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药物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分析
热毒宁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96例疗效分析

热毒宁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96例疗效分析【摘要】目的探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
方法192例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96例,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对照组96例给予病毒唑治疗。
治疗期间观察体温、大便次数及性状改变,大便镜检轮状病毒,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
结果治疗组96例全部治愈,总有率100%,80例显效,显效率80%。
对照组86例治愈,总有效率90%,10例无效后改为热毒宁注射液治愈,显效36例,显效率38%。
两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热毒宁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无不良反应、疗效显著。
【关键词】热毒宁注射液;轮状病毒;肠炎在病毒性腹泻中,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发病率很高,约占小儿腹泻的60%,多见于6个月~2岁婴幼儿。
症状也较重,多在秋冬季节发病,主要病原体是轮状病毒,发病期间常因呕吐、腹泻较重而引起水电解质紊乱、脱水、休克等症状,且无特殊治疗药物。
一般多采用病毒唑抗病毒,补液、止泻等治疗,病程长,显效慢。
我科自2006年7月至2008年4月采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96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192例轮状病毒感染患儿均有急性腹泻伴发热、呕吐,以水样便或蛋花汤样便为主,多并发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大便镜检轮状病毒阳性。
按住院顺序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96例,男52例,女44例,平均年龄1.3岁。
对照组96例,男50例,女46例,平均年龄1.5岁。
两组病例在年龄、病程及临床表现方面无显著差异。
1.2 治疗方法治疗组给予热毒宁注射液0.6 ml/kg,加入10%葡萄糖液或加入5%葡萄糖液100~150 ml中静脉点滴,1次/d。
对照组给病毒唑10 mg/kg,加入5%葡萄糖液100~150 ml中静脉点滴。
对症治疗两组相同,发热给萘普生退热,呕吐者应用爱茂尔,应用微生态制剂思密达等保护肠黏膜,脱水者加口服补液盐(ORS)并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复合乳酸菌胶囊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分析

复合乳酸菌胶囊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分析史瑞芳【摘要】目的:观察复合乳酸菌胶囊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患者112例,将其随机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6例.2组均给予对症治疗,并加用蒙脱石散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使用复合乳酸菌胶囊.对比2组患儿临床疗效、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心肌酶谱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6.43%;对照组有效率为78.57%,观察组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均较对照组低,观察组LDH、AST及CK-MB水平均较对照组低,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在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治疗中联合应用复合乳酸菌胶囊,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有效缓解患儿肠道炎症,减轻心肌损伤,并能避免严重不良反应发生.【期刊名称】《甘肃科技纵横》【年(卷),期】2018(047)001【总页数】3页(P80-82)【关键词】复合乳酸菌胶囊;轮状病毒性肠炎;血清炎性因子;不良反应【作者】史瑞芳【作者单位】中核兰州铀浓缩有限公司职工医院,甘肃兰州 73006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25.7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又称婴儿秋季腹泻,是儿科常见消化道传染性疾病,主要致病原为轮状病毒。
本病潜伏期短、起病急及病情重:感染轮状病毒时常伴有腹泻、呕吐等症状,且易发生脱水、电解质紊乱等异常情况,严重影响患儿呼吸及心血管功能及身体发育,甚至引发休克[1]。
