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论文4篇

高中历史教学论文4篇
高中历史教学论文4篇

高中历史教学论文4篇

第一篇

一、对教学案进行改革

教学案的出现是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标志,它引导课堂教学从“教中心”向“学中心”的过渡。但遗憾的是,教学案在一些学校的具体操作中发生了严重的“异化”,即“沦落”为应试教育的捕兽“陷阱”。为了避免这样的问题出现,我经过认真的反思,对教学案的设计和使用进行了重新的定位,实现了几个转变。即教学案的编写由教师编写到学生编写;教学案的练习由教师出题到学生出题;教学案的批改由教师批改到学生批改。这就真正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真正做到了尊重差异性,实现了开放性、互动性、创新性的结合。

二、让学生担任教师助理

如何进行新课改,在教学中如何体现以人为本,如何体现以学生为中心,这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通过不断的探索,我提出让学生担任教师助理的大胆设想,并付诸了实施。在所任教的班级里我把每六人分为一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经过民主推选和教师考核的办法,选出一名能力强、有责任心、成绩优秀的学生作为教师助理,教师举办培训会,并为每位教师助理颁发聘书。在学期即将结束时对教师助理进行考核,并给优秀的教师助理颁发荣誉证书。教师助理的出现,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也极大地解放了教师。学生通过他们的代表———教师助理,全程参与到学习的每一个环节,真正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贯彻了以人为本,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理念。学生教师助理的出现,使学生朝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管理的方向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三、实行开放课堂

从“高中历史教学有效性论述3篇”得出结论:在课堂教学中,主要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打造积极、欢乐、高效的课堂。真正把以往教学中主要依靠教师的教,转变为主要依靠学生的学,教师的作用和价值体现在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内在积极性,组织学生自主学习上。具体步骤是:

1.课前分发教学案。学生自主完成“我的归纳”部分,理清思路,找出疑

难点,记录在学案“我的疑问”部分。

2.学生自己编制预习反馈练习,组内两两合作,交换检测,然后交换批阅。

3.课中前15分钟,组内讨论。教师助理负责组织本组学生讨论,主要是解决在预习中不懂的问题,把讨论的结果记录在教学案“我的疑问”部分。对于本组解决不了的问题,实行组间开放课堂讨论。

4.课中15分钟,组间讨论,实行开放式课堂。学生可以在教室随意走动,到其他组讨论本组解决不了的问题。在讨论后仍解决不了的问题,由每组教师助理汇总,填写学生疑问汇总案。

5.教师用5分钟总结。主要解答本课各组记录的疑问汇总案的问题,即全班解决不了的问题。

6.最后5分钟进行巩固练习。练习由学生自己编制,两两交换答题,交换批改,每组找出较好的问题在全班展示,共同解答。

7.教师助理每节课要对本组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点评、记录。课下,教师助理收缴学案,并填写学生自主学习评价记录,反馈本组学生的信息,教师下节课进行讲解。通过这样的课堂改革,教师讲授的时间不足10分钟,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课堂,开始是组内讨论,然后是组间讨论,教师讲解的只是全班解决不了的问题,学生学习的过程真正成为学生主动探索、解疑的过程。这样的课堂教学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生本教育理念,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中,让课堂真正“动”了起来,真正确立了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促进者的地位。通过这样的教学,使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的探究与解疑,课后积极做好下节课学习的准备,形成了一套学生全员、全程、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的以生为本的3A(All-Activate-Actively)教学法。

第二篇

1.优化作业模式

校本作业设计为两个模块,即自主学习与能力提升。自主学习能帮助学生将预习落到实处,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升阅读教材、识别关键词能力的重要载体,也是指导学生自我学习的提纲,最能凸显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能力提升包括两大题型,即选择题与材料题,突破教学重难点,充实教学内容。在实

施过程中,坚持校本作业一课一练,扎实地为后面的教学打好双基。

2.优化作业内容

(1)目标性原则

参编教师应仔细研究考纲、课标要求,研究重庆新教材高考命题特点,把握规律(选修教材在高考中所占分数、比例情况),从而确定教学内容及策略,明确教学目标。研究高考题发现,选修教材内容涉及20分,且三本选修均有所涉及。其中选修一(改革)占10分,选修三(战争)占4分,知识相对比较孤立,选修四(人物)占6分。考试方向更侧重于客观题,因此,教学中应注意落实基础知识,而且千万不要舍弃孤立的知识点。这一点尤其是在后期复习中尤为重要。

(2)层次性原则

学生是课程学习的主体,校本作业的编写应为学生的学习服务。校本作业的编写应注意基础性与拓展性相结合,在落实基础的同时提升学生能力。因此,在编写过程中我们应该仔细对学情进行分析,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试题的难易程度应该有梯度性的体现,既要落实基础,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要体现新课程对学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能力的要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凸显学生水平。例如,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七课“启蒙运动”能力提升模块第一题: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为近代欧洲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对二者的共同点表述正确的是()A.反对宗反对封建制度,倡导人民主权B.反对封建制度,倡导人民主权C.反对蒙昧迷信,推崇人的理性D.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主立宪答案选C。本题以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的比较异同点切入,考查比较分析的能力。此考点也可从人文主义内涵的联系与区别的角度来考查比较分析、理解能力。

(3)联系性原则

校本作业应是课堂的补充深化而非附庸,因此在校本作业的编写过程中,要注意把握两个关系,一是正确处理教材与校本作业的关系,既能巩固强化基础知识,又能弥补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教学的不足,千万不能割裂开来;二是注意新旧知识、古今中外知识之间的联系,不能仅仅局限于某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校本作业的编写要从宏观上去把握,为学生勾勒出历史发展的脉络。例如,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五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能力提升模块第六题:材料一“:仁

者,爱人。“”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与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材料二“:未受考验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如果知识包括了一切的善,那么我们认为美德即知识就将是对的。”———苏格拉底该题从中西思想角度对比考查孔子和苏格拉底思想的内容及其不同影响,学生应注意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4)适量性原则

校本作业的设计既要提高教学质量,又要减轻学生负担,因此题量的设置应适中,不能过于泛滥,关键是少而精,试题应具有典型性、代表性,能够帮助学生总结出做历史试题的规律和方法。如:做选择题时常用的“排除法”,有三种情况:一是排“错”法,对有绝对的副词或者时间的副词的选项,要特别敏感,要特别慎重;二是排“正”法,把说法正确的排除掉即可;三是选项与考查内容无关,故意转移话题。在校本作业中应当适当加强这方面的练习。例如,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五单元第十五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能力提升模块:第六题诗人徐志摩(1896—1931年)说:“在24岁以前,我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我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社会契约论)的兴味”这段经历可以作为个案反映()A.当时“文学革命”的影响还不大B.新青年追求“德先生”和“赛先生”C.当时的青年知识分子并不重理轻文D.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有一定的片面性答案选B。选项A、C中的“还不大“”并不”属于含绝对副词选项,可排除,且选项C、D与本题主旨不符,亦可排除。综上所述,笔者以为校本作业的编写一定要符合新课改的理念———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实现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高效地提升学习效率。校本作业的编写也只有落实目标性、层次性、联系性、适量性等原则,其实施才会真正具备实效性,从而实现校本作业量的积累、质的飞跃。

第三篇

一、三维目标之间是什么关系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实现上述课程目标(即历史课程的三维目标)是一个不可分割、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的连续过

