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纤维的分类.

合集下载

化纤工艺部分知识

化纤工艺部分知识

第一章总论1.化学纤维的基本概念天然纤维:由纤维状的天然物质直接分离、精制而成。

化学纤维:用天然或人工合成的聚合物为原料,经化学处理和机械加工制得的纤维。

①按原料分类人造纤维:以天然高分子化合物为原料,经化学处理和机械加工制得的纤维,也称再生纤维。

合成纤维:以石油、天然气、煤及农副产品等为原料,经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制成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再经加工而制得的纤维。

无机纤维:主要成分是由无机物构成的纤维。

②按尺寸分长丝:在化学纤维制造过程中,经纺丝成形和后加工工序后,得到的连续不断的长度以千米计的纤维称为长丝。

短纤维:化学纤维经切断而成的、一定长度规格的纤维。

丝束:丝束是由大量单纤维汇集而成。

牵切纤维:化纤丝束经牵伸拉断而成的长度不相等(而有一定比例)的短纤维。

③按性能分类⑴差别化纤维:泛指对常规化学纤维产品有所创新或赋予某些特性的化学纤维。

异形纤维:在合成纤维成形过程中,采用异形喷丝孔纺制的具有非圆形截面的纤维或中空纤维称为异形截面纤维,简称异形纤维。

复合纤维:在纤维横截面上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相混合的聚合物,这种化学纤维称为复合纤维,或称双组分纤维,多组分纤维。

共混纤维: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聚合物混合后纺制成的化学纤维。

超细纤维:化学纤维可按单纤维的粗细(线密度)分类,一般分为常规纤维、细旦纤维、超细纤维和极细纤维。

有光纤维:生产过程中,未加入消光剂经行消光处理的光泽较强的化学纤维消光纤维(无光纤维):生产过程中,经过消光处理(通常用二氧化钛为消光剂)制成的化学纤维。

纤维表面的反射光减弱。

半消光纤维(半光纤维):生产过程中,经部分消光处理(加入消光剂约0.5%)而制成的化学纤维。

⑵高性能纤维:具有高强度、高模量、耐高温、耐化学药品、特别优异的一类新型纤维。

⑶功能纤维:在常规化学纤维原有性能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某种特殊功能的一类新型纤维。

⑷智能纤维:一维的纤维状智能材料。

2.化学纤维的主要质量指标一、线密度1.定义:线密度是表示纤维粗细程度的量,在我国化学纤维工业中,也称“纤度”。

化纤工艺

化纤工艺

化纤工艺一、定义和分类1、定义纤维:可供纺织加工的一类细长而柔韧的材料。

化学纤维:以天然或合成高聚物为原料,经化学和机械加工而成的纤维2、分类1)异形截面纤维:在合成纤维成型过程中,采用异形喷丝孔(非圆形孔眼)纺制的具有非圆形横截面的纤维或中空纤维,这种纤维称为异形截面纤维,简称异形纤维。

异形纤维具有特殊的光泽,并且具有蓬松性、耐污性和抗起球性,纤维回弹性与覆盖性也可得到改善。

如三角形横截面的涤纶具有闪光性;五叶形横截面涤纶有类似真丝的光泽、抗起球、手感和覆盖性好;某些中空纤维还具有特殊用途,如制作反渗透膜,用于人工肾脏、海水淡化、污水处理、硬水软化等。

2)复合纤维:在纤维横截面上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相混合的聚合物,这种化学纤维称为复合纤维,或称双组分纤维。

