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计算机服务器系统的容错技术

合集下载

容错的技巧

容错的技巧

容错的技巧
在软件开发中,容错是指在面对异常情况时,系统能够恰当地处理或恢复,以避免严重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容错技巧:
1. 异常处理:使用try-catch语句块来捕获和处理异常,确保程序在异常发生时能够继续运行,并提供适当的错误提示信息。

2. 输入校验:对用户的输入进行校验或过滤,防止恶意输入或错误输入导致系统崩溃或异常。

3. 数据备份与恢复:定期进行数据备份,并保证能够恢复数据到之前的状态。

这样即使出现系统故障或数据丢失,也能够迅速恢复。

4. 事务处理:将操作划分为事务,确保一组相关的操作要么全部成功,要么全部失败。

如果某个操作失败,则可以回滚到之前的状态。

5. 冗余与负载均衡:使用冗余系统和负载均衡机制来确保即使某个节点或服务器故障,系统仍能够正常运行。

6. 监控与日志记录:监控系统运行状态,及时检测到异常,并记录相关日志,方便排查问题和诊断故障。

7. 自动恢复与重试:当系统出现故障或服务不可用时,可以自动尝试重启服务或重新连接,并进行一些自动修复操作。

8. 异步处理:将耗时的任务或操作异步化,使系统能够保持高响应性,并避免因单个任务的失败而影响整个系统的性能。

9. 限流与熔断:通过设置访问频率限制或异常请求阈值,防止系统被恶意攻击或异常流量所压垮。

10. 预防性措施:在开发阶段就进行代码质量评估和安全评估,避免潜在的漏洞和问题的产生,减少出错的机会。

这些容错技巧可以帮助系统在面对异常情况时能够保持可用性,并确保数据的安全和一致性。

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容错性与可靠性分析

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容错性与可靠性分析

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容错性与可靠性分析在当今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计算机操作系统是支撑各种应用的核心基础软件,其容错性和可靠性成为保障计算机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文将对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容错性与可靠性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相关概念、重要性以及实现方法。

一、容错性与可靠性的概念与重要性1. 容错性的概念与重要性容错性是指在计算机系统出现部分故障时,仍能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用性的能力。

当计算机操作系统在面对硬件故障、软件错误或恶意攻击等异常情况时,如果能够自动检测并纠正错误,或者通过备份和冗余机制进行自动切换和恢复,就可以体现出良好的容错性。

容错性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够降低系统崩溃的风险,提高系统的可用性和稳定性,从而保障用户的数据安全和业务的连续性运行。

2. 可靠性的概念与重要性可靠性是指计算机操作系统在长时间运行中保持稳定性和可用性的能力。

一个可靠的操作系统应该能够在面对大量用户并发访问、繁重的计算任务和复杂的网络环境等多种挑战下依然能够正常运行。

可靠性的重要性在于,它直接关系到系统是否能够提供高性能和高效率的服务,同时也影响到用户对操作系统的信任度和满意度。

二、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容错性实现方法1. 错误检测与纠正为了实现容错性,计算机操作系统通常会引入各种错误检测和纠正机制。

例如,利用校验码和冗余校验等技术可以检测和纠正数据传输过程中的误码,减少传输错误的可能性;利用进程监控和心跳机制可以检测到进程的异常行为,并及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2. 备份与冗余备份与冗余技术是提高操作系统容错性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建立备份系统或者使用冗余的硬件设备,当主系统出现故障时,备份系统或冗余设备可以立即切换并接管工作,保证用户服务的连续性。

常见的备份与冗余技术包括备份服务器、热备份、冗余数组等。

3. 异常处理与恢复操作系统应该具备快速检测和处理异常情况的能力,及时恢复正常状态。

当系统发生异常时,操作系统可以通过调整资源分配、重启服务进程或者执行特定的容错算法来进行恢复。

服务器容错设计最佳实践故障转移和恢复策略的选择

服务器容错设计最佳实践故障转移和恢复策略的选择

服务器容错设计最佳实践故障转移和恢复策略的选择服务器容错设计最佳实践——故障转移和恢复策略的选择在当代信息技术环境中,服务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是保障系统运行的关键因素之一。