目前西医常给予体液补充、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纠正、饮食调理等对症治疗,但临床治疗效果欠佳。
复合乳酸菌胶囊是一种纠正肠道菌群失调的药物,有关研究表明[2]:在对症治疗、口服蒙脱石散基础上加用复合乳酸菌胶囊可有效调理肠道微生态,并能促使肠道功能恢复正常。
本研究将观察复合乳酸菌胶囊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将2015年4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112例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符合《儿科疾病诊断标准》中有关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诊断标准[3];(2)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便轮状病毒抗原呈阳性;(3)大便次数超过3次/d,且粪便为黄色水样或蛋花汤样;(4)便常规检查无或少量白细胞,且大便轮状病毒抗原呈阳性;(5)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
热毒宁联合小儿氨基酸注射液对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热毒宁联合小儿氨基酸注射液对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分析【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热毒宁联合小儿氨基酸注射液在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中的效果及安全性。
热毒宁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能帮助缓解病情。
小儿氨基酸注射液则可以帮助恢复患儿体内蛋白质的代谢平衡,提高免疫力。
本研究采用临床试验设计,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同时对安全性进行评估。
结果显示,热毒宁联合小儿氨基酸注射液在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该治疗方法对轮状病毒性肠炎具有一定的疗效,对未来临床治疗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展望。
【关键词】热毒宁、小儿氨基酸注射液、轮状病毒性肠炎、治疗效果、安全性、作用机制、临床试验、综合分析、研究启示、未来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轮状病毒性肠炎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肠道疾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或接触传播引起。
该病症主要表现为腹泻、腹痛、呕吐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导致脱水和电解质紊乱,严重影响患儿的健康。
目前,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治疗主要是通过支持性疗法和症状缓解来提高患儿的康复速度。
在这种背景下,本研究旨在探讨热毒宁联合小儿氨基酸注射液对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
通过临床试验设计和数据分析,我们希望能够发现该联合治疗在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中的疗效及安全性表现,为进一步完善治疗方案和提高患儿的康复率提供参考依据。
1.2 研究目的研究的目的是探讨热毒宁联合小儿氨基酸注射液对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
轮状病毒性肠炎是一种常见的儿童感染病症,主要表现为腹泻、呕吐、发热等症状,给患儿及家庭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目前,针对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治疗主要是对症支持性治疗,缺乏有效的特异性药物。
本研究旨在通过临床试验,评估热毒宁联合小儿氨基酸注射液对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治疗效果,探讨其安全性及可能的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通过本研究,希望能够为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提供更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案,减轻疾病对患儿及其家庭造成的负面影响,进一步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α-干扰素、病毒唑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比较

2
儿 轮 状 病 毒肠 炎 50 例 [ J ] . 吉 林大 学 学报 ( 医 学 版) ,
2006, 04: 729. [ 2 ]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卫防急发 (93) 第 37 号文, 中国腹
