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红领的商业模式
红领模式

红领:制造业颠覆者?2012年以来,中国服装制造业订单快速下滑,大批品牌服装企业遭遇高库存和零售疲软,企业经营跌入谷底。
然而正是这一年,红领集团的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模式历经10 年终于完成调试,迎来高速发展期,定制业务年均销售收入、利润增长均超过150%,年营收超过10 亿元。
“2014 年我们的营收增长将超过200%,未来几年更将实现几何级数的增长。
”红领集团董事长张代理说。
“红领现象”引起了同在青岛的张瑞敏的关注,其颠覆性的C2M(Customer toManufactory)模式让他兴趣十足。
2013 年12月,张瑞敏亲自前往红领调研。
“参观红领时,看到传自纽约的个人订单,在信息化流程中能迅速完成发货,感慨颇深。
这正是互联网时代传统企业必须跨过的坎:从大规模制造转为大规模定制,以满足用户个性化的最佳体验,红领做到了,这是其心无旁骛,几年磨一剑的结晶。
”张瑞敏这样感慨。
此后半年内,他分批派出9 拨高管赴红领学习。
在互联网时代,制造业将往何处去?在张代理看来,美国3D 打印技术产业化国家战略和德国个性化制造的工业化国家战略,代表着信息工业发展的世界潮流。
“这一潮流的本质是以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为引领,以3D 打印技术为代表,从而实现个性化定制的大规模工业化生产,进入信息化和互联网条件下的个性化制造。
其先进性在于以工业化的效率控制成本,制造个性化产品,增强竞争力。
”正是在这样的理念引领下,红领集团用超过10 年的时间,斥资2.6 亿元,以大数据技术为核心实现了大规模个性化定制工业化制造,成为全球第一家完全实现西装100% 定制的公司。
顾客不仅可以在一分钟内拥有专属于自己的“版型”,还可以在网上自主设计,自主选择自己想要的西装款式、面料、裁剪、纽扣的样式数量、刺绣的内容,甚至每一处缝衣线的颜色和缝法……七个工作日后,顾客将收到完全属于自己的个性化定制西装,成本仅是非定制西装的1.1 倍。
大数据技术成就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红领通过数据建模,能在一分钟内完成“一人一版,一衣一款”,在所有细节上达成个性化定制,在流水线上做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两化融合——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根本路径——青岛红领集团两化融合纪实

两化融合——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根本路径——青岛红领集团
两化融合纪实
洪岭
【期刊名称】《信息化建设》
【年(卷),期】2012(000)009
【摘要】青岛红领集团创建于1995年,是一家以生产经营中高档西服、裤子、衬衫、休闲服装及服饰系列产品为主的大型民营服装企业集团。
为进一步实施全球化战略和追求差异化经营的蓝海战略,最大限度地满足顾客个性化、时尚化的需求,红领集团确立了以高端高级量身定制为主线的运营模式,目前已在全国建成了300多家形象统一、管理规范的直营店,以自主品牌进入美国、意大利和加拿大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其男正装量身定制产品深受欧美白领阶层的青睐,MTM业务销售收入已占到总销售的22%,利润水平占到46%,2008年实现销售收入423687万元,利税67807万元。
【总页数】2页(P49-50)
【作者】洪岭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以两化融合促进肉制品行业的提升发展——食品工业(肉制品)细分行业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指标评估体系工作专题研讨会在京召开 [J],