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硬件故障、软件错误和网络中断等问题,服务器容错设计是必不可少的一项措施。

在容错设计中,故障转移和恢复策略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服务器容错设计的最佳实践,并分析选择故障转移和恢复策略的几个重要考虑因素。

一、故障转移策略故障转移是指在服务器发生故障时,系统能够无缝地将任务和数据从一个故障节点转移到备用节点,以确保系统的连续性和可用性。

在选择故障转移策略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1 高可用性集群建立高可用性集群是常见且有效的故障转移策略。

通过将多个服务器组合成一个集群,实现数据和任务的共享以及负载均衡。

当一台服务器出现故障时,集群中的其他服务器可以立即接管该服务器的任务和数据,无需中断服务。

这种故障转移策略可提供高可用性和冗余性,但对硬件和网络要求较高。

1.2 热备份热备份是指在主服务器出现故障时,备用服务器已经预先准备好并即刻接管任务和数据。

热备份通常通过双机热备份或主从复制的方式实现。

这种故障转移策略可以实现快速的故障转移和无缝切换,但需要额外投入成本。

1.3 冷备份冷备份是指备份服务器处于关闭状态,只有在主服务器发生故障时才启动并接管任务和数据。

冷备份相对于热备份具有更低的成本,但故障转移的时间会比较长,可能会有较短的中断时间。

二、恢复策略恢复策略是指在服务器故障修复后,如何恢复正常的运行状态。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恢复策略:2.1 单点恢复单点恢复是指在服务器发生故障后,仅仅修复故障节点,恢复其正常运行状态。

这种恢复策略适用于较小规模的系统,修复过程相对简单且成本较低。

但存在单点故障的风险,即在修复过程中,系统仍然可能面临中断或不稳定的情况。

2.2 完全恢复完全恢复是指在服务器发生故障后,将故障节点完全替换为备用节点,以恢复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状态。

计算机容错技术及应用论文

计算机容错技术及应用论文

计算机容错技术及应用浅析摘要:本文详细地介绍了容错技术基本原理、采用的主要技术与计算机容错技术在现阶段的实际应用状况,进行了集群系统容错与硬件容错的对比分析,最后在容错技术的发展方向上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计算机容错技术集群技术1.前言计算机系统中出现的故障大致可分为永久性故障、间歇性故障与偶然性故障几大类。

容错技术是提高计算机系统可靠性的重要手段。

如果计算机系统内部存在故障,我们就能够采用容错技术将这些故障的影响消除,保证系统最终输出结果的正确性永久性故障指的是直至修复为止、否则将永远持续进行的故障,其对硬件来讲意味着物理变异的不可逆;而对软件来讲,此故障就是一个不能够进行自动恢复的错误状态[1]。

2.容错技术原理容错技术可以适时地自动检测、诊断出计算机系统的故障,并且采取一些必要的应对策略。

针对不同的故障要采取相应的不同容错方法。

总体来说,容错技术大体上有故障检测、静态冗余与动态冗余三种[2]。

尽管故障检测能够检测故障,不允许故障存在,但是却不能容错。

故障检测主要依据的原理是大多数失效最终会造成逻辑故障。

可用来检测逻辑故障的方法有很多,比如一致性校验、奇偶校验与协议违章等都可以用于故障检测。

静态冗余是指通过冗余进行硬件设备配置,对多个部件的逻辑处理结果进行表决,以保证输出结果的正确性;运用故障限制与故障屏蔽等技术进行故障部件的故障隔离[3]。

动态冗余则是以静态冗余为基础,依据故障诊断进行故障定位与故障重试,对系统内部的永久性故障进行故障隔离、故障限制与系统重组,最终实现故障恢复。

3.计算机中的主要容错技术应用nvp与rb是最基本的两种软件容错技术,它们能够有效地提高计算机系统可靠性[4]。

nvp技术是一种多版本编程设计结构,属于静态冗余方法;它的基本设计思想为将多个采用不同编程方法而具有同样功能的程序去执行一项运算,输出的结果是由多数表决决定的,其结构如图1所示。

