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PPT

合集下载

毛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毛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 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 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 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 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 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 求 ;稳固党执政地位的社 会根底、实现党执政历史 任务的必然要求 。
13
第一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含义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18
第一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含义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19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意义 第一,提出构建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开 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马 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 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开展。
十三届四中全会后,江泽民根 据国内外形势的开展变化,强调实 现经济社会协调开展是我国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指导方针。
11
十六大报告明确把社会更 加和谐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 会的一个重要目标。 十六届 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 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假设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
12
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依据
7
2. 中国共产党人的社会和谐思想
社会和谐是中国共产党 不懈奋斗的目标。在长期实 践中,党不断探索和开展了 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 会建设理论。
8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的问题?等著作中,明确提出 要学会用民主的方法解决人 民内部矛盾 。
9
邓小平强调,社会主义的本质, 是解放生产力,开展生产力,消 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到 达共同富裕;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提高人民 的生活水平;社会主义开展生产 力,成果是属于人民的;物质文 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 要硬;没有安定团结的政治环境, 没有稳定的社会秩序,什么事也 1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讲座课件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讲座课件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讲座课件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
1.历史上的社会和谐思想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 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 以求的社会理想,也是包 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 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社 会理想。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讲座课件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
孔子说过“和为贵”,墨子提 出过“兼相爱”、“爱无差”,孟 子描绘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社会状 态。人们从不同角度提出过 “大同”社会的理想 。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讲座课件
充满活力
❖ 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 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 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
(竞争) (奋斗)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讲座课件
安定有序
❖ 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 ,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 定团结.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讲座课件
关注弱势群体——关注“三农”问题
❖ (2)从 “总理为民讨薪”到“建章立制保薪”: ❖ “建章立制保薪”成为04年关注农民工的关键词。 ❖ 第一,劳动保障部、建设部联合发布并施行《建设领域农民
工工资支付管理办法》。 ❖ 第二,国务院发布《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克扣或者无故拖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讲座课件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
马克思恩格斯在继承前人 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创立了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勾画了 共产主义社会的美好蓝图, 指明了实现美好社会理想的 正确途径。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讲座课件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提出
2. 中国共产党人的社会和谐思想
社会和谐是中国共产党 不懈奋斗的目标。在长期实 践中,党不断探索和发展了 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 会建设理论。

毛概《构建和谐社会》

毛概《构建和谐社会》



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 会发展规则认识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 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 会发展规则认识的深化,丰富和发展了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共产党 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党执政理念的深 化。
第一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 重要性和紧迫性
第二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 总体思路
第一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 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
(一)和谐社会的思想的发展历程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
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 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
儿子是我 的
还是 的???
这样
我 的 老 公 我 做 主
只要你 是嫁给 我,我 都给你
房子 票子 都是 我的
还是这样的呢??
下面我们来 看一个视频
婚姻法司法解释三
新婚姻法司法解释三婚姻法解释三涉及
夫妻财产关系的规定包括四项内容: 1、父母给子女买房问题;2、婚前买房 婚后还贷问题;3、夫妻一方擅自转房屋 问题;4、房改房问题;5夫妻一方继承财 产问题。其中前四项都直接与房产有关, 第五项则间接涉及房产问题,
二、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 的社会建设

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 民基本生活 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诚信友爱, 全社会互帮互助、 诚实守信,全体 人民平等友爱、 融洽相处。这是 社会主义和谐社 会的道德规范。

构建和谐社会ppt文档

构建和谐社会ppt文档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教学反思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三) 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现在政治上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体现在理论上,就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能够最大限度地团结和凝聚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学科单元
第五单元:共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周课时数
2
课 题
第十四课 构建和谐社会
一、高举旗帜 科学发展
课 型
新授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1.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理解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重要意义。2.了解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懂得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意义。
教 法
案例教学法
学 法
自主探究
教具使用
多媒体课件
教学内容与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复习提问
导入新棵
展示图片导入
讲授新课
第十四课 构建和谐社会
一、高举旗帜 科学发展
(一)“四位一体”总体布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现在实践上,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课件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课件

贫 富 差 距 凸 尼系数是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 个重要分析指标,由于基尼系数可以较客观、直观地反映和监测居民 之间的贫富差距,预报、预警居民之间出现贫富两极分化,因此得到 世界各国的广泛认同和普遍采用。
按照国际惯例,通常把0.4作为收入 分配贫富差距的“警戒线”。基尼系数 在0.2以下,表示居民之间收入分配 “高度平均”,在0.3~0.4之间 为“比较合理”,0.4~0.6为 “差距偏大”,0.6以上为“高度不 平均”。收入分配越是趋向平等,基尼 系数也越小,反之,收入分配越是趋向 不平等,那么基尼系数也越大。

