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ppt

合集下载

第十一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第十一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邓小平强调,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
要消灭贫穷,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社会主义发 展生产力,成果是属于人民的;物质文明和精神 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没有安定团结的政 治环境,没有稳定的社会秩序,什么事也干不成。 这些思想奠定了党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 重要基础。

十三届四中全会后,江泽
社会和谐是人类长期的理想追求
第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
孔子说过“以和为贵”,墨子提出过
“兼相爱”、“爱无差”,孟子描绘了“老
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的社
会状态。《天朝田亩制度》中也曾赞扬“有
田同耕,有饭同吃,有衣同穿,有钱同使,
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康
有为在《大同书》中提出“人人相亲,人人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好、维护好、发
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重要体现,也是党实现执政
历史任务的重要条件。党要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按照“五个统筹”(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
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的要求,
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
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
发点和落脚点。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把以
人为本贯彻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
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
和国家一切工作的最高标淮,做到发
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
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二,必须坚持科学发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牢固
境复杂多变,综合国力竞争激
烈,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
不确定因素增多。小布什上台
后推出的“新美利坚帝国”、

共建美好和谐社会PPT课件

共建美好和谐社会PPT课件

• 加大教育投入 • 在义务教育阶段对农村家庭贫困
的学生实施“两免一补”, • 加大对高校贫困学生的扶持力度。
抑制房价过快上涨 建立廉租房制度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保障人民基本生活;
完善基本养老金制度;
实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河南省义马市常村镇 南河村81岁的农民李 联儒在展示最低生活 保谐家庭
社 和谐社区(和谐村镇)

和谐世界
【我思我行】
(1)在我们的校园里你发现有哪些不和谐因素?
部分学生考试作弊、作业抄袭;随地吐痰、 乱扔垃圾、不讲卫生;吃穿攀比、浪费资源 等。 (2)为了构建和谐校园,我们应该怎样做?
我们应该尊敬老师,团结同学,遵守校规 校纪,关心集体,爱护公物,爱护环境,勤俭 节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等,以 实际行动参与和谐校园的建设。
—— 个人的做法
学校的做法:
a、加强对学生的宣传、教育工作; b、开展各种形式的第二课堂活动,提高学生各
方面的素质; c、加强学校管理,及时制止学生的不良行为; d、与社会、家长密切配合,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等。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请你说说有何收获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实现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体现人民群众的根本 利益和共同心愿,国家和公民个人都应该 努力为构建和谐社会做贡献,使和谐社会 的目标能早日实现。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 产力
“十个更好”
“十个更好”: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 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 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 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
三、和谐社会、人人有责
国家方面
①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深化改革,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 ②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方略,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扫 除社会丑恶现象,确保社会长治久安 ③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建设 ④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切实保障人民当家 作主的权利 ⑤发展先进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体系 ⑥坚持公平正义。要努力保障和实现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 平和结果公平 ⑦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计划生育、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等基 本国策 ⑧依法治理污染和破坏环境的违法行为,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和 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和谐社会PPT课件

和谐社会PPT课件
第十一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
1
《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民生”清单
.
2
思考并列举我国当今的社会问题?
.
3
1、贫富悬殊; 2、人自身的发展滞后于经济社会的发展; 3、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自然环境不协调;
.
4
第一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什么是和谐社会、为什么要构建和谐社会)
邓小平同志科学阐述了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 系列重大理论观点,也 对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作 出了一系列重要论断。
.
14
(3)社会和谐是中国共产党的不懈追求
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 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 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 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 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 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 民生活更加殷实。
.
10
空想社会主义者对未来和谐社会的论述
1803年,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 发表《全世界和谐》一文; 1824年,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在 美国进行共产主义试验,以“新和谐” 命名; 1842年,德国空想共产主义者魏特林 在《和谐与自由的保证》一书中把社 会主义称为“和谐与自由的社会”, 并指出新社会的“和谐”是“全体和 谐”。
——《十六大报告》
.
15
(4)十六届四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共产党作为执 政党,要“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
2005年2月19日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 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发表讲 话,全面阐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的理论。
.
19
艰难的讨薪之路
.
20
我国遭遇严峻的贸易摩擦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spPPT课件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spPPT课件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是 什么,也就是我们要构建的和谐社会到 底是什么样子的;
3、构建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 也就是如何构建和谐社会。
4
首先请同学们谈一谈:
当前社会中存在不和谐的现象和问 题有哪些?
当前校园中存在的不和谐现象和问 题有哪些?
您为社会主义和谐构建和谐校园构 建做了些什么?您打算怎么做?
十位最具“个性”的贪官
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城建开发办原主任乔志东 “创新”思路:找情妇帮忙索贿
乔志东任江干区城建办主任的同时,还兼任10 多个重点民生项目工程的法定代表人。碍于情 面,乔志东有时不好直接向老板开口索要财物, 便由中间人甚至情妇出面,有时直接以情妇需 要买房买车为由向老板们索贿。
21
25
8月9日,山东省济南市人大常委会原主任、党组书记 段义和(副省级),因犯爆炸罪、受贿罪、巨额财产来 源不明罪,被法院一审判处死刑(据8月10日《检察日 报》)。 26
贪官玩弄女色、包养情妇 就等于玩火自焚
6月3日自杀身亡的 天津市政协主席宋 平顺。现已查明, 宋平顺道德败坏, 包养情妇;滥用手 中权力,为情妇谋 取巨额不正当利益。 日前,中央纪委决 定并报经中共中央 批准,开除宋平顺
7
中国老龄化进程加快 60岁以上人口占13.26%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今 日发布。公报显示,0-14岁人口占16.60%,比2000年 人口普查下降6.29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占 13.26%,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2.93个百分点,其中 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 1.91个百分点。
23
杜世成,男,1950 年出生于山东, 1972年加入中国共 产党。曾任山东省 委副书记、青岛市 委书记,后因收受 贿赂,包养情妇, 以及利用职务之便 为情妇李薇牟取不 当利益,而被免职。 经调查取证后,杜 世成被判处无期徒 刑。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PPT课件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PPT课件