此系统中的多版本是依据同一个需求说明,按不同的设计方法、编程语言、开发工具等由不同的设计人员开发的具有同样功能的软件版本,也就是所说的版本设计相异性。

容错机制知识点总结

容错机制知识点总结

容错机制知识点总结一、引言在计算机系统中,容错机制是指系统在面对错误或异常情况时能够继续正常运行或提供可预测的响应能力。

容错机制在计算机系统设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能够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本文将对容错机制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包括容错的定义、常见容错机制、容错技术以及容错系统的设计原则等内容。

二、容错机制的定义容错机制是指在面对错误或异常情况时系统能够继续保持运行或提供可预测的响应。

其目的是确保系统在面对错误或异常情况时不会因此而崩溃或表现出不受控制的行为。

容错机制的设计目标是提高系统的可用性和可靠性,减少错误对系统造成的影响。

三、常见容错机制1. 容错检测容错检测是指系统通过监测和检查来发现故障或错误,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处理。

常见的容错检测技术包括硬件检测、软件检测、数据检测和通信检测等。

硬件检测是通过硬件设备来监测系统的状态和错误,例如通过监测硬件设备的电压、温度、时钟等来检测错误。

软件检测是指通过软件程序来监测系统的状态和错误,例如通过检测软件程序的运行状态和输出结果来检测错误。

数据检测是指通过监测和检查系统的数据来检测错误,例如通过数据校验和冗余数据来检测错误。

通信检测是指通过监测系统之间的通信和交互来检测错误,例如通过监测数据包的传输和接收来检测错误。

2. 容错恢复容错恢复是指系统在发生错误或异常情况后能够自动恢复至正常状态,并且保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用性。

常见的容错恢复技术包括重启恢复、数据恢复和状态回滚等。

重启恢复是指系统在发生错误或故障后能够自动重启并从错误中恢复正常状态。

数据恢复是指系统在发生数据丢失或损坏时能够自动从备份数据中恢复。

状态回滚是指系统在发生错误或异常情况后能够回滚至上一个稳定状态,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3. 容错掩盖容错掩盖是指系统在面对错误或异常情况时能够隐藏或减轻错误对系统造成的影响,从而保持系统的正常运行或提供可预测的响应。

常见的容错掩盖技术包括错误屏蔽、错误预防和错误修复等。

容错技术的4种手段

容错技术的4种手段

容错技术的4种手段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软件系统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软件系统的错误和故障也时有发生,给用户带来了不便和损失。

为了提高软件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人们提出了各种容错技术。

本文将讨论容错技术的四种主要手段:冗余技术、错误检测与纠正技术、恢复技术以及容错编码技术。

一、冗余技术冗余技术是指在软件系统中增加冗余资源或功能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容错能力。

冗余技术可以分为硬件冗余和软件冗余两种类型。

1. 硬件冗余硬件冗余是指通过增加冗余的硬件设备来提高系统的容错性。

常见的硬件冗余技术包括:•备份冗余:将系统分为主系统和备份系统,当主系统发生故障时,备份系统会自动接管工作。

•热备插件:系统在工作时可以插拔硬件设备,当某个设备发生故障时,可以立即更换并继续工作。

•重建冗余:在系统中使用多个相同的硬件设备,并通过算法保持它们的状态一致,当某个设备发生故障时,可以用其他设备进行重建。

2. 软件冗余软件冗余是指通过增加冗余的软件模块或进程来提高系统的容错性。

常见的软件冗余技术包括:•任务冗余:将同一个任务分为多个子任务并行执行,当某个子任务发生故障时,其他子任务可以继续执行。

•数据冗余:在系统中存储多份相同的数据副本,当某个副本发生错误时,可以使用其他副本进行恢复。

•算法冗余:在系统中使用多个算法解决同一个问题,并通过多数投票等方法来选择正确的结果。

二、错误检测与纠正技术错误检测与纠正技术是指通过添加或嵌入检错和纠错代码来检测和修复软件系统中的错误。

常见的错误检测与纠正技术包括:1. 奇偶校验奇偶校验是一种简单的错误检测技术,它通过在数据中添加一个校验位来检测数据传输过程中的错误。

校验位的奇偶性可以用来判断数据是否发生错误。

2. 循环冗余校验 (CRC)CRC是一种更强大的错误检测技术,它通过生成多项式来在数据中添加冗余信息,然后将生成的校验码与接收到的数据进行比较,从而检测出数据传输过程中的错误。

