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古树名木的现状和保护措施

合集下载

古树名木保护方案

古树名木保护方案

古树名木保护方案第1篇古树名木保护方案一、背景古树名木是自然界和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具有极高的生态、历史、文化、科研和观赏价值。

为了切实加强古树名木的保护管理工作,确保这些珍贵的自然遗产得以世代相传,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城市绿化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保护方案。

二、目标1. 确保古树名木生长环境的稳定和改善,提高古树名木的生长势。

2. 对古树名木进行科学合理的养护管理,降低病虫害发生,延长古树名木寿命。

3. 提高公众对古树名木保护的意识,促进社会共同参与古树名木的保护工作。

三、保护措施1. 古树名木调查与评估开展古树名木资源普查,详细记录每棵古树名木的树种、树龄、生长状况、地理位置、历史文化背景等信息,建立完整的古树名木档案。

定期对古树名木进行生长状况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养护管理计划。

2. 生长环境优化(1)改善土壤环境定期对古树名木生长地的土壤进行检测,针对土壤板结、盐渍化等问题,采取松土、施肥、淋溶等措施,提高土壤透气性和肥力。

(2)水分管理根据古树名木的生长需求,制定合理的浇水计划,确保水分供应充足、稳定。

(3)光照与通风对古树名木生长地进行适度修剪,保持良好的光照和通风条件。

3. 养护管理(1)修剪与疏枝定期对古树名木进行修剪,去除病弱枝、交叉枝、内向枝,保持树冠的整齐和通风透光。

(2)病虫害防治加强病虫害监测,及时采取措施防治病虫害,减少化学农药使用,优先采用生物防治方法。

(3)施肥与土壤管理根据古树名木生长需要,合理施用有机肥料,提高土壤肥力。

(4)支撑与加固对易倒伏的古树名木进行支撑和加固,确保树木安全。

4. 保护设施建设在古树名木周围设置保护围栏、标志牌等设施,明确保护范围,防止人为损害。

5. 宣传教育与培训加强古树名木保护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保护意识,开展养护管理培训,提高养护人员专业素质。

四、组织保障1. 成立古树名木保护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监督古树名木保护工作。

古树名木现状及保护对策

古树名木现状及保护对策

古树名木现状及保护对策古树名木是指具有较高文化、艺术、科学、生态等价值的树木,常常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形态特征。

古树名木的保护对策十分重要,可以维护自然生态、保护文化遗产,并为人们提供休闲旅游资源。

本文将探讨古树名木的现状及相应的保护对策。

古树名木的现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古树名木的数量逐渐减少。

古树名木所需要的生长条件相对苛刻,如土壤质地、湿度、光照等,要求都比较高,而现代城市化进程中,许多地区的土地被开发和建设,导致了许多古树名木被砍伐或者被迫迁移。

气候变化、病虫害等也对古树名木的数量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古树名木的生存环境受到威胁。

随着城市化的加快和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大,许多古树名木所在的生态环境受到了破坏。

如城市扩张导致土壤污染、水源恶化等问题。

这些因素都影响到了古树名木的正常生长和繁衍,威胁到了它们的生存。

古树名木的保护意识薄弱。

由于古树名木的保护意识薄弱,部分人对于古树名木的价值和文化意义缺乏认识,甚至有人为了自身利益而破坏古树名木。

由于缺乏有效的法律法规保护,许多地方的古树名木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

为了有效保护古树名木,我们需要采取以下对策: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落实。

制定保护古树名木的法律法规,明确对于砍伐、破坏古树名木的行为进行处罚,同时加强对于古树名木的保护监管,确保其生存和繁衍。

加强古树名木的宣传和教育。

通过多种宣传方式,提高公众对于古树名木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如开展古树名木知识普及讲座、举办古树名木保护主题活动等,增加公众对于古树名木的保护意识和参与度。

加强古树名木的科学研究与保护。

通过科学研究,了解古树名木的生态需求和生长状况,针对性地制定保护计划与措施。

加强古树名木的保护管理,如合理修剪、施肥等,以保持古树名木的健康生长。

加强古树名木的保护基地建设。

建立古树名木保护基地,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管理措施,保护古树名木的生存和繁衍。

加强对古树名木保护基地的建设宣传,吸引更多的游客和公众参观和了解古树名木,提高其保护意识。

古树名木保护工作情况汇报

古树名木保护工作情况汇报

古树名木保护工作情况汇报一、工作概况古树名木是我国珍贵的自然资源,它们承载着历史的沉淀和文化的积淀,具有重要的生态、科研、教育和观赏价值。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张,古树名木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生存压力。