程和有机整体。在掌握历史知识的过程中,既有能力的训练,也有对史学方法的了解和运用,更有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体验与培养。”[1]根据这段表述,我们可以得出如下四个推论:“知识”“能力”“方法”“态度、情感和价值观”是并列的关系;“过程”只是作为工具或手段的过程,而非期望的结果(即目标);方法目标是指(或主要是指)史学方法而非一般学科通用的方法;三维目标不可分割,紧密联系。什么是知识?历来就是众说纷纭。《中国大百科全书(精粹本)》认为知识包括事实、规则、规律、方法和理论。[2](1836)认知心理学把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按照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知识即美德”的观点,最高的知识是关于人们内心深处的美德,即“对真正自我的洞见”,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非常类似。可见,知识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知识涵盖了“知识”“能力”“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中的知识,应该是指狭义的知识,是与“能力”“方法”“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相并列的概念。所谓方法,既指方法论,也指具体的方法。方法论包括哲学方法论、一般科学方法论和具体科学方法论。历史学科的方法论主要包括历史的方法和逻辑的方法。历史唯物主义属于历史的方法,辩证唯物主义属于逻辑的方法。从具体的方法来讲,史学方法包括历史比较方法、计量史学方法、心理史学方法、阶级分析方法、田野工作法等;文明史观、全球史观、整体史观、近代化史观等似乎也可以纳入其中;再等而下之,史论结合法、二重证据法等也属于具体的方法。当然,历史研究中的史学方法过于专业,不必要也不可能全部为中学生所学习。《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中的方法,应该是指历史教育中的史学方法,与历史研究中的史学方法有关,但绝不能完全等同。具体的探讨我们留在第三个问题中进行。三维目标是一体的,强调这一点,可突出教学的整体性。但是,三维目标又是有区别的,否则一维即可,不遑多事。那么,三维目标究竟如何体现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呢?笔者把“知识”界定为历史本体论的范畴,解决“历史是什么”的问题。举凡历史事实以及历史认识,如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制度、历史人物、历史概念、历史线索、历史分期、历史规律等,均可归结为历史知识。它反映的是人类对“历史是什么”的认识,这种认识无限地接近真实客观的历史,却难以与之完全一致。人类对历史的认识,是通过思维进行的。举凡与历史思维相关的,如思维过程、

思维方法、思维能力,均可归结为历史认识论的范畴。它所要解决的,是认识如何成为可能、如何有效认识历史的问题。将历史本体论与历史认识论区分开,是人类主体意识觉醒的重大表现,能促使人类更加有意识地去把握客体、认识自我。学生学习历史,不同于历史学家研究历史。历史教育的本质是人格教育(侧重个体的角度)和公民教育(侧重社会的角度)。通过对历史的学习,学生最终要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学会做一个合格的公民。因此,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所要解决的,是现今学生借着过去事迹为媒介的自我认识。如果说知识目标是“求诸外”,那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就是“返诸内”,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则是桥梁。三维目标的达成过程,就是学生通过把握客体、完善主体而达成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和谐与平衡。需要注意的是,作为本体存在的能力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作为目标存在的能力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不是一回事。作为本体存在的能力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其主语是历史人物。他们为人处世的能力与方法,对人类、国家、民族和个体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历史本体的组成部分,因此可归属于“知识”目标的层次。作为目标存在的能力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学生通过历史学习,需要形成的能力与方法,对人类、国家、民族和个体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分别属于“能力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历史人物为人处世的能力与方法,对人类、国家和民族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于年轻的学子们来说不无鉴戒之功效,可作为学生达成“能力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材料与基础,但是它们自身并不能等同于“能力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二、如何构建“方法”目标体系

如前所述,方法可以成为目标。《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也明确指出此“方法”为史学方法。也就是说,一般意义上的学习方法,如阅读教科书的方法、复习的方法、记忆的方法、观察的方法,虽然对于学生而言非常重要,也是历史教师应该关注并予以实施的,但从理论上讲不应作为历史教育中的方法目标而出现。历史教育中的方法目标,也不能完全照搬专业的史学方法,而应该结合中学历史教学的实际,从中筛选出学生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方法来,构建出中学历史教育的方法目标体系。这种方法目标体系,不必如史家成一家之言,而应吃百家饭、着百衲衣,采众家之长;不必逻辑严密如金箍铁桶,而应切实为学

生成长之所需且有实践之可能。依据这样的原则,在借鉴美国国家历史课程标准的基础上[3],左半部分为能力,右半部分为方法。能力是“掌握和运用知识技能的条件并决定活动效率的一种个性心理特征”。[2](1046)方法则是“解决思想、说话、行为等问题的门路、程序等”。[4]能力较为抽象,方法比较具体。根据我们的常识,如果学生善于用具体的方法来攻克难题,那我们也就常常可以判断其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较强。因此,笔者将能力与方法关联起来,以使能力不至于失之空疏,方法不至于沦为技巧。在能力与方法的分类上,笔者提出了三种能力和十四种方法,依据的标准是学生思维的对象———史料、史实、结论。毋庸讳言,史料是历史学习的重要载体。对于史料的理解是否充分、是否得当,关系到后人能否从历史的痕迹中勾勒出历史的脉络,品嗅出历史的气息。因此,学生应该懂得处理史料的基本方法:如史料的分类,不同史料的特点及在应用中的陷阱,区分事实与观点,挖掘显性信息与隐性信息。至于对史实的解释,当然也是历史学习的魅力所在。在当今的历史教学中,一些历史教师变身为史料讲解员,没有史料就不会讲课。因此,如何富有想象力、富有逻辑力、富有感染力地解释史实,理应成为教学目标之一。解释的方法多样化,如历史主义、形式逻辑、辩证逻辑、历史唯物主义、各种史观。至于构建结论的方法,是希望学生懂得做出结论要慎重并有一定之规,能做到史论结合、史论统一,能对历史问题提出自己的合理认识。

三、“过程”能否成为目标

有的学者认为,我国新课程改革提倡的“过程与方法”就是生成性目标。这种说法其实是值得商榷的。生成性目标(evolvingpurposes)最早是由英国学者斯滕豪斯提出的。所谓生成性目标,是指过程取向的目标,关注的不是预先规定的目标,而是强调教师在活动过程中提出的相应目标。斯滕豪斯认为,教育由四个不同的过程构成。它们分别是技能的掌握、知识的获取、社会价值和规范的确立、思想体系的形成。如果说前两个过程尚能用行为目标陈述的话,那么后两个过程则是无法用行为目标表述的。他认为,设计教育活动时不应以事先规定的目标为中心,而要以过程为中心加以展开。“生成性目标”强调过程的不可预测性,强调师生在互动过程中不断产生教学的目标。生成性目标要求教学是开放的,对教师的要求比较高。生成性目标因为不是预设的,因此事先

无法规定,也就无法陈述。但是,生成性目标要求教师设计出开放的教学活动,以便能够有足够的教育空间产生出有意义的教学目标。由此可知,在斯滕豪斯的本意中,生成性目标强调的是目标的生成性,即目标是在教学过程中生成的而非预设的,至于目标自身,仍然是价值观和方法论,而不是“过程”。换言之,过程中能达成某种价值观或方法论,这不足以论证过程本身即目标,因为在这种情况下,过程只是工具和手段;只有当过程自身蕴含某种价值且必须为学生所学得时,过程才能成为目标。现代心理学把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其中,程序性知识是“怎样做”的知识,以产生式来表征一套办事的操作步骤。所谓产生式(production),是一种“条件—行动”的规则,“如果怎么样,就怎么样”。在历史学习中,学生掌握一定的程序性知识是必要的,是其恰当运用陈述性知识、灵活选择策略性知识所必需的。历史真相的发现虽是历史学习的一个重要目的,但绝非唯一目的。从历史学习中获得思考问题的程序与策略,也是不可或缺的。所谓过程,是指“事情进行或事物发展所经过的程序。”[4](525)在历史学习中,历史思维所经过的一般程序,亦即历史思维过程,应该成为目标。也就是说,教学过程不是目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习得的程序性知识才是目标。