什么是计算机网络容错与恢复常见的计算机网络容错与恢复技术有哪些

什么是计算机网络容错与恢复常见的计算机网络容错与恢复技术有哪些

什么是计算机网络容错与恢复常见的计算机网络容错与恢复技术有哪些计算机网络容错与恢复技术是指在计算机网络中,为了确保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在面临各种故障和意外情况时,采取一系列的技术手段来保障网络的正常运行。

本文将介绍计算机网络容错与恢复的概念以及常见的计算机网络容错与恢复技术。

一、计算机网络容错与恢复的概念计算机网络容错与恢复是指当计算机网络发生故障或者遭到攻击时,通过一系列的技术手段来保障网络的正常运行。

容错是指通过错误检测、错误纠正、冗余备份等技术手段,预防或者提供智能处理来减少错误带来的恶果。

恢复是指在故障发生之后,通过切换、备份恢复、故障隔离、故障恢复等技术手段,保障网络的功能性和可用性。

二、常见的计算机网络容错技术1. 错误检测与纠正技术错误检测技术可以通过校验和、循环冗余校验码(CRC)等方法检测出传输过程中的错误,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纠错技术则是通过使用一些纠错码,比如海明码或者RS码,根据一定算法对数据进行纠错,从而恢复被错误修改的数据。

2. 冗余备份技术冗余备份是指将关键数据、关键设备或者关键系统在多个不同的位置进行备份,当出现故障时,可以使用备份来代替故障设备或者系统的运行。

冗余备份可以分为硬件冗余和软件冗余两种,常见的硬件冗余包括热备份、冷备份和温备份,而软件冗余则通过集群和镜像等技术手段实现。

3. 容错路由技术容错路由技术是指在网络通信过程中,通过使用多个备选路径和故障转发机制,在主路径出现故障时,及时寻找可靠的备选路径来传输数据。

常见的容错路由技术包括静态路由、动态路由协议和链路状态协议等。

三、常见的计算机网络恢复技术1. 故障隔离技术故障隔离技术是指在网络中,当发生故障时,及时将故障节点或者故障链路从网络中隔离,以保护整个网络的正常运行。

常见的故障隔离技术包括冗余链路、虚拟局域网(VLAN)和安全隔离等方法。

2. 故障恢复技术故障恢复技术是指在网络出现故障之后,通过一系列的手段来恢复网络的正常运行。

试析计算机服务器系统容错技术

试析计算机服务器系统容错技术

试析计算机服务器系统容错技术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服务器系统在我国的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小到中小企业,大到电力、国防、卫生等重点行业都离不开计算机服务器系统提供不间断的工作。

因此,一旦计算机服务器系统发生故障,就可能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基于此,本文对计算机服务器系统的容错技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计算机;服务器;容错技术前言科技改变生活,网络逐渐也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现代生活却是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

各行各业或者各种团体机构、组织等对计算机系统的应用也日益广泛,无论是个人档案管理还是什么,还是企业文件机密的保存,都需要经常翻阅、整理、归类,传统的方式是标签好它们的位置,从而节省时间。

可即使是这样,依然存在很多漏洞和不便之处,但是计算机服务系统却为我们大大提供了方便之处。

1计算机服务器系统容错技术概述所谓计算机故障,是指由于计算机部件的物理实现、环境影响、操作错误或者是设计缺陷等原因,引起计算机系统的硬件或者软件的错误的状态。

故障检测、诊断和恢复技术是计算机容错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果计算机系统要进行故障恢复,就要首先采用检测、诊断技术确定故障所处的位置等,这是恢复的前提,最后在恢复技术的作用下使得计算机系统恢复到无故障时的状态继续正常运行。