为了有效保护和管理古树名木资源,我单位积极开展了一系列的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二、保护措施1. 资源调查针对辖区内古树名木的分布情况和生存状况,我单位组织了一次全面的资源调查。

通过地面勘察和卫星遥感相结合的方式,全面了解了古树名木的种类、数量、分布和生长状况,为后续的保护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2. 制定保护规划在资源调查的基础上,我单位制定了古树名木保护规划,明确了保护目标、保护范围和保护措施,提出了具体的工作方案和时间表。

同时,与相关部门和专家学者进行了充分的沟通,汇集了各方意见,并进行了修订完善。

3. 生态修复针对部分古树名木所处环境的恶化状况,我单位组织了生态修复工作。

对周边污染源进行了清理整治,并加强了对古树名木周边生态环境的管理和保护,保障了古树名木的生存环境。

4. 宣传教育通过举办古树名木保护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了公众对古树名木保护的重视程度,促进了整个社会的环保素养,营造良好的保护氛围。

5. 管理监测建立了古树名木保护档案,定期对古树名木资源进行监测和管理。

对于生长状况良好的古树名木,加强了细致的保护管理,确保了其安全和稳定;而对于病虫害较重或生长势较弱的古树名木,采取了有针对性的保护措施,促进了其恢复和生长。

三、工作总结通过以上的保护措施和工作进展,我单位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古树名木得到了有效的保护,部分古树名木的生长状况出现了好转,受到了广大市民的欢迎和赞誉。

但是,也要看到,古树名木保护工作依然存在不少困难和挑战,比如资源调查的不尽完善、管理监测的不够细致和宣传教育的不够深入等问题。

今后,我们将继续努力,加强保护工作力度,不断完善保护机制,为古树名木的长久生存与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古树名木保护整改措施

古树名木保护整改措施

古树名木保护整改措施古树名木是具有历史意义和自然价值的特殊生态资源,保护古树名木是人们对历史文化遗产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和义务。

然而,在城市化和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古树名木面临着严重的破坏和砍伐。

为了有效保护古树名木,有必要采取一系列的整改措施。

首先,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古树名木的管理和保护力度。

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古树名木的保护地位和责任,加大违法砍伐古树名木的处罚力度。

同时,加强对古树名木保护工作的监督和检查,确保相关部门严格执行保护措施。

其次,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古树名木保护的意识和重视程度。

开展系列的宣传活动,向公众普及古树名木保护的知识,让大家了解古树名木的历史和价值,增强爱护古树名木的意识。

通过媒体、网络等渠道,广泛传播古树名木保护的理念和方法,引导社会公众积极参与到古树名木保护中来。

再次,加强技术支持和科学管理。

古树名木的保护需要科学的技术和管理手段。

加强对古树名木的监测和鉴定工作,建立完善的数据库,及时掌握古树名木的生长状况和安全问题。

在保护区域周围设置合理的防护设施,如栅栏、保护网等,防止恶意破坏和非法砍伐。

对于有安全隐患的古树名木,及时采取处理措施,如修剪、支撑等,以确保其安全生长。

最后,加强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合作。

古树名木的保护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

政府应加强与相关企业的合作,制定激励政策,鼓励企业参与古树名木的保护和修复工作。

公众也应积极参与到古树名木保护中来,如自愿参与古树的养护和保护工作、举报非法砍伐行为等。

综上所述,为了保护古树名木,我们需要不仅需要加强政府的管理和监管,还需要提高公众的意识和参与度,加强科学管理和技术支持,以及加强各方的合作。

只有通过多方面的整改措施,才能真正实现古树名木的保护,使古树名木成为城市和社区的绿色名片,彰显历史文化的独特魅力。

古树名木现状及保护对策

古树名木现状及保护对策

古树名木现状及保护对策古树名木是指树龄较长、树木形态美观、或者具有特殊文化意义的树木。

古树名木不仅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重要见证。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张,古树名木的保护面临着严峻挑战。

为了保护古树名木资源,承传华夏优秀传统文化,需要我们采取有效的对策来加以保护。

本文将从古树名木现状和保护对策两方面进行探讨。

一、古树名木现状我国古树名木资源丰富,分布广泛,主要集中在华北、西南和长江流域等地区。

这些古树名木包括国家重点保护的国字号、省部级保护的省字号以及其他具有一定历史、文化价值的乡土名木。

古树名木不仅具有观赏价值,更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树名木的保护仍面临着多种挑战。

城市建设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导致了土地资源的大规模开发,使得古树名木所在的土地面临着严重的压力。