2.颠覆传统定制的红领集团访青岛红领集团董事长张代理 [J], 刘潇潇;
3.借力体育营销扬名"红领"品牌--青岛红领集团副总裁孙振可谈品牌营销 [J], 张应龙
4.从“红领模式”看两化融合 [J], 王继伟
5.两化融合意在企业核心能力提升——在军工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实践两化融合之我见 [J], 彭旭;白文亮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案例展示青岛红领——大数据驱动的个性化大规模定制模式

案例展示青岛红领——大数据驱动的个性化大规模定制模式面料、花色、纽扣……关于衣服上大大小小的100多个细节,都可以由订购者在手机APP上自行定制。
这些个性化需求将统一传输到后台数据库中,形成数字模型,由计算机完成打版,随后分解成一道道独立工序,通过控制面板及时下达给流水线上的工人。
这样的场景发生在青岛红领集团的智能化车间中,通过十三年来再造血般的内部流程改造,如今的红领已经从简单的规模量产模式转变为更加聚焦消费者的C2M(顾客对工厂)模式。
“消费者需求”驱动的有效供给和电商新业态红领自主研发了电子商务定制平台—C2M平台,消费者在线定制,订单直接提交给工厂。
C2M平台是消费者的线上入口,也是大数据平台,从下单、支付到产品实现全过程都是数字化和网络化运作。
这是“按需生产”的零库存模式,没有中间商加价,没有资金和货品积压,企业成本大大下降,消费者也不需要再分摊传统零售模式下的流通和库存等成本。
传统模式下,定会成本居高不下,质量无法保证,交期在1个月以上,实现不了量产,价格昂贵。
红领通过互联网将消费者和生产者、设计者等直接连通,个性化定制的服装1件起定制,传统服装定制生产周期为20-50个工作日,红领已缩短至7个工作日内。
实现了量产,性价比最优,过去只有少数人穿得起的“高大上”的贵族定制,通过红领模式变成了更多人能享受的高级定制。
数据驱动的智能工厂和产业链协同消费者定制需求通过C2M平台生产订单,订单数据进入红领自主研发的版型数据库、工艺数据库、款式数据库、原料数据库进行自动处理,突破了人工制作版型的瓶颈,实现1人1个专属版型、专属款式。
生产过程中,每件定制产品都有专属芯片,伴随生产全流程。
每个工位都有专用终端设备,从工业云下载和读取芯片上的订单数据,进行定制生产。
信息系统实现集成和协同,打破了企业边界,多个生产单元和上下游企业通过信息系统共享数据、协同生产。
用工业化的效率和成本进行个性化产品的大规模定制红领把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融入大批量定制,在一条流水线上制造出灵活多变的个性化产品。
红领:让定制不再奢侈

红领:让定制不再奢侈作者:李高产来源:《支点》2015年第03期核心提示:制造服装这种技术含量有限的商品,不在于引进什么设备,而在于用什么姿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如果每个人都想做一套自己设计的西装,自主选择款式、面料、版型、内衬、纽扣的样式、商标刺绣的内容,甚至对衣中的每一处缝衣线的颜色和缝法都提出与众不同的要求……没关系,只要你打一个电话或在红领定制平台上发出预约,红领派出当地的量体人员,5分钟量体之后,将身体有关数据及客户的个性化需求输入公司数据库,进行制版、裁剪、生产,缴纳不高于非定制西装1.1倍的价格,7个工作日之后,你就能收到所定制的衣服。
花费12年时间创造这套神奇的西装制造体系的人叫张代理,是红领集团董事长。
12年间,张代理投入2.6亿元,用一个3000人的服装厂作实验室,将复杂多变的数据采集、分析、运用贯穿整个生产流程,经无数次的摸索和失败,终于抓住了服装生产中的核心规律,研制出了个性化定制平台(RCMTM(redcollar made to measure,红领西服个性化定制)。
藉此,服装这个“剪刀+尺子”的最古老传统产业,变成了消费者可以自选面料、款式、个性配饰,可参与设计的时尚创意产业。