当前运用的计算机容错技术的最基本方法为冗余技术,而硬件冗余技术、软件冗余技术、信息冗余技术和时间冗余技术是冗余技术的四个主要组成部分。

2计算机服务器系统容错技术分析2.1硬件错误容错技术(1)硬件冗余在硬件错误容错技术中采用的硬件冗余技术主要分为部分冗余和完全冗余两种主要方式。

对于完全冗余方式来说,按照工作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热备、冷备、温备以及双工等四种方式。

这四种方式的主要工作方式示意图如下所示:图1 热备、冷备、温备以及双工四种主要工作方式热备工作方式:在该工作方式之下,两个互为冗余的计算机服务器系统都处于加电工作状态,但是热备计算机系统并不对系统的处理结果进行输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计算机服务器系统的容错技术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的进步,计算机已经逐渐的成为了各行各业中不可取代的一部分,我国对于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也十分的广泛。

其中,计算机服务器系统是计算机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技术,能够为国防、医疗以及金融等各个行业为计算机系统提供不间断的服务,如果它出现问题那么会造成十分严重的损失,因此应该对于计算机服务器系统的容错技术进行足够的重视并且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发展。

本文主要对其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计算机服务器系统容错技术中图分类号:TP302.8 文献标识码:A1容错必要性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通过计算机系统来进行信息的传输并提供服务逐渐应用的越来越广泛,但是计算机的软硬件都有可能会发生故障,这些故障如果没有及时的进行解决很容易造成巨大的损失,甚至会造成整个服务的终止网络也会因此而瘫痪,因此产生难以估量的损失。

因此,系统的容错性以及不间断的性质显得尤为重要,为了能够更好地保证系统安全、可靠地运行,必须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保证计算机系统能够在出现故障的时候已然可以正常的使用。

经过人们地长时间的研究,总结出来了两种方法,一种叫做避错,就是使用正确的设计并且进行相应的质量控制尽可能的避免系统产生错误,防止将错误引进系统之中,但是在实际的运行中难免会产生一些意料之外的事情,因此这种方法在实施起来有着很大的难度。

另外一种就是容错,在系统中出现了某些硬件或者软件的错误的时候,系统能够执行规定的一组程序,或者说这种程序不会因为系统的故障而被中断或者在中途被修改,且其执行的结果也不包含系统中的故障引起的差错。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的逐渐普及,设备的安全性以及可靠性逐渐的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人的重视,因此计算机服务器系统的容错技术十分重要。

当系统的内部出现故障的时候,通过容错技术能够消除故障产生的影响并且使系统最终仍然能够给出正确的结果。

按照时间进行故障的划分,故障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永久性的故障、间歇性的故障以及偶然性的故障。

随着计算机的硬件技术的不断发展,容错计算机的系统开销逐渐的降低,同时纠错的速度变得越来越快。

而软件方面的容错,对于硬件不会提出过高的要求。

2容错技术概述容错指的是计算机系统的一个或者多个关键的部件发生故障或者将要发生故障的时候,仍然能够保持正常的工作而不影响其正确结果的一种性能或者是措施。

容错往往是使用荣誉的方法来对故障及西宁消除的,因此冗余技?g是计算机的容错技术的基础,一般情况下冗余技术可以分为以下的几种类型。

2.1硬件冗余这种冗余技术指的是通过增加一定的硬件设备的方式来检测或者屏蔽一些故障。

硬件冗余中可以将其再细化分为部分冗余和完全冗余两种主要的方式,对于完全冗余的方式来看,可以按照工作方式的不同而将其划分为热备、冷备、温备以及双工等四种工作方式。

在机器处于热备工作方式时,两个互为冗余的计算机系统都是处于加电的工作状态的,但是热备的计算机系统对于系统的处理结果不会输出。

在主计算机系统发生故障的时候,热备计算机系统直接的接手主系统开始进行工作,在系统的故障修复完毕以后,热备的机器又再次的处于备用的状态。

与此相对的,冷备工作方式和热备工作方式存在一定的差异,冷备工作方式的备用计算机系统没有进行加电,当主机发生故障的时候冷备机器才会进行接手,在故障完成以后冷备机器又会重新的变成备用机器。