复合纤维的品种很多,有并列型、皮芯型、海岛型和裂离型等。

3)变形纱:变形纱包括所有经过变形加工的丝和纱,如弹力丝和膨体纱都属于变形纱。

➢弹力丝即变形长丝,可分高弹丝和低弹丝两种。

弹力丝伸缩性、蓬松性好,其织物在厚度、重量、不透明性、覆盖性和外观特征等方面接近毛织品、丝织品或棉织品。

涤纶弹力丝多数用于衣着,锦纶弹力丝宜于制造袜子,丙纶弹力丝则多数用于家用织物及地毯。

其变形方法主要有假捻法、空气喷射法、热气流喷射法、填塞箱法和赋型法等。

➢膨体纱是利用高聚物的热可塑性,将两种收缩性能不同的合成纤维毛条按比例混合,经热处理后,高收缩性的毛条迫使低收缩性的毛条卷曲,从而使其具有伸缩性和蓬松性、类似毛线的变形纱。

以腈纶膨体纱产量为最大,用于制作针织外衣、内衣、毛线、毛毯等。

二、化纤生产过程高聚物的提纯和聚合化学纤维是由高聚物制造而成的。

此高聚物可直接取自自然界,也可由低分子物经人工合成而得。

再生纤维是以天然高聚物为原料,经化学方法而制成。

它与原高聚物在化学构成上基本相同。

对于天然高聚物来说,这需要提纯以去除杂质。

如制造粘胶纤维的高聚物是纤维素,它是从绵绒、木材、芦苇、甘蔗渣等纤维素原料中将纤维素提纯出来,制成浆粕,然后再用浆粕制造纤维。

12种合成纤维的分类及简介

12种合成纤维的分类及简介

12种合成纤维的分类及简介1、长丝在合成纤维的制造过程中,纺丝流体(熔体或溶液)经纺丝成形和后加工工序后,得到的长度以千米计的纤维称为长丝。

长丝包括单丝、复丝和帘线丝。

(1)单丝原指用单孔喷丝头纺制而成的一根连续单纤维,但在实际应用中往往也包括由3~6孔喷丝头纺成的 3~6 根单纤维组成的少孔丝。

较粗的合成纤维单丝 (直径为 0 .08~2mm)称为鬃丝,用于制作绳索、毛刷、日用网袋、渔网或工业滤布;较细的聚酰胺单丝用于制作透明女袜或其他高级针织品。

(2)复丝由数十根单纤维组成的丝条。

化学纤维的复丝一般由 8~100 根单纤维组成。

绝大多数服用织物都是采用复丝织造的,这是因为由多根单纤维组成的复丝比同样直径的单丝柔顺性好。

(3)帘线丝由一百多根至几百根单纤维组成的用于制造轮胎帘子布的丝条,俗称帘线丝。

2、短纤维化学纤维的产品被切成几厘米至十几厘米的长度,这种长度的纤维称为短纤维。

根据切断长度的不同,短纤维可分为棉型短纤维、毛型短纤维、中长型短纤维。

(1)棉型短纤维长度为 25~38mm,纤维较细(线密度为 1 .3~1 .7dtex),类似棉纤维,主要用于与棉纤维混纺,如用棉型聚酯短纤维与棉纤维混纺,得到的织物称“涤棉”织物。

(2)毛型短纤维长度为 70~150mm,纤维较粗(线密度 3 .3~7 .7dtex),类似羊毛,主要用于与羊毛混纺,如用毛型聚酯短纤维与羊毛混纺,得到的织物称“毛涤”织物。

(3)中长纤维长度为 51~76mm, 纤维的粗细介于棉型和毛型之间 (线密度为 2 .2~3 .3dtex),主要用于织造中长纤维织物。

短纤维除可与天然纤维混纺外,还可与其他化学纤维的短纤维混纺,由此得到的混纺织物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