比如说,在分析一项历史文献时,教师可要求学生考虑以下六个问题:(1)该文献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作者是谁?(3)写于何时?(4)写于何地?(5)写作缘由?(6)为什么该文献在整个历史背景中占有重要地位?笔者将之概括为“历史文献分析六步法”,这种分析方法应该为学生所熟练掌握,这样学生才不至于沦为历史文献的奴隶,而成为驾驭历史文献的主人。很多教师在讲《戊戌变法》时,喜欢引用这段材料:人人封章,得直达于上。举国鼓舞欢蹈,争求上书,民间疾苦,悉达天听。每日每署,封章皆数十,上鸡鸣而起,日哺乃罢。———梁启超《戊戌政变记》在分析史料时,教师将文言文变为白话文,归纳中心大意,最终引导学生得出“戊戌变法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这个结论。如果我们按照“历史文献分析六步法”来分析,却可以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内容:变法得到了全国人民的普遍支持;光绪皇帝勤政、民主。作者:梁启超,戊戌变法当事人之一。何时:戊戌政变结束后的两三个月内。何地:梁启超等人流亡海外时而作。缘由:海内外的舆论大多指责康、梁(康有为、梁启超———

编者按)误国。康、梁要为自己的行为辩护,而且,他们还力图争取海外舆论的支持,以解救光绪皇帝。地位:这样特定的写作背景和目的,决定我们不能完全相信梁启超的话。变法是否真的得到全国人民的支持,光绪皇帝是否真正勤政和民主,仅凭这段材料我们还无法下定论。和同时期的其他材料作比较,我们会发现,戊戌变法的群众基础比较薄弱,这也是学术界公认的观点。总而言之,梁启超的叙述夸大其词。对此,梁启超自己也是承认的,他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说:“吾二十年前所著《戊戌政变记》,后之作清史者记戊戌事,谁不认为可贵之史料?然谓所记悉为信史,吾已不敢自承。何则?感情作用所支配,不免将真迹放大也。”[5]后代学者也认为:“《戊戌政变记》实为康梁应急的政治宣传品,而非纪实的信史。梁启超介绍戊戌变法的有关史事时,不仅仅关心历史的真实,也考虑自身所属的政治派别的现实利害。这种动机使得《戊戌政变记》的描述带有康梁固有的党派色彩和偏见,也使以其为蓝本的戊戌变法史的基本叙述框架潜藏着一定的风险,研究者的视野与价值标准可能为康梁所左右。”[6]既然如此,我们学习戊戌变法这段历史,是不是就要完全抛弃这段史料呢?不是的。现代史学理论认为,史料中的主观性也是有价值的。以梁启超的这段史料而言,梁启超写《戊戌政变记》时的心态,本身就已经成为不可更改的客观历史。从上述案例我们可以得知,在分析史料时遵循一定的程序是有价值的,是学生学会批判思维、不为史料所惑之所需,因此理应成为历史教学的目标之一。再比如,课程改革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如何独立思考?要不要有一个基本的、学生能操作的思维过程?比如,面对一种新颖的观点(或材料),学生该怎么办?从哪一步入手?如何得出自己的结论?笔者试着提出“批判思考四步法”:(1)该观点(或材料)的作者、背景与动机是什么?(2)有无与之相反的观点(或材料)?(3)有无与之类似的观点(或材料)?(4)比较、归纳你所搜集到的观点(或材料),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以上内容,仅限于论证历史思维过程可以成为目标。由于历史思维过程的开放性与复杂性,笔者难以一一列举可以成为目标的历史思维过程。在课程标准中,也没有这个必要罗列历史思维过程目标。笔者只是提出一个原则:要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必须从具体的思维过程与思维方法入手。过程(程序性知识)即规则与步骤,无规矩不成方圆;而方法(策略性知识)则是固定程序的灵活变通。高中历史教育目标是

一个大问题,以上只是笔者的一孔之见,因学识所限,粗漏之处必不会少。之所以不揣浅陋提出来,是因为历史教育中急切需要将过程目标明确化、能力目标体系化、方法目标具体化。如果这篇小文能对高中历史教育目标的探讨有所裨益,余愿已足。

第四篇

一、给予充分的阅读时间

在进行历史教材的自主阅读的时候,首先要给予一定的时间保障。时间不宜过长,阅读的内容也不宜过多,最好是和教师教学的内容同步,在教师讲解之前先进行一次通透的阅读,教师讲解过之后,再进行第二次阅读,这次阅读要读两遍左右,经过作业练习之后还要再进行一次阅读,这次阅读也要读两遍左右,对出错的地方要加深记忆,同时巩固已掌握的知识。最后,就是在学习过一段时间后的复习阅读。

二、对教材的阅读要做到精读

在学习任何一门课程的时候,精读都是学好这门课程的捷径。精读就是要对教材的每一个段落都进行阅读,阅读之后要按照从主到次的顺序对知识进行整理和归纳。对于重要的历史人物,包括事件发生的地点、原因、过程以及结果和给后人的影响与启示等都要分别归纳出来。同时,还可以根据不同的历史知识和其他的学科进行结合和参照,从而更加全面地加深对教材的理解。

三、教师要做一个良好的指引者

教师的指引作用是发生在多方面的,既包括指引学生走上良好的阅读习惯之路,也包括及时地纠正学生出现的问题。在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时候,教师就要给学生指明正确的阅读方法,即对每一章节引言的阅读。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引言,其实是富含了丰富的内容的。既能够说明本章知识所涵盖的重点,也能说明这些知识所涉及的和各个国家有关的内容。通过对引言的阅读,能够基本上了解这个章节在内容上的安排,然后根据自身的时间和理解能力,恰当地安排自主阅读的时间,从而达到提高自主阅读能力的目的。总而言之,历史知识的学习对于高中的整个学习以及个人综合素养的培养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要善于运用历史教材本身的特点,加强培养高中生的历史自主阅读能力。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反思

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的有效教学反思 高三历史转入了第一轮复习后,我经常在课堂地遇到这种的尴尬情景: 我环视了一下学生:“同学们,今天我们复习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第一个问题,百家争鸣是在怎样的背景下产生的……”我边说边转身,面对黑板,奋笔疾书。身后一片悉悉索索的声音。转过身来,发现正对讲台的几个学生做长颈鹿状,视我如无物,目光直达黑板。我下意识地向讲台边挪动了一下。“背景一是……”“背景二是……”二十分钟后,随着教学进度的不断推进,许多学生笔尖移动的速度逐渐放缓,直视黑板的目光也渐渐和课桌形成45度角,神思恍惚。我决定提问。 我活动了一下有些发酸的手腕,问:“下面请一位同学来回答一下,儒家思想中的合理成分有哪些?”低垂的脑袋立刻应声而起,目光的转动速度也明显加快,快速翻书,轻声交流,凝眉思考。接下来我问学生答,注意力终于又集中了,效果还不错。但十分钟后,我发现如果这样问答下去,这一节的教学内容将无法完成,无奈我只好又转回到讲述法。 最终临近下课时,一些学生在老师冗长的讲述和连续机械的抄录笔记的袭击下,显现出满脸的疲惫与茫然。 回到办公室后,学生疲惫与茫然的神情依然在我眼前闪现,我陷入了深思…… 自2011届开始,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改变了老教材的通史教学模式,将其分成了必修和选修两大部分,同时以25个学习专题为串联,中外史混编,将高中历史内容重新排列组合。这种课程设置的板块模式,一定程度上改革了以往一些初中和高中知识重复的问题,但却造成了现实课堂教学中的诸多不便。如,这种设置方法,分割了历史知识间的统一性和整体性,使同时期密切相关的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的内容分割开来,造成了时序和因果关系上的混乱,也容易造成学生知识学习的混乱,学生整理知识时普遍感觉无从下手;同时,这种模块排列与高考突出综合能力的要求有较大差距,研究近年来的高考试题不难发现,试题比较重视对历史阶段特征相关知识的考查。正因为如此,我认为在高中历史第一轮复习中采用模块整合、通史复习的教学方法,是目前解决现有教材诸多弊端的一项较具有针对性的措施。但是,由于采用模块整合的通史复习教学模式,没有现成教材,再加上本届学生在高二阶段没有结束全部高中阶段基础教学内容的教学任务,造成了高三复习阶段时间紧迫、任务繁重的现状。所以我一直以为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中学生当然都需要记笔记,并且为了能够在预定时间内完成一轮复习任务,老师也只能使用传统的讲述方法进行教学。我从未想过学生会因为既要跟着老师思路走,又要快速完整的记录笔记而疲于奔命,失去了自主思考的空间。也未认识到学生笔记的内容实际上仅仅是对老师讲解内容的机械复制,学生们一般没有时间及时将课堂所讲进行归纳总结,等到课后再想总结,则事过境迁,对授课内容记忆已经不再完整,课堂笔记便成为残缺不全的、不系统的知识记录了。最后的结果老师和学生都感觉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课堂教学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出现典型的低效教学。 那么,当一轮复习遭遇课时不够,教学任务重,学生笔记压力大的时候,我们如何精讲教学内容,减轻学生的笔记压力?又如何能提高学生的课堂注意力,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避免低效,达到良好的课堂学习效果呢?下面针对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中出现的问题,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方面出发,浅谈一下自己的一点体会,请同仁批评斧正。 在平时的教学中采取四步走的教学环节设计应该是解决低效教学的方法之一。第一步,避免以往第一轮复习中“多而全”、只注重细微的知识,而忽略了知识体系的连贯性的做法,按照世界史、中国史两条线索,时空结合,整合原来的三个专题模块的知识,在正确解读《课程标准》的前提下,根据有关参考资料和教学经验,综合整理人教、岳麓、人民、大象几个版本的知识体系,删繁就简,提纲挈领,突出主干,绘制出完整且力求精炼的知识结构图表,尽量减少学生重复记忆的工作量,给学生提供出清晰的知识线索,为进行高效率复习打下基础。第二步,为提高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增加学生的参与互动,可采取填空题的形式。主要