10年前,许多人对张代理研究的这套体系充满质疑:个性化定制与流水线是一对矛盾,定制西装往往是全流程手工制作,一般需要3-6个月,红领怎么可能用工业流水线大规模生产出个性化服装呢?人们都认为张代理是个疯子,吃饱了没事干。
生意干得好好的,服装生产出来就能赚钱,折腾什么个性化定制。
一些经不住张代理折腾的员工,纷纷离开了红领。
直到两年前,RCMTM定制平台不断升级、迭代。
依靠这个平台,红领生产线上的所有产品全部是订单生产,公司没有一件库存,大家对张代理的抵触情绪才陆续减少。
也正是因为这个定制平台,近两年在中国服装制造业订单快速下滑,大批品牌服装企业遭遇高库存和零售疲软,连锁实体店大面积关闭的情况下,红领定制生产一片欣欣向荣,定制业务的年销量、销售收入、利润增长均超过150%,年营收超过20亿元。
红领:实现工业化效率下的大规模定制

红领:实现工业化效率下的大规模定制作者:张朔来源:《中国电子报》2016年第08期大规模生产与个性化定制本是矛盾的,但通过大数据技术、智能工厂以及C2M+O2O营销模式的深度综合应用,青岛红领走出了闻名全国的“红领模式”——通过互联网提供量身定制服务,成功实现了工业化效率下的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生产。
在服装行业整体遭遇负增长的时候,这一模式帮助红领逆势增长,在2014年的销售额超过60亿元,增速达150%,而其零库存更是成为行业内的奇迹。
红领模式的亮点红领集团通过将多年搜集的数据利用大数据技术标准化、将客户的需求模块化,并采用C2M与O2O融合的平台化电子商务运营手段与消费者直接建立起联系。
前者能够将个性化需求模块化,允许在工业流水线的条件下进行大规模个性化定制产品的生产,大大降低了定制产品的成本,显著提升了公司的盈利水平和竞争力;后者能够将客户的需求直接传递给制造商,能够真正地了解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并调动各种资源进行满足,显著提高了顾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简而言之,红领模式具有如下几个亮点:一是红领以客户需求为中心逆向整合生产要素,用信息化互联网思维,实现了由传统制造到智能制造的转变,形成了完整的互联网工商一体化商业模式。
从客户需求出发,采用了C2M与O2O融合的平台化电子商务运营手段,以大数据技术为核心、基于数字化智能工厂,消除了中间环节,彻底颠覆不合时宜的陈旧商业规则,为消费者创造价值,建设直线交互的电商时代工商一体化的全新商业业态,创造了互联网时代的全新商业文明。
二是在个性化设计基础上,红领集成整合优化了业务流程和管理模式,最终实现完整的量身订制的商务运营模式,全面实现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的网络化管理。
个性化与高效率本来是冲突的,但融入了信息化管理的RCMTM(redcollar made to measure)生产系统解决了这个矛盾。
RCMTM最重要的设计原则是标准化、准确率、效率和低成本,通过RCMTM,红领集团实现业务接单量年提升100%以上,从客户下单到收货期限压缩到原来的50%以内,订单处理错误率降低到3‰以内,生产成本降低10%,利润率提高100%以上。
红领转型传统制造业转型福音红领集团转型案例分析

红领转型传统制造业转型福音红领集团转型案例分析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传统制造业转型福音——红领集团转型案例分析2014年5月和8月,央视《新闻联播》两次报道了“红领模式”,《经济半小时》做了专访;中国互联网协会、国家工信部、中央政策研究室、科技部、中关村的领导,清华、北大、中欧国际商学院、上海交大等高校,阿里巴巴、腾讯、法国力克、用友、海尔、联想、TCL、华为等大企业纷纷到红领调研学习。
那么这个“红领模式”究竟是什么?它又有何魔力,让各界大佬、巨头纷纷拜访学习?“红领模式”即“C2M+O2O模式”,“个性化定制”是其核心。