而温备的机器的工作方式则是冗余的两个系统都是处于加电的状态的,其中一个正在工作,另外一个处于等待的状态。

如果工作的机器发生了故障,那么另外一个机器就能够直接进行接手工作,并且在故障结束以后主机继续工作,备用的机器继续变为备用状态。

双工的工作方式,指的就是在这个方式中两个机器处于同时工作的状态,并且将处理结果进行输出,在发生了故障以后,对两个机器的结果进行比较之后再进行输出,这样能够尽可能的降低故障造成的损伤。

2.2软件冗余软件冗余指的是为了能够检测或者屏蔽软件中的一些差错,增加一些在正常运行的时候不需要的软件方法。

和硬件系统的故障研究相比较而言,对于软件的错误进行纠正显得更加的困难,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相对来说比较成熟的、完整的方法来检测系统中软件的可靠性、安全性。

目前来看,比较普遍使用的对于软件故障的处理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前向回复,一种是后向恢复。

其中,前向恢复主要指的是将计算机的当前计算状态继续的进行下去,然后将之后的状态能够正确的和当前的状态连接起来使其具有连贯性。

目前来看使用的前向恢复状态的方法主要是N-versionProgramming方法,这种方法的基本思路是由不同的团队开始进行独立化的设计,然后通过使用不同的方法以及不同的设计语言,在不同的开发环境下使用不同的目的来展示同一个结果,这样就能够减少在各个版本的软件上出现相关的错误的可能性。

而后向错误指的就是在计算机的软件出现故障以后,将计算机的系统状态恢复到之前的某一个正确的状态上。

目前来看比较普遍的一种后向恢复方式主要有恢复块方法以及防卫式程序设计两种方式。

其中恢复块方法就是在同一个功能下,有主块和多个后备块,当主块运行的时候如果没有通过最后的验收测试,那么就指令第一个后备块开始进行工作,使其吃呢个为主块然后以此为顺序直到所有的后备块都被耗尽。

在这样的方式下,设计出来的主块以及后备块应该尽可能的保持相对的独立性,这样就不会因为主块出现了错误而导致后备块的运行受到影响。

2.3信息冗余所谓信息冗余指的就是除了实现正常的功能所需要的信息之外,额外的增加一些信息来保证程序能够正常的运行并且得到正确的结果。

这些冗余的信息往往被加入到原始的数据中,加入的信息通常情况下包括检错以及纠错这两种编码。

我们使用加入的检测编码来自动的检测软件中具有的错误,同时使用纠错的编码来对错误进行纠正。

2.4时间冗余时间冗余就是通过额外的增加一定的时间来完成系统的某些功能,这些附加的时间主要能够用来进行故障的检测、或者故障的屏蔽上面。

目前来看,比较流行的时间荣誉方式有两种,一种是RSHW,这种冗余方式主要是对一组数据执行同一种指令,然后通过在相同的硬件上在不同的时间片对这些指令进行执行。

另一种时间冗余方式则是使用数据延迟设备将其与表决电路结合到一起,将一次数据处理的输出结果进行不同的延迟大小的设置,使其能够复制成多个版本并且在表决器中进行比较。

2.5简单的双机备份这种方式主要在20世纪30年代的时候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使用双处理机或者双机的方式来进行容错。

根据系统的工作情况的不同,又可以将之微热备份和冷备份这两种情况。

其中,双机热备份技术是一种将软硬件很好地结合起来的一种方案,这种方案主要包括两台服务器以及一个恭喜那个的磁盘阵列柜,还有相应的程序。

在这种技术中,有着专业的人员对数据进行管理,并且这些数据是存放在这些磁盘阵列柜中,这样能够使得数据十分安全。

在工作的时候,数据通过中央储存器进行读取以及存储,这样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及时主服务器出现了一定的问题,也能够有另外一台服务器理科的启动并且同时接替该主服务器的工作,从而保证了系统能够安全的运行。

