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下册《回顾拓展三》2016新版

合集下载

六年级下册《回顾_拓展三》教学设计

六年级下册《回顾_拓展三》教学设计

精品文档
六年级下册《回顾•拓展三》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通过回顾、交流,学习首尾呼应的写法,并试着运用。

2.积累革命诗歌。

3.推荐好书,培养学生读课外书的兴趣。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顾“词语盘点”
1.自读“词语盘点”中的词语。

2.积累本组词语,进行听写或抄写。

二、交流平台
1.读一读对话,说说小林和小东在交流什么?
2.再读《十六年前的回忆》的开头和结尾,体会“首尾呼应”这种写法的好处。

3.课外阅读中,你留意到哪些文章也采用了“首尾呼应”的写法,读给大家听。

4.把有这个特点的习作读给大家听。

三、日积月累
1 .谈话导入
革命战争时期,许多爱国志士用诗歌的形式表达了对敌人的仇恨与对革命胜利的向往之情。

阅读这些诗歌,透过字里行间,我们会在作者精炼的语言中看到他们视死如归的高大形象。

2.朗读《囚歌》,读懂主要内容。

a自由朗读,读准字音。

b交流:从诗中感受到了什么?提出不懂的问题。

3.背诵《囚歌》。

4.课外再搜集一首革命诗词,练习朗读、背诵。

四、课外书屋
精品文档
1.阅读《课外书屋》中推荐的书目。

2.课外找其中一两本读一读。

3.召开“缅怀先烈、继承遗志”读书会
精品文档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回顾拓展三PPT课件

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回顾拓展三PPT课件
我希望有一天, 地下的烈火, 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 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水生!
叶挺:北伐将领,新四军军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创 始人、新四军重要领导人之一,享誉世界的政治 家、军事家。 1941年皖南事变时被国民党非法逮 捕,先后被囚于江西上饶,湖北恩施,广西桂林 等地,最后移禁于重庆“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 集中营。在国民党的种种利诱面前表现出了一个 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他在监狱的墙壁上题写下 了这首被后人广泛传诵的千古绝唱。
朗读诗歌,理解重点词义。
• 囚歌:被囚禁在敌人监狱里的人写的诗歌。 • 人:坚定地革命者。 • 门:指革命者所要走的路。 • 狗:革命队伍中的叛徒。 • 洞:出卖革命当叛徒所走的路。 • 一个声音:是指国民党反动派的声音。“爬”字的含义
是:让革命者屈膝投降。 • 有一天:革命胜利的一天。 • 地下的烈火:人民革命的熊熊大火。 • 活棺材:监牢。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 • 永生:永久的生命。指革命者的理想气节永存世间。
3. “父亲不慌不忙地从抽屉里抽出一支闪亮的小手枪,就往外走”,“他们夺 下了父亲的手枪,把父亲全身搜查了一遍。”
4. “我们被关在女拘留所里”, “28日黄昏,警察叫我们收拾行李出拘留所”。
囚歌 叶挺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 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 一个声音高叫着: 爬出来吧,给你自由!
我渴望自由, 但我深深地知道—— 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
两者之间,诗人选择后者。
人屈膝投降 的决心,表现了革命者坚贞不屈的革命 气节。读时要坚定、有力、高昂。)
第三小节
• 诗中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 作者把什么比作什么? • 诗人决定怎么做?表达了诗人怎样的
思想感情? • (表达了诗人为了推翻国民党反动统
第一小节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回顾拓展三ppt优质课件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回顾拓展三ppt优质课件

