改变频率,而不影响输出电压的幅度。

根据上述比较的两种方案中第一种方案的滞回比较器与积分器的级联操作更加简单所以选择方案一。

三、电路组成框图结合设计原理画出组成框图如下所示:3.1、方波-三角波发生电路组成框图由RC振荡电路比较电路出现方波的产生,方波产生后积分电路出现三角波产生,框图如下:3-1方波-三角波发生电路组成框图3.2、方波形成的工作原理图3-2 方波形成原理图图3-2 滞回电压比较器的直流传递特性因为方波电压只有两种状态,不是高电平、就是低电平。

所以电压比较器是它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由反相输入的滞回比较器和RC电路组成。

RC回路既作为延迟环节,又作为反馈网络,通过RC充、放电实现使输出状态自动地相互转换。

四、电路原理图画出原理图并列出原件清单并说明。

4.1方波-三角波发生器的电路原理图 如图4-1所示图4-1 方波-三角波发生器原理图积分器输出电压从-Uth 增加到+Uth 所需的时间为振荡周期T 的一半,由积分器关系式:⎰+---=2Z th th 00d )(1Tt t tU RC U U214R RCR T =振荡频率则为1241RCR R T f ==4.2方波-三角波发生器的元件清单方波-三角波发生器的元件清单想请如表一所示,有电容、uA741、电阻、双向稳压二极管组成。

表1 元件清单五、组装及技术指标测试运用电路仿真元件仿真,从元件库中调出所需原件,按照原理图连接好。

由于电压比较器与积分器组成正反馈闭环电路,同时输出方波与三角波,故这两个单元电路可以同时安装。

如果电路接线正确,则在接通电源后,比较器的输出VO1为方波,积分器的输出VO2为三角波。

然后的到的仿真图如下图5-1所示。

图5-1方波与三角波发生器的仿真波形误差分析:仿真软件的元器件值不可能绝对的精确造成仿真结果会有一定的非可见误差,另外参数的设置问题以及小数点的取舍都是影响结果的因素,而且人眼观察也是有一定的误差的,因此仿真结果会与理论值有一定差别也是可以允许的。

六、总结在这次试验中,让我深刻的感受到我所学知识的不足,设计一个很完整的电路,需要不断的尝试摸索,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我考虑问题的全面性。

设计完整的电路,还要考虑到它什么功能需要什么电路来实现。

另外,还要考虑它的可行性,实用性等等。

这样,也提高了我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这次设计,我的理论知识上升到了一个实践的过程,我们需要多训练实际动手操作,增强我们的动手能力。

通过对函数发生器的设计,我还深刻的认识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这句话的重要性与真实性。

而且通过对此课程的设计,我不但知道以前不知道的知识,而且也巩固了以前知道的知识。

最重要的是在实践中理解了书本上的知识,明白了学以致用的真谛。

同时我也明白了老师为什么要求我们做好这个课程设计的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