高中历史教学反思与总结

高中历史教学反思与总 结 标准化工作室编码[XX968T-XX89628-XJ668-XT689N]

高中历史教学反思与总结 随着新课改的展开和新课程的实施,原先的教育教学理念、方法、范围和过程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的课堂教学的要求和实施也必然随之发生改变。通过教学实践和实地调查,现就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和实施策略谈一些认识。 第一、问题。 1、初高中历史教育现状和知识的衔接问题。 新课程的编写采用了专题的形式。而这应建立在学生掌握通史的基础之上。 2、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问题。 新课标在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理念有三: (1)新课标要求教学的知识应注重实用性。历史教学主要是为了传授历史知识,但更重要的是为现实服务(学生个人修养的培养和对历史的借鉴); (2)教学过程中以学为主,真正做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教学活动中采用探究式教学,引导好学生自主学习。还要注意将课程内容的实用性与不可回避的高考应试教学的关系处理好;(3)讲究把教学延伸到课外。课本的知识容量有限,很多现实有用的知识课本所及甚少或者根本没有涉及,教师必须要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提供自学所需用资料的介绍。如此这样,在具体的教学操作中如何才能更好的去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呢确实是个难题。 3、知识的整体性、系统性问题。 因为新课程采用专题的形式编写教材,所以专题内知识的完整性和本专题知识与其他专题的联系问题,都很难把握。而知识的系统性不强,要给学生一个完整的知识并培养能力就不得不进行必要的补充,课时就显得严重不足。 4、高考方案问题: 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新课程一方面主张实行学分制,一方面又不可避免地要求学生在高考中以成绩论成败,这无异于“以己之矛攻己之盾”。只要有高考压力的存在,探究、创新、自主精神等等不在成绩中明确反映的内容是不会被重视的,实施新课程的理想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实现。 第二、实施策略。 (1)、要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 创新思维、更新观念是适应新课改的前提 观念的更新是一切创新手段实施的根本。没有新理念、新定位、新角色,只有新课标、新教材、新知识,还是旧课程,没有新成效。为此,应该重点转变三个方面观念:一是转变对新课程的认识,即用新思维、新方法,不能守着旧框框、老套套;二是转变自身角色,由传授者变为启发者、引

高三历史教学反思精选

高三历史教学反思 一、眼中有高考 高考是学生考,但离不了老师的引导、指导,所以要让学生考得好,首先老师引得好,“引”的关键是老师时时眼中有高考,事事围绕高考转.我们的做法是: 1.合理安排高考复习时间 为了保证高三有充足的复习时间,在学期初,我就结合以往高三辅导经验,按市统考要求,拟定了三轮复习计划,力争做到一轮夯实基础,二轮狠抓提高,对于第三轮复习,“调整(心态)、巩固(基础)、充实(补漏)、提高(能力)”的八字方针,逐步提高学生成绩及能力. 2.研究高考收集高考试题 高考结束后,我们注意收集各地高考试题,并把它们与前两年的高考试题进行分类分章整理,仔细研究试题特点,做到心中有高考、心中有试题.在教学过程中,随进度和教学内容适时调出使用,这样学生既熟悉了近年的高考难易程度新颖程度,对高考不再那么恐惧;同时还可排出一些刚考过的考点,减轻复习的负担. 3.关注社会热点以现实的热点带动历史知识,以历史知识去解读热点,编制热点小专题.不过,一些特别热的点往往命题时表现并不明显.因此,复习中也不要太强调,以免淡化对其它基础的掌握. 4.团队协作备战高考 这里的团队包括教师团队,更包括教师与学生的班级团队.与备课组的教师共同研究、分工协作备战高考;与学生多沟通,对学生多帮助,多留时间给学

生,大家齐心协力奔高考. 二、学、练为高考 为了让学生考好,就要让学生把知识烂熟于心,还要让学生把知识用得得 心应手. 1.夯实历史基础知识 一是要将课本读“薄”,在认真钻研教学大纲、考试说明和近年的高考试题的前提下,有选择、有针对地将课本里大量的阅读文字和不少孤立、静态的 陈述性语句,以及夹杂在字里行间的相当部分的修饰性词句果断删减,减轻学 生的负担,提高备考的效度. 二是将课本读通,充分利用课本的目录,探求章目、子目录之间的内在联系,做到融会贯通,深化理解;同时又能系统化课本知识,形成知识网络. 2.有针对性地自编试题就非常重要和有用.这类考题考查内容主要是与市 诊断考试以及高考同步,试题形式与高考题相同,检测时间控制在40分钟左右.在每一次诊断考试前准备多套,集中训练,效果很好. 3.考前强化训练高三的考试有点多,综合的月考、学科的单元考、专题考,似乎一个都不能少.但我认为学科检测在日常应减少一些,以增加学生阅读教材、领悟知识的时间. 三.心中有学生 1.赏识、尊重学生 与直属校比较,我们算是二流的学校;与理科生比较起来,我们的学生绝 大多数是三流学生.整理知识体系、记住该记的知识点、有不错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对他们来说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赏识学生的微小进步,理解学生的一次次的失败,会让学生心理上更能感受学习的快乐与兴趣.