5、对于和谐社会的扩展理解
和谐社会不是封建式的“田园牧歌”, 和谐社会不是空想社会主义的“乌托邦”, 和谐社会更不是现代资本主义的“福利社会”。 和谐社会不同于共产主义社会。

和谐社会不是没有矛盾的社会
和谐社会并不是整齐划一、无差别的社会
和谐社会追求的是有层次的和谐
第一、核心层——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 第二、保证层——是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协调发展 第三、基础层——是必须有一个稳定和平衡的生态环境
法治中国
行政体制改 革
10
依法行政
教育公平
教育改革
房价调控
国防建设
环境治理
一、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思路
“和谐”思想在中国可谓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优秀 文化的一部分。谷物称禾,禾在口边,丰衣足食,天地人 和;“谐”字左边是“言”右边是“皆”,含人人有发言 权之意。自从中国先哲提出了“和为贵”的著名理念,遂 为炎黄子孙世代传诵,并在不同历史条件下被赋予特定内 涵。
2012 社会保障 收入分配 医疗改革 社会改革 教育公平 三农问题 反腐倡廉 物价问题 食品安全

和谐社会专题PPT课件

和谐社会专题PPT课件

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冲突与融合
文化冲突
全球化背景下,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 碰撞可能导致文化冲突,影响社会的和 谐稳定。
VS
文化融合
通过文化交流与融合,可以增进相互理解 与尊重,促进世界文化的共同繁荣。
应对挑战的策略与措施
策略
制定公平合理的社会政策,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促进教育公平等。
措施
加大扶贫力度,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产业升级和区域协调发展等。
02 和谐社会的构建要素
社会公平正义
总结词
社会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的基石,它 涉及到公民权利、法律制度、分配制 度等方面的公平和正义。
公民权利保障
确保公民享有平等的政治权利、经济 权利、文化权利和社会权利,不受任 何形式的歧视。
法律制度完善
建立健全的法律制度,保障公民的合 法权益,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
未来的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可持 续性的社会,注重环境保护和资 源节约,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
护的良性循环。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文化传承与创新
文化传承
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 和凝聚力。
文化创新
鼓励文化创新,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 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发展。
04 和谐社会面临的挑战与对 策
社会阶层分化与贫富差距
社会阶层分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差距逐渐拉大,导致社会不公和不满 情绪的积累。
02
和谐社会强调的是社会各个方面 的平衡与协调,包括经济、政治 、文化、生态等方面。
和谐社会的特点
社会公正
社会稳定
经济发展