由于贪婪和盲目的破坏,许多古树名木被滥砍滥伐,严重危害了古树名木资源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也对古树名木的生长和生存造成了严重影响。

综合以上种种因素,古树名木的现状十分严峻,亟需采取有效的对策来加以保护。

二、古树名木保护对策为了有效保护古树名木资源,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综合性对策。

加强立法和监管,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确保古树名木得到合法保护。

加强公众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古树名木资源保护的意识和重视程度。

推动开展古树名木资源的调查和评估,明确古树名木资源的分布范围和数量状况,为有效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建立健全古树名木资源的管理机制,加强对古树名木资源的长期生态监测和保护措施,确保古树名木资源得到有效的管理和保护。

加强对古树名木资源的科学利用,探索古树名木资源的经济价值和可持续利用路径,为古树名木资源的保护提供经济支撑。

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借鉴和吸收国外先进的古树名木保护经验和做法,为我国古树名木资源的保护提供有益借鉴。

古树名木资源的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社会和公众共同参与,采取综合性对策。

古树名木保护复壮实施方案

古树名木保护复壮实施方案

古树名木保护复壮实施方案一、古树名木现状分析。

1. 基本情况。

咱先得搞清楚这些古树名木都是些啥样的“老宝贝”。

比如说,这棵老槐树,树干得两三个人才能合抱过来,估计得有上百年的岁数了。

它就长在村子的老广场旁边,枝繁叶茂的时候像一把超级大伞。

不过现在呢,有些枝桠开始干枯了,叶子也没有以前那么翠绿了。

再看那棵古老的银杏,秋天的时候银杏叶应该像黄金雨一样好看,可现在长得有点没精神,结的果子也比以前少多了。

2. 面临的问题。

这些古树名木面临的问题还真不少。

首先是周围环境的影响,像老槐树周围新修了水泥路,这树的根都有点“喘不过气”了,雨水渗透不下去,根就像渴得要命却没水喝。

还有病虫害,银杏树上那些虫子就像小恶魔,把树叶咬得千疮百孔的。

另外,有些古树被一些调皮捣蛋的家伙刻字或者乱挂东西,就像给树身上贴了难看的“伤疤”。

二、保护复壮目标。

1. 短期目标(1 2年)咱得让这些古树先把精气神提起来。

短期之内,要把病虫害给控制住,就像给古树请个“医生”,把那些害虫小恶魔都赶跑。

对于那些受伤的树干和树枝,得像给伤员包扎一样,把伤口处理好,让它们不再恶化。

而且,要改善一下古树周围的土壤条件,给树根创造一个舒服点的“家”。

2. 长期目标(3 5年)三、具体保护复壮措施。

# (一)改善生长环境。

1. 土壤改良。

对于古树周围的土壤,就像照顾自己家的小花园一样。

先把周围那些压实的土松一松,就像给土壤做个按摩。

然后施一些特制的有机肥,这肥料就像古树的营养餐,让土壤变得肥沃又松软。

比如说,可以用一些腐熟的堆肥,把它均匀地撒在树的周围,再浅浅地翻进土里。

这样树根就能更好地吸收养分和水分啦。

2. 水分管理。

水可是生命之源,古树也不例外。

要根据不同的季节给古树浇水。

夏天的时候,天气热得像火炉,那得给古树多浇点水,就像给它喝个够。

但是浇水也不能太猛,得像细雨一样慢慢浇,让水慢慢渗透到土壤里。

到了冬天呢,就得少浇点水,防止树根被冻坏。

而且要注意排水,不能让树根泡在水里,要是积水了,就像把古树的脚泡肿了,那可不行。

古树名木现状及保护对策

古树名木现状及保护对策

古树名木现状及保护对策古树名木是指具有较高历史、文化和科学研究价值的树木,是我国珍贵的自然遗产之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张,古树名木受到了严重威胁和破坏。

保护古树名木已经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

本文将从古树名木的现状和保护对策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古树名木的现状:古树名木的数量不断减少。

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灾害的双重影响,古树名木数量逐年减少。

一些古树名木被乱伐乱砍,导致树木衰老、死亡;有些古树名木被工地或者建筑物的建设所破坏;还有一些古树名木因为长时间的干旱、土壤贫瘠等原因无法生长,最终也走向衰败。

古树名木的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随着城市化的加快,古树名木所处的环境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周围建筑物的建设、道路的拓宽、环境污染等都对古树名木的生长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在一些城市中,古树名木所处的土壤质量、水源保护等问题也未得到很好的解决,导致古树名木无法得到良好的生长环境。