课外书屋
《红岩》 刘知侠的《铁道游击队》 吴强的 《红日》 徐光耀的《小兵张嘎》 王愿坚的《小游击队员》 张品成的《赤色小子》
小萝卜头叫宋振中,遇害时年仅9岁,他在八个月的时候,他的父母被国民党 反动派秘密逮捕,他也被带进了监狱。 宋振中从小跟着母亲在女牢中长大,一直 到四五岁还没有见过关在男牢中的父亲。由于终年住在阴暗、潮湿的牢房里,吃 的是发霉发臭的米饭,小振中长到八九岁时,个头却只有四五岁孩子那么高,成 了一个大头细身子、面黄肌瘦的孩子,难友们都疼爱地叫他“小萝卜头”。
编后语
• 常常可见到这样的同学,他们在下课前几分钟就开始看表、收拾课本文具,下课铃一响,就迫不及待地“逃离”教室。实际上,每节课刚下课时的几分 钟是我们对上课内容查漏补缺的好时机。善于学习的同学往往懂得抓好课后的“黄金两分钟”。那么,课后的“黄金时间”可以用来做什么呢?
• 一、释疑难 • 对课堂上老师讲到的内容自己想不通卡壳的问题,应该在课堂上标出来,下课时,在老师还未离开教室的时候,要主动请老师讲解清楚。如果老师已
2019/7/8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thank
you!
2019/7/8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灯光》所见事物和联想相结合。 《一夜的工作》以小见大,叙述结合。 《为人民服务》层层深入,环环相扣。
2、交流“首尾呼应”的写法 比如: 《十六年前的回忆》 《匆匆》《顶碗少年》
小结: 在我们自己的习作中,也可
以运用首尾呼应的写法来表达我 们的情感。交流平台也启示我们: 读书不仅要读懂内容,要体会思 想感情,了解人物形象,还要领 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读了这首诗 你有什么感受?
我体会了叶挺的 坚定信念和视死如归
的大无畏精神。

人教版六年级下语文回顾拓展三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人教版六年级下语文回顾拓展三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人教版六年级下语文回顾拓展三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回顾拓展三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回顾?拓展三
学习目标:
1.通过回顾、交流,学习首尾呼应的写法,并试着运用。

2.积累革命诗歌。

3.推荐好书,培养学生读课外书的兴趣。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顾“词语盘点”
1.自读“词语盘点”中的词语。

2.积累本组词语,进行听写或抄写。

二、交流平台
1.读一读对话,说说小林和小东在交流什么?
2.再读《十六年前的回忆》的开头和结尾,体会“首尾呼应”这种写法的好处。

3.课外阅读中,你留意到哪些也采用了“首尾呼应”的写法,读给大家听。

4.把有这个特点的习作读给大家听。

三、日积月累
1.谈话导入
革命战争时期,许多爱国志士用诗歌的形式表达了对敌人的仇恨与对革命胜利的向往之情。

阅读这些诗歌,透过字里行间,我们会在作者精炼的语言中看到他们视死如归的高大形象。

2.朗读《囚歌》,读懂主要内容。

a自由朗读,读准字音。

b交流:从诗中感受到了什么?提出不懂的问题。

3.背诵《囚歌》。

4.课外再搜集一首革命诗词,练习
朗读、背诵。

四、课外书屋
1.阅读《课外书屋》中推荐的书目。

2.课外找其中一两本读一读。

3.召开“缅怀先烈、继承遗志”读书会。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精选)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回顾·拓展三

(精选)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回顾·拓展三
36
1、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 —周恩来 2、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 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 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余秋雨 3、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 时,人人是创造之人——陶行之
37
24
①囚歌:被囚禁在敌人监狱里的人写的诗歌。 永远活着,永久的生命。本文指
②永生:革命烈士为革命事业献身的精神 永不磨灭。
③人: 坚定的革命者。
④狗:革命队伍中的叛徒。
⑤地下的烈火:人民革命的熊熊大火 。
监牢。又指国民党反动派统 ⑥活棺材: 治下的黑暗的旧社会。 25
熟读《囚歌》回答下列问题
①诗中有两个“自由”,两个“自由”有什么不同?
•一是这是一篇回忆式文章。 二是本文运用了首尾呼应。 三是运用了对比的方法。 四是本文按照时间的顺序和 事情发展顺序来写的。
12
《灯光》写法特点:
☆倒叙
☆首尾呼应
☆线索分明
☆恰当运用联想
本文采用倒叙的手法,由天安门广场的
灯光写起,叙述过去的事情,结尾又回
到写灯光。首尾照应,结构紧凑,文脉
相通,含义深刻。
叶挺(1896-1946),原名为询,字希夷,广东 惠阳人,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者之一。毛泽 东曾当面称他是“共产党第一任总司令,人民军 队的战史要从你写起”。
1924年赴苏联东方劳动大学与军事学校学习。1925 年回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曾任国民革命军独 立团团长、二十四师师长、十一军军长。1927年先后参 加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抗战时任新四军军长。1941年 皖南事变时被国民党非法逮捕,先后被囚于江西上饶, 湖北恩施,广西桂林等地,最后移禁于重庆“中美特种 技术合作所”集中营。1946年3月4日,由于中共中央的 坚决要求,始获自由。出狱后即电中共中央请求加入中 国共产党,于3月7日经中共中央批准。4月8日自重庆飞 返延安,途中因飞机失事遇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