泻病诊断治疗方案 (T ).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1998, 13 (6 ) :
2 实验室检 查 治疗前稀水 样或蛋花样便 59 例, 稀糊便 19 例; 治疗组镜检偶见 白细胞 3 例, 对照组 4 例; 治疗组脂肪球 23 例, 对照组 25 例; 所有病例大便培养均无细菌生长。 3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合理喂 养 、 口服思密 达及补液、
面的受体结 合, 通 过一系 列中间代 谢使多 种胞浆 酶激活, 这些 酶抑制了 病毒的 复制、 转录、 翻译、 装配与 释放, 从而干 扰病毒 核酸及蛋白质合成, 并 引导宿主细胞产生持续 数日的抗病毒状 态 。 另外 Α 2干扰素还能增强机体 免疫功能, 当 病毒感染小儿机 体 后, 加用外源性 Α 2干扰素可增 强机体抗病 毒能力, 又可调节 免疫活性细 胞的功 能, 对 多种病毒 性疾病 均有疗 效, 从 而达到 治疗目的。 在本研 究中 我们 试用 Α 2干扰 素 治疗 小 儿秋 季腹 泻, 有效 率 、 止 泻时间及平 均住院 日均与对 照组有 显著差 异, 而 且无明 显不良反应 。 参考文献
3812384 . [ 3 ] 方鹤松, 魏承毓, 段恕诚, 等 . 腹泻疗 效判断标准的补充建
讨 论 小儿轮状病 毒感染性肠 炎, 发 病率高, 急性 起病, 症状较 其它病毒 性肠炎 严重, 临床出 现以腹 泻为 主的一 系列胃 肠功 能紊乱 症状。 由于缺乏特效治疗药物, 其临床治疗方法也多样 化, 多选用对 症 、 微生态调 节剂、 肠粘膜保护 剂 、 抗病 毒感染等 方法治疗 , 但疗效往往不确切。 轮状病毒属RN A 病毒, 其致 病机理为轮 状病毒浸入 肠道后 在小肠绒 毛顶端 的柱状 上皮内 复制, 使细胞发生空 泡变性和坏死, 其绒毛肿胀、 排列紊乱和变 短, 受累的肠粘膜上 皮细胞脱落, 遗漏不规则的裸露病 变, 致使
金双歧联合杜拉宝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疗效观察

金双歧联合杜拉宝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疗效观察轮状病毒肠炎是小儿常见病,多发病。
大多发生在秋冬季节,以腹泻、呕吐、发热为主要表现,常伴发脱水、酸中毒,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为观察金双歧联合杜拉宝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现将我院2005年10月~2006年2月门诊及住院中诊断为轮状病毒肠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
1 资料与方法1.1 对象:选择我院2005年10月~2006年2月门诊及住院急性腹泻患儿70例。
1.2 诊断标准: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政局1998年制定的轮状病毒肠炎诊断标准。
1.3 一般资料:患儿均系腹泻流行期间急性腹泻患儿,病程3天以内,年龄6个月~1岁半。
粪便均为稀水样或蛋花样,多数病例大便常规未检出白细胞、红细胞,少数白细胞≤3/HP。
粪便细菌培养均阴性,均采用新鲜粪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或金标免疫斑点法检测患儿粪便轮状病毒抗原阳性。
就诊前均未服用任何益生菌制剂。
据1992年腹泻病诊断分型,均为轻至中度病例,营养状况均属正常。
其中男40例,女30例。
伴发热50例。
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
2 治疗方法2.1 治疗组35例,用金双歧片(内蒙古双奇药业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生产批号:国药准字19980004)1片/次,3次/天,疗程5~7天。
杜拉宝(四川百利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生产批号:国药准字H2005)1~9月(体重<9 kg)10 mg/次,口服3次/天,9~30月(9~13 kg)20 mg/次,口服3次/天。
对照组35例,口服杜拉宝片,剂量同上。
两组均不用抗生素和止泻收敛药。
均给予口服或静脉补液纠正脱水及酸中毒,并予无乳糖饮食。
2.2 疗效判断标准[1]:显效:用药72小时粪便性状及次数恢复正常,全身症状消失。
有效:用药72小时内粪便性状及次数明显好转,全身症状明显改善。
无效:用药72小时后粪便性状及次数及全身症状无好转,甚至恶化。
2.3 统计学方法:两组疗效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片与蒙脱石散剂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

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片与蒙脱石散剂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目的观察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片联用蒙脱石散剂对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
方法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250例随机分为2组。