浅谈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反思

浅谈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反思 发表时间:2017-07-27T09:37:06.693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7年8月第288期作者:张彦珠[导读] 地位低,突破小。新课标改革以来,历史课也被列入学生必学的基础课程,在课时上学校也要相应增加。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第一中学730600 摘要:历史课程作为传统课程,教学地位却从未提高过。受到中高考升学率的强劲压力,历史一直处在教学过程中被忽视、被冷落的位置,以致历史教学在这些年来从未有过显著的进步和发展。因为历史课备受冷落,历史老师在学校的地位也可想而知,被忽视成为一种习惯,导致历史老师也很少回去反思自己教学中的不足,用以提高自己今后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本文就历史教师在教学上遇到的困难,历史教师在教学中的反思并在反思中得到的经验,以促进自身的成长等问题,开展研究、探讨,寄希望于对我国的历史教学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历史教师反思进步成长 一、历史教学现状 1.地位低,突破小。新课标改革以来,历史课也被列入学生必学的基础课程,在课时上学校也要相应增加。但新事物到来后的一段时间内,不会在朝夕间得到多数人的认可,就如当今的历史课程,虽然国家在新课改中要求历史课为基础课,必须让学生好好学习它,而在实际教学中,历史课程的地位还是相当低。对某校历史课程课时的调查中显示,学生每周上历史课最多只有三个课时,这其中包括高中的文科班。看到这样一个数据估计令大家触目惊心,但这就是事实,只能接受。 2.交流少,研究少。历史课因为不受重视,在教学过程中不论是省市还是学校都很少组织交流研讨会,所以历史课是很少融入新的见解、新的想法的一门课程,大多数历史老师仅凭以往的教学经验或教学课件对历史课程进行生硬的讲解。在这种教学模式下,不仅学生学不到应学的知识,就连历史课本身也是没有进步和发展的。 历史课程虽是对过往事件的一种认识和了解,看似不需要太多的技巧,实际上却需要更多的思想汇聚。要解读一门学科是十分困难的事情,如果没有更多思想的碰撞,单就一种思想偏执地思考历史事件所带来的警示和借鉴,很容易陷入一种思想局限的窘迫之中。所以,历史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加入更多的交流,组织更多的研讨会。 3.师资少,素质低。师资不够且素质较低是我国历史教学中长期存在的突出问题。综合观察各大中学的历史教师,可以清晰地发现,历史老师只有寥寥数位,且大部分不是历史系科班出身,对历史的了解大多局限在简单的基本历史课本之中,自身在课后也没有对相关的一些历史读物有研读的精力。 二、教学反思的必要 1.全新教育理念的要求。新课改要求高中历史教师从知识传授者向能力培养者的角色转换,无疑反思性教学是让高中历史教学达到这个目的的有效途径。为适应教育要求,完善教学方式,提升教学质量,开展反思性教育是大势所趋。新课改之后,体现了更为人文化的教育理念,学生是教学中的主体,传统的教育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时代的要求,历史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进步、不断成长,是一个时代的要求。 2.教学目标的要求。传统的教育方式无非是以课本为主,老师带领学生学习课本。事实证明这样的教学方法并不是很适合学生,尤其是历史这样一门看似死记硬背,实际更需要开拓性思维的课程。死板的教育模式禁锢了学生们的思维,在这样的模式下,取得的教学效果、教学目标十分有限。历史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反思,就能发现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更多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他们一是自己会主动去寻找答案,这样他们的知识储备在无形之中就增加了;二是他们的反思可以影响他们的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也不断地思考,尽量做到由此及彼、举一反三,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也不断求索,最终他们也会在自己努力中获得答案,还拓展了学生们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 三、教学思想的反思 传统的教学思想是教本思想,课堂以老师为主,主要是老师为核心带领学生学习。在历史课的教学中,大多是照本宣科,既没有可疑点让学生提出疑问,也没有创新点让学生产生兴趣。这样的教学不仅浪费时间,还没有效果和意义。历史教师应在教学中反思:第一,备课反思。备课是教师在上课前针对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做的一系列准备。在备课阶段历史老师就要对所教授的内容做反思思考,多问问自己为什么,多给自己提些问题,思考自己的教学方式还有哪些不足和缺陷。 第二,课中反思。在教学课堂上,历史教师要多引导学生思考,如果学生对自己所上课程没有兴趣,老师就要反思:今天的内容有没有超出学生的学习能力范围?有没有与之前的课程有很好的联系?是不是可以从中穿插些别的内容…… 第三,课后反思。课后反思是对一天课程的一个总结和反省,是发现不足的最好时机。历史教师在上完课后,要对自己一天上课的情况进行一个中肯的评价,总结自己在课上的优势与不足,反思在课上还有哪些工作不到位,从而在反思中不断地得到提升。课后反思是历史教师教学反思中的关键一步。 参考文献 [1]周明芬高中历史反思性教学初探[J].中学教学参考,2010,4,(48),56。 [2]陈澎高中历史反思性教学在新课改中的应用研究[J].治学之法,2011,4,(28),66。 [3]胡佳波探析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反思性教学的实践措施[J].教学实践,2013,1,20。

高二历史教学反思2000字

高二历史教学反思2000字 高二历史教学反思怎么写?下面为大家推荐2篇优秀的高二历史教学反思2000字范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针对高一三历史的教学特点及第一次怀化市统一命题考试成绩,认真研究如何上好复 习课,力争通过复习课让学生的成绩有一定的提高。 高二历史教学反思2000字一 兴趣是人对一定事物和活动带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内在倾向性。孔子说过:“知之者不 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现代心理学研究已经证明,兴趣是学习中最活跃、最主 动的因素,是学习的内在动力,同时也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动机产生的主观原因, 具有追求探索性。 统计数据显示,中学历史学科是学生最不喜欢的课程之一,被视为“枯燥、没意思的课”。我个人认为这除了教材过于庞杂、概括、枯燥之外,教师没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历 史的兴趣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激发和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是高中历史教学成功开 展的前提和基础,它使学生有持久的学习积极性,为良好教学效果的达成提供保证。 刚刚进入高中的新生,对高中历史课程的学法还不了解,因此在课程开始之初就必须 着力于“活化”历史教材,在一开始就能让历史带给他们一种轻松和快乐。培养学生学习 兴趣的方法多种多样,除采用直观教学手段展示物品、图片,或者影视片段,讲述历史典 故外,还可以运用诙谐的语言来讲述历史,把死气沉沉的历史课变得生动活泼,让学生在 快乐中学习,在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 实践证明,在一开始就历史科给学生带来愉悦,能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兴 趣中进步”。相反,如果一开始就把学科知识拔高,不仅会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更会使 学生对这一学科的学习失去信心。本文由一起去留学编辑整理。 一、“学为人师,行为规范”——以身作则是有效开展教学的保证 进入高三下学期,学校教学工作也以高三迎考为核心了。对于整体的安排是必要的。 比如进行市统一举行的适应性考试。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及时地检验并训练学生所学,也会 给教师在教学进度上带来一些影响。除需要细致研究适应性考试试题,明确高考方向外, 还应对预先计划进行适当调整。但总的调整原则是既要完成学科规定的教学任务,也要在 调整过程中充分体现高考的方向。比如在二模后,学校加大了对学生高考模拟考试的训练,在选题中就要切合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依据大纲要求及考试方向来进行。 “学为人师,行为规范”,这是北师大的校训,它告诉教育工作者,学识丰富是教书 育人的基础,而品行端正、为人师表则是赢得学生尊敬、有效开展教学的有力保证。很多 事情教师喊破嗓子,却不如自己先做出样子。事实证明,一个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既少不 了言传,更少不了身教。

高中历史教学反思(3篇)

高中历史教学反思(3篇) 高中历史教学反思是每一位历史教师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的指正和批评!以下是高中历史教学反思,欢迎阅览! 高中历史教学反思【1】 时光飞逝,岁月如梭,不知不觉中我已走过几年的历史教学,几年的教学生涯,让我深感历史教学任重而道远,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工程。同时也让我深深体会到历史教学的乐趣,总有让我挖掘不完的东西。下面我对初中历史教学作以下反思,与大家共勉。 首先,把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一个关键性问题,联想式教学方法是更好地结合学生的特点,通过纵向联系及横向联系,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显著的教学效果。 新课程实施以前的教学大都是为了适应应试教育,因此教师大都是以讲解、概括为主,学生则是听众。现在新课程实施以后的内容,更多的是结合学生的时代特点,同时要求教师改变过去“填鸭式”的教法,要求教师还学生以课堂和学习的自主权。其实教与学是交往、互动的,师生双方相互启发、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情感,体验观念,从而达到共识,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因此,我个人是根据教材,以点拨为主,让学生发挥想象,联系已知知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与教师共同探讨,步步引申,让学生在知识的生