共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PPT课件 通用

共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PPT课件 通用

实践与探究:
1、你所在的地区是否存在与构建和谐社会不合 拍的现象?请举例说明。 2、针对上面列举的不和谐现象向当地政府献技 献策 。 3、了解我国当前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采 取的重大举措。
4、说说青少年学生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 应该做些什么?
社会
5、请你展开自己的合理想象,用诗歌、 散文、 图画来描绘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壮丽景象? 。
民主法治:
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 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 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 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
公平正义:
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 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 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 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 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诚信友爱:
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 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 等友爱、融洽相处。
能力大比拼
要求: 1、全班分四个小组,每个小组设 计四个小题目,其中4道单 选, 1~2道问答题。 2、看谁设计的问题合理、有质量 3、看谁回答问题最简洁、完整。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 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 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2、如果放弃太早,你永远都不知道自己会错过什么。 3、你特么的看看你现在的样子?还是我爱的那个你么? 4、你的选择是做或不做,但不做就永远不会有机会。 5、你必须成功,因为你不能失败。 6、人生有两出悲剧:一是万念俱灰,另一是踌躇满志。 7、男儿不展风云志,空负天生八尺躯。 8、心灵纯洁的人,生活充满甜蜜和喜悦。 9、遇到困难时不要抱怨,既然改变不了过去,那么就努力改变未来。 10、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11、用理想去成就人生,不要蹉跎了岁月。 12、永不言败是追究者的最佳品格。 13、目标的实现建立在我要成功的强烈愿望上。 14、保持激情;只有激情,你才有动力,才能感染自己和其他人。 15、别人能做到的事,自己也可以做到。 16、学习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 17、通过辛勤工作获得财富才是人生的大快事。 18、努力了不一定能够成功,但是放弃了肯定是失败。 19、人活着就要快乐。 20、不要死,也不要的活着。 21、有努力就会成功! 22、告诉自己不要那么念旧,不要那么执着不放手。 23、相信他说的话,但不要当真。 24、人不一定要生得漂亮,但却一定要活得漂亮。 25、世事总是难以意料,一个人的命运往往在一瞬间会发生转变。 26、活在当下,别在怀念过去或者憧憬未来中浪费掉你现在的生活。 27、一份耕耘,份收获,努力越大,收获越多。 28、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吱声。 29、一切事无法追求完美,唯有追求尽力而为。这样心无压力,出来的结果反而会更好。 30、进则安居以行其志,退则安居以修其所未能,则进亦有为,退亦有为也。 31、有智者立长志,无志者长立志。 32、在生命里寻觅快乐的方法,就是了解你被赋予生命是为了奉献。 33、纯洁的思想,可使最微小的行动高贵起来。 34、心作良田耕不尽,善为至宝用无穷。我们应有纯洁的心灵,去积善为大众。就会获福无边。 35、坚强并不只是在大是大非中不屈服,而也是在挫折前不改变自己。 36、希望是厄运的忠实的姐妹。 37、世间上最美好的爱恋,是为一个人付出时的勇敢,即使因此被伤得体无完肤,也无悔无怨。 38、梦想不抛弃苦心追求的人,只要不停止追求,你们会沐浴在梦想的光辉之中。 39、人生最困难的不是努力,也不是奋斗,而是做出正确的抉择。 40、不管现在有多么艰辛,我们也要做个生活的舞者。 41、要成功,先发疯,头脑简单向前冲。 42、有智慧才能分辨善恶邪正;有谦虚才能建立美满人生。 43、无论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要思考。 44、不属于我的东西,我不要;不是真心给我的东西,我不稀罕! 4的定义:什么都要做,什么都在做,却从未做完过,也未做好过。 47、让我们将事前的忧虑,换为事前的思考和计划吧! 48、永远对生活充满希望,对于困境与磨难,微笑面对。 49、太阳照亮人生的路,月亮照亮心灵的路。 50、生活中的许多事,并不是我们不能做到,而是我们不相信能够做到。 51、不要说你不会做!你是个人你就会做! 52、学习这件事,不是缺乏时间,而是缺乏努力。 53、能够说出的委屈,便不是委屈;能够抢走的爱人,便不是爱人。 54、任何业绩的质变都来自于量变的积累。 55、胜利女神不一定眷顾所有的人,但曾经尝试过,努力过的人,他们的人生总会留下痕迹! 56、勤奋是学习的枝叶,当然很苦,智慧是学习的花朵,当然香郁。 57、人不能创造时机,但是它可以抓住那些已经出现的时机。 58、没有斗狼的胆量,就不要牧羊。 59、有时候,垃圾只是放错位置的人才。 60、不要怕被人利用,人家利用你,说明你还有利用的价值。 61、人的生命,似洪水奔流,不遇着岛屿和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 62、与积极的人在一起,可以让我们心情高昂。 63、向日葵看不到太阳也会开放,生活看不到希望也要坚持。 64、才华是血汗的结晶。才华是刀刃,辛苦是磨刀石。 65、一个人至少拥有一个梦想,有一个理由去坚强。

共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PPT课件

共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PPT课件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3、怎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⑵经济(物质文明)方面: ①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②必须解决好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满足人民群众 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③坚持各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 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 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④坚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使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繁荣 成果。 ⑤积极稳妥地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老工业 基地、中部崛起等战略,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 ⑥坚持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实施可持 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 环境之间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3、怎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⑵文化(精神文明)方面: ①必须发扬艰苦创业的精神。 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大力弘扬和培育民 族精神。 ③必须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 ④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兴国战略,建立创新型国 家,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⑤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文化事业,学习和 吸收外国的优秀文化成果。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为什么要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①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现。 ②是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 关系的需要。 ③是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需要。 ④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⑤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需要。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3、怎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坚持 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和社会和谐一起 抓,促进“三个文明”建设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 设全面发展。 ⑴政治文明方面: ①必须坚持党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②必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正确处理改革、 发展和稳定关系,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 政治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 ③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把法治与德治结合起来。 ④按照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正确处理 民族关系,坚持“一国两制” 的方针,实现国家 和 平统一。 ⑤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注 重社会公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 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 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 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 得到肯定。
安定有序,就是社会 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 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 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 持安定团结。
人与自然 和谐相处,就 是生产发展, 生活富裕,生 态良好。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六个方面是相互联系、
相互作用的。既包括社会关系的和谐,也包括人与 自然关系的和谐,体现了民主与法治的统一、公平 与效率的统一、活力与秩序的统一、科学与人文的 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这六个方面也是我们构建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
5.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
一是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
一方面,它不同 于封建式的“田园牧 歌”,也不是空想社 会主义的“乌托邦”, 更不是现代资本主义 式的“福利社会”;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 深化,是党执政理念的升华
No.2 实际意义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 部分。 二、有利于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抓住和用好我国发 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切实维护和促进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确保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 三、有利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四、应对外部挑战的重要条件,更好的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 发展利益。
构 建 社 会 主 义 和 谐 社 会
概 论 大 课 堂
第十一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第一节 构建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
1.历史上的社会和谐思想
孔子说过“和为贵”,墨 子提出过“兼相爱”、
“爱无差”,孟子描绘了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 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社会 状态。人们从不同角度提 出过“大同”社会的理
民主法治,就是社会 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 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 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 得到广泛调动。
公平正义,就是 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 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 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 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 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 和实现。
诚信友爱, 就是全社会互帮 互助、诚实守信, 全体人民平等友 爱、融洽相处。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四中全会)
2006年10月8-11日在京召开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 题的决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是当前和今后一 个时期指引亿万人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行动纲领。
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依据
视频
一、这是我们抓好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 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 二、这是我们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 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 的必然性。 三、这是巩固党执政地位的社会基础、实 现党执政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
•指导思想: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
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 想。同时,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 本经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 全局。
•总要求: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善、
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重点: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
演 示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
一项现实的重大任务。同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又是 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之 后,还要继续为构建更高水平的和谐社会长期奋斗。
POWEPOINT

