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酸咪康唑栓联合氟康唑对再发性VVC的治疗体会

合集下载

氟康唑联合双唑泰栓治疗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的疗效观察

氟康唑联合双唑泰栓治疗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的疗效观察

World Latest Medic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6 Vo1.16 No.96140·药物与临床·氟康唑联合双唑泰栓治疗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的疗效观察贺贵华(山西省太原市西山煤电集团公司职工医院官地分院 妇产科,山西 太原030024)摘要:目的分析氟康唑联合双唑泰栓治疗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VVC)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05年10月至2015年10月医治的121例VVC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设为对照组(54例)和研究组(67例)。

对照组予双唑泰栓局部上药,研究组予氟康唑联合双唑泰栓全身用药,观察两组症状改善时间及复发率。

结果经治疗后,研究组在白带异常、异常分泌物、烧灼感、瘙痒及疼痛的改善时间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在治疗后1m、2m、3m复发率显比对照组低,且总复发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氟康唑联合双唑泰栓治疗VVC可显著缩短临床症状改善时间,降低复发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氟康唑;双唑泰栓;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疗效中图分类号:R749.053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671-3141.2016.96.1140 引言VVC(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是临床较常见的妇科阴道炎疾病,白色念珠菌是其首要的致病菌,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外阴部灼痛、瘙痒,白带增多且呈豆渣样,甚至导致患者坐卧不宁、异常痛苦[1]。

若对其治疗不够彻底,易引起疾病反复发作,在医学临床上对VVC治疗方法诸多,但疗效的稳定性差,且复发率较高[2]。

本研究对已选定的121例VVC患者给予氟康唑联合双唑泰栓治疗效果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05年10月至2015年10月医治的121例VVC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设为对照组(54例)和研究组(67例)。

伊曲康唑联合硝酸咪康唑栓治疗VVc的疗效观察及易感因素分析

伊曲康唑联合硝酸咪康唑栓治疗VVc的疗效观察及易感因素分析

伊曲康唑联合硝酸咪康唑栓治疗VVc的疗效观察及易感因素分析目的探讨伊曲康唑联合硝酸咪康唑栓治疗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VVc)的效果,对易感因素进行分析,为临床治疗VVc提供参考。

方法480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40例,研究组给予伊曲康唑口服400mg/d,连用7天,同时用硝酸咪康唑栓(400mg/枚)每晚放入阴道深部,连用7天;对照组单用硝酸咪康唑栓治疗,连用7天。

结果研究组在7天、28天痊愈率与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28天无效率明显高于研究组(P<0.05)。

结论伊曲康唑联合硝酸咪康唑栓治疗VVc比单用硝酸咪康唑栓临床效果更好,复发率更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标签:伊曲康唑;硝酸咪康唑栓;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Vulvovaginal Candidiasis,VVc)是广大育龄妇女常见病与多发病之一,VVc的病原体8O%-9O%为白色念珠菌,1O%-2O%为非色白念珠菌。

白色念珠菌为条件致病菌,常寄生于阴道、口腔、肠道等部位。

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或阴道局部环境有利于念珠菌大量生长繁殖时,将诱发VVc的发生[1],严重影响妇女身心健康,其发病遍及全球。

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

口服避孕药、长期使用抗生素、糖尿病、免疫缺陷及环境因素等皆与此病发病有关[2]。

探讨伊曲康唑联合硝酸咪康唑栓治疗VVc的效果,对易感因素进行分析,为临床治疗VVc提供参考,现总结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 病例来源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到本计生站妇科门诊就诊的VVc 女性患者480例,均为非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首次发病,无唑类抗真菌药物过敏史,无肝、肾、血液系统疾病,治疗前检查肝、肾功能无异常,无口服避孕药及糖尿病史。

治疗前7天内停用其他抗真菌药物(包括口服或外用药)。

1.2 VVc诊断标准:(1)外阴瘙痒、灼痛,性交疼痛,阴道分泌物增多;(2)分泌物为白色稠厚、凝乳或豆腐渣样;(3)妇科检查见外阴红肿斑,水肿,阴道黏膜红肿,小阴唇内侧及阴道黏膜附有白色块状物,擦除后露出红肿黏膜面;(4)分泌物用0.9 %氯化钠溶液湿片法在显微镜下找到芽生孢子或假菌丝,同时进行培养。

氟康唑与咪康唑联合应用在31例顽固性霉菌性阴道炎中的疗效

氟康唑与咪康唑联合应用在31例顽固性霉菌性阴道炎中的疗效

氟康唑与咪康唑联合应用在31例顽固性霉菌性阴道炎中的疗效目的探讨氟康唑与咪康唑联合应用在31例顽固性霉菌性阴道炎中的疗效。

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顽固性霉菌性阴道炎患者61例,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1例)与对照组(n=30例)。