简单来说,就是以用户需求为核心来驱动生产,用户自己设计,通过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及3D打印等技术来实现智能化制造,并建立自己的销售、配送与售后体系,使用户体验尽可能的好。
以下为红领集团转型案例分析。
一、总述1、红领转型概述2003年以来,红领集团从ERP、CAD、CAM等单项应用到各环节综合集成,进行工厂内部信息化改造及互联网融合创新,打造了下单、设计、生产、销售、物流与售后一体化的开放式互联网定制平台—RCMTM,形成个性化定制+规模化生产的红领模式,创建了中国互联网工业雏形,使企业设计成本减少了90%以上,生产成本仅比规模化生产高出10%,生产周期缩短近50%,库存逐步减为0,经济效益提升数倍。
2、公司简介青岛红领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创立初期主要生产并销售高端男士西服,后转型为集生产、销售、配送及售后服务于一体的男士西服“个性化定制平台”。
二、1995-2002年,?M2B2C模式下的战略-定位高端战略1、国际高端品牌合作建立红领自己的品牌效应,与此同时努力寻找国际高端西服品牌合作商,强化本身高端品牌效应与地位。
2、高端人才培养与引进以高端人才培养为主要着力点,改善企业内部生产体系,同时大力挖掘国内外高品质的设计型人才,吸引国际级大师加盟。
青岛红领集团创新民营经济发展模式的调查与思考

还 得靠 自身 的努力 与发 展 , 关键 是 提 高 自身素 质 , 彻 底抛 弃“ 追求 目标短期 化” 的观 念 红领 集 团摆 10万件套 的 生产 能力 , 为 青 岛市 服 装 行 业 的 脱 了短期效应 的影 响 , 产业 的经 济技 术基 本 特 0 成 从
第 一 , 领集 团创 新 发展 模式 , 发 展思维 上 红 从 征出发 , 抓住建 立 “ 世界工 厂” 的战 略 目标 , 按照 行 业 排 头兵 的要 求 , 世界 工 厂” 求 的规 模 和 水 以“ 要 平, 首期 征地 四百亩 建 设 达 到 国 内外一 流水 准 的
出 口仅 比上 年增 长 1 %的情 况 下 , 口服装 增 3 进 品生产 者 . 以准 确 的企 业 定位 , 全依 靠 市场 , 完 建 长却达 到 5 %。从 青 岛市看 , 9 5年 乡及 乡以 j 8 19 二 立 起快 速市 场反应科 技— — 生产一一 销 售体 系。 独立 核 算 服 装 类 工 业 企 业 2 2户 中 有 14户 亏 9 2 民营企业 是随着 改革 开放 后逐 渐 建 立起 来 的 损 , 亏损 面 达 到 4 %; 成 品存 货 为 7 6 3万 24 产 82 社 会主 _ 市场经 济体制 而逐 步发 展成 的一种 经 济 元 , 流 动 资 产 的 1 . % 。 与 此 同 时 , 江 地 区 义 占 83 浙 形 态 。与 国有企 业 相 比 , 民营 企 业 很 少 获 得政 府 的服装 业呈 “ 风起 云 涌” 势 , 有 影 响 的 大连 服 之 颇 的偏饭 . 也较 少政府 的直 接 干预 , 大 多 数 与市场 装 节令 青 岛人 羡慕 不 已 在这 种背 景 下 注册 成立 绝 经 济有着 天然 的联 系 , 其 是 民营 经 济 中 的个 私 的红领 集 团 , 尤 分析 了当时的经 济环 境 和市 场形 势 , 企 业 更是市场 经济 的“ 生子 ” 红领 集 团是 在 一 认 为要 独 占细 分 市 场 , 取 的 主 要 手段 就是 在 全 独 采
摸索中前行的“红领模式”(全文)

摸索中前行的“红领模式”随着信息技术和XX络技术的快速进展,红领十年磨一剑,加速了制造业进展模式的转变,也在智能制造、“互联XX+”的进展模式上不断制造奇迹。
红领引领制造服务新模式一是,红领实现了从大规模流水线的生产方式向定制化的规模生产转变,为未来赢得了进展时间;二是红领从根本上改善了传统制造、材料使用、供应链和产品生命周期治理的设计生产过程,实现了产业形态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的转变。
三是红领的服务型制造,服务已由局域扩展到全球,不再局限于即墨、青岛、山东、ZG,而其通过信息技术和互联XX的深入应用,使得产品设计、生产、销售和服务的地域范围扩大到了全球;四是红领的服务已经从离线转到线上。