在长期实践中,
党不断探索和发展
了具有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的社会建设 论。
第一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紧迫性与必要性
毛泽东在《论十 大关系》、《关于正 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的问题》等著作中, 明确提出要学会用民 主的方法解决人民内 部矛盾 。
第一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紧迫性与必要性
毛泽东:“我们的目
4.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共产主义社会的论述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 党宣言》中明确提出:“代替 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 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 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 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 的条件。”
第一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紧迫性与必要性
5.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不断探索
江泽民:实现经济社会协
调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指导方针, 必须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健康 发展,使社会更加和谐;要 充分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 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 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 面。

第一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紧迫性与必要性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过程和现 实依据
标,是想造成一个又有 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 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 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 畅、生动活泼,那样一 种政治局面”
毛泽东在1957年
第一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紧迫性与必要性
邓小平强调,社会主义的本质, 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 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 裕;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 消灭贫穷,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社 会主义发展生产力,成果是属于人民 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 两手都要硬;没有安定团结的政治环
境,没有稳定的社会秩序,什么事也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4)PPT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4)PPT
38
3.要正确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 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
构建社会主 义和谐社会
相互包含 相辅相成
全面建设 小康社会
39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意义。
第一,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 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 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34
2、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必须把 握的几个问题: (1)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
治国理想、治国方略、治国机制、治国结果。 不同于封建的“田园牧歌”、空想社会主义的“乌 托邦”、资本主义的“福利社会”,也不同于未来 的共产主义社会。
35
(2)正确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建设社会主 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关系。
12
墨子提出过“兼相爱”、“爱无差”。
13
14
康有为提 出建立 “人人相 亲,人人 平等,天 下为公” 的理想社 会。
15
(2)马克思主义诞生之前,西方空想 社会主义者在批判揭露资本主义制度 的基础上就提出过和谐社会的价值理 想。
西方空想社会主义者
16
2、空想社会主义者对未来和谐社会的论述
20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正式提出
1、 200指2年出,:十当六前大,报中告国第社一会次总提体出上“是社和会谐更的加,和但谐也”是我 们存党在为之不奋少斗影的响一社个会重和要谐目的标矛。盾这和是问我题党。首保次持提清出醒构头建脑和,谐 社深会刻。认识中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科学分析影响社会 2、和十谐六的届矛三盾中和全问会题把及完其善产社生会的主原义因市,场更经加济积体极制主,动提地高构建 社正会视主义矛和盾谐、社化会解的矛能盾力,作最为大加限强度党地的增执加政和能谐力因建素设,的最重要 内大容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是实现中国长远发展目标 3、的十重六要届保四证中。全会,2004年,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的任务和主要内容。

第11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ppt课件

第11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ppt课件

1、和谐社会思想的理论渊源
❖ 古往今来,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人们一直 在追求社会的平等、安定、和谐。
❖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 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 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 社会理想。
❖ 一部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人们追求美好社 会理想的历史。
最新版整理ppt
最新版整理ppt
21
❖ 把解决住房问题放在重要位置
最新版整理ppt
19
5、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 推进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和发展; ❖ 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机制改革; ❖ 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 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最新版整理ppt
20
6、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 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和创新; ❖ 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 重视社会组织建设和管理; ❖ 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督; ❖ 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 加大个人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合理调节收 入分配格局。
最新版整理ppt
18
4、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 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
❖ 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 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 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 发展社会救助与慈善事业
❖ 积极发挥商业保险的补充作用
❖ 采取多种方式充实社会保障基金,搞好基金的运 营和监管
3
中国共产党对和谐社会的认识
❖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关于正 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 邓小平:奠定了党关于社会主义社会 建设理论的重要基础;
❖ 江泽民: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党关于 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理论。
最新版整理ppt
4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的过程

第十四课共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PPT课件

第十四课共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PPT课件
我国社会保险的项目主要有: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 险;疾病、生育保险;工伤保险;伤残保险等。
(二)社会救助
社会救助是指通过国家财政拨 款,保障生活确有困难的贫困者 最低限度的生活需要。
展报告(2007)NO.3》
近日由社会科学文献
出版社出版,社会保
障绿皮书指出,新型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初
见成效,试点地区农
民参合水平总体较高,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
度得到大多数农民的
支持。
(二)加快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民之所安
社会保险 社会救助 社会福利 社会优抚
(一)社会保险
社会保险是指保障劳动者在失去劳动能力,从而失去工资收 入后仍能享有基本的生活保障。它是现代社会保障的核心内 容,是一国居民的基本保障。
职业教育意义
▪ 首先,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培
养高技能人才,是推进我国工业化、 现代化的迫切需要,是促进社会就 业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 也是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必然 要求。
职教意义
▪ 其次,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建设人
力资源强国的必然要求。大力发展职 业教育,对我国把巨大人口压力转化 为人力资源优势,使我国经济建设切 实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 质的轨道上来,都具有重大意义。
只有优先发展教育,才能培养数 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数以 千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 新人才,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第三,教育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 会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只有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提高全民族素质, 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 会奠定基实的思想基础和科学文化基础; 只有切实促进教育公平, 才能保障社会公平,落实以人为本。
学有所教 老有所养 病有所医 住有所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