另外,短纤维也可进行纯纺。

在目前全世界化学纤维的生产中,短纤维的产量高于长丝的产量。

根据纤维特点,有些品种(如锦纶)以生产长丝为主;有些品种(如腈纶)则以生产短纤维为主;而有些品种(如涤纶)则两者比例比较接近。

纤维

纤维

吸湿性低的纤维容易产生静电,不但给加工带来困难,而 且易使织物附尘和玷污。另外,吸湿差的纤维制成织物,不易 吸收人体排出的汗液,使人有闷热和潮湿的感觉。
天然纤维
棉纤维形态
棉纤维的横截面
棉纤维的纵向形态
扁平带状,有天然扭曲。
麻纤维的形态
可作衣用纺织纤维的主要是苎麻和亚麻,其它的 麻类如大麻、黄麻等多用于制成麻袋、绳索或作为包 装、造纸的原料。 横截面形态特征: 苎麻:横截面呈腰园形,有中腔,胞壁上有裂纹。 亚麻和黄麻的横截面呈多角形(五或六角),有中腔。 纵向形态特征: 苎麻:比较平直,有横节,竖纹 亚麻:细长的两端封闭的尖状体,表面比较平滑但有横 向裂节。
主要成纤高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高聚物 聚酰胺-6或-66 聚酯 聚丙烯腈 相对分子质量 16000-22000 16000-20000 50000-80000 高聚物 聚乙烯醇 全同聚丙烯 相对分子质量 60000-80000 180000-300000
3.成纤高聚物的分子链间必须有足够的次价力 高聚物的物理 -力学性能与次价力有密切关系。分子间次价力越大,纤维的强 度越高,次价力大于20.92kJ/mol的高聚物适宜作纤维材料。 4.成纤高聚物应具有可溶性和熔融性 只有这样才能将高聚物 溶解或熔融成溶液或熔体,再经纺丝、凝固或冷却形成纤维, 否则就不能进行纺丝。
性能: 它的抗张强度与蚕丝、棉花相当,润湿时也完全不变。最大 的优点是难燃性和自熄性。缺点是耐热性低染色不好 用途: 几乎都不作衣料用,作过滤网等工业产品约占50%,室内装饰 用占40%
表7.1 一些聚合物的名称、商品名称、符号及单体
聚合物 名称 聚氯乙烯 商品名称 氯纶 符号 PVC 单体 名称 氯乙烯 结构式
生产聚氨酯弹性纤维要采用芳香族的二异氰 酸酯,是体现硬链段的硬度所必须的。 常用的芳香二异氰酸酯是 2,4- 甲苯二异氰酸 酯 (2,4-TDI) 或 4,4‘- 甲 撑 二 苯 二 异 氰 酸 酯 (MDI) 此外,还有 2,6- 甲苯二异氰酸酯、 l,4- 苯二 异氰酸酯、l,5-萘二异氰酸酯等。 以合成的2,4TDI为例,

化纤分类

化纤分类

(一)化纤分类化纤是纺织纤维的一类。

纺织纤维分为: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

纺织纤维是指用来纺织布的纤维。

纺织纤维的特点:具有一定的长度、细度、弹性、强力等良好物理性能,还具有较好的化学稳定性。

化学纤维是用天然的或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作原料,经过化学和物理方法加工而制得的纤维的统称。