当客户在电商XX站上填选自己的量体信息、特体信息和款式工艺信息等数据后,系统就会根据提交的数据,自动对比CD规格表、衣片等数据,输出客户的尺码、规格号、排料图、生产工艺指导书及订单BOM 等标准化信息、个性化信息数据标准化。
与此同时,XX页面上会展示给客户一个3D模型,通过模型顾客可以立体、细致地观察款式颜色等。
“红领模式”不断试错、不断提升的一个过程,从红领集团开始第一次探究,调研各个生产环节,摸清版型数据之间的关系,过程中发现数据的匹配过程复杂,无法实现搭建模型;不畏困难,再次攻关探究,推翻第一版后,进行大规模整理数据,试错行动继续进行,总体系统最终形成;RCMTM平台系统搭建完成,继续完善,各个环节都与系统完成对接。
红领面临的潜在危险1.如何弥补线下渠道的缺乏红领线下渠道缺乏是短板,线上订单始终绕不开量体数据的采集环节,没有经过培训的量体测量身体数据都是有标准化风险的数据,红领需要弥补这一短板。
2.防止快速扩展带来的风险随着加盟的开放和业务的开展,红领进展中的风险也在增多,需要防止出现像那些曾经活力十足的企业,没有处理好快速进展中的问题而归于沉寂、昙花一现的现象。
3.国内市场份额及品牌知名度当前红领的员工规模及经营规模在服装行业体量还有待于提升,如何处理好进展规模与可定制、个性化的关系这是未来红领需要考虑的重要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岛红领:融合信息化和工业化的C2M模式
1、摘要(微博/交易结构图):
商业模式观察:传统产业中,制造商往往不直接面向终端消费者,零售商在其中匹配着消费者的需求和制造商的产品。
互联网时代的去中介化特征,使得C2M成为一种可能。
大数据的应用,使得量身定做实现了规模化。
2、正文(微信/图片):
C2B是一个中间过程,C2M才是最终目标
C2B是什么?B是一个中间环节,未来互联网思维应该叫点对点,两点一线,要避免三点一线。
因为两点一线距离是
最近的,中间环节最少。
在这样的模式中,消费者与制造商直接对接,消费者在平台上表达自己的要求,而制造商来满足诉求,这就彻底地取消了中间环节。
因此,C2B很可能只是一种过渡方法,终极一定是C2M。
个性化与规模化是C2M的两个要素
自2005年始,青岛红领集团经营战略转向高端男正装量身定制MTM业务。
为达成到2015年成为世界男正装MTM领域第一的战略目标,青岛红领集团围绕高端量身定制运营模式,确定了以工业化和信息化为两翼,通过对业务
流程和管理流程的全面改造,建立柔性和快速响应机制实现“产品多样化和定制化”的大规模定制生产模式,满足了市场的个性化需求和快速反应、迅速交货的要求;保证既能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又不牺牲企业效益的批量定制生产方式,实现了个性化手工制作与现代化工业大生产协同的战略转变,从而实现了时尚化、差异化竞争的蓝海战略,大幅度地提升了经济效益,两化融合是实现企业这一战略的重要支撑和基本保障,并成为企业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根本路径。
通过两化融合,青岛红领集团实现了纺织服装行业从传统劳动密集型企业向高绩效高科技型企业转变,由纯生
产型向创意服务型转化,从而大大提高了产品附加值。
两化融合推动企业经营模式转变、价值观的转变,提升了效益水平,提高了核心竞争力。
大数据技术是重要支撑
红领用10多年时间积累了海量数据,款式数据和工艺数据囊括了设计的流行元素,能满足超过万万亿种设计组合,99.9%覆盖个性化设计需求。
版型数据,款式数据库,包括各类领型数据、袖型数据、扣型数据、口袋数据等,
衣片组合超过万亿种以上款式组合。
整个企业就是一台数字化大工业3D打印机,全程数据驱动。
所有信息、指令、
语言、流程等最终都转换成计算机语言。
一组客户量体数据完成所有的定制、服务全过程,无须人工转换、纸制传递、数据完全打通、实时共享传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