活海洋里尽情畅游。这种以教师的点拨来启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教师共同进行探讨、交流的教学方式,我把它叫做联想式教学。 这种教学方式正好适合学生的时代特点。因为现在的学生,他们成长在改革开放以后,接受的思想是多元化的,头脑中没有太多的条条框框;获取知识的途径是多渠道的:电、电视、杂志、书刊、网络等,因此获取知识是多样化的,也有真真假假的。他们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各方面都知道一些,知识可谓五花八门,当然这其中也包括大量的历史知识。他们知道美国布什再次当选总统和这次“海啸”带来的灾难,知道当今中国“韩流”“肆掠”……他们勤于思考,经常对现实的问题要问个为什么,却似是而非,容易被事物的表面所迷惑。他们拥有强烈的好奇心,旺盛的求知欲和敏捷的记忆力,这就使他们想象力丰富,思维能力极大的广阔性,善于独立思考。 高中历史教学反思【2】 世界历史已基本教完,在复习之际,回顾世界历史上的五次瓜分,浅析对五次瓜分的理解与总结。 在人类历史上,列强对世界的几次主要的瓜分可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15世纪-16世纪,葡萄牙和西班牙对世界的瓜分。 1494年,葡、西两国签定了“托尔德西里雅斯条约”,规定在佛得角群岛以西370里加处,自北极向南极划一条假想的分界线。此线以东新发现的土地归葡萄牙所有,以西归西班牙占有,此即臭名昭著的“教皇子午线”。1529年,西、葡两国又在萨拉哥萨签订新

高中历史教学论文高中历史教学方法

人的知识是通过各种感觉器官获得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交叉刺激学生的感觉器官,让学生耳闻目睹、口诵心维,读读写写、讲讲练练,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这样做,可以拓宽学生获得知识的信息渠道;还可以使课堂教学轻松愉快、生动活泼,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依据这样的指导思想,我在上历史课时,结合师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创造了一些新的教学方法,谨此罗列,以求抛砖引玉。 历史课的知识串联法 所谓知识串联法,就是抓住历史线索。这线索犹如网之纲,纲举目张,基本知识就会一网而尽。历史知识一般由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几个基本要素构成,上历史课必须把这些基本要素讲清楚,这是历史课与其他课程的最大区别。这些要素又可演化成为历史的基本线索,并以这些基本线索把相关历史知识串联起来,好像用线串珠子一样。 比如,以时间的推移为线索,列出大事年表;以空间的转移为线索,按一定的地点、区域或国别范围来讲授历史;以人物的活动为线索,一个重要的历史人物(无论是正面的还是反面的),往往贯穿了整个时代,中国民主革命史与孙中山、毛泽东的名字几乎密不可分;以历史事件的发展为线索,讲清起因、经过和结果,就可以知道每一种历史现象的兴衰过程。此外,还可以把握一定的社会矛盾为线索,分清两个历史发展阶段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对抗性矛盾和非对抗性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解决矛盾的基本方式(改革和革命),以及矛盾产生、发展、激化和消失的过程。用马克思主义的矛盾论原理来分析历史问题,我们就会发现一切历史事件都是由一定的社会矛盾引发的,而历史事件又是由人的活动构成的,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都必须同一定的社会矛盾联系起来,如评价历史事件的性质要看其主要方面,评价历史人物的作用要一分为二。 可见,历史教学抓线索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线索反映了教师的教学思路,教学思路又是由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及教学条件来决定的。一个成熟的教师,其教学思路必然是十分清楚的,有条不紊的,符合学生的认识水平和思维方式的,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要采用不同的思路来组织教学。 1

浅谈教学反思与作用

浅谈教学反思的写法 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反思的本质是一种理解与实践之间的对话,是这两者之间相互沟通的桥梁,又是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心灵上的沟通。 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反省、思考、探索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它具有研究性质。 怎么写教学反思 笔者根据自己平时积累的教学反思,谈谈如何撰写教学反思。 一、写成功之处 将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的教学目的;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某些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的过程;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教材的创造性使用等等,详细得当地记录下来。例如:“阿基米德原理”是初中物理的一大难点,备课时对教材进行了处理,变一课时为二课时。课后的反思写着:本节课用了2课时,第一课时探究浮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第二课时探究“阿基米德原理”。学生通过自已制作的溢水杯,通过猜想、验证,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都得到培养。“F浮=G排”这个难点得以循序渐进的突破。比起以往的教师演示,一节课完成任务,学生的收获更多。事实说明:课堂上应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主地学习,而不能急以求成,特别是难点,学生的感性认识比教师讲解更重要,切记!这样把教学反思详细得当地记录下来,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还可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

进、完善、推陈出新,提高理论水平。 二、写不足之处 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对它们进行系统的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可为成为今后教学上的教训,少走弯路。例如:在“光的反射”备课时,由于器材的限制,本节课采用演示实验。但课后写着:本节课由于器材的局限性(光路板变形,光源有限)无法做分组实验,使本节课把“光的反射定律”硬灌到学生脑中,是一堂失败的课。这对学生十分不利,今后应多研究实验,摸索分组的器材如何收集和改进,方为负责任的做法。又如“科学探究:摩擦力”一节的反思:有些组只知道验证摩擦力与粗糙度的关系,没有验证与压力的关系,说明实验前这部分学生只猜想到与粗糙度有关,也说明探究前教师引导不够到位,如何进行探究前的引导,今后要多思索。这种反思具有批判性,能为今后的教学起着指导性的作用。 三、写学生创新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总会有一些奇思妙想,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特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学生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因此,将其记录下来,可以作为今后教学的丰富材料养分。例如在“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中,学生在探究小球沿斜坡下滑的速度如何变化后,提出:当斜面长度不

历史教学反思

历史教学反思 据调查,高中学生喜欢历史,但不喜欢历史课。学生不喜欢历史课既有教材的原因,也有教师教学的因素。反思我们的高中历史教学,不得不思考高中历史究竟该怎么上?优秀的高中历史课应当具有情感性、人文性、历史性、文化性。对照上述历史课“四性”,反思目前我们的高中历史教学,还存在诸多薄弱之处。如何让学生喜欢历史课,提高高中历 史教学质量,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 一.加强史实教学 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是一个由感性到理性的过程。《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中写到“学习历史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不断积累历史知识,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过程。”感知历史阶段主要向学生呈现历史上的人物、事件、制度、现象等具体史实。感知历史阶段,学生不仅是掌握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发展能力,受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熏陶。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忽视、削弱感知史实阶段是存在的,自觉不自觉地抹煞了感知史实阶段的内容和意义,影响历史教学效果。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怎样加强史实教学呢?首先教师要认识史实教学在学生历史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其次是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尤其是直观教具和多媒体的使用,使史实能生动地再现历史形象。再次是补充丰富、具体的史实,历史细节越清楚学习印象越深刻,甚至终身难忘。历史教师要在史海中筛选典型、鲜活、有穿透力的历史细节。例如,我在讲新文化运动中的文学革命时,给学生讲了胡适印章的故事。有一次,胡适得到一块上好的鸡血石图章料,决定用它刻一枚私章。他交待篆刻师傅,刻“胡适之印”即可。篆刻师傅认为胡适是白话文的提倡者,是用白话写文章的大家,影响这么大,怎么刻图章还用“之乎者也”一类的字,于是自作主张地把“胡适之印”改刻成“胡适的印”。三天之后,胡适收到印章,发现上面刻的是“胡适的印”时,哭笑不得。通过这个事故学生对胡适在文学革命中的重大 影响印象非常深刻。 二.培养学生质疑意识与方法 历史教学中较为普遍地存在教师教教材,而不是用教材,把教材知识视为真理,奉为神圣,要求学生死背史实和结论,质疑意识缺失。 基本史实和历史结论构成历史的陈述性知识。历史知识具有客观性又有主观性,即二重性。客观性指史实的客观性,主观性是指结论的主观性。历史结论是教材编写者对史实的解读,具有时代性和主观性。史实是虽然具有客观性,但也不能说就是绝对的历史真实,可能个别史实也是谬误。历史结论具有时代性和主观性,我们更需质疑。例如,列宁指出帝国主义是垂死的、腐朽的资本主义,而今帝国主义是垂而不死,很多方面我们还要学习借鉴。再如,经济危机在旧教材中认为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现象,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造成的。而今年从美国爆发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在全球化的当今时代,哪个国家能逃脱经济危机的厄运?还有,在旧教材中对国共两党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评价是否客观、公