因所用高分子化合物的来源不同,可分为人造纤维和合成纤维两大类。

一般是将高分子化合物制成溶液或熔体,再从喷丝头细孔中压出,即成为纤维。

产品可以是连绵不断的长丝,也可以是未曾切断的丝束和切成一定长度的短纤维。

合成纤维是石油化工工业和炼焦工业中的副产品。

例如:涤纶、锦纶、睛纶、维纶、丙纶、氯纶等都属于合成纤维。

涤纶的学名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纤维经过喷丝形成极细的纤维,简称为聚酯纤维。

它的强度高,弹性好,耐磨。

耐日晒、耐酸而不耐碱。

作为衣着原料尚存一些缺点,例如吸湿性和染色性差,易起球等。

故涤纶短纤常与棉、毛、麻、粘纤等混纺,从而使其织物既保持了涤纶的坚牢、耐磨、挺括、易收藏等特点,又兼有天然纤维吸湿、保暖、静电少等特点。

涤纶纤维是中国合成纤维中增长最快的品种,1965年涤纶纤维产量只有100吨,仅占中国合成纤维总产量约1.92 %,位于锦纶、维纶和腈纶之后而居第四位。

1976年涤纶纤维产量上升到2.69万t(吨),超过上述三种纤维而跃居首位,占合成纤维总产量的34.3 %。

1990年产量突破100万t,达到104.2万t。

2001年产量猛增到632.6万t,2002年更达到772.1万t,创历史最高记录。

1996-2002年间,中国涤纶纤维平均年递增82万t,占世界年均增量的一半以上,成为推动世界聚酯纤维增长的主要国家。

近期内,中国涤纶纤维产量仍将以10 %的年率增长,生产涤纶纤维消耗聚酯约占聚酯总消费量的90 %。

世界化纤产量的增长速度远高于天然纤维。

亚洲在世界化纤生产中占据重要地位,而中国是亚洲最大的化纤产量大国。

近几年中国化纤工业仍高速发展,2002年中国化纤产量占世界总产量比例的23.6%,占中国纺织纤维总产量比例达到64.8%。

服装面料分类

服装面料分类

服装面料分类第一大类:化学纤维化学纤维包含合成纤维和人造纤维两个小类合成纤维是指:锦纶氨纶涤纶腈纶维纶氯纶丙纶乙纶芳纶莱卡拉架超细纤维人造纤维又包含无机纤维和再生纤维两个子类其中,无机纤维是指:玻璃纤维金属纤维再生纤维是指:粘胶纤维醋酯纤维第二大类:天然纤维天然纤维包含植物纤维、动物纤维、矿物纤维总机三个小类其中,植物纤维是指:麻棉(棉花)彩棉果实纤维动物纤维是指:真丝(蚕丝)兔毛纤维毛料(羊毛)矿物纤维是指:石棉所属类别:化学纤维/合成纤维/锦纶锦纶织物的吸湿性在合成纤维织物中属较好品种,因此用其制作的服装比涤纶服装穿着舒适些。

有良好的耐蛀、耐腐蚀性能。

熨烫温度应控制在140摄氏度以下。

在穿着使用过程中须注意洗涤、保养的条件,以免损伤织物。

在合成纤维织物中仅列于丙纶、腈纶织物之后。

氨纶氨纶面料制成的衣服,具有良好的手感与外观,以天然纤维组成的外纤维吸湿性好,氨纶于1959年开始工业化生产,它主要编制有弹性的织物,当然也通常将氨纶丝与其他纤维纺成包芯纱后,供织造使用。

涤纶涤纶面料强度高,吸湿性较低,耐冲击强度比锦纶高4倍,比粘胶纤维高20倍。

弹性接近羊毛,耐皱性超过其他纤维,即织物不折皱,尺寸稳定性好。

耐热性好。

涤纶表面光滑,吸湿性能差。

耐磨性仅次于最好的锦纶,比其他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都好。

腈纶腈纶面料弹性较好,仅次于涤纶,比锦纶高约2倍。

有较好的保形性。

强度虽不及涤纶和锦纶,但比羊毛高1至2.5倍。

耐热性出色,软化温度为190至230摄氏度,在合成纤维中仅次于涤纶。

维纶维纶面料制作的服装,不但强力高,耐霉蛀、耐日光和保暖性能均良好。

但弹性和染色性差,易折皱,缩水率较大,耐热性能差。

适用于制造各种衣着纺织品、家用织物、渔网、绳索、帆布等。

维纶纤维的特性最大特点是吸湿性大,合成纤维中最好的,号称“人造棉花”。

氯纶氯纶面料突出优点是难燃、保暖、耐晒、耐磨、耐蚀和耐蛀,弹性也很好,可以制造各种情趣服装制品、针织品、工作服、毛毯、滤布、绳绒、帐篷等,特别是由于它保暖性好,易生产和保持静电,故用它做成的针织内衣对风湿性关节炎有一定疗效。

