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毕业论文do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淮海工学院

毕业论文题目:浅谈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

作者:学号:

学院:商学院

专业班级:会计

指导者:讲师

(姓名) (专业技术职务) 评阅者:

(姓名) (专业技术职务)

毕业论文中文摘要

毕业论文外文摘要

目录

1引言 (1)

2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 (1)

2.1可靠性—信息最基本要求 (1)

2.2相关性 (2)

2.3 可理解性 (2)

2.4可比性 (2)

2.5 实质重于形式 (3)

2.6 重要性 (3)

2.7 谨慎性 (3)

2.8 及时性 (3)

3我国会计信息的现状 (3)

3.1 经营成果失真 (3)

3.2 资产计价失真 (4)

3.3 会计核算的原始资料失真 (5)

3.4 会计处理、披露信息失真 (5)

4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危害 (6)

4.1从需求者的角度看会计信息失真 (6)

4.2从提供者的角度看会计信息失真 (8)

4.3从生产者的角度看会计信息失真 (8)

4.4 从监督者的角度看会计信息失真 (9)

4.5 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 (10)

5解决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 (11)

5.1加强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完善企业发展机制 (11)

5.2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 (13)

5.3企业文化的构建 (15)

5.4提高企业经营者和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15)

5.5 对会计核算制度的监督 (16)

结论 (18)

致谢 (19)

参考文献 (20)

1引言

会计信息是人们在经济活动过程中,运用会计理论和方法,通过会计实践,获得反映会计主体价值运动状况的经济信息。会计信息是整个社会关注的问题,是企业内部领导管理和作出决策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有助于外部各方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并据此作出经济决策,进行宏观经济管理。可是,在当今社会,会计信息的质量却成为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我国会计信息主要存在经营成果失真、资产计价失真、会计核算的原始资料失真、会计处理、披露信息失真等问题。低质量的会计信息不仅会使微观经济陷入混乱,同时也会使宏观经济失调。因此,深入认识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揭示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分析其成因,并寻找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2 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对企业财务报告中所提供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要求,是使财务报告中所提供会计信息对投资者等使用者决策有用应具备的基本特征,根据基本准则规定,它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等。其中,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和可比性是会计信息的首要质量要求,是企业财务报告中所提供会计信息应具备的基本质量特征;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是会计信息的次级质量要求,是对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和可比性等首要质量要求的补充和完善,尤其是在对某些特殊交易或者事项进行处理时,需要根据这些质量要求来把握其会计处理原则。

2.1 可靠性—信息最基本要求

会计信息可靠性是指确保会计信息能免于错误和偏差,并能真实反映它意欲反映的现象或状况的质量。会计信息如果不可靠,不仅对决策没有任何帮助,而且还可能导致错误的决策。所以,可靠性是会计信息的一个主要质量特征。按照美国财务会计委员会第2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可靠性的主要标志包括反映真实性、可核性和中立性。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认为会计信息“当其没有重要差错或偏向并能如实反映其所拟反映或理当反映的

情况而能供使用者作依据时,会计信息就具备了可靠性”,偏重于把反映真实性作为可靠性的唯一标志。我们认为,应该把可证实性和如实反映同时作为可靠性的标志。

(1)如实反映

如实反映是指会计信息应当与其所要表达的现象或状况保持一致或吻合,会计信息若不能真实反映所计量的经济事项,就不具有可靠性。会计信息反映经济事项应遵循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即会计信息应当恰当地反映所表述经济事项的经济实质而不仅是其表面形式,这里所说的“如实”就是指恰当反映其经济实质。各种会计方法都是对经济实质的近似反映,特定情况下某一方法可能会优于其他方法,更接近于反映其经济实质,但这种比较在现实中是很难进行的。如实反映要求会计人员选择适当的会计方法。如实反映的特征旨在减少会计方法的偏差,使会计信息更能恰当的表达经济活动的真实情况,从而使其更具有可靠性。我们强调如实反映比可证实性更重要,如实反映是第一位的,可证实性是第

二位的,适当的方法是前提,恰当的运用是条件,只有二者的结合才能得出可靠的会计信息,缺少任何一方都会导致会计信息缺乏可靠性。如实反映的最大困难在于随着时间的流逝如何保持对某一资产的如实反映。

(2)可证实性

可证实性是指具有相近背景的不同的个人分别采用同一会计方法,对同一事项加以处理,就能得出相同的结果。可证实性确保会计人员正确而无偏差的使用其所选择的方法,不论该方法是否恰当,只要会计人员已正确地使用了,并未掺杂个人偏见,会计信息就符合了可证实性的要求。可证实性的特征旨在减少会计人员的偏差,而不计较会计方法是否恰当。可证实性的实现,要求有确定的会计方法和无偏见的会计人员,而会计方法是可以选择的,会计人员也是有偏好和理性的,所以,可证实性的达到也是困难的。

2.2 相关性

根据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lASC)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的定义,相关性包括以下几点涵义:(1)信息与使用者的决策相关联,并具有影响使用者经济决策的能力。

(2)信息对决策所起的作用,是指将相关的信息输入预测过程,从而增强决策者预测的能力,证实或纠正过去的评价。(3)信息对决策有用,必须要在信息失去其决策作用前及时地提供给决策者,否则相关的信息也变成为不相关。而我国仅在《企业会计准则》第14条规定:会计核算应当及时进行。相比而言,可以说会计信息相关性这一重要质量特征的要求在我国是马虎的,至少可以说是残缺不全的。

2.3可理解性

可理解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企业编制财务报告、提供会计信息的目的在于使用,而要使使用者有效使用会计信息,应当能让其了解会计信息的内涵。弄懂会计信息的内容,这就要求财务报告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易于理解。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会计信息的有用性,实现财务报告的目标,满足向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信息的要求。

可是,会计信息在可理解性方面也存在诸多的不足。这已经引起许多学者的关注。西方学者在1970-1990年代曾做过大量的实证研究,得到的结论是会计信息的理解难度已经超越了信息使用者的认知能力。如Still(1972)系统评价了50家英国上市公司年报,发现其中77%的年报理解难度超过了80%的成年人的能力范围。孙曼莉(2004)研究也证实我国上市公司的年报接近于半专业投资者(指有过会计工作经验或学习过财会知识的人)的理解能力,但对于非专业投资者(指既未从事过会计工作又未受过财会训练的人)是不可理解的。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披露会计信息的范围和内容会不断地扩大和复杂,必然会继续加大会计信息使用者理解信息的难度,制约其参与经济活动的积极性。

2.4可比性

可比性是指会计信息能使信息使用者从两组经济情况中区分其异同的质量特征,要求不同企业之间的会计政策具有相同的基础,会计信息所反映的内容也应基本一致。当经济情况相同时,会计信息应能显示相同的情况;当经济情况不同时,会计信息亦能反映其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