初中历史教学论文 浅谈对历史高效课堂的认识

浅谈对历史高效课堂的认识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是一种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复杂性活动。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学生在掌握知识的道路上,没有迈出哪怕是小小的一步,那对他来说,这是一堂无益的课。无效的劳动是每个教师和学生都面临的最大的潜在危险”。课堂教学应该是多种样式、多种方法,竞争与开放并存。真正的历史课堂应该是高效的课堂。那么,什么是高效课堂呢?我认为,高效的课堂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获得明显或协调的发展。对教师来说,高效的课堂教学是促进学生高效学习;对学生来说,高效的课堂教学让学生得到显著提高和发展。 在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进行的今天,历史高效课堂究竟应该如何实现?以下几个方面是我的几点认识: 一 、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钻研教材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前提 历史新课程标准是我们历史教学的领路者,必须认真学习新课标,领会课程设计的新理念与新思路,明确历史学科的教学目标,做到有的放矢。历史教材是教学的基本工具,历史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充分把握教材,精心设计教学方法,历史教师更应有渊博的专业历史知识,具有扎实的教学基础。这离不开我们历史老师的不断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和史学理论,不断汲取知识充实自己。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实现课堂的高效。 二、 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关键 兴趣是人的一种带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学生对所学知识一旦产生兴趣,就会产生一种对知识的好奇与渴望,就会探究其中的奥秘,主动、积极地去探索,从而提高学习效率。那么如何利用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历史的兴趣呢? 1、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学习兴趣 由于历史学科的独特性决定学生学习有一定困难,学生学习兴趣的调动显得更为重要。我在教学中适时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幻灯、录像、电脑等多媒体教学,让学生走近历史,感悟历史,既有对学生的感官强烈刺激,又有对学生的强烈震撼,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创设游戏氛围,提高学习兴趣 游戏,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激发学生对历史课的学习兴趣。如《繁盛一时的隋朝》中“大运河的开通”一目,我设计了以下教学活动。把学生分为五队,分别代表大运河沟通的五大水系,用三张桌子代表大运河的起止点和中心,然后让学生说出桌子和学生分别代表的城市河水系及五队学生之间的四段运河的名称,通过这样的设计,学生精神为之一振,积极思考,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利用历史故事激发学习兴趣 在历史教学中,适当引用一些短小的历史故事,对学生有很强的吸引力。如学习“三国鼎立”时,引用三顾茅庐的故事:刘备先后三次去请诸葛亮下山,他的诚挚让人感动;学习科举制时,引用小说中“范进中举”的故事。小小故事使学生集中了注意力,也激发了学生

浅析初中历史“教学反思”

浅析初中历史“教学反思” 发表时间:2012-07-10T08:29:34.607Z 来源:《少智报(文综)》2012年第22期供稿作者:刘群 [导读] “所谓教学反思”就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实践过程的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 四川省资中县太平中学刘群 “所谓教学反思”就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实践过程的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教学反思”是教师在课后写的有关教学的心得和体会。“教学反思”是历史课堂教学的终结环节,它是立足于自我之外的批判地考察自己的行为及情境的能力。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的规律:“经验+反思=成长”。可见教学反思是一个教师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 我已从事初中历史教学接近十年,深感历史教学任重而道远,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工程。同时也让我深深体会到历史教学的乐趣。面对生龙活虎的青春少年,如何调动他们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显著的教学效果显得尤为重要。为了适应当前教育形势的发展,使自己尽快得成长、成熟起来,作为一名初中历史教师必须通过多种途径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 一、教学反思是具体做法 1.通过学生进行教学反思。 一个好的教师应该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如果有的学生在课堂上突然表现异常,那肯定是教学的某个环节出了问题。 2.通过教师本身进行教学反思。 根据新课程的要求,课堂上学生自主学习,讨论的时间比较多,但教师必要的引导,适当的点评,也是不可缺少的。 3通过请同事听评自己的课来进行反思。 俗话说: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如果教师对自己的课作了精心准备,上课时得心应手,往往很难觉察出自己还存在着什么不足,但如果请同事来听课以后,总是能找到自己还需改进的地方。 4.通过阅读教育专著和教学文献以及教参进行教学反思。 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的老师。经常阅读中外教育专著和优秀的教学案例,从中吸取营养并经常与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进行对比,不断反思,使自己不断提高。 二、教学反思写什么 写教学反思篇幅不宜太长,一定要抓住重点,有感而发,切忌面面俱到。一般说来,写“教学反思”应遵循指导性、实用性、具体性、借鉴性等原则,根据历史课堂教学的实际,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把侧重点放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记成功的做法。 历史课堂教学中,凡是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做法就是成功的做法,把这些做法记录下来,加以归纳总结,对于以后的教学是大有益处的。 2.记失误之处。 俗话说:“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对于教学中的失误,教师要正视,并及时如实地记录、分析、改正,从反面督促自己不断地加强理论学习、改进教法。对教学过程中疏漏、失误之处,要逐一记录,并对原因作深刻的分析和探究,作为今后教学的教训,为及时填补空白点和调整教学策略提供依据。教学中的失误之处,有的是自己觉察到的,有的是学生提及后觉察到的。 3.记反馈到的信息。 笔者最初教学时,自认为自己知识渊博,讲起来没够,结果学生不买帐。学生说:“老师,你讲多了,俺没有时间自学,独立思考了。”可见,教师应密切注意学生反馈上来的信息,及时收集、及时记录,及时反思。是啊,有时教师讲多了,重点不突出了,难点没有时间攻克了,教学方式单一、单调,容易枯燥。学生不乐意,这是何苦呢?经过反思,我调整了教学结构和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形成了“反馈——纠正——调整——反馈……”的循环链式,从而真正地实行了教为学服务的目的,也真正地提高了自己。 4.写怎么办。 知道写什么了,就要针对具体问题,找出对策,并写出这样做的科学理论依据。失误之处,就要写为什么失误?怎样不失误?是教学方法问题,就要通过实践,加以克服。是教材问题,也要及时记录,以免时间长了忘记了。 三、教学反思的重要性 教学反思有自觉性、超越性、个性化的特征,那我们历史教学就更应该重视教学反思了。新课程的实施对历史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历史教师使用的教材具有开放性,并且要求学生在历史课堂上充分展现主动性,要求历史课堂具有生活化倾向。历史教学反思则在一定程度上会让你保持可持续性教学效应,并弥补历史课堂上留下的遗憾。所以说历史教学的反思是适应新课程的必然选择。 1.对课堂教学进行自我评价。 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必须善于对课堂教学诸环节进行自我评价,找出优劣差距,分析得失原因,以期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2.总结教学经验,改进教法和学法。 课堂教学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双边、多边活动。因此,教法和学法就成为课堂教学的关键。教是学的导向,学是教的目标,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教学相长”。所以,每堂课结束后,教师应该在这方面认认真真地总结,努力做到教法、学法最优化。这样,日积月累,“教学反思”在教法和学法方面就会为课堂教学提供一些宝贵的经验。 3.更好地指导备好课和上好课。 教学经验的获得,是一节课一节课积累出来的,“教学反思”能够很好地把这些感性的经验上升为理性认识,它对教师今后的备课、上课等诸多方面都有借鉴、指导作用。因此,教师应重视教学反思的写作,切勿因“善小而不为”。 通过课堂实践,我真真切切体会到了反思对课堂教学的反馈指导,对教师成长至关重要。经验+反思=成长。积极参与教学科研,在工作中勇于探索创新,在行动和研究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反思水平,做一个“反思型”“研究型”的教师。大浪淘沙,回顾反思我不再一味重复昨天