治疗组130例,联合运用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片和蒙脱石散剂;对照组120例,单用蒙脱石散治疗。
剂量: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片:≤12月患儿,每次0.1g,12~30个月患儿,每次0.2g,3次/日,口服。
蒙脱石散剂:≤12个月患儿,(1/3包)/次,12~30个月患儿,(1/2)包/次,3次/日,口服,治疗72h。
结果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78.5%和95%,对照组分别为43%和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片与蒙脱石散剂联用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显著。
标签: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片;蒙脱石散剂;轮状病毒性肠炎轮状病毒(RV)是秋冬季小儿腹泄病最常见的病原体,潜伏期为1~3日,起病急,常伴有发热和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一般无明显中毒症状,在发病初期即发生呕吐而后出现腹泻,大便次数增多,在10次/日以内,亦可达数十次,呈水样或蛋花样,无腥臭味,常出现脱水和酸中毒症状[1]。
我科于近2年应用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片和蒙脱石散剂联合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比单用蒙石散剂治疗疗效显著。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住院患儿250例,年龄4~30个月,粪便为稀水或蛋花样,镜检除少数有少许脂肪滴或红细胞、白细胞外,余均无异常,大便培养均无细菌生长。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粪便RV-Ag均为阳性,依据1992年腹泻病诊断分型标准[2],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病例在年龄、性别、病程、病情分布上经χ2检验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1)。
表1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病例分布情况组别1例数1男1女10~12月112~24月124~30月1发热1呕吐1轻度脱水1重度脱水1入院前病程(d)治疗组1130178152156152122 152 148 1 102 1 28 1 1.8±0.8对照组1120 170 150 152 1 48 1 20 145 140 198 1 22 1 1.7±0.81.2治疗方法治疗组两药联用,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片剂:≤12个月患儿每次0.1g,12~30个月患儿每次0.2g,3次/日,口服;蒙脱石散剂:≤12个月患儿,(1/3包)/次,12~30个月患儿,(1/2)包/次,3次/日,口服。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分析

d o i : 1 0 . 3 9 6 9  ̄ . i s s n . 1 6 7 4 — 9 3 ( ) 8 2 0 1 6 3 3 1 2 9 Cur a t i v e Ef f e c t o f Re d I 1 ’ n i n 2 I n j e c t i o n i n t h e Tr e a t me n t o f
胃肠安丸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临床分析

0 引言
小儿感染性腹泻病是由多种病原体引起的急性肠道感 染。 常见病原体包括轮状病毒、 大肠杆菌、 诺如病毒、 志贺痢 疾杆菌、 沙门菌、 空肠弯曲菌、 耶尔森菌等。 其中轮状病毒为 小儿秋冬季消化道感染最常见病毒 [1]。 轮状病毒性肠炎是由轮状病毒所致的急性消化道传染 病。 病原体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 主要临床表现为急性发热、 呕吐及腹泻。 病程大多较短, 可出现流行或大流行。 潜伏期约 2~3 天, 大多症状较轻, 少数婴儿可出现重症甚至致死表现。 主要症状为水样泻, 大便每日可达10~20 次, 伴呕吐。 部份有 发 热、 腹 胀。 半 数 左 右 患 儿 有 轻 至 中 度 脱 水, 或伴电解质紊 乱。 病程一般5~7 天, 少数可在10 天以上。 在免疫功能低下患 儿, 可发生慢性轮状病毒性肠炎, 粪便长期排病毒, 成为传染 源。 目前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无有效的针对性西药治疗, 多采用广谱抗病毒药物如: 利巴韦林; 微生态制剂如: 双歧杆 菌; 胃肠粘膜保护剂如: 蒙脱石散, 饮食调整剂营养支持等 [2]。 目前胃肠安丸作为纯中药制剂, 由沉香、 木香、 檀香、 麝香、 大 黄、 巴豆霜、 枳壳、 厚朴、 川穹、 大枣10 味中药制成。 具有抗病 毒、 缓解胃肠道症状等功能, 逐渐用于小儿感染性腹泻的临 床治疗 [3-4]。 本研究旨在观察胃肠安丸在治疗小儿轮状病毒 性肠炎有效性。
Clinical Analysis of Weichang’ an Pill in the Treatment of Children with Rotavirus Enteritis
Dai Wen-qiong