构 建 社 会 主 义 和 谐 社 会
概 论 大 课 堂
构 建 社 会 主 义 和 谐 社 会
从哪些方面落实到实际 • 教育 • 实业 • 收入 • 社保 • 医疗 • 安定
自然,这些问题解决之后会不会有新的问题并不清楚 但是我相信那一定是一个更加和谐的社会 原因何在? 那些年……存在于这里的沧海桑田……
重 展 龙待 图明 归朝 山 河
为什么要改善民生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 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同时 又是十分重要而紧迫的工作。人民群众最关心 、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改善民生从哪些方面入手
(1)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2)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 带动就业 (3)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 收入 (4)加快建立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 障人民基本生活 (5)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 水平 (6)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另一方面,它也不同于未 来的共产主义社会,而是马 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和谐的思 想同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 产物,是迈向未来共产主义 社会的一个阶梯。
二是正确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 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关系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 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是 有机统一的,它们既有不可分割的紧密 联系,又有各自的特殊领域和规律。 运用已有的理论知识,探讨一下
构 建 社 会 主 义 和 谐 社 会
概 论 大 课 堂
和谐社会最重要的主体是什么? 自然是和谐社会的人民了 那么,首先要考虑的就是人民的生 存……
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 • • •
什么是民生 为什么要改善民生 改善民生从哪些方面入手 从哪些方面实际落实
什么是民生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左传 宣公十二年》 为政之道,以厚民为本;治国之道,必先富 民。 —会主义和谐社会
No.1 理论意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
No.2 实际意义
No.1 理论意义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 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体系的 丰富与发展。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 深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想。
在西方,自近代以 来,有不少学者也 先后提出过一些加 强社会建设、社会 管理的思想和理论,
蕴涵着许多有关社
会和谐的思想。
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的 空想社会主义,也曾提
出过建立和谐社会的构
想。
马克思恩格斯在继承前人思
想成果的基础上,创立了科
学社会主义理论,勾画了共 产主义社会的美好蓝图,指 明了实现美好社会理想的正 确途径。
三是正确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 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
有人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 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之间是部分 与整体的关系。
你认为呢 ?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相互包 适 用 含、相辅相成的。 于 作为社会建设过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全面 象 简 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 约 及 条件。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包含了“社会更 相 关 加和谐”的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这一要求 类 别 的进一步展开和丰富。
——物管1301作品
演员表
青年乙 —— 段晶晶 —— 高攀 —— 王薇
抱娃妇女—— 段熔熔 司机
战士甲 —— 孙如坤
孕妇 售票员 —— 王冠琳
战士乙 —— 闫超
老爷子 —— 叶星 青年甲 —— 张雪梅
构 建 社 会 主 义 和 谐 社 会
概 论 大 课 堂
第二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思路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 深化,是党执政理念的升华
No.1 理论意义
三 四 位 政治民主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 一位 深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体一 精神文明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 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体系的 经济富强 丰富与发展。
2. 中国共产党人的社会和谐思想
社会和谐是中国共产党不懈
奋斗的目标。在长期实践中,
党不断探索和发展了具有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建设 理论。
2002年9月,党的十六大把“社 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 会的目标之一提出来; 2004年10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 会又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 会的能力”作为党执政能力的一个 重要方面明确提出,这在我们党的 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 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 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路,推 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根本出发点、落脚点)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把以人为本贯彻始终, 把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最 高标准,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 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全面发展。
•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工作方针)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牢固树立和全面贯彻科 学发展观,切实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 务,统筹兼顾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和人与自然和 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实现经济社会 全面协调可持续。
•必须坚持改革开放。(主要动力)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 会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的改革方向,适 应社会发展要求,推进 经济、政治、文化和社 会体制的改革和创新, 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
构 建 社 会 主 义 和 谐 社 会
概 论 大 课 堂
1.何谓“社会”
2005年2月,胡锦涛主席 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 部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能力专题研讨班上发表的重要 讲话中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 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 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 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根本要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地 位,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形成促进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 局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