高中历史教学反思

篇一高中历史教学反思如何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深入扎实的推进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呢?下面,谈谈自己的一些反思。 一、重视学情分析,是上好历史课的着眼点教学就是教与学,两者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教者就必然有学者。学生是被教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心灵的耕耘者,教课就要教到学生的心上,须在拨动学生心弦上下功夫。因此,了解和分析学生情况,有针对性地教对于教学成功与否至关重要。二、认真详实备课,是上好历史课的关键点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学生,又要备教法。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气氛和积极性,因此,我每天都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备课之上,认认真真钻研教材和教法,我仔细研读《历史课程标准》,经常查阅相关学科书籍杂志如《中学历史教学参考》、《中学历史教学》等,充分利用的优势,在网上搜索寻找资料,借鉴教法。利用多种形式丰富课堂教学手段,摆脱以往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嘴的教学模式。我充分利用我们学校在网络方面的独特优势,大力探索和应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如将制作的课件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大大活化了课堂教学内容,可谓声色并茂、图文并举。目前我正在积极探索网络型课件制作,使校园网络发挥更大的作用,让网络为课堂教学服务。因此可见,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还是很必要的。此外,学生课堂活动也是我常用的教学手段之一,如历史辩论、历史小短剧等。总之,无论是课件制作还是学生活动,都需要教师甚至是学生作好充分的课前准备,认真

详实的备课,才能让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学得愉快。三、善于课后反思,是上好历史课的落实点课前备课、书写教案固然重要,但课后教学反思,进行二次备课,更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熟与提高。这一点在我的教学实践中深有体会。在上《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一课时,说到当时实施的是计划经济,为了加深学生的认识,我让他们展示课前搜集的粮票、布票、钱币等。这项活动一开始备课时并未考虑到,是课后反思进行二次备课时才设计的,再次试教后效果非常好。通过课后反思活动,我由此而悟到一点拓展是一块非常重要的内容,如何设计好拓展练习,如何紧扣课文内容,让学生把知识从课内延伸到课外,进行多元的思维训练,是以后的备课中应该值得关注的。可见通过教学反思、及时反馈改进是非常重要的。众所周知,在每一次教学实践中都会有一些难以预料的问题或突如其来的插曲,有时学生的一个简单提问、课堂的一次突发事件,都会对原有的教学设计提出挑战。因为我们的教学对象是活生生的学生,他们有敏锐的思维、丰富的想象,有一定的观察力、思考力,喜欢突发奇想妙想,而且我们的教学对象、教学环境及教学体验总是在不断的变化。这些都是教师在备课时很难准确预料判断的。课后的教学反思则在一定程度上会让你保持可持续性教学效应,并弥补这个遗憾。教师在课后把这些突发事件记录下来,让教师及时回顾自己的教学是否适应学生的实际情况,对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对学生的表现和困惑、对教学的成功与失败进行理性的分析,通过反思、体会和感悟,就可以对本

高中历史教学反思与总结

高中历史教学反思与总结 随着新课改的展开和新课程的实施,原先的教育教学理念、方法、范围和过程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的课堂教学的要求和实施也必然随之发生改变。通过教学实践和实地调查,现就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和实施策略谈一些认识。 第一、问题。 1、初高中历史教育现状和知识的衔接问题。 新课程的编写采用了专题的形式。而这应建立在学生掌握通史的基础之上。2、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问题。 新课标在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理念有三: (1)新课标要求教学的知识应注重实用性。历史教学主要是为了传授历史知识,但更重要的是为现实服务(学生个人修养的培养和对历史的借鉴); (2)教学过程中以学为主,真正做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教学活动中采用探究式教学,引导好学生自主学习。还要注意将课程内容的实用性与不可回避的高考应试教学的关系处理好; (3)讲究把教学延伸到课外。课本的知识容量有限,很多现实有用的知识课本所及甚少或者根本没有涉及,教师必须要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提供自学所需用资料的介绍。如此这样,在具体的教学操作中如何才能更好的去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呢?确实是个难题。 3、知识的整体性、系统性问题。 因为新课程采用专题的形式编写教材,所以专题内知识的完整性和本专题知识与其他专题的联系问题,都很难把握。而知识的系统性不强,要给学生一个完整的知识并培养能力就不得不进行必要的补充,课时就显得严重不足。 4、高考方案问题: 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新课程一方面主张实行学分制,一方面又不可避免地要求学生在高考中以成绩论成败,这无异于“以己之矛攻己之盾”。只要有高考压力的存在,探究、创新、自主精神等等不在成绩中明确反映的内容是不会被重视的,实施新课程的理想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实现。 第二、实施策略。 (1)、要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 创新思维、更新观念是适应新课改的前提 观念的更新是一切创新手段实施的根本。没有新理念、新定位、新角色,只有新课标、新教材、新知识,还是旧课程,没有新成效。为此,应该重点转变三个方面观念:一是转变对新课程的认识,即用新思维、新方法,不能守着旧框框、老套套;二是转变自身角色,由传授者变为启发者、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由师道尊严的“师长”变为与学生平等的“谈话人”,精心营造民主与平等的新型角色关系,促使学生主动、创造性地参与教学;三是转变对课堂教学的认识,即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把课堂教学作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历史学习环境,使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也能充分发展,把历史教学看成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高中教学中历史教学论文

高中教学中历史教学论文 第一篇 一、重视课前预习,加强教师的引导工作 二、以学生为主体,课中进行师生互动 学生不仅是教学的对象,更是学习的主体,因此在互动式的历史教学中,学生处于中心地位。学生只有养成独立发现问题并思考问题的能力,才能在学习过程中游刃有余,进而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历史教学中,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主要做好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在课堂上把时间留给学生,使学生把在课前预习中所遇到的问题展现出来,通过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之间的互动式讨论对其问题进行研究。此外,教师在课堂上不能只局限于所讲的题目,而是要将分析问题的方法传授给学生,使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掌握学习的规律。 二是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该将全班同学分为若干个小组,并在每组中选出一个组长为代表,从而使每组成员都能够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要想营造出融洽的、民主的课堂氛围,就要积极地鼓励学生举手发言。例如,在教学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等内容时,课标的要求就是要分析儒家思想的形成过程及孔子、孟子、荀子的思想,此时教师应把学生适当地分为三个小组,从而对儒家思想的形成展开讨论,每个小组分别负责归纳孔子、孟子及荀子的中心思想及其影响。学习内容具有较强的紧密性和连接性,教师在探讨完这个问题后,应紧接着去讲述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问题,此时也应划分为三个小组,每个小组分别概括法家、道家、墨家的中心思想,并最终在班级中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课中学习是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应该在课堂上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主动与他人交流,实现课堂上的有效互动,从而提高自身的学习成绩。 三、课后引导学生进行总结,便于学生对知识的长久记忆 课后这一环节在教学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应及时地对课本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以便于学生在课下能够及时地复习。课后总结是课堂知识的再现,更是课堂内容精华的集中,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及时地掌握知识,更能帮助学生对知识的长久记忆,在如今的新教材版本中,都有课堂延伸和课堂探究活动,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课堂探究活动的重要性,它是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的进一步延伸,能够帮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并能够应用知识,教师应该及时地布置该项作业,让学生再次相互讨论、质疑并探究,从而获取新的知识。四、结语每一门学科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对它们的学习方法也各不相同,对于高中历史学科而言,学习的最终目的是掌握知识进而应用知识;但对升学而言,考试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检测,历史的考试需要记忆的课堂内容很多,学生以往死记硬背的方式只能是暂时的掌握知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