公众对古树名木的保护意识不足。

由于对古树名木价值的认知不足,一些公众对古树名木的保护意识薄弱,甚至存在滥伐滥砍、破坏古树名木的行为。

公众对古树名木保护法律法规的了解也不够,使得相关法规的执行力度不够大、不够有力。

古树名木的保护对策:加强立法和执法力度。

制定和完善相关的古树名木保护法律法规,明确古树名木的保护地位,严禁乱伐乱砍和破坏行为的发生,并对违法者进行严厉处罚。

在执法方面,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提高对古树名木保护的执法效果。

加强宣传和教育。

通过开展宣传活动、组织讲座和培训,增加公众对古树名木保护意识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古树名木保护的认知和重视程度。

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将古树名木保护纳入学生的日常教育中,引导学生养成保护环境、珍爱自然的良好习惯。

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支持。

开展对古树名木的科学研究,了解其生长环境要求和生态特点,为古树名木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古树名木进行监测和保护,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古树名木保护情况(3篇)

古树名木保护情况(3篇)

第1篇一、引言古树名木是自然界中独特的生物资源,具有重要的生态、文化、历史和科学价值。

它们见证了历史的变迁,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类活动的加剧,古树名木的保护形势日益严峻。

本文将分析我国古树名木保护现状,探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二、古树名木的保护现状1. 政策法规体系逐步完善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古树名木的保护工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

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古树名木保护条例》等,为古树名木的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据。

2. 保护意识不断提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古树名木的保护。

各级政府、社会组织和公众积极参与,共同推动古树名木保护事业的发展。

3. 保护措施逐步落实在政策法规的指导下,各地积极开展古树名木的保护工作。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调查登记:对古树名木进行详细调查登记,建立名录,明确保护责任。

(2)挂牌保护:对古树名木进行挂牌保护,提醒公众爱护。

(3)修复养护:对受损的古树名木进行修复养护,确保其健康生长。

(4)宣传教育:加强古树名木保护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保护意识。

三、古树名木保护存在的问题1. 法律法规执行力度不足虽然我国已出台一系列古树名木保护政策法规,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部分地方政府和部门对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不足,导致古树名木保护工作难以落实。

2. 保护资金投入不足古树名木的保护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我国部分地区在保护资金方面投入不足,影响了保护工作的开展。

3. 保护技术手段落后在古树名木保护过程中,部分地方缺乏先进的保护技术手段,导致保护效果不佳。

4. 公众保护意识有待提高尽管古树名木保护意识不断提高,但仍有部分公众对古树名木的价值认识不足,存在破坏、乱砍滥伐等现象。

四、古树名木保护对策1. 加强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各级政府要加强对古树名木保护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确保政策法规落到实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古树名木的现状和保护措施
城市古树名木的现状和保护措施
关键词:木;亡;保护措施
古树名木是风景园林景观中创造环境气氛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在园林景观中,古木繁花不仅能形成古朴、幽深的境界和气氛,而且是当今人类保存下来具有生命力的活文物,是见证人类历史发展过程的重要研究依据之一。

但是,当前一些城市和地区对古树名木的破坏极为严重,尤其是经济文化较为落后的山区乡镇,又是古树存在较多的地方,也是古树名木保护意识及管理相当薄弱的地方,这些现象和实际情况应引起社会各界关注和重视。

因此,怎样维护和保护好古树名木是当前摆在广大园林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近年来,随着杭州市经济的迅速增长,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许多古树名木的生存环境受到严重的影响,特别是近些年的城区扩大,原来在城市边缘、农村的古树名木也逐渐成为了“城里人”,由此可见加强对现有城市古树名木的调查研究和开展保护工作,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1 古树名木保护的意义
古树名木的范畴,包括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保存下来的年代久远或具有重要科研、历史、文化价值的树木。

其中,古树是指树龄在l00年以上的树木;名木是指在历史上或社会上有重大影响的中外历代名人、领袖人物所植或者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纪念意义的树木。

由于古树名木是人类的活文物。

特别是目前己进入衰老阶段的古树,由于其生长年龄起码在百年以上,其历史、文化价值就显得更加重要。

为了更好地保护好中华民族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和历史的见证物,国家有关部门及各级政府,都相继制定和颁布有关保护古树名木的相关条例和措施。

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第三章,“保护和改善环境”第十七条中对“人文遗迹、古树名木”等,应当采取措施加以保护,严禁破坏【1】。

建设部颁布古树名木保护条例【2】等。

只有采取对古树名木进行强有力的保护措施,才能保证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古树名木的破坏和死亡,最大限度延长其生长寿命,为人类社会和科学文化研究工作做出重要贡献。