给予对照组咪康唑,给予观察氟康唑与咪康唑联合用药,对比两组治疗总疗效和不良反应。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为97.06%,明显高于对照组78.78%(X2=5.72,P=0.017);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结论氟康唑与咪康唑联合应用治疗顽固性霉菌性阴道炎,疗效确切,无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标签:顽固性霉菌性阴道炎;氟康唑;咪康唑;联合疗效;霉菌性阴道炎(fungal vaginitis)是妇科的常见疾病,极易复发,临床上通常将1年之内发病4次以上的称为顽固性霉菌性阴道炎(Refractory fungal vaginitis)[1]。

顽固性霉菌性阴道炎久治不愈,对患者的身心造成了极大的创伤。

本研究在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联合应用咪康唑(miconazole)和氟康唑(fluconazol)对31例顽固性霉菌性阴道炎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顽固性霉菌性阴道炎患者61例。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1例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n=31例)与对照组(n=30例)。

观察组31例(50.82%),年龄18~54岁,平均(37.2±7.9)岁;病程0.7~4.2年,平均(2.2±1.1)年。

对照组30例(49.18%),年龄19~55岁,平均(38.6±8.1)岁;病程0.5~4.3年,平均(2.5±1.2)年。

组间一般资料如年龄、病程等无明显差别(P>0.05)。

1.2治疗方法对照组:清洗外阴后置入咪康唑0.4g于阴道内,1次/d,疗程7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氟康唑150mg口服,1次/d,疗程7d。

31例顽固性霉菌性阴道炎中联合应用氟康唑与咪康唑的临床疗效分析

31例顽固性霉菌性阴道炎中联合应用氟康唑与咪康唑的临床疗效分析

31例顽固性霉菌性阴道炎中联合应用氟康唑与咪康唑的临床疗效分析目的分析氟康唑联合咪康唑治疗顽固性霉菌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我院2014年5月~2015年1月收治的31例霉菌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6例)和对照组(15例),对照组单纯使用氟康唑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采用咪康唑进行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复发率。

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氟康唑联合咪康唑治疗顽固性霉菌性阴道炎效果确切,复发率较低,可在极大程度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广泛使用。

标签:顽固性霉菌性阴道炎;氟康唑;咪康唑;临床疗效阴道炎是常见的妇科疾病之一,治疗较困难,复发率较高。

诱发阴道炎的病原体较多,临床上的多种消炎药物均无法彻底治愈。

霉菌性阴道炎是阴道炎中常见的一种,由常见的假丝酵母菌引起,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为外阴灼痛、尿痛、分泌物增多等,并表现出乳酪样及白色豆渣样的白带,黏附在小阴唇内侧,易出现摩擦出血的現象[1]。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及生活习惯的不断改变,霉菌性阴道炎患者数量呈逐年升高的趋势[2]。

对霉菌性阴道炎患者给予抗真菌治疗后,病原体可对药物产生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对治疗效果产生影响。

为探索霉菌性阴道炎治疗的更加方式,我院对31例顽固性霉菌性阴道炎患者给予分组治疗,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14年5月~2015年1月收治的31例霉菌性阴道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经白带检查确诊,排除其他阴道疾病及血液疾病患者。

患者主要临床症状为阴道发炎、红肿、瘙痒,出现大量黄色分泌物,白带异常,黏膜充血,镜检下可见大量卵圆形疱子及假菌丝。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16例)和对照组(15例)。