纤维概论

纤维概论

亚麻和苎麻的区别
苎麻:纤维粗长,强度大,脆硬, 颜色洁白,光泽好,染色性好
亚麻:纤维细短,较软,牙黄色。
工艺纤维
• 工艺纤维:又称束纤维 • 亚麻、黄麻、洋麻等单纤维很短,不能采用单纤 维纺纱,而是以许多植物单细胞藉胶质粘合集束 而成的束纤维作为纺纱用纤维,称为工艺纤维。
–苎麻单纤维:150-250mm –亚麻:15-20mm –大麻:10-15mm –黄麻:2-4mm
天然纤维:自然界生长或形成的,适用于纺织用的纤维
化学纤维:由天然的或合成的高聚物为原料,经化学和机 械的方法加工制造的纺织纤维。
再生纤维:以天然聚合物为原料,经过化学和机械方法制成 的,化学组成与原高聚物基本相同的化学纤维
合成纤维:以石油、煤、天然气及一些农副产品等低分子 作为原料制成的单体后,经人工合成获得的聚合物纺制成的化 学纤维。
纺织概论
绪论
一、 纺织品三大应用领域
1) 服用纺织品 – 服装 2) 装饰用纺织品 – 地毯、床上纺织品、窗帘等 3) 产业用纺织品 – 土工布、降落伞、帆布、缆绳等
纺织品加工过程
纤维
纺纱
纱线
织造
织物
后整理
成品
非织造
二,纺织材料的历史和发展
1、天然纤维的发展历史 距今约40多万年前旧石器时期人类开始使用兽皮和树叶蔽身。
2)纤维形态:
横截面:锯齿形皮芯结构 纵向:平直的柱状,表面有凹槽。
3)性能
—吸湿性很好(WK=13%),穿着舒适。但缩水性大。
—具有蚕丝风格,柔软,平滑,光亮。
—染色性能好,色谱全。颜色鲜艳,色牢度好。 —干态时强度接近棉,湿态时强度下降很大(下降50%) —悬垂性好,但弹性差,织物保型性差。 —制品摩擦后易起毛。 —耐碱不耐酸。耐碱性不如棉,不能进行丝光整理和碱缩。

12种合成纤维的分类和介绍

12种合成纤维的分类和介绍

12种合成纤维的分类和介绍导语:合成纤维是将人工合成的、具有适宜分子量并具有可溶(或可熔)性的线型聚合物,经纺丝成形和后处理而制得的化学纤维。

与天然纤维和人造纤维相比,合成纤维生产不受自然条件的限制。

合成纤维除了具有化学纤维的一般优越性能,如强度高、质轻、易洗快干、弹性好、不怕霉蛀等外,不同品种的合成纤维各具有某些独特性能。

长丝在合成纤维的制造过程中,纺丝流体(熔体或溶液)经纺丝成形和后加工工序后,得到的长度以千米计的纤维称为长丝。

长丝包括单丝、复丝和帘线丝。

01单丝原指用单孔喷丝头纺制而成的一根连续单纤维,但在实际应用中往往也包括由3~6孔喷丝头纺成的 3~6 根单纤维组成的少孔丝。

较粗的合成纤维单丝 (直径为 0 .08~2mm)称为鬃丝,用于制作绳索、毛刷、日用网袋、渔网或工业滤布;较细的聚酰胺单丝用于制作透明女袜或其他高级针织品。

02复丝由数十根单纤维组成的丝条。

化学纤维的复丝一般由 8~100 根单纤维组成。

绝大多数服用织物都是采用复丝织造的,这是因为由多根单纤维组成的复丝比同样直径的单丝柔顺性好。

03帘线丝由一百多根至几百根单纤维组成的用于制造轮胎帘子布的丝条,俗称帘线丝。

短纤维化学纤维的产品被切成几厘米至十几厘米的长度,这种长度的纤维称为短纤维。

根据切断长度的不同,短纤维可分为棉型短纤维、毛型短纤维、中长型短纤维。

01棉型短纤维长度为 25~38mm,纤维较细(线密度为 1 .3~1 .7dtex),类似棉纤维,主要用于与棉纤维混纺,如用棉型聚酯短纤维与棉纤维混纺,得到的织物称“涤棉”织物。