为了保证这个系统能够正常的运行工作,这个系统中运用了两台服务器,两台服务器之间互相的发送通讯信号从而保证联系,服务器在之前会约定好一定的时间间隔进行信号的发送,如果某一台服务器没有及时的发送信息,那么另外一台服务器就可以判断出这台服务器存在问题,系统的相应管理软件就会迅速的启动备用的系统,这样能够维持系统不间断的正常的进行工作。

而双机热备份方案中还可以进一步的区分出这样的三种模式:双机热备模式、双机互备模式、双机双工模式。

(1)双机热备模式,在这样的模式中存在着主服务器以及备用的服务器,这两台服务器能够同时的对数据进行写入,这样就保证了数据的同步。

而当主服务器发生故障的时候,备用的服务器就能够及时的被激活,从而保证了服务器始终运行吗,确保了系统的安全。

(2)双机互备模式。

这种模式下,系统中存在两台服务器并且这两台服务器能够同时的运行两个独立的应用,在运行的时候无论哪一台的服务器发生故障,另外一台服务器都能够接管这一台服务器的?热莶⑶壹绦?工作下去,这样就保证了的服务能够连续的运行,因此有着很高的安全性,并且这种模式下对于服务器有着较高的配置要求。

(3)双机双工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即有两台服务器,这两台服务器能够同时的工作,并且运行的程序是一样的,这样能够保证负载较为均衡。

2.6操作系统支持的双机备份这种冗余方式进行容错主要是在20世纪70年代的中期出现的,是一种软件和硬件结构的容错方式,这种容错方法是在操作系统的层次上的,支持联机的维修,也就是说故障部分在退出以后能够及时的进行维修并且在维修之后重新的投入到运行中,这个过程中对于正常的正在运行的程序不会产生影响。

系统的容错是在操作系统下进行控制的,每一个处理机上面都保持了所有的系统资源的状态的表格,以及本机和其他机所具有的相关工作的工作进程。

2.7单机容错所谓单机容错指的就是在系统中只使用一台服务器来进行一种高性能的容错。

这种方式和其他的容错技术相比较而言所具有的最大优势就是能够把发货所能故障的模块自动的分离出去,并且把故障的模块和备用的模块记性调换,在故障的部分被排除以后,使用相应的容错技术能够保证系统继续的运行下去。

为了实现真正的容错,单机的容错服务器能够通过系统内部的所有冗余的部件进行同步的运行。

并且由于单机的容错方式实际上只需要使用一台服务器,而双机的容错模式则需要使用两台服务器,因此单机的容错方式相对表而言投入更少一些。

目前市场上使用的单机容错产品除了有着较好的兼容性之外,还能够支持主板等关键性的硬件的热插拔,用起来十分的方便。

3结论随着计算机技术逐渐的成为了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们对于计算机的依赖程度的增加,计算机服务器的故障性问题也逐渐的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人的重视,其直接的影响到计算机的性能,并且如果没有设置相应的容错方案很有可能产生巨大的财产损失。

因此,本文主要在介绍了计算机容错的必要性的基础上,对于现有的计算机服务器系统的容错技术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希望能够起到一定的参考价值,促进未来计算机服务器系统的容错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1] 史飞.关于计算机服务器系统的容错技术[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6,(06):171-172.[2] 吴辉明.关于计算机服务器系统的容错技术[J].电子测试,2015,(12):60-61.[3] 吴?h.浅析计算机服务器系统的容错技术[J].无线互联科技,2014,(11):67-68.[4] 许敏.分布式文件系统容错机制的研究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2.[5] 楚国锋.基于LoadRunner的高端容错机性能评测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6] 陈汇远.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技术的研究及其应用[D].铁道部科学研究院,2004.[7] 邵艳明.集群视频服务器容错与流共享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8] 谷国栋.容错冗余技术研究及其在水利枢纽工程计算机监控系统中的应用[D].河海大学,2001.[9] 庄蓉茹.集群系统下的通信系统开发[D].昆明理工大学,20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