观察组患者年龄分布为21~56岁,平均年龄为(34.2±1.7)岁;病程为3个月~8年,平均病程为(2.6±0.4)年。

对照组患者年龄分布为22~57岁,平均年龄为(34.4±1.5)岁;病程为5个月~7年,平均病程为(2.5±0.5)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硝酸咪康唑栓联合氟康唑对再发性VVC的治疗体会
摘要:目的:观察硝酸咪康唑栓联合氟康唑胶囊治疗再发性vvc
疗效。方法:将92例再发性vvc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2例,
采用硝酸咪康唑栓联合氟康唑胶囊治疗;对照组40例,单用硝酸
咪康唑栓治疗。用药后7d-10d、1个月、4个月、6个月进行随访。
结果:观察组治愈46例,治愈率88.5%,复发2例,复发率3.8%。
对照组治愈29例,治愈率72.5%,复发3例,复发率7.5%。结论:
硝酸咪康唑联合氟康唑胶囊治疗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疗效较好。
关键词:再发性vvc硝酸咪康唑栓氟康唑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是临床常见的外阴、阴道炎症,也是妇
科常见病、多发病。是一种由假丝酵母菌在阴道内过度繁殖而引起
的妇科疾病,约75%的妇女一生中至少患过一次外阴阴道假丝酵母
菌病,其中40%-50%经历过至少1次复发,约5%可反复发作,并且
近年来患病率有逐渐增加的趋势。治疗后有5%一10%的复发率,部
分复发病例有一定的诱发因素,但大部分患者复发机制不明,给治
愈该病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对初发患者争取一次性治愈是很重
要的,而寻求对再发vvc患者有效且经济的治疗方案也是广大医疗
工作者需亟待解决的难题。笔者采用硝酸咪康唑栓联合氟康唑治疗
再发vvc患者52例,并单纯采用硝酸咪康唑栓治疗再发vvc患者
40例,二者比较,前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后者,具有一定的临床意
义。
1.资料与方法
研究对象选用2007年6月至2009年7月就诊于扬州市中医院
妇科门诊的vvc患者92例,纳入标准:18岁以上有性生活的妇女;
一年内vvc反复发作,但发作次数在4次以下;本次就诊阴道分泌
物涂片真菌阳性;伴外阴阴道瘙痒,豆渣样白带;排除肝、肾功能
不全及妊娠、哺乳期患者;一周内未使用过抗真菌药物;对所用药
物无过敏者;能遵守治疗方案并按时随访
研究方法将92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予以氟康唑分散
片(南昌弘益药业有限公司生产,50mg/片,6片/盒),150mg单次
顿服,阴道每晚睡前纳入硝酸咪康唑栓(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生
产),200mg/枚,7枚/盒,7天一疗程。经净后2~3天同前重复治
疗一次。对照组不予口服药,其他治疗同前。两组患者中阴道分泌
物较多者以2%-4%碳酸氢钠阴道擦洗后纳药,配偶以2%-4%碳酸氢
钠清洗阴茎后外涂硝酸咪康唑霜,治疗期间禁止性生活。
随访开始治疗后7至14天,治疗结束后1、2、4、6月月经净
后各随访一次,行妇科常规检查及阴道分泌物真菌学检查,并详细
记录。
疗效评判标准治愈是指在治疗结束后连续两次阴道分泌物真菌
学检查阴性,临床症状消失;无效是指在治疗结束后连续两次随访,
有一次阴道分泌物真菌学检查阳性,并出现临床症状;复发是指治
愈后随访期间再次发作vvc症状,并且阴道分泌物真菌学检查阳性
[1]。
统计学方法采用x2检验,设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由表1可见,观察组治愈率为88.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
经统计学处理,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其复发率观察组为
3.8%,大大低于对照组的7.5%,经统计学处理,p<0.05,差异亦有
显著性意义。
3.讨论
假丝酵母菌作为条件致病菌除了寄生在阴道外,也可以寄生在
人的口腔、肠道,平常并不引起临床症状,在机体抵抗力下降或局
部粘膜受损伤或长期使用抗生素等情况下,假丝酵母菌可经由消化
道、泌尿道、阴道等处粘膜侵入机体,从而引起感染。这3个部位
的假丝酵母菌可以互相传染。当阴道内的ph值、糖原、激素之间
平衡失调时,就给予各种微生物(平时阴道内有很多微生物)一个
繁殖的机会,从而使机体出现异常情况。界于单纯性vvc和rvvc
之间有相当多的女性为vvc再发,这给其带来许多精神和心理上的
痛苦。再发往往与一些诱因有关,如糖尿病、免疫抑制剂、广谱抗
生素及皮质类固醇的使用营养不良以及精神压力过大、不良生活习
惯等,因此明确再发诱因、控制再发是治愈的关键。目前对再发vvc
没有确切的根治方案,临床医师多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治疗。各种
疗法的有效率主要决定于患者的依从性、药物的种类、局部药物浓
度等。文献报道,使用疗程长的药物,约有一半的患者中间终止治
疗[4]。临床上,有些患者用药后症状短期消失误认为是治愈后中
断治疗,影响药物的有效率,故用药的依从性更为关键。因此,更
需要应用简单、疗程短,且副作用小的药物。本研究中的氟康唑属
咪唑类抗真菌药,抗真菌谱较广,口服此药对人及各种动物真菌感
染,尤其念珠菌感染有效,在体内抗菌活性明显高于体外作用,它
的作用机制主要为高度选择性干扰真菌的细胞色素p450的活性,
抑制真菌细胞膜上麦角固醇的生物合成,从而破坏其繁殖。硝酸咪
康唑栓为广谱抗真菌药,可使药物直接分布于子宫颈等地方,有利
于药物涂布至阴道各部分粘膜的表面。对多种真菌,尤其是念珠菌
有抗菌作用,其作用机制是抑制真菌细胞膜的合成以及影响其代谢
过程,从而抑制其生长繁殖。两种药物联合使用可在局部和全身具
有[2]强力抗真菌活性能力,通过药物协同作用提高疗效。更能体
现起效迅速、杀真菌作用强、症状改善明显、防治真菌反复发生感
染的特点,该方法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小,简便实用且易于被患者
[3]接受,值得在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中华妇产科学分会感染性疾病协作组.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
病诊治规范〔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4,39⑹4301.
[2]王洪生,骆志成,武三卯等.外阴阴道念珠菌对抗真菌药物
的敏感性[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2,22⑹379.
[3]郑惠国,梁素娣.现代妇科治疗学[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
1995,21.
[4]中华妇产科学分会感染性疾病协作组.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
病诊治规范〔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4,39⑹43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