(Pediatric department of Baoding First Central Hospital,Baoding,Hebei,Chin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同药物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分析发表时间:2014-07-23T09:53:22.59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4年第20期供稿作者:张勇1 谷米2 豆媛媛[导读] 一般采用抗病毒治疗,如病毒唑、干扰素等,病毒唑注射液对婴幼儿应用毒副作用多,显效慢,干扰素常引起发热等不良反应[5]。
张勇1 谷米2 豆媛媛1(1新疆乌鲁木齐市妇幼保健院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2新疆乌鲁木齐市友谊医院新疆乌鲁木齐 830049)【摘要】目的观察不同药物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
方法将医院198例大便轮状病毒抗原检测阳性的腹泻患儿随机分三组(对照组,热毒宁治疗组,葡萄糖酸辛治疗组),用不同药物治疗并观察疗效。
结果两药物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疗效均有统计学差异(P <0.05),但药物治疗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应用。
葡萄糖酸锌是辅助治疗腹泻的简便易行的方法,值得推广。
【关键词】轮状病毒性肠炎葡萄糖酸辛热毒宁【中图分类号】R9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20-0030-02The Observation of clinical efficacy on Infantile viral enteritis treated by different drugs【Abstract】Objective The Observation of clinical efficacy on Infantile viral enteritis treated by different drugs.Methods 198 cases which were testing positive by stool rotavirus antige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control group,the Reduning treatment group,the glucose octyl treatment group),and observed effects.Results Compare the efficacy of two-drug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there were statistically differences(p<0.05), but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wo treatment group.Conclusion Reduning inje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children with rotavirus enteritis with significant effect and is worthy of further clinical research applications; the Glucose octyl simple auxiliary treatment of diarrhea is worthy of promotion.【Key words】Rotavirus enteritis Glucose octyl Reduning轮状病毒肠炎是秋冬季腹泻最常见的病原,呈散发或小流行,经粪口传播,也可通过气溶胶形式经呼吸道感染而致病,潜伏期1~3d,多发生在6~24个月婴幼儿。
该病起病急,常伴发热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无明显感染中毒症状,病后1~2d常发生呕吐,随后出现腹泻,大便次数多、量多、黄色水样或蛋花汤便,带少量黏液,无腥臭味。
常并发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重症者可导致心肌、神经系统及肠梗阻等多系统损害,如不及时治疗,可导致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亦可侵犯其它脏器,导致惊厥和心肌酶谱异常等神经系统及循环系统并发症[1,2],探讨其临床治疗方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院儿科2010年8月一2012年5月治疗大便轮状病毒抗原检测阳性的腹泻患儿198例,其中男102例,女96例。
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66例,热毒宁治疗组66例,葡萄糖酸辛治疗组66例。
三组的年龄、性别、症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治疗方法三组均给予补液,维特水、电解质平衡及调节肠道菌群,保护胃肠粘膜等治疗,其中对照组用病毒唑10-15mg/(kg·d)静滴。
热毒宁治疗组给予热毒宁注射液0.6ml/kg,加入10%葡萄糖液或加入5%葡萄糖液100~150ml中静脉点滴,1次/d。
葡萄糖酸辛治疗组加用葡萄糖酸锌,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和美国国家儿童基金委员会在腹泻治疗中推荐使用锌元素,年龄大于或等于6个月者20mg/d、年龄小于6个月者10mg/d口服,10d为1个疗程。