3 保护古树名木的有效方法和技术措施
3.1 改善古树名木的立地条件
根据古树名木树干的大小,在树池范围内清除有关混凝土块、石屎或铺装,做好地表排水措施,确保树干根部无积水,为促使树木能在较好的环境条件下生长,可砌筑一定范围的树池,保持水土不流失并适当放些鹅卵石、大石米等,既美化了树池外观效果,又起到根系通风、通气等作用。

对树穴填土部分可适当进行换土,换上酸碱度适中的土壤和土质疏松的好土并与有机肥料混合使用。

清除周边环境对古树名木生长有影响的建筑物或其它物体,以利树木更好、更充分地生长。

3.2 有效防治病虫害,重点防治白蚁害虫
白蚁是危害和破坏树木最大的病虫害之一,可采用有机坤剂、有机氟剂和灭蚁灵等蚁药,在树干部位挖坑适当植入甘蔗皮、桉树皮或木薯茎等药引,再植入蚁药,或直接在白蚁出入的孔洞内下药,经过上述药物的诱杀,基本可把白蚁杀死,此工作每年应进行一次以上,并要经常检查和跟踪。

3.3 填补树洞,防止树干继续腐烂,增强古树的支撑力
古树名木,特别是古树长时间遭遇自然灾害,树干、树枝在不同程度上已遭受一定的伤害,如果没有及时封闭伤口,造成细菌、真菌、病毒及害虫侵蚀,使树干木质部遭受腐烂和损坏,形成孔洞等,再加上在自然界风吹日晒、雨淋,从而加速了木质部的腐烂程度,形成恶性循环。

因此,要及时进行树洞的填补工作,目前可采用新型涂封材料,如弹性环氧树脂、水泥和水,按一定比例混合成涂料,对伤口、断口、洞口及时进行封口和填补。

3.4 及时对树木进行修剪,均衡树形和树冠
由于古树名木经历了自然界环境因素的影响,树形、树冠的重心产生严重偏移,因此,必须及时对偏移方向用钢筋混凝土桩或钢铁管支撑,同时对树冠枝叶应及时进行修剪,使树体保持重心平衡,防止倒伏。

3.5 引气根入土壤,促进气根生长
古树名木特别是榕树类植物,气根特别丰富,可把其部分气根用人工的方法引其入土。

如用竹筒包封一些主根系,填入有机土壤后插入地上,经过约半年至一年时间,气根就会依附着地逐步生成柱根。

经过几年后,柱根就会越生越粗,形成很强的依附力,既使古树名木提高抗风能力又能增加其景观美化效果,真是
“两全其美,一举二得”。

此外,预防雷击。

对高大树体应安装避雷装置以防雷击。

4 建议
4.1 强化宣传
通过报纸、电台、电视台等众多媒体,以普及绿化、美化知识和历史文化传统教育及观赏旅游等多种形式进行大力宣传。

让广大群众充分认识和了解古树名木的珍贵价值,明白保护好古树名木是保护环境、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建设“生态城市、绿色家园”的一项重要措施,从而增强全社会对保护古树名木重要意义的认识,自觉投身到保护工作中来。

4.2 分级登记管理
按照国家对古树名木的分级标准,古树分为国家一、二、三级。

国家一级古树树龄500年以上,国家二级古树300~499年,国家三级古树100~299年。

国家级名木不受年龄限制,无分级【2】。

主管部门负责对本区域范围内的古树名木进行调查登记,组织有关专家对古树名木进行鉴定分级,在认真总结以往保护复壮古树名木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落实各项保护管理措施。

结合普查对每一棵古树名木就位置、树高、树龄、冠幅、立地条件、生长势、特征情况等进行登记注册,拍照保存,建立档案,设立标志,并制定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确定管护人责任制。

4.3 严格执法与检查
在城市建设项目中如涉及到古树名木,应当最大限度地采取避让或保护措施,未经行政主管部门批准不得进行施工建设。

对各种损坏古树名木的不良事故和违法行为,依据法律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制止、严厉查处。

对古树名木实行定期检查制度,在检查中发现树木生长有问题或环境状况影响树木生长的要及时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

一级保护的古树名木至少每三个月检查一次;二级保护的古树至少每六个月检查一次;三级古树至少每一年检查一次。

5 结语
城市古树名木的维护和保护是标志着人类社会精神文明的建设和社会进步发展的结果,是人类社会文明建设的可喜成就,应引起各级政府和园林主管部
门的高度重视。

特别是广大园林工作者对维护和保护好古树名木任重而道远。

希望全社会共同努力珍惜和爱护这份人类祖先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

参考文献:
[I]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S].1989
[2]建设部.《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 [S].20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