02毛型短纤维长度为 70~150mm,纤维较粗(线密度 3 .3~7 .7dtex),类似羊毛,主要用于与羊毛混纺,如用毛型聚酯短纤维与羊毛混纺,得到的织物称“毛涤”织物。

03中长纤维长度为 51~76mm, 纤维的粗细介于棉型和毛型之间 (线密度为2 .2~3 .3dtex),主要用于织造中长纤维织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
三、按单纤维内组成分
• 1.单组份纤维 • 2.多组分纤维 • 复合纤维:截面具有两种或以上不同化学组
分的纤维。 • 共混纤维: 两种或多种聚合物 混合后纺成的纤维。
11
四、按纤维性能分
• 1.普通纤维 • 2.差别化纤维:指经过化学或物理变化、不同于常规纤维
的化学纤维。如异形纤维、复合纤维、超细纤维、易染纤 维、阻燃纤维、亲水性合成纤维、着色纤维和抗起球纤维 等。
② 复丝:8~100根以下单纤维组成。 ③ 帘线丝:由一百多根到几百根单纤维组成,用于制
造轮胎帘子布。 ④ 变形丝:原丝经过变形加工使之具有卷曲、螺旋、
环圈等外观特性而呈现蓬松性、伸缩性的长丝 。

• 2.短纤维:后加工中切断成为各种长度规格的纤维 • 棉型纤维(Cotton type fibre)的长度为30~40mm,
线密度为1.67dtex左右,纤维较细,类似棉花;
• 毛型纤维(Wool type fibre)的长度为70~150mm, 线密度为3.3~7.7dtex,纤维较粗,类似羊毛;
• 中长纤维(Mid fibre)的长度为51~65mm,线密度为 2.2~3.3dtex,介于棉型和毛型之间。
6
• 3.异形纤维:经一定几何形状(非圆形)喷丝孔纺 制的具有特殊截面形状的化学纤维
化学纤维的分类
1
纤维的基本概念
纤维 代表长度(mm) 代表直径(µm) 长度/直径
• 纤维(Fibre)是一种柔 棉 25.4
18
1400
软而细长的物质
• 作为纺织用的纤维, 亚麻 17~25
12~17
1500
其L/D一般大于
苎麻 60~250
20~80
4000
1000﹕1
羊毛 76.4
25
3000
耐各种化学腐蚀,性 能稳定,高极限氧指 数,耐较高的温度( 200-300℃)高聚物
无机类纤维
碳纤维(CF)、 高性能玻璃纤维( HPGF)、 陶瓷纤维(碳化硅 ,氧化铝等纤维) 高性能金属纤维
高强、高模、低伸 长性、脆性、耐高 温(>600℃)无机 物
16
杜邦芳纶纤维
东丽3K碳纤维
假发纤维
玻璃纤维短切丝
7
4. 复合纤维:由两种及两种以上聚合物,或具有不 同性质的同一聚合物,经复合纺丝法纺制成的化学 纤维。分并列型、皮芯型和海岛型等。
8
竹节丝
三叶形截面涤纶色丝
涤锦复合超细纤维
9
• 5.超细纤维:单丝线密度较小的纤维,又称微细 纤维。
• 根据线密度范围又可划分为: 细特纤维(0.44~ 1.11dtex);超细特纤维(0.011~0.44dtex)
高强(3-6GPa)、高 模(50-600GPa)、 耐较高的温度(120300℃)的柔性高聚 物
耐高温纤维
聚苯并咪唑(PBI) 、聚苯并噁唑(PBO )、氧化PAN纤维、 间位芳纶(MPIA) 纤维
高极限氧指数,耐高 温柔性高聚物
耐化学作用纤维
聚四氟纤维(PTFE )、聚醚酮醚( PEEK)、聚醚酰亚 胺(PEI)纤维
聚酯纤维 聚酰胺纤维 聚氨酯弹性纤维 其它:芳香族聚酰胺纤维、聚脲聚甲醛、聚酰亚胺等 聚丙烯腈纤维 聚乙烯醇纤维 聚烯烃纤维 含氯纤维 含氟纤维 其它
玻璃纤维
无机纤维 碳纤维
金属纤维
陶瓷纤维
4
二、按形态结构分
1.长丝:化学纤维加工得到的连续丝条,不经过切断 工序的。
① 单丝:原指用单孔喷丝头纺制而成的一根连续单纤 维,也包含3~6孔喷丝头纺成的少孔丝。
能材料。一方面,它具有一般智能材料的智能化功能, 即能够感知环境的变化或刺激,并能做出响应,是一种 长度、形状、温度、颜色和渗透速率等能够随着环境发 生变化而发生敏锐变化的新型纤维;另一方面,它具有 普通纤维长径比大的特点,能加工成多种产品。
包括调温纺织品 形状记忆纺织品 积极保暖功能智能纺织品 智能抗菌纺织品 陶瓷智能T恤衫 智能变色纺织品 Ph响应性凝胶纤维
动物蛋白:酪朊(奶蛋白)、丝朊(丝素蛋白) 植物蛋白:大豆、花生、玉米蛋白
再生纤维素纤维 粘胶纤维、铜氨纤维 、Modal纤维、竹浆纤维 新溶剂纤维素纤维 Lyocell、CC、Novel
纤维素酯纤维:二醋酯纤维、三醋酯纤维、 纤维素硝酸酯纤维 其它:甲壳质纤维、海藻纤维
化学纤维 合成纤维
杂链纤维 碳链纤维
12
十字形纤维-具有手感好、覆盖性好和抗起 球等优点。
13
中空纤维-具有质轻、保暖等特点。
14
• 3. 功能纤维:附予纤维某些特殊功能,如导电纤维、光导 纤维、离子交换纤维、含陶瓷粒子纤维、调温保温纤维、防 辐射纤维、生物活性纤维、生物降解性纤维、可产生负离子 纤维、抗菌除臭纤维等。
高吸湿排汗+双抗(抗起毛、抗起球)+仿羊毛涤纶短纤维
19
化学纤维用途: 民用:大家很熟悉强度高,比重轻,耐磨损,不霉蛀,易洗 快干等。 工农业:包装材料,传送带,渔网,绳索等。 交通运输:轮胎帘子线。 医疗:人造器管,缝合线,消毒纱布,卫生用品 国防:炮衣,降落伞,军用帐蓬,各种防护服 航空航天:耐辐射,耐高低温纤维,飞行服,宇宙飞船减 速器。
20
15
• 4.高性能纤维 :指强度17.7cN/dtex,模量441.5cN/dtex以上的特种
纤维。如碳纤维、芳香族聚酰胺纤维、聚苯并咪唑纤维、聚苯硫醚纤维
及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等。
分类 名称
主要 特征
高强高模纤维
对位芳纶(PPTA) 、芳香族聚酯( PHBA)、聚苯并噁 唑(PBO)、高性能 聚乙烯(HPPE)纤 维
蚕丝 500×104
15
33×107
2
一、按高聚物的来源分:
1.再生纤维:是以天然聚合物为原料,经过化学和 机械方法制成的化学纤维,化学组成与原高聚物 基本相同。
2.合成纤维:以石油、煤、天然气及一些农副产品 等低分子作为原料制成单体后,经人工合成获得 的聚合物纺制成的化学纤维。
3
人造纤维
再生蛋白质纤维
聚乙烯渔网线
17
5.生态纤维(Eco-fiber)
是指在生产和制造过程对环境不造成污染,在使用过程中 对人体健康和周围环境无害的,在最终处置过程中不会产 生有害物质的纤维。 包括Tencel纤维、聚乳酸纤维、大豆纤维、 竹纤维、牛奶纤维、蜘蛛丝、香蕉纤维、木棉纤维等。
18
6.智能纤维(Intelligent fiber): 一维的纤维状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