1.3 疗效标准显效:24h腹泻次数减少至2次或2次以下,大便性质恢复正常,临床性质完全消失,大便镜检阴性。
24h腹泻次数减少到4次或4次以下,大便水分明显减少,临床症状减轻或基本消失为有效,治疗72h,腹泻无缓解,临床症状无消失甚至加重,镜检无变化为无效[3]。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X2检验及t检验。
2 结果2.1 三组治疗后止泻时间及总疗程比较药物治疗组均短于对照组,药物治疗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药物治疗组间无显著性差异,见表l。
表l 三组治疗后止泻时间及总疗程比较 (-x±s )2.3 不良反应本组临床治疗过程中未发现不良反应。
3 讨论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是儿科常见的肠道流行病,秋冬季是发病高峰期,其发病机制多认其病机是轮状病毒侵入肠道,使小肠绒毛顶端的柱状上皮细胞出现空泡变性和坏死而脱落,引起小肠黏膜回吸收水分和电解质的功能失常,肠液大量积累引起腹泻,若得不到及时治疗可致失水性休克而危及生命[4]。
一般采用抗病毒治疗,如病毒唑、干扰素等,病毒唑注射液对婴幼儿应用毒副作用多,显效慢,干扰素常引起发热等不良反应[5]。
热毒宁注射液在临床多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它由青蒿、金银花、栀子三味植物药组成,经现代药理研究,具有抗病毒、解热、抗菌等作用。
用此药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腹泻时,发现热毒宁注射液具有清热、解毒、疏风、解表、化湿、凉血等功效,可以直接抑制或杀死轮状病毒,改善小儿发热症状,提高机体免疫力,同时对受损的小肠上皮细胞再生及黏膜的修复有促进作用,从而松弛平滑肌,减少肠蠕动,抑制肠液分泌,促进水、电解质吸收,促进疾病痊愈。
热毒宁注射液是中药提取物,毒性低微、不良反应小。
本组资料治疗组66例,用热毒宁注射液全部治愈,对照组7例,无效者改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后都达到了临床治愈。
其退热效果及改善大便次数和性状等方面均优于病毒唑,无任何不良反应,与相关报道相符[6]。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应用。
葡萄糖酸锌治疗轮状病毒腹泻,其作用机制为锌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主要在肠道进行代谢。
人体缺乏锌会影响肠道免疫系统的完整性和肠道酶的活性,同时使肠道钠转运障碍,导致腹泻的发生。
而腹泻能使肠道锌吸收减少,加重锌的丢失,使腹泻迁延不愈进而形成锌缺乏的恶性循环。
给病毒性肠炎患儿补充锌,能修复肠黏膜损伤,有利于肠道对水和钠的重吸收,减少水和电解质的分泌,减轻患儿的腹泻症状[7],锌还能增加肠道酶活性,增强抗感染能力,增强机体抗病毒作用,缩短病程[8]。
在发展中国家,补锌可使腹泻发病率下降18.0%[9],所以急性腹泻发作期补锌不但能够减少腹泻病的持续时间和降低疾病严重程度,还可以预防腹泻,且补充了营养物质,特别是对营养不良患儿尤其重要[10]。
本实验的结果显示,两种药物组疗效均显著,都无不良反应,且葡萄糖酸锌组的显效率最高。
葡萄糖酸锌是有机锌,与无机锌相比最大特点是对胃肠道刺激性小,口服利用率高,价格便宜,是辅助治疗腹泻的简便易行的方法,值得推广,两种药物可联合应用。
参考文献[1] 王斌,封志纯.重症轮状病毒感染[J].小儿急救医学,2005,12(5) :344-345.[2] 高毅.轮状病毒肠炎肠外并发症168例分析[J].现代实用医学,2009, 21(8):833-841.[3] 王秀坤.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观察.中国中药杂志,2007,32(22):2421-2422.[4] 周建坤,刘子姣,黄桂兰.热毒宁注射液治疗50例小儿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1(8):42-43.[5] 朱尚友.干扰素佐治轮状病毒性肠炎42例报告.山东医药,2005,13:5.[6] 杜曾庆,李凌嫒,刘晓梅,等.热毒宁治疗47例轮状病毒性肠炎临床分析[J].临床医学杂志,2008,5(15):8.[7] 陈丽琼,包芸芸,高淑强.口服锌制剂联合思密达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疗效观察[J].儿科药学杂志,2006,12(2):26-27.[8]范春华,李万乐,石就家,等.消旋卡多曲联合葡萄糖酸锌治疗小儿病毒性肠炎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8):88-89.[9] Bhutta ZA,Black RE,Brown KH,et a1.Prevention of diarrhea and pneumonia by zinc supplementation in childre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Pooled 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Zinc Investigators Collaborative Group[J].J Pediatr,1999,135:689.[10] 俞慧菊,康金凤.小儿急性腹泻的防治[J].中